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空间变化ppt13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人口的空间变化ppt课件

人口的空间变化ppt课件




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迁出地: ①缓解人口的压力; ②但也造成人才流失 迁入地: ①解决了劳动力不足;②加速城市化进程; ③但也带来交通拥挤、居住困难、治安混乱等问题。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教版 课标教材
人们为什么要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 革,政治中心的改变, 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巴西利亚
4.社会文化因素
①文化教育的发展。 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
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 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 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4.社会文化因素
②家庭和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
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 起着重要作用。
《走西口》这首古老的民歌
流传于晋陕蒙三省交界地,据说已经流传了 几百年。
旧社会,晋陕北部一带十年九不收,人们被 迫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春去秋回。因为要 过长城关口,所以称“走西口”或“走口外”
人教版
看一看,下面哪些属于人口迁移,课标教材 哪些属于人口流动?
❖ 1我班同学每天从新市区来天山区上课 ❖ 2农闲到城里打工,农忙回乡务农的农民工 ❖ 3假期外出旅游、度假、疗养 ❖ 4克拉玛依市的同学到八一中学上学 ❖ 5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做奴隶 ❖ 6在八一中学任教的外教 ❖ 7逃亡到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难民 ❖ 8马来西亚华侨 ❖ 9三峡水库移民到广东惠州
国内人口迁移: 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 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
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不属于迁移的: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共33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共33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规模效益,总需求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
刺激作用)
③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CDDDC
材料1:北京外来人口调查统计图。 据图概述北京外来人口的
变化特点。(6分)
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郊区增长速度快于城 区(近郊增长速度最 快)。
材料2:2010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北京外来人口的来源地构 成相对稳定,来自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和黑龙江六个省的外来 人口占全市外来人口的60.4%。其中,15~59岁就业人口占90%以上,受教 育程度以初、高中为主。
动政策会对人 口迁移产生重 要影响。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政治因素
②战争
战争是对人

类正常生活环境


和秩序的破坏,


并常常引发人口
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政治因素
③政治中心改变 巴西利亚 一个国家政
治上的变革,政 治中心的改变, 也常常引发人口 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⑤ 有利于资源的增加了公 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 难度。尤其是对就业、住房、 交通、卫生和教育、城市环 境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压力。
①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 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
迁 出 地
交流
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
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劳动力的 的进一步发展。
2.经济因素
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对人
口迁移是主要的 ,经常起作用的 因素,是人口迁 移的基本动因。
深圳市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经济因素
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相对地缩小了地
区之间的距离,减少 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 种困难,从而促进了 人口迁移。

人口的变化ppt13(41份) 人教课标版8

人口的变化ppt13(41份) 人教课标版8

19 世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 旧大陆 ( 非) 纪前 为主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 “二 达国家;定居移民减 亚非拉 战”后 少,短期流动人口增 等 多
2.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流向 原因 意义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 政力量的束缚;自给 ①调节人 自足的农业经济脆 口空间分 弱;战争频繁;自然 布和人才 灾害;政府组织“屯 余缺;② 垦戍边” 加强民族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 融合和文 响大,国家实行计划 化交流; 经济体制和严格的 ③促进经 户籍管理制度 济发展,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缩小地区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 差异 用
3.国际人口迁移: 国界 并⑤______________ 改变住所 (1)概念:指人口跨④________ 达到一 定时间(通常为 1 年)的迁移活动。 (2)不同时期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特点 方向 集团性 、大批的 19 世纪 以⑥_______ 欧洲 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 ⑦_____ 以前 移民为主 “二 战”后 发展中国家流向 ⑧______ 迁入地 ,拉丁美洲 欧洲变为⑩_______ ⑨______ 发达 国家;定居 变为迁出地,⑪______________ 西亚、北非 移民减少,短期流动 的石油输出国成为迁入地区 的人口增多 时期
2.46 亿。据此判断第 6 题。
6.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A. 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C. 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D.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
【答案】D 点拨:这种人口流动可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 展,但也加大了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大量人口流出不利于中部
地区的城市化推进。该人口流动主要在南方省区进行,对北方农
经济的和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归纳如下:
因素

人教版高一地理 必修2 1.2人口的空间变化(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 必修2 1.2人口的空间变化(共45张PPT)
A.原始农业 B.种植业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4.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 (C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
2、经济因素:
④家庭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
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 素。而家庭因素则在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 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 用。
3、政治文化因素:国家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改变、
宗教社会变革
①政策。 国家人口流动
政策对会对人口迁 移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建设三峡工程,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 根据对湖北、重庆20个县(市)的人口调查,淹没线 以下实有人口84.75万人。按地域分,湖北库区12.5 万人,重庆库区72.25万人;按居住地性质分,农村 人口34.87万人,城镇人口49.88万人。考虑移民人口 的自然增长因素,还要考虑其他人口增长因素,到 2009年三峡工程建成,共需搬迁安置人口总计为113 万人。
1.自然环境因素
②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其 变化,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了人类生活、 生产的空间布局, 从而决定着人口迁 移的方向和规模。
荒漠化与移民
1.自然环境因素
③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 业生产发展的重要 条件,对农业 生 产有着特别的重要 意义,因而也是影 响人口迁移的一个 重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④矿产资源
国家实行计划 经济体制和严 格的户籍管理 制度
改革开放政策 目的是务工、 经商等
西北
东北
河 北
山东
重庆 湖北 湖南
广东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
影响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有利
方面
加强与外界联系; 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保护环境; 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高中地理:第三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27张ppt)

