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满分答案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绪论•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5•总分数 5•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C.载道化成B.崇德重义A.以人为本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C.《周易.震》B.《周易.艮》A.《周易.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A.天文C.物文D.人文B.地文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B.儒、释、道三家并列A.儒道互补C.“易”、“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和为美B.中庸之道C.阴阳五行正确•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4•总分数 4•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C.以仁为本B.以民为贵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天人合一C.辩证逻辑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正确•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9•总分数 9•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91【单选题】(1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B.义C.礼A.仁D.知正确查看答案解析•2【单选题】(1分)颜渊问仁,子曰:()B.克己复礼为仁C.仁者其言也讱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A.仁者爱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C.明辨A.博学D.自我修养B.审问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中寻找A.共性B.个性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天的涵义包括:()C.A.神性义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B.道德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董仲舒C.孟子A.孔子B.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A.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B.慎独仁礼的统一D.穷理A.尽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荀子提出过:()D.不以人灭天B.制天命而用之A.天人交相胜C.尽心、知性、知天正确•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史官D.礼官C.司马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C.仁义礼智B.清虚卑弱D.恭宽敏惠A.和静清寂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无神论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D.怀疑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A.善利万物而不争D.处众人之所恶C.居善地B.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D.物壮则老A.治人事天莫若啬C.上善若水B.圣人无常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多选题】(1分)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多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D.祸福相依C.道法自然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多选题】(1分)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B.不作为A.不妄为C.不多为D.有所不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多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C.“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多选题】(1分)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C.天之道,利而不害B.弱者,道之用A.忠恕之道D.天道酬勤正确•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C.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A.辁才讽说之徒D.万物之一类B.任公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D.惠子C.庄子B.孔子A.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B.二遍A.一遍C.三遍D.四遍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B.孰知正色A.孰知正处C.孰知正味D.孰知正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C.人籁D.道籁B.地籁A.天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B.百围之木C.水面D.天空A.大地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之人无己C.圣人无名B.神人无功D.以自为是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C.养气为主D.养情为主B.养性为主A.养形为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屠户A.厨师C.治国者D.尸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单选题】(1分)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B.遁天之刑C.帝之悬D.悬解A.遁天背情正确•对应章节第五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佛”意思是什么?D.传说中的人物B.神仙庙里的塑像A.智者、觉者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C.中国B.古印度A.尼泊尔D.泰国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C.三国时期B.秦代A.公元前6世纪D.西汉末、东汉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C.少林寺D.南华寺A.B.白马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智慧树知到《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我们将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A:精神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B: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态文化C:方式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D:制度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正确答案:精神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2、下列最能表现文化超地域性的概念有()A:美国的企业文化B:大数据时代C:农夫山泉——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D:“地球村”文化正确答案:“地球村”文化3、下列对文化“趋同论”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趋同可能导致文化发展的停止B:文化趋同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实现人人平等C:文化趋同就是趋同于西方文化D:文化趋同是全球化时代下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文化趋同可能导致文化发展的停止4、以下对文明的特征,理解恰当的有()A: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B:文化具有超个人性C:文明具有多样性D: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内容的多样性正确答案:文明具有地区性和超地区性,文明具有超个人性,文明具有多样性5、优良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民族凝聚和民族复兴等积极作用。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第二章1、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___以前,主要表现在___的不断扩大上,其后则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
