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95843

合集下载

道路交通工程项目建议书

道路交通工程项目建议书

道路交通工程项目建议书
与道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随着XX市发展,XX路交通状态日益拥堵,车辆的大
量涌入以及道路的狭窄,阻碍了交通的有效流动,现在必须在XX路改建
道路,使之能够符合现代城市的要求。

2、项目目的:XX路改建工程的目的是通过改建,使XX路的路面宽
度达到现代城市建设的标准,提升道路的能力,强化道路的功能,保障交
通的有效通行,改善当地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3、项目规模:本次改建项目有XX公里,规划宽度为XX米,计划进
行拓宽、新建、改变路面形状、绿化等一系列改建改造工作。

4、项目投资:本次XX路改建项目投资总额为XX万元,其中财政投
资XX万元,社会投资XX万元,主要资金用于路面拓宽,新建苗圃,绿化
公园等工程施工。

二、工程施工
1、道路拓宽:本次改建XX路拓宽规模为XX米,采用先拆除原重路面,深基层填充,再施工新面层新工法,确保道路平整度和结构稳定性。

2、新建苗圃:采用母子式设计建设苗圃,在XX路旁新建公园空间,
配有休息椅及亭台等,方便居民休息活动,增加道路绿意,美化道路环境。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市政道路的建设和改建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升城市的交通流畅性、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以及提高市民的出行便利性,现提出以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议。

二、项目背景(这部分根据具体情况填写,介绍项目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三、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以下措施,解决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提升城市道路网络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1. 扩建或改善瓶颈路段:针对交通拥堵的瓶颈路段进行扩建或改善,增加车辆通过容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 新建道路连接线:建设新的道路连接线,缓解现有道路的压力,畅通交通流动,提高城市道路网络的韧性。

3. 改善交通信号系统:优化现有交通信号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和协调,提高信号灯的运行效率,减少车辆等待时间。

4. 安全设施完善:增加或改善交通标志、交通指示牌、斑马线等交通安全设施,提高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感。

5. 增加公共交通设施:新建或扩建公交站点、轨道交通站点等公共交通设施,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量。

四、项目实施方案1. 资金预算及来源:明确本项目的资金来源和预算,包括政府拨款、社会资本投资、银行贷款等。

2. 时间计划安排:制定项目实施的时间计划表,包括前期准备、设计与规划、施工建设等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

3. 技术方案和设计:详细介绍本项目的技术方案和设计方案,包括道路宽度、车道设置、交通信号灯布置等。

4. 环境影响评估:进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确保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5. 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高质量完成。

6. 监督与评估机制:建立项目实施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项目按照计划推进。

五、项目效益和影响1. 交通流畅性提升:通过项目实施,解决瓶颈路段问题,优化道路网络结构,提升交通流畅性,缓解交通压力。

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背景介绍道路建设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

道路交通的畅通与否关系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经济建设进程。

为了推进城市交通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促进经济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增加城市主干道路数量根据城市规划和道路交通情况,我们建议增加城市主干道路数量。

主干道路是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主要交通走廊和城市中心的交通枢纽,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增加主干道路数量的同时,还应考虑主干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景观效果。

主干道路通常为双向六车道或八车道,具有高度的通行能力,能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同时,主干道路还应注重景观效果,将道路打造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

建议二: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等重要作用。

在城市道路绿化方面,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加道路绿化面积。

在城市主干道路两侧增加树木或花草,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

二是优化路灯设置。

路灯的设置不仅要满足照明需要,还要考虑其美观性和环保性。

可以选择一些既美观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 灯。

建议三:提高城市道路建设质量城市道路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和城市交通状况,因此我们建议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注重质量控制。

在提高城市道路建设质量方面,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建设质量监管。

对于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应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加强对建设质量的监管,从而保证建设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二是采用新型建材。

新型建材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建筑质量,还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建议四:提升城市道路智能化水平随着城市交通日益繁忙,提升城市道路智能化水平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和监测。

