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课件:血液系统疾病见习
合集下载
血液系统_儿科学课件

3.血清B12/叶酸浓度下降
57
A.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B.巨中幼红、巨晚幼粒细胞
C.Howell-Jolly小体
D.巨核细胞
58
诊断
1.
贫血症状 血象:
震颤智力 动作倒退
一般表现,髓外造血,神经精神症状
2. 3. 4.
骨髓象:
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血清:
巨幼样变
B12/叶酸浓度下降
59
治疗
一般治疗:辅食、护理、防感染 补充: B12 剂量:500~1000ug im x 1次
46
治 疗
硫酸亚铁
0.3/片 2.5%合剂
含铁量20% 10-30mg/kg.d 1.2ml/kg.d (婴儿) 含铁量35% 10mg/kg.d 含铁量46% 5mg/kg.d
47
速力菲
0.1/片
力蜚能
0.15/胶囊
治疗
1.
治疗反应:
12~24h 6~8w 3d~1w 1~2w 3~4w
临床表现
1. 2.
•
婴幼儿,起病缓慢 血液系统症状
贫血一般表现:苍白、疲乏、头晕
•
髓外造血:肝脾淋巴结肿大
37
3.非造血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异食癖
呕吐腹泻口腔炎
免疫力、运动 耐力下降
消化系统
心率增快、心脏扩大
免疫运动系统
烦躁萎靡 记忆力智力
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
38
实验室检查
1.
外周血象
1)
小细胞低色素
神经系统:反应迟钝、智力落后/倒退、震颤
54
实验室检查
1. 外周血象
儿科学课件:血液系统疾病

If the heart works too hard, it can develop a rapid heartbeat (tachycardia), and/or another serious condition known as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 an enlargement of the heart muscle that in turn can lead to heart failure.
重度贫血代偿功能失调,
出现心脏扩大、心脏杂音,
甚至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电图ST段下降, T波低平或倒置。
(2)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精神不振、嗜睡、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神 经精神发育缓慢,智力减退,对周围反应力差, 年长儿可诉头痛、头晕、畏寒、耳鸣、眼前出现 黑点。
(3)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婴儿常有腹 泻。
(4)其他:溶贫有黄疸,地中海贫血有骨骼的改 变等。
Symptoms of Anemia: * exercise dyspnea, * fatigue, * heart palpitation, * pica (consumption of substances such as ice, starch or clay, frequently found in iron deficiency anemia), * syncope (particularly following exercise)
贫血
新生儿 < 145g/L
轻度 144-120g/L 中度 119-90g/L 重度 89-60g/L 极重度<60g/L
儿科学: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小儿贫血诊疗课件

儿科学:儿童血液系 统疾病小儿贫血诊疗
课件
目录
• 引言 • 小儿贫血的病因 • 小儿贫血的症状和诊断 • 小儿贫血的治疗 • 小儿贫血的预防和护理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小儿贫血的诊疗方法和注意 事项,提高医生对小儿贫血的认 识和处理能力。
背景
小儿贫血是儿童血液系统疾病中 的常见病,其病因多样,临床表 现各异,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贫血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无法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状态。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贫血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等。
02
小儿贫血的病因
缺铁性贫血
总结词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小儿贫血类型,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导 致。
详细描述
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中铁含量不足、慢性腹泻、消化道畸 形等,这些因素导致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05
小儿贫血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定期健康检查
家长应定期带宝宝进行健 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贫 血等潜在疾病。
补充营养素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生长发 育需求,适当补充铁、叶 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 ,预防贫血的发生。
避免感染
加强宝宝的免疫力,避免 感染病毒或细菌,以免引 起贫血或其他疾病。
家庭护理
病例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疗
总结词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
详细描述
患儿出现贫血、神经精神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显示贫血伴有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治疗以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为主,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 疗。
课件
目录
• 引言 • 小儿贫血的病因 • 小儿贫血的症状和诊断 • 小儿贫血的治疗 • 小儿贫血的预防和护理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小儿贫血的诊疗方法和注意 事项,提高医生对小儿贫血的认 识和处理能力。
背景
小儿贫血是儿童血液系统疾病中 的常见病,其病因多样,临床表 现各异,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贫血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无法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状态。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贫血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等。
02
小儿贫血的病因
缺铁性贫血
总结词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小儿贫血类型,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导 致。
详细描述
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中铁含量不足、慢性腹泻、消化道畸 形等,这些因素导致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05
