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PPT名师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10课第二课时《利己达人的仁爱精神》说课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10课第二课时《利己达人的仁爱精神》说课课件
3.请学生说一说孔子的故事。启发学生想一想: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 么?
4.请学生阅读教材《孔子的仁爱思想》,讨论:仁爱的核心是什么? 学生回答“爱人”。教师 追问:爱哪些人呢?学生交流、板书:自己、 家人、朋友等。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发现仁爱精神是帮助我们人与人 之间友善相处的重要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②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民胞物与”的境界?
2.小组学习完毕进入小组汇报环节,小组成员一边说,一边可以板书关 键词。教师在学生板书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如何板书更加合适? 启发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自己对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的理解。
设计意图: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对于五年级学生是比较抽象的, 包含的内容也比较多。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小组为单位 探究一个方面的内容,保证探究学习的深度、学习形式的多样。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期,喜欢探查未知事物,道德认 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尚未成熟。通过本课程的课内系统学习、课外实践, 着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培养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美德故事、经典语录引导学生体会传统美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和 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智慧。
2.列举现实生活中反应传统美德的事例,体会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能够将传统美德的智慧在生活中践行。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美德故事、经典语录引导学生体会传统美德在处理 个人与他人、和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智 慧
教学难点
能够将传统美பைடு நூலகம்的智慧在生活中践行
五、说教法
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演 示法 指导学生使用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练习法、 体验法等学习方法, 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完成 学习任务。

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ppt优秀课件

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ppt优秀课件
自己财产受损失时不忘关切他 人,体现了以亲善的态度对待他人。
(4)“阅读角”中的第二个故 事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苛捐杂税 严重的暴力统治。
五 年 级 上 道 德与法 治 立 己 达人的 仁爱精 神ppt 优秀课 件
五 年 级 上 道 德与法 治 立 己 达人的 仁爱精 神ppt 优秀课 件
(2)孔子认为“仁”的作用是什么?
孔子认为,自下而上都能仁爱遵礼, 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五 年 级 上 道 德与法 治 立 己 达人的 仁爱精 神ppt 优秀课 件
五 年 级 上 道 德与法 治 立 己 达人的 仁爱精 神ppt 优秀课 件
(3)“阅读角”中的第一个故 事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1)推己及人的含义是什么? 就是用对待自己和家人、亲人的态
度和想法,去对待社会上素不相识的人。 (2)“杜环待老”的故事中,推己
及人体现在什么地方? 杜环把家境败落的老人当作自己的
家人对待。
五 年 级 上 道 德与法 治 立 己 达人的 仁爱精 神ppt 优秀课 件
五 年 级 上 道 德与法 治 立 己 达人的 仁爱精 神ppt 优秀课 件
牛吃自己家的庄稼也不与人计较,反而 以礼相待。
五ppt 优秀课 件
五 年 级 上 道 德与法 治 立 己 达人的 仁爱精 神ppt 优秀课 件
(4)对照格言,结合班级生活、 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说说待人宽容的意义。
例如:在学校,宽容能减少与同 学之间的矛盾,宽容能赢得同学的好 感,宽容有助于帮助同学改正错误等。 在社会生活中,宽容能减少冲突和摩 擦,宽容能化解恩怨,宽容能增进社 会和谐等。
五 年 级 上 道 德与法 治 立 己 达人的 仁爱精 神ppt 优秀课 件

10.2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2023-2024学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美教学设计(部编版)

10.2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2023-2024学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美教学设计(部编版)
2. 对于学生的作业2,我将关注他们对于道德或法治问题的分析以及运用仁爱精神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学生在这方面存在困难,我将提供一些思考框架或解决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
3. 对于学生的作业3,我将关注学生对于仁爱精神的理解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情况。如果发现学生的理解有误或者践行实例不具代表性,我将及时给出反馈,并指导他们如何更准确地理解和践行仁爱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了解法律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5.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仁爱精神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同时,学生可能对于道德和法治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此外,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对于道德和法治的认知差异,对于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分析和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拓展阅读材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
d. 实物教具演示: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如图片、模型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道德和法治概念,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e. 课堂互动游戏:设计相关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仁爱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c.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手段:
a.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仁爱精神相关的视频、动画等素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课件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课件

谢谢 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我国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你们想 去了解一下吗 ?
阅读角: 鲁女爱国
思考:爱国与贫民百姓有关吗?
讲一讲:你还能列举其他具有崇高志向的人物,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吗?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钱学森-----“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 为人民服务。” 钱三强----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 李四光----抱负是一种欢乐,一种如地产一般可靠的财产。 华罗庚----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
作业: 收集天下为公、匹夫有责的
爱国情怀的经典格言。开展一 次“天下为公,匹夫有责”的 演讲活动。
谢谢 看

