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蓝莓市场调研报告

蓝莓市场调研报告引言蓝莓是一种富含营养、口感独特的水果,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本文旨在对蓝莓市场进行调研,了解蓝莓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需求,为蓝莓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意见。
蓝莓市场概览蓝莓市场主要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部分。
国内市场在近几年迅速发展,消费者对蓝莓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渐提高。
国际市场方面,蓝莓主要出口到亚洲、北美和欧洲等地。
蓝莓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但与其他水果相比,蓝莓的市场占有率仍有待提高。
蓝莓市场发展趋势1.健康饮食意识增强: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蓝莓作为一种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的水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2.高端市场需求增加:一些高收入群体对品质优良的水果有更高的需求,蓝莓作为一种价格较高的水果,受到这部分消费者的偏爱。
3.产品多样化:蓝莓产品从传统的新鲜蓝莓开始逐渐拓展到蓝莓干、蓝莓果酱、蓝莓饮料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产业链整合加强:近年来,蓝莓产业链整合程度提高,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各环节更加协同,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
消费者需求分析通过对蓝莓消费者进行调研,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的消费者需求: 1. 品质保证:消费者对蓝莓的品质要求较高,尤其关注蓝莓的口感和香甜度。
2. 安全健康:消费者对蓝莓的安全性和健康价值非常重视,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有机认证的蓝莓。
3. 方便食用:快节奏的生活让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方便食用的蓝莓产品,如蓝莓酸奶、蓝莓酸奶粉等。
4. 价格合理:蓝莓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也较高,他们更愿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市场竞争分析蓝莓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有以下几类: 1. 同类水果竞争:蓝莓与其他水果如草莓、覆盆子等都属于柔果类水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市场竞争。
2. 不同形式蓝莓产品竞争:蓝莓产品的多样化形式,如新鲜蓝莓与蓝莓干、蓝莓饮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3. 产地竞争:不同产地的蓝莓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差异,也成为竞争的焦点。
蓝莓产业情况汇报范文

蓝莓产业情况汇报范文蓝莓产业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新兴产业,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产业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汇报。
一、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蓝莓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目前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已经达到XX万亩,产量达到XX万吨。
同时,蓝莓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蓝莓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蓝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水果备受青睐。
同时,蓝莓具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被誉为“抗氧化之王”,因此在保健品、食品加工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据市场调研显示,蓝莓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市场潜力巨大。
三、蓝莓产业优势。
我国蓝莓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我国广大的适宜种植蓝莓的地区,包括云南、贵州、湖南、四川等省份,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蓝莓的生长。
其次,我国在蓝莓的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我国在蓝莓加工、包装等领域也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
尽管蓝莓产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蓝莓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农民收入不稳定;其次,蓝莓品质不稳定,影响了市场竞争力;最后,蓝莓产业链条中的一些环节还不够完善,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质稳定性、完善产业链条等措施,以促进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蓝莓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抓住产业优势,积极应对存在的问题,推动蓝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蓝莓产业能够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大兴安岭地区蓝莓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抚育 和管 护力 度 , 杜 绝无 序开 发 , 引导林 业职 工 与蓝
