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护理学教案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学授课教案(课程思政)

儿科护理学授课教案(课程思政)

儿科护理学授课教案(课程思政)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授课教案(课程思政)课程目标:1. 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 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思政教育素养和价值观念。

教学内容:1. 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儿科生理特点和生理发育规律;3. 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4. 儿童心理发展和心理护理;5. 儿童创伤护理和康复护理;6. 儿科护理的伦理道德要求;7. 儿科护理的科研与实践。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引导学生理解护理学的核心价值观;2. 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讲评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 介绍儿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分析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领域;3. 引导学生掌握儿科护理学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课时:儿科生理特点和生理发育规律1. 分析儿童生理特点和生理发育规律的影响;2. 探讨儿童生理发育与护理的关系;3. 指导学生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三课时: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1. 介绍常见儿童疾病的护理要点;2. 引导学生了解儿童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3. 讨论儿科护理的伦理道德要求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第四课时:儿童心理发展和心理护理1. 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阶段;2. 探讨儿童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引导学生了解儿童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五课时:儿童创伤护理和康复护理1. 介绍儿童创伤护理的基本概念和步骤;2. 探讨儿童康复护理的内容和方法;3. 引导学生了解儿科护理的科研与实践的重要性。

第六课时:课堂总结和讨论1. 回顾课程内容,总结儿科护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2. 分享个人学习心得和体会;3. 探讨儿科护理学对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个人书面报告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儿科护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 通过模拟操作和实际护理案例的分析,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思政教育素养的培养,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

儿科护理学教案模板

儿科护理学教案模板

儿科护理学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儿科护理学专业学生,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及护理学基本理论。

三、授课时间2学时,每学时45分钟。

四、授课教师具备丰富儿科护理经验的讲师或以上职称教师。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3)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儿科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儿科护理事业,关爱儿童的健康成长;(2)树立正确的护理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3)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3)护理程序的运用。

2、教学难点(1)护理评估中主客观资料的收集和分析;(2)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3)儿科护理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具体的儿科护理案例,引发学生对儿科护理问题的思考,提出本节课将要探讨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系统讲解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程序,结合PPT和实物演示,详细阐述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 通过提问、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关键知识点。

3、合作探究(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提供的儿科病例进行讨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和实施。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布置与儿科护理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儿科护理学教案

儿科护理学教案

儿科护理学教案教案标题:儿科护理学教案教学对象:医学院或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儿科护理学中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和处理方法;3. 提高对儿童患者的沟通技巧和关怀能力;4. 培养学生在儿科护理中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本教案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多个小节。

建议总共授课时长为16学时。

阶段一: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4学时)小节1:儿科护理学的概述和特点(1学时)小节2:儿科生理学和发育阶段(1学时)小节3:儿科护理中的安全与预防措施(1学时)小节4:儿科护理中的评估与观察(1学时)阶段二:常见儿科疾病的护理(5学时)小节1: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护理(2学时)小节2: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1学时)小节3: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1学时)小节4: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1学时)阶段三:儿童患者的沟通与关怀(4学时)小节1:与儿童患者的沟通技巧(1学时)小节2:儿童心理健康与护理(1学时)小节3:家庭支持与教育(1学时)小节4:疼痛管理与缓解(1学时)阶段四: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3学时)小节1:儿科跨学科合作与团队协作(1学时)小节2:儿科护理领导与管理(1学时)小节3:儿科护理实践中的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1学时)教学方法:1. 讲课:介绍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各个小节的内容,并结合案例进行实例分析。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探讨和解决儿科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讨论。

3. 实践操作:设置模拟儿科护理的实际场景,让学生进行护理操作,并进行实时评估和反馈。

4. 视频展示:观看相关儿科护理操作的视频,通过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5.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儿科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学术性报告,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评估方式:1. 个人测试: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儿科护理学部分教案

儿科护理学部分教案

儿科护理学部分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3.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进行儿科护理操作,具备初步的儿科护理能力。

4.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儿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和儿童疾病护理等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儿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儿童营养与喂养的原则和方法儿童保健的内容和措施儿童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教学难点: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儿童营养与喂养的个体化和特殊需求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儿童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和儿童疾病护理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儿科护理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3. 操作演示法:演示儿科护理操作,讲解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儿童护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儿科护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2. 讲解:讲解儿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和儿童疾病护理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儿科护理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4. 操作演示:演示儿科护理操作,讲解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儿童护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儿科护理的操作规范和护理理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操作演示中的技能掌握程度,包括操作规范、注意事项等。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儿科护理学教案

儿科护理学教案

儿科护理学教案教案主题:儿科护理学教学目标:1.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掌握常见儿科疾病的护理方法。

