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光的折射教案资料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优秀教学案例

1.生活实例导入:以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放大镜、眼镜、水杯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贴近生活,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背后的原理,如“为什么光在折射时会改变方向?”“折射定律是什么?”等。这种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开展小组实验,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设置小组竞赛环节,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及时改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了解光的折射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拓宽知识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采用讲解、演示实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刻理解折射定律,掌握折射现象的原理。题,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放大镜、眼镜、水杯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设计实验情境,如演示光的折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折射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设计“光的折射与光学仪器”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2024年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通用13篇)

2024年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通用13篇)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篇1教材分析: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理解由于折射而产生的现象基础是折射定律,而折射定律的学习历来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因而本节的重点是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光线偏折的规律。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例如鱼在那里,池水变浅等。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光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学习,对光的折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迁移,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由于在光的反射时,垂直入射也会发生反射,学生容易产生垂直入射也会发生折射的错误观念,因此,在实验时,要学生注意观察,强调“斜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视觉现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感受折射现象,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
2.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学科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器材准备:教师:实物投影仪,激光笔、玻璃砖、白胶板、水槽、空烧杯、纸杯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光的反射规律;2、光的反射现象。
(二)、新课教学投影出示:(1)汤姆大叔漫画系列;(2)水中的筷子怎么折断了?学生思考为什么,带着问题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中又是怎么样传播的?(3)光从空气进入水的界面上发生了什么现象?从而得出:光的折射概念: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优秀教学案例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眼镜的矫正原理、水底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等。
2.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思考,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以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关注光的折射现象,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5.教育学生珍惜课堂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折射现象,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的形成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折射。
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眼镜的矫正原理、光纤通信等,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眼镜是如何通过折射光线来矫正视力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2.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折射现象,增强对光的折射的理解。
3.实例分析: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以下几点:
1.学生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程度,是否能运用该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为主题,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章节中,学生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现象的实例以及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优秀教学案例

3.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光的折射现象,解释折射定律,引导学生理解折射的实质。
2.通过示例和动画演示,讲解折射定律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折射定律解决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2.强调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爱生活、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折射问题,如计算透镜成像距离等。
2.强调作业的完成要求,提醒学生注意作业中的易错点。
3.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系统的光学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光的折射现象,使其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折射定律。同时,通过计算练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使其能够发现折射定律。
3.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反思问题解决过程,发现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关爱生活、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敢于挑战,勇于创新。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探究,拓展学习视野。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以彩虹、放大镜等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直观认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度八年级上(人教版)第四章+第4节《光的折射》优秀教学案例

1.布置一些与光的折射现象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撰写报告的能力和实验总结的习惯。
3.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查找光的折射现象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案例等。
4.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光的折射现象,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人性化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和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他人积极交流、共同进步。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水中的鱼、彩虹等,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思考。
2.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如观察水杯中的鱼、透过玻璃看物体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水中的鱼看起来位置偏高?”、“彩虹是如何形成的?”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水中的鱼、彩虹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光的折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践性教学:通过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环节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折射定律,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等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折射现象的本质。
2.讲解折射定律的适用条件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光纤通信等。
3.通过示例,解释折射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通过玻璃砖的光线偏移角度等。
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教学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教学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我设计的这节物理课,主题是“光的折射”。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产生的折射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够用物理语言描述。
2. 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够分析、解释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塑料尺、玻璃杯、水、激光笔。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拿出激光笔,让学生观察激光在空气中直线传播的现象,然后将激光笔的光线射向一个透明塑料尺,学生会看到光在塑料尺上发生了弯折。
我会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引发学生的思考。