莓加 工企业 结成 利 益 共 同体 ; 积 极 营造 蓝 莓 产 业 发
莓果 开创 了签 订实 质性成 品 贸易合 同超 亿元 大关 的 历史 先河 , 蓝莓 精 深加 工 产 业 已成 为 发展 大 兴 安 岭 绿色 食 品产业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护度S 眦 等 方面着手进行产业建设 。
关键 词 : 蓝 莓 产业 ; 发展 现 状 ; 前 景 分析 林 n
中 图分 类 号 : ¥ 6 6 3 .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科 n 蓝莓( V a c c i n i u m u l i g i n o s u m) , 学 名 笃斯 越 橘 , 技 俗 称都 柿, 属 于 杜 鹃花 科 ( E r i c a c e a e ) 越橘属 ( V a c — h c i n i u m) , 为 多年 生落 叶或 常绿 灌 木 或小 灌 木树 种 ,
保工 程 、 国家 生态示 范 区 、 西 部开 发等 项优 惠政 策积 极 向上争 取 资金加 大 对 蓝 莓 加 工 企业 的扶 持 力 度 ;
同 时政府 积极 引导 、 鼓励 和支 持蓝 莓企 业资 源整 合 , 推进 上市 步伐 。科 学 规 划 , 加 大 对 野 生蓝 莓 资 源 的
O O 是 具有 g 较高 经济 价值 和广 阔开 发前 景 的新 兴果 树 树 y
蓝 莓产业 的开发 和利 用 , 大 力扶 持蓝 莓加 工企业 , 切 实增 加 山 区人 民致 富 , 蓝莓 经济 发展成 效显 著 。 1 . 1 蓝 莓产 业 培植 措施 历届 地 委 、 行 署 树立 “ 打 造 蓝 莓之 乡” 的产 业 发 展思 想不 动摇 , 每 年均举 办 大兴 安岭 国 际蓝莓节 , 向
关于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关于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2009-11-24 15:32 文章来源: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一、野生蓝莓资源和开发利用现状蓝莓名称最早来自美国。
是杜鹃花科越桔属蓝色小浆果的统称,该属植物全世界有450多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我国有91种,大兴安岭是中国蓝莓产量最多的地方。
大兴安岭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永冻层和季节性冻层的存在,形成了大面积的高山湿地,天然湿地总面积105.5万公顷。
湿地周边的酸性土壤湿润适中,分布大量的野生笃斯越桔、越桔、树莓、蓝靛果忍冬、水葡萄茶镳子等小浆果。
野生蓝莓资源十分丰富,在60%以上的沟系内有蓝莓分布,据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布《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林下主要经济植物资源调查》数据表明,大兴安岭全区野生蓝莓总株数估计值为2619亿株,集中分布在西林吉、图强、阿木尔、塔河、新林五个林业局,大兴安岭蓝莓自然生长量为19933.3吨,年经济量为12956.65吨,年允收量为12308.82吨,其产量占全国90%以上。
是我国及我区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
蓝莓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每百克蓝莓鲜果中含蛋白质400~700毫克、脂肪500~600毫克、碳水化合物12.3~15.3克,维生素A含量高达81~100IU(国际单位);除含有常规的糖、酸、维生素C、矿元素外,蓝莓果实中还含有尼克酸、SOD、黄酮等特殊成分。
因此,蓝莓果实不仅是营养丰富的果品,而且具有良好的防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等保健作用。
随着人们对蓝莓营养和保健价值的进一步认识,蓝莓果及其加工产品已成为市场热销产品。
大兴安岭的蓝莓鲜果和冻果大量销往欧、美、日、韩、澳等地,受到李金镛“极寒之地竟有极味之果”的启示,以及大兴安岭地处中国最北部,素有“中国北极”之传统称谓,因此,外商都将大兴安岭的蓝莓果称之为“中国北极蓝莓”。
全区蓝莓产业发展情况

全区蓝莓产业发展情况一、我区蓝莓产业发展现状(一)野生蓝莓资源情况1、野生资源分布情况据2010年大兴安岭主要经济植物资源调查报告显示:野生蓝莓总储量26199.8吨, 允收量14147.9吨。
由于受气候变暖、丰年、欠年等诸多因素影响,近几年年均采摘量只有6000吨左右。
2、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情况本着适度、适量的原则,2011年全区对经专业部门现场核查确定的1205公顷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试点地块,采取间密补疏、疏灌透光、高位平茬、改良土壤和施生物肥等措施,改善野生蓝莓生长环境,提高了公顷种群密度、产量和品质。
目前,实行集约化经营的野生蓝莓,平均每亩增产15%左右。
(二)人工蓝莓种植情况截至2011年末,全区共繁育“美登”种苗740万株,完成人工蓝莓种植7028亩。
(三)产品加工及销售情况我区现有蓝莓精深加工企业19家。
产品从原始的出售蓝莓原果及果汁,到现在已经开发出蓝莓冰酒、果酒、果干、果酱、果脯、饮料、罐头及花青素提取物、花青素泡腾片、软胶囊、口服液等十大类160多种产品。
在我区现有的蓝莓加工企业中,规模较大、比较有专业技术优势的为塔河超越野生浆果公司、阿木尔北极冰蓝莓酒庄、加区百盛蓝莓公司,新林依莓公司、松岭林格贝公司。
北极冰以高档酒产品为主;超越以中档酒、果干、果酱、口服液为主;百盛公司以饮料、果糕为主;新林依莓公司以女士酒、白兰地为主;松岭林格贝公司以花青素提取物为主,企业产品各具自身特色,达到统一布局的效果。
我区蓝莓产品不仅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世界各地,销售网点100多家。
并在百度、阿里巴巴、慧聪网等网络平台上进行产品推销,效果很好。