比较两则格言,你赞同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1、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讨论: 和平时代的小学生应该怎样爱国呢?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 基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在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传统美德永 远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五年级上册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6《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谢谢 看

五年级上册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6《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分体现了孔子所追求的“仁”的精神。
活动:说一说
古人善于用仁爱之心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自然的关系,请你尝试训述一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仁父故 事。

【知识解析】利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完整版课件全文

【知识解析】利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完整版课件全文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 ”。这句话的大意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 在别人身上。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李离伏剑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 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 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 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
张载像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古人善于用仁爱之心来处理人与人、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请你尝试讲 述一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仁爱故事吧!
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 ,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 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 绝听从晋文公的劝所谓将心比 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将心比心也是立己达人 的仁爱精神的重要体现。
“仁”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仁”所涵盖的 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人”,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认为,自下而 上都能仁爱遵礼,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他一再强调,践行“仁德”,不 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我欲仁,斯仁至矣”。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 他知道后,首先关切地问有没有人受伤。还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过泰山,看见一 个妇女在坟前痛哭。他叫学生去询问。原来,残暴的统治逼得她全家背井离乡来到这 里。不久,她的亲人相继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她仍然不愿意返回故乡。孔子听后 感叹道:“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这两个故事都充分体现了孔子所追求的“仁”的 精神。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发扬、推广到极致,就是 “民胞物与”的精神。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10课第二课时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10课第二课时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
五 年 级 上 册 道德与 法治课 件-第1 0课第二 课时立 己达人 的仁爱 精神人 教部编 版(共 22张PP T)
第四单元 第10课
第二课时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五 年 级 上 册 道德与 法治课 件-第1 0课第二 课时立 己达人 的仁爱 精神人 教部编 版(共 22张PP T)
一、课时导入
宽容是一种修养,宽容是一种美 德。在生活中为什么要学会宽容?
二、活动过程 1.阅读教材第86页第一段,思考:(1)“立己人”是古代哪位思想 家的观点?
出自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这句话。
(2)“立己达人”的含义是什么?
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 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 德中“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亲爱的同学们,下课啦!
自己财产受损失时不忘关切他 人,体现了以亲善的态度对待他人。
(4)“阅读角”中的第二个故 事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苛捐杂税 严重的暴力统治。
3.阅读教材第86页“活动园”。 (1)完成“活动园”中的问题。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__欺__负__别__人__。
●我不愿意__别__人__谈__论__我__的__隐__私__,我也不谈 论别人的隐私。
6.阅读教材第88页相关内容,思考:
(1)推己及人的含义是什么?
就是用对待自己和家人、亲人的态 度和想法,去对待社会上素不相识的人。
(2)“杜环待老”的故事中,推己 及人体现在什么地方?
杜环把家境败落的老人当作自己的 家人对待。
(3)孟子的哪句话很好地说明 了推己及人的要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三、课时活动小结
仁爱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 内容。“立己达人”“宽容”“推己 及人”“民胞物与”是仁爱精神的集 中体现。

202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PPT课件

202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PPT课件

9.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 祖国的山河 ,热爱 民族的历
,史维护
国家的尊,严捍卫
国家的利,益在危难之时英勇战
斗,在安定之时奉公守法,都是爱国的表现。
10.明志就是 确立志向 。气节指 志气和节操 。 11.人的言论应该以诚信为本,符合名实一致、 言行 一致、 表
里 一致的要求。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诚信、宽容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 2.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关系不大。( ✕ ) 3.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民胞物与”的精神。( √ ) 4.朱冲还牛的故事体现了朱冲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 5.求新就要与时俱进。( √ ) 6.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7.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是社会发展之根基。( √ ) 8.“宽则得众”的大意是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 )
我的理想是成

为一名中医,将传


统中医发扬光大,


还能够救死扶


伤,帮助生病
修 养
的人。
我的理想是成 为一名光荣的人民 教师,站在讲台上 传授知识。为教育 事业做贡献!
1
2
3 4
5
➢ 读完《乘长风破万里
自 强 不 息 的 人 格 修 养
乘长风破万里浪
浪》的故事,你有什 么感受呢?
1
2
3 ➢ 有志者事竟成。
9.“有志者事竟成”是唐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名句。( ✕ ) 10.“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 )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自《老子》。( ✕ )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警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教案

