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煤矿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精华1篇)

煤矿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精华1篇)

煤矿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精华1篇)煤矿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1) 电工必须了解、熟悉各机电设备的性能、电气原理和操作规程,清楚设备的各指示仪表和信号灯的显示内容,电气设备的检修只准由电工进行。

(2) 电气设备在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上一级电源,闭锁并挂牌,设专人看管,只有执行此项工作的人员在完成检修和搬迁后确认安全后方可送电。

⑶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失爆的电气设备要立即处理或更换。

不符合要求不得继续使用。

(4) 设备的接地保护装置必须完好齐全,检漏继电器等漏电保护装置要灵敏可靠,严禁甩掉不用。

(5) 所有电气设备都要外观清洁,放置整齐,无倾斜,表面无灰尘。

(6) 井下测量电气设备或电缆电阻时,必须有瓦检员现场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

(7) 送电时发现检漏继电器或过流继电器动作时,严禁强行送电、必须查明原因处理后进行。

(8) 检修电气设备需停电时,必须由检修电钳工亲自操作并锁死,挂牌作业,坚持“谁停电谁送电”原则。

(9) 严禁带电检修和移动电气设备,电器设备检修时必须采取“先验电、后放电”的原则,且工作环境的瓦斯浓度必须小于%。

(10) 各岗位司机在开机前要仔细检查设备各部件的完好情况,必须保证设备在完好状态下运转,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11) 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机电设备,严禁非本机司机操作人员操作设备,各工种司机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12) 所有用水设备必须坚持“开机先开水、停机关水”的原则。

严禁无水作业和停机不停水。

煤矿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菁华1篇)扩展阅读煤矿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菁华1篇)(扩展1)——加强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菁华1篇)加强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1、井下供电措施:1)掘进局部通风机实行三专供电和风电、瓦斯电闭锁。

2)电气设备继电保护,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保护。

3)过电压保护及短路电流要求符合相关规定。

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一、电气设备管理1、机电设备要杜绝失爆,设备要挂责任牌,每天有专人负责检查、维护,确保完好,开关及小型电气设备要上架,并靠帮安设,与帮部留有足够的安全间隙,严禁失保失爆。

井下电缆必须吊挂整齐,成线布置,要用专用电缆钩悬挂;消灭脱钩、铁丝吊挂、埋压现象,杜绝“三无”现象。

2、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采用电缆供电的移动式用电设备不受此限。

井下机电设备检修或搬迁时必须先切断上级电源,将开关把手打到闭锁位置,并挂上“有人工作,不准送电”警示牌和停电牌,只有执行此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同时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甲烷浓度低于0.8%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等级相适应的验电笔检查,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控制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

非电钳工严禁拆卸机电设备。

3、所有入井的电气设备都应具备三证,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实行“三大保护”。

电气设备不得超过额定值运行,防爆电器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不完好不得入井。

所有下井的电气设备由机电科进行防爆、整定、检查、验收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下井。

4、局扇必须实行“三专”供电(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

掘进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要装两闭锁(风电闭锁、甲烷电闭锁)设施,当局扇停止运转或瓦斯超限时,能立即自动切断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设备的电源。

5、所有入井电缆必须有“MA”标志的阻燃矿用电缆,动力电缆、信号电缆的允许截流量与供电负荷匹配。

6、井下使用矿灯人员严禁拆开、敲打、撞击矿灯,升井后必须立即将矿灯交还灯房。

7、所有电钳工必须持证上岗, 且必须佩带瓦斯便携仪、验电笔、停电牌。

接线、拆线、检修及处理电气设备故障时,必须在控制电源开关停电,并把开关打到零位闭锁,悬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并安排有责任心的人员看管,防止误送电;停送电作业由电工本人进行,实行“谁作业、谁停电、谁送电”制度。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三篇)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三篇)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引言由于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这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据统计:在我国煤矿的固定资产总额当中,有55%-65%是机电设备和设施,所花费的工资、能耗、油脂、配件、维修费用等的总和要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以上。

