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活动度与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疗效的关系
血浆置换在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氨较 治疗前 明显下降 ( < O o ) 血浆 白蛋 白( B)凝 血酶 P .5 , AL 、
原 活 动 度 (TA) 升 ( o O ) 丙 氨 酸 转 氨 酶 ( T) 天 冬 P 上 P< . 5 , AL 、 氨 酸 转 氨 酶 ( T) 明显 变 化 ( O O )见 表 1 As 无 P> . 5 , 。肾 功 能 、 电
治 疗 前 后 的 检 测 结 果 进 行 配 对 检 验 。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研 究 对 象 . 我 院住 院 的慢性 重 型肝 炎患 者 2 O例 , 断 标 准 均 符 合 诊 20 O 0年 制 定 的 《 国 病 毒 性 肝 炎 防 治 方 案 》]其 中 男 1 全 [, 1 5例 , 女 5例 ; 龄 l ~ 5 年 9 8岁 , 据 临 床 表 现分 为 早 、 、 期 , 根 中 晚 早期 9 例 , 期 8 , 期 3例 , 有 HB 感 染 , 例 合 并 HE 感 染 , 中 例 晚 均 V 2 V 合并肝性 脑病 2 , 肾综合征 1 。 例 肝 例 1 2 治 疗 方 法 . 均 给 予 内 科 综 合 治 疗 , 用 甘 草 酸 二 铵 、 原 型 谷 胱 甘 如 还 肽 、 链氨基 酸、 支 白蛋 白 、 浆 及 对 并 发 症 治疗 等 , 时 予 血 浆 血 同
( 广西 壮族 自治 区南溪 山 医院 肝 病科 , 西 桂林 广
玉
51O ) 4 O 2
摘要 : 目的 : 价 血 浆 置 换 在 慢 性 重 型 肝 炎 治疗 中 的疗 效 。方 法 : 2 慢性 重 型 肝 炎 患 者 进 行 血浆 置 换 3 例 次 。观 评 对 O例 6
察患者 临床症 状、 肾功能 、 肝 血电解质 、 凝血酶原活动度 ( T 、 P A) 血氨、 血常规 变化。结果 : 浆置 换后 , 血 患者临床症状 均 有不 同程度改善 , 血浆总胆红 素、 直接 胆红素 、 血氨均较 治疗前 明显降低 ( P< O 0 ) 血清 白蛋 白、 T . 5, P A上 升 ( < P
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

医药卫生《西藏科技》2021年1期(总第334期)人工肝血浆置换(P E)治疗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边巴央珍普布卓玛(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西藏拉萨850000)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急性重症肝炎11例患者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疗 效。
方法病例组使用日本旭化成ACH-10血液净化仪及日本旭化成模型血浆分离器(OP-08W)进行人工 肝血浆置换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症候指标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
结果本组1H列患者症状明显缓 解,短期内改善肝功能,与以往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急性重症肝炎患者单纯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疗效明显 优于后者,可提高急性重症肝炎的救治率。
结论经我院开展P E治疗情况及11例患者的疗效分析,高原地区 急性重症肝炎进行P E治疗其疗效肯定,但需严格筛选病例及紧密结合内科综合治疗。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急性重症肝炎治疗效果应用价值人工肝脏是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装置,暂 时替代或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功能不 全或相关疾病的方法。
人丁肝脏分为非生物型人工 肝、生物型人工肝和混合型人工肝。
而非生物型人工 肝目前仍是人工肝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全血/血桨灌流、血浆置换等11],我院于2017 年]1月4日起正式开展了血浆置换术,目前已经完成 11例患者18次治疗,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选取2017年12月一 2019年6月西藏自治区第三 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肝 炎患者丨1例,完成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18次。
其中 男性9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9.9岁,平均住院日22 天。
