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针刺配合中药通痹定痛丸治疗坐骨神经痛56例临床观察

针刺配合中药通痹定痛丸治疗坐骨神经痛56例临床观察
2 结 果
足太阳经型痊愈 2 3例 , 转 6例 ; 少 阳 经 型 痊 愈 9例 , 好 足
作用大 , 针灸能促进经络气血运行 , 肾散寒 而 补 调气止痛 , 配
合我 院 自制 中药 通 痹 丸 按 照 循 经 和 辨 证 原 则 施 治 , 过 对 5 通 6
好转 3例 ; 合 型痊 愈 1 混 1例 , 转 3例 , 效 1例 ; 愈率 好 无 治
护理 杂志 2 1 0 0年第 1 第 2 6卷
针 刺 配合 中药 通 痹 定 痛 丸 治 疗 坐 骨 神 经 痛 5 6例 临 床 观察
苏 海波 ( 菏泽 市牡 丹人 民医院 山 东 菏泽 2 4 1 ) 7 0 5
坐骨神经是指沿 坐骨神 经通 路及 分布 区域 , 腰 部 、 以 臀 部 、 腿 后 侧 、 腿 后侧 及 足外 侧 为 主 , 生 的放 射 性 疼 痛 , 大 小 发 属 中医 “ 证 ” 腿 痛 范 畴 。 西 医 治 疗 进 展 较 为 缓 慢 , 服 药 副 痹 腰 长 下肢活动功能等明显受限。
参考文献 :
承山 、 仑 ; 足少阳经型 : 跳 、 陵泉 、 市 、 阳关 、 钟 、 昆 ② 环 阳 风 膝 悬 足 临泣 ; 混 合 型 : 跳 、 陵 泉 、 边 、 中 、 山 、 钟 。加 ④ 环 阳 秩 委 承 悬 减 : 骶 部 疼 痛 者 , 。 、 阳关 、 是 穴 、 寒 者 , 风 门 、 腰 加 肾俞 腰 阿 畏 加
经 的 循 行 部 位 。
放射性疼痛或在臀部 、 腓骨 、 外踝 等处 有压 痛点 , 咳嗽 、 嚏 、 喷 大便时疼痛加重。② 坐骨 神经牵拉 性疼 痛 ; 直腿抬 高试 验 阳
性 , 腰 ( 物 ) 验 阳性 。③ 跟腱 反射 减 弱 或 消 失 , 背 及 小 弯 拾 实 足 腿 外 侧 轻 度 感 觉 障 碍 等 :诊 断 及 分 型 : 太 阳 经 型 2 足 9例 ( 痛沿大腿后面 、 疼 恫窝 、 腿 后 面 至 足跟 部 ) 足 少 阳经 型 1 小 ; 2 例 ( 痛 从 臀 部 沿 大 腿 外 侧 、 腿 外 侧 至 足 背 外 侧 部 ) 足 太 疼 小 ;

深刺大肠俞为主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深刺大肠俞为主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ab te h r p ui feto o t it . trt ea e t efe n r ai e c c s a c
、 1 e o,s Sitaau e; on L 2 D ca gh ) K yL r c i /cpt r P it 5( ahn su ;NedigD ph w dJ ac h B el e t n
2) 5
L uBd n , a gZ i n ( . efs Aflt sil f u a o ee f C , hn sa 1 0 7 C ia o ia Hu n hg g a 1 Th rt fi e Hopt nnC lg M C agh 0 0 , hn ; i i d a ao H l oT 4
6 e fc i e a d 2 i ef c ie i h r t n r u fe tv n n f t t e te me tg o p,a d 7,1 ,1 e v n a n 1 8,4 i h o t l r u n t e c n r o p,r s e t ey,w t i n f o g ep c i l i h a s ii v g —
维普资讯
中 国 针 灸 20 0 2年 7月 第 2 2卷 第 7期
文 章 编 号 :2 52 3 ( 0 2 0 —4 10 0 5 —9 0 2 0 )70 5 .2
中 图分 类 号 : 2 6 6 R 4 . 文献标识码 : A
深 刺 大肠 俞 为 主 治 疗 根 性 坐 骨 神 经 痛 临 床 观 察
娄 必丹 黄 志 刚
( .湖 南 中 医 学 院 附属 第 一 医 院 , 沙 4 0 0 ;2 1 长 10 7 .长 沙 卷 烟 厂 职 工 医 院 )
[ 要】 方法: 9 根性 坐骨神 经 痛 患者 随 机 分 为 治 疗组 与对 照 组 。 治 疗组 5 摘 将 6例 6例 治 疗 采 用 芒 针 深 刺 大肠 俞 为主 , 照组 4 按 常规 操作 针 刺 大肠 俞等 穴。结果 : 对 0例 治疗 组痊愈 2 例 , 效 2 1 显 7例 , 有 效 6例 , 效 2例 ; 照组 痊愈 7例 , 效 1 例 , 效 1 无 对 显 1 有 8例 , 效 4例 。 两组 比较 , 显 率差 异有 无 愈

