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

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中国外交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历史悠久,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交流和联系。
古代的中国外交主要是通过通过婚姻、贸易和使节相互通信进行。
自1840年以来,中国的外交面临了一系列重大挑战。
这一年,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并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对中国的外交地位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导致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下降。
随后,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由闭关自守转向开放主义。
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皇帝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随着国内政局的动荡,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1912年中国成立了外交部,开始正式进行外交活动。
然而,由于内战和外国列强干涉,中国的外交实力受到了严重限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新的外交阶段。
中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然而,在冷战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并不友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再次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了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并努力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与许多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和友好合作条约。
中国还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
中国的外交影响力逐渐增强。
近年来,中国的外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推动地区合作和共同发展。
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中国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综上所述,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古代的文明交流到现代的全球参与,中国外交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同时也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在XXX合法席位的恢复的基本情况;知道XXX访华和《中美联合公知识与能力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了解中日建交的情况;掌握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由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增强热爱祖国、立志研究、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在XXX合法席位的恢复;XXX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承办XXX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左侧是XXX,中间是XXX,右边是XXX)2018年,是中美建交39周年。
三十九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之时,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忆往昔,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虎视眈眈二十余年,那么,又是怎样的国际风云改变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呢?看图片,这是一幅反映中美外交出现转圜的漫画,历史上将其称作“乒乓外交”。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恢复在XXX的合法席位1.图片展示:XXX总部前飘扬的中国国旗2.教师提问:中国在XXX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提示:1971年第26届XXX。
3.教师讲述: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XXX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XXX,美、苏、英、法、中五国为XXX常任理事国。
所以,中国是XXX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XXX 的席位被XXX长期窃据。
中国外交的发展史

中国外交的发展史
中国外交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现代外交的发展可追溯至19世纪末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
1895年,中国的首次危机是对抗日本的甲午战争。
此后,中国试图保持独立和自主地位,避免在列强之中被分割。
20世纪初,中国的外交政策着重于抵制外国干涉、保护领土完整和独立、避免与大国的战争,以及推动普遍和平。
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积极寻求和平和友谊,采取了不少外交手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恢复领土权和推动全球的自由和平。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开始逐渐发展为更为开放和自信。
中国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逐渐变得更加积极,包括推动全球化进程,维护自身利益,加强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以及加强与国际组织与地区合作的渠道。
至今,中国在外交政策方面一直走在自主、和平、合作的道路上,致力于推动多边主义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事业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毛泽东时期(1949-1976),这个阶段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主要是面对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封锁和压力。
因此,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原则。
在外交上,中国先后同苏联、朝鲜、越南、缅甸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同时,中国还大力推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互助合作,提出了“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中国外交的核心。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步转向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和人文交流。
这个阶段的中国重视保持国际政治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思想,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在这个阶段中,中国先后加入了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并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了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阶段是习近平时期(2013至今),在这一阶段中,中国的外交政策重点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全球伙伴关系。
中国提出了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外交思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重塑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此同时,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推动区域共同发展。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外交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独自面对封锁压力到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升。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着独立自主的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地履行好大国的责任。
八下历史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知识梳理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意义/影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3、中美关系(1)敌对: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敌对长达20多年。
