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教案(一)第一章 引 论

合集下载

2024年度普通逻辑学电子教案

2024年度普通逻辑学电子教案
法律条文解析
逻辑学可以帮助解析法律条文的含 义和逻辑结构,避免歧义和误解。
23
逻辑学在科学领域的应用
科学推理
科学研究需要进行严密的推理和 论证,逻辑学提供了科学推理的 基础和方法,有助于科学家得出
可靠结论。
科学假说验证
逻辑学可以帮助科学家设计实验 和观察方案,验证科学假说的正
确性和可靠性。
科学论文撰写
2024/2/3
11
03 推理与论证
2024/2/3
12
推理的种类及结构
2024/2/3
推理的种类
根据推理的形式和逻辑基础,推 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 类比推理等。
推理的结构
推理通常由前提、推理形式和结 论三部分组成。前提是推理的出 发点,推理形式是从前提到结论 的桥梁,结论是推理的结果。
2024/2/3
21
05 逻辑学的应用与 拓展
2024/2/3
22
逻辑学在法律领域的应用
法律推理
逻辑学在法律推理中扮演重要角 色,帮助法官和律师根据法律规 则和事实进行推理,得出合理结
论。
2024/2/3
法律论证
在法律论证中,逻辑学提供了分析 和评价论证的方法和工具,有助于 确保法律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论证的构成
论证通常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部分组成。论题是需要证明或反驳的观点, 论据是用来支持或反驳论题的理由和证据,论证方式是用论据来证明或反驳论题 的方法。
论证的要素
论证的要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和反驳。论点是论证的核心,论据是支持论点 的证据和理由,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反驳是对他人观点的质疑和否定 。
通过学习普通逻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识别和避免逻辑谬误,提 高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

简明逻辑学 第01讲(第一章 引论)

简明逻辑学 第01讲(第一章 引论)

什么是“逻辑”——《杜拉拉升职记》



[原文]:P119 周亮的个性,不到两个月,拉拉就 看明白了,这人干活是认真,可要命的是他完全没有 逻辑,尤其是面对需要很强的应变和协调的项目管理, 他的思路整个一个乱七八糟,让拉拉没脾气。 拉拉特纳闷,当初面试的时候,周亮说起话来条理特 清楚,一套一套的,这也是拉拉看中他的很重要的一 个原因,就冲他条理好去的,以为逻辑是他强项呢, 怎么他说话那么有套路,做事却乱七八糟呢? …… 拉拉暗自叫苦,不怕你笨呀老兄,就怕你不但笨还觉 得自个怪聪明的。常说有本事的人有脾气,这位倒好, 整个一个又笨脾气又大的主。拉拉明白了周亮为什么 做了这么多年,就只有目前这水平。
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
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

思维内容——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 思维形式——思维内容赖以存在和表达的方式, 或者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赖以联系的结构形式。

思维形式与思维形态
概念 = 概念形式 + 概念内容 = 判断形式 + 判断内容 = 推理形式 + 推理内容 = 论证形式 + 论证内容
第一章 引 论
第一章


第一节 什么是逻辑学
第二节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第三节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 什么是逻辑学
一. 什么是“逻辑” 二. 什么是逻辑学 三. 逻辑学的历史和现状
一、什么是“逻辑”
“逻辑”的古希腊词源 “逻辑”的中文含义
“逻各斯” (logos) 言辞 理性 秩序 规律 来自英文 logic 客观规律 思维规律 某种理论、观点 逻辑学或逻辑知识
思维的形式和内容例三
③ 所有的有理数都是实数, 所有的分数都是有理数, 所以,所有的分数都是实数。