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方法已不能够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因此,应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化,提高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行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建立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1煤矿安全管理和维护措施1.1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属于特殊工种岗位,要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首先要提高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

同样的设备、同样的使用环境,有责任心和没有责任心的人员操作设备,其效果大不一样。

有责任心的人员操作设备时,能够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经常清理设备周围及设备上的粉尘,保持设备清洁,经常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能及时停机,叫维护人员到现场检查维修,及时排除故障隐患。

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与经济利益挂钩,把各种管理措施进行量化管理,每个月由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对维修人员及操作人员所管辖的设备责任范围进行检查验收,设备完好率达到规定要求的给予奖励,设备完好率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处罚。

对设备的维修与使用执行动态管理,机电管理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井下检查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一旦检查出防爆电气设备失爆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于不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而引起设备损坏的,追究使用单位和操作者的责任。

1.2进行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是企业走向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先进的科技装备是是煤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装备水平和新工艺水平,提高产业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

我们要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尽可能的依靠科学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则价大更新改造的力度,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三大规程”,不断提高工作面机电设备质量,树立质量与安全、质量与效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严格按以下措施使用、检修机电设备:1、各司机、电钳工必须持证上岗,不得无证操作。

2、每一台在用设备各部件必须灵活、可靠,螺丝紧固,接线完好,不失爆。

3、遇有较硬夹矸或煤体时,采煤机慢速行走,不得强行截割,正常割煤时,采煤机不得超速行走。

4、严禁用采煤机割铁锚杆、锚索、钢支架及木头等。

5、采煤机停止运转时,用采煤机上的闭锁可靠地闭锁前部刮板输送机。

6、进刀时采煤机慢速行走,进刀距离不小于20m,进刀后再推直刮板输送机。

7、停机前牵引手把归零,停机后脱开离合,切断电源,打开隔离开关。

8、停机前落下滚筒,使摇臂及滚筒上各齿轮得到充分润滑。

9、严禁强行挂离合,严禁重负荷起动采煤机。

10、及时清理机上浮煤矸,严防大块浮煤矸滚落伤人。

11、及时补全截齿和电缆夹等,截齿完好率大于95%。

12、割煤时机组上下3~5m范围内严禁行人或进行其它作业,采煤机行走前应先检查齿轨、溜槽及滑鞋等是否完好。

13、及时取出上下口煤壁上的锚杆及金属网。

14、检修采煤机或需较长时间停机时,必须切断其电源,分离离合器、打开隔离开关。

15、及时更换采煤机截齿,完好率不得低于95%,喷雾、冷却良好,电气、液压、机械系统完好。

16、乳化泵站完好,泵压力符合规定,无漏液现象。

17、严禁开清水泵,及时添加水和乳化油,严禁使用变质或不合格的乳化油。

18、泵站必须空载起动,且排空,不得带压起动。

19、停泵时,必须先停负荷,再停泵站,且要卸载。

20、输送机平直,不高低起伏,机头机尾保持一条直线,机头机尾不滞后不超前。

21、及时更换损坏的刮板、E形螺栓及托辊等,及时紧固各部件螺栓,保持设备良好。

22、工作面电缆槽、前后输送机机头、支架间、支架上、支架前后、两巷超前支护范围内、电机、减速箱、采煤机上无浮煤杂物,工作面管路、电缆悬挂整齐,不挤压、不漏液,工作面无积水。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建议和意见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建议和意见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建议和意见随着煤矿机电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机电安全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预防和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矿企业和相关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以期对相关企业和管理部门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一、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首先,应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其次,应建立健全机电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机制,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降低机电事故的发生率。

同时,煤矿企业应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加强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煤矿企业应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能。

企业要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的技术档案和台账,定期进行技术评估和检测,及时更新设备技术资料。

同时,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技术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三、强化设备日常检查与维护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中,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至关重要。

企业应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与维护工作,及时发现机电设备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维修。

同时,企业还应做好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保障机电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通过强化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机电事故的发生率,保障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生产。

四、加强对机电设备的专业化管理煤矿企业应加强对机电设备的专业化管理,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

