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中国旅游业收入影响分析
关于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民生 产 总 值 X l 对 旅 游 收入 的影 响 。 第 二, 旅 游 业 的发 展 情 况 。 旅 游 方 程 R 最大 , 而且各 参数 的 t检验 的结果显 著性有所 改善 , 保 留 业 的发 展状 况 直 接 影 响 了旅 游 收 入 ,在 旅 游 业 发 展 的越 来 越 好 的 l n X , 再加入其他新变量逐步回归, 发现加 入 l n X 。 后, t检 验 值 稍 微 情 况下 , 旅游 收入肯定会 增加 , 所 以利用旅行 社数 x 2来 衡 量 旅 游 好 转 , 但 仍不 能显著 , 但变 量之 间的共线性在 所难 免, 所 以我 们 保 业 的发 展 , 并 分 析 它对 旅游 收 入 的影 响 。第 三 , 旅 游 者 的 可 支 配 收 留 i n X , 再加入 x 后, 发现其参数估计 结果的 R 不 能 改 善 , 也 没有
析对我 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 的作 用, 本文通过 影响因素 、 计量 已知这两个 因素对于旅游 收入的增加是促进作用 的,并不符合经 分析两方面 出发 , 并针对数据所 反映的问题提 出合 理意见。 济 意 义 检验 。但 是 模 型 回 归 的判 决 系 数 和 F检 验 效 果 都 很 好 , 所 以 二、 我国旅游收入计量分析 的影 响因素 的模型设定 对 上述模 型进行 检验 , 并进行修正 , 改进建立 的模型 。 旅游 业 , 国际上称 为旅游 产业 , 是凭 借旅游 资源和设施 , 专 门 ( 二) 多重线 性检验 。我们通过 S P S S软件研 究各 个解释变 量之 或者主 要从事招徕 、 接 待游 客、 为其提 供交通、 游 览、 住宿 、 餐饮 、 购 间的相关系数矩 阵,发现在矩 阵上多个变量之 间有较 大的相关系 物、 文娱等六个环节 的综合性行业 。所 以经调 查可 知, 当前我 国旅 数, 说 明模 型存在 较为严重 的多重共线性 。所 以采用逐步 回归 ( 逐 游 收入 主要受 以下几个 因素 的影 响: 第一 , 国家经济 发展 。改革开 步 增 加 法) 进 行 了修 正 。首先 分别 做 i n Y对 l n X l , l n X 2 , l n X 3 , l n X 的 放 以来 , 经济迅猛 发展 , 而 国内旅游业 也得到 了突飞猛 进的发展 , 元回 归, 其中 l n X 的调整后 的 R z 最大 , 所 以就 以 l n X 为基础顺 所 以用 人 均 国 民生 产 总 值 的走 势 来 衡 量 经 济 的 发 展 ,分 析 人 均 国 序 , 顺 次加入其他 变量逐步 回归, 并 且 比较 效 果 : 新加 入的 l n X 的
eviews计量经济学下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eviews计量经济学下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建立模型设计量经济模型为:= + + + + +式中,为第t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为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 为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元); 为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元)为铁路里程(万公里),解释变量前的系数均为正。
为估计参数,收集旅游事业发展所处的1994 -2012年阶段的统计数据,如下所示资料来源:二、分析模型中存在问题利用EViews软件,生成Y、、、、等数据。
利用OLS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得(一)估计模型参数该模型的= 0. 9883,F检验值为296. 85,是显着的。
、的符号与预期相反,表明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利用EViews软件,计算出、、、的相关系数矩阵如下表:(二)相关系数矩阵表从上可以看出:相关系数高达0. 974694,证明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三、解决模型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将各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再对以下模型进行估计。
= + + + + +利用EViews软件,对、、、、分别对数,分别生成、、、、的数据,采用OLS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得:估计模型参数模型估计结果为= - 8. 2995 + 0. 8628 + O. 3997 + 0. 2926 + 1. 2719(0. 5478)(0. 09 )(0. 1217)(0. 0418)(0. 4104)t =(- 15. 15)(8. 98)(3. 29)(7. 00)(3. 10)= 0. 9984 DW = 1. 3581 F = 2224. 433四、模型的不足1、由于模型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没考虑可能存在的时滞问题,导致模型精准度有偏误。
2、数据本生带来的不可消灭的系统性误差。
3、以铁路里程作为相关基础设施的代表犯了以局部替整体的错误,因为中国的每一个景点间存在地域上的差异。
计量经济学有关我国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有关我国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题目: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因素分析学院: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09国贸3班姓名:包欣学号:20090102301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因素分析[摘要]中国山河锦绣,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映衬;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构成了巨大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
近十年来,旅游业在全球蓬勃发展,而壮丽旖旎的中国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
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计量经济研究,找出影响因素,从而对今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收入国内旅游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一、问题的提出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
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
由于旅游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此,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因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旅游者的主观需求因素,包括旅游者的收入情况和闲暇时间等;二是旅游资源的客观供给因素,包括旅游资源及其设施、交通情况等。
具体说来包括:(一)居民可支配时间增多1999年9月,国家出台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根据这一放假办法,形成了三个各约一周的集中假期,即“春节”、“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
集中的假日,使出游者实施的中长距离旅游有了时间保证,人们有可能走得更远,逗留得更久,去更多的旅游景点,享受更多的旅游经历,也支出更多的费用。
“黄金周”使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加,在我国的国内旅游发展方面起着十分良好的作用。
