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浮动汇率制下的经济政策

合集下载

小型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下和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学习笔记

小型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下和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学习笔记

小型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下和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学习笔记小型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学习笔记(要点提示:IS-LM模型也是假定物价水平是固定的,只是IS-LM模型讲的是封闭经济,而这里讲的是小型开放经济,但二者都是为了说明:是什么因素引起了总产出的短期波动)一、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西方经济学中小型开放经济的一个关键假设就是资本能够完全流动,也就是该国的居民可以完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特别是该国政府并不阻止国际借贷。

在此假设条件下,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利率等于世界利率。

由于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由市场供求所决定,所以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汇率,同时,汇率也可以对经济的变动做出反应。

1、财政政策无效假定政府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或减税来刺激需求,即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则可以使IS曲线向右移动,其结果是汇率上升,但收入水平不变。

这是因为:在小型开放经济中,只要利率上升到世界利率以上水平,资本就会迅速从国外流向国内,以便获得较高的收益。

资本的流入不仅会使利率回到世界利率水平,另外还有一个作用:由于国外投资者需要买进本币在国内投资,所以,资本流入会增加外汇市场上对本币的需求,从而会使本币升值。

本币升值会使国内产品相对于国外产品变得昂贵,从而会减少净出口,而净出口的减少则会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收入的影响。

所以,此时财政政策无效。

2、货币政策有效假定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由于物价水平是假定为不变的,所以,货币供给的增加则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而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其结果是汇率降低,收入提高。

这是因为: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对国内利率造成向下的压力,从而会使投资者把资金投到其它地方,以便获得更高的收益,即资本会流出该经济。

资本流出不仅会阻止国内利率下降到低于世界利率的水平。

另外,还有一个作用:由于在国外,投资者需要把本币换成外币,所以,资本流出会增加外汇市场本币的供给,从而会使本币贬值。

国际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际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际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际浮动汇率制度是指国际货币市场中,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的浮动由市场供求决定,而不是由政府干预。

其主要内容包括:
1. 汇率自由浮动。

国际汇率不再由政府干预,而是由市场供求决定。

各国政府可以干预市场,但不会再通过调整汇率来达到政治或经济目的。

2. 金融市场自由化。

原来的国际金融管制消失,各国之间的资本流动自由化,资金和外汇转移更容易。

3. 国际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了更大作用,成为调节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机构。

4. 货币政策自主权。

由于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各国货币政策自主权得到了更大的保障。

5. 国际货币体系低效率风险增加。

虽然国际货币市场的自由化为国家提供了更大的经济利益,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问题,如市场波动、金融危机等。

因此,国际货币体系的低效率和风险都在不断增加。

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课件

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课件
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二、开放条件下LM曲线的推导
• LM曲线:是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组合的 轨迹。
•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Ms=Md • 货币需求=交易需求+投机需求 M = Mt + Msp • 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 交易需求:价格与实际国民收入 • 投机需求:利率
• 国际收支平衡:指该国官方储备差额等于零。也指经常项目 收支差额与资本项目收支差额之和为零。
• 公式:BP=(X-M)+(AM-AX) • 或 M-X=AM-AX • AM表示金融资产的流入; AX表示金融资产的流出; • M-X表示经常项目的逆差; AM-AX表示资本项目的净流入; • 经常项目的影响因素: • M=M(Y)↑,其中,进口M是本国实际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 X取决于外国实际收入,与本国收入水平无关,故将X视为不
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BP曲线的两种极端情况
i BP
i
i0 BP
O
Y
O
Y
Y0
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1、BP曲线垂直(资本流动对利率的弹性为零) • 此时没有资本流动,利率的变化对国际收支没有直接影响,
BP线是一条位于某一收入水平上的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 2、BP曲线水平(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动具有完全的弹性 • 此时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即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动具有完全
S+M T2 T1
S+M T2 T1
45度线
Y
Y1
Y2
i
L1 L2 I+G+X i
i1
i1i2ຫໍສະໝຸດ ISi2Y
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指的是一种国家在国际汇率市场上采取自由浮动的方式来确定本国货币汇率的制度。

与之相对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即国家通过政府干预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下面将对浮动汇率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