针刺运动疗法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针刺运动疗法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种骨质增生症 强直性脊 柱炎 腰椎 间盘突出症 肩周 炎 偏瘫 动脉硬化 妇科产后风 日光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等症 。 8 2 忌症:瘟病发热 灰色浮肿 年老体弱 不思饮食 妊 .禁 娠期妇女 月经期妇女 严 重高血压 严重心脏病 肾脏病 活动
期结核等不宜药浴。
息 ,盖被发汗 2 分钟 后穿农起床 。注意保温 防止 感冒。
6全身 浴的操作规程 61 . 入浴前一天让患者洗净全身 ,做好与浴先准备 。 6 2按 医嘱要求测好所需水温 ,让 患者脱及入浴 ,侵泡乳 . 房 以下部位 。
6 3开始记录洗浴时间。 . 6 4治疗 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有头晕 、 心慌 、 .
在药浴过程中药浴结束后特 别注意保暖 , 免受寒 ,劳 避
配穴:风寒湿侵袭腿 痛配例缺 血 瘀气 滞腿 痛配:膈 俞、委中、悬钟 肾虚腰 腿痛 配:命门、气海、关元、足三里 瘀血腰腿痛 配:痛 区的瘀 斑,瘀点或委 中
操作方法 : 患者侧 卧或俯 卧位 ,先运动患肢腰部数分钟 嘱
肢直腿抬高试验强 阳性 ,直腿坐试 验不 能完成,行 C 片示 , T
好。治疗 的疗程一般 为 7天后休息 2到 3 , 天 然后根据患者 的 病情及 体质再可选择 2至 3 个疗程进行巩 固。 5洗 浴的时 间及温度
4藏药浴时季的选择及疗程
药浴治疗 的最佳季节为春秋两季 ,春秋两季气候温 差不
大, 并且人处于阴阳消长变化的关键时期, 以在此 时治疗疾 所 表1 洗浴时间及温度
中图分类号: 253 R4.1
本病原体 为临床多发病 , 常见病 , 严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正常 的工作和生活 , 为其各方面 的尽快恢复 , 我们用针刺
运动疗法对从骨神经痛 进行治疗 。 取得 了满意疗 效, 现报告如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1 - 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 效 : 经过 1 - 3个疗程后 , 临床症
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 下 肢活动正 常 ,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 可进行 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 随访 1 年以上未有复发 ; ②有效 : 临床症状
和体征基本消失 , 直腿抬高试 验阴性 , 劳动过度 或遇阴雨天 时
下肢稍有酸痛 ; ③好转 : 疼痛有改善 , 能下地 缓慢行走 , 但仍 然 2 0 0 8年 1月一 2 0 1 O年 1 2月 我 院 收治
区方 向, 待得气后 , 小 幅度捻转轻刺激即可。 体针治疗 :体针主要 以太 阳膀胱 经和足少 阳胆 经两穴 为 主, 取环跳 、 承 山、 昆仑 、 秩边 、 委中、 阴门 、 阳泉 、 肾俞 、 阿是 穴。
腰痛加关元腧 、 大肠腧 ; 小腿后侧痛加委 中、 承 山。 具体方法 : 左 手示 指和 中指 固定所要 针刺 穴位上 、 下两点 间的皮肤 , 右手 持
痛, 耳针配合体针 效果 明显优于单独体针 治疗 , 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 针灸
耳针
体针
坐骨神经是人体 内最大 的一支周 围神经 , 其从腰骶部 的脊
髓, 途 中经过骨盆 , 经坐骨大孔穿 出 , 抵达臀部 , 然后沿大腿 后
针, 针尖 垂直刺人皮肤 , 缓慢均匀提插 , 并仔 细体会指 下感 觉 。 如因骨折或脱位使棘突 间位置发生改变时 , 可选取督脉穴。进
症状和体征无 改善 。
2 结 果
上1 2 例( 1 2 %) 。随机分 为 2 组: 利用耳针 配合体 针治疗( 治疗 组) 与单独利用体针治疗 ( 对照组 ) 。 临床表现 : 所有患者 的患腿 多呈放射性疼痛 , 腰、 腿以及踝后都有压痛点 , 直腿抬高试验 阳 性 。治疗组 5 0例 , 男3 2例 ( 6 4 %) , 女1 8例 ( 3 6 %) , 年龄 最小 l 6 岁, 最大 6 9 岁, 病程最短 1 个 星期 , 最长 3年; 对照组 5 O例, 男3 0 例( 6 0 %) , 女2 0例( 4 O %) , 年 龄最小 1 9岁 , 最大 7 1 岁, 病 程 最短 4 d , 最长 2 年 。2组 患者性别 、 年龄以及 病程无统计学

