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优缺点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它货币汇率加以基础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很小范围之内。
这种制度下汇率是在货币当局调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内进行波动,所以含有相对稳定性。
浮动汇率制度通常指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相对于固定汇率制而言,是指一个国家不要求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汇率上下波动幅度,也不负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改变自由浮动。
在这一制度下,外汇完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个特殊商品,汇率成为买卖这种商品价格。
不一样汇率制度在面对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经济产生影响时候表现不一样。
通常而言,选择浮动汇率,关键由市场力量来控制资本跨国流动;而选择固定汇率,则需要政府来控制资本跨国流动。
“三元悖论”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成,只能同时达成两个。
实际上各国也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两个目标。
“三元悖论”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成,只能同时达成两个。
实际上各国也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两个目标。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大多数国家实施是固定汇率制,同时对资本流动实施管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20世纪70年代早期有两种显著趋势,大多数发达国家实施了浮动汇率制,开放资本账户;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采取固定汇率制,实施资本管制。
但80年代中期以后实施后一个制度国家越来越少。
在70年代中期,大约有85%发展中国家实施固定汇率,而现在,这个百分比下降至35%。
实施浮动汇率制度能够确保货币政策独立性;能够帮助减缓外部冲击。
因为干预降低,汇率将由市场决定,更含有透明性。
另外,不需要维持巨额外汇贮备。
不过大家对浮动汇率也有部分顾虑。
比如: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往往会出现大幅过分波动,可能不利于贸易和投资;因为汇率自由浮动,大家就可能进行投机活动;同时,浮动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管理能力、金融市场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国家全部能满足这些要求。
世界各国汇率制度

世界各国汇率制度
世界各国采用不同的汇率制度,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固定汇率制度:这种制度下,国家的货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汇率是固定不变的。
国家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汇率的稳定。
例如,中国在过去实行了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一度固定在一定比例上。
2. 浮动汇率制度:这种制度下,国家的货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汇率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浮动的。
央行通常不直接干预汇率,而是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汇率走势。
大多数发达国家采用浮动汇率制度,例如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等。
3. 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这种制度下,国家的货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汇率虽然浮动,但央行会干预外汇市场以管理汇率的波动范围。
例如,新加坡和香港采用了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长期走势,而央行则干预以避免过度波动。
4. 货币联盟制度:在货币联盟制度中,多个国家共同使用同一种货币,或者将各自的货币与某一种货币锚定在一起,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例如,欧元区的国家采用了该制度,共同使用欧元作为统一的货币。
需要注意的是,各国的汇率制度可以根据经济状况和政策变化而调整,所以某些国家可能在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
此外,一些国家也可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暂时调整汇率制度,例如在金融危机或货币危机期间的干预措施。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一种同时具有外汇管制特征和浮动汇
率制度特征的特殊汇率制度。
它保留了主权国家实行外汇管制时的优点,但又可适当释放当前市场需求改造货币政策,以根据国际经济的变化来调整不同的汇率水平,从而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
历史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70 年代末期。
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外汇市场变得日益活跃。
这造成了大量的外汇流动,以及外汇汇率的飞速变化。
国家难以保持外汇管制,维持汇率的稳定,因此,多数国家弃用硬性汇率制,转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优缺点
优点:
(1)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有效的控制汇率波动,以稳定货币市场,尤其是在货币市场出现抛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汇率的管理,稳定国际收支的平衡。
(2)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有效的抑制外汇储备的流动,并可以降低国家的外汇保有量,从而增加国内货币的供应量。
缺点:
(1)对于政府来说,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需要配备一套严格的外汇管理机构,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2)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忽略了市场需求的因素,不能真正
反映市场价格,也不能给予市场支持。
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目录∙1浮动汇率制的概述∙2浮动汇率制度的类型∙3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分析∙4浮动汇率制的主要特点∙5浮动汇率制度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浮动汇率制的概述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并非固定,而是由自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制度。
浮动汇率制的正式采用和普遍实行,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元危机进一步激化后开始的。
浮动汇率制按照国家是否干预外汇市场,可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又称“清洁浮动汇率制”)和管理浮动汇率制(又称“肮脏浮动汇率制”)。
实际上,今天没有哪个国际实行完全的自由浮动,而主要发达国家都对外汇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
当前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也有的实行钉住政策的浮动汇率制。
一种货币的强弱,乃基于其经济实力及与贸易伙伴的关系。
汇价太强会使出口商品对外国消费者来说过于昂贵,可能会因而损及出口业。
汇价较弱则有助于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但进口商品会变得较为昂贵。
货币突然贬值可能意味着经济不稳。
浮动汇率制的主要长处是防止国际游资冲击,避免爆发货币危机;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流动等等。
