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人口的变化课时作业19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考点人口的空间变化新人教版

解析:第 13 题,图中显示 2002 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增量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 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A 项正确。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是劳动力人口大量迁 出,B 项错误。人口总量是增加的,C 项错误。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出生率高,D 项错 误。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4 为了减缓我国即将出现的城市劳动力负增长问题,最直接的有效措施是( ) A.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B.延迟职工退休年龄 C.加快城镇化进程 D.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返回流动指数出现最高峰的原因是( ) A.因秋收往返于城乡之间 B.为春季开销积攒资金 C.工业旺季劳动力需求大 D.天气温和,适宜工作
解析:第 10 题,本题考查人口流动的原因。10 月份是秋季,秋收时节,德国农村劳 动力流动指数出现最高峰的原因是因秋收往返于城乡之间,故 A 项正确;为春季开销积 攒资金不是流动指数高的原因,故 B 项错误;工业对劳动力需求没有季节性变化,故 C 项错误;天气温和,适宜工作与流动指数高无关,故 D 项错误。
解析:第 1 题,京、浙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应是人口净迁移率较高的两个 省级行政区,而浙常住人口总数又明显高于京,故①为京,②为浙;蜀是我国人口大省, 常住人口总数比新多,故③为蜀,④为新,故选 B 项。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02 2005~2010 年四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是( ) A.加快了①地区老龄化进程,减轻了养老负担 B.缓解了②地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 C.加强了③地区与外部的交流,促进了资源开发 D.缓解了④地区劳动力短缺状况,有利于经济发展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2019 陕西西安测试]榨菜、方便面、火腿肠等是最为常见的流动人口的消费品。下图 示意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读图,回答 17~18 题。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人口新样态+课件

(2023年山东卷)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 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 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 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 下面小题。
当今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因 此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地级市,一般具有 相似的经济发展趋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中国人口新样态
关注人口问题 共建美好家园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 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中国人口数 量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续2年人口 负增长,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其中 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902万人,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 1110万人,死亡率为7.87‰;自然增长 率为-1.48‰。
2015-2022年各孩次出生规模
1971两个正好 1980只生一个 2011双独二孩 2015单独二孩 2016全面二孩 2021放开三孩
(生育政策短期略有影响,长期看生育意愿仍处于低迷。 少数民族地区没有人口生育政策限制,对多孩影响较小)
关注未来,关注人口问题
我国七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图
年龄
2023年中国人口金字塔图
图中2000年0-14岁约为18%,65岁以上约为9%,15-64岁约为73%,总值为100%。 ③
真题重现
(2023年山东卷)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 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 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 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 下面小题。
市辖区人口增 长了近20%,说 明有人口迁入
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技巧
2.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三个绿色箭头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

人口
的意愿
20 世纪80 年代中 期以前
性迁移 一直比 较少; 行政调
动为主
人口 流动由于 政策的缘 故受到严 格控制
从东部 向中部以及 从东部、中 部向西北、 东北、西南 方向迁移
组织
主流是
学法指导
高频考点巧突破
高频考点巧突破
学以致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下 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 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 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 。
向
方 主要 迁出地
四川、广西、山东、河 北、江苏、安徽、浙江等省 区
主要
广东、上海、北京、新
热点探究显身手
项目
内容
①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
劳动力,缓解了城市部分行
业劳动力的供求矛盾;②改
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
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
贡献;③促进了城市商业的
积 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
极影响 ④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农、
D.⑥
(2)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
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
B.②
C.④
D.⑤
高频考点巧突破
(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
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
因是( )
A.①
B.②
C.④
D.⑥
高频考点巧突破
解析:经济因素是导致我国大量人 口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的主要原因;伊 拉克居民的外迁主要是受战争的影响; 美国老年人口向南部和西部迁移主要是 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B.进入生育高峰 C.计划生育政策松动 D.外地人口迁入
热点探究显身手
(2)南京市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 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 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结合某地区人口统计图分析,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我国中部地区某地级市辖6县2区,代管1县级市。下图为 2010~2020年十年来该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 1~3题。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程标准
素养要求
1.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 1.结合具体人口迁移的图文材料,
因,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 综合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对
主要因素。
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综合思维)
2.理解人口迁移产生的影 2.辩证地认识人口迁移对迁出地、
响。
迁入地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一、人口的迁移 1.何为人口迁移?如何分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____国__际__或__本__国__范__围_____内发生 改变。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__国__际__人口迁移和__国__内__人口迁 移。
B.培育突出的优势产业
C.建设交通枢纽城市
D.控制城市房价上涨
考点 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 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 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 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 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1990~2015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2020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17 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课时规范练17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规范练第34页高考题组(2018海南卷,11~12)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 254。
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
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
6%~0.7%。
据此完成1~2题.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