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分析引言: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业取得了快速而稳定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却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因此,了解这些影响因素的统计模型分析对于指导旅游发展政策和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采用计量模型的方法来分析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理论框架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通常包括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涉及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口规模等;政策因素主要指国家的旅游政策和相关政策的变化;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旅游消费习惯、旅游意愿等。
二、计量模型(1)模型设定根据以上理论框架,我们可以设定以下计量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ε其中,Y代表国内旅游收入;X1代表经济因素;X2代表政策因素;X3代表社会文化因素;ε代表误差项。
(2)变量选择为了使用统计数据进行计量模型分析,我们需要选取能够反映经济、政策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变量。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口规模可以作为经济因素的代表变量;旅游政策调整指数、旅游项目投资额可以作为政策因素的代表变量;旅游消费习惯调查数据、旅游意愿调查数据可以作为社会文化因素的代表变量。
(3)数据采集我们可以通过国家统计局和其他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来获得上述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
为了分析的准确性,可以选择近十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模型估计通过计量模型的估计,可以得到各个影响因素的系数。
根据系数的正负和大小,可以判断不同因素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程度。
同时,也可以进行回归统计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
三、模型实施与结果分析在收集到相应的数据后,我们可以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实施并分析模型结果。
例如,假设我们得到以下结果:Y=-0.2+0.5X1+0.3X2+0.1X3此时,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较大,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的系数为正值,说明它们的增加会促进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
《2024年北京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范文

《北京市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旅游业的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对提升北京市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以及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北京的旅游收入受到了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以期为北京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构建为了全面分析北京市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了以下几个关键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设施完善程度、旅游资源丰富度、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国际游客数量。
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变量与旅游收入之间的相关性。
三、影响因素分析1. 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GDP对旅游收入有着直接的影响。
随着GDP的增长,居民的消费能力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意味着居民有更多的闲暇资金用于旅游消费,从而推动旅游收入的增加。
3. 交通设施完善程度:交通的便利性是影响游客出行的重要因素。
随着北京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从而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4. 旅游资源丰富度: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风光以及现代化的城市设施,这些旅游资源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推动旅游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5. 政策支持力度: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政府通过实施旅游优惠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收入。
6. 国际游客数量:国际游客的数量对北京的旅游收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来北京旅游,为北京的旅游业带来了丰富的收入。
四、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及结果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本文对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设施完善程度、旅游资源丰富度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对北京市旅游收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国内旅游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二、 指标选择与模型建立 本文研究的是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 内旅游 收入 的关系, 因此 被解释变量 Y为国内旅游收入 。在本文 中, 我们选择国 内生产 总值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 引入虚 拟解释变量 D1来反映 19 99 年 以来 国家节假 日制度的改变 ( 如式 () D1 1 所示) 但 由于居 民 。
所 以 当 a 01 ,~ F (,2 = . 。 模 型 输 出 结 果 中 F I6 . = .时 F 2 2 ) 25 6 = 19 的 。t 验 。t 验 着 眼 于 每 个 解释 变 量 的显 著 性 。由模 型输 出 检 检 结果可 知,解 释变 量 G DP和 D1
CI  ̄ 旅游 收 入 回 归 系 数 t检 验 的 P 值 均 为
1 .参L 模
场 。国 内旅 游 收 入 作 为衡 量 旅 游 经 济 活 动 及其 效果 的一 个 不 可 型 Wht 检验 的 P值 为 0 56 01 因此 , i e . 8 < ., 0 该模 型存在 异方差 ,
的旅 游 消 费观 念 是 一 个 难 以量 化 的指 标 ,没 有 相 应 的数 据 , 因
ID /P G
o 37 34
.