病例组均为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功能衰 竭患者,病例均有高胆红素血症,其中并发肝硬化失 代偿期5例,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
凝血酶原活 动度(PTA)20% ~ 182%,均值81.4%,血清总胆红素329 ~ 841 umol/L,均值488u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53~ 1413U/L,均值 555U/L。
35例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分析

治 疗 组 治 愈 2例 ( 71 ,对 照 组 治 愈 l例 ( 0 占5 . ) 0 占
2 .%) 8 6 ,治 疗 组 临床 疗 效 优 于对 照 组 (< 0O) P . ;治 疗 1
组患者治疗前后 生化 指标 明显改善( 表1。治疗组患 见 ) 者出现寒战高热4 、皮肤瘙痒及荨麻疹4 例 例次 ,但未见 大出血 、休克 、心力衰竭 、肺水肿及分离器凝血等严重
并 发症 。
3 讨论
炎患者7 例,均符合20 年西安会议修订 的 《 0 00 病毒性肝
炎 防 治方案 》的诊 断标 准 。7 例 患者 分为 治疗 组 和对 照 0
组各3 例 ,治疗组 :男2 例 、女8 ,年龄2 ~ 0 , 5 7 例 5 7岁
平 均4 . ;其 中 急性 、亚 急 性 重 型肝 炎 l例 、慢 性 重 06 岁 2
通 过 复 杂 的协 同作 用 与 级 联 反 应 ,造 成 肝 细胞 广 泛 坏
型 肝炎2 例 。对 照组 ;男 2例 、女7 ;年龄 2 ~6 3 8 例 8 5
岁 ,平均 4 . ;其 中急性 、亚 急性 重 型肝 炎 1例 、慢 3岁 2 4
重型肝炎2 例。两组在年龄 、性别 、病种构成上无统计 l
子毒 性 物 质 ( 内毒 素) 如 ,并 补充 清蛋 白 、调 理 素 及凝 血
冻血浆 ,每次置换量10 ~20 l 00 0 0 ;应用鱼精蛋白中和 m
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从而代替肝脏 的解毒 、调
表 1治疗组患者 治疗前后 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又±S )
1 8
医学信 息 2 1 0 0年 1 第 2 月 3卷 第 1 期
器将 重 型肝 炎患 者 的血 浆从 全 血 中分离 出来 ,同时 代之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52例临床分析

肝血浆置换治疗 : 使用 E产 P A A T 2Q型血液净化装置及配 t L SU OI 套 的 膜式 血 浆分 离 器进 行 m 浆 置换 治 疗 。每 次 血浆 置换 量
2 0 m , 流速 度 10 Lm n 0 0 L 1 m /i。血浆 分离及 输入 速度 为 2 0~ 3 m / i, 0 um n血浆 回输温度为 3 % , 7 术中持续 心电 、 m压监护 。 酌情
5 2例患者 治疗后有效 3 ( 1 %)无效 2 例 (8 %)无 2例 6 . , 5 0 3. 。 5 效患者中 自动出院 4例 , 死亡 1 。 6例 治疗有效者急性重型肝炎 1
例( 3 %)亚急性重型肝炎 1 (0 .%)慢性重型肝炎 3 3. , 0 例 100 , 0例
(1 %) 6 . 。对 于 慢 性 重 型 肝 炎 的 早 期 疗 效 明 显 优 于 中 期 ( 5 P<
降低( P<0 1 , 血酶原时间缩 短( 00 )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 ( 00 )胆碱酯酶升高( . )凝 0 P< . , 1 P< .1 , P<O0 ) 2 .1 。5 例重 型肝炎治
疗近期有 效率为 6 .%。结论 血浆置换是一种有 效的治疗方法 , 1 5 对重型肝炎能 够缓 解病情 , 争取 肝功能恢 复的时间, 有重
各种类 型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复杂 , 病死率高 。人工肝支持治 疗系统的应用使 重型肝炎的治疗 获得 了改善。我们应用人工肝 血浆置换术治疗 5 例重型肝炎患者 , 2 现报道 如下 。
症状及体征明显恢复 , 总胆红素下降至正常 的 5倍 以下 , L A T下
降; 无效 : 症状 、 体征及 肝功能无改善 , 自动放弃治疗或死亡[ 臼 。
5 2例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 , 症状均有不 同程度 的改善 , 乏 力、 纳差 、 腹胀缓解 , 呃逆减少或消失 。4例治疗前伴 肝性脑病患