小儿贫血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定期健康检查
家长应定期带宝宝进行健 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贫 血等潜在疾病。
补充营养素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生长发 育需求,适当补充铁、叶 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 ,预防贫血的发生。
避免感染
加强宝宝的免疫力,避免 感染病毒或细菌,以免引 起贫血或其他疾病。
家庭护理
病例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疗
总结词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
详细描述
患儿出现贫血、神经精神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显示贫血伴有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治疗以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为主,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 疗。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PPT课件

防御
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抗体等 成分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 能够对抗感染和疾病。
维持内环境稳定
血液通过调节水分、电解 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 境的稳定。
小儿血液系统的特点
发育尚未完全
小儿的血液系统发育尚未 完全成熟,与成人相比存 在一定差异。
免疫功能较弱
小儿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 容易感染疾病。
造血功能活跃
疗效果。
探索新型的小儿血液系统疾病 治疗手段,如免疫治疗、基因 治疗等,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
性。
加强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预防 工作,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
高儿童健康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等,治疗以化疗和免疫治疗为
主。
血友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血友病B
了解血友病的分类、症状、诊出血等,治疗以补充 凝血因子Ⅸ为主。
血友病A
由于凝血因子Ⅷ缺乏引起,表现为关 节腔出血、肌肉出血等,治疗以补充 凝血因子Ⅷ为主。
巨幼细胞贫血 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 表现为精神萎靡、表情呆滞等, 治疗以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为 主。
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了解白血病的分类、症状、诊 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好发于儿童,表现为发热、贫 血、出血等,治疗以化疗为主 ,必要时进行骨髓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好发于成人,表现为贫血、出 血、发热等,治疗以化疗为主 ,必要时进行骨髓移植。
A型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凝血因子Ⅷ缺乏导致凝血障碍 。该病在男性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出血,甚至颅内出血。治
儿科学之血液系统疾病护理课件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在男童 和女童中的发病率存在差 异。
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贫血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面 色苍白、头晕等。
出血倾向
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 、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
感染易感性
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 儿童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容易感染。
肝脾肿大
部分血液系统疾病可引 起肝脾肿大,如白血病
等。
PART 03
医护人员的伦理责任
提供专业护理
医护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为患儿提供科学、有效
的护理服务。
关注患儿心理
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患儿出现 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医护人 员应及时关注并进行心理疏导。
保护患儿安全
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采取 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患儿发生
意外伤害。
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遵守法律法规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 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
执行政策规范
医护人员需了解并执行相关政策规范,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
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医护人员应关注医疗质量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疗事故和 纠纷的发生。
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
护理评估
病史采集
心理社会评估
了解患儿的家族史、既往病史、用药 情况等,以评估患儿的病情状况和自 身认知情况。
了解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状况、社会 支持系统和生活环境等,以评估患儿 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护理能力。
体格检查
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 高、体重、皮肤、淋巴结等,以评估 患儿的生理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
2023-2026
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贫血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面 色苍白、头晕等。
出血倾向
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 、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
感染易感性
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 儿童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容易感染。