普通逻辑第1章 引论

普通逻辑第1章 引论
普通逻辑
课程代码 00024
第一章 引论
(一)逻辑学的研Βιβλιοθήκη 对象1、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所谓推 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2、推理形式指的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在形式上 的联系方式。
3、一个推理形式是有效的,指的是对于 一个推理形式假设其前提是真的,则其 结论一定是真的。
简单应用:应用实例证明一个推理形式 的无效性。
例: 如果8大于5,那么8大于4。 所以,如果8大于4,那么8大于5。
(二)学习逻辑的意义
1)为人们获得新知识建立合理、坚实的基础平台。 2)帮助人们提高推理能力。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 4)有利于合乎理性的人际交流。
口诀:贫穷推动人创造成绩
(平)
(际)
章节练习
1、逻辑学主要研究___推__理___的__有__效__性__问___题_____。 2、所谓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_____推__理__的__形___式__有__效__性____。 3、推理的形式指的是推理的__前___提__和__结__论___在形式上的联系方式。

第一章 引论(普通逻辑逻辑讲义)

第一章 引论(普通逻辑逻辑讲义)

第一章引论:(邯郸学院大名分院冀蕊)“逻辑”是一个外来词,它是英文Logic的音译,而英文Logic又源于希腊文“λσγοs”(逻各斯),其原意是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

“逻辑”常见的四种含义: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

例如:“捣蛋,失败,再捣蛋,再失败,直至灭亡——这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

”2、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例如:“侵略者奉行的是强盗逻辑。

”3、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例如:“写文章要讲逻辑”,“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合乎逻辑。

”4、指逻辑学这门科学。

例如:“大学生要学点逻辑”练一练:1、“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2、“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3 、“某个说法不合逻辑”。

4、“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答案:1、客观事物的规律;2、某种理论、观点;3、思维的规律、规则;4、逻辑学或逻辑知识。

一、逻辑学发展简史传统逻辑:逻辑学的发源地有三个,即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

中国古代逻辑“名辩学”:先秦名辩学是“名学”和“辩学”的合称,主要指先秦诸子关于名和辩的逻辑思想和逻辑理论,整个先秦逻辑思想就是一个以正名为重点,包括名、辞、说、辩在内的古代逻辑学。

《墨经》和《正名篇》对逻辑学的贡献最为卓著。

如《墨经》提出“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这里“名”指概念,“辞”相当于命题,“说”相当于推理,意思是:概念是用来反映事物的命题,命题是用来表达思想认识的,推理是用来推导事物的因果关系的。

古代印度的逻辑学说称“因明”,“因”指推理的依据,“明”即学说。

古代希腊是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著有:《工具论》(《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和《辩谬篇》)。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

培根提出了科学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

培根的主要著作是《新工具》,在书中他提出了“三表法”和“排除法”。

形式逻辑(普通逻辑)教案

形式逻辑(普通逻辑)教案

第二章 概 念
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1.属种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变关系 2.概念的限制,是指通过增加概念内涵而缩小其 外延的逻辑方法。限制是由属概念向其种概念 的过渡。单独概念是限制的极限。 3.概念的概括,是指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其 外延的逻辑方法。概括是由种概念向属概念过 渡。哲学范畴是概括的极限 。
第二章 概 念
划分:指以对象一定属性作标准,将一个属概 念的外延分成若干种概念以明确其外延的逻辑 方法。划分是由母项、子项和根据三个部分构 成。 1.划分与分解不同 2.划分的方法有:一次划分、连续划分、多分法 划分、二分法划分 3.划分的规则 :①必须相称 ;②每次划分的根据 必须同一 ;③划分出来的子项要相互排斥 ④ 划分要按属种包含的层次进行 。
第八章 归纳推理
什么是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归纳推理的种类:有完全归纳推理和不 完全归纳推理。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 又分为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和概率 推理等。
第八章 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 公式:
S n是(或不是)P S1至S n是S类的全部个体对象
S1是(或不是)P S 2是(或不是)P
第十章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第十一章 论证
什么是论证 ? 论证与推理的关系 论证的种类 1.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2.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
第十一章 论证
论证规则 1.论题要清楚确切,不能含糊其词,不应有歧义。 违反此规则所犯逻辑错误,叫做“论题不清”。 2.论题要保持同一。违反此规则所犯逻辑错误, 叫做“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3.论据应当是真实判断。违反此规则就会犯“论 据虚假”的逻辑错误。 4.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 违反此规则叫做“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普通逻辑学教学设计