2011蓝莓加工业实现产值共计2.3亿元。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当前我区蓝莓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二产业壮大缺少人才支撑。
由于我区蓝莓产业是新兴的接续产业,在新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领域人才短缺,造成了产业发展中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不利局面,从而制约了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状况调查大兴安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区之一,这里的天然环境适合生长各种野生水果。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大兴安岭的蓝莓。
近年来,大兴安岭蓝莓产业的发展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将对其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
一、产业发展背景大兴安岭蓝莓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数十年发展,目前大兴安岭蓝莓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因为生长环境的适合,这里的蓝莓品质好、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同时,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蓝莓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这也为大兴安岭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机遇和空间。
二、蓝莓产业整体情况目前,大兴安岭地区种植蓝莓的面积已经达到了近30万亩,年产值高达数十亿元。
其中,主要种植的品种有北高和大蓝莓。
北高蓝莓是大兴安岭地区的特色品种,其果实呈鲜红色、硬度大、保存期长,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青睐。
另外,大兴安岭地区还有许多野生蓝莓资源,这为蓝莓产业的发展和品种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三、蓝莓产业发展方向1、品种升级和研发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单一品种的种植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种植户和企业应加强品种改良和研发,以提高蓝莓的品质和口感,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健康需求。
2、加强品牌建设目前,大兴安岭蓝莓产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品牌,缺乏高端品牌的支持和发展。
在未来发展中,应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提高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加大科技投入种植生产的科技含量对于提高蓝莓的品质和增产也有重要意义。
在产业发展中,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力和降低成本。
4、加速产业集聚大兴安岭的蓝莓产业应该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逐步走向龙头企业和规模化经营,促进产业化和产业协作发展。
四、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尽管大兴安岭的蓝莓产业发展很快,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主要有:1、市场不稳定目前,大兴安岭的蓝莓市场前景很好,但由于市场需求波动较大,价格也时有上涨和下跌。
因此,产业发展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
蓝莓调研报告

蓝莓调研报告
《蓝莓调研报告》
背景介绍:
蓝莓是一种富含营养的水果,因其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剂而备受关注。
近年来,蓝莓的消费量逐渐增加,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更好地了解蓝莓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并整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
调研内容:
我们首先对蓝莓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进行了调查。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蓝莓的种植面积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一些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蓝莓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同时,我们还对蓝莓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发现蓝莓产品的种类和品牌在市场上多样化和丰富。
在了解了蓝莓的生产与销售情况后,我们还对蓝莓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
调研数据显示,蓝莓的消费群体日渐扩大,不仅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还在一些特定的消费群体中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蓝莓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逐渐提高,对蓝莓产品的品牌和质量抱有更高的期望。
发展趋势:
最后,我们还对蓝莓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根据调研数