在提升城市道路智能化水平方面,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交通流量监测。

道路建设项目建议书

道路建设项目建议书

道路建设项目建议书尊敬的各位领导:目前,我国交通发展迅猛,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因此道路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提升城市交通运输能力和改善人民出行条件,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比较,我们针对该地区的交通状况和需求,特提出以下道路建设项目建议。

第一、项目背景分析:鉴于目前该地区的道路交通压力较大,拥堵问题较为突出,交通事故频发,无法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我们提出以下项目建议。

第二、项目建议:为了改善交通拥堵问题以及提升城市的道路网络,我们建议实施以下道路建设项目:1. 扩建主要干道:针对交通压力大的主要干道,建议进行扩建工程,增加车道数量,优化红绿灯设置,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 构建快速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建议构建一套快速路系统,便于市民快速通行,减少拥堵问题。

3. 建设便捷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为了鼓励市民步行和骑行,减少汽车出行需求,建议在主要道路两侧建设便捷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并设置隔离设施保障行人和自行车安全。

4. 建设立交桥和地下通道:对于交通拥堵严重的路口,建议建设立交桥或地下通道,分流交通流量,缓解交通压力,并提高交通安全性。

5. 加强交通信号设施:在路口设置适当的交通信号灯,提高交通流量的控制效率,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三、项目可行性分析:为了评估该道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1. 经济可行性:由于交通拥堵问题的存在,该道路建设项目将极大地提升交通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降低交通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 社会可行性: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拥堵,提高人民出行便利程度,对于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改善交通安全非常有益。

3. 环境可行性:精心规划和设计的道路建设项目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引起的尾气排放,降低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第四、项目实施计划:为了高效有序地实施该道路建设项目,我们建议按照以下实施计划进行:1. 建设前期准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工程内容、投资规模和时间节点,并进行资源调配和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

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尊敬的有关部门领导:我是XX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在此向贵部门提交一份关于路工程项目的建议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增长。

而我所在的城市,作为一个新兴发展的城市,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交通拥堵问题逐渐突出。

因此,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项目背景及情况分析该城市现有的道路网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多为单向道路,交通流量大,道路容量已接近饱和状态,导致交通延误和拥堵现象频发。

这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而言,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

因此,进行道路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势在必行。

二、项目目标及意义1.缓解交通压力:通过建设新的道路和改善现有道路的交通设施,提高道路容量和交通流动性,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2.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缓解交通拥堵,减少通勤时间,提高居民出行的效率和便利性,进一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3.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物流效率,加快货物流通速度,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三、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1.建设新的交通干道:规划并建设一条横贯东西的主要城市快速交通干道,以缓解现有道路压力。

该干道应具备多车道、隔离带、快速进出口等功能,同时应考虑与周边地区道路相衔接,以达到整体交通流畅的效果。

2.改建现有道路:对现有道路进行改建和扩充,提升道路宽度和通行能力。

同时,对改建过程中可能对市民出行产生的影响进行充分的预期和计划,确保施工期间交通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3.提升交通设施: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应建设完善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交通标志标线、行人过街设施等,以提高道路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4.建立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现象。

四、项目的可行性及预期效果1.项目可行性:本项目建议基于对城市交通情况的实地调研和系统分析,所提出的建设方案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并且具有阶段性实施的可行性。

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一、背景介绍道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善我市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我向您提出以下建议。

二、问题分析1. 道路拥堵问题:由于城市人口增长和汽车数量快速增加,道路拥堵日益严重。

交通流量大,道路车流饱和,长时间停车给市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2. 交通事故多发:由于道路设计不合理、交通标志不清晰,加上车辆超速行驶等原因,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建议措施1. 扩建道路网络:根据城市交通流量情况,扩建道路网络,增加道路容量。

同时,可以修建高架或地下通道,分流交通压力,进一步缓解拥堵问题。

2. 优化道路设计:对于已有的道路,可以进行设计优化,改进交通信号灯设置,增设转弯车道和人行道等,确保交通流畅与交通安全并重。

3. 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在关键路段增加标志标线,明确车辆行驶方向和道路规则,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要加强标志标线的维护,及时更新损坏或模糊不清的标志标线。

