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磁选的调查报告(3)

合集下载

红土镍矿含碳球团还原焙烧_磁选试验

红土镍矿含碳球团还原焙烧_磁选试验

第23卷第10期2011年10月 钢铁研究学报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Vol.23,No.10October 2011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础研究资助项目(CDJRC10130009)作者简介:李东海(1988—),男,硕士生; E-mail:lvxuewei@cqu.edu.cn; 收稿日期:2011-03-07红土镍矿含碳球团还原焙烧-磁选试验李东海, 吕学伟, 白晨光, 胡 途, 潘 成, 尹嘉清(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0044)摘 要:为提高红土镍矿金属品位及回收率,采用含碳球团还原焙烧-磁选分离工艺对镍品位为1.45%(质量分数,余同)的红土镍矿进行了处理,研究了还原温度、配碳量、还原时间以及磁选工艺对Ni、Fe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温度和配碳量的增加,Ni、Fe品位及回收率均会增加,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配碳量次之,时间最小。

1 000℃以下,还原产物多表现为弱磁性;1 200℃时,Ni、Fe主要以强磁性物质存在;当还原温度为1 200℃,碳、氧摩尔比为1.2,还原时间为30min,磁场强度在(1 000~1 143)×10-4 T时,Ni、Fe品位及回收率最佳。

关键词: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磁选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963(2011)10-0009-06Reduction Roasting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ofNickel Laterite Pellets Bearing CarbonLI Dong-hai, L Xue-wei, BAI Chen-guang, HU Tu, PAN Cheng, YIN Jia-qing(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rade and recovery ratio of Ni and Fe,process of reduction roasting and magneticseparation of nickel laterite carbon bearing pellets was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carbondosage,time and magnetic intensity.The results show that,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carbon dosage,more and more Ni and Fe can be enriched,while the impact of time was little;the reduced products performs weakmagnetism below 1 000℃,and when temperature is up to 1 200℃,most Ni and Fe can exist as strong magneticsubstance.It was evident that the best results would be achieved when T=1 200℃,C/O=1.2,t=30min andmagnetic intensity was 1 000×10-4 T to 1 143×10-4 T.Key words:nickel laterite ore;reduction roasting;magnetic separation 由于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不锈钢工具及材料越来越受到青睐,因而近10年来,国内的镍消费量和不锈钢产量迅速增长[1-3],如图1所示。

腐殖型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磁选半工业试验

腐殖型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磁选半工业试验

腐殖型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磁选半工业试验钱有军;裴晓东;佘世杰;刘晨【摘要】为进一步探究还原焙烧—弱磁选富集工艺处理红土镍矿的试验效果及可行性,在实验室小型试验基础上,在44m推板烧结窑上进行了还原焙烧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1 150℃左右,焙烧时间为90 min,煤配比为20%,助溶剂组分元明粉、苏打、硼砂配比为6:2∶1、用量为22.5%,还原产品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弱磁选磁场强度为80 kA/m情况下,可获得含Ni 6.39%、回收率73.84%,含Fe 77.72%、回收率64.24%的镍铁精矿.该镍铁精矿可作为产品直接出售,也可进一步精炼为高品位镍铁合金,实现了该腐殖型红土镍矿的有效利用.【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3页(P39-41)【关键词】红土镍矿;半工业试验;还原焙烧;磁选富集【作者】钱有军;裴晓东;佘世杰;刘晨【作者单位】中钢集团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红土镍矿可依据镍、铁、硅、镁含量的不同,分为褐铁矿型、过渡型及腐殖型,其中腐殖型红土镍矿适合火法工艺处理[1-3]。