()A:周思想B:魏晋思想C:唐疆域D:汉疆域正确答案:汉疆域2、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等等。
()A:开辟贸易之路、和亲B:建立臣属关系、进贡C:领土相向扩大、称霸D:建立安稳的政治经济干系正确答案:开辟贸易之路、和亲3、“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礼记中庸》,描述的是那种体制。
()A:贵族制B:民主制C:官僚制D:法制正确答案:贵族制4、下列不属于现代官僚体制的是()。
A:分赃制B:民主制C:专家制D:文官制正确答案:民主制5、现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因此中国文明是关闭的文明。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文化的特征?A. 传统是延续性的B. 传统是指向未来的C. 传统是历史的D. 传统是革新的答案:传统是革新的2、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辅以道家和佛家。
A. 对B. 错答案:对3、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的、属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
A. 对B. 错答案:错4、〈〈易经》是由谁翻译之后传到西方的?A.马可波罗B.郑和C.利玛窦D.魏源答案:利玛窦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这句话是谁提出的?A.林则徐B.梁启超C.康有为D.司马迁答案:梁启超第二章1、中华文化是在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原始协作农业自然经济以及()的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这体现在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文化形态。
A. 母系氏族B. 分封制C. 父系氏族D. 家国一体答案:家国一体2、近代中国人则通过对比东方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从这两种文化生态的差异中,对自己文化的特质重新加以认识。
A. 对B. 错答案:对3、孔子开创了古代中国的“私学”传统,主张并实行“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和地区,对各类学生都采取( )的态度。
A.因材施教B.诲人不倦C.寓教于乐D. 不耻下问答案:因材施教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
这“三表”是本、原、用。
A. 对B. 错答案:对“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5、A. 始皇暴毙B. 边患日重C. 仁义不施答案:仁义不施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
A.司马相如B.司马徽C.司马懿答案:司马相如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 明代心学学风B. 宋代理学学风C. 唐代诗学学风答案:宋代理学学风8、道教创立后逐渐分为两大流派,一支为太平道;另一支为天师道,也称“五斗米道”。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
A:韩非子 B:孔子 C:墨子 D:老子答案:孔子2.下列不属于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是()。
A:创新转化 B:兼收并蓄 C:全盘吸收 D:注重甄别答案:全盘吸收3.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落实在政治上是“以民为本”,即民本思想。
()A:对 B:错答案:对4.秦汉时期文化大发展及大融合,奠定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A:对 B:错答案:错5.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文化类型是()。
A: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B: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C: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D:西部高原宗教文化答案: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第二章测试1.被后人称之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
A:《尚书》 B:《诗经》 C:《礼记》 D:《易经》答案:《易经》2.下面哪位人物是宋明理学的代表()。
A:牟宗三 B:孔子 C:朱熹 D:董仲舒答案:朱熹3.《论语》是孔子编纂的一部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
()A:对 B:错答案:错4.“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的思想理念。
()A:错 B:对答案:对5.下列属于儒家代表人物的有()。
A:孔子 B:董仲舒 C:孟子 D:庄子答案:孔子;董仲舒;孟子第三章测试1.以下被称为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是()A:《天工开物》 B:《山海经》 C:《易经》 D:《黄帝内经》答案:《山海经》2.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A:司马迁 B:孟子 C:荀子 D:班固答案:司马迁3.《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精彩纷呈,其艺术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A:雅俗共赏,良莠同在。
B: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C:常用用谶语式的表现手法。
D:众体兼备,丰富多样。
答案:雅俗共赏,良莠同在。
;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众体兼备,丰富多样。
4.《西厢记》中的红娘虽然是一位“小人物”,但她性格立体饱满,具有不畏强权的反叛精神。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小节测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涉及“文化”之意义的是:()答案:《周易》A.《尚书》B.《周易》C.《诗经》D.《论语》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化”一词,主要涉及到的文化功能是:答案: 教化功能A.认识功能B.沟通功能C.教化功能D.记录功能小节测验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是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
“人文”指的是()答案:道德人伦A.自然规律B.道德人伦C.文章典籍D.人体花纹2填空题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经典著作《原始文化》中阐述了“文化”的定义。
小节测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多是指一种狭义的文化,它与下列哪一类是大致相当的?答案:人文文化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人类还通过文化认识不同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昨天和今天,并去探索它们的明天。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使我们认识了印第安人的原始社会。
小节测验1.下列对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描述,较为合理的是:答案:男耕女织井农耕为主A.农耕为主B.贸易为主C.交换为主D.男耕女织2.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影响主要有:答案:内敛性#保守性#重自然A.保守性C.内敛性D.创新性小节测验1.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有:答案:封邦建国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井宗庙祭祀制度A.嫡长子继承制B.任人唯贤制度C.封邦建国制度D.宗庙祭祀制度2.下列说法中,属于中国古代宗法政治制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的主要有:答案: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井官本位的社会观念#中国人的奴性人格A.中华文化的凝聚力8.中国人的奴性人格C.官本位的社会观念D.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小节测验儒家所提倡的所谓修身“三纲领”、“八条目”见于下列哪个文献?答案:大学A.《论语》9.《孟子》C.《大学》D.《中庸》2.孔子的思想被概括为“仁”学,下列说法中属于孔子“仁”学思想内涵的有:答案:爱人#克已复礼#忠恕A.克已复礼B.忠恕C.爱人D.尽心知性小节测验下列对于生命理想的描述,不属于儒家特色的是:答案:自我超脱A.万物一体B.天人合一C.自我超脱D.家国情怀2.儒家的生命理想在对待自然上也有充分的体现,下列能够说明儒家对于自然的态度的是:答案:顺遂自然#感恩自然#敬畏自然A.顺遂自然B.征服自然C.敬畏自然D.感恩自然小节测验下列对于老子“道”的理解中,不准确的一项是:答案:“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A.“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源B.“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C.