4. 宣传交通安全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

可以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增加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识。

5. 强化交通执法: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超速、闯红灯、遮挡号牌等违法行为,要依法惩处,形成高压态势,提高违法成本。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建议措施的实施,预期能够取得以下效果:1. 缓解道路拥堵:道路扩建和交通流量优化将有效改善道路堵塞情况,减少车辆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2. 降低交通事故率:优化道路设计和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降低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3. 提高城市形象:畅通的道路交通和较低的交通事故率将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的流入。

五、实施预算根据工程规模和建设要求,初步预估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预算为***万元。

六、项目推进计划1. 前期准备:制定项目规划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分工。

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在当下社会,我们可以使用建议书的机会越来越多,建议书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集中广大群众的智慧。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建议书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1项目建议书是初步选择项目,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工作,主要考察建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享了道路硬化的项目建议书给大家参考!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巴迪乡结义村打尼拉小组道路硬化项目。

2、建设地点:巴迪乡结义村打尼拉小组。

3、建设单位:巴迪乡。

4、项目性质:新建。

5、项目负责:高志雄。

6、建设年限:2012年。

7、建设规模及内容:硬化道路430米,跨河桥3座。

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46万元,其中向上级申请资金30万元,农民自筹16万元。

9、项目效益:该项目建成后,可改善全组居民32户128人、大小牲畜571头的行路难、生产难和生活难等问题,推进当地区域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为当地农副产品及粮食外销打开运输通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可以加快我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二、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巴迪乡结义村打尼拉村民小组位于距巴迪乡政府所在地27公里处,全组总面积5平方公里。

该村地处云贵高原西北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3℃,无霜期182天,春季雨少干旱,降雨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均降水量567毫米。

区域内沟壑纵横,山大沟深,土壤贫瘠,地下资源比较匮乏,地表资源相对丰富,粮食产量低,产业结构单一,已严重制约了该组的农业经济发展。

(二)社会经济条件20xx年底,全组居民32户128人、大小牲畜443头,耕地面积1303亩,其中基本农田43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

粮食总产66560公斤,人均产粮52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元。

三、项目背景及建设理由农村道路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连接城乡大市场,推进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

道路工程施工建议书

道路工程施工建议书

道路工程施工建议书项目名称:XX道路工程一、项目背景及目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需求日益增长,现有道路设施已无法满足人们出行需求。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市民出行环境,特提出建设XX道路工程。

本项目旨在构建一条便捷、高效、安全的交通通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地点:XX市中心区域2. 项目长度:约5公里3. 项目类型:城市主干道4. 设计标准: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35米,路面宽度30米,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5. 工程投资:预计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6. 施工周期:预计施工周期为24个月三、项目必要性1. 缓解交通压力:本项目地处城市中心区域,周边交通繁忙,现状道路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通过建设本项目,可以有效缓解现有道路的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项目连接城市重要区域,建成后将有利于提高区域交通便利性,促进产业集聚,推动经济发展。

3. 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本项目将改善市民出行环境,缩短出行时间,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4. 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本项目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有利于优化城市交通布局,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四、施工方案及措施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应充分调查了解现场情况,明确施工范围、施工内容、施工要求等。

组织施工队伍,配备施工设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 施工进度安排:本项目预计施工周期为24个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等;第二阶段为道路主体施工阶段;第三阶段为附属设施施工阶段。

3. 质量保障措施: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 安全施工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施工安全。

5. 环保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章总论1.1 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塔南路道路工程1.1.2项目承办单位及概况项目承办单位:石家庄市城市管理局承办单位概况:石家庄市城市管理局是主管全市城市管理和市政工程的综合部门。

1.1.3 编制单位石家庄市市政设计研究院1.1.4编制依据1. 石家庄市城市管理局的委托书及要求2.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3. 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4. 石家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及资料1.1.5编制内容1. 本项目编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概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工程方案、环境保护、节能、项目实施安排、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内容。

1.2 项目概况1.2.1 拟建项目地点石家庄市城区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塔南路道路建设标准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道路红线宽度32米,其中行车道宽18米,人行道各宽4米,绿化带各宽3米。