浮动汇率制度的核心特点是汇率的自由浮动。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参与国际汇率市场的各主体可以自由买卖货币,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货币的汇率。

这种自由浮动的机制可以反映市场对不同国家货币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真实的市场价值。

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自发地进行外汇供求平衡,避免了因政府干预导致的汇率失真。

通过自由浮动,汇率能够灵活地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从而有利于外贸平衡和国际支付的顺利进行。

此外,浮动汇率制度还能够为经济体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使其能够通过货币汇率的调整来应对外部冲击,提高经济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

然而,浮动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随着汇率的波动,企业和个人在跨国交易中会面临风险。

汇率波动可能导致企业的进出口成本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价格和利润。

其次,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往往失去了对汇率的直接控制权。

尽管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来影响汇率走势,但这种干预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储备,并且效果不一定稳定。

此外,汇率波动可能会引发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给经济体带来额外的风险。

总而言之,浮动汇率制度作为一种自由市场机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采取浮动汇率制度,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

然而,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需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情况、政策目标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以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经济分析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经济分析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经济分析我国的汇率制度环境对货币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双向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

这种制度使得汇率变得相对灵活,中国央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人民币的汇率水平。

这种灵活的汇率制度使得我国货币政策具备了更多的空间来应对国内外的经济波动和金融风险。

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汇率的变动会对出口和进口贸易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等因素。

当人民币汇率上升,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会上涨,进而影响到出口,可能会导致国内整体经济活动放缓。

反之,如果人民币汇率贬值,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会下降,可能会刺激出口和国内经济增长,对应的货币政策需要相应调整。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还影响了资本流动和金融稳定。

汇率的变动会引起跨境资金的流动,进而影响到国内外的金融市场稳定和货币供应。

当人民币汇率上升时,可能会吸引外资流入中国市场,增加了流通货币的供应,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风险。

反之,人民币汇率贬值可能会引发资本外流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应的货币政策也需要相应调整,以维护金融稳定。

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还影响了国际支付结算和外汇储备的管理。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外汇储备国,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国内外交易的结算和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

不同的汇率制度会对支付结算和储备管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执行和效果。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问题,涉及到国内外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稳定、贸易和资本流动等多个方面。

了解和把握好这种影响关系,可以更好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十三讲浮动汇率制下的经济政策

第十三讲浮动汇率制下的经济政策
14
15
(二)不完全资本流动下的货币政策
以下两个图中,图9.14中表示的是资本相对不流动的 情况,BP曲线比LM曲线要更陡峭。而图9.15则表示的是 资本相对流动的情况。BP曲线比LM曲线要更平缓些。
这两个图解释了在 价格P不变的情况下,扩张的货 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利率i和收入Y的。两图的曲线移动过 程很相似:在浮动汇率的条件下,最初的均衡点是A (线增向加i0,Y右,0)漂利点移率,至下汇降LM率。′水收,平入交为增IeS加1曲。扩线扩大于张进B的(口i1货, ,Y币1使)点政经。策常在使项B得目点L恶M收曲化入; 利率下降使资本流出,金融项目出现逆差,两者的结合 使此国时际国收际支收恶支化 处。于因赤此字状B点态位。于国B际P0收曲支线赤的字右使下本方国,货表币示 贬值值使,出汇口率增从大而e1改进变口为降e低2,,BIPS0曲曲线线因向此右向漂右移漂。移本,币逐的渐贬 与衡。LM′和BP1交于C(i2, Y2)点,国际收支再次得到平
这样,在浮动汇率下,扩张的货币政策对本国的短期 收入产生影响较明显。
18
(三)资本完全流动下的货币政策
如图9.16所示,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 BP曲线 平行于横轴,利率i0是世界名义利率,为外生变量,国 内利率的微小变动就会引起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 最初的均衡点是A(i0, Y0), 价格P保持不变。扩张的货 币政策使得LM曲线向右漂移至LM′,交IS 曲线于B(i1, Y1)点,名义利率降至i1,导致大量的资本流出。金融 项目的恶化,加上增大的收入的效应, 使国际收支产 生赤字、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从e1增大到e2,本币的贬 值又使出口增加,进口支出减少,所以IS曲线右移至 IS′。IS′曲线逐渐与LM′交于BP曲线上的新的均衡 点C(i0, Y2)点。