肝脾肿大
部分血液系统疾病可引 起肝脾肿大,如白血病
等。
PART 03
医护人员的伦理责任
提供专业护理
医护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为患儿提供科学、有效
的护理服务。
关注患儿心理
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患儿出现 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医护人 员应及时关注并进行心理疏导。
保护患儿安全
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采取 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患儿发生
意外伤害。
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遵守法律法规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 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
执行政策规范
医护人员需了解并执行相关政策规范,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
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医护人员应关注医疗质量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疗事故和 纠纷的发生。
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
护理评估
病史采集
心理社会评估
了解患儿的家族史、既往病史、用药 情况等,以评估患儿的病情状况和自 身认知情况。
了解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状况、社会 支持系统和生活环境等,以评估患儿 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护理能力。
体格检查
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 高、体重、皮肤、淋巴结等,以评估 患儿的生理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
2023-2026
儿科学课件:血液系统疾病见习

程度(Degree)
轻度-90g/L 中度-60g/L 重度-30g/L 极重度<30g/L
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
形态分类(Morphology) MCV:红细胞平均容积,80-94fl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28-32pg 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38%
大细胞:MCV、MCH增高、MCHC正常,如巨幼红 正细胞:MCV、、MCH、MCHC均正常,如AA、失血 小细胞低色素:MCV、MCH、MCHC均减少,如缺铁
缺铁性贫血三阶段及有关检查
1. 铁减少期(ID)——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内 碱性铁蛋白(EF)、骨髓可染铁
2.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FEP)、血清可溶性铁蛋白受体(sTfR)
3. 缺铁性贫血期(IDA)——血清铁(SI)、总铁结 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
病
例
女,3岁,面苍2月,无热,无黄疸史,无 肢体及骨疼痛,无家属史,否认特殊药物 史,食欲一般。
体检:面色中度苍白,无出血点,无黄疸, 颌下浅淋巴结黄豆大小2-3个。心肺(-), 腹平软,肝肋下1cm,脾肋下未及。
血象
营养性
Hb 8.9 BPC,WBC正常 Ret 1%
溶血 Coombs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治疗
原则去除病因,补充铁剂 同时服用维生素C 治疗后反应:12-24小时,临床症状好转;
48-72小时,Ret开始上升;治疗1-2周后 Hb开始上升,3-4周达正常;Hb恢复正 常后再继续服用6-8周,增加铁储存。
巨幼细胞性贫血
• 缺乏B12和/或叶酸 • DNA合成障碍 • 核浆发育不贫衡,巨幼变(外周血及骨髓) • 血清B12水平〈 100ng/L,叶酸〈 3ug/L • 临床除贫血外神经及消化系统症状明显 • 治疗:祛除病因和补充B12和/或叶酸
轻度-90g/L 中度-60g/L 重度-30g/L 极重度<30g/L
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
形态分类(Morphology) MCV:红细胞平均容积,80-94fl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28-32pg 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38%
大细胞:MCV、MCH增高、MCHC正常,如巨幼红 正细胞:MCV、、MCH、MCHC均正常,如AA、失血 小细胞低色素:MCV、MCH、MCHC均减少,如缺铁
缺铁性贫血三阶段及有关检查
1. 铁减少期(ID)——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内 碱性铁蛋白(EF)、骨髓可染铁
2.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FEP)、血清可溶性铁蛋白受体(sTfR)
3. 缺铁性贫血期(IDA)——血清铁(SI)、总铁结 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
病
例
女,3岁,面苍2月,无热,无黄疸史,无 肢体及骨疼痛,无家属史,否认特殊药物 史,食欲一般。
体检:面色中度苍白,无出血点,无黄疸, 颌下浅淋巴结黄豆大小2-3个。心肺(-), 腹平软,肝肋下1cm,脾肋下未及。
血象
营养性
Hb 8.9 BPC,WBC正常 Ret 1%
溶血 Coombs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治疗
原则去除病因,补充铁剂 同时服用维生素C 治疗后反应:12-24小时,临床症状好转;
48-72小时,Ret开始上升;治疗1-2周后 Hb开始上升,3-4周达正常;Hb恢复正 常后再继续服用6-8周,增加铁储存。
巨幼细胞性贫血
• 缺乏B12和/或叶酸 • DNA合成障碍 • 核浆发育不贫衡,巨幼变(外周血及骨髓) • 血清B12水平〈 100ng/L,叶酸〈 3ug/L • 临床除贫血外神经及消化系统症状明显 • 治疗:祛除病因和补充B12和/或叶酸
儿科护理PPT课件:第八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八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儿童造血的特点
时期
造血特点
胚胎期造血
(1) 中胚叶造血期:自胚胎第3周在卵黄囊出现造血,之后中胚叶出现原始小儿造血和有 核红细胞,第6周中胚叶造血功能减退,第10周近停止,代之以肝、脾造血。
(2) 肝、脾造血期:第8周肝、脾开始造血,第5个月达高峰,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 位。
需要量增加
新生儿、未成熟儿和婴儿因生长发育较快,维生 素B12的需要量相应增加
慢性腹泻、小肠病变等均可影响叶酸吸收而至缺乏
吸收或运转障碍 其他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进入胃内先与由胃底部壁细 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然后在回肠末端被肠黏膜 吸收,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肝内贮存。以上任何环 节异常均可引起维生素B12缺乏
第八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二、儿童血液的特点
3.血小板数
4.血红蛋白种类
5.血容量
1.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
