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率计算表格
楼板配筋表格(教学内容

板钢筋代号 E30
配筋
直径
间距
10
140
E20
10
280
E18
8
140
E16
8
280
E15
10
150
h=140 21.8 10.9 14.1 7.0 20.4 13.1 15.2 16.4 19.7 15.3 20.4 24.2 29.4 42.3 47.6
h=100
17.1
8.6
11.1
5.5 16.0
h=220 36.4 18.2 23.4 11.7 33.9 21.8 25.2 27.3 32.7 25.4 33.9 40.5 49.4 71.3 80.2
h=250 41.8 20.9 26.9 13.4 39.0 25.1 28.9 31.4 37.6 29.3 39.0 46.6 56.9 82.2 92.4
20.0
24.0
27.9
31.9
39.9
W20
12
180
18.9
21.3
23.7
28.5
33.3
38.1
47.7
W15
14
200
22.9
25.8
28.8
34.6
40.5
46.4
58.1
F18
16
180
32.8
37.0
41.3
49.8
58.3
66.8
83.9
S16
16
160
36.9
41.7
46.5
56.0
11.9
13.4
14.9
17.8
20.8
23.7
预制构件配筋计算表

1825000
10.836
梁板类构件正截面配筋与校核
钢筋截面面积选择
单筋矩形截面时
计算得受拉区纵
向受力钢筋的截 相对受压区高
面积As(mm2)
度ξ
实际配筋率 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应
ρ(%)
配面积As(mm2)
596.0
0.542
2.980
596.0
形截面时
截面校核
待校核受拉区纵向 待校核等效 待校核单筋矩形截
构件种类
0.405
0.0033
0.614
6.75
0.4255
5
矩形截面 受拉区钢筋排 受压区钢筋排 截面高度h
配筋类别 列方式
列方式
(mm)
截面宽度b (mm)
截面受压区翼 缘高度h1f (mm)
1
A
C
40
500
0
截面受压区翼缘 计算宽度b1f (mm)
截面受拉区翼缘 高度hf(mm)
截面受拉区翼缘计 算宽度bf(mm)
面积As(mm2)
实际配筋率 ρ(%)
受拉区纵向受力 钢筋应配面积 As(mm2)
待校核受拉区纵向
受力钢筋的截面积 待校核等效受压
As(mm2)
区高度X(mm)
错误
#VALUE!
#VALUE!
无
截面校核
设计剪力值V
待校核单筋矩形 截面能够抵抗弯 矩值Mu(N*mm)
校核结果
无
无
箍筋所用 钢筋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C) 砼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2) 砼抗拉强度设计值ft(N/mm2) 砼抗压强度标值fcu,k(N/mm2)
α1
β1
独立基础(承台)配筋率验算

第一阶宽度B1
第二阶宽度B2
第三阶宽度B3
第四阶宽度B4
第五阶宽度B5
1200
1000
00第一阶有效高度h01
第二阶有效高度h02
第三阶有效高度h03
第四阶有效高度h04第五阶有效高度h05
300
300
0计算截面高度H(mm)600等效截面宽度B(mm)
1100
钢筋直径d(mm)14等效截面配筋面积As 1231.50钢筋间距s(mm)150等效配筋率(%)0.1866配筋是否满足要求
钢筋面积As(mm²)
1026.25指定底板配筋率(%)
0.15
满 足
H=h01+h02+…+h0n=
B=(B1×h01+B2×h02+…+Bn×h0n)/(h01+h02+…+h0n)=
阶梯型独立基础底板(承台)配筋率验算
表格说明:本表格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8.2.12条和条文说明及附录U规定计算。
浅蓝色单元格为用户可填写单元格。
保护层厚度40mm。
配筋率的计算

1.7 配 筋 率1.7.1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1.7.1.1 不考虑地震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构件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75及表1-76规定的数值。
表1-75 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min ρ(%)注:1.轴心受压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各类构件一侧受压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计算;受弯的梁类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边缘面积(b b f -')'f h 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的受压钢筋”或“一侧的受拉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2.当温度、收缩等因素对结构有较大影响时,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应按上述规定适当增加; 3.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少0.1;当混凝土强度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4.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表1-76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min ρ(%)2)对于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1.7.1.2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min (%)如表1-77及表1-78所示。
表1-78 y f =300N/mm 2 (y f =360N/mm 2)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注:1.表中不带括号的数据为按HRB335类钢筋y f =300N/mm 2计算;表中带括号的数据为RRB400类钢筋y f =360N/mm 2计算; 2.本表是表1-77的具体化。
灌注桩桩身构造配筋计算原始表格_按国家规范

浙江省图集-钻孔灌注
一、高层建筑 桩基安全等级为一级(A1)时桩身配筋构造要求计算表
原图集注:桩顶5D范围内箍筋加密,间距为150mm。
二、高层建筑 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A2)时桩身配筋构造要求计算表
原图集注:桩顶5D范围内箍筋加密,间距为150mm。
备注:1)本表格按照浙江省标准图集《2004浙G23钻孔灌注桩》第11页“配筋表(一)”编制;该图集解2)本表采用的原图集中“安全等级”,应为对应旧的桩基规范,现应理解为对应甲级、乙级基础
三、多层建筑 桩基安全等级为一级(B1)时桩身配筋构造要求计算表
孔灌注桩配筋表
配筋表(一)”编制;该图集解释为本表适应于高层建筑。
现应理解为对应甲级、乙级基础设计等级。
新规范梁箍筋面积配筋率计算用表

