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新能源教案

合集下载

新能源的产生及应用教案

新能源的产生及应用教案

新能源的产生及应用教案教案:新能源的产生及应用第一节: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系列图片和视频来引导学生讨论关于新能源的概念和重要性。

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 什么是新能源?2. 为什么我们需要发展和应用新能源?3. 目前最常见的新能源有哪些?第二节:新能源的产生(1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以下几种新能源的产生方式,并结合图片和示意图进行说明:1. 太阳能:介绍太阳能电池板的原理和应用。

2. 风能:介绍风能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

3. 水能:介绍水力发电站的原理和应用。

4. 生物质能:介绍生物质燃烧和生物质发酵的原理和应用。

5. 海洋能:介绍潮汐能和海浪能的原理和应用。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例如制作太阳能模型或风力发电机模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

第三节:新能源的应用(1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系列新能源的应用案例,并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 太阳能的应用有哪些?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等。

2. 风能的应用有哪些?例如风力发电、风力泵等。

3. 水能的应用有哪些?例如水力发电、水力泵等。

4. 生物质能的应用有哪些?例如生物质燃料、生物质发电等。

5. 海洋能的应用有哪些?例如潮汐能发电、海浪能发电等。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新能源的应用有更直观的了解。

第四节:新能源的优势和挑战(1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新能源的优势和挑战,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优势:1. 可再生:新能源是可再生的资源,不会因为使用而消耗。

2. 清洁:新能源的产生和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或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3. 分布广泛: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广泛的分布。

挑战:1. 技术难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2. 经济可行性:部分新能源的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改进技术以提高经济性。

3. 储存和输送:新能源的储存和输送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突破。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和总结,并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结论。

《新能源》优秀教案

《新能源》优秀教案

新能源太阳能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

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

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等。

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使用太阳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还不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电池在为人造卫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应用。

目前,全球最大的屋顶太阳能面板系统位于德国南部比兹塔特Buertadt,面积为四万平方米,每年的发电量为450万千瓦。

日本为了达成京都议定书的二氧化碳减量要求,全日本都普设太阳能光电板,位于日本中部的长野县饭田市,居民在屋顶设置太阳能光电板的比率甚至达2%,堪称日本第一。

太阳能可分为2种:1太阳能光伏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

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

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照明,并为电网供电。

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

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2太阳热能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

除了运用适当的科技来收集太阳能外,建筑物亦可利用太阳的光和热能,方法是在设计时加入合适的装备,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户或使用能吸收及慢慢释放太阳热力的建筑材料。

核能首先要认识核能。

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u=质量,c=光速常量。

5-3 汽车新能源教案

5-3 汽车新能源教案
一、对汽车新能源的要求
能够替代目前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柴油,新能源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热值高、能量密度大。携带少量燃料就能持续行驶足够的里程,并保证额定的载重量。
(2)安全性好、无毒或低毒,对环境的污染少。
(3)来源广泛,容易制取,价格便宜。
(4)储存、输送和使用方便。
(5)能与目前使用的汽车燃料供给系兼容,或只需进行简单的改装即可使用。
1.毒性大
2.热值低
3.污染较大
目前世界上有相当数量的汽车燃烧甲醇和汽油的混合燃料
天然气
1、资源丰富
2、污染很小
3、辛烷值较高
4、价格低
5、技术成熟
1.储运不便
2.是非再生能源
3.新建加气站网络投资大。
4.动力性有所降低
在许多国家已获得广泛使用并大力推广。
液化石油气
1、污染小
2、储运较方便
3、技术成熟
2.电池质量大,使用寿命短
3.充电时间长
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氢燃料
1、不产生有害气体
2、氢的热值高
3、资源极其丰富
1.氢气制取成本高;
2.储运不便
3.需要专用发动机
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目前多采用混合动力
醇类燃料
1、燃料可以利用植物、天然气、煤制取,来源有长期保障。
2、储运方便
3、辛烷值较高
4、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汽油混合使用
(1)乙醇汽油的特性
教学过程和内容
时间分配
1)它增加汽油中的含氧量,使燃烧更充分,彻底有效地降低了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2)车用乙醇汽油总的变性燃料乙醇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能有效地消除油箱及油路系统中沉淀和凝结的杂质,具有良好的油路疏通作用,可减少为清洁疏通油路而需要购买其他添加剂的费用开支。

新能源幼儿园教案

新能源幼儿园教案

新能源幼儿园教案幼儿园新能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新能源的概念;2.了解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3.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4.培养幼儿对新能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新能源的概念;2.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种类及特点;3.保护环境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图片、图表、实物等教具;2.幼儿园的环境和设置。

四、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是“新能源”,并与幼儿讨论他们对新能源的了解和想法。

导入知识2.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向幼儿展示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等新能源设施,并向幼儿解释它们的作用和特点。

探究活动3.教师把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新能源种类进行深入研究。

每个小组通过图片、图表等展示自己选择的新能源,并向其他小组介绍该新能源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合作活动4.教师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的环保设施,如太阳能热水器、有机蔬菜种植箱等。