②转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2)建交:①1971年,乒乓外交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三、全方位外交5.时间:改革开放以后6、背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7、表现:①全方位外交: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②全球伙伴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多边外交: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8、成就: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②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③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9、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堂笔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堂笔记本课主要探讨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以下是课堂笔记:一、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外交危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导致中国陷入外交危机。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败北,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让中国的外交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之后,中国陆续签订了多次不平等条约,导致西方势力在中国的殖民地扩张和割据。
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工作比较 passivism,对西方列强的压迫采取了较为软弱的姿态。
二、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成就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中国开始采取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1954年,中国至阿尔及利亚进行了首次外交使团,标志着中国跳出了国际孤立的状态。
之后,中国相继与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了第一批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
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交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向世界开放,外交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1989年中国加入联合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6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此外,中国也开始参与到地区和国际决策中,如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金砖国家合作等。
同时,中国也扮演了重要的和平维护角色,如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
四、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特点和挑战新时代中国外交致力于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采取了更多的主动出击姿态,极力为全球和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作出贡献。
但是,中国现在面临外交压力和挑战,如贸易战和地缘政治问题等。
总的来说,中国的外交工作在历史上经历了起伏和变革,从passivism 到独立自主,再到主动出击。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但是,我们相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外交将依然发挥重要作用,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

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中华文明的辐射影响。
然而,随着历史的推移和中国的发展,中国外交在近代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式的发展。
首先是中国外交的现代起点可以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外交的起点。
中国在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让大片领土并向外国支付巨额赔款。
这个时期,中国外交陷入了被动和被剥削的状态。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崛起,中国外交开始发生变化。
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共和国,外交事务逐渐独立于封建的朝廷制度。
然而,由于内部政治的分裂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冲突,外交努力受到限制,为国家发展和统一带来了困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新时期。
中国外交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集中于争取国际地位和进行外交斗争以打破国际封锁。
中国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在197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经历了更加开放的一段时期。
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与世界各国进行全面接触与交流。
1971年,中国取得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随后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从一个被孤立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大国。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成为全球化时代的积极参与者。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和对国际事务的日益重要角色,使其外交战略更加积极主动。
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战略构想,倡导建设持久和平的国际体系,推进共同发展的全球治理。
近年来,中国外交继续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
中国还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了对外交往和合作范围,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素材: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总结

第十七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史实、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背景: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①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起合法权利。
②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中美、中日建交:1、中美建交的原因: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3、建交过程:①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4、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三、全方位外交:1、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外交策略:(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 课
练一 练 1、阅读右边图片,回答问题: 、阅读右边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中的右边的人是( )图片中的右边的人是( ) A、基辛格 B、尼克松 、 、 C、卡特 D、里根 、 、 (2)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是 ( ) ) A、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领导人访美。 、中国领导人访美。
5、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它是中国迄今举行的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它是中国迄今举行的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做 出了重要贡献。 出了重要贡献。
16
外 交 事 业 的 发 展 70
中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16课 课
2、中国在联 、 合国的合法权 利恢复的主要 阻力是什么? 阻力是什么? 阻力是如何被 冲破的? 冲破的?以及 意义何在? 意义何在?
主要来自美国; 主要来自美国;中国和在这个问题 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 争而取得了巨大胜利; 争而取得了巨大胜利;是中国外交 事业的重大胜利, 事业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 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对我国以 后的发展, 后的发展,国家的统一大业都有重 大意义, 大意义,是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 排斥中国的错误政策的失败。 立、排斥中国的错误政策的失败。
动脑 2、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筋
