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班会教案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自强篇

班会教案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自强篇

班会教案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自强篇篇一:弘扬宏扬民族性精神主题班会教案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活动内容:弘扬民族精神活动目的:通过一些能够激发教师的民族能够精神、爱国热情的人和事,对学生城邦进行部族精神的熏陶,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热爱祖国的民族主义精神。

活动方式:分小组活动,各小组在课前先找好本小组要进行讨论的典型事迹,后讨论总结,然后在班级上交流各小组看组成员了那些事件的感触。

教室布置:在教室的黑板上才板书”弘扬与培育民族主义精神”,然后加上一些花边。

桌椅排成一圈班会过程:一、班主任开场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古代的造纸术,到现在的载人九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从“小米加步枪”到两弹一星;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甲午海战到今日的保钓行动;从“东亚病夫”到金牌世界第二。

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使我们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中华的,祖国的伟大。

我们为中华民族而欢呼,为祖国感到无比的自豪。

二、班长: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一代,现在我们坐在这里,坐在三(2)班的教室里,请拉开序幕我们思想的翅膀,飞进我们艺术史的长河。

现在请第一小组代表上台团队发言。

三、第一小组代表:论及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就不能不提及林则徐的与其说伟大现代史影响。

各国史学界浩繁的论著中会,都对林则徐的历史地位作过应有的评价。

就连当时作为卖国求荣的英国,也在伦敦蜡像馆树立过林则徐的蜡像。

原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曾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开始日“6月3日”定作“国际禁烟日”加以纪念。

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数量之大、时间之长,在世界史上都是空前的,而其影响之深远,更是前无古人的。

虎门销烟,并非如许多人预想的那样,将查获的鸦片付之一炬。

因为如果只是简单地烧毁将食盐焚烧,烟毒会渗入土中,不法之徒会挖走烧过的焦土,仍可再提炼,供烟客吸食。

为此,林则徐在虎门特制了销烟池,将鸦片倒入池内,先加进石灰水等溶剂,而使鸦片起化学反应而失效。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为了加强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设计了这次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班会教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集体、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3. 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三、教学内容1. 民族精神的定义与内涵2. 民族精神在我国历史中的体现3. 新时代下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具体做法5. 总结与感悟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民族精神的短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民族精神的定义与内涵,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讲解民族精神在我国历史中的体现,如岳飞、林则徐等英雄人物的事迹。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族精神故事,并交流心得体会。

5. 新时代下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做合格公民。

6. 实践活动:制定个人行动计划,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具体做法,如学习国家历史、关注国家大事等。

7. 总结与感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强调民族精神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民族精神的思考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4. 学生在一周内是否能将所学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爱国情怀。

通过这次班会,希望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六、教学资源1. 民族精神相关视频资料2. 民族英雄事迹的图文资料3. 新时代下弘扬民族精神的案例4. 讨论问题指南5. 个人行动计划模板6. 总结与感悟的参考模板1. 视频导入:通过生动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2. 通过班会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 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他们的感人事迹。

3. 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和传承。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 通过讲述民族英雄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 案例分析法:讲述民族英雄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民族英雄?他们有什么感人事迹?第二环节:讲解民族英雄的事迹(15分钟)1. 教师选取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英雄,讲述他们的感人事迹。

2.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爱国情怀。

第三环节:小组讨论(20分钟)2.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第四环节: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感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提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民族英雄事迹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3. 学生将民族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动和表现。

六、教学延伸活动(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活动,如:1. 举办一场以“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2. 组织一次以“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让学生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示他们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3. 开展一次以“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弘扬名族爱国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名族爱国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民族爱国精神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认识到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 通过学习优秀人物的爱国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爱国主义的定义与内涵2. 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英雄事迹3. 当代公民如何弘扬爱国精神4. 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关系5. 立志为国家做贡献的决心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爱国主义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英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爱国精神的伟大。

3. 讨论:分组讨论当代公民如何弘扬爱国精神,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分享: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交流、探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爱国主义的定义与内涵,以及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英雄事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当代公民如何弘扬爱国精神,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分享法: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交流、探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英雄事迹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当代公民如何弘扬爱国精神的看法和建议。

4. 学生立志为国家做贡献的决心和行动。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看爱国影片:选择一部反映我国历史上爱国英雄事迹的影片,如《英雄儿女》、《建党伟业》等,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从视觉和情感上更深刻地理解爱国精神。

2.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让学生在现场感受爱国英雄的伟大事迹。

3. 开展爱国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参加爱国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七、教学资源准备1. 爱国影片:提前选择并准备好反映我国历史上爱国英雄事迹的影片,以便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