“道”是一种超越感觉的存在D.“道”是万物变化遵循的法则2.下列能够体现道家追求“自然”、“无为”思想的是:答案:相峋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井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中国传统文化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理工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出自于以下哪部典籍?()参考答案:《孝经》2.中国最早的文化一词出自以下哪部典籍?()参考答案:《周易》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体现了以下哪些?()参考答案:融会贯通;文化自信;和而不同;文化自觉4.汉代的七经是在《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的基础上,加上了哪两部经书的基础上形成的?()参考答案:《孝经》和《论语》5.故宫既对中国公民也对世界其他国家公民开放,这体现了文化的()参考答案:共享性6.将人与动物界最终分开的是()参考答案:摩擦生火7.以某种生物或无生物作为氏族徽号或象征符号的古代宗教崇拜称( )参考答案:图腾崇拜8.认为“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的思想家是( )参考答案:王守仁9.《论语》中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实际上是强调( )参考答案:血缘伦理;祭之以礼;重德守本;死,葬之以礼10.伦理主义的作用在于( )参考答案:约束人们的行为;维系社会和谐与安定;维系家族稳定;形成家国情怀11.齐史兄弟三人前赴后继书写“崔杼弑其君”,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中庸的公平、公正;还原客观;自强不息;史官秉笔直书,写信史12.春秋时期形成的地域文化包括以下哪几种?( )参考答案:齐鲁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13.“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一语出自古代哪部典籍?( )参考答案:《潜夫论》14.宗法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宗庙祭祀制度15.古代天子坐北面南,宗庙与社稷坛的位置是左社右宗。
(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最早区分和使用王霸思想的是()参考答案:孟子2.朱熹直接提出了“去人欲而存天理”的理论。
()参考答案:错3.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的礼是指()参考答案:周礼;礼制4.王孙贾右袒救国的故事发生齐国哪位国王当政时期?()参考答案:齐闵王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于哪部历史典籍?()参考答案:《论语》6.可谓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萌芽的思想是()参考答案:陆王心学7.宋明理学时期,将理与太极、气合到一起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朱熹8.宋明理学中提出“致良知”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王守仁9.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庄子10.“荆之大,其沈浅也,说在具”一语出自于古代哪位典籍?()参考答案:《墨经》11.历史上以“势”著称的法学家是哪位法学家?()参考答案:慎到12.“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一语出自于下列哪部典籍?()参考答案:《韩非子》13.阴阳学派以五德终始说论证社会变革最终陷入了历史循环论。
智慧树知到答案 中国文化专题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汉字中以“示”做偏旁的字,一般与祭祀等意义有关。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2、判断题:“妻”的甲骨文字形蕴含了古代的抢婚风俗。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宗法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有利于国家走向大一统,并维护王朝的统一。
主要是因为它()选项:A:被历代王朝继承B:维护贵族特权C:加强了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D:嫡长子继承制答案: 【嫡长子继承制】2、单选题:古希腊之所以没有形成中国式的宗法制度,主要是因为()选项:A:宗教信仰B:人种特征C:生活习惯D:自然地理环境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3、单选题:中国宗法制度中的五礼不包括哪种?()选项:A:宾礼B:吉礼C:问候礼D:军礼答案: 【问候礼】4、单选题:哪像不属于周公的历史贡献是()选项:A:辅佐成王B:继承王位C:还政成王D:制礼作乐答案: 【继承王位】5、单选题:明朝嘉靖朝的“大礼议”事件属于什么性质?()选项:A:篡位B:小宗入继大宗C:夺权D:僭越答案: 【小宗入继大宗】6、单选题:在传统社会中,理想的女性形象是贤妻良母,作为一个贤妻良母,不应该做的是:()。
选项:A:孝敬公婆;B:如果丈夫有家庭暴力,就离婚再嫁;C:生儿育女;D:如果自己不能生育,不反对丈夫纳妾;答案: 【如果丈夫有家庭暴力,就离婚再嫁;】7、单选题:在传统的宗法制社会中,对女性的道德(贞操)要求越来越高,是因为()。
选项:A:女性地位低,人身不自由;B:男女平等,对男性贞操要求也一样高;C:女性地位高,社会责任重大;答案: 【女性地位低,人身不自由;】8、单选题:“华夏”一词最早记录于()选项:A:《尚书》B:《左传》C:《诗经》D:《周易》答案: 【《尚书》】9、单选题:“中国”一词最早见于()选项:A:《毛公鼎》B:《大盂鼎》C:《何尊》D:《四羊方尊》答案: 【《何尊》】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说文解字》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中华传统文化集萃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四川音乐学院

中华传统文化集萃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四川音乐学院第一章测试1.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哪正式成立?()参考答案:韩国首尔2.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上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把握和处理好的两个关系是()参考答案:“史与论”;“继承和吸收”3.在强调吸收西方文化时,要防止全盘西化和民族虚无主义。
()参考答案:对4.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参考答案:基础5.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哪些的内容?()参考答案:哲学;历史;文学6.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特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征服7.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期,中国形成了三大派别交融的以人为本的哲学,它们分别是()参考答案:中国化的佛教哲学;以孔孟哲学为标志的儒家哲学;以老庄哲学为标志的道家哲学8.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特征?()参考答案:灿烂辉煌;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整体性强;包容并蓄9.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所在,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与精髓,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都带有根本性、基因性意义,体现着中华文明的高度和深度。
()参考答案:对10.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道、佛三家组成,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孕育中华文化的两大河流为()参考答案:黄河流域;长江流域2.黄河流域孕育的古代文化主要有()参考答案: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3.长城的修建延续传承了近2000年。
()参考答案:对4.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栽培茶树的时间约为()参考答案:3000年前5.茶马古道经过了以下哪几个省/地区:()参考答案:西藏;云南;四川6.《陆羽烹茶图》是()代画家赵元所绘。
参考答案:元7.故宫“后三宫”为帝后居住的生活区域包括()。