普通逻辑学教学设计

普通逻辑学教学设计简介普通逻辑学是人类思维和推理的重要基础,适合于各类学科,尤其是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

本文将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普通逻辑学的教学进行设计。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符号逻辑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熟悉自然语言推理中常见的谬误和演绎规则。

3.能够运用逻辑知识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

4.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思维的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逻辑概述1.1 逻辑的定义1.2 逻辑的历史第二章:符号逻辑2.1 命题逻辑2.2 一阶谓词逻辑2.3 二阶谓词逻辑第三章:自然语言推理3.1 谬误3.2 演绎3.3 归纳第四章:多元逻辑4.1 模糊逻辑4.2 量子逻辑4.3 模态逻辑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基本的逻辑概念及其应用,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演练: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让学生间互相交流逻辑思考。

3.引导研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选择逻辑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汇报给全班。

4.作业批改:对给定的练习题、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进行批改,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

评价方式为了评价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听讲、提问、举手回答等,重点评价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深度。

2.作业质量:对于每次作业进行认真评分,根据答案正确性、表述清晰度等明确加分项和减分项,以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

3.考试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均为闭卷、笔试形式,以确保考核的公平和客观性。

4.研究成果:学生自选的研究课题成果将会在全班前展示和交流,以便学生交流经验和提高研究能力。

普通逻辑学教案一第一章引论

普通逻辑学教案一第一章引论

普通逻辑学教案一第一章引论普通逻辑学教案(一)第一章引论第一章引论 [目的和要求]简要地了解普通逻辑学的对象范围、学科性质、发展简史,以及学习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为进一步系统学习普通逻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好思想准备。

要求学生围绕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意义问题,结合人们的思维实际,初步了解普通逻辑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了解学习方法,以便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课时] 2课时 [要点] 一、什么是逻辑二、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三、逻辑简史第一节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一、什么是逻辑 1.逻辑的语源学:逻各斯、Logic、名学、辩学等。

2.“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1)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例如:“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

(2)指人类的思维规律例如:“律师讲话的逻辑性很强”。

(3)指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例如:“今天上逻辑课”。

3.逻辑的定义(1)狭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的理论。

有效推理就是正确地从已知推出未知,并且不会出现真前提而假结论。

(2)广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和有效交际的理论。

有效交际就是正确地表达和理解,并且理解与表达相一致。

二、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1.普通逻辑的对象(1)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

(2)逻辑基本规律——主要指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3)简单的逻辑方法——主要指定义、划分、限制、概括、观察和实验、分析和综合等方法。

2.逻辑的性质(1)基础性: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学列于七大基础科学中,位居第二。

“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 (2)工具性:提供逻辑手段和方法;“思维的文法”;《工具论》、《新工具》(3)无阶级性或全人类性:自古以来,中国、印度和西方都曾对逻辑这门学科的发生、发展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