路面形式为沥青混凝土柔性路面。

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以及附属工程。

1.2.3 工程方案1. 道路工程:道路按规划断面分段形成。

本项目为放射东路至仓兴街段、青至建大街路段。

石栾路以东有一条现状小路,一西无现状路。

2. 排水工程:本方案涉及路段均按规划管网形成。

现状相交路段排水无出路。

3. 照明工程:本方案涉及路段均桥做照明用路灯。

5. 附属工程:做绿化设施。

1.2.4 设条件本报告通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认为石家庄市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雄厚,道路建设材料来源丰富,运输条件极其便利,具备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

1.2.5 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1400.01万元。

由市财政拨款。

1.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3结论本项目将青园街、建设大街、建通路有效连接,对缓解所在区域交通压力、疏散过境交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解决与之相交各路段雨污水无正常出路的问题,因此应该尽快实施。

本报告综合考虑了工程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对每一个方面都进行分析和论述,工程是必须、及时和可行的。

第2章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2.1区域概况2.1.1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石家庄市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1993年石家庄地、市合并,现行政区划设七区、十二县和五个县级市,土地面积1.58万平方公里。

2005年末,石家庄市总人口为927.3万人,其中石家庄市区人口224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5.53%。

石家庄市是少数民族散居的城市,共有43个少数民族成分,占全市总人口的0.8%,少数民族中一回族为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6.8%,主要分布在市内五区和无极县、藁城市、新乐市、辛集市、正定县。

全市有3个民族乡,18个民族村。

2.1.2结构位置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处燕赵腹地。

东隔衡水、沧州与渤海相距300公里,西与煤炭基地山西相连,南接邢台,北邻保定,东部与衡水市接壤。

石家庄市辖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太行山海拔1千米左右,京广铁路西侧及其以东平原区,海拔34—100米,地势平坦。

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回,是冀中南地区和华北南部的中心城市,也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商贸、文化和信息中心。

2.1.3自然资源一、农副产品资源石家庄市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为谷等;油料作物主要一油菜为主,余有花生、蔬菜等。

除主要农作物外,还有价值较高的各类水果、瓜菜等。

著名的特产有赵县雪花梨和鸭梨。

二、能源、矿产滋芽石家庄市能源资料比较丰富。

煤田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在井陉县,其次是赞皇、元氏两县。

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辛集市、晋州市凹陷中。

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平山、辛集、行唐、无极、晋州等线(市),共有13个地热井,主要用于洗浴、地热取暖、孵化、食用菌培植、鱼类养殖等。

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铁、铝土矿等。

其中黄金主要分布于灵寿、平山两县。

位于灵寿县的石湖金矿是石家庄市最大的采、选、冶联合生产企业,黄金年产量超万两。

铁矿主要以磁铁为主,多分布于平山、赞皇等地。

铝土矿主要集中于井陉县。

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硅线石、耐火粘土、碎石母、滑石、蛇纹石、石英、长石、岩棉用辉绿岩、饰面用花岗石、大理石、重晶石等。

其中饰面石材、电石辉岩、制碱灰岩、溶剂灰岩都在全省占有重要的地位。

平山红、中国黑等优良的饰面石材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

水气矿产主要为矿泉水,在石家庄分布广泛。

目前已评价矿泉水源地40个,开发企业8家。

已;列入《河北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中,保有储量居全省前三位的矿产有17中,其中水泥用灰岩等建材非金属矿产、化工灰岩等在全省占资源优势,对石家庄市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重大。

三、旅游资源石家庄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其中既有历史文化名城、现代革命纪念地等人文资源,又有山林、湖泊、温泉等自然资源,还有风俗民情、商贸购物、都市观光等独特资源,不仅种类全、数量多,而且开发价值很高。