12 相关 1 O076G 8 759 — . .0 正自 Y 6g 267坤+. 06∞121 =. 75 84 2 3
S e 0 0 l5 . 0I 2 1 6 21 . 43 E
ts ( P 040 /娘 G ) D 1 6
.
18 .4 2 7 3l 否 否
03躺6 P. 7 1 0
.
000 0 0
0 0 [ .0 00
lA S z d / B 幔e i
0000 . 00
计量经济学论文旅游收入

计量经济学论文旅游收入旅游业在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依赖着旅游业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旅游收入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本文通过收集各国旅游收入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数据,对其进行基本的描述统计分析。
然后,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探讨了旅游收入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模型的设定中,本文考虑了一些可能影响旅游收入和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比如国家的自然资源、政治稳定性、国际关系等。
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收入对国家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这一结论与之前的一些研究成果相符,表明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
而且,本文的研究还发现,国家的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政治稳定性等因素会显著影响旅游收入和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的来说,旅游业对国家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各国政府应该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采取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
当然,本文的研究还有一些局限性,比如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可靠性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旅游业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说服力。
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旅游业也变得愈发重要。
国际旅游业能够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在政策上,各国政府可以通过打造更加友好的旅游环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措施,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旅游业对国家经济的更大贡献。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文化冲击等问题。
因此,各国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好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摘要:旅游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光辉的发展前景。
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1998-2012年间的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再对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并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 可支配收入 回归模型 计量经济学检验1.背景分析及相关经济指标1.1背景分析旅游业是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动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
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
两者由于接待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性质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具有深远影响。
而且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1.2相关经济指标(1)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直接影响着旅游业收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这种提高不仅表现在物质生活的提高,也表现在精神需求的提高。
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就是精神需求提高的表现。
(2)旅游人数---旅游人数也是影响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以适应其发展,反映在旅游业就是旅游人数的不断上升(3)消费性支出---是指政府以消费者身份在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所发生的支出。
消费支出可分为公共消费支出和个人消费支出两部分。
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收入的方法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2.模型的设定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在此选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旅行社数、国内游客、人均消费性支出为解释变量,以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为被解释变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题目:中国旅游业收入影响分析中国旅游业收入影响分析摘要:近年来,旅游更是成为每个人日常不可缺少的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五大文明古国(包括古希腊),同时也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旅游大国,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更是欣欣向荣,是不折不扣的朝阳产业。
本文以我国旅游业收入为被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对其进行了多因素变量分析。
亦在得出一些中国旅游影响因子的分析及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旅游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国内旅游收入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引言: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来,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这种方式释放紧张的状态,也就使得旅游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旅游更是成为每个人日常不可缺少的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五大文明古国(包括古希腊),同时也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旅游大国,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更是欣欣向荣,是不折不扣的朝阳产业。
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过奖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改革开放20年,中国旅游业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新的跨越。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转型升级作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
这是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机遇期提出的行动纲领。
对于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具有“顾眼前、谋深远、定大业”的深刻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旅游如此火爆,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
那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他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我们又该如何中国旅游未来的发展呢?本文将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并试图对其更深层次的因素进行探索以及进行一个短期内旅游行业发展的预测。
二.影响因素的确定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内旅游暂时只考虑城镇)国内游客数量入境游客数量旅行社数量三.测算原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旅行社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经营体制不断创新,经营环境不断改善,旅行社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的重要的服务行业之一。
1.行业发展为就业提供了巨大空间我国的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旅行社1071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19家,国内旅行社9397家),比1991年底增加了9155家,扩大了近7倍,年均增长21.24%;全国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为19.24万人,比1991年底增加了13.72万人,年均增长13.30%。