幼儿也可以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能的过程。

总结归纳5.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总结归纳,让幼儿回答以下问题:-新能源是什么?-新能源的种类有哪些?-新能源有什么特点?-保护环境为什么重要?拓展延伸6.教师可通过音乐、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新能源的应用。

例如,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编写一首关于新能源的歌曲,或者进行新能源主题的游戏。

实践活动7.教师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新能源项目,如太阳能发电站或风力发电站。

让幼儿近距离接触新能源设施,并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2.检查幼儿展示的图片、图表等展示材料的准确性;3.检查幼儿对新能源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幼儿了解和认识了新能源的概念、种类和特点,并培养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但是,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科学原理可能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通过图片、实物等具体的教具来引导幼儿的思考和理解。

此外,教师应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根据他们的表现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开发新能源教案及反思

开发新能源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主题:开发新能源教案及反思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认识到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教学内容:1. 新能源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的特点和优势3. 新能源开发的意义4. 新能源在我国的应用现状5. 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及挑战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能源?人类常用的能源有哪些?二、新能源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1. 介绍新能源的定义: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条件下开发利用的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具有清洁、高效、可持续等特点。

2. 讲解新能源的分类: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三、新能源的特点和优势(20分钟)1. 分析新能源的特点:清洁、高效、可再生、环保等。

2. 阐述新能源的优势:减少污染物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等。

四、新能源开发的意义(15分钟)1. 讲解新能源开发对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作用。

2. 分析新能源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 强调新能源开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新能源在我国的应用现状(15分钟)1. 介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产业发展迅速。

2. 分析我国新能源政策及补贴措施:鼓励新能源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补贴。

二、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及挑战(20分钟)1. 预测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技术不断创新,成本逐渐降低,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 探讨新能源面临的挑战:技术瓶颈、投资不足、政策支持等。

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10分钟)1. 讲解新能源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减少污染物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推广新能源应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新能源的认识。

【中学课件】新能源教案

【中学课件】新能源教案

【中学课件】新能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让学生掌握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利用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技术的应用;(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保的意识;(2)使学生认识到新能源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念,积极参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的定义和特点(1)新能源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概念及其与传统能源的区别;(2)新能源的特点:介绍新能源的清洁、高效、可持续等优点。

2. 新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2)非再生能源:如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新能源的思考;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新能源的定义、特点和分类;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享学习心得;4. 案例分析:分析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案例,如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5. 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新能源项目,如制作太阳能小车、风力发电模型等;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新能源的认识和体会,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新能源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分享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新能源相关教材或科普读物;2. 网络资源:新能源相关网站、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3. 图片素材: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新能源应用等图片;4. 实践活动材料:如太阳能小车、风力发电模型等制作材料。

新能源优秀教案范文模板

新能源优秀教案范文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来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定义、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新能源的定义和种类。

2. 新能源的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区别。

2. 新能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新能源的奥秘与应用》2. 新能源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能源有哪些吗?”2. 学生回答: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3. 教师总结:“这些能源都是传统能源,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那么,有没有一种能源既环保又可持续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能源。

”二、新课导入1.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新能源的定义、种类和特点。

2. 学生观看课件,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新能源?(2)新能源有哪些种类?(3)新能源有哪些特点?三、小组合作学习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一份新能源相关资料。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了解自己小组负责的新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3. 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新能源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能源?它们有哪些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新课导入1. 教师播放视频资料,展示新能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以下问题:(1)视频中的新能源有哪些?(2)这些新能源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三、课堂活动1. 教师出示一幅太阳能发电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能发电的原理是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问题。

3. 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中学课件】新能源教案

【中学课件】新能源教案

【中学课件】新能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定义和种类,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

2. 使学生掌握新能源的特点和优势,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新能源技术的关注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的定义和种类:介绍新能源的定义,以及常见的新能源类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

2. 新能源的特点和优势:分析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的特点和优势,如清洁、可再生、节能减排等。

3. 新能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新能源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技术瓶颈、投资不足、政策支持等。

4. 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介绍新能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风电机组、水力发电、核反应堆等。

5. 环保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的定义、特点、优势、问题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新能源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能源技术。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新能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搜集新能源相关资料,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新能源教案的PPT,包括新能源的定义、种类、特点、优势、问题、应用等内容的图片和文字。

2. 案例资料:收集新能源领域的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任务清单:制定学生任务清单,明确搜集新能源资料的要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传统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引出新能源的话题。