3.提高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认识,提供个性化的儿童护理服务。

教学内容:1.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30分钟)2.常见儿科疾病的护理方法(60分钟)3.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儿童护理服务(30分钟)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30分钟)1.引入:通过问学生儿科护理学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儿科护理学等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2.讲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如儿科护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内容体系等。

3.讲解儿科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如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儿童疾病的护理原则等。

第二步:掌握常见儿科疾病的护理方法(60分钟)1.讲解常见儿科疾病的护理方法,如感冒、发热、腹泻、肺炎等。

2.针对不同儿科疾病,介绍其护理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掌握儿科疾病的护理方法。

第三步:提高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认识,提供个性化的儿童护理服务(30分钟)1.讲解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如生长发育规律、情绪表达方式、心理需求等。

2.介绍如何提供个性化的儿童护理服务,如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给予儿童安全感、尊重儿童的意愿等。

3.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儿童护理情境,运用所学知识提供个性化的儿童护理服务。

教学资源:1.教学PPT,用于讲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儿科护理学教材,供学生参考和深入学习。

3.儿童护理案例,用于学生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

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验:布置课堂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分析并解决儿科护理案例中的问题,考察学生对儿科疾病护理方法的掌握情况。

3.角色扮演:要求学生扮演护士和儿童的角色,模拟儿童护理情境,考察学生提供个性化儿童护理服务的能力。

儿科护理学教案

儿科护理学教案

儿科护理学教案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注于儿童护理的学科,它要求护士掌握特殊的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儿科护理学教案是帮助教师有效教授这门学科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介绍一份儿科护理学教案的编写要点。

一、教案标题:儿科护理学课程二、教学目标:1. 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常见儿童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3. 提高对儿童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水平。

三、教学内容:1. 儿科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2. 儿科常见疾病的分类、症状和护理措施;3. 儿童护理中的特殊技能和技术;4. 儿科护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案例分析,生动有趣;2. 实地参观儿科病房,了解实际工作环境;3. 分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4. 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护理技能。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包括听课态度、思维能力等;2. 作业考核:编写儿科护理学护理计划书等;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儿科护理学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儿科护理学教材和参考书籍;2. 现代化医疗设备和模拟实验器材;3. 专业护理学术期刊和网站资源。

七、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2. 督促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思考;3. 提供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以上是儿科护理学教案的基本编写要点,希望能够对教师在教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儿科护理学是一项重要的专业,我们期待着更多护理人员加入这一行业,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祝教学顺利!。

儿科护理学部分教案

儿科护理学部分教案

儿科护理学部分教案第一章:儿科护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儿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儿科护理的目标和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儿科护理的定义和范围儿科护理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儿科护理的目标和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儿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儿科护理的原则和方法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科护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儿科护理原则和方法的掌握情况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2.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特点掌握儿童营养需求和喂养方法理解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特点儿童营养需求和喂养方法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预防和处理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特点,儿童营养需求和喂养方法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儿童营养经验和喂养技巧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儿童喂养方法的掌握情况第三章: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3.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特点掌握儿童营养需求和喂养方法理解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预防和处理方法3.2 教学内容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特点儿童营养需求和喂养方法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预防和处理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特点,儿童营养需求和喂养方法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儿童营养经验和喂养技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儿童喂养方法的掌握情况第四章:儿童常见疾病护理4.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措施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原则4.2 教学内容儿童常见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原则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儿童常见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护理方法和措施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童常见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儿童常见疾病护理方法和措施的掌握情况第五章:儿童心理健康护理5.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掌握儿童心理健康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5.2 教学内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儿童心理健康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心理健康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儿童心理健康护理的经验和技巧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童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儿童心理健康护理的实践操作能力第六章:新生儿与早产儿护理6.1 教学目标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需求掌握早产儿的特殊护理方法和措施理解新生儿和早产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原则6.2 教学内容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需求早产儿的特殊护理方法和措施新生儿和早产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原则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需求,早产儿的特殊护理方法和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护理方法和措施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生儿和早产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新生儿和早产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第七章:儿童急诊与意外事故护理7.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急诊和意外事故的常见原因和表现掌握儿童急诊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和措施理解儿童急诊和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干预原则7.2 教学内容儿童急诊和意外事故的常见原因和表现儿童急诊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和措施儿童急诊和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干预原则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儿童急诊和意外事故的常见原因和表现,紧急处理方法和措施模拟演练法:进行急诊和意外事故的模拟演练,引导学生掌握紧急处理技能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童急诊和意外事故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儿童急诊和意外事故处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第八章:儿童康复护理8.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儿童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技巧理解儿童康复护理的目标和重要性8.2 教学内容儿童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儿童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技巧儿童康复护理的目标和重要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儿童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方法和技巧实践教学法:进行康复护理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掌握康复护理技能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童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儿童康复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第九章:儿童护理伦理与法律9.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掌握儿童护理中的法律规范和权益保护理解儿童护理伦理和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9.2 教学内容儿童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儿童护理中的法律规范和权益保护儿童护理伦理和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儿童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法律规范和权益保护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儿童护理伦理和法律的理解和体会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童护理伦理和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论文写作:评估学生对儿童护理伦理和法律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第十章:儿童护理研究与发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掌握儿童护理发展的趋势和挑战理解儿童护理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儿童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儿童护理发展的趋势和挑战儿童护理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儿童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发展趋势和挑战实践教学法:进行儿童护理研究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技能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童护理研究和发展知识的掌握情况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儿童护理研究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儿科护理学的十个章节,涵盖了儿科护理概述、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儿童常见疾病护理、儿童心理健康护理、新生儿与早产儿护理、儿童急诊与意外事故护理、儿童康复护理、儿童护理伦理与法律以及儿童护理研究与发展等内容。