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2。
2013年后该省()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C。
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
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答案1。
B 2.C解析第1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经济欠发达,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常住人口大量减少,故B项正确、D项错误。
我国招生是有计划平稳进行的,不会在某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不会改变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故A、C两项错误.第2题,材料显示,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说明人口迁入率增加,而以前安徽省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因此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故C项正确,A项错误。
(2016全国Ⅲ卷,4~5)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
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
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 D。
交通拥堵加重4.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较好A.①③B。
地理人教必修课后训练:人口的空间变化 含解析

课后训练1.关于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B.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人口自然增减的结果C.就世界而言,人口迁移不能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D.就某一地区而言,人口迁移和自然增长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是相当的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的一种社会现象。
据表完成第2~4题。
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第1位人口来源地第2位人口来源地第3位人口来源地第4位人口来源地第5位人口来源地广东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新疆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B.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D.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均在东部地区3.M省流入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A.福建B.海南C.山东D.广西4.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灾害B.经济因素C.人口政策D.宗教信仰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6.图中甲至丁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2011·河北冀州中学期中)下图中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完成第7~9题。
7.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8.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9.近几年,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加大了迁出地、迁入地之间的经济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6.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6.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作业(含解析)题号 1 2 3 4567 8 9 10 11 答案城市天津南通宁波绍兴台州深圳江门中山上海杭州嘉兴舟山广州珠海东莞惠州人口净流入量156-4812522 4652510647911482 72324952475B.外来旅游人数增加导致该市常住人口总数增多C.产业结构升级将导致非户籍常住人口比重降低D.非户籍人口迁入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解析:该图反映的是户籍构成的变化,是因为非户籍人口大量迁入不是户籍人口大量外迁,而且也不能说明常住人口总数减少;外来人口主要是来打工,不是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减少,外来普通打工人员也会减少,因而非户籍常住人口比重降低;非户籍人口迁入主要以中青年为主,会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答案:C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位以外的某一区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
下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移民迁移情况。
据图完成5~6题。
5.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小的是( )A.移民B.农业或家务职业C.非农业职业D.政府或管理职业解析:从图示可直接读出,随着距离的变化,政府或管理职业迁移所占比重波动最小。
答案:D6.下列有关移民迁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B.只能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C.只能就近流向较高等级城市D.受特殊因素影响出现偏移现象解析:移民迁移方向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移民主要迁移方向为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但并不全是逐级流动、就近流动;受婚姻、家庭等特殊因素影响,移民可能向中小城市迁移。
答案:D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xx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的64.7%。
下图为xx年农民工流向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农民工主要流向( )①东部地区②中部地区③西部地区④沿海地区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题干信息“xx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的64.7%”,说明农民工的主要流向仍为东部沿海地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8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8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件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8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件新人教版
2.下表为“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 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0 11.63 4.01 1.78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①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改 变环境人口容量。②影响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世 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
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8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件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8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件新人教版
2.我国的民工流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8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件新人教版
答案:C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8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件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8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件新人教版
3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考法一 人口迁移状况分析 1.[2018·全国卷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 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 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 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1)~(2)题。
(4)从具体方面分析,如下表:
方面
影响
影响人口数量 迁入地人口增多,迁出地人口减少
影响职业构成 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人口的变化课时作业19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课时作业(十九) 人口的空间变化作业时间:月日(2019山东德州一模)下面分别为我国A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图(M为2004年资料,N为2014年资料)、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从业人员构成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市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③自然灾害频发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⑤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⑤D.②④⑤2.有关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产业结构影响了迁入人口性别结构D.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升级答案:1.D 2.C 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对人口迁入地的影响。