目前,火法工艺主要有高炉法、烧结—电炉法、回转窑—电炉法等,这些方法均能产出不同级别的镍铁合金,但又不同程度存在能耗高、污染重、操作成本高的缺陷[4-6]。

针对传统火法工艺所面临的问题,近年来,红土镍矿还原焙烧—弱磁选工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该工艺在较低温度(1000~1200℃)下,采用还原煤将镍铁从红土矿中还原出来,然后经磁选将镍铁与脉石分离,产出低品位的镍铁合金,其产品可直接出售,也可进一步精炼成高品质镍铁合金[7]。

该类红土镍矿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能耗小,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8]。

为充分说明还原焙烧—弱磁选富集工艺处理腐殖型红土镍矿的工业可行性,在实验室小型试验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半工业试验,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该工艺的生产实践奠定了基础。

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报告

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报告

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报告一、引言镍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制造、电池制造、化学工业等领域。

红土镍矿是一种新发现的镍矿石,其开采潜力和应用前景备受关注。

本试验旨在对红土镍矿进行探索性试验,确定其物化性质以及提取镍的潜力。

二、实验方法1.实验样品从红土镍矿矿石矿场中获得一定数量的样品。

2.矿石理化性质测定使用X射线衍射(XRD)仪器对红土镍矿样品进行分析,确定其矿石成分和结构。

3.金属镍提取将红土镍矿样品研磨成粉末,并进行酸洗,去除杂质。

然后,将矿样与还原剂(如焦炭)混合,在高温下进行焙烧还原反应,以将镍从矿石中还原出来。

最后,用盐酸进行提取,得到镍盐溶液。

4.镍含量测定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镍盐溶液中的镍含量。

三、结果与讨论1.矿石理化性质测定通过XRD分析,确定红土镍矿的主要组成成分为镍矿石矿物(如赤铁矿、脆硬矿等)和一些杂质矿物(如石英、菱铁矿等)。

矿石结构为晶体结构,其中镍矿石矿物的晶格参数为…2.金属镍提取通过焙烧还原反应,成功从红土镍矿中将镍还原出来,并以盐酸形式提取得到镍盐溶液。

镍的还原率为…3.镍含量测定通过ICP-MS测定镍盐溶液的镍含量,得到平均含量为…。

这表明红土镍矿中富含镍元素,具有较高的镍含量。

四、结论通过探索性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红土镍矿主要由镍矿石矿物和一些杂质矿物组成,其中镍矿石矿物含量较高。

2.红土镍矿中镍的还原率较高,并且成功提取得到镍盐溶液。

3.红土镍矿中的镍含量较高,具有潜在的价值。

甲烷作用下硅镁型红土镍矿低温还原焙烧—磁选镍铁精矿

甲烷作用下硅镁型红土镍矿低温还原焙烧—磁选镍铁精矿

甲烷作用下硅镁型红土镍矿低温还原焙烧—磁选镍铁精矿丁志广;李博【摘要】选自云南元江的硅镁型红土镍矿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甲烷低温还原,并通过磁选得到镍铁精矿.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在600~900℃,对镍和铁的品位和回收率影响很小,镍和铁的回收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镍和铁的品位及回收率随着还原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甲烷浓度的增加使得镍和铁的品位降低,回收率则增加;在还原温度为800℃、还原时间为90 min条件下,当硫酸钠的添加量从5%增加到20%时铁的品位和回收率逐渐减小,而镍的品位和回收率则逐渐增加.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S)分析还原过程中硅镁型红土镍矿矿相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精矿主要是镍以及铁的氧化物,并且精矿中铁的品位远远高于镍的品位.%In this study,the garnierite from Yuanjiang,Yunnan province was reduced by methan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followed by magnetic separation to obtain the ferronickel concentrat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duction temperature in the range of 600 ℃ to 900 ℃ had no noticeable effect on the contents and recoveries of nickel and iron.The contents and recoveries of nickel and iron in the concentrates increased slightly with prolonging of the reduction time.In addition,the contents of nickel and iro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methane concentration,whereas the recoveries of nickel and iron increased.Decreases in the iron content and recovery were observed when the dosage of sodium sulfate varied from 5% to 20%under a reducing temperature of 800 ℃ and a reducing time of 90 minutes,whereas the nickel content and recovery were gradually increased.The phase and micro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garnierite in thereduction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ickel and iron oxides were the main phase in concentrate,and the content of iro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nickel.【期刊名称】《矿冶》【年(卷),期】2018(027)001【总页数】7页(P30-36)【关键词】硅镁型红土镍矿;甲烷;低温还原;磁选【作者】丁志广;李博【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复杂有色金属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15镍是一种重要的战略储备金属,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1〕。

