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考点归纳:科学常识
《幼儿园综合素质》高频考点预测归纳(文化素养)

《幼儿园综合素质》高频考点预测归纳(文化素养)考点一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1.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2.参商——常用来比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3.流火——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4.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5.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6.农历一一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
7.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自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8.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依此类推。
9.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
10.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幼教《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考点归纳

第二章科学常识
重点提示
一、中外科技开展史
(一)古今中国科学技术
1.数学
(1)年龄期间出现九九乘法。
(2)《周髀算经》所记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3)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4)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他的数学专著《缀术》成为唐代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材,这一成果领先天下达1000年之久。
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22.永字八法:“永”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
2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24.书法
四体:真(楷)、草、隶、篆
2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26.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7.国画分类:人物、山川、花鸟
元旦: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全家团聚吃“年饭”、“守岁”、“庭燎”、放鞭炮等。5.喜事简称:花烛之喜(立室)、于归之喜(出嫁)、乔迁之喜(搬家或升官)、弄璋之喜(生男孩)、弄瓦之喜(生女孩)、弥月之喜(孩子满月)6.当代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7.三公:周立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西汉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亦称“禁烟节”冷“节”,清明前一、二日,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清明: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端五: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五风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赛龙舟等。
文化素养幼儿知识点总结

文化素养幼儿知识点总结文化素养是指个体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实践和体验,内化成为自觉、主动和积极的文化情感、文化观念和文化技能,具有正确的文化认知,积极的文化态度和适应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一、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珍贵、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幼儿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文明礼仪和道德规范。
在幼儿园,可以通过故事、歌曲、手工制作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民间故事、传统民俗风情等内容,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牛郎织女、孔融让梨等。
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了解、体验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培养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美术与手工知识美术和手工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色彩、造型、质感等美术知识,让幼儿认识形式,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手工制作,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耐心,让他们在创造中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三、语言与文学知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
幼儿在语言和文学方面的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儿歌、童谣、故事等形式,向幼儿传递正确的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的语言认知、阅读兴趣和文学修养。
四、音乐与舞蹈知识音乐和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也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音乐和舞蹈课程,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音乐知识、演唱经典儿歌、开展舞蹈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在音乐和舞蹈中感受美好,享受快乐。
五、科学与健康知识科学是现代社会最前沿的知识领域,也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亲子活动、实验课程、自然体验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科学知识,启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2019河源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点:文化素养(四)

2019河源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点:文化素养(四)考点八:外国科技史常识1.阿基米德:古希腊巨大的数学家、几何学家、天文学家。
在几何学方面,他得出了球体、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正确计算公式,提出了抛物线所围成的面积和弓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力学方面,证明晰杠杆定律,为静力学奠定了根底。
他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即闻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2.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1543年宣布了天文学著作《天体运转论》,建立了日心说。
3.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即开普勒三定律。
4.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在天文方面,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在物理方面,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闻名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
5.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才智史上最巨大的一个成果",成为现代工程学的根底。
6.哈维:英国生理学家,血液循环理论的提出者。
7.笛卡尔: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他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8.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创造家,他最早提出了避雷针的想象,由此而制作的避雷针。
9.拉瓦锡:法国闻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燃烧的氧学说"的提出者。
10.瓦特:英国闻名创造家。
1776年制作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11.伏特:意大利物理学家,1800年创造"伏特电堆"。
12.法拉第: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
13.琴纳:英国医学家,天花疫苗接种的先驱。
14.道尔顿:英国科学家,建立科学原子论,被恩格斯誉为"近代化学之父",发现色盲症。
15.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出书《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幼儿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考点归纳:科学常识