第1题,读取两个时间的数据,M(25%,70%,5%)、N(15%,75%,10%)。
对比这两个数据可发现未成年人口比重下降,成年人、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现象明显。
本市青壮年人口应该是迁入的,自然灾害频发与老年人口增加关系不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青年及中年人口比重下降,所以老年人口比重上升,D项正确。
第2题,根据题中资料无法判断当地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情况,故A项错误。
引起我国人口流动和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项错误。
从就业人员构成看,该市重工业比重小,轻工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达,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吸引了大量女性迁入就业,迁入人口性别结构发生变化,C项正确。
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其工业部门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并未出现产业升级,D项错误。
(2019福建厦门质检)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3~5题。
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4.图中甲到丁四个阶段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相比,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丁5.近几年,由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答案:3.D 4.A 5.B 解析:第3题,从图中数据分析,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是乙年龄段。
该年龄段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所以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D项正确。
第4题,老年人一般不愿离开家乡,迁移率低。
少年儿童随父母一起迁移的可能性大,青壮年人口迁入多的地区,新生儿比重较大,所以甲、乙有明显相关,A项正确。
第5题,人口迁移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A项正确。
人口迁移缩小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B 项错误。
人口迁移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C项正确。
人口迁移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D项正确,故选B项。
(2019湖北新联考四模)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
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6~8题。
6.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7.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状况C.国家政策D.交通条件8.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限制人口迁入答案:6.B 7.A 8.C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985~2010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丁两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2005~2010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地,因此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乙地,故甲表示北京市,乙表示广东省,则A、D项错误。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份,因此丙表示河南省,丁表示云南省。
故B项正确。
第7题,甲表示北京市,丙表示河南省,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A项正确。
第8题,乙表示广东省。
1995年以前,广东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导致1995年以后,广东省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C项正确。
(2019山西太原检测)下图为2005~2010年安徽、河北、四川、广东四省人口迁出及影响的省级行政区统计图。
读图,回答9~11题。
9.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河北、安徽、广东、四川B.四川、安徽、河北、广东C.河北、安徽、四川、广东D.安徽、四川、广东、河北10.下列有关③省人口流出至迁入地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迁入地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大幅度减轻B.提高迁入地城市化水平C.缓解迁入地环境压力D.加剧迁入地人才外流11.与③省人口迁移相比,④省( )A.影响范围大,影响程度小B.影响范围大,影响程度大C.影响范围小,影响程度小D.影响范围小,影响程度大答案:9.A 10.B 11.B 解析:第9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及区域定位。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人口迁出地与人口迁入地空间距离较近,有利于人口发生流动,故①应为河北、②应为安徽、③应为广东、④应为四川,选A项。
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
③为广东省,它与迁入省级行政区存在经济水平的落差,广东省向周边这几个省级行政区迁出的人口以经商、务工为主,由广东省流出至迁入地的人口规模不大,难以削弱当地人口流出的影响,所以不会大幅度减轻迁入地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人口的迁入会使迁入地环境压力加大;人口的迁入会帮助迁入地留住更多的人才,促进工业化,从而促进迁入地城市化发展,选B项。
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读图可知,与③省相比,④省人口流出影响的省级行政区较多,范围较大,影响程度总体较大,选B项。
(2019宁夏固原测试)年龄别生育率是按育龄妇女的年龄别计算的生育率,通常以年为单位,定义为在一年中每千名某一年龄或年龄组妇女生育的孩子数。
年龄别生育率可以反映不同年龄或年龄组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近四次人口普查时的年龄别生育率。
读图,回答12~14题。
12.四次人口普查中,总和生育率(各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最高的年份是( )A.1982年B.1990年C.2000年D.2010年13.下列关于图示阶段该城市人口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B.人口问题得以解决C.平均生育年龄持续增大D.平均生育年龄先减小后增大14.如果该城市为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则与该城市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或地区是( )A.印度B.巴西C.美国东南部沿海地区D.美国东北部地区答案:12.A 13.D 14.C 解析:第12题,把图中不同年份的各年龄别生育率分别相加,可以得出1982年的总和生育率最高,故选A项。
第13题,把图中不同年份的各年龄别生育率分别相加,得出该城市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下降,故A项错误;图示阶段平均生育年龄先减小后增大,故D项正确、C项错误;结合我国人口特点分析,生育率下降,伴随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因而人口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B项错误。
第14题,如果该城市为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根据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可知该城市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印度和巴西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故A、B项错误;美国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特点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美国东南部沿海地区为该国国内人口净迁入区,美国东北部地区为该国国内人口净迁出区,故C项正确、D项错误。
15.2016年8月5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俄罗斯和卡塔尔举办。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巴西简图与卡塔尔所在区域简图。
材料二2014年卡塔尔全国人口约为227万人,其中外籍人口约占85%,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
2002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5亿人,2010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1亿人。
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2080年可能会减少到约5 200万人。
(1)说明卡塔尔吸引大量外籍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2)简述俄罗斯人口减少带来的问题和缓解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3)分析巴西人口集中于B、C区域而A区域人口较少的原因。
答案:(1)该国石油资源丰富;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外籍劳工的迁入。
(2)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力不足;劳动力不足。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3)B、C区域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海洋运输便利,殖民者最先到达,开发早。
A区域气候炎热多雨。
解析:第(1)题,卡塔尔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因此吸引了大量外籍劳工的迁入,人口机械增长较快。
第(2)题,俄罗斯人口减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从而造成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接纳移民、鼓励生育是缓解人口减少问题的重要措施。
第(3)题,结合巴西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