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规律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规律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规律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衰竭患者47例,行血浆置换,比较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治疗后12周时,46.81%的患者好转出院,53.19%的患者病情恶化后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TBIL(P<0.05)和PTA(P<0.05)是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后短期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3次血浆置换过程中,PTA明显的升高(P<0.05),TBIL在平稳下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血清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影响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指标变化有益于患者的预后康复临床干预。
关键词:肝衰竭;血浆置换;血清总胆红素;影响因素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解毒、分泌以及代谢功能的器官,若受到肝炎病毒或肝毒性物质的感染,易出现肝脏类疾病[1]。
肝衰竭就是各种重型肝脏类疾病发展到终末期表现,临床分为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以及慢性四种,一般表现为黄疸、乏力、腹水、凝血功能障碍以及食欲不振等,严重影响到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2]。
一直以来肝衰竭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3],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慢性乙型肝炎,由慢性乙型肝炎并发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病死率较高,且预后不良。
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肝移植和常规内科综合干预。
其中肝移植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最佳,但因该方法肝脏资源有限,基层医院无法开展、大部分患者无法承担医疗费用等因素,未能大范围内应用。
常规内科综合干预为保守治疗,以防治并发症和提高免疫力为主,患者死亡率高达70%[4]。
近年来,随着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TPE)的不断发展,在肝衰竭患者上的治疗也略见成效。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

重型肝 炎是病 死率 较高 ,可达7%左 右 。我 院未 引进人工 肝支持 0
系统 之前 ,我院重 型肝 炎患者病 死率达 到上述水 平。我们 利用人工肝
血浆 置换治疗 重型肝 炎 ,疗效 确切 ,降低 了重型肝 炎的病死 率 。2 1 00 年2 月至2 1年2 ,我院采用 血浆置换方 法治疗 重型肝炎患 者3例 , 02 B 2
现 报道 如下 。
显效 :临 床症状 乏力 、腹胀 明显缓 解或消 失 ,食欲 好转 ,进 食睡 眠好转 ,A T S 下 降 ,黄疸 改善 ;有效 :临床症 状缓 解 ,T i L 、A T Bl 下
降超过 治疗前 5%;无 效 :症状 、体征 及肝功 能等生化 指标无 明显改 0
善 ,病情 继续加重及死 亡。
1 ・临床研究 ・ 8 6
3讨 论
J n 0 2 Vo.0 No 1 u e2 1 , 1 , .7 1 肪饮 食 ,多 吃瘦 肉 、鸡 蛋 、绿 色蔬 菜 、水果 等 ,多 吃五 谷杂 粮 如 玉 米 、豆 类等 ,常 吃富有营 养的干果 类食物 ,如花生 、芝麻 、瓜 子等 , 忌食 辛辣 、酒类 、冰冻 等食品 ;其 次避免 人工流产 ,人工流 产次数 多 会导致 子宫肌瘤 ,因此夫 妻双方应 积极采取 避孕措施 ,尽量避 免或减 少人 工流产次数 ;保持 乐观的心态 ;定期 去医院复查 ,如果 发现子 宫 肌瘤 ,一般 应3 6 月复 查一 次 ,如 肌瘤增 大较 明显 ,出血严 重 ,则 ~个 应进行 手术治疗 。
3 . 2正确 选择 子宫肌 瘤治疗 方法 ,对 提高 治疗效果 具有重 要意义 。子 宫 肌瘤 传统 治疗 方法 包 括药 物治 疗 和手术 治疗 。药物 治疗 效果 不理
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129例

诊断符合 2 0 00年 ( 西安 )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 修 订的 《 病毒性肝炎 防治方案》 的标准 } ,其 中急性重 型肝 炎
1 2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3 9例 ,慢 性重 型肝 炎 7 8例。病 因诊 断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9 8例 ,戊 型肝炎病 毒感染 1 ,乙、 1例
(G ) H B 、血小板 ( L )均 显著下 降 ,数 日后复 查有 回升但 PT
( 收稿 日期 :2 0 0 2 编辑 :彭 萌) 07— 8— 9
人 工肝 支持 系统血 浆 置换 治疗 重 型 肝炎 19例 2
曹 家麟 吴春 明 朱 小区 欧 阳钦 苏林 红
温州市 中医院肝病 科 ( 江 浙 温州 ,35 0 ) 2 00