温针灸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温针灸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针灸法, 单纯常规治疗方法 3 与 5例 比 较 , 效 确 切 , 报 道 如 疗 现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 资 料 7 . 3例 患 者 均 为 住 院 病 人 , 机 分 成 两 组 。 随 观察组 3 例 中 , 2 8 男 7例 , I 女 I例 ; 龄 最 小 3 年 6岁 , 大 5 最 O 岁 。对 照 组 3 5例 中 , 2 男 2例 , 1 女 3例 ; 龄 最 小 3 年 8岁 , 大 最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1 0 0年第 3 卷 第 1 l 8期
温针 灸 治疗 原 发性 坐 骨 神 经 痛 急性 期 的疗 效 观 察
张 雪 琳
原 发 性 坐 骨 神 经 痛 又 名 “ 股 痛 ” “ 胯 痛 ” “ 腿 痛 ” 腰 、腰 、腰 。 显改善 。
常因风 、 、 侵袭 而致 脉络 受 损 , 瘀 气滞 而 产生 的 疼痛 。 寒 湿 血
血 阻 滞 , 通 则 痛 。通 过 针 刺 上 述 诸 穴 , 调 理 腰 部 经 气 , 不 可
据 患 者 体 型 和 体 质 而 定 , 求 有 向 下 肢 传 散 之 针 感 , 老 体 要 年
弱 、 气 不 足 者 手 法 不 宜 过 重 , 气 即 可 。 3 针 后 以 3C I 正 得 ) I 长 T 艾 柱 插 在 大 肠 俞 、 元 俞 、 跳 、 山处 , 下 端 点 燃 , 艾 柱 关 环 承 从 待 燃 尽后 起 针 , 意 防 止 烫 伤 。 1次/ , O次 为 I疗 程 , 注 dl 1个疗
经痛 。 12 治疗方法 . I选 穴 : 穴 选 择 环 跳 、 ) 主 秩边 、 中 、 山 、 委 承 阳
注 : 对 照 组 比较 : 与

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150例疗效观察

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150例疗效观察

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150例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50 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0/74(40.54%)、总有效率70/74(94.59%),对照组显效率20/73(27.40%)、总有效率54/73(73.9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相关内容拟定。

(1)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即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等处疼痛;(2)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有压痛点,如腰(旁)点、髂点、臀点、腘点、腓点、踝点等;(3)坐骨神经牵扯征(如kernig征、laseque征、bonnet征、neri征、sicard征等)呈阳性;(4)坐骨神经支配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障碍,如患肢趾背屈力减弱、小腿外侧感觉减退、跟腱反射消失和臀肌张力减低等。

1.3 病例排除标准由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病、腰椎结核、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糖尿病等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及其他不适纳入本研究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1.4.1 针刺方法两组病例均采用针刺穴位方法,取足太阳、少阳经穴为主,肌肉萎缩者,亦可辅以足阳明、太阴经穴。