普通逻辑学第一章

普通逻辑学第一章

• 芝诺命题: • 飞矢不动 • 人追不上乌龟 • 白马非马 • 打坏玻璃
• 犯罪人的鬼辩:你能识破吗? • 有四名嫌疑犯,在公安人员审问时每人说 了一句话: • 甲:我没杀人 乙:是丙杀人 丙:是乙杀人 丁:丙没杀人 以上四句话有一句话为真,问谁是杀人犯?
犯罪人的鬼辩:你能识破吗?
• 有件偷盗案,派出所抓到了王五、张三、 李四三个嫌疑犯,下面是审讯时他们说的 话。 • 王五说:“张三说假话。”张三说:“是 李四说假话。”李四说:“王五和张三都 说了假话。” • 问:上述三人中谁说真话?谁说假话? 写出推导过程或推导根据
• • • • • • •
思维的基本规律 同一 律 不矛盾律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简单的逻辑方法: 1.观察与实验 2.比较、分析、综合 3.寻找现象间因果联系的方法 4.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的方法
• 二、学习普通逻辑学的意义和方法 • 1.是认识事物,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工具。(张 升断案) • 如果不是知情者或是杀人凶手,在尸体捞上来之 前,是不能断定是她丈夫. • 而这个女人在尸体捞上来之前就认为是她丈夫 • 所以.这个女人要么是知情者,要么是杀人凶手. • 2 .是论证思想、表达思想的工具。 • • (韩复榘演讲)
• 半费之讼
• 古希腊有一个名叫欧提勒士的人,他向著名的辩者普罗达哥拉斯 学法律。两人曾订有合同,其中约定在欧提勒士毕业时付一半学 费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则等欧提勒士毕业后头一次打赢 官司时付清。但毕业后,欧提勒士并不执行律师职务,总不打官 司。普罗达哥拉斯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向法庭状告欧提勒士,他 提出了以下二难推理:
普通逻辑学教学目录 引论 概念 判断(上) 判断(下) 推理 命题的判断方法 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 类比与假说 论证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引论
[目的和要求]简要地了解普通逻辑学的对象范围、学科性质、发展简史,以及学习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为进一步系统学习普通逻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好思想准备。

要求学生围绕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意义问题,结合人们的思维实际,初步了解普通逻辑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了解学习方法,以便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课时] 2课时
[要点] 一、什么是逻辑
二、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
三、逻辑简史
第一节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
一、什么是逻辑
1.逻辑的语源学:逻各斯、Logic、名学、辩学等。

2.“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
(1)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例如:“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

(2)指人类的思维规律
例如:“律师讲话的逻辑性很强”。

(3)指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
例如:“今天上逻辑课”。

3.逻辑的定义
(1)狭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的理论。

有效推理就是正确地从已知推出未知,并且不会出现真前提而假结论。

(2)广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和有效交际的理论。

有效交际就是正确地表达和理解,并且理解与表达相一致。

二、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
1.普通逻辑的对象
(1)思维的逻辑形式
——是指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

(2)逻辑基本规律
——主要指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3)简单的逻辑方法
——主要指定义、划分、限制、概括、观察和实验、分析和综合等方法。

2.逻辑的性质
(1)基础性: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学列于七大基础科学中,位居第二。

“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
(2)工具性:提供逻辑手段和方法;“思维的文法”;《工具论》、《新工具》
(3)无阶级性或全人类性:自古以来,中国、印度和西方都曾对逻辑这门学科的发生、发展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

3.逻辑形式的结构
(1)逻辑常项
——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表示思维的形式;
(2)逻辑变项
——表示思维的内容。

注意:逻辑学只研究思维的形式,不研究思维的内容。

在“所有的S都是P”这一逻辑形式中,“所有…….都是”是常项;“S、P”是变项。

【思维训练题】
(1)有些劳动产品是商品。

(2)所有的法律都是有阶级性的。

(3)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

(4)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李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所以,李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5)如果物体摩擦,那么物体发热;物体没有发热,所以,物体没有摩擦。

请同学们指出各例中的逻辑常项与变项。

第二节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
总体上: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与能力;思维创新的前提;理解、论说的基础工具。

具体有:
1.可以培养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
2.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自发的逻辑感觉——自觉的逻辑意识——自为的逻辑训练——自由的逻辑精神。

3.有助于提高沟通交际的能力
就是想清楚、说清楚、写清楚的能力。

能够准确严密地表达思想,论证思想,使之符合准确表达的三个条件:合逻辑,合语法,有说服力。

4.有助于提高整体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批评性思维的前导(问题意识);
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线形与非线形)。