据显示,蓝莓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市场需求持续增加,蓝莓产品的加工工艺也在不断优化和提高。
在未来,蓝莓产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结论:
通过本次蓝莓调研报告,我们对蓝莓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蓝莓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需要产业链上的各方努力,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蓝莓加工研究现状

黑龙江省蓝莓加工研究现状野生蓝莓,是低灌木,矮脚野生的鹃花科越橘属植物。
其果实中不但含有常规的糖、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富含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的花青素,可防止脑神经老化,具有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黑龙江省野生蓝莓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地区,约占全国总资源的90%,世界的300以上,其鲜果及加工制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黑龙江省蓝莓加工产业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包括初加工和深加工两种形式,品种上百个,初级加工品以鲜果和冷冻果为主,深加工品种较多,主要有蓝莓饮料、果酒、果酱、乳制品和保健品等。
1 黑龙江省主要蓝莓产品市场情况分析1.1蓝莓饮料蓝莓饮料无论是在市场占有率、品牌数量还是知名度等方面均处于蓝莓加工品的前列,是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加工品之一。
黑龙江省生产蓝莓饮料的厂家绝大多数都位于野生蓝莓的主产区,生产原料也都是野生果,如大兴安岭的蓝格格、百思源、蓝QQ、蓝彩、北极冰;伊春的酷味、鑫野、紫金梦和蓝百蓓等。
从产品价格上看,价格在10~40元.L1不等,并有少数产品达到了100元.L。
1以上。
从产品品质上分析,价格越低的蓝莓饮料中,蓝莓纯果浆含量越少,甚至没有,都是通过勾兑而制成的。
20元以上的蓝莓饮料部分品牌含有蓝莓原浆,100元左右的产品中原浆含量较高,但价格昂贵,所占市场的销售份额不大。
目前市场上还是10元左右的蓝莓饮料销售量居多。
1.2蓝莓果酒蓝莓果酒虽然比果汁起步稍晚,但由于其原料果含量较高,营养成分比果汁要高,所以近年来发展迅速,深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市场上的蓝莓果酒主要来自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蓝莓生产企业,其中兴安庄园和北极冰品牌更是推出了品质较高的蓝莓果酒,售价在几千至上万元。
其它蓝莓酒品牌如忠芝、鑫野、野老大和超越等也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了品质不同的高、中、低档品种,售价在10~300元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政协加格达奇区委员会调研组
专刊专稿加入时间:2009-7-31 8:30:15 点击:1458
一、野生蓝莓资源和开发利用现状
蓝莓名称最早来自美国。
是杜鹃花科越桔属蓝色小浆果的统称,该属植物全世界有450多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我国有91种,大兴安岭是中国蓝莓产量最多的地方。
大兴安岭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永冻层和季节性冻层的存在,形成了大面积的高山湿地,天然湿地总面积105.5万公顷。
湿地周边的酸性土壤湿润适中,分布大量的野生笃斯越桔、越桔、树莓、蓝靛果忍冬、水葡萄茶镳子等小浆果。
野生蓝莓资源十分丰富,在60%以上的沟系内有蓝莓分布,据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布《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林下主要经济植物资源调查》数据表明,大兴安岭全区野生蓝莓总株数估计值为2619亿株,集中分布在西林吉、图强、阿木尔、塔河、新林五个林业局,大兴安岭蓝莓自然生长量为19933.3吨,年经济量为12956.65吨,年允收量为12308.82吨,其产量占全国90%以上。
是我国及我区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
蓝莓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每百克蓝莓鲜果中含蛋白质400~700毫克、脂肪500~600毫克、碳水化合物12.3~15.3克,维生素A含量高达
81~100IU(国际单位);除含有常规的糖、酸、维生素C、矿元素外,蓝莓果实中还含有尼克酸、SOD、黄酮等特殊成分。
因此,蓝莓果实不仅是营养丰富的果品,而且具有良好的防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等保健作用。
随着人们对蓝莓营养和保健价值的进一步认识,蓝莓果及其加工产品已成为市场热销产品。
大兴安岭的蓝莓鲜果和冻果大量销往欧、美、日、韩、澳等地,受到李金镛“极寒之地竟有极味之果”的启示,以及大兴安岭地处中国最北部,素有“中国北极”之传统称谓,因此,外商都将大兴安岭的蓝莓果称之为“中国北极蓝莓”。
按照大兴安岭地委和行署提出的“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指导思想,“中国北极蓝莓”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确定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原则,对野生资源进行了普查,摸清了资源底数。
采取了沟系承包经营的管理措施,实现了资源科学利用。
建立了“中国北极蓝莓”集约化经营示范推广基地,通过采取多种经营措施和人工补种等方法,恢复和扩大种群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品质量。
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现有冷库总储存能力达到了近万吨。
加强了以