参考答案: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宫8.唐卡不仅表现宗教题材,还取材于西藏历史故事、生活习俗、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等题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应章节绪论•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5•总分数 5•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C.载道化成B.崇德重义A.以人为本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C.《周易.震》B.《周易.艮》A.《周易.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天文C.物文D.人文B.地文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B.儒、释、道三家并列A.儒道互补C.“易”、“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和为美B.中庸之道C.阴阳五行正确•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4•总分数 4•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C.以仁为本B.以民为贵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天人合一C.辩证逻辑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正确•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9•总分数 9•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91【单选题】(1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B.义C.礼A.仁D.知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颜渊问仁,子曰:()B.克己复礼为仁C.仁者其言也讱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A.仁者爱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C.明辨A.博学D.自我修养B.审问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中寻找A.共性B.个性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天的涵义包括:()C.自然义A.神性义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B.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董仲舒C.孟子A.孔子B.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A.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B.慎独C.仁礼的统一D.穷理A.尽心正确••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荀子提出过:()D.不以人灭天B.制天命而用之A.天人交相胜C.尽心、知性、知天正确•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史官D.礼官C.司马B.祭司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仁义礼智B.清虚卑弱D.恭宽敏惠A.和静清寂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无神论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D.怀疑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A.善利万物而不争D.处众人之所恶C.居善地B.推己及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D.治人事天莫若啬C.上善若水B.圣人无常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多选题】(1分)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多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D.祸福相依C.道法自然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多选题】(1分)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B.不作为A.不多为D.有所不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多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C.“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多选题】(1分)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C.天之道,利而不害B.弱者,道之用A.忠恕之道D.天道酬勤正确•对应章节第四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C.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A.辁才讽说之徒D.万物之一类B.任公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D.惠子C.庄子B.孔子A.老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B.二遍A.一遍C.三遍D.四遍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B.孰知正色A.孰知正处C.孰知正味D.孰知正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C.人籁D.道籁B.地籁A.天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B.百围之木C.水面D.天空A.大地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之人无己C.圣人无名B.神人无功D.以自为是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C.养气为主D.养情为主B.养性为主A.养形为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B.屠户A.厨师C.治国者D.尸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单选题】(1分)B.遁天之刑C.帝之悬D.悬解A.遁天背情正确•对应章节第五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单选题】(1分)“佛”意思是什么?D.传说中的人物B.神仙C.庙里的塑像A.智者、觉者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C.中国B.古印度D.泰国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C.三国时期B.秦代A.公元前6世纪D.西汉末、东汉初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C.少林寺D.南华寺A.普救寺B.白马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D.不空C.鸠摩罗什B.迦叶摩腾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单选题】(1分)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B.迦叶摩腾C.法兰D.梁武帝A.神光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7【单选题】(1分)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D.《瑜伽师地论》A.《大菩提藏经》C.《大乘起信论》B.《大唐西域记》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8【单选题】(1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D.慧远B.慧能A.释迦牟尼C.弘忍••本题总得分:1分9【单选题】(1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谁的诗句?B.慧能D.王维C.慧远A.陶渊明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10【单选题】(1分)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什么样的说法方式?C.不立文字,教外别传B.当头棒喝,单刀直入A.禅宗公案,佛教故事D.语语机锋,步步莲花正确•对应章节第六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题目数10•总分数 1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1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是《诗经》中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下列不属于“风”的是()C.《东山》A.《七月》B.《生民》D.《硕鼠》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诗经》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艺术手法是()B.比A.赋C.兴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是()B.秦腔A.京剧D.元杂剧C.梆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是()A.《水浒传》D.《红楼梦》C.《西厢记》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红楼梦》中被称为“混世魔王”的人物是()。
C.贾宝玉D.贾珍B.贾琏A.薛蟠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6【多选题】(1分)“元曲四大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