本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大 量 血 浆 置 换 疗 法 能 明 显 减 少 重 型 肝
均不能 回升至血浆置 换治疗前 的水平 ,H B下降 可能与血 浆 G
置换治疗 的体外管路 系统 、血 浆分离 器对 红细胞 的破坏 以及 血液稀释有关 ,而 P J I T减少 考虑 为体外 管路 系统 、血浆分 离 器破坏吸附血小板及血小板被消耗等 因素所 致 ,但血红蛋 白、 血小板水平变化对重型肝炎愈后转归无影响。
显提高重型肝 炎治疗效果 ,降低死亡率 。
本研 究 还 发 现 ,血 浆 置 换 治 疗 后 ,即 刻 血 红 蛋 白
用研究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 ,1 ( :2 8—20 9 9 7 4) 2 3 3 安宝燕 ,周霞秋 ,谷瑞英 ,等 .血浆置换 治疗慢 性重型 肝炎 .中
华传染病杂志 , 0 2 0 ( ) 5 —15 2 0 ,2 3 :12 5
血浆置换治疗5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 关键词 】 血浆置换 ; 慢性 乙型重型肝炎 ; 效果评价 ;影响因素
【 中图分类号】R 5 7 5 . 1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2 1 — 0 0 4 0 — 0 l
慢性 乙型 重型肝 炎在 临床 较为 常见 ,是一 组 以腹 水 、 凝血机制 障碍、肝 性脑病 、黄疸为 主要表 现的肝脏 功能衰 竭综合征 。在多 种致病 因素影 响下 ,肝脏 短期 内发 生亚大 块 或大块坏死 。乙型肝炎病 毒感染 为我 国慢性 乙型重型肝
荨麻疹、 胸闷、瘙痒等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 ( P< 0 . 0 5 ) 。
详见表 1 。病变早期有效 率 8 9 . 1 % ( 4 9 / 5 5 ) ,高于中期
5 0 % ( 1 6 / 3 2 ) ,晚期 3 8 . 5 % ( 5 / 1 3 ) ;凝血酶 原活 动度 3 0 4 0 %有 效率 8 3 . 9 % ( 5 2 / 6 2 ) ,高 于活 动 度 2 0— 3 0 % 的 5 0 % ( 1 5 / 3 0 )及 活动 度 <2 0 %的 3 7 . 5 % ( 3 / 8 ) ;有 肝硬 化基础 有 效 率 为 3 9 . 3 % ( 1 3 / 3 3 ) ,低 于 无 肝 硬 化 基 础
—
炎患者 最多见 的病 因。随着 医疗科技 取得 的成 就 ,目前重 型肝炎治疗 中,人工 肝支持 系统为有 效治疗手 段之一 ,如 白蛋 白透析 吸附、血 浆灌 流 、血 浆置换 等 ,所 取得 的效果 不一… 。本文就血浆 置换治疗 效果进 行探讨 ,旨在为临床
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结果 总结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料 本 次 共 选 取 1 0 0例 我 院 2 0 1 2年 2月 至 2 0 1 3年 2月收治 的慢性 乙型重型 肝炎患者作 研究对象 ,随 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 ( 对 照组 )与药物治疗 同时加用血浆 置换 ( 观察 组)预后进行 比较 。其 中,男 8 1 例 ,女 l 9例 , 年龄 1 8 7 0岁 ,平 均 ( 4 4 . 5±1 2 . 4 ) 岁 ,均 与 《 病毒性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体结合后,首先激发细胞对钙离子通透性的改变,引起c AMP 浓度的升高,后者激活PK A,导致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的磷酸化和/或去磷酸化,促进变异型蛋白的表达[7]。
本文发现,有效率的分布与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值呈正比例关系。
AFP >200μg/L 组,有效率达95%,无病死者,明显优于100μg ~200μg/L 及<100μg/L 组。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甲胎蛋白的测定,对于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检测值越高,对药物反应性好,细胞再生越强,预后越好;AFP 值越低,对药物反应性小,细胞再生越差,预后不良,病死率越高。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2]彭吉,李福山,王丽.重型肝炎的临床转归与诊断分型的再认识[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3,19(2)∶12.[3]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6;375.[4]Mur phy RC,Schneider E,Kinnally K W.Overexp ressi on of Bcl -2supp resses the calcium activati on of a m it ochondrial megachannel [J ].FEBS lett,2001,497∶73-76.