2011新规范梁箍筋面积配筋率计算用表
阿宝改编
临安市建筑规划设计院
2012年9月
表1.1 箍筋强度为2/270mm N f yv =的梁最小箍筋面积配筋率(%)
表1.2 箍筋强度为2/300mm N f yv =的梁最小箍筋面积配筋率(%)
表1.3 箍筋强度为2/360mm N f yv =的梁最小箍筋面积配筋率(%)
表2.1 梁箍筋面积配筋率(%、b=100、双肢箍)
表2.2 梁箍筋面积配筋率(%、b=150、双肢箍)
表2.3 梁箍筋面积配筋率(%、b=180、双肢箍)
表2.4 梁箍筋面积配筋率(%、b=200、双肢箍)
表2.5 梁箍筋面积配筋率(%、b=250、双肢箍)
表2.6 梁箍筋面积配筋率(%、b=300、双肢箍)
表2.7 梁箍筋面积配筋率(%、b=350、双肢箍)
表2.8 梁箍筋面积配筋率(%、b=400、双肢箍)
表2.9 梁箍筋面积配筋率(%、b=450、双肢箍)
表2.10 梁箍筋面积配筋率(%、b=500、双肢箍)。
配筋计算表

箍筋截面面积
Asv=50.3mm
箍筋沿梁轴向的间距
s=100mm
判断计算情况
情况1
Vs=0.07fcbh0+1.25fyvAsvh0/s或
Vs=0.2fcbh0/(λ+1.5)
Vs=227.45kN
+1.25fyvAsvh0/s
判断截面是否满足要求
箍筋不满足抗剪要求
抗剪弯起钢筋的计算
弯起钢筋与纵向轴线的夹角αs αs=60° 同一弯起平面内弯钢筋的截面积 494mm
截面单筋截面配筋计算表 钢筋级别 环境类别 临界相对受压区高度 钢筋强度fy 最小配筋率 αs=γdM/fcbh02 ξ=1-(1-2αs)1/2 As=fcξbh0/fy
梁正截面单筋截面配筋计算表 计算截面高度 最小配筋率
Ⅱ 3 ξ=0.544 fy=310N/m2 0.0015 0.01855684 0.01873229 As=5198/m2
T形截面
肋形梁(板)
独立梁
倒L形截面 肋形梁(板)
按计算跨度L0考虑 按梁(肋)净距sn考虑
L0/
L0/3
L0/6
b+s
b+s/2
当h'f/h0>0.1
b+12h'f
按翼缘高度h'f考虑 当0.1>h'f/h0≥0.5
b+12h'f
b+6h'f
b+5h'f
当h'f/h0<0.5
b+12h'f
b
b+5h'f
αs=γdM/fcbh02 ξ=1-(1-2αs)1/2 As=fcξbh0/fy
各种梁配筋计算表格

钢筋选用
其中,1; HPB235级钢 2; HRB335级钢 3; HRB400级钢
A) 判断T形截面类型
M u = a1 f c b 'f h 'f (h0 - 0.5h 'f ) =
M实际= 取钢筋直径
¢=
492.66 kNm 486 kNm 实取
2
< 根
Mu
20
2827.43 mm 430
9
As As
20
¢=
实取
9
根
2827.43 mm2
NO!!!
受压钢筋取钢筋直径 实配钢筋面积AS= 2α 's=
12
¢=
实取
2
2
mm ≤
根
226.19 mm 70.00 mm
OK!
x
验算受压区高度x=fyAs1/(α1fcb)=
407.00
OK!
D)双筋矩形截面已知弯矩和受压钢筋求受拉配筋 已知: M实际= A's= Mu2=f'yA's(h0-a's)= 由弯矩Mu1按单筋矩形截面求As1 Mu1=M-Mu2= 因此所需的受压钢筋为 43.67 kNm 243 kNm 942.48 199.33 kNm > Mu,max ¢ 20
a1 f c fy
=
由受压钢筋及相应的受拉钢筋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 Mu2=M-Mu1= 因此所需的受压钢筋为 -249.66 kNm
As' =
M u2 = f ( h0 - a s' )
' y
-1180.43 ㎜
2
与其对应的那部分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为 As2=A's= -1180.43 ㎜2 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 As=As1+As2= 2855.66 ㎜2 受拉钢筋取钢筋直径 实配钢筋面积A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压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钢筋强度等级 0.2,45ft/fy)= 0.31%
注: 受压钢筋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 HRB400、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当混 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抗震等级 一 二 级 级 梁中位置 支座 0.54 0.44 0.37 跨中 0.44 0.37 0.31 注: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 H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 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数值增大0.1。 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柱类型 框架中柱、边柱 框架角柱、框支柱 抗 一级 1.0 1.2 震 等 级 四级 0.6 0.8
二级 0.8 1.0
三级 0.7 0.9
三、四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