某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报告

某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报告

某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报告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各大矿业公司在矿产资源的探索上也越来越重视。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如何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成为每个矿业公司必须关注的主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某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该试验大大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对本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试验内容本次试验针对一座红土镍矿展开,主要探测矿脉的深度、矿化程度等指标。

试验采用的装备是多功能地质雷达,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波在地下的反射来获取地质信息。

在进行试验之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对矿区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同时分析了历史数据与前期工作报告。

接着,我们使用无人机对矿区进行了卫星测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下深部探测。

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多功能地质雷达在矿脉深度等方面进行了探测。

该雷达具有多种探测模式,并可以实时获取测量数据,因此取得了较为精确的测量结果。

三、试验结果通过我们的探测,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矿脉深度较为浅,平均深度为100-120米。

2. 矿区内地质环境较为复杂,部分地区有明显的裂隙或者断层现象。

3. 矿脉粘结性相对较强,未受到较为明显的淋滤和冲蚀。

4. 矿化程度较高,属于一级矿体。

通过以上的结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红土镍矿可以被开采,并具有较高的开采经济效益。

同时,由于矿脉深度浅、地质环境复杂的特点,我们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减少开采的风险。

四、试验收获本试验进一步探索了多功能地质雷达在矿产资源探测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与传统的开采方法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多功能地质雷达可以显著提高开采效率,提高精确度和准确度,并且可以大大减少前期探测工作的时间和耗费。

同时,本试验也为矿业公司的开采业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我们的试验,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1. 在开采中采用多功能地质雷达进行探测,可以提高开采效率和精度。

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报告

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报告

1 原料性能及其研究方法1.1 原料物化性能原矿来自印尼爪洼岛和苏拉维奇的红土镍矿,来样有四种,分不为Cy-1-A(破裂干燥后呈红色),Cy-2-A(破裂干燥后呈橙色),Cy-1-B(破裂干燥后呈橙色),Cy-2-B(破裂干燥后呈绿色),A为散料,B为块矿。

对来样分不测其水分,通过晒矿后再测水分,结果如表1-1。

晒后对块矿进行粗破,测其粒度组成,结果如表1-2。

对四种原矿采纳鄂式破裂机粗破(<5mm),再通过干燥(这种矿石的外在水分以吸附水状态存在,不易脱除,因此干燥是在120℃的风箱中干燥8小时后才进行下一步操作)、对辊机破裂,然后按重量比混合,形成一种混合原料,混合料的水分6.22%,作为我们的试验原料,混合料中Cy-1-A占43.0%,Cy-2-A 占29.7%,Cy-1-B占13.7%,Cy-2-B占13.6%,各组分的堆密度和粒度组成结果如表1-3,各组分取样磨细(<0.075mm占90%)后送矿冶研究院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4。

表1-1 来样的水分变化名称Cy-1-A Cy-2-A Cy-1-B Cy-2-B 来样水分/% 23.20 34.30 15.62 36.28晒后水分/% 13.65 23.84 6.69 4.73注:由于块矿不行测水分,只取块矿中的散料测其水分,而块矿中的实际水分比较大。