浮动汇率制下的经济政策

浮动汇率制下的经济政策
12
二、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的效果 在这里,我们也研究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
货币政策的效果。
13
(一)资本完全不流动下的货币政策
如图9.13所示, 最初的均衡点为A(i0, Y0), 货币供给的 增大使LM曲线向右漂移至LM′,与IS曲线交于B(i1, Y1) 点。B点表明货币供给的增加,增大了国内收入,降低了 国内利率水平。增大的收入刺激了进口的支出,导致国际 收支产生赤字。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对 利率的变动没有反应。为了纠正由于进口增加引起的国际 收支赤字,唯一的办法就是本币贬值。本币的贬值,使出 口增加,进口减少,所以IS 曲线向右漂移。BP0曲线向右 漂移,直至最终三条曲线在新的均衡点C(i2, Y2)相交,并保 持在这个新的均衡点。由此可见,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 全不流动的情况下,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本币贬值。
14
15
(二)不完全资本流动下的货币政策
以下两个图中,图9.14中表示的是资本相对不流动的 情况,BP曲线比LM曲线要更陡峭。而图9.15则表示的是 资本相对流动的情况。BP曲线比LM曲线要更平缓些。
7
8
因此, 在不完全资本流动且浮动汇率制下,扩 张的财政政策对收入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资本流动 的程度。
9
(三) 完全资本流动下的财政政策
如图9.12中所表示的,在完全的资本流动下,BP曲线平 行最至上资于初I升本S′横的到流,轴均Y入交,衡。1。L点如i0YM为,果曲1世的汇利线界增率率于名加为上B义使(升ei11利进,。引Y率口扩1起)点,增张的。为加的短这外,财期时生但政资利变i政1本的率量策流上上。使入升升AI的S使(到i曲0远,外iY线1大国0,)右点于短收移为因期入 收入增加而增大的进口,则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国际收支 的币盈的余升,值使导本致国出货口币的升减值少,,即于汇是率IS′从曲e1下线降逐到渐e左2。移因,为最本后 回的到作最用初就的是均导衡致点进口A(的i0增, Y加0),点出。口于的是降增低大,的就政是府说支出出口G被 “挤出”, 进口被“挤入”,即改变了在GDP及国际收 支表中的数据的相对变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利率 保持在同世界相同的水平上, 所以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投资 挤出效应。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经济分析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经济分析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经济分析汇率制度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或间接地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

目前,我国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即由市场供求和央行干预相结合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这种汇率制度下,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同时也考虑到经济增长速度、通胀率和出口等因素。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汇率稳定。

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汇率制度影响物价稳定。

由于人民币汇率是管理浮动的,央行可以干预外汇市场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物价的稳定。

当外汇市场汇率波动过大时,央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另外,央行还可以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进一步降低通货膨胀风险,从而实现物价的稳定。

其次,汇率制度影响经济增长。

汇率制度中的汇率水平对商品出口和进口有着直接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升值会抑制出口增长,而人民币汇率贬值则会刺激出口增长。

相反,进口货物价格水平上升会对国内价格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和生产成本。

同时,汇率制度还影响着国际投资和贸易的决策,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

最后,汇率制度影响汇率稳定。

在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中,央行必须始终保持货币市场规则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以维护汇率的基本稳定性。

央行需要密切关注国际汇市行情以及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对汇率的影响,及时干预外汇市场,维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稳定。