“中国北极蓝莓”为原料的产品开发,现有生产加工企业50余家,已开发出30多个系列产品,年加工能力4000吨,年产值3亿元。
不断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通过对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的深入研究,对引进品种和野生品种进行了人工栽培驯化实验,选育了优良的人工栽培品种,研究出了人工栽培技术,建立了栽培基地。
可以预见,在科学发展观方针指引下,“中国北极蓝莓”产业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
近几年来,地区对蓝莓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视,提出了“要搞好蓝莓等10种健康食品技术开发,力争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新突破”的要求。
在科技支撑和引领下,我区的蓝莓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蓝莓种苗繁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筛选出了适合我区栽培的蓝莓品种“美登”,并总结了适合我区的蓝莓栽培技术。
2005年引进了美登、北陆、北村三个品种并进行栽植,2006年对埋土越冬蓝莓苗观测结果,返青率美登100%,北村58%,北陆49%。
2007年对美登进行产量测定,最高株结果1020粒,产量673克,平均结果434.8粒,平均产量286.5克。
掌握了蓝莓瓶苗的组培快繁技术、蓝莓扦插快繁技术,而且蓝莓组培苗生根技术研究也取得成功。
2、实行集约经营,促进了植株生长、保护和扩大资源。
地区农林科学院与阿木尔林业局、新林林业局合作开展了《野生笃斯越桔集约经营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对天然野生笃斯越桔开展丰产技术研究,选择本地优良品系,建立笃斯越桔种质资源库,制定笃斯越桔集约经营技术标准,建立笃斯越桔集约经营科技示范基地。
3、种苗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地区农林科学院成立后,经过资源整合,研究力量得到加强,有着技术全面的专业队伍,对野生蓝莓的集约经营技术和蓝莓的组培快繁技术、蓝莓扦插快繁技术、蓝莓组培苗生根技术已基本掌握,基础研究(设备设施)条件具备,有着先进的组培室、育苗温室及相关仪器。
年可生产瓶苗2万瓶,生根苗可达30~40万株。
二、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野生蓝莓资源目前还基本处于粗放经营模式,产收靠天,产量受丰歉年影响波动较大,群众在果实成熟时自发地入山采收,对植株、产量影响很大。
野生蓝莓集约经营研究刚刚起步,其经营措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效果,如平茬复壮后新萌枝要2~3年后方能结实。
目前引种的可栽品种只有美登,引进栽植时间较短,人工栽培还处于初始阶段,种植面积小,缺少中试环节,大面积推广栽培还要做许多工作。
蓝莓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农业项目,包括苗木、土壤改良、施肥和节水灌溉等在内通常每亩前期投资在七八千元左右,还有从种植、园地管理到采收加工都离不开科技支持。
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问题,现在对农户推广种植存在一定困难。
虽然已开展了蓝莓新产品研发工作,但上规模、上档次的产品比重不大,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处于较低水平。
三、做大做强蓝莓产业的建议
加大蓝莓产业科技投入。
蓝莓产业存在的基础是蓝莓生产和加工企业及其产品。
我们的蓝莓产业仅处于成长初期,这一时期急需技术支撑,解决蓝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企业及农户。
蓝莓生产成本较高,农户生产蓝莓需要较多资金。
政府应出台政策对生产蓝莓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贷款支持或补贴政策,调动农户生产蓝莓的积极性。
扶持龙头企业,对纳税大户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
在龙头企业筹建初期,由于投资成本较高,应实行免税政策。
我区蓝莓产业发展应两条腿走路。
一是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现有野生资源;二是引进适于我区条件的国内外优良人工品种和选育驯化当地优良品系进行人工种植。
我区蓝莓集约化经营应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南种北用,东扩西休”战略。
“南种”就是利用加区、松岭相对温暖的气候和相对广阔的土地大力开展人工种植;“北用”就是利用北四局相对丰富的野生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以人工种植为补充,大力开展集约化经营和可持续经营;“东扩”就是利用十八站、韩家园、呼玛现有的零散的野生分布面积为基础,以恢复性补种、人工种植两种途径为手段,逐步扩大种群面积和种植面积;“西休”就是考虑新林、呼中的气候条件,以保护和人工种植为主,开发利用要适当。
先建基地,再上工厂,防止原料受限。
同时要通过校企联合,对我区现有蓝莓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产品进行提档升级,提高售价。
抓紧建立建好种苗基地。
苗木价格应控制在农户和种苗基地均可接受的价位,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
同时,组织科技人员给予现场技术指导,这样广大农户才能接受,原料基地才能建成,蓝莓产业才能在我区又好又快发展起来。
蓝莓产业发展体制机制要创新,鼓励农户和职工个人种植。
保护好野生蓝莓资源。
由于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加剧等诸多因素影响,分布南缘北移速度加快,种群分布面积逐渐缩小,品质也有所退化,所以开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研究刻不容缓。
特别是要围绕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大对野生蓝莓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力度,开展好集约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