如按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将间接增加5个人就业来计算,相当于提供了96.2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
未来十年,如旅行社的直接从业人员按年均增长15%计算,将为全社会提供间接就业机会292.96万个,成为巨大的就业空间。
导游人员作为旅游业的形象大使,十年间从业人员的数量也有大幅度增长。
1994年起,导游人员的资格考试对社会开放,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人数已达到15万,比1991年底增加了13.2万多人,扩大了近8倍,年均增长23.62%,相当于提供了75万个间接就业机会。
预计今年年底取得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人员数量将达到20万。
除此之外,临时导游和景区(点)的导游人员数量也增长较快,导游已经成为一项社会热门职业。
据了解,仅北京市2001年报考导游的人数就达到13800人。
2.为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的旅行社是从有组织地接待国际入境旅游者的发展模式开始的,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特别是每年增加了三个“黄金周”的假期,国内旅游异军突起,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以更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
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出境游政策的调整,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也很快,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也成为了一个亮点。
旅行社在旅游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日益显现,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一是在扩大内需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据统计,2001年度,在国内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组团和接待达9410.56万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12%,旅行社组织的国内旅游业务收入为331.33亿元,占全国国内旅游收入的9.41%。
在入境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接待入境旅游者1453.64万人次,占全年入境旅游者总数的16.33%,旅行社组织入境旅游业务收入为150亿元,约占全部国际旅游收入的10.16%。
在出境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为369.53万人次,占中国公民出境人数的30.45%。
二是旅行社的投资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
旅行社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行业,具有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
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率。
2001年底全国旅行社资产总额达到415.47亿元,同比增长13.55%;负债总额为199.08亿元,同比增长2.07%;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16.39亿元,同比增长26.64%;注册资本金额为130.63亿元,同比增长15.39%。
三是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
2001年,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为589.80亿元,占旅游业总收入4995亿元的11.8%,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61%,但旅行社营业收入的增长为25.51%,远远大于全国GDP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见,旅行社行业在GDP中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四是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
2001年度,全国旅行社实缴税金为7.63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16371亿元的0.0466%,结汇7.85亿美元,同比增长38.94%,占旅游外汇收入的4.4%。
旅行社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收入主要在旅游经营企业和个人手中,第二个阶段地方财政开始增加,第三阶段中央财政开始增加,目前我国旅行社还处于第一阶段,随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对各级财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缓解人口就业问题,可以说带来了极大的利益。
但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堪忧,基于此种情况,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为日后的旅游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方法模型我们建立一般模型如下:Yi=β1+β2*x1+β3*x2+β4*x3+β5*x4在此 Y为我国的旅游收入(万元)x1为入境游客人数(万人)x2为我国国内游客人数(百万人)x3为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指数 x4为旅行社数量(个)五.数据的收集资料来源:中经数据六.模型求解和检验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0/13 Time: 13:59Sample: 1993 2008Included observations: 16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4956.632 1262.903 -3.924794 0.0024X1 0.706319 0.226767 3.114737 0.0098X2 3.549938 2.129346 1.667149 0.1237X3 13.90939 8.419081 1.652127 0.1267X4 -0.529918 0.232836 -2.275932 0.0438R-squared 0.990525 Mean dependent var 5087.100 Adjusted R-squared 0.987079 S.D. dependent var 3009.755S.E. of regression 342.120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75851Sum squared resid 1287513. Schwarz criterion 14.99995Log likelihood -113.0681 Hannan-Quinn criter. 14.77087F-statistic 287.4748 Durbin-Watson stat 1.193159Prob(F-statistic) 0.000000Y ^= -4956.632 + 0.706319X1 + 3.549938X2 + 13.90939X3-0.529918X4lnY ^= -4956.632+0.706319lnX1+3.549938lnX2+13.90939lnX3-0.529918lnX4Se= (1262.903) (0.226767) (2.129346) (8.419081) (0.232836)t= (-3.924794) (3.114737) (1.667149) (1.652127) (-2.275932) R^2=0.990525 F=287.4748 DW=1.193159多重共线性由此可见,该模型R^2=0.990525,R^2=0.987079可绝系数很高,F检验值287.4748,明显显著。
但是x2 x3 x4 t检验结果不显著,并且x4系数符号不符合经济意义,说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这说明我们的模型本身存在很大缺陷。
Y X1 X2 X3 X4 Y 1.000000 0.953252 0.989966 0.982391 0.957561 X1 0.953252 1.000000 0.936357 0.961720 0.987613 X2 0.989966 0.936357 1.000000 0.986726 0.953661 X3 0.982391 0.961720 0.986726 1.000000 0.984234 X4 0.957561 0.987613 0.953661 0.984234 1.000000更改模型为:logY=β1+β2*log(x1)+β3*log(x2)+β4*log(x3)+β5*log(x4)Dependent Variable: LOG(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0/13 Time: 14:17Sample: 1993 2008Included observations: 16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5.677963 1.257576 -4.515007 0.0009LOG(X1) 1.412605 0.394717 3.578775 0.0043LOG(X2) 1.319462 0.279940 4.713375 0.0006LOG(X3) -1.059057 0.444222 -2.384071 0.0362LOG(X4) -0.121652 0.308999 -0.393698 0.7013R-squared 0.989061 Mean dependent var 8.360787Adjusted R-squared 0.985083 S.D. dependent var 0.630739S.E. of regression 0.077037 Akaike info criterion -2.038767Sum squared resid 0.065281 Schwarz criterion -1.797333Log likelihood 21.31014 F-statistic 248.6339Durbin-Watson stat 1.036456 Prob(F-statistic) 0.000000明显得出结果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