具体取穴:以环跳、委中、阳陵泉为主穴,以腰部夹脊穴、秩边、承扶、殷门、足三里、悬钟、三阴交、昆仑、阿是穴为配穴,每次在患侧按经络辨证及疼痛部位选5~7穴施针。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取穴部位选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采用规格为0.30×50 mm的一次性无菌性针灸针,快速刺入各穴,用捻转手法使其得气,令针感向下传至足跟部或足趾端,得气后,每5分钟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次,留针20~30 min。

针刺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临床观察

针刺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临床观察
慢 提插 ,患者有 酸 胀感 后 回抽 无血 缓 缓 推 人 药 液 。每
血 ,其治疗 下 肢痿 痹 的疗 效早 在 《 针灸 甲 乙经 》 中就
记载 : “ 腰 胁相 引痛 急 ,髀 筋 瘼 胜 ,痛 不 屈 伸 ,环 跳 主之 ” ; 阳 陵 泉 是 筋 会 , 善 治 一 切 筋 病 ;委 中 穴 在
强 度 以患 者 忍 受 为 度 , 留针 3 0分 钟 ,起 针 后 加 用 氯
脉 但位 于脊 柱旁 开 0 . 5寸处 ,在 督 脉 与 足太 阳膀胱 经
之 间 ,可通 调二 经经 气 ,令 气 血 流 通 直达 病 所 ,散 结 消 肿 ,快速 缓解 疼痛 。腰 3 ~ 5夹 脊 穴从 其 解 剖分 析 , 与脊 神经 距 离 最 近 ,通 过 电 针 刺 激 能 调 节 内脏 功 能 , 促进 代谢 和血 液循 环 ,改 善 组织 营养 ,消 除 神 经根 水
酸 胀 针 感 ,如 向 下 肢 传 导 感 更 佳 。刺 环 跳 穴 时 取 0 . 3 5 mm×7 5 mm 的毫 针 ,以电麻 感 放 射 到 足底 为 度 , 刺其余 穴 位 ,则 根 据施 术部 位 肥瘦 取 长 4 0 ~7 5 mm 的 毫针 ,得 气后 ,分别 在腰 3 —5夹脊 穴 、环跳 一秩 边 、 委 中一 阳陵泉 穴接 Kwd 一 8 0 8 I 电针 仪 ,连续 波 ,电 流
《 四总穴歌 》 :“ 腰 背委 中求 ” ,故 善 治 腰 背痛 。再 随 症
选 取 秩边 、承扶 、昆仑 、风市 、悬 钟 、丘 墟 等 穴 ,能 疏 通 足太 阳膀 胱经 和 足少 阳胆经 经 气 ,共 同起 到通 络
止 痛之 效 。 5 参 考文 献
E 1 3 孙传兴. 临 床 疾 病 诊 断 依 据 治 愈好 转 标 准 E M] . 第 2版 . 北京 :

针刺加推拿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针刺加推拿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针刺加推拿治疗坐骨神经痛临 床观察
杨 关键 词 : 骨 神 经 痛 ; 坐 针刺 ; 拿 ; 药 治 疗 推 中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2 R7 5 4 文 献 标 识 码 i B 文章 编 号 i0 6 0 7 ( 0 0 1 0 5 一O 10- 9921 )- 09 1

3 例 , 发性 3 6 继 7例 。 2 治 疗 方 法
2 1 针 刺 : 发 性 坐 骨 神 经 痛 取 环 跳 、 中 、 陵泉 、 骨 、 . 原 委 阳 绝 昆
仑。继 发性坐骨神 经痛 取肾俞 、 腰俞 、 环跳 、 中、 委 阳陵泉 、 绝
骨 、 三 里 、 溪 。操 作 : 据 穴 位 选 择 合 适 的 毫 针 , 刺 上 述 足 太 根 直 穴位 , 环跳 选 用 4寸 长 针 刺 入 , 次 针 感 均 要 通 达 肢 体 的 远 每 端 , 它穴位尽 量得气 , 其 留针 3 O分 钟 后 出 针 , 日针 1 , O 每 次 1 次为 1 程。 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年 以 内者 4 O例 , 年 以 上 者 3 半 3例 ; 3例 中有 4 7 6例 因感 受 寒 冷潮湿 而发病 ,l 有 明显 外伤史 , 余 1 l例 其 6例 原 因不 明 ; 有 3 例拍腰骶部 X光片提示 腰骶 椎病 变 , 1 5例 C 提 示 腰 椎 间 T
祖 国 医学 认 为 , 病 系 因 感 受 风 寒 或 久 居 寒 冷 湿 地 , 本 冒雨 涉 水 等 寒 湿 之 邪 客 于 经 络 , 血 运 行 不 畅 , 因 外 伤 闪 挫 跌 气 或 仆, 经筋 、 脉 受 损 , 血 运 行 不 畅 , 血 凝 滞 于 腰 、 、 肢 而 络 气 瘀 臀 下 致疼痛诸症 。 坐 骨 神 经 的走 向 与 下 肢 足 太 阳 膀 胱 经 、 少 阳 胆 经 的 循 足 行 路 线 大 体 相 似 , 坐 骨 神 经 的 疼 痛 区 域 涉 及 这 两 条 经 , 而 故 因 治 疗 上 亦 多 取 此 二 经 的穴 位 。原 发 性 者 多 取 环 跳 、 中 、 陵 委 阳 泉 、 骨、 绝 昆仑 以 通 经 、 络 、 痛 。继 发 性 者 大 多 病 程 铰 久 , 活 止 且 有 不 同程 度 的 肾虚 、 空 之 症 , 应 在 原 发 性 取 穴 基 础 上 加 髓 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坐骨神经痛应用针灸治疗的疗效。