高中地理:第三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27张ppt)

出现
地区流向_发__达___地区
【高考真题演练】
(2016•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
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
应是 D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命题规律 该考点主要结合统计 图表或文字材料,以 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 式考查人口迁移的特 点及影响因素。考查 频率较高。
2020/11/11
【基础知识梳理】一、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的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
A ①空间位移(跨越行政区界限) A2
②定居地的变更
③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 期,时间在一年以上)
+
_ _
0
+_
__ _ + _+
迁出地
_ +
++
0_
+ +
+ +
_0
迁入地
+代表一个地区吸引人口的因素。— 代表一个地区排斥人口的因素。 0代表无关因素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气候 土壤 淡水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
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宗教
社会 文化 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经济 因素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共34张ppt)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共34张ppt)

指人口跨国界并改 变住所达到一定时 间(通过为1年)的 迁移活动。
2020/5/15
指在一国范围内, 人口从一个地区向 另一个地区移居的 现象。
7
哥伦布登陆新大陆
2
8
哥伦布
印第安人
黑人奴隶
2
19世纪前国际人口迁移
9
国际人口迁移
时 期
迁移原因
迁移方向
特点
意义
19 世 纪 以 前
殖民主义 扩张和资 本主义发 展;地理 大发现和 新航线开 辟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4、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5、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6、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
务农的农工。
7、2020国/5/15 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6
2.分类
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 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020/5/15
16
为城市提供廉价劳动力
2020/5/15
17
参与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2020/5/15
18
由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2020/5/15
19
留守儿童
2020/5/15
20
二、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提供大量廉价的
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
_________;促进商品流 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
4.社会文化因素
①文化教育的发展。
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
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2020/5/15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1.1《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1.1《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课件(共22张PPT)

影响、类型 自然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迁移 1.概念 2.分类 3.特点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政策 战争等 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社会 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经济 因素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以来
内地-沿海
城市化 政策、个人
活动探究:
1、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 (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迁 出地和迁入地所带来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产生的影响人口迁移对 迁出地、迁入地产生的影响:
迁出区
迁入区
有 利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 ①为迁入地提供大量
因 会的经济、文化等联系, 廉价劳动力。
集团性、 大批的移 民为主
原因
殖民主义扩 张;新大陆 的开发 ;非 洲黑人被贩 卖
二战后
亚非拉
西欧、 北美、 西亚、 北非
从发展中国家 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 少,短期流动 人口增多
各国经济 发展的不 平衡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请填 写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历史时
迁出区
194980年代
以高一二班为例,全班共有20人是父辈或祖父辈 迁入新疆新疆,其中河南6人,陕西3人,甘肃3人, 江苏四川各2人,宁夏湖南共3人,哈萨克斯坦1人。
其中马晓超老家在甘肃古浪县,2013年由于祁连 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他们家通过生态移民迁至新疆 ,政府分给住房与果园,通过种植葡萄提高了家庭收 入,改善了生活水平。
社会

2.1.2 人口的空间变化(共29张PPT)

2.1.2 人口的空间变化(共29张PPT)
经济发达, 就业机会多, 收入高,医 疗、教育、 居住条件好;
北京市
长江三角洲 从落后地区迁向发达地区
珠江三角洲
中国的人口迁移
历史上的 人口迁移
清朝 以 前 北方→ 南方 影响因素: 战争 清朝至新 中国成立 走西口 闯关东 影响因素: 战争 自然灾害 东部→东北、 西北 影响因素: 国家政策 (开发边疆) 落后→发达
中国的民工潮
他们为什 么要离开家乡, 来到大城市呢?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涌进了许多的农民工。 • 他们离开家乡,来到了经济发达地区,成为了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 力军。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
1、人口的迁移
• 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 生改变。 •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的三个条件:
①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②促进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
大量人口的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 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对 就业、住房、交通、卫生和教育、 城市环境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 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
迁 入 地
迁 出 地
•地理大发现与 •旧大陆→新大陆; 新航线的开辟; 二战前 •资本主义发展 •已开发国家→未开 和殖民主义扩张。 发国家。
•各国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劳 动力供求关系 的地区性差异
二战后
•亚非拉发展中国 家→北美、西欧等 发达国家及石油产 区西亚
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 时期 突出特点
以集团性、大批 的移民为主
历史上的 人口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 建国后至 80年代中 期 80年代中 期以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问题;打工收 入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活跃了经济。 (2)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迁入地区的影响:
(1)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2)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社
会问题。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①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 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 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 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 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 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
A.( 1) B.(2)
C.(4)
D.(5)
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 素,
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
B.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所以目前我
国的耕地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
C.不论是以悲观或乐观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环境
人口容量,人口与环境矛盾都十分突出
“跨越一定的行政区”
3、意义
“定居地的改变”
(1)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2)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3)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行政区界限 移动方向
国内人口迁移:
A1向B1 C1向A2
国际人口迁移:C1向D 不属于迁移的:
A1向A2,C1向C2
思考:对迁出地与对迁入地的不同影响
②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 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 向和规模。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 式。现在某些大河流域如长江、珠江、尼罗河、也 是人口密集地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淡水 天然分布状况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淡水资源 仍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条件。

