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合集下载

感觉和知觉学习教材PPT课件

感觉和知觉学习教材PPT课件

漏报
N
虚报
正确否定
2018年5月1日星期二
PSYCHOLOGY
19
信号侦察论
绝对阈限绝对吗? 判断的必要: Sensitivity Vs. Response bias 信号侦察论的基本假设

感觉能力短时间不会有多大变化,但判断标
准却可以随时变化(愿望、奖惩等)
2018年5月1日星期二
PSYCHOLOGY
2018年5月1日星期二
PSYCHOLOGY
26
3 视觉
视觉系统 视觉刺激 色觉理论 主要视觉现象

2018年5月1日星期二
PSYCHOLOGY
27
3.1 视觉系统

眼睛的构造与功能

视觉中枢神经机制
2.2 差别阈限

最小可觉差(jnd)
刚刚(50%)能觉察到刺激变化时的刺激强
度变化最小量。

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
绝对阈限是差别阈限的一个特例
韦伯定律 费希纳(对数)定律 斯蒂文思幂定律

2018年5月1日星期二 PSYCHOLOGY 15
韦伯定律 (Weber Law)
差别阈限与刺激量呈正比关系 (I2-I1)/I1=K
1/60 1/60 1/30 1/10 1/7 1/4 1/3
17
费希纳(对数)定律 斯蒂文思幂定律

S=KlogI+C

S=KIb
b<1 b>1
等同于对数定律(物理量快于心理量) 心理量增长快于物理量
2018年5月1日星期二
PSYCHOLOGY
18
2.3 信号侦察论
反 应

3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3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第五节 时空知觉
–图形的组成:
• • • • • • • • 邻近性:其它条件相同,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对称性: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共同命运: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容易组成图形。 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线条方向:根据不同的方向容易组成图形。 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的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第二节 视觉与听觉
–共鸣理论:
• 人物:赫尔姆霍茨 • 观点: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 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象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对 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 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基底膜的 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 评价: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知觉特性:
A:接近性 B:相似性 C:连续性
D:封闭
E:良好图形
第五节 时空知觉
–眼动与形状知觉
• 微动:一开始对感知事物形状没有作用,但对其后维 持物体形状知觉的稳定性是有作用的。 • 跳动:眼睛从一个注视点到另一个注视点的单个移动。 眼跳的模式受到观察任务的影响。
第五节 时空知觉
• 二、大小知觉
第三节 其它感觉
• 一、皮肤感觉
–肤觉概述
• 内涵: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叫~。 • 种类: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触压觉
• 内涵: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叫~。 • 种类:触觉(皮肤轻微变形)、压觉(皮肤明显变形)
–温度觉
• 温度引起的感觉是由刺激温度与皮肤表面温度的关系决定的。

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1

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1

第六章感觉1、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

即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2、感觉阈限;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4、绝对阈限: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心理学家通常把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规定为绝对阈限。

5、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6、韦伯常数:K=ΔI/I 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差别感觉阈限。

K 为一个常数称为韦伯分数。

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

7、费希纳定律:S=KlogR+C,这里,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和C均是常数。

感觉的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即当刺激强度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增加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9、暗适应:一种视觉适应,比如晚上从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时,开始我们的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一段时间后就能够分辨出黑暗中的物体了10、光适应:一种视觉适应,比如由漆黑的室外走到明亮的室内时,开始就感到炫目耀眼,什么都看不到,后来就能清楚看清了11、感觉后效: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12、感觉的基本规律,举例说明:①感受性和感觉阈限②感觉的一般特征⑴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⑵感觉对比:从同一张灰纸上剪下的四个小的正方形,分别放在不同背景纸上,由于背景的灰度不同,感觉对比的效果也不同。

⑶感觉的相互作用:听觉影响痛觉温度觉影响味觉⑷联觉:红橙黄暖色调;蓝青绿冷色调⑸感受性的发展和补偿:③感觉后效④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先后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13、除视觉和听觉外,还有哪些感觉?各有什么特点:(1)皮肤感觉①触压觉——触觉与压觉②温度觉——冷觉与热觉(2)痛觉(3)嗅觉和味觉(4)内部感觉(机体觉)(5)运动感觉(动觉)(5)平衡感觉(静觉);(6)内脏感觉—饥、渴、痛、温等机体状态的感觉第七章知觉1、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2、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人对物体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3、空间知觉:是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第3章 感觉和知觉《普通心理学》