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中选取104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
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

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46%)高于对照组(65.38%);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针灸治
疗坐骨神经痛能够显著提升疗效,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灸;坐骨神经痛;疗效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坐骨神经病变,主要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区域内发生的疼痛症状群,该区域主要包括髋、大小腿外侧和足部外侧,在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

坐骨神经痛可以分为
2种,即原发性和继发性。

前者主要与风寒入侵和感染有关,后者则主要是由神经通路周围
组织的机械性压迫所致。

坐骨神经痛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
采取有效的治疗。

为了探讨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我院开展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中选取104例进行研究,并随
机分为2组。

对照组52例,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22~78岁,平均(45.27±7.46)岁;病程30天~4年,平均(1.64±0.75)年。

剩余52例归入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23~76岁,平均(45.38±7.12)岁;病程20天~4年,平均(1.52±0.87)年。

2组患者的性
别比、年龄和病程等数据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布洛芬(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00089)和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前者0.6g/次,后者10mg/次,均为饭后服用,3次/天。

以1周为疗程,停药2天后继续下个疗程。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具体操作为:患者取仰卧位,放松全身肌肉,对环跳穴、大肠俞穴、昆仑穴和阳陵泉穴处的皮肤进行消毒,选用6寸长毫针(26号),快速垂直刺入膈俞穴皮下,得气后向下透刺胆俞穴,通过提插或捻转等方式让针沿太阳穴经
脉向下传至腰臀部位。

针灸时要结合患者的病情,调节强度和频率,针刺30min,间隔
10min后行针1次,每天 1次,每周6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其计算公式为(痊愈+有效)/样本数×100%,具体评价标准为: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活动正常,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
显好转,过度劳累后加重;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
前后的疼痛评分,总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对本次研究所有数据予以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后行x2检验,计
量资料用()表示后行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2组坐骨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坐骨神经痛属于顽固性疾病,会对坐骨神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治愈后很容易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有文献资料指出,长期服用药
物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是容易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尤其是胃肠道出血。

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从中医角度来看,坐骨神经痛属于“痹症”的范畴,《素问·痹论》记载“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诸病源候论·风痹候》说: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壮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

”发病的主要原因为:长期气血亏虚和经络阻滞,且没有及时疏导经气;或是机体遭受外邪入侵,滞于经络,气血运行受阻。

现代医学认为,久坐、用力不当、过度疲劳和外伤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目前,按摩和针灸是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主要方法,其中针灸通过对环跳穴和阳陵泉
穴等进行刺激,有助于促进气血的疏通,进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而且针灸治疗可以结合
患者疼痛的具体位置,对不同的穴位进行针刺,对该病进行辨证治疗,可以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46%高于对照组的65.38%,且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
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一结
果充分说明,应用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能够显著提升疗效,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具有
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邱玲,胡小丽,赵学宇,等.针刺坐骨神经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疗
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6,41(05):447-450+473.
[2]许峰宾.近五年针灸为主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04):75-77.
[3]张征.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14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04):124-125.
[4]赵玲,陈少宗.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取穴处方决策与经验统计[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0):46-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