表1-2 来样的粒度组成/%种类粒度组成/mm+40 -40~+25 -25~+16 -16~+10 -10~+5 -5 Cy-1-A 10.2 9.8 12.3 13.1 19.7 34.9 Cy-2-A 0.8 2.9 5.9 10.9 16.2 63.1 Cy-1-B 45.2 19.9 8.6 5.8 6.0 14.4 Cy-2-B 64.6 10.4 3.7 2.9 4.3 14.1 注:对两组块矿进行粗破(手工锤击),来样中细小颗粒(-5mm)专门少,大部分是在筛分过程中产生。

低温条件下红土镍矿焙烧性质的研究

低温条件下红土镍矿焙烧性质的研究

低温条件下红土镍矿焙烧性质的研究摘要:以两种红土镍矿(硅镁镍矿和褐铁矿)为原料,通过差热-热重(TG-DSC)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以及恒温焙烧等方法,对红土镍矿的焙烧特性及焙烧后的矿相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

发现两种矿石都可以在900?℃下,20min之内将所含有的结晶水脱除干净;硅镁镍矿的主要矿相为蛇纹石,其在625?℃附近脱除结晶水,生成新物质橄榄石和顽火辉石,700?℃之后其脱水减重效率趋于平缓,900?℃时,橄榄石和顽火辉石达到很高的结晶程度;褐铁矿的主要矿相针铁矿在280 ℃附近脱除结晶水,400?℃之后脱水减重效率趋于平缓;硅镁镍矿的结晶水含量大概为8.37?%,褐铁矿的结晶水含量大概为10.74?%。

关键词:红土镍矿差热-热重分析XRD衍射分析恒温焙烧Research on roa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laterite ore in low temperatureAbstract:The roas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ogical phase of laterite ores(garnierite and limonite)were studied through thermogravimetric and difference scanning calorimetry analysis(TG-DSC),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XRD)and constant temperature roas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rystal water were mostly removed in 20 min under 900 ℃.The crystal water of serpentine,mainphase in garnierite,was removed around 625 ℃and in the mean time, two new substances,olivine and enstatite appeared.After 700℃,weight loss efficiency of garnierite leveled off.Under 900℃,olivine and enstatite achieved a high degree of crystallization.The crystal water of limonite was removed around 280℃.After 400℃,weight loss efficiency of limonite leveled off.There are approximately 8.37% crystal water in garnierite and that of 10.74% in limonite.Key Words:laterite ore thermogravimetric and difference scanning calorimetry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constant temperature roasting.镍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延展性和耐腐蚀性,广泛的应用于不锈钢、催化、燃料电池等高新科技领域,特别是生产不锈钢的需求,成为拉动镍产业的巨大动力[1-2]。

镁质红土镍矿焙烧—磁选的因素影响规律

镁质红土镍矿焙烧—磁选的因素影响规律

第4期f i f戶保J P与刷用No 4 2017 年 8 月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ug. 2017镁质红土镍矿焙烧一磁选的因素影响规律+文堪,雷舒雅,王宇斌,彭祥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与矿资学院,陕西西安710055)摘要:还原焙烧一磁选是处理镁质红土镍矿的常用工艺,为考察还原焙烧一磁选过程中各因素对键分选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以青海某低品位镁质红土镍矿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料层厚度和磁场强度是影响还原焙烧一磁选镍粗精矿产率及回收率的显著因素,而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还原剂用量是影响还原焙烧一磁选镍粗精矿产率及回收率的不显著因素。

还原焙烧一磁选分选镍的粗选作业最优条件为:还原剂用量为5%、还原温度为800丈、料层厚度为10mm、还原时间为30 min、磁场强度为200 kA/m,在此条件下,可获得产率22. 88%、回收率38. 99%的镍粗精矿。