2. 实验操作:我会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激光笔的光线射向玻璃杯中的水,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学生会发现光在从空气进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生了弯折。
我会让学生记录下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3. 解释原理:我会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原理,然后讲解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的原因,并讲解折射定律。
4. 应用拓展:我会让学生尝试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如眼镜的透镜原理、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等。
五、活动重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2.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课后,我会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寻找更多的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解释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够用物理语言进行描述。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4节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设想实施:利用几何光学原理,引导学生推导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并结合动画或实物演示,加深理解。
4.应用拓展:结合实际案例,如眼镜的透镜原理、光纤通信等,让学生了解折射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设想实施用对生活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时,我将结合教材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光的折射规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一现象。"
我会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注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在实验基础上,讲解折射定律,解释折射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水池中的石头看起来变浅、水中筷子看起来弯折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实验探究: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和记录中自主发现折射规律。
-设想实施: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和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对比不同角度的入射光和折射光,总结折射定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在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折射应用主题,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小论文。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相关人士,了解这一应用的原理和影响,提升你的科学探究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4节光的折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4节光的折射共2课时第一课时光的折射规律【知识与技术】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余介质时的折射规律.3.知道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认识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惹起的错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会折射现象的美好,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2.培育学生在学习中的沟通、团结和协作精神.【要点】光的折射规律.【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知识点光的折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81-82,达成以下问题: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流传方向发生偏折,这类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在同种平均介质中沿直线流传;光从空气射向水面会发生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流传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类现象叫做光的折射.3.光的折射光路图中的相关观点.(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才会发生折射现象.(2) 折射角是折射光芒与法线的夹角 .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余介质中时,折射光芒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余介质中时,流传方向不变.5.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合作研究】演示研究光折射时的特色让一束光从空气中以不一样的角度射入水中,察看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1.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光的流传方向吗?垂直入射呢?答:斜射光阴的流传方向会改变,光在反射面处发生了偏折.垂直入射光阴的流传方向不变.2.与入射光芒对比,折射光芒是偏离仍是凑近法线?答:凑近.3.使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如何变化?入射角减小呢?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减小.4.将光逆着折射光的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会察看到什么现象?答: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逆着本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教师点拨】1.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芒跟入射光芒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芒和入射光芒分别位于法线的双侧.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 或减小 ) ,折射角也增大 ( 或减小 ) ;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当入射光芒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流传方向不改变.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 玻璃 ) 中时,流传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类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2.光折射的规律(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 ( 或其余介质 ) 中时,折射光芒倾向法线 (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2)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光垂直入射光阴的流传方向不变.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达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说光的折射现象.【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认识到生活中的折射现象.2.利用所学知识简单剖析和概括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体验因为折射带来的错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会折射现象的美好,培育亲密自然及擅于思虑的习惯.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要点】理解光的折射.【难点】解说生活中常有的折射现象.知识点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82-83,达成以下问题:我们站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时,感觉物体离水面更近了.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逆着光芒看过去,以为光是从物体上方的点发出的,因此看到的是光芒经过折射形成的虚像.【合作研究】演示一作图解说“叉鱼”的折射原理.演示二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树会如何变化?演示三空中楼阁形成空中楼阁时,远处物体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芒,因为不一样高度空气的疏密不一样而发生折射,渐渐弯向地面,进入察看者的眼睛,逆着光望去,就看见了远处的物体.演示四水中的筷子为何向上弯折【教师点拨】1.人眼看见物体是有光射入人的眼中,不要将箭头画成由眼向外的方向,人的眼睛本身其实不发光,要作射入人眼的光芒.2.两条以上光芒的反向延伸线订交处是虚像的地点,一条延伸线没法确立地点.3.折射所成虚像不过人依据光沿直线流传经验的一种判断,实物的真切地点需要找准,这也就是渔人叉鱼时应判断鱼的像比鱼高且稍向后移.4.人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或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虚像地点均比实物高.【跟进训练】1.如下图的四种情形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B )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挪动到某一地点时看不见硬币( 如图甲 ) ,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可以看见硬币了( 如图乙 ) .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由分别是( A )甲乙A.光的直线流传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流传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流传常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折断”了、空中楼阁、池水变浅、钢笔错位等.达成本课对应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光的折射 知识要点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通常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如图1所示,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和空气的分界面处传播方向将发生改变,其中一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同时还有一部分光线进入水中而发生折射.
3.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也会发生折射.
二.光的折射规律 1.光发生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居在法 2
线的两侧. 2.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减小.
3.空气中的角大。速度大的介质角度大。 4.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光的折射作图 1.作光路图时,空气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是较大来指导作图.