[5]Anesin C,Ferrar o G,Lopez P,et al .D ierffent intracellular signalscouped t o the anti p r oliferative acti on of aqueous crude exeract fr om Larrea divaivicata Cav .and nordihydr oguaiaretic acid on a ly mphoma cell line[J ].Phyt omedicine,2001,8∶1-7.[6]Kline R,J iang J,Xu X,et al .Abnomal calcium and pyoteinKinaseC -ep sil on signaling in hypeytyophied atrial tumor myocytes (AF -1cells )[J ].Am J Physi ol Heart Circ -Physi ol,2001,280∶2761-2769.[7]李孟森,李平风,李刚,等.甲胎蛋白对Hela 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2,34(6)∶773-774.凝血酶原活动度与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疗效的关系刘 华(襄樊市中心医院,湖北襄樊441021)收稿日期:2006-09-19 修订日期:2006-12-04作者简介:刘华(1971—),女,主治医师,硕士。
【摘要】探讨凝血酶原活动度(PT A )与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PE )疗效的关系。
随机选取30例PT A >30%和30例PT A <30%的重型肝炎患者,观察血浆置换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的变化。
PT A >30%组患者血浆置换后血清总胆红素和ALT 均显著下降,PT A <30%组的患者血浆置换后仅有ALT 显著下降,而血清总胆红素下降不明显。
PT A >30%组患者血浆置换疗效优于PT A <30%组患者,PT A 可作为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疗效的预测因子。
【关键词】凝血酶原活动度;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中图分类号】R57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256(2007)02-0132-02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病,少数发展为重型肝炎。
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大片坏死,肝功能衰竭,常伴有高血氨、高胆红素血症等大量代谢产物蓄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重型肝炎目前无特效治疗,血浆置换是将患者含有毒素或致病物质的血浆分离出来并弃去,再用替代液与血细胞及其他成分混合后回输体内的方法,但其对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尚缺少研究。
本文拟探讨凝血酶原活动度(PT A )与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疗效的关系。
1 研究方法111 患者 随机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重肝患者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18~56(平均42)岁。
30例PT A >30%,30例PT A <30%。
所有病例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
以上病例均实施了PE 治疗。
PE 治疗的适应症为:早、中期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肝,凝血酶原活动度>20%,血小板>5×109/L 。
112 PE 治疗 常规穿刺周围血管,建立体外循环,应用日本松和韶华公司Plasaut o I Q 型全自动血浆净化装置及一次性耗材进行治疗。
置换液全部采用新鲜冷冻血浆,每次置换量(2500~3500)m l,补入速度30m l/m in 左右。
113 检测方法和随访情况 入选患者均行PE 治疗,共三次,每周一次。
治疗前空腹采血,治疗后立即采血送检,常规检测总胆红素和ALT 。
总胆红素:231Chin J Clini Hepat ol,Ap ril 2007,Vol 123,No 12重氮试剂法;ALT:速率法。
试剂全由上海长征公司提供,CL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岛津公司生产。
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