开发了
旧大陆 新大陆 集团性 殖民主 新大陆
(欧洲 (美洲 、大批 义扩张 ;传播
非洲、 亚洲)
、大洋 洲)
的移民 为主
;新大 陆的开 发
了工业 文明; 改变了 人种空
二 ①拉丁美洲
战 人到北美和 亚

西欧②南亚 人到西亚、
北非打工
非 拉
西欧 北美 西亚 北非
从发展中 各国
国家流向 经济
发达国家 ;定居移 民减少,
“改变住所1年以上”
时 迁移路线 迁出地 迁入地 特点

19 世 纪 以 前
原因 意义

战 后
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
时 迁移路线 迁出地 迁入地 特点 原因 意义

19 ① 欧 洲 人 到

美洲、大洋 洲②非洲黑
纪 人被贩卖到
以 美洲 ③东亚

南亚人被招 工到美洲非

开发了
旧大陆 新大陆 集团性 殖民主 新大陆
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 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判断人口迁移的条件?
居住地的变更
三个条件
时间的持续性(大约1年以上)
超越一定行政界限
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渡假、旅游,上街购物 2、去美国学习访问 3、由天津调往北京工作定居 4、张成中学毕业去外地念大学
一、人口迁移: 1、概念: 2、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迁移空间范围上跨越国界”
国家改革 开放政策
自发 迁移 数量 大频 率高
流向地区
由川、鲁、苏 、沪、皖等省 迁往西北和东 北
内地——沿海 山区——平原 贫困——发达 农村 城市
一、人口迁移: 1、概念: 2、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迁移空间范围上跨越国界”
“改变住所1年以上”
(2)国内人口迁移:“不超越国界的人口迁移”
(欧洲 (美洲 、大批 义扩张 ;传播
非洲、 亚洲)
、大洋 洲)
的移民 为主
;新大 陆的开 发
了工业 文明; 改变了 人种空
间分布

战 后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时 迁移路线 迁出地 迁入地 特点 原因 意义

19 ① 欧 洲 人 到

美洲、大洋 洲②非洲黑
纪 人被贩卖到
以 前
美洲 ③东亚 南亚人被招 工到美洲非
上节知识巩固: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1-3题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 C ) A.(1)→(2) B.(2)→(3) C.(3)→(4) D.(4)→(5)
2.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2)阶段的是( A )
A.尼日利亚 B.韩国
C.古巴
D.澳大利亚
3.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 ( D )
发展 的不
短期流动 平衡
人口增多
间分布
调整了 劳动力 空间分 布不均 的状况
一、人口迁移: 1、概念: 2、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迁移空间范围上跨越国界”
“改变住所1年以上”
(2)国内人口迁移:“不超越国界的人口迁移”
“跨越一定的行政区” “定居地的改变”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古代
影响因素
迁移 流向地区 特点
由北方向 主要因素有战 大 南方、内 乱、移民支边 批 地到边疆 、农业经济脆 迁 黄河流域 弱、自然灾荒 移 向长江流
域、珠江
流域的人 口迁移
影响因素 迁移特 点
新中国成立 国家实行计 到20世纪80 划经济体制 年代中期 和严格的户
籍管理制度
有计 划、 有组 织的 迁移
20世纪80年 代中期以来
2.社会经济因素
① 经济因素
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决定着人口迁 移的方向,人们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 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这样,经济发展水 平高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区,反之则为人口迁出区。 如: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这 吸引千百万山东人“闯关东” ,可到1985年,山东省以其 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经济大幅增长超过了黑龙江,由此 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
D.随科技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
容量不能定量地评估,只能定性说明
人口的空间变化
言 程 中 学 李田英
一、人口迁移:
1、概念: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它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
判断:人口迁移就是人口的空间移动?
人口 的空 间移 动
人口流动:人口在短期离开居住地 后又返回的现象。
③土壤
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 农业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因而也是 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发达 程度又和人口密度关系极大。
④矿产资源
随着一个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使 一些本来人迹罕至的地区发展成众多人 口的聚居地。引起了人口的相应迁移和 流动。随着采矿业的发展,矿产品加工 工业、交通运输以及饮食服务、商业、 文教卫生等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更进 一步促进了人口的集中。例如大庆、东 营、攀枝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