材料1: 材料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见面,周恩来总理 年 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见面, 礼节性地伸出了双手,而杜勒斯却拒绝与周恩来握手。 礼节性地伸出了双手,而杜勒斯却拒绝与周恩来握手。 材料2: 材料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当尼克松走下舷梯,在离地面还有三四个 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当尼克松走下舷梯, 台阶的时候,就向前来欢迎的周恩来伸出了手。他们紧紧握手,足有一分钟。后来, 台阶的时候,就向前来欢迎的周恩来伸出了手。他们紧紧握手,足有一分钟。后来, 尼克松说,这是为了纠正1954年杜勒斯的失礼行为。 年杜勒斯的失礼行为。 尼克松说,这是为了纠正 年杜勒斯的失礼行为 (1)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握手,仅仅是礼貌问题吗? )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握手,仅仅是礼貌问题吗? 不是,他们的行为都代表国家,说明美国仇视中国。 不是,他们的行为都代表国家,说明美国仇视中国。 (2)从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和周恩来紧紧握手,其中的历史原 )从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和周恩来紧紧握手, 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由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被迫改变了对华政策。 由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被迫改变了对华政策。只有国家强 盛了,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盛了,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第16课 课
1、”APEC“是什么意思? 、 是什么意思? 是什么意思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英文缩写。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英文缩写。 2、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3、根据这个主题,上海 会议取得哪些成果? 、根据这个主题,上海APEC会议取得哪些成果? 会议取得哪些成果 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江泽民还宣读了《 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江泽民还宣读了《领导人宣 成为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 言》,成为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 交活动。 交活动。
能力训 练 过程方 法 情感态 度 价值观
阅读资料 获取信息 探索 归纳 爱国情感
开放观念 重视外交
教学重点: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教学重点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 关系改善,两国逐渐走向“双赢” 关系改善,两国逐渐走向“双赢” 教学难点 : 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人教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6课
阳春中学 周玉伟
第16课 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基础知 识 了解 掌握 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及和表现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关 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 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那次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 ‘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除数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 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第16课 课
“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 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 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 一个子女; 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 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 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 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入一 分钱……” 分钱 ——前联合国秘书长 前联合国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
4、我国为什么能成功举办这次会议? 我国为什么能成功举办这次会议?
由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由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 大成就,在国际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加入该组织后 一直以积极、负责、 中国加入该组织后, 大成就,在国际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加入该组织后,一直以积极、负责、务实和合 作的态度以参与该组织活动。 作的态度以参与该组织活动。
第16课 课
第16课 课
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 荣在晚宴上
16
外 交 事 业 的 发 展 70
中 中 中日建交
16
外 交 事 业 的 发 展 改革 2001 APEC 70
第16课 课
1、”APEC“是什么意思? 、 是什么意思? 是什么意思 2、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3、根据这个主题,上海 、根据这个主题,上海APEC会议取 会议取 得哪些成果? 得哪些成果?
1979年 A、尼克松访华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 1972年 B、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1972年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1年10月25日 C、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练 一
练
1、这些领导人在何地参加了什么会议?江泽民在此迎候前来出席会议的哪几个主要国家的多少位领导人? 这些领导人在何地参加了什么会议?江泽民在此迎候前来出席会议的哪几个主要国家的多少位领导人?
和平共处 五项 基本原则
求 同 存 异 方 针
第16课 课
第16课 课
外 交 事 业 的 发 展 70年代 年代 中美关系正常化
第16课 课
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上封锁、 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上封锁、 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 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双方 敌对状态达二十多年。 敌对状态达二十多年。
第16课 课
第16课 课
1. 美国总统尼克松承认了新中国的发展及其 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2. 毛泽东批准用“小球影响大球”,邀请美 毛泽东批准用“小球影响大球” 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3. 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 同周恩来举行了会谈。 华,同周恩来举行了会谈。 4. 尼克松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 尼克松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 会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会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5.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 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6
外 交 事 业 的 发 展 改革 2001
1996
70
APEC
2001
第16课 课
2001年, 年 中国代表 签字, 签字, 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
第16课 课
外 交 事 业 中日建交 的 发 展 改革 开放 以来 2001年上海 年上海APEC会议 年上海 会议
1996年、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 年 年 上海合作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上的胜利 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上的胜利.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上的胜利
三.历史诊断: 历史诊断: 1972年7月,肯尼迪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后来中美正 年 月 肯尼迪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两国三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 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两国三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 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诊断: 尼克松。 三十多年----二十多年 诊断:1、肯尼迪----尼克松。2、三十多年 二十多年 肯尼迪 尼克松
世纪70年代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 BC所 四.下面三幅图充分表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 年代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请分别提出 BC所 下面三幅图充分表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世纪 年代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请分别提出ABC 代表的成就及具体时间。 代表的成就及具体时间。
参加的是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美俄等19位领导人。 参加的是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美俄等19位领导人。 19位领导人
2、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