5.有助于获取新的知识
6.有助于识别、反驳错误的认识或诡辩
“不讲道理”,就是不讲逻辑。

7.有利于人们理解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编辑工作中的体会)
而对司法工作者而言,学习普通逻辑更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使说话和写文章具有条理性
2.有助于提高论证能力,反驳谬误,揭露诡辩
3.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推理能力,保证办案质量
二、学习普通逻辑的方法
1.抓住中心,循序渐进
概念、判断是基础,推理是中心,再进行论证。

2.勤思多练,注重理解
要学好普通逻辑,就要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逻辑概念和逻辑理论上下工夫。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概念的定义,把握逻辑形式的特征及表达公式和符号,以及它们的规则。

3.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联系专业把学和用结合起来。

平时能自觉地运用逻辑知识,遵守逻辑规律。

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准确,条理清楚,结构严密。

【思维训练题】“有角的”诡辩
在古希腊,有一个“有角的”诡辩。

这个诡辩是这样说的:“你没有失去的东西,还在你那里;你没有失去角,所以,你有角。


试问:在这个诡辩中,诡辩家使用的诡辩手法是什么?要害在哪里?
第三节逻辑简史
一、逻辑学的产生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早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在中国、印度和希腊都同时产生了逻辑科学。

1.先秦名辩名学和辩学的合称。

主要指先秦诸子关于名和辩的逻辑思想和理论,泛指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

整个先秦逻辑思想就是一个以正名为重点,包括名、辞、说、辩在内的古代逻辑学说。

《墨经》之《小取》,是中国古典逻辑的一个纲要,比较集中完整地讨论了逻辑的基本内容。

墨经》是墨家创始人墨翟思想的发展。

后期墨家在逻辑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对“故”、“理”、“类”古代逻辑的三个基本范畴下了明确的定义,并对“名”、“辞”、“说”作了深入研究。

论述了“辟”(比喻)、“侔”(附比)、“援”(类比)、“推”(间接的归纳与演绎)四种形式的推理(见后期墨家逻辑)。

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印度因明从古代论辩术发展而来。

先是五支论式,后发展为三支论式(宗、因、喻)。

在分析正确论证和推理的同时,十分注重论证的“过”和反驳的“过”。

因明于唐代传入我国并得到发展。

3.西方逻辑亚里士多德:西方逻辑学创始人。

《工具论》6 篇奠定了逻辑的基础。

主要贡献是对三段论的系统研究。

斯多葛学派于三段论之外,研究了命题逻辑。

培根:《新工具》针对亚氏的演绎逻辑而提出归纳和诉诸自然和经验。

三表法。

黑格尔:批判了形式逻辑,研究了辩证思维,构造了辩证逻辑的体系。

康德:揭示了思维的辩证矛盾。

莱布尼滋:提出理想语言和推理是计算的思想而成为现代逻辑的先驱。

二、逻辑学的发展(一般了解)
1.基础逻辑:传统逻辑;经典现代逻辑;非经典现代逻辑
2.元逻辑:逻辑语法学;逻辑语义学;逻辑语用学;逻辑语言学
3.数学发展方面:算术;代数;函数论;证明论;概率论逻辑;集合论;数学基础论
4.科学发展方面:物理应用(量子论逻辑、物理或因果模态理论);生物应用(伍杰方式的发展、控制论逻辑);社会科学应用(规范逻辑、价值逻辑、法律应用)
5.哲学发展方面:伦理应用(行为逻辑、义务逻辑、命令(祈使)逻辑、优先逻辑和选择逻辑);形而上学的逻辑应用(存在性逻辑、时序逻辑、部分与整体逻辑、本体学、构造性逻辑、本体论逻辑);认识论应用(问答逻辑、认识论逻辑、假设逻辑、信息和信息过程的逻辑、归纳逻辑);归纳逻辑(证实和确证的逻辑、概率逻辑)
本章概要: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逻辑形式都包括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变项符号有两类,一类代表词项(S、P),一类代表语句(p、q)。

逻辑形式的性质主要由逻辑常项决定。

逻辑有三大源流。

逻辑是工具性质的科学。

学习逻辑可以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好逻辑的关键是:重理解,多练习,会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