货币政策工具是实施货币政策的手段和途径,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

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产生了直接影响。

首先,汇率制度限制了央行利率工具的使用。

由于我国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央行未能通过人民币利率来直接影响汇率。

因此,央行实行的货币政策利率不能直接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

其次,汇率制度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整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4
(二)不完全资本流动下的财政政策
以下两个图中,分别解释了在 价格P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的政府净支出G是如何影响利率i和收入Y的。但图 9.10表示的是资本相对不流动的情形。BP曲线比LM曲线更 为陡峭。而BP曲线比LM 曲线更 为平缓。
10
11
综上所述, 在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效果很大程度 上依赖于资本的国际流动程度。在资本相对或完全不流动 的情况下,财政政策能有效地完成收入和扩大就业目标, 而且作用效果好于在固定汇率制下的情况。在两种情况下, 都有一个本币贬值的问题。本币贬值刺激出口的增加,增 加了出口带来的收入。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当资本流动 程度越来越大,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变得越来越小。在资 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 财政政策对收入和就业最终完全没 有效果。在一个资本完全流动的世界里,在浮动汇率制度 下,财政政策的作用极大地缩小,而从下面可以看到货币 政策的作用得以加强。
5
增大图的9政.1府0中支,出最或初降的低均税衡收点使是经A济(产i0, 生Y0扩)张。效当果汇,率国为际e1收时, 支开始承受赤字的压力。 但是这种压力要小于在资本完全 不流动条件下的程度,因为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短期资本 的Y际1)流资点入本,。流提如入高图,了所而利示收率,入和的I收S曲增入线加水向会平右导。漂致利移进率到口的I增S提′大高,。有交如利L果M于资于吸本B引(i的1国, 流入小于进口的增加,那么,就会出现国际收支赤字。在 图中,B 点位于BP曲线的右下方,表示国际收支处于赤字 状态,因为较大的进口支出抵消了较小的资本流入。国际 收贬出支值口赤增,使字加B导,P曲致进线本口向国减右货少漂币,移贬所到值以B。IPS1汇′。率曲而从线同e向时1增右由加漂于到移本e,2币,逐的即渐贬本与值币使 L动M的和假B设P1交下于,新财的政均政衡策点对C增(大i2,国Y2民)收点入。还在是资有本效相的对,不流只 是作用程度小于在资本完全不流动条件下的情形。
21
第十三讲 浮动汇率制下的经济政策
假定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的经济变量的变 化不会影响世界经济,现在我们来考察在浮动 汇率条件下,小型开放经济体的货币和财政政 策是如何发生影响的。
1
一、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的效果 我们首先分析在资本流动程度不同的假设
下, 扩张的财政政策的影响。
2
(一)资本完全不流动下的财政政策
16
17
在这两种情况下,扩张的货币供给导致国内利率的下 降,刺激了短期资本的不同程度的流出,恶化了短期的金 融项目。因此,短期资本流动和增大的收入两者都对本国 货币的价值产生压力。而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变动的反应 越大, 产生的这种压力越大,本币贬值的程度越大(以能 保持国际收支的均衡状态),例如在资本相对流动情况下, 如图9.15所示。而货币贬值的程度越大,随之产生的净出 口越大。 所以国际资本流动的程度越大, 扩张的货币政 策的总效果越大。
19
20
国际资本流动程度越大,货币政策的作用越大。但是, 国际资本的流动程度越高,货币政策对外贸行业的依赖程 度越大。如果利率最初没有变动或变动不大, 那么投资就 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收入的增加只能通过出口和进口的变 化产生。在资本流动条件程度不同的条件下,外贸行业的 调节作用又使货币供给的最初效果得到加强。所以,总的 来看,在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比在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政 策更有效。
12
二、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的效果 在这里,我们也研究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
货币政策的效果。
13
(一)资本完全不流动下的货币政策