2.折射现象中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因为光是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所以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2)光在发生折射时,也一定同时发生反射,在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关于法线对称的,可利用这一特点区别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 3
四.眼睛“上当受骗”的原因. (1)光的折射会造成很多光学现象,如水底看起来变浅、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折等.对类似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作如下分析:
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射入人眼所致.在图3甲中,水中的A点射出的两条光线经折射后射入人眼,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会认为光是从A′点发出的,即人眼实际上看到的是位置较高的A′点;同理,在图3乙中,人眼在水中观察岸上的B点时,实际上看到的也是位置较高的B′点.可得出结论:不论是从岸上看水里的物体还是从水里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都是被抬高的虚像.
(2)“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使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变得弯曲,而使人眼看到的“虚像”.与此相似的现象还 4
有: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能看见;隔着火苗看对面的物体,会觉得物体在晃动等.
经典例题 例1.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的是( ).
A.手影游戏 B.水中的倒影 C.小孔成像 D.水中的铅笔
例2.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光的传播路径的是( ).
例3.(1)在图4左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如图4右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玻璃砖,试画出光线穿过玻璃砖后的大致方向. 5
例4.如图6a所示,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A,逐渐往杯中加水直至加满的过程中,光斑将( ).
A.向右移动后静止 B.向左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D.仍在原位置
例5.图7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 ________ 射入 ________ 中. 6
例6.某人在湖边看到清澈的水中的鱼和山的倒影,他看到的实际上是鱼的________ 像和山的 __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其中所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鱼的位置要________ (选填“深”或“浅”)一些.
基础过关 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常常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光线 (选填“偏向”或“偏离”,下同)法线;当光从玻璃或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法线.当光垂直射向介质的表面时,传播方________,此时折射角为________°.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填序号).________.
①水中的筷子变弯②水中的倒影③小孔 7
成像④幻日 ⑤海市蜃楼⑥池水看起来变浅 4.图8所示的三幅图中,能真实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的是图( ).
5.如图9所示,从水中A点发出的光透过水面射向B点,光的传播路径为;如果一束激光要从B点射到A点,则激光应沿着________方向入射.
6.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 8
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10所示.对这个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C.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绝对平行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7.下列现象中是光的折射的是( ). A.岸上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B.看见清澈湖水中的鱼儿
C.日食的形成 D.手影游戏
8.如图11所示,MN是两种物质的界面,其中一种是空气,光线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的左侧是空气,入射角为55° B.MN的右侧是空气,反射角为35° 9
C.MN的左侧是空气,折射角为65° D.MN的右侧是空气,入射角为65°
9.如图12所示,一束光线以60°的入射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OB恰好垂直于折射光线OC,分析图可知折射角为________°.
10.(1)在图13中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在图14中作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在图15中完成光路图.
拓展提升 10
1. 如图16所示,有一束光从某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其中入射角是________°,折射角是 ________ °.
2.光从空气中进入透明玻璃中时( ). A.传播方向一定改变,传播速度可能不变 B.传播方向可能改变,传播速度可能不变 C.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都一定改变 D.传播方向可能改变,传播速度一定减小
3.如图17所示,小明从水面上方观察水中的一块石头,图中画出了两块石头,请通过作图画出由真正的石头发出的最终射入人眼中的一条折射光线. 11
4. 在一个干枯的井底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19甲所示.下大雨时井中几乎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19乙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的大致范围,并用阴影表示出来.
5. 在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看到星星在“眨眼”,这是为什么?
6. 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小明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 12
做了如下实验:让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中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20甲所示.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物 质 光速/(m·s-1)
水 2.25×108 玻璃 2.0×108 冰 2.30×108 空气 3.0×108 酒精 2.2×108 13
(1)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图20甲中的光路,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请根据你得出的结论,在图20乙中画出光从玻璃斜射入酒精中时,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冲刺拔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 B.光的色散现象
C.小孔成像 D.太阳在地平线以下就能被人看见
2.由于光的折射,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弯折;有经验的渔民在用鱼叉叉鱼时,不是直接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着所看到的鱼的 (选填“上”或“下”)方去叉,因为所看到的鱼其实是鱼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14
3.如图22所示,一束光在射向空气和玻璃的界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根据图22中提供的数据回答问题:
(1)入射光线是_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_.
(2)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是________,法线是________.
(3)反射角是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光线是从________ 中射向 ________ 中.
4.一束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则折射角( ).
A. 逐渐减小 B.不变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5.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