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0余处,各类文物景点多达1200余处;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苍岩山、嶂石岩),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封龙山、天桂山);还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省历史文化名城赵县;以及省级旅游度假村4处(蟠龙湖、苍岩山、温塘、嶂石岩),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五岳寨);省级森林公园7处(仙台山、驼梁、南寺掌、赤支、龙州湖、西柏坡等);国家级和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独特的省会地位、繁荣的商贸更为发展商贸会展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2.2.1 石家庄石家庄素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是全国铁路、公路、邮政、通讯的重要枢纽。

石家庄火车站为全国三大编组站之一,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客货中转中心,有京广、石太、石德三条铁路交汇于此,塑黄铁路横穿我市北部;公路运输四通八达,京深、石太、石黄、青银高速公路和107、307、308等国道在市域内纵横交错;石家庄民航机场已开通20多条国内航线;地方道路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形成了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地方道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石家庄市优越的结构位置为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该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井陉、徽水发电厂、西柏坡电厂均是石家庄重要的能源基地。

年实现地区生产20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2%,第一产业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255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1025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4亿元,增长14.2%。

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生产保持了稳步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

石家庄盛产小麦和玉米,多数地区一年两熟,小麦生产为居全国前列,赵县的雪花梨和鸭梨驰名中外。

2006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8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215亿元,增长3.7%,牧业产值230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也产值14亿元,增长8.5%。

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85.2万吨,比上年增加了2.8万吨,粮食亩产439公斤与上年持平。

2006年全市工业生产与效益保持了快速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增速比上年略有回落,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196.0亿元,增长6.3%。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但亏损企业额增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8.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58.9亿元,增长21.3%,增速和上年持平,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77.2%。

“五大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增强。

2006年,全市以经济地理调整为主线,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得到健康发展。

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化公示范基地等“五大基地”建设取得进展,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固定资产铜子呈现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达到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城镇投资完成997亿元,增长26.3%。

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47亿元,增长25.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33亿元,增长27.5%。

建设项目投资完成866亿元,增长29.7%;施工项目个数3423个,增长2.8%,桥开工项目2992个,增长9.0%;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1.5亿元,增长8.0%,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达到940万平方米和224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4.8%和125.8%。

2.2.2石家庄市桥东区桥东去位于石家庄市中部,东以胜利北大街、建设大街、汇通路的中心线为界,与长安区、欲华区相邻。

西以京广铁路上行线及红旗、陈章村的村界为限,与新华区、桥西区相邻,南与欲华区和鹿泉市相界,北与正定县接壤,面积46.59平方公里,人口31.76万人。

桥东区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桥东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该区对南三条商品批发市场的拆迁改造,一大批专业商城拔地而起,金正及建国食品、太和日化城、四海五金电料城已相续投入运营,使南三条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年成交额100多亿元。

进一步拉动了该区五金阀门、机电、通讯、服装、包装、化工、装饰材料、干鲜水果等产品的产销。

该区交通便捷,四通八达,107国道纵贯该区,有华夏、胜南向阳、运河桥等长途客运站,通达华北、西北、中原、东南等省、区、市。

2.2.3石家庄市长安区长安区位于石家庄市的东部,辖8个办事处,3个镇,全区面积111.24平方公里,人口40.93万人。

长安区是市直机关集中的区。

中共石家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部、室、委、办、局等绝大部分都设在本区。

长安区是全市轻纺工业、重工业集中的地区。

著名的华北制药集团、天同集团、化肥厂、钢厂及河北常山纺织集团等单位都坐落带本区。

改革开放以来,长安区的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飞速发展。

2.2.4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1年3月21日成立的行政区,位于石家庄市区东南部,面积101.45平方公里,人口40.23万,辖2镇、1乡、7个街道办事处。

裕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快捷,是省会的交通要冲,裕华路、二环路、京珠高速、石德铁路四条交通主动脉构筑了裕华区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裕华区是有原石家庄市的两县三区的部分乡镇、街道组成,具有综合发展优势。

全区已形成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20多家大型商业机构成了裕华区第三产业发展的脊梁,槐底装饰材料商城是全省最大的封闭式装饰材料商城,方村镇投资1.3亿元建设的北方摩托车城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位于留村乡的石家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更始省会乃至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颗明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