缺点是经常导致外汇市场波动,不利于长期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进行;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基金组织对汇率的监督难以奏效,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依然得不到解决;对发展中国家更为不利。
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货币本身代表的价值、一国国际收支、利息率、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政治、心理、投机等因素。
浮动汇率制度的类型1、按照政府对汇率是否干预,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自由浮动汇率是指政府对外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 , 完全听任外汇市场供求力量的对比自发地决定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
这种浮动也称清洁浮动。
管理浮动汇率是指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公开或不公开的干预以影响外汇供求关系 , 使汇率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动。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三个要点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三个要点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指国家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管理和维护国家货币汇率的一种制度。
与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相比,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汇率的波动性,为国家提供一定程度的汇率稳定性。
以下是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三个要点:1.央行干预与调控: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第一个要点是央行的干预与调控。
在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央行会积极干预外汇市场,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调整和影响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影响汇率的波动。
央行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外汇来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需关系,进而影响汇率的走势。
央行还可以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来调整市场上的货币供求关系,间接地影响汇率。
央行的干预和调控是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2.市场力量的参与:除央行的干预和调控外,市场力量的参与也是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要点之一、在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市场仍然起到一定的作用,汇率的波动会受到市场的供需关系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央行的干预只是在市场供需波动过大时具有稳定市场的功能,而市场力量的参与使得汇率能够在一定的区间内浮动。
市场力量的参与是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的一个区别,也是使得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3.经济指标和政策的支持: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第三个要点是经济指标和政策的支持。
在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央行会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需要来决定干预外汇市场的时机和方式。
央行通常会参考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如通货膨胀率、利率、失业率等来评估汇率的合理水平,并结合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来引导和调整汇率的走势。
经济指标和政策的支持是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性的重要基础。
总结起来,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三个要点包括央行的干预与调控、市场力量的参与以及经济指标和政策的支持。
这些要点共同构成了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使得国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调节汇率的波动,并为国家提供汇率的相对稳定性。
浮动汇率制度

• 1990年11月17日:由1美元换4.7221元人民币调 到1美元换5.2221元人民币,贬值对宏观经济运行 的冲击相当大。 • 1989年12月26日:由1美元3.7036元人民币调到1 美元换4.7221元人民币。 • 1986年7月5日:由1美元换3.1983元人民币调到1 美元换3.7036元人民币。 • 1985年1月1日起:取消贸易内部结算价,重新实 行单一汇率,l美元合2.7963元人民币。 • 1981-1984年:官方牌价与贸易内部结算价并 存。 • 1981年起:人民币实行复汇率,牌价按一篮子货币 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 改革开放前:人民币长期 实行固定汇率制度,长期高估。
助长了各国汇率政策上的利己主义在浮动汇率制度条件下的货币财政政策两种政策的有效性都比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有绝对的提高而且在浮动汇率制下从政策对产量的影响看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为有效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知识补充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进展
• 1、什么是浮动汇率制度? • 2、浮动汇率制度的诞生背 景及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 3、浮动汇率制度的类型有 哪些? • 4、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有哪些? • 5、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 经济政策是如何作用的?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优点:
1.增强各国实行本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2. 避免或减弱国际性通货膨胀的传播。 3.节约外汇储备,促进经济的发展。 4.无需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实现国际收支平 衡。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缺点:
1. 由于汇率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国际贸易的风险, 加大了成本计算及国际结算的困难。从而阻碍了 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2. 导致各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和商品价格不稳。 3. 助长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4. 助长了各国汇率政策上的利己主义。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汇率制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汇率制度的选择和管理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国际经济关系。