第3章 感觉和知觉《普通心理学》
(二)感受性的发展变化
2. 感觉的变化也可以在不同分析器之间发生 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可以产生许多种感觉。这些感觉之间往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 感受性发生变化(提高或降低)。 ➢ 一般来说,一种分析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一种分析器的强烈刺
激,能降低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 例如,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感受性;微弱的光的刺激,可以提高听觉感受性。 又如,强烈的噪音刺激,可以降低视觉感受性;强烈的光的刺激,可以降低听觉感受性。 生活中也可以利用这些变化,如呈现音乐的方法可以减轻牙科手术中病人的疼痛。
知觉
注意
人格
动机
《普通心理学》
思维
情绪
记忆
✩精品课件合集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感 觉 第二节 知 觉 第三节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导入
• 在实际生活中,任何客观事物的属性都不是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因此,人们在对事物 的个别属性进行反映时,是把其个别属性作为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与整个事物同时反映的。这种 对客观事物进行信息整合而形成客观事物的整体映象就是知觉。
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 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感觉阈限就是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感觉 阈限值越小,感觉能力越强,感受性越高;反之,感觉阈限值越大,感觉能力越弱, 感受性越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
三、感受性及其发展变化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指的是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性的高低用绝对感觉阈限来度量。绝对感 觉阈限指的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即达不到这个最小刺激量的刺激就不会引起感觉。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公式表示为:

普通心理学 第4-6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普通心理学 第4-6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第四节 知觉的组织
心理学把由感觉到知觉的选择处理过程称为知觉的组织。其中最 主要的组织原则有四种。 一、相似原则 按刺激物相似特征组成的个体知觉经验倾向。 二、接近原则 按刺激物间距离关系组成的个体知觉经验倾向。 三、闭合原则 个体运用经验补充或删减刺激物线索以获得有意义或合乎逻辑的 知觉经验。如图4-5 四、连续原则 指心理上的连续,如图4-6
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宜性刺激的感觉能力。 (二)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者刺激变化的强度,或 者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它是测量人的感 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 1.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 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强度)的能力。 二者呈反比关系:值越低(刺激量越小),感受性越大。

第五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与兴趣,对某些有意义的刺激物进行选 择加工的过程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被选择进行加工的刺激信息,称为知觉的对象,而同时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其他刺激信息称为知觉背景。
(一)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强度大,对比明显的刺激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对象。 2.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尤指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知 觉组织原则的客观刺激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对象。 3.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着的客观事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 对象。 4.维度变化多的客观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反映。

普通心理学07感知觉

普通心理学07感知觉

第七章感觉与知觉〖导学提示〗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就是不存在的,它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

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本章只着重介绍感觉的基本规律、知觉不同于感觉的特征、以及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等的基本现象。

〖本章术语〗第一节感觉知觉知觉的对象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第二节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韦伯分数费希纳定律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联觉第三节空间知觉双眼视差第四节时间知觉Tau效应Kappa效应第五节运动知觉似动知觉PHI现象自主运动诱导运动瀑布效应第六节错觉日月错觉第一节概述一、感觉及其神经信息加工(一)什么是感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外界的许多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在我们的头脑里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觉。

我们看到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闻到某种香味、感受到一定的温度等等。

同时,感觉也反映机体内部的刺激。

我们觉察到自身的姿势和运动,感受到内部器官的工作状况——舒适、疼痛、饥渴等等。

不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映或是对内部刺激的反映,感觉是对刺激给予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是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对刺激给予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通常总是与其过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

例如,当我们看到某种颜色时,我们就知道“这是白纸的白颜色”、“这是红旗的红色”;当我们用手接触某个物体时,会说:“这是又硬又冷的东西”、“这是一块玻璃”。

这些回答都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单纯的感觉是不存在的(除非是新生儿或在特殊的条件下)。

感觉信息一经通过感觉器官传达到脑,知觉也随之产生了。

虽然,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分辨事物的各种属性,感知它的声音、颜色、软硬、重量、温度、气味、滋味等等。

【普通心理学、感知觉】

【普通心理学、感知觉】

【普通心理学、感知觉】一、.普通心理学(常考题型:选择题)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方面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

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感知过的事务反应),思维(认识事物本质),想象,注意。

情感过程:认识事物伴随的情感体验。

意志过程: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心理特征(个体形成的较为固定的特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

二、研究方法(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观察法(参与式,如老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老师从中观察;非参与式,如从车窗户里观察)实验法(控制条件观察)调查法(问卷,书面形式;访谈,口头形式)测验法(专业的心理测验,常见的智力、人格测验)个案法,对某一个体或特定整体进行详尽细致的研究,(如对裂脑人的研究,或某一城市某一领域的研究)(区别:问卷法,非专业设计。