幼儿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考点归纳:科学常识笔者教师资格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辅导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二章科学常识重点提示一、中外科技发展史(一)古今中国科学技术1.数学(1)春秋时期出现九九乘法。
(2)《周髀算经》所记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3)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4)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他的数学专著《缀术》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材,这一成果世界达1000年之久。
(5)近代前期的李善兰阐述了微积分的初步理论,在《垛积比类》中,说明了高阶等差数列的理论。
其中,”李善兰恒等式”为当时数学界所瞩目。
(6)华蘅芳著有《代数术》,该书介绍了西方代数学、三角函数、微积分及当时欧洲刚出现的概率论。
(7)近代后期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分别在堆垒素数论和微分几何学的研究上作出了显著成绩。
2.天文学、地理学(1)夏朝开始有了历法。
(2)商朝时,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3)春秋时,记录了公元前613年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
(4)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而且能够测定一年中的季节,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5)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和地动仪,比西欧人早lO00年。
(6)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并制成了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他是最早进行子午线测量的人。
(7)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300多年;并编制了《授时历》,它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8)近代,在地质力学方面,李四光建立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3.医学(1)战国时期就有了医学分科。
(2)扁鹊,战国时期秦越人,提出四诊法(望、闻、问、切)。
(3)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4)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对四诊法进行了论述,成为中医临床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称为”医圣”.(5)东汉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备考:文化素养——科技常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备考:文化素养——科技常识文化素养——科技常识部分的相关知识点在教师资格考试中主要是以单选题为主。
主要的考查方向是对于中外科技常识以及对生活中的科学常识的积累。
接下来对这一部分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并且配以习题加以巩固。
一、中国科技常识中国科技常识部分主要从古代科技成就、新中国科技成就两部分来进行学习。
古代科技成就主要从四大发明、农业及手工业、医学、算学及地理学等方面着重复习。
新中国科技成就主要从航天事业、航海科考、生物、军事、数学、计算机交通等方面着重复习。
接下来以古代科技成就中的农业及手工业为例展开学习。
1.《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由北魏的贾思勰所写的综合性农业著作,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2.《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是由明朝徐光启所作,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3.《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由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作,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都江堰。
都江堰是战国时代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和其子伊通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5.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
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与交流,特别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二、世界科技成就世界科技常识部分主要从文艺复兴时期以及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进行学习。
2019河源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点:文化素养(一)

2019河源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点:文化素养(一)考点一:我国科技史知识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我国四大发明是指古代我国的四种发明,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1)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现在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改善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3)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的《金刚经》。
(4)北宋毕舁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5)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6)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端用于军事。
2.我国古代的数学成果(1)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使用数学。
(5)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核算圆周率的正确办法。
(6)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一书。
(7)唐朝:闻名数学家王孝通编撰《辑古算经》,初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
(8)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的根底。
(9)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
3.我国古代的地理成果(1)《周易》一书首要提出了"地理"称号。
(2)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中外地理的知道。
(3)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准则,即"制图六体"。
(4)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5)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行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
4.我国古代的地理历法成果(1)商朝: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载。
(2)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
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重点考点归纳模块四

了解1、一定的文化常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3、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模块四文化素养(了解)模块四文化素养(了解)第一节历史素养元谋人迄今为止是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遗址在北京西南房山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中,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原始氏族社会河姆渡文化半破文化黄帝、炎帝传说尧、舜、禹的传说中国古代历史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周-周武王灭商建立秦-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文化素养1、百家争鸣2.孔子、孟子代表儒家思想,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墨子代表的儒家思想3.六经《诗》《诗经》《书》《尚书》《礼》《礼记》《易》《易经》《乐》《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秦、汉、魏晋的思想文化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东汉道教佛教3.魏晋玄学4.周敦颐5朱熹6陆九渊王守仁清代的思想文化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戴震被梁启超尊为“前清学者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清代启蒙思想家,翻译的《天演论》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传统艺术文化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颍书圣:王羲之传统科技文化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九章算术》是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黄帝内经》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传统习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南京、开封五岳: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第二节文化素养(一)文学常识: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其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
乐府民歌和赋乐。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魏晋南北朝文学: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考点归纳:科学常
识
笔者教师资格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辅导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二章科学常识重点提示一、中外科技发展史(一)古今中国科学技术1.数学(1)春秋时期出现九九乘法。
(2)《周髀算经》所记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3)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4)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他的数学专著《缀术》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材,这一成果世界达1000年之久。
(5)近代前期的李善兰阐述了微积分的初步理论,在《垛积比类》中,说明了高阶等差数列的理论。
其中,”李善兰恒等式”为当时数学界所瞩目。
(6)华蘅芳著有《代数术》,该书介绍了西方代数学、三角函数、微积分及当时欧洲刚出现的概率论。
(7)近代后期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分别在堆垒素数论和微分几何学的研究上作出了显著成绩。
2.天文学、地理学(1)夏朝开始有了历法。
(2)商朝时,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3)春秋时,记录了公元前613年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
(4)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我
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而且能够测定一年中的季节,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5)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和地动仪,比西欧人早lO00年。
(6)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并制成了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他是最早进行子午线测量的人。
(7)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300多年;并编制了《授时历》,它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8)近代,在地质力学方面,李四光建立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3.医学(1)战国时期就有了医学分科。
(2)扁鹊,战国时期秦越人,提出四诊法(望、闻、问、切)。
(3)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4)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对四诊法进行了论述,成为中医临床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称为”医圣”.(5)东汉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
”麻沸散”是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是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6)东汉时期出现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
(7)到唐朝开始有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融医、儒、道、释、杂各家于一炉,建立起了完整的养生学体系。
(8)唐朝时期,”药王”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4.农学(1)北朝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该书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
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2)元代的《农桑辑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3)元代王祯著有《农书》,其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了很大作用。
(4)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总结了历代经验,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博采古今农学之大成,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5)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