2.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系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参观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弘扬名族爱国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名族爱国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民族爱国精神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师引导: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弘扬民族爱国精神,引导学生们理解爱国精神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2 学生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对爱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们展开思考和讨论。

第二章:了解爱国精神的内涵2.1 教师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爱国精神的内涵,包括热爱祖国、为国家利益着想、勇于担当、团结互助等品质。

2.2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正面的爱国典型人物或事迹,让学生们分析这些人物或事迹所体现的爱国精神。

第三章:培养爱国精神的途径3.1 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爱国精神,从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提出建议。

3.2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们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爱国精神,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和感悟。

第四章:弘扬爱国精神的意义4.1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弘扬爱国精神的意义,包括增强国家凝聚力、推动国家发展、传承优秀文化等。

4.2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弘扬爱国精神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影响,并汇报讨论成果。

第五章:立志成为具有爱国精神的优秀人才5.1 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立志成为具有爱国精神的优秀人才,从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锻炼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5.2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理想,以及如何为实现这些理想做出努力。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第六章:学习爱国英雄事迹6.1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一些著名的爱国英雄事迹,让学生们了解这些英雄如何为国家付出和牺牲。

6.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爱国英雄事迹的短视频,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英雄们的爱国精神。

第七章:传承和发扬爱国精神7.1 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爱国精神,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7.2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不同领域传承和发扬爱国精神,并汇报讨论成果。

8.1 教师讲解:8.2 角色扮演: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通过良好道德品质体现爱国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传统文化、团结协作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民族精神的定义与内涵。

民族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的体现。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民族精神的定义与内涵。

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中的民族精神体现。

第二章: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在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践行民族精神。

2.2 教学内容民族精神在历史、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学生身边的民族精神典型事例。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民族精神在各方面的具体体现。

小组讨论法:讨论学生身边的民族精神事例。

第三章: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的途径和方式。

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的途径和方式。

小组讨论法:讨论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第四章:民族精神与个人成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培养具备民族精神的品质。

4.2 教学内容民族精神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学生如何培养具备民族精神的品质。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民族精神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小组讨论法:讨论学生如何培养具备民族精神的品质。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持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决心。

5.2 教学内容回顾民族精神的学习内容,总结其意义和价值。

学生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展望和决心。

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讨论学生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展望和决心。

分享法: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计划。

第六章: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共3篇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共3篇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共3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2. 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特征;3. 培养学生爱国、团结、勇敢、自信、守纪律等优良品质;4. 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二、教学重点: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特征;2. 培养学生爱国、团结、勇敢、自信、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精神;2.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团结、勇敢和合作意识;3. 课堂讨论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特征。

五、教学步骤:Step 1:引入1.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与分享,梳理中华民族精神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师引导:教师通过引导小组讨论,解释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和内涵,并介绍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Step 2:学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特征1.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和课件,向学生讲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特征。

2. 学生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课堂讨论,深入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特征。

Step 3: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品质1. 学生展示:学生通过小组展示,展示如何通过具体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团结、勇敢、自信、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2. 教师点评:教师通过点评和评论,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Step 4:总结和反思1.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和回顾,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

2. 学生反思: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效果评估:1. 学生参与情况: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口头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情况。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 通过班会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民族精神的定义与内涵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和意义3. 我国民族精神的主要体现4. 青少年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5. 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民族精神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2. 讲解:分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介绍我国民族精神的主要体现,如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讨论,探讨青少年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鼓励学生提出具体举措。

5. 总结:强调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精神的定义、原因、意义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我国民族精神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总结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表现: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祖国等,评价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情况。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案例等。

2. 提前布置教室,确保教学环境整洁、庄重。

3. 准备小组讨论的引导问题和相关话题。

七、教学资源: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代表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内容:弘扬民族精神
活动目的:通过一些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热情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熏陶,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热爱祖国的民族主义精神。

活动方式:分小组活动,各小组在课前先找好本小组要进行讨论的典型事迹,后讨论总结,然后在班级上交流各小组看了那些事件的感触。

教室布置:在教室的黑板上板书”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然后加上一些花边。

桌椅排成一圈
班会过程:
一、班主任开场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从“小米加步枪”到两弹一星;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甲午海战到今日的保钓行动;从“东亚病夫”到奥运金牌世界第二。

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使我们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中华的温暖,祖国的伟大。

我们为中华民族而欢呼,为祖国感到无比的自豪。

二、班长:
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一代,现在我们坐在这里,坐在三(2)班的教室里,请展开我们思想的翅膀,飞进我们历史的长河。

现在请第一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三、第一小组代表:
论及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就不能不提及林则徐的伟大历史影响。

各国史学界浩繁的论著中,都对林则徐的历史地位作过应有的评价。

就连当时作为敌国的英国,也在伦敦蜡像馆树立过林则徐的蜡像。

原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曾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开始日“6月3日”定作“国际禁烟日”加以纪念。