研究对镁质红土镍矿现场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磁选;正交试验;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TD9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 -0076(2017)04 -0053 -06D01:10. 13779/ki.issnlOOl -0076.2017.04.012Effect Laws of Factors on Roasting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Process of Magnesian Laterite Nickel OreWEN Kan, LEI Shuya, WANG Yubin, PENG Xiangyu(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Mineral Resources,X 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 i’an 710055, China)Abstract :Reduction roasting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are common technologies for treating magnesian lat­erite nickel or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reduction roastingand magnetic separation on the separation behavior of nickel, a low grade magnesian laterite nickel ore inQinghai was used as raw material.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was applied, and extreme differenceand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terial layer thicknessand the intensity of magnetic field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yield and recovery rate of nickelconcentrate in reduction roasting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While the roasting temperature, roasting timeand dosage of reducing agent were insignificant. It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roughingoperation of reduction roasting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the dosage of reducingagent was 5% ;the reduction temperature was 800 °C, the material layer thickness was 10 mm;the reduc­tion time was 30 m in;and the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was 200 kA/m. Under these conditions, a nickelconcentrate with yield of 22.88% and recovery of 38.99% could be obtained. The research had importantreference valu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agnesian laterite nickel ore.Key words :nickel laterite ore; reduction roasting ;magnetic separation ;orthogonal test; influencefactor **收稿日期:2017 -05 -18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项目(2014SJ- 04)作者简介:文堪(1993-),男,陕西商洛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物材料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土镍矿弱还原焙烧磁选项目研究报告
作者:王春轶
红土镍矿是含镁铁硅酸盐矿物的超基性岩经长期风化产生的,是由铁、铝、硅等含水氧化物组成的疏松的粘土状氧化矿石,由于氧化铁矿石呈红色,所以称为红土矿。

风化过程中镍自上层浸出,在下层沉淀,NiO取代了相应的硅酸盐和氧化铁矿物晶格中的MgO、FeO。

红土矿的化学和矿物学组成变化范围很大,特别是Fe/Ni和SiO2/MgO的重量比、化学和物理水含量。

矿石中镍元素和铁元素的分布具有一致性。

矿石中富铁的部分中往往镍含量也较高,其它部分相对较低。

这在理论上对此类矿石进行还原一磁选富集提供了可能性。

还原焙烧--磁选工艺的最大特点是生产成本低,能耗中能源由煤提供,每吨矿耗煤160~180Kg。

而火法工艺电炉熔炼的能耗80%以上由电能提供,每吨矿电耗560~600kWh,两者能耗成本差价很大,按照目前国内市场的燃料价值计算,两者价格相差3~4倍。

世界上工业化生产的只有日本冶金(Nippon Yakim)公司的大江山冶炼厂,其工厂的还原焙烧一磁选工艺流程为:原矿磨细后与粉煤混合制团,团矿经干燥后,高温进行还原焙烧,焙砂球磨后得到的矿浆进行选矿重选和磁选分离得到镍铁合金产品。

但是该工艺存在的问题仍较多,大江山冶炼厂虽经多次改进,工艺技术仍不够成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生产规模仍停留年产l万吨镍左右。

一、国内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磁选研究现状
国内对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磁选方面做过深入研究的有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所,还有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首钢有限公司,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做过相关的研究。

针对我公司红土镍矿弱还原焙烧磁选研究项目,我对国内中南大
学,东北大学,北京矿冶总院,长沙矿冶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及现状做了深入调查。

其中长沙矿冶研究院,北京矿冶总院和东北大学等针对我公司红土镍矿分别做了探索性试验。

1、中南大学在红土镍矿还原焙烧方向上做的研究
中南大学在红土镍矿氯化离析--磁选和红土镍矿预富集--还原熔炼制取低镍铁合金等方面做过深入的研究,下面对其研究方向及成果做简单介绍。

1.1氯化离析--磁选工艺的研究
氯化离析--磁选工艺是在中性或弱还原气氛条件下,矿石中的镍、钴和铁等金属氧化物都可以被氯化剂释放的氯化氢氯化生成对应的氯化物,然后其氯化物蒸气在炭粒表面被离析得到金属单质或合金,同时氯化剂得到再生,离析后的焙砂经过磁选而得到镍钴富集精矿。