测验法,专业人员如心理学家专业设计的方法,如专业心理测验)三、发展历史(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萌芽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最早的心理学著作※诞生标志:关键词:冯特,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实验室,1879,科学心理学诞生流派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研究心理构造,实验内省法。

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应研究人的心理机能,意识对社会的适应功能。

行为主义:华生,研究行为,实验方法,第一势力。

格式塔学派:考夫卡、科勒、韦特海默,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研究动机,无意识,性欲论,潜意识学说,冰山理论,解梦,分析口误,第二势力。

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阶段学说: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现代认知:皮亚杰,奈塞尔,信息加工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实现,(强调自我实现,如爱因斯坦,丘吉尔等都是实现自我的人)第三势力精神分析VS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研究不正常心理,心理的阴暗面;人本主义研究心理阳光面。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知觉的过程和特点
- 形成知觉的步骤:感觉信息被加工和整合,从而形成有意义的知觉。 - 知觉的主观性和可变性:知觉受个体的经验、态度和期望的影响,因此可能因人而异。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 感觉对知觉的影响:感觉提供了知觉所需的初始信息和原始材料。 - 知觉对感觉的补充和解释:知觉帮助我们理解感觉,将其解释为有意义的经验。
感觉知觉的误解
- 感觉的易被误解性:感觉受到注意力、情绪和预期的影响,可能导致感觉的 错误理解。
- 知觉的主观偏见:个体的知觉可以受到个人偏好、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的影 响。
感觉和知觉的应用
- 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觉和知觉帮助我们认知世界,做出决策, 与他人交流,以及适应环境变化。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重要过程。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 刺激,而知觉是将这些刺激转化为有意义的经验。
感觉和知觉的定义
感觉是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的过程,而知觉是将这些感觉整合、 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感觉的过程和组成部分
- 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力、触觉、味觉和嗅觉。 - 感觉传递到大脑的路径:感觉信号经过感觉神经通路传递到大脑,进而被加 工和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
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一)大小知觉
(二)形状知觉
(三)方位知觉
(四)距离知觉,又叫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 对象的重叠 ▪ 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 ▪ 阴影 ▪ 运动视差 ▪ 眼睛的调节作用
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双眼视轴辐合 双眼视差 ——立体电影
螺 旋 错 觉 图3
图 形 错 觉 图4
图形错觉图5
图 形 错 觉 图9
左氏错觉
图 形 错 觉 图
10
物体对比与大小知觉
卷曲的不可能三角
大小恒常性错觉
四、错觉理论(目前没有公认的理论)
眼动理论
观点: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 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 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 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 错觉。
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予以弥补的现 象称为感觉代偿。
第三节 各种感觉
一、听觉 (一)听觉刺激
声波的物理性质:振幅、 频率、波形
听觉的基本特性:音强、 音高、音色
耳的结构
1、外耳:收集声音 2、中耳:锥骨、砧骨、镫骨 3、内耳:蜗牛壳
声音的方位定向
(二)失听问题
传导性失听:外耳和内耳出现问题造成的。 神经性失听:内耳或听神经出现问题造成的。 中枢性失听:大脑听觉中枢出现问题造成
(二)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知识经验; 言语提示; 个人的兴趣、爱好,实践活动等因素。
经验影响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定势
不完整图形
知觉的理解性 双歧