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这就是推己及人的精神,我们发扬仁爱精神,就是要
推己及人。正如《阅读角》里《杜环侍老》一样。
2. 学生读一读课本 88 页“阅读角”《杜环侍老》这一则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进一步体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名言揭示的道理。
3. 如果将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民胞物与”的精神。那么什么是“民胞物与”的
3. 过渡:而孔子仁爱思想的还有多种层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其中的一种,小组之
间讨论这句话的含义,并根据含义完成活动园中的内容。 (出示课件)
全班交流,预设: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欺负别人。
我不愿意别人谈论我的隐私,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我不愿别人逼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我也不逼别人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少,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么对你。
(二) 宽容待人
过渡: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思考, 进一步过渡到能够容忍别人的错误, 这种精神就是宽容。
而这种宽容待人的精神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悠历史中并不少见,西晋时期的朱冲就
是其中之一。
1. 播放《朱冲还牛》视频
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朱冲是怎么做的?反映了朱冲怎样的品质?
我不愿意伤害别人,我也不愿意别人伤害我。
我不愿意诽谤别人,也不愿别人பைடு நூலகம்谤我。
4、教师小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用
我们的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将心比心” 。
5. 而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陆慧晓的人,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出示课本
87 页“阅读
角”《将心比心》,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想一想故事中的主人公陆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1.利用实际生活的情景再现,在实践中 找到数 学知识 及用转 移的思 维方式 来初步 认识负 数、理 解负数 的意义. 2.通过实践活动,手脑并用,帮助学生掌 握怎样 在直线 上表示 数.
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 未有干 ;及其 有干, 尚未有 枝;枝 而后叶 ,叶而 后花。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 在图上 表示各 建筑物 的位置 关系。
(2)孔子认为“仁”的作用是什么?
孔子认为,自下而上都能仁爱遵礼, 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3)“阅读角”中的第一个故 事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自己财产受损失时不忘关切他 人,体现了以亲善的态度对待他人。
(4)“阅读角”中的第二个故 事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苛捐杂税 严重的暴力统治。
例如:在学校,宽容能减少与同 学之间的矛盾,宽容能赢得同学的好 感,宽容有助于帮助同学改正错误等。 在社会生活中,宽容能减少冲突和摩 擦,宽容能化解恩怨,宽容能增进社 会和谐等。
6.阅读教材第88页相关内容,思考:
(1)推己及人的含义是什么?
就是用对待自己和家人、亲人的态 度和想法,去对待社会上素不相识的人。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辨 认方向 的活动 中,进 一步感 受数学 与生活 的密切 联系。 6.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 向,并 能用这 些词语 描述物 体所在 方向。
(2)古人对这种仁爱之心是怎么理解的? 古人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为
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摩擦, 增进和睦。
(3)“朱冲还牛”的故事中,宽容体现 在什么地方?
牛吃自己家的庄稼也不与人计较,反而 以礼相待。
(4)对照格言,结合班级生活、 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说说待人宽容的意义。
例如: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参与 募捐活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 对灾区捐款捐物、义务献血、参加社 会公益活动、救助受伤动物、爱护花 草树木、不乱丢垃圾、节约使用物品 和能源等。
三、课时活动小结
仁爱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 内容。“立己达人”“宽容”“推己 及人”“民胞物与”是仁爱精神的集 中体现。
五 年 级 上 道 德与法 治_ 立 己 达人 的仁爱 精神PP T名师课 件
第四单元 第10课
第二课时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五 年 级 上 道 德与法 治_ 立 己 达人 的仁爱 精神PP T名师课 件
一、课时导入
宽容是一种修养,宽容是一种美 德。在生活中为什么要学会宽容?
二、活动过程 1.阅读教材第86页第一段,思考:
赞同。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 也不符合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
4.阅读教材第87页“阅读角”,思考:
(1)说一说将心比心的含义是什么。 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2)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将心比心吗? 自己的东西丢了心疼,捡到别
人丢的东西要及时归还。
5.阅读教材第87页相关内容,思考:
(1)仁爱之心还有什么重要表现? 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
3.阅读教材第86页“活动园”。 (1)完成“活动园”中的问题。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__欺__负__别__人__。
●我不愿意__别__人__谈__论__我__的__隐__私__,我也不谈 论别人的隐私。
●我不愿意_别__人__取__笑__我__,我也不去_取__笑__别__人__。
(2)有人对孔子的话进行了发 挥,说“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你赞同这句话吗?
(1)“立己达人”是古代哪位思想 家的观点?
出自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这句话。
(2)“立己达人”的含义是什么?
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也 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 德中“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2.阅读教材第86页“阅读角”,思考:
(1)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仁”。“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 广泛,其核心是“爱人”,即倡导人与 人之间的亲善关系。
(2)“杜环待老”的故事中,推己 及人体现在什么地方?
杜环把家境败落的老人当作自己的 家人对待。
(3)孟子的哪句话很好地说明 了推己及人的要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4)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是 一种什么精神?
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 “民胞物与”的精神。
(5)古人善于用仁爱之心来处理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请你尝试讲述一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 仁爱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