在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下,浮动汇率制度已经成为主流,因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维持经济稳定。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即在允许汇率自由浮动的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和管理,是一种能够平衡市场自由和政府调控需求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围绕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展开论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理论基础1.1 汇率浮动的经济理论支持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理论基础首先来自于汇率浮动的经济理论支持。
从经济学角度看,汇率可以看作是市场供求关系的产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根据汇率理论,如果允许汇率完全浮动,其便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外部因素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
这一波动包含了市场信息和市场调节的功能,能够帮助各经济主体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和进行风险管理。
1.2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允许汇率完全浮动也可能会引发不稳定因素,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系统。
没有人们可以否认,市场的有效性和完美性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市场垄断等问题,因此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对市场进行适度的引导和调整,以维护经济的稳定。
1.3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势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既继承了汇率浮动的市场调节功能,又排除了汇率完全浮动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这一制度的优势在于,在保持市场机制的政府能够通过干预操作来促进经济增长、贸易平衡和货币稳定等目标的实现。
二、相关实践案例2.1 美国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美国是使用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之一。
美国的汇率政策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变化,但在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采用了浮动汇率制度,并通过相关操作对其进行管理。
美国政府可以通过外汇干预、货币政策等手段来平衡美元的汇率,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和金融稳定。
2.2 中国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也一直采用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引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长使得汇率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它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
在国际贸易中,汇率的稳定性对于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是一种常见的国际汇率制度,本文将探讨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定义、应用和管理措施。
一、定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又称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或者准固定汇率制度,指的是汇率在一定的浮动范围内波动,但由于国家政府或央行的干预,汇率会保持相对稳定。
相对于完全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政策干预能力。
二、应用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应用是为了平衡国内经济和外汇市场的需求。
在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还能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汇率稳定性,从而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国际贸易。
例如,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就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一种应用。
三、管理措施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实施需要政府或央行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来控制汇率的波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措施:1. 央行干预:央行通过买卖外汇市场上的货币来影响汇率的走势。
央行可以买入本国货币来升值汇率,也可以卖出本国货币来贬值汇率。
2. 资本流动限制: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外汇管制措施来限制资本的流动性,从而控制汇率的波动。
3. 调节货币供应:央行可以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汇率的波动。
增加货币供应量会导致汇率贬值,减少货币供应量会导致汇率升值。
4. 政策干预: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经济政策来影响汇率的波动。
例如,提高利率可以吸引外国投资,从而升值本国货币。
四、优缺点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有一些优点和缺点。
优点包括:1. 灵活性:相对于固定汇率制度,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变化和外部冲击。
2. 治理能力: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允许政府和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以支持国内经济的发展。
缺点包括:1. 不确定性: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导致汇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这可能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一定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匯率變得很難掌握,使得進出口商在貿易 活動上添增一些風險
20-22
匯率制度(7/9)
管理浮動匯率制度:匯率由外匯市場的供 需決定,但是中央銀行時常參與外匯交易, 以影響匯率走向的制度 管理浮動匯率制度是介於固定匯率與純粹 浮動匯率二者之間的制度
20-23
匯率制度(8/9)
管理浮動匯率制度的缺點:
外國物價水準 = × 本國新匯率 本國舊匯率 本國物價水準
20-11
國際收支平衡表(1/5)
國際收支:本國與外國間所有經濟交易活 動之資金流動紀錄 國際收支平衡表包括:
經常帳 資本帳 金融帳 誤差及遺漏淨額 準備
其加總為零
20-12
國際收支平衡表(2/5)
國際收支平衡曲線:一國國際收支達到均衡之 各種總產出(所得水準)(Y)與利率水準(i) 組合所形成的軌跡,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中央銀行仍然保有適當的外匯 匯率變動既然不可免,故無法完全消除其 對貿易活動的干擾 匯率走向與中央銀行的動向息息相關
20-24
匯率制度(9/9)
管理浮動匯率制度有的優點:
管理浮動匯率制度可隨時在外匯市場調整 匯率 中央銀行可決定是否該賣出外匯,以消除 匯率上升之壓力 匯率主要仍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故多少 可緩和外國經濟變動對本國經濟帶來的衝 擊
出口 + 資本內流 = 進口 + 資本外流
即
出口(X)- 進口(M) = 資本外流- 資本內流 = 資本淨外流(F)
20-13
國際收支平衡表(3/5)
20-14
國際收支平衡表(4/5)
國際收支失衡及其調整:國際收支失衡現 象之調整有下列數種方法
調整相對價格 調整相對所得 調整利率或資本供需 調整匯率 直接管制
20-4
基本觀念(4/4)
大麥克指數:以麥當勞的大麥克漢堡售價 為基準,分析各國貨幣相對於美元是高估 或低估 匯率代表外匯的價格,價格有升有降:
升值:匯率下跌 貶值:匯率上升
20-5
匯率的決定(1/5)
外匯的需求如何形成?