114 统计方法 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统计软件SPSS1010进行成对资料t检验,P< 01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211 PT A>30%组患者与PT A<30%组患者PE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患者PE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比较指 标PT A>30%组治疗前治疗后PT A<30%组治疗前治疗后总胆红素40518±1251213613±5512①⑤41518±1551733613±9419③谷丙转氨酶34510±89105210±3510②⑥31210±78106010±3510④ 注:治疗前后相比,①t=10184,P<0101,②t=9199,P<0101,③t=1112,P>0105,④t=7163,P<0101两组治疗后相比,⑤t=8183,P<0101,⑥t=1104,P>0105。
212 PT A>30%组30例患者经血浆置换后消化道症状明显减轻,与PT A<30%组比较,好转明显提前,相差非常显著。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主要指标好转时间比较(d・x±s)PT A>30%组PT A<30%组t值P值症状明显减轻913±5141811±8104136<0101 T B下降1/21212±2172018±8113106<0101 ALT下降1/21314±3132313±7114153<0101病程40±765±123121<01013 讨论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既有多种生物合成作用,又有其它任何器官不可替代的解毒作用,而各种原因引起的重型肝炎常由于肝细胞变性、肿胀、坏死而导致肝功能衰竭,因肝脏解毒功能障碍,严重的代谢紊乱导致体内大量代谢毒物的蓄积,严重损害其他脏器系统及肝脏自身,危及患者的生命。
传统的治疗都以药物治疗为主,而此时的肝脏已不堪重负,过多的用药无疑都在加重肝脏的负担。
血浆置换(PE)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根据重型肝炎在体内大量蓄积代谢毒物的分子质量的特点,选用膜式一级分离,滤过器的膜孔径为(012~014)μm,分子截留量3×106道尔顿,可有效的将溶于血浆中的各种代谢毒物、致病因子等随血浆的分离而一并清除,同时代之以新鲜冷冻血浆。
这种膜滤过式血浆分离法对细胞损伤小,不易发生凝血机制障碍。
有人认为,经过1次PE治疗,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和胆汁酸分别降低40%和25%[2,3],内毒素降低30%;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 NF)、白细胞介素-1(I L-1)、血小板活化因子(P AF)等促炎因子也能被清除[4]。
而在等量补充新鲜冷冻血浆的同时补充了体内所丢失或缺乏的各种必需物质,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替代了肝脏的部分功能,维持了机体的容量平衡,纠正了体内代谢紊乱,改善了机体的内环境,减轻了肝脏的负担,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及肝功能的恢复,可望进一步提高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
本文显示PT A>30%的患者其血浆置换后,症状明显减轻,血清总胆红素及ALT均显著下降,病程缩短,说明PT A>30%患者血浆置换疗效好。
PT A代表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反映了肝脏的贮备功能。
PT A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的病理损害程度,与肝脏的病理损害呈明显的负相关[5]。
PT A越低,说明肝脏的病理损害越严重,故血浆置换的疗效欠佳。
故PT A可作为重肝患者血浆置换疗效判断的预测因子。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8∶324-329.[2]Oka mot o M,Abe T,Shouno M,et al.A case of thr ombotic thr ombo2cyt openic pur pura refract ory t o p las ma exchange[J].Ther Apher, 2001,5∶49-53.[3]Sat o T,A sanuma Y,Hashi m ot o M,et al.Efficacy of hepatic arterialinfusi on of p r ostaglandin E1in the treat m ent of post operative acute liver failure-report of a case[J].Hepat ogastr oenter ol,2000,47∶846-850.[4]何杰,徐天敏,周国平,等.血浆置换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4,15(2)∶24-27.[5]邹正升,辛绍杰,李保森,等.肝组织病理与肝细胞合成功能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5)∶522-525.331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7年第23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