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成己达人
孔子与《论语》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参考答案:C
9、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曰()。
A、文质彬彬
B、绘事后素
C、思无邪
D、慎终追远
参考答案:B
10、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A、默而识之
D、春秋左传
参考答案:ABC
第三章测试
1、“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有出身权贵的如(),有出身商人的如(),有坐过牢的如(),更多的是出身贫寒的弟子。
A、子贡、孟懿子、公冶长
B、公冶长、子贡、孟懿子
C、孟懿子、子贡、公冶长
D、公冶长、子路、子贡
参考答案:C
A、《诗》《易》《书》《春秋》
B、《易》《书》《春秋》《诗》
C、《诗》《书》《易》《春秋》
D、《诗》《书》《春秋》《易》
参考答案:C
13、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为《乐经》作有《乐记》,部分收录于大戴《礼记·乐记》之中。()
参考答案:错
14、《易》,即《周易》,又称《易经》,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A、天下无道
B、天下黎民
C、天下苍生
D、天下有道
参考答案:D
15、《论语》为“四书”之一,又与《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春秋》一道形成“四书五经”()
参考答案:错
16、立足于雅斯贝尔斯的理论,从思想模式上看,孔子与佛陀、耶稣不同,倒是与苏格拉底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错
1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了孔子哪种教育方法()
A、学思结合
B、知行合一
C、启发诱导
D、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C
儒家主要思想(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主要思想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
“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1)“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爱,以教化的方式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2)孝悌。
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
(3)“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同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总之,从统治阶级,到家庭,再到个人修养,“仁”无所不在。
体现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圣人的仁德之心是随时随地都会流露出来的。
孔子还认为,每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仁者,人也”。
为仁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礼(1)“礼”的内涵:“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
孔子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达到和谐的“礼”治境界。
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孔子认为,“正”就是合礼,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细小之处也要讲究合礼。
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2)“礼”与“仁”。
礼的内核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礼,讲制度、讲规范,都是为了坚守伦理道德。
(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克己复礼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仁政。
论语里关于诚信的语录 -回复

论语里关于诚信的语录-回复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子路》3. 君子不器。
——《论语·子贡》4.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宪问》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6.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季氏》7.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八佾》8. 巍巍乎,唯天为本。
——《论语·泰伯》9.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论语·先进》1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八佾》11.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公冶长》12.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颜渊》13.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述而》1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为政》1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1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1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阳货》18.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颜渊》19.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公冶长》20.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述而》。
《论语》句子摘出——理想之道

理想之道 1.5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注释】 道:同“导”,治理。
千乘(shè nɡ)之国:就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 经算不上大国了。
千乘, 四匹马拉的车称一乘, 车辆数目能表现国家的强弱。
敬事:认真对待国家大事。
人:古代人广义指所有人群,狭义指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
这里是狭义的用 法,与下面的“民”呼应。
【大意】 孔子说:“治理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认真地办理国家事务,严守信用, 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人民要按照农时的忙闲。
”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 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 基本原则。
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 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这 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
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 此意。
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 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
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 人。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
但 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
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 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1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 《且介亭杂 文二集·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 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 略的。
因而颇具尖锐性。
为政第二 【本篇引语】 《为政》篇包括24章。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 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 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理想之道2.2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君子不器成己达人是什么意思

君子不器成己达人是什么意思引言:君子不器成己达人这个标题在古代文化中非常有名,它是指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追求个人的成功,还要注重修养与道德的升华。
本文将会解释这个标题的内涵,并探讨它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正文:君子不器成己达人这个标题来自《礼记·大学》的一句话:“君子不器”,其中的“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道德修养精深的人,而“不器”则是指他们故意对自己的才艺和技能不过分用心追求,而更注重成就自己的修养和道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而不仅仅在于其才艺或技能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君子不器成己达人这个观念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强调道德修养与智慧同样重要。
一个人可以通过才华和技能在特定领域取得成功,但如果没有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支撑,这种成功可能是短暂的。
因此,君子不器成己达人提醒我们,只有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内在修养,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君子不器成己达人的内涵还包含了一种谦逊的态度。
君子不过多地追求表面的成就和炫耀,而是更注重内在的突破和自我的提升。
他们懂得谦虚与自强并存,不因外在的成功而狂妄自大,也不因困难而灰心丧气。
相反,他们通过自我克制和道德准则的引导,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和智慧水平,以成为更有价值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君子不器成己达人的观念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虽然社会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但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和挑战。
一些人可能只关注功利主义和个人利益,忽视了道德和品德的培养。
然而,君子不器成己达人提醒着我们,只有修炼自己的心灵和塑造高尚的品格,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成为真正有影响力和价值的人。
君子不器成己达人的意义也延伸到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方面。
一个具备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行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敬重和尊重。
他们的行为举止体现了崇高的道德标准,他们的言行塑造了积极的社会氛围。
在家庭、职场、社区等各个领域,君子不器成己达人的理念都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和谐稳定的发展。
论语中有关“仁义”与“君子”类的名句及翻译

《论语》中有关“仁”与“君子”的名句及其翻译一、“君子”风范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在论语中,体现正名定分的句子