如图9.13所示, 最初的均衡点为A(i0, Y0), 货币供给的 增大使LM曲线向右漂移至LM′,与IS曲线交于B(i1, Y1) 点。B点表明货币供给的增加,增大了国内收入,降低了 国内利率水平。增大的收入刺激了进口的支出,导致国际 收支产生赤字。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对 利率的变动没有反应。为了纠正由于进口增加引起的国际 收支赤字,唯一的办法就是本币贬值。本币的贬值,使出 口增加,进口减少,所以IS 曲线向右漂移。BP0曲线向右 漂移,直至最终三条曲线在新的均衡点C(i2, Y2)相交,并保 持在这个新的均衡点。由此可见,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 全不流动的情况下,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本币贬值。
政府如支下出图或(减图少9税.9)收所使示得,IS曲最线初向的右均漂衡移点至是IAS(′i0,,交Y0)L,M增曲大 线于B点,国内收入和利率都相应地增大。但由于资本完全 不流动,因此,利率的上升不能吸引国际资本流入,而收 入的增加却使进口增加,经常项目会出现赤字。在这里, 经常项目赤字也就是国际收支赤字。国际收支赤字使本国 货同币时贬本值币。的随贬着值本使币出的口贬增值加,, 进B口P0减曲少线,逐这渐就向使右得漂I移S′到曲BP1。 线即向相右交漂到移新,的直均到衡与C(iL2,MY2曲)点线。和BP1曲线相交到同一点为止,
这样,在浮动汇率下,扩张的货币政策对本国的短期 收入产生影响较明显。
18
(三)资本完全流动下的货币政策
如图9.16所示,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 BP曲线 平行于横轴,利率i0是世界名义利率,为外生变量,国 内利率的微小变动就会引起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 最初的均衡点是A(i0, Y0), 价格P保持不变。扩张的货 币政策使得LM曲线向右漂移至LM′,交IS 曲线于B(i1, Y1)点,名义利率降至i1,导致大量的资本流出。金融 项目的恶化,加上增大的收入的效应, 使国际收支产 生赤字、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从e1增大到e2,本币的贬 值又使出口增加,进口支出减少,所以IS曲线右移至 IS′。IS′曲线逐渐与LM′交于BP曲线上的新的均衡 点C(i0, Y2)点。
7
8
因此, 在不完全资本流动且浮动汇率制下,扩 张的财政政策对收入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资本流动 的程度。
9
(三) 完全资本流动下的财政政策
如图9.12中所表示的,在完全的资本流动下,BP曲线平 行最至上资于初I升本S′横的到流,轴均Y入交,衡。1。L点如i0YM为,果曲1世的汇利线界增率率于名加为上B义使(升ei11利进,。引Y率口扩1起)点,增张的。为加的短这外,财期时生但政资利变i政1本的率量策流上上。使入升升AI的S使(到i曲0远,外iY线1大国0,)右点于短收移为因期入 收入增加而增大的进口,则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国际收支 的币盈的余升,值使导本致国出货口币的升减值少,,即于汇是率IS′从曲e1下线降逐到渐e左2。移因,为最本后 回的到作最用初就的是均导衡致点进口A(的i0增, Y加0),点出。口于的是降增低大,的就政是府说支出出口G被 “挤出”, 进口被“挤入”,即改变了在GDP及国际收 支表中的数据的相对变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利率 保持在同世界相同的水平上, 所以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投资 挤出效应。
14
15
(二)不完全资本流动下的货币政策
以下两个图中,图9.14中表示的是资本相对不流动的 情况,BP曲线比LM曲线要更陡峭。而图9.15则表示的是 资本相对流动的情况。BP曲线比LM曲线要更平缓些。
这两个图解释了在 价格P不变的情况下,扩张的货 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利率i和收入Y的。两图的曲线移动过 程很相似:在浮动汇率的条件下,最初的均衡点是A (线增向加i0,Y右,0)漂利点移率,至下汇降LM率。′水收,平入交为增IeS加1曲。扩线扩大于张进B的(口i1货, ,Y币1使)点政经。策常在使项B得目点L恶M收曲化入; 利率下降使资本流出,金融项目出现逆差,两者的结合 使此国时际国收际支收恶支化 处。于因赤此字状B点态位。于国B际P0收曲支线赤的字右使下本方国,货表币示 贬值值使,出汇口率增从大而e1改进变口为降e低2,,BIPS0曲曲线线因向此右向漂右移漂。移本,币逐的渐贬 与衡。LM′和BP1交于C(i2, Y2)点,国际收支再次得到平
6
图9.11中,最初的均衡点为A(i0, Y0)。增加政府支出 或减少税收,使得IS曲线向右漂移至IS′,交LM曲线于 B(i1, Y1)点,在B点利率上升到i1,而收入增加到Y1。而B点 位于BP曲线的左上方,表示国际收支处于盈余状态。利率 提高引起资本内流,收入的增加导致经常项目赤字。如果 资本流入抵消了经常项目的赤字,也导致本国货币升值。 本币的升值,汇率从e1下降到e2,即本币升值, 使BP 曲线 向左漂移到BP1;而经常项目的恶化影响了总需求, 所以 IS′向左漂移,最终到IS〞位置与LM曲线和BP1曲线相交, 即到达新的均衡点C(i2, Y2)。而收入则从Y1减小到Y2, 这是因为因货币升值导致的经常项目的恶化抵消了政府支 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减少的正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