知 觉 理 解 性 图
知 觉 选 择 性 图
知 觉 选 择 性 图
知 觉 选 择 性 图
三、知觉的整体性
(一)什么是知觉整体性
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多 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加以识别的过程 知觉的整体性与知觉对象的特性及各个部分之
第三章 感觉
一旦人没有了感知觉,结果会怎样?
感觉剥夺实验
Bexton,Heron & Scott(1954):
被试安静地躺在实验 室的一张舒适的床上, 室内非常安静,听不 到一点声音;一片漆 黑,看不见任何东西; 两只手戴上手套,并 用纸卡卡住。吃喝都 由主试事先安排好了, 用不着被试移动手脚。 总之,来自外界的刺 激几乎都被“剥夺” 了。
2、时间知觉
定义: 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
性的反映。 生物钟:
机体生理节律的变化像一个时钟,调节 人的行为节律性,也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
依据。
3、运动知觉
定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
移产生的知觉。
视 似动现象(动景现象) 电影、霓虹灯 错 诱导运动 觉 自主运动
第二节 知觉的基本特性
双 关 图
你看到有三個臉了嗎?
知 觉 选 择 性 图
双关图形
昼与夜
二、知觉理解性
(一)什么是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人们 对感知到的客观事物进行组织加工和概括,并用 语词将其标志出来的过程。
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理解有助于直觉的整体性
理解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人的知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 定的过程。
(二)种类
大小知觉恒常性 明度和颜色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源自相对大小形状的恒常 性
第三节 错觉
一、错觉的定义
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 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 的倾向。
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观点: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 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 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
评价:将错觉与知觉恒常性联系起来,影响较大。 但仍有错觉现象难以解释。
四、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
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 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肤觉 内部感觉:肌动觉、平衡觉
(三)感觉的意义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第二节 感受性及其测定
一、什么是感受性 定义:感受性是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对不同刺 激的感受性也不尽相同。
马赫带
颜 色 后 像
相 减 混 合
相 加 混 合
三、味觉和嗅觉 (一)味觉
基本味觉:甜、咸、苦、 酸
味蕾 味道混合的两条规律:
味道独立 相互抑制
味觉细胞的分布
(二)嗅觉
嗅觉刺激物:空气中散布或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注:嗅神经是唯一不经丘脑中转直接进入大脑的一条传导 通路。)
4.凡是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以及以往经 验联系密切的刺激,都容易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
花瓶与人像双关图
知 觉 选 择 性 图
知 觉 选 择 性 图
知 觉 选 择 性 图
知 觉 选 择 性 图
知 觉 选 择 性 图
知 觉 选 择 性 图
知 觉 选 择 性 图
知 觉 选 择 性 图
第四章 知觉:体验多彩大千世界
人如何知道了物体的大小远近? 似动现象是怎么回事? 错觉的产生由哪些原因?
……
知觉重点内容
知觉概述 知觉的基本特征 错觉
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
实验开始,被试还能安静地睡着,但稍后 被试开始失眠,不耐烦,急切地寻找刺激 他们想唱歌,打口哨,自言自语,用两只 手套互相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这间小屋 换句话说,被试变得焦躁不安,老想活动 觉得很不舒服。实验中被试每天可以得到 20美元的报酬。
但即使这样,也难以让他们在实验室中坚 持这种实验到2天一3天以上。这个实验说 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 是十分重要的。
间的结构成分有密切关系,遵循以下原则: 接近原则 相似原则 连续原则 闭合原则
(二)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1、接近性 2、相似性 3、连续性 4、封闭性 5、良好图形
图形组织
图形组织
知 觉 选 择 性 图
主观轮廓
四、知觉恒常性
(一)定义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
感受性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
阈限是指界限或临界值。感觉阈限使人感觉到某个刺激 存在或刺激的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
第二节 感受性及其测定
二、什么是感觉阈限
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是 用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的大 小来表示的,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 觉阈限两种。
痛觉与文化
痛觉与文化
五、身体感觉
那些能够提供信息,使你知道身体的 位置和他的每一部分正在如何进行工 作的感觉,称为身体感觉。
包括:
肌动觉:告诉我们身体上个部分在与其 它部分的关系上所处的位置。
实验:闭上双眼,向前伸出并使两个食指指 头相接触。
平衡觉:也称前庭觉,提供有关身体, 特别是头部在空间中所处方向和位置的 信息,起着保护身体平衡的作用。
3.视觉后像:刺激物作用后成像依然保留几秒钟的现象。
四、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 响,使其升高或降低,这种现象称为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 用。
(二)联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视听联觉;色听联 觉;颜色联觉(冷暖色调)
(三)感觉代偿
2.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 的最小差异量
3..韦伯定律:K=△I/I 例:音高、味道
三、感觉的适应
(一)定义
由于刺激持续影响所引起的感受性变化。
(二)适应现象
嗅觉适应: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视觉适应 1、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 提高的时间过程。(棒体细胞) 2、明适应: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如亮处时人眼感受性 下降的时间过程。(锥体细胞)
一、知觉的选择性与相对性 (一)什么是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根据当前的 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进行组织 和加工的过程。
(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1.对比明显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2. 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成 为知觉对象;
3.刺激的多维变化比单维变化容易成为知觉 对象;
第一节 感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一) 定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的性质,可以将感觉分为两大类: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第一节 感觉概述
2.根据感官分类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第六感觉或“超感知觉) 3.根据获取信息的来源分类
二、视觉
(一)视觉感受器 眼睛的构造
视网膜的结构特点:棒体、锥体细胞
视觉成像
二、色觉
颜色的三种属性:
色调、饱和度与亮度
三、视觉理论
三原色说:杨和黑尔姆兹(Yong-Helmholtz) 拮抗理论(四色说):黑灵(Ewald Hering)
明暗对比
颜色对比
主观轮廓
hermann
Ouchi错觉
二、似动现象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人 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 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见训练图片)
图形错觉图7
Ouchi错觉
图 形 错 觉 图6
图 形 错 觉 图8
三、错觉种类
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箭形错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