磁选镍精矿产品指标为镍品位 6.47%,镍回收率86.75%,钴品位0.224%,钴回收率65.37%。

对国外某矿区的三种不同矿层的红土镍矿氯化离析一磁选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矿层的红土镍矿在氯化离析过程中消耗的药剂用量不太一致,但都能使精矿中镍富集8倍以上,钴富集6倍以上,且褐铁矿型的红土镍矿能使镍的收率达到90%以上,钴的收率接近70%。

该课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氯化离析--磁选工艺可以选择性的富集镍钴并降低硅、镁的含量,显著降低了药剂的使用量和后续净化过程的处理量,这对我国储量丰富的红土镍矿资源以及全球其他红土镍矿矿区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缺点是由于离析时温度高,造成Co回收率低,加入氯化剂会造成后续处理困难。

1.2红土镍矿预富集--还原熔炼制取低镍铁合金的研究
该研究是采用预还原--湿式磁选--还原熔炼的新工艺从红土镍矿制取镍铁合金。

该项研究通过对氧化镍及氧化铁还原的热力学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探索。

研究表明镍和铁在矿石中大都是类质同象结构,预还原后的镍和铁大都是共晶形式存在,磁选后Ni和Fe均得到一定的富集。

通过对精矿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精矿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铁、金属镍及镁橄榄石等。

在最佳试验条件下,
镍铁精矿产率为83.40%、镍品位为2.30%、镍回收率为96.11%、铁品位为68.72%、铁回收率为83.07%。

2、北京矿冶研究院在红土镍矿还原焙烧方向上做的研究
北京矿冶研究院在红土矿直接制备镍铁颗粒,红土矿磁化焙烧——还原熔炼工艺等方面做过深入的研究。

红土矿直接制备镍铁颗粒项目属于国家863计划项目,与山东、山西进行了红土矿直接生产镍铁项目的研究,Ni的回收率达到88%以上。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以褐铁矿型红土镍矿为原料进行还原焙烧-磁选,镍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铁回收率70%,可以得到镍富集5倍的镍铁产品。

但是蛇纹石类(镁质矿)矿石的还原焙烧-磁选效果不是很理想。

3、东北大学在红土镍矿还原焙烧方向上做的研究
东北大学在红土镍矿的微波还原焙烧领域做过深入的研究,该研究主要是先将红土镍矿进行微波还原焙烧,然后在浸出时铁以针铁矿或赤铁矿的形式与浸出液分离。

此外他们还对褐铁矿型的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磁选做过研究,对离析剂,硫化剂对红土镍矿还原焙烧过程的影响做了探索。

在对褐铁矿型红土镍矿进行还原焙烧中,镍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

在对硅镁镍矿试验过程中,由于硅镁镍矿中有50%--60%左右的镍在硅酸镁晶格中,还原焙烧过程中很难将这部分镍富集起来,所以镍的回收率很低,一般镍的富集程度在3—5倍左右,在铁全部磁选出来的时候,会有部分镁也进入精矿中,所以镍镁分离效果不理想。

并且用回转窑还原焙烧红土镍矿时,窑体结圈严重,所以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磁选面临一些技术难题,很难进行产业化。

上述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红土镍矿还原成镍铁的颗粒,并通过磁选富集镍铁颗粒生产镍铁的方法,属于火法冶金。

由于还原焙烧时所用温度很高,一般在1000—1300摄氏度左右,能耗相对较高,环境污染严重。

研究表明还原焙烧磁选处理红土镍矿时,褐铁矿型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磁选镍的回收率很高,可以达到90%以上,而硅镁镍矿由于绝大多数的镍以类质同象状态存在于硅酸盐晶格中,在还原焙烧时,镍很难汇聚富集,所以镍的回收率很低。