支付進口物品與勞務之價款 本國人民因旅遊、留學、洽公、經商在外 國停留期間的開支 支付外人投資或貸款的紅利或利息 本國人使用外國的著作權、商標、專利權 等 (接下頁)
20-18
匯率制度(3/9)
固定匯率訂得比均衡匯率低(高),則本 國幣值有被高(低)估的現象,不利出 (進)口有利進(出)口,使貿易順差減 少(增加)或貿易逆差擴大(縮小)。影 響所及,所得水準與就業量可能下跌(上 升),物價可能下跌(上升)
20-19
匯率制度(4/9)
浮動匯率制Biblioteka (純粹機動匯率制度):匯 率的變動完全決定於外匯市場供需雙方力 量大小的制度
20-8
匯率的決定(4/5)
(承上頁) 外國政府對本國政府及人民的援助或贈予 短期資金流入 對本國的長期投資,放款或購買本國證券 外國政府或人民償還向本國之借款 銀行為了減少外匯存底而出售外匯
20-9
匯率的決定(5/5)
均衡匯率的決定
20-10
購買力平價說
購買力平價說的意義:指一國貨幣之對外 價值或匯率,依照本國貨幣在本國市場的 購買力與外國貨幣在外國市場的購買力, 兩者比較而決定 隨著物價水準的變動,本國新匯率的計算 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20-20
匯率制度(5/9)
純粹浮動或機動匯率制度的優點:
國際收支問題不存在,中央銀行的外匯存 底也不會有過多或枯竭的問題發生 可緩和國外經濟變動對本國經濟之衝擊, 使政府得以全心全力專注於物價膨脹及失 業等國內經濟問題之解決
20-21
匯率制度(6/9)
純粹浮動或機動匯率制度的缺點:
經濟學 .方文碩、楊永列、葉志權 合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20章 國際金融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基本觀念
瞭解匯率的決定 瞭解購買力平價說
瞭解國際收支平衡表
瞭解匯率制度
基本觀念(1/4)
外匯:可以作為國際支付工具之外國通貨 之請求權,是一種國際支付工具或國際支 付憑證 外匯存底:一國政府所保有的外匯(黃金、 外匯、特別提款權之數額)數量 廣義的外匯存底,尚包括一國政府所保有 的黃金 外匯存底是國力的後盾
20-25
20-15
國際收支平衡表(5/5)
J曲線與倒J曲線
20-16
匯率制度(1/9)
一籃通貨:數種外幣按某一比例所形成的 組合,而此種比例通常按各國與本國貿易 額占本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而決定
20-17
匯率制度(2/9)
固定匯率制度(釘住匯率制度) :一國政 府將其貨幣與某一外幣或一籃通貨間的兌 換率固定於某一水準,而不輕易變動此固 定的匯率水準
20-2
基本觀念(2/4)
特別提款權:國際貨幣基金為協助會員國 維持安定的匯價關係,規定會員國在國際 收支失衡時,得以本國通貨向基金換取所 需的外匯,以協助其解決國際收支失衡的 問題
20-3
基本觀念(3/4)
匯率:外國貨幣與本國貨幣的兌換比例 實質有效匯率:該指標係以過去某一時點 為基準,選擇若干與本國貿易關係較密切 國家之貨幣組成,並衡量雙方貿易額或競 爭程度及相對物價之變動而計算出匯率變 動率
20-6
匯率的決定(2/5)
(承上頁) 對外國的移轉性支付,包括本國政府及人 民的對外援助或贈予 短期資金流出 對外長期投資,放款或購買國外證券 償付外債之本金 中央銀行購進外匯
20-7
匯率的決定(3/5)
外匯供給形成的原因
本國物品與勞務之出口 外國觀光客、留學生、商人在本國停留期 間的開支 本國人在外國投資或貸款所得的紅利或利 息 外國人使用本國之著作權、商標、專利權 等之權利金 (接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