儿科护理学教案

儿科护理学教案

儿科护理学教案标题:儿科护理学教案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技能,具备为儿童提供基本护理的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等。

学习目标:1. 理解儿童生长与发育的特点;2. 熟悉常见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3. 掌握儿童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技巧;4. 了解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课时1:儿童生长与发育的特点- 了解儿童生长与发育的基本规律- 探讨儿童生长与发育的影响因素- 讨论常见儿童生长与发育问题的护理方法课时2:常见儿童疾病的护理方法- 学习儿童常见疾病(如感冒、腹泻、发热等)的护理方法- 分析儿童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护理策略- 讨论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的护理关键点课时3:儿童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技巧- 学习儿童病史采集的基本技巧- 掌握儿童体格检查的流程和方法- 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模拟练习课时4: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了解儿童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接种程序- 学习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分析儿童疾病的防治策略和社会意义课时5: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儿童疾病护理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问题- 分工合作,进行小组护理案例研究-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儿童护理场景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儿科护理中;2. 分组讨论和小组活动,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沟通;3. 模拟练习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评估方式:1. 学生个人报告:根据学生个人的研究和学习,撰写一份儿童疾病的护理方法报告;2.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对小组活动中学生间的讨论和合作进行评估;3. 模拟练习和角色扮演的评估: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来评估其护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儿科护理学教材2. 护理模拟人偶和实验室3. 案例分析和护理报告范例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如模拟练习时需要谨慎操作;2. 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护理工作,教师可以邀请专业儿科护士或医生来进行讲解和示范;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 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 目
儿科护理学 肺炎患儿的护理
1
姓 名
教 案 首 页
第 次课
儿童护理学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技术职称 第五章 第三节
教案完成时间
课 型 学 时 肺炎患儿的护理 理论讲授 2 学时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章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 案 续 页
教 学 内 容
4
教学时间与教学活动
(二)临床表现 1.轻症 呼吸系统 咳嗽、咳痰、气促…… ( 1 )症状 全身表现 缺氧表现 躁… (2)体征 肺部闻及干湿性啰音,胸部三凹征… 2.重症 呼吸突然增快,>60 次分 心率突然增快,>180 次分 (1)心力衰竭 肝迅速增大,颈静脉怒张…… 突发烦躁不安、明显青紫…… 尿少或无尿,眼睑或下肢水肿 (2)中毒性脑病 急性脑水肿 (3)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 呕血、便血…… (4) 脓胸、 脓气胸、 肺大庖 四、辅助检查 细菌性肺炎 WBC 、N (一)血液常规 病毒性肺炎 WBC 正常或 (二)胸部 X 线检查 肺纹理增粗,小斑片状阴 影。 五、治疗要点 抗细菌 青霉素、SMZ、头孢 (一)控制感染 (二)对症治疗 心 力衰竭、降低颅内压……
2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教 案 续 页
教 学 内 容 教学时间与教学活动
3