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数量之大、时间之长,在世界史上都是空前的,而其影响之深远,更是前无古人的。

虎门销烟,并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将查获的鸦片付之一炬。

因为如果只是简单地将鸦片焚烧,烟毒会渗入土中,不法之徒会挖走烧过的焦土,仍可再提炼,供烟客吸食。

为此,林则徐在虎门特制了销烟池,将鸦片倒入池内,再加进石灰水等溶剂,使鸦片起化学反应而失效。

最后,将池中的废弃物倾入大海。

因销烟池容量有限,销毁两万多箱(100多万公斤)鸦片,共耗时23天之久。

林则徐的受命禁烟,是在外临强敌,内对奸臣的两面夹攻背景下进行的。

在这一严峻的历史关头,他置个人生死荣辱于不顾,表现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无畏爱国主义精神,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

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敢于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

他的业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赴后继地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而殊死斗争。

四、第二小组代表:(出示一些从网络上下载的关于钓鱼岛的照片)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它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
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

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东北120海里处,西东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附近水深100至150米,与冲绳群岛之间隔有一条2000多米深的海沟。

自古以来,中国台湾、福建等省渔民一直到岛上从事捕鱼、采药等生产活动。

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

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

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促进同学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承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

2、让学生懂得名人、伟人之所以取得成功,与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分不开,“习惯就是素质”和“好习惯成就未来”的道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文明的习惯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编制脚本、选好演讲学生、学生主持人
三、活动过程
( 活动前播放《好日子》,让大家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
主持人女: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

主持人男: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

合:我们二班特举办“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班会。

女: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画面(播放有关香港回归和奥运会的图片),看完图片之后我想问一下大家的感受。

(生答自豪、激动等)
女:是啊,看到这些画面,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怎能不高兴、激动。

我们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高兴,我们为国旗的再一次升起而激动。

男: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我的中国心》(播放),会唱的一起唱!
女:“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是啊,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是中国人。

男:无论到何时,我们都不能忘本,我们是炎黄子孙。

女:我们先进入第一板块“弘扬民族精神”,那么,到底什么是民族精神呢?我想先让我们的班主任给我们讲解一下民族精神。

师:民族精神概念: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学术界曾经进行过几次关于民族精神问题的讨论,不断深化了关于民族精神的认识。

但对于"民族精神"的概念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有着博大精深的基本内涵和丰富内容。

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与时俱进的概念,它与民族一样,有其历史、现在与未来,具有传统性、时代性的特点,因此,其内涵也可以分为传统精神、时代精神。

今天,我们就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来谈一谈民族精神的内涵。

男: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那么我们对于爱国方面的名句知道多少呢?下面我们来举行名句竞赛(抢答)
女:我们由刚刚的事例可以知道许多的名人、伟人他们的成功是与他们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分不开的,如岳飞从小他母亲就在他的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让他从小就立下了报国的雄心壮志,那么我们也应该学习古人,从现在起养成文明的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下面我们进入下一板块“争做文明学生”
女:下面请我们的班主任给我们谈一谈争做文明学生应把握要点:
师:抓养成、促创新,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小学生(屏幕上打出)
1、文明习惯:教育学生行走稳健,坐正、立直,谈吐举止文明。

2、学习习惯:很多同学对待新知识如饥似渴。

新学期书一发到手,就把各学科的书粗览一遍,了解新的知识梗概。

在日常上课,每一节课前充分预习,课上专心听讲,抓住重点。

认真复习及时巩固,独立、按时完成作业。

利用课余博览群书,从中获取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3、卫生习惯:既要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养成讲究个人卫生的好习惯。

4、生活习惯:按时休息,按时起床,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更不要买路边无照商贩的小食品,以保证身体健康,要克服丢三拉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健体习惯: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

女: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华文明靠我们传承,民族精神靠我们弘扬,中华民族靠我们振兴。

为此,我们郑重宣誓:
一、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树立远大志向和正确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的成长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联系在一起,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做好准备。

三、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

四、热爱科学,尊重知识,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勇于创新创造。

五、树立劳动意识、效率意识和环境意识,树立进取精神和科学精神,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基本素质,促进自我全面发展。

宣誓(全体同学)
女:同学们,让我们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刻苦学习,健康成长,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男:我们将把今天宣誓的内容整理为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起倡议,让他们都参与到“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文明小学生”的活动中来。

为了把我们今天的誓言落到实处,班委决定在本班发起争当“文明使者”的活动,让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能成为下月份的“文明使者”。

女:弘扬民族精神,不分你我,争做文明学生,从我做起,让我们在<<爱我中华>>的歌声中结束我们这次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