2.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由于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红 细胞数与血红蛋白较高,出生时为 (5.0~7.0)×1012/L,血红蛋白 为150~220g/L。出生后因红细胞 生成素减少、生理性溶血、血容量 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 逐渐降低,至生后2~3个月时红细 胞数降至3×1012/L左右,血红蛋白 降至11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 临床上称为“生理性贫血”。
除神经系统外,常有消化系统症状,且出现较早,如厌食、恶心 、呕吐等。循环系统症状比缺铁性贫血较为显著,心前区可闻及功能 性收缩期杂音,心脏扩大,易发生心功能不全。
项目一 贫血性疾病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呈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 胞较少,中央淡染区不明显, 染色较深,轻度大小不均。网 织红细胞多在正常范围。白细 胞计数偏低,血小板一般减低。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课件)

血浆中铁占1%
1% 5%
贮存铁(占30%)
30%
合成血红蛋白
64%
占64%
第三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铁的代谢 铁 血液循环
骨髓
幼红 细胞
幼红细胞 铁 + 原卟啉
血红蛋白 (Hb)
珠 血红素 + 蛋
白
第三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发病机制
缺铁
血红素生成不足
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小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红细胞胞浆少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1. 掌握贫血的分度,贫血患儿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2. 熟悉贫血的诊断,贫血的病因及护理目标 3.了解贫血的发病机制、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4.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母亲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合理喂养 的重要性,减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的发病率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易合并感染
第三节 营养性缺护铁性理贫血评估
➢ 年长儿由于智力、体格的发育受到影响,在课堂上
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较同龄儿差, 易产生自卑、焦虑、厌学、抑郁等心理; ➢ 家长对本病知识的缺乏,对于早期贫血患儿不够重 视,当病情加重时家长感到歉疚,产生焦虑心理; ➢对于异食癖的患儿,家长和社会常常不能正确对待, 过多责备,甚至歧视,会对患儿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贫血的分度
HB(g/L)
轻度
90~120
中度
60~90
重度
30~60
极重度
< 30
RBC
(1012/L) 3~4
2~3
1~2
<1
三、贫血的分类
病因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血
贫血原因 骨髓造血 临床特征
不同病因 红细胞破坏增加
出血 造血物质缺乏
再生不良
增加
造血状态
黄 疸
血 红
骨 髓
蛋增
白生
尿
溶血危象
网脾 织脏 增增 高大
基本正常
减低
三 系 降 低
再生危象
贫血待查实验室检查常用步骤
blood Rt
>one cell line abnormal
Hb abnormal only
BM Smear
Ret + Stool OB OB+
AA MDS AL Others Hemolisys Nutritional Bleeding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病因
先天储铁不足 铁摄入量不足 生长发育快 铁吸收障碍 铁丢失过多
程度(Degree)
轻度-90g/L 中度-60g/L 重度-30g/L 极重度<30g/L
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
形态分类(Morphology) MCV:红细胞平均容积,80-94fl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28-32pg 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38%
大细胞:MCV、MCH增高、MCHC正常,如巨幼红 正细胞:MCV、、MCH、MCHC均正常,如AA、失血 小细胞低色素:MCV、MCH、MCHC均减少,如缺铁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治疗
原则去除病因,补充铁剂 同时服用维生素C 治疗后反应:12-24小时,临床症状好转;
48-72小时,Ret开始上升;治疗1-2周后 Hb开始上升,3-4周达正常;Hb恢复正 常后再继续服用6-8周,增加铁储存。
巨幼细胞性贫血
• 缺乏B12和/或叶酸 • DNA合成障碍 • 核浆发育不贫衡,巨幼变(外周血及骨髓) • 血清B12水平〈 100ng/L,叶酸〈 3ug/L • 临床除贫血外神经及消化系统症状明显 • 治疗:祛除病因和补充B12和/或叶酸
缺铁性贫血三阶段及有关检查
1. 铁减少期(ID)——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内 碱性铁蛋白(EF)、骨髓可染铁
2.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FEP)、血清可溶性铁蛋白受体(sTfR)
3. 缺铁性贫血期(IDA)——血清铁(SI)、总铁结 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
血液系统疾病见习
血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
生理性贫血:2-3个月时最低,足月儿100g/L,
早产儿70-90g/L(原因) WBC:易波动
4-6天时 L=N 之间 L 0.6,N 0.3 4-6岁时 L=N
血容量:新生儿占体重10%,儿童8-10%,成人 6-8%
贫血
定义(Definition) 单位容积内的红血球及/或血色素减少,低于正常值. Hb 6 月-6岁<110g/L,6-14岁<120/Lg,新生儿<145g/L,1-4月 <90g/L,4-6月<100g/L
请补充病史,选择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处 理原则
进一步检查
血常规+网织、血涂片 尿常规 肝、肾功能功能 Coombs试验
思考题
溶血性、再生不良性及营养性贫血主要 有哪些不同?
小儿外周血象与成人有何不同? 为什么小儿容易发生营养性贫血? 如何鉴定二种不同类型的营养性贫血?
病
例
女,3岁,面苍2月,无热,无黄疸史,无 肢体及骨疼痛,无家属史,否认特殊药物 史,食欲一般。
体检:面色中度苍白,无出血点,无黄疸, 颌下浅淋巴结黄豆大小2-3个。心肺(-), 腹平软,肝肋下1cm,脾肋下未及。
血象
营养性
Hb 8.9 BPC,WBC正常 Ret 1%
溶血 Coombs
Hb 8.9 BPC,WBC正常 Ret 10%
Hb 8.9
WBC 2900, BPC 4.8万
Ret 1% 白血病
AA…
诊断思路与步骤(进一 步检查)?
男,4岁,5月15日入院
进行性苍白16小时
伴发热、尿色酱油样
体检:体温38.2C,神软,HR120次/分,中至 重度贫血,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 肝脾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