一、概 述 肺炎是多因素、多病原引起的肺部炎症,小儿以 急性支气管肺炎多见,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 吸困难、肺部闻及固定性湿啰音特征,冬春季多发。 二、病因与诱发因素 细菌 (一)感染 其他 (二)易感因素 等免疫力低下儿。 (三)诱发因素 受凉、劳累、环境不良、与呼 吸道感染病人接触等。 三、病生与临床表现 (一)病理生理学改变 病 原 体 上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肺炎 呼吸道表现 支气管粘膜充血、 肺组织充血、 水肿、渗出 水肿、渗出、 通气功能障碍 换气功能障碍 缺氧、CO2 潴留 细菌毒素 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 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婴幼儿、营养缺乏症、先心病
5 分钟 ①简述肺炎概念, 说明 小儿的主要类型。 ②精讲支气管肺炎病 因及诱发因素。 20~25 分钟 ①通过左侧示意图讲 解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 的发生机制。 ②导入肺炎的主要临 床症状、体征与并发症, 并讲解各症状的特点, 重 症肺炎—心力衰竭等之 判断指征, 提示护理观察 的要点。 ③简单介绍肺炎血液 一般检查及胸部 X 线检 查特点。 ④精讲治疗原则及抗 感染治疗注意事项。
5
感染中毒症状
发热…
青紫、烦
颅内压增高,
表现:意识障碍、惊厥、呼吸不规则、前囟隆起…… 腹胀、肠鸣音消失、 高热、 呼吸困难……
氨苄、氨苄西林…… 抗病毒 利巴韦林…… 降温、祛痰镇咳、吸氧、纠正
(三)支持疗法 或血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强营养供给,必要时输鲜血
教 案 续 页
教 学 内 容
6
教学时间与教学活动
六、护 理 (一)护理评估 主要症状 发热、咳嗽、气促…… 1.健康史 一般情况 饮食、精神、睡眠…… 诱发因素 上感、 受凉、 接触史…… 2.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 体温、呼吸、脉搏…… (2)意识状态 (3)皮肤粘膜 颜色、有无皮疹…… (4)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情况…… (5)肺部听诊 有无啰音…… (6)并发症体征 心音、心率、肝大小、颈静脉 怒张、下肢水肿…… 3.辅助检查 血常规、胸部 X 线检查(见前)。 4.心理状态 患儿对发热、咳嗽等疾病痛苦反 应,对检查、注射治疗的恐惧,对活动受限、与家长 分离等之反应;家长对孩子疾病及治疗的反应,担心 患儿病情程度…… (二)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粘 稠、咳嗽无力、不当等有关。 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气促、咽喉部痰鸣,肺 部听诊呼吸音不清、闻及干湿性啰音。 2.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诊断依据:体温超过 37.5℃,皮肤发红、皮温升 高,气促、心率增快。 3.PC∶低氧血症、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脓 胸…… (三)预期目标 痰液排除,呼吸平稳,肺部啰 音减少或消失;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呼吸困难、青 紫、烦躁等缺氧症状消失。
30~35 分钟 ①病因及回顾临床表 现, 引导讲解护理评估要 点。 ②总结归纳护理评估 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护理 诊断问题及相关因素。 ③针对每一护理诊断 的诊断依据提示护理的 预期目标。
教 案 续 页
7
教 学 内 容
(四)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温度 18~20℃,湿度 60% (1)环境 定时通风,空气新鲜、流通 适当隔离,防止交互感染 急性期 (2)休息 卧床休息,半卧位 (头肩抬高 30°~60°) 恢复期 适当活动,避免劳累 成分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3)饮食 形态 流质或半流质 方式 少食多餐 2.对症护理 (1) 维持呼吸道通常 ①供足水分; ②变换体位; ③定期拍背;④鼓励、指导咳嗽;⑤雾化吸入;⑥遵 医嘱应用祛痰剂;⑦机械吸痰。 (2)维持正常体温 ①定时测体温;②物理降温 或遵医嘱药物降温;③观察降温效果,更换汗湿的衣 物;④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3)供氧 ①低、中流量及浓度;②鼻前庭给氧; ③湿化氧气;④间歇给氧。 症状、体征观察 生命体征、咳 3.病情观察 并发症 现…… 遵医嘱指导合理用药,如青霉素 4.用药护理 观察药物治疗效果与副反应 备好心力衰竭等急救用药,如西 地兰、呋塞米…… 5.心理护理 关心患儿,转移注意力,由家长 陪护,解释检查和治疗的目的,操作轻快……
临床护理学(下册) 梅国建 主编
1.简述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诱发因素及预防要点。 2.掌握肺炎患儿护理评估的要点,列举常见的护理诊断问题。 3.能对轻症肺炎患儿进行生活护理及病情观察指导。 4.初步具有清理呼吸道、降温及配合医生救治重症肺炎的能力。 5.认识肺炎对小儿健康的危害,能积极进行小儿肺炎的预防宣教。 大体教学过程、内容与时间安排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8~10 分钟) 2.肺炎概念、病因及诱发因素(5 分钟) 3.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20~25 分钟) 4.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与护理措施(30~35 分钟) 5.回顾总结(5 分钟) 6.达标测试(8~10 分钟) 教学方法与辅助教学手段 启发式讲解法、讨论辅导法 多媒体或投影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