2. 讲解新能源的定义和种类,分析其特点和优势。

3. 分析新能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让学生了解新能源发展的现状。

4. 讲解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新能源在各领域的实际运用。

5. 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新能源相关资料,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6. 课堂总结:强调新能源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新能源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新能源中核能和太阳能的特点、分布以及开发利用的经济技术可能
性,培养学生认识新能源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应用新能源要遵循因地制宜的 原则。
2.使学生掌握有关风能、沼气的一般知识,对沼气这种新能源要结合农村积肥、净 化环境综合考虑,使学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教师】 列举材料 核电站问世40年来,总共发生过两次大的核事故: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和前苏联切
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而发生事故的原因都同管理不严、操作失误有关。许多研究表明, 核电站的风险远远低于其他事故的风险,这是因为核电站从设计到建设都特别注意保证安 全,万一发生事故,也有一系列的应急措施来减轻事故造成的危害。相比之下,水电站大 坝崩溃、火电站或油库失火等事故在世界各国屡屡发生。1979年印度一座水电站的大坝垮 塌,造成15000人丧生;1989年前苏联的一条天然气管道由于泄漏而引起爆炸,当时正好 有两列客车通过,炸死了600多名旅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怎样理解“新能源”中的“新”字? 【学生活动】 回忆新能源的概念。 【教师小结】 “新”字的含义为新的利用方式。我们在学习地球表层的大气圈、水圈 、岩石圈和生物圈时,是否发现每个圈层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呢?请大家分别举例。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 (板书) 大气圈:太阳能、风能等; 水圈:海洋能、水能等; 岩石圈:地热能、核能、化石燃料等; 生物圈:生物能、沼气等。 大家分析一下哪些属于常规能源,哪些是新能源?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分类。 【教师小结】 【板书】 一、新能源的种类及意义 【教师】 人类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我们在学习常规能源中了解到:像石油、煤、天
1993年世界上已建有400多座核电站,遍及30多个国家,在世界能源总量中占6%,其 中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法国核能发电量占全 国总发电量的72.7%。据资料表明,法国从1980年到1986年排放到大气里的M氧化碳减少 了56%。
【教师】 我国在核能的开发利用上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已修建的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 电站分别对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起到能源保障的作用。
【板书】 (2)我国 请同学们考虑,为什么在这两个地区适宜修建核电站呢?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 【教师】 核能与常规能源中的煤、石油、天然气比较,对环境影响如何呢? 【学生活动】 思考。 【教师】 在新能源中,太阳能可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了,那么请同学们列举一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什么形式利用太阳能? 【板书】 三、太阳能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形式不外乎两种转换形式,一种为光热转换,如太阳灶;
另一种是光电转换,如太阳能电池。在利用太阳能的过程中,大家想一想,太阳能有何优点以 及不足之处?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板书】 1.特点: 【教师小结】 太阳能的优点之一在于储量巨大。太阳每秒钟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能量,相 当于6×106吨的标准煤释放的能量,但这些能量的绝大部分消耗于大气、水的循环和植物的生 长,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极少,其最主要原因是太阳能比较分散,不如常规能源集中。 另外一个优点是非常清洁。 【板书】 (1)能量巨大 (2)清洁 (3)分散 【教师】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分析我国太阳能的地区分布差异,从而掌握影响太阳能分布的 因素都是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核能的第三个特点。 【板书】 (3)清洁、安全 【教师】 作为核电站核反应的燃料铀矿,在地壳中的储量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分布在
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以及我国,所以今后核能开发利用的前景是非常 美好的。
【板书】 (4)铀矿在地壳中储量丰富 教师:那么目前世界和我国核能的利用状况如何呢? 【板书】 3.核能利用状况 (1)世界
教学重点 1.人类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 2.核能的优点,以及核电站的分布条件。 3.风能作为新能源的利用方式。 4.沼气利用与农业生产、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核能的概念。 2.从地理角度分析太阳能的分布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 教学手段 电教投影:核电站系统示意图、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板书】 二、核能 1.什么是核能 【教师】 核能是原子核反应中释放出来的能量。我们知道地壳的岩石中含有一些放射 性矿物,它们在衰变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例如 1 这只是核能的一种类型;又如1千克的氘、氚混合物发生聚变反应,比
大的优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 思考问题。 【教师】 请同学们来分析一组数据。 【电教投影】 火电站与核电站一日燃料运输量的比较
【板书】 (2)地区适应性强。 【教师】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在核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从开采、运输到核反应堆、核 电站的建立以及核废料的处理整个过程,科技含量极高,是一项系统工程,请看核电站示 意图: 【电教投影】
【教师】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此图中核电站各部分。由于有三道屏障的保护,并经过一 系列处理,核电站最终放射性物质的排放量很小很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 因此核能是比较干净的能源。
然气等化石燃料,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人类大量开采消耗以后,短期内无法 恢复。以中东地区的石油为例,尽管探明储量占世界一半以上,但如按现在的开采速度, 也只能维持30~40年,在现有能源即将出现危机之时,人们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储量更丰 富、使用起来更清洁和可以再生的新能源。
本节课我们来介绍新能源中的核能和太阳能。
【学生活动】 分析比较。 【教师小结、板书】 2.特点 (1)能量密集,运输量小。 【教师】 正因为核能的这个优点,我们从经济环境、效益出发,在常规能源缺乏的地 区,就可以考虑修建核电站。以我国为例,煤、石油、天然气北方多南方少,因此在长江 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两个经济发达、但能源短缺的地区分别建设了浙江秦山核电站、广 东大亚湾核电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