企业要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的专业化管理团队,加强对设备的专业维修和管理工作。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机电设备的专业化培训和学习,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

通过加强对机电设备的专业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能,保障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生产。

2024年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2024年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2024年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1. 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对煤矿机电运输环节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标准,并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

2. 强化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煤矿机电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并通过宣传活动传达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3. 完善技术设施和装备:加强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同时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和应急设施。

4. 加强巡检和监测:建立健全机电运输安全巡查制度,定期检查设备和运输线路的安全状况,并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5. 加强事故应急管理:制定完善的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地作出应对和救援。

6. 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建立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机制,对安全责任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同时对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激励和奖励。

以上是一些建议,供您参考。

如需具体内容,请您提供更详细的要求。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运行的技术保障措施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运行的技术保障措施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运行的技术保障措施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负责煤矿内煤炭和矿石的输送和运输工作。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于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保障措施,包括设备设计、检修维护、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一、设备设计1.合理的结构设计: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结构设计应考虑设备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特点,确保设备在恶劣环境下能够安全运行。

设备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配备安全装置:在设备的设计中应增加多种安全装置,如超载保护装置、断电保护装置、紧急停车装置等,确保设备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停止运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3. 选用优质材料:设备的设计应选用优质的材料,确保设备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二、检修维护1. 定期检查维护: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修理,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

2. 建立健全的维护档案:对设备的维护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健全的维护档案,包括设备的使用年限、维护保养情况、更换零部件的情况等,为设备的后续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3. 合理的维护计划: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能够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 增加设备运行指导:为设备操作人员提供设备运行的指导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操作设备,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安全管理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2. 加强安全监控:安装监控摄像头和安全报警设备,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3. 落实安全责任:明确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本(四篇)

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本(四篇)

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本在机电管理中,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是关键的环节,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机电管理涉及诸多领域,包括机械、电气、仪器仪表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

首先,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机电设备,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

定期的检修可以及早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复,避免设备故障导致安全事故。

其次,要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人员是设备操作和管理的核心,必须保证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并且了解应急处理方法。

另外,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对人员的考核和监督,确保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设备,避免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

而且,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包括设备操作流程、安全防护措施、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等内容。

制定清晰的制度能够规范操作行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及时制定和更新应急预案也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预案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的操作指南,包括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和应对措施。

预案的质量和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事故的处理效率和主动性。

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保证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此外,定期进行安全演习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演习可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发现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正。

定期的安全评估能够全面了解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机电管理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关键的环节,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可能的安全风险,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措施,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才能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生产安全和人员健康。

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本(二)一、概述二、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 设备安装与维护(1)在设备安装时,应严格按照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电工必须了解、熟悉各机电设备的性能、电气原理和操作规程,清楚设备的各指示仪表和信号灯的显示内容,电气设备的检修只准由电工进行。

(2)电气设备在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上一级电源,闭锁并挂牌,设专人看管,只有执行此项工作的人员在完成检修和搬迁后确认安全后方可送电。

(3)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失爆的电气设备要立即处理或更换。

不符合要求不得继续使用。

(4)设备的接地保护装置必须完好齐全,检漏继电器等漏电保护装置要灵敏可靠,严禁甩掉不用。

(5)所有电气设备都要外观清洁,放置整齐,无倾斜,表面无灰尘。

(6)井下测量电气设备或电缆电阻时,必须有瓦检员现场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

(7)送电时发现检漏继电器或过流继电器动作时,严禁强行送电、必须查明原因处理后进行。

(8)检修电气设备需停电时,必须由检修电钳工亲自操作并锁死,挂牌作业,坚持“谁停电谁送电”原则。

(9)严禁带电检修和移动电气设备,电器设备检修时必须采取“先验电、后放电”的原则,且工作环境的瓦斯浓度必须小于0.5%。

(10)各岗位司机在开机前要仔细检查设备各部件的完好情况,必须
保证设备在完好状态下运转,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11)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机电设备,严禁非本机司机操作人员操作设备,各工种司机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12)所有用水设备必须坚持“开机先开水、停机关水”的原则。

严禁无水作业和停机不停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