在论语中,体现正名定分的句子1.君子之于其身也,不易其本2.道哉!几希乎!3.君子周而不比4.君子不器5.巧言令色,鲜矣仁!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7.人而不仁,如礼何?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不学无术,才乃焉1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13.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14.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15.巧言令色,鲜矣仁!1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17.君子坦荡荡18.朝闻道,夕死可矣1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2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2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5.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26.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8.子曰: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9.子曰:君子贞而不谅,以恭谏而不愿委。
30.子曰:君子笃于仁,小人笃于酒。
31.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纳大禄而可小受也。
32.子曰:君子志于道,小人志于邦。
33.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
3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5.子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36.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37.子曰:君子洁而不厌,直而不肆,固而不害,谦而不屈。
38.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3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0.子曰:君子矜而无过,小人无矜而有过。
41.子曰:古者言之无文,行之无礼,约束之无条,焉能留于人乎?42.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43.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论语》经典名句释义及赏析

《论语》经典名句释义及赏析篇一01巧言令色,鲜矣仁。
【出处】《论语·学而》【释义】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爱之心的。
【赏析】这是孔子的话。
他指出仁者必须直言正色,要老实。
仁,绝非外在的华丽,矫揉造作只能是伪善,那种巧言令色、以假面孔示人的人,是很少有仁者之心的,要注意提防。
オ0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处】《论语·学而》【释义】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尽了自己的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老实的地方?老师传授的学业可曾用心温习?【赏析】这是曾子的有名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话。
曾子是儒家学派中强调内省、修养的有力倡导者,他自己也以此严格要求自己。
他告诫人们:做人不要自欺,要天天反省自己,做事要谨慎。
オ0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出处】《论语·学而》【释义】办理父母的丧事要谨慎地尽礼尽哀,对祖先要诚敬地追念致祭,(能做到这样)民间的风习,就会归于淳厚了。
【赏析】这是曾子的话。
他告诫人们,使“民德归厚”的做法,要从“慎终追远”做起。
注重丧祭,目的是强调仁、孝。
仁、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了仁、孝,民间的风习就自会淳厚,而不是刁顽。
オ0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出处】《论语·学而》【释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处不求安静,勤勉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经常向有道的人学习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赏析】《论语》多次提到如何对待学习的问题。
孔子对学习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自己不停地学,少说话多做事。
他还对自己的弟子颜回身处陋巷、“箪食瓢饮”却追求完美的精神生活大加赞扬。
オ0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处】《论语·学而》【释义】不忧愁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赏析】一个人只要道德高尚、品德美善,何愁没有知己?因此,他没有必要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担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简介】许仁聪,浙江台州人,中共党员,商学院财管141班学生,现任商学院学生党员之家主席,校十佳大学生。
专业基础扎实,学业成绩位居专业前列,综测成绩班级第1,考取“初级会计师”,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项,获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铜奖,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浙江省创业创新大赛丽水分赛区金奖等。
不忘初心、不负青春,巩固专业功底
不忘初心,不负青春。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事,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事情。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许仁聪一直以这样的思想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入学三年来,他的综测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首位,学业成绩始终在专业前列,他荣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校十佳大学生”“校一等奖学金”“学风建设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他还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职称”“计算机二级”等专业技能证书。
除了抓好自身的学习之外,他还积极申报商学院“1+N”党员示范岗中的学习帮扶岗,组建了班级学习帮扶小组,真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
其组建的学习帮扶小组中,1人获2015-2016学年国家奖学金,1人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初级会计师通过率100%,在示范岗群体中起到了榜样作用。
砥砺前行、团结奋进,提升创新思维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为了每一天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他始终秉承创业创新、诚信共赢的理念,积极投身团队的建设,在学科竞赛和学生科研活动中,率先垂范、披荆斩棘。
在全国上下“创业创新”的发展浪潮中,许仁聪积极带领、参与多个学科竞赛团队,并取得优异成绩,“童林木玩有限公司”与“半墨青瓷工作室”分获浙江省“创青春”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与铜奖、“丽水市青春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获浙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铜奖、“乘风商务有限公司”获第七届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优胜奖、“创想居”项目获丽水市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数十项省级、市级、校级荣誉。
此外,他多次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研项目。
2016年9月,他担任负责人的《龙泉青瓷网络平台商业模式创新构成要素及路径研究》项目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2016年由他撰写的论文《生态学视角的农产品安全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在《丽水学院学报》上。
在许仁聪的影响下,商学院学生的学科竞赛、学术科研氛围愈发浓厚。
夯实基础、行路致远,锻炼实践技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新形势下要求每一位党员不能仅仅拘泥于书本知识,许仁聪坚信,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升党性修养,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假期,他多次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和校外实习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贯彻理论,践行真理,增长才干。
他担任“电商下乡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表示突出,被评为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负责的“龙泉青瓷商贸历史发展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获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在公司、事务所实习均获得实习单位、老师的一致好评。
勇立潮头、服务同学,积累组织经验
“君子不器,成己达人。
”“穷则独善其身,而不怨天尤人;达则兼济天下,而不自恃其功”,这是许仁聪遵从的为人理念。
在过去的大学时光里,许仁聪始终将个人能力的提升与服务广大学生结合起来,历任班级心理委员、班长、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工商管理学系学生党支部纪律委员、学生会副主席、学生党员之家主席等职务。
任职期间,荣获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级、三好学生等称号。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许仁聪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作风上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党性修养,更时刻牢记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力求率先垂范,处处发挥模范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
他组建文明监督小组,号召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在丽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他积极参与商学院“1+N”志愿服务,走进社区慰问老人、执勤站岗指挥交通,累计志愿服务上百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