二、我公司红土镍矿弱还原焙烧磁选试验情况
我公司提出的弱还原焙烧磁选富集镍的研究,与上述科研院所所做的研究稍有不同。

弱还原焙烧磁选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将红土镍矿在低温下弱还原焙烧,将其中的铁还原成四氧化三铁并将镍捕集其中,采用磁选将富集镍的四氧化三铁分离出来,并利用湿法对磁选精矿进行浸出提取镍钴的方法,该法属于火法湿法结合工艺。

目前科研院所做的研究主要是还原焙烧磁选----熔炼镍铁的工艺,该工艺属于火法。

这两个工艺都是以“磁化焙烧----磁选”为前提的。

二者虽然都进行“磁化焙烧----磁选”,但是它们的工艺条件是不相同的。

对于火法(冶炼镍铁)来说,对焙烧温度的要求不严格,只要能使镍(钴)的富集和回收率都达到最佳经济值即可;对于火法湿法结合工艺来说,对焙烧温度的要求就特别严格(需要较低的焙烧温度),如果焙烧温度过高,钴、镍被铁重结晶包裹,就会影响到后续作业,造成浸出率明显降低。

二者间的不同还在于所产出的最终产品不一样,火法只产出镍铁合金产品,市场上镍铁产品只以“镍+钴”折合镍金属的价格的90%计价。

而火法湿法结合工艺则能直接产出镍和钴的工业产品,镍钴单独计价。

在处理同量矿石的情况下,其产值会明显高于火法生产镍铁工艺。

北京矿冶总院的蒋训雄教授利用我公司提供的铁质矿与镁质矿分别做了还原焙烧磁选探索性试验。

在温度为800—900摄氏度条件下,铁质矿与镁质矿分别还原焙烧后,两种矿磁性均很弱,磁选管无法磁选富集。

在1100—1200摄氏度条件下,还原焙烧4小时后,镁质矿磁性弱,无法磁选;铁质矿磁性稍微强一些,但是磁选效果不佳,精矿率低,镍的回收率只有60%左右。

后期通过改变参数再次试验后,铁质矿的磁选精矿率40%左右,镍的捕捉率大于77%,铁的捕捉率大于75%;镁质矿磁选精矿率极低。

实验数据表明我公司提供的红土镍矿弱还原焙烧还原成四氧化三铁后,铁质矿与镁质矿的磁选精矿率均很低,镍的回收率极低。

在较高温度下还原成镍铁颗粒后磁选,铁质矿镍的回收率稍高,镁质矿镍的回收率依旧很低。

分析认为我公司的铁质矿并非真正意义的褐铁
矿型红土镍矿,里面夹杂大量硅镁镍矿粉体,这部分镍在还原焙烧过程中难以汇聚,所以镍的回收率难以提高。

三、结论
大量的研究表明,对于硅镁镍型红土镍矿,镍主要是和镁、铁以类质同象结构存在,镍夹在硅酸盐的晶格中。

在弱还原焙烧时,由于Mg—Si、O—Si不饱和键很多,还原过程中电子容易发生转移,所以晶格中的镍很容易被还原出来,但是镍被包裹在硅酸盐中,难以汇聚成颗粒或进入四氧化三铁中,这部分镍很难被富集起来,只有游离态的镍和本身就位于铁的化合物中的镍能够被磁选富集,所以镍的回收率很低。

若想将硅酸盐中的镍汇聚起来,必须在高温下将硅酸盐融化,而这样的条件下,能耗很高,还原后形成的是镍铁颗粒,经磁选后做镍铁合金更经济。

对于褐铁矿型红土镍矿来说镍容易富集在四氧化三铁中而被富集起来,但是由于铁含量很高,硅、镁、钙、铝总量占比较小,还原焙烧磁选后富集比较小,还原焙烧磁选没有实际意义。

基于以上原因,建议公司在红土镍矿弱还原焙烧项目上不做实质性研究,待科研院所将弱还原焙烧过程中镍颗粒汇聚难题攻关后再做打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