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运风雨历程回顾
中国奥运会的发展史

中国奥运会的发展史
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2年10月,当时中国体育
代表团参加了在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夏季奥运会,成为第一个参加奥
运会的亚洲国家。
此后,中国在1948年、1952年和1956年连续参加
了三届夏季奥运会。
但在1958年至1979年间,中国领导颁布了严格的体制化管理,
导致中国体育事业的挫败。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改
革开放,同时也对体育改革进行了大幅度改革。
1984年,中国代表团
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了15枚金牌,成为当时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
之一。
之后,中国队在奥运会上逐渐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成为了全
球领先的体育强国之一。
1990年代以后,中国奥运会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成为了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中国代表团获得了51枚金牌,超越美国成为了当届奥运会最大的金牌获得国。
此后,中国持续发挥着在体育领域中的作用,成为了全球体育强
国的代表之一,参与了伦敦、里约、东京等多届奥运会的开展。
未来,中国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并努力在体育领域中取得更
多的成就和荣誉。
北京申奥成功(资料)

文字材料一、回顾中国申奥史:2008圆梦北京2022激情冬奥2015-07-31 18:11:14 | 来源:国际在线 | 编辑:丁洁帅国际在线专稿:北京时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北京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回顾过往中国申奥之路,不免让人感觉百感交集。
时间:1993年北京市向中国奥委会正式提出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随后在中国奥委会的全体会议上,一致同意了北京市的申请,并向国际奥委会通报了北京的申请。
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于1991年12月派出北京奥申委代表团赴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主席递交了申请书。
那是中国第一次迈出申办奥运会的步伐,当时的申奥口号为“开放的中国盼奥运”。
不过在1993年9月23日国际奥委会的蒙特卡洛全会上,北京以2票之差败给澳大利亚的悉尼,与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擦肩而过。
时间:2001年经过5年的考虑,1998年北京第二次提出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2000年6月19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请报告,这一次北京的申奥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
经过国际奥委会的初步筛选,在2000年8月28日,北京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一起,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候选城市。
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是一个曾经让无数国人激动不已的日子,随着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念出“北京”的名字,全国沸腾了,40多万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狂欢,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时间:2002年哈尔滨曾经成为中国首个申办冬奥会的城市,2002年哈尔滨正式向国际奥委会发送了申办2010年冬奥会的申请。
不过在2002年8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投票中,哈尔滨和西班牙的哈卡、波黑的萨拉热窝首轮即告出局。
哈尔滨和长春此后还曾经考虑过申请2018年冬奥会,不过都没有正式提出申办。
中国奥运会发展史

中国奥运会发展史想当年啊,中国参加奥运会那可不容易。
在旧时代,咱们国家积贫积弱,参加奥运会那就是想在世界舞台上证明自己。
1932年,刘长春单枪匹马去参加奥运会,那是咱们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奥运赛场呢。
他一个人面对那么多强大的对手,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他的勇气就值得咱点赞。
就好比一个人闯进了满是高手的武林大会,明知艰难却毫不退缩,这就是咱中国人的骨气。
后来啊,新中国成立了。
咱们国家对体育事业那是越来越重视。
可是刚开始的时候,国际上有些势力不乐意咱们参加奥运会。
但咱不怕啊,咱就埋头苦练。
运动员们就像一群努力奋斗的小蜜蜂,不管外面的风风雨雨,就一心想把自己的本事练得棒棒的。
到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那可不得了。
许海峰一枪打破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这一枪啊,就像是一声惊雷,在世界体育界炸开了。
咱中国人在奥运会上也能拿金牌啦。
当时全国人民那个高兴啊,就像是自己家里出了个大英雄一样。
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拼搏的样子,就像一个个小超人,他们身上的汗水都像是闪耀的星光。
再往后呢,中国在奥运会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
2008年,咱自己办奥运会了,就在北京。
这可把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
从筹备到举办,那都是全体中国人的心血啊。
咱的鸟巢、水立方建得那叫一个漂亮,就像梦幻中的城堡一样。
开幕式更是把全世界都震撼了,那一个个节目,就像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向全世界展示了咱中国的文化底蕴。
咱的运动员们在家门口比赛,那更是拼了老命。
像体操队、乒乓球队、跳水队等等,拿金牌就像摘果子一样。
那时候的中国,就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主人,把全世界的朋友都招待得好好的,还向他们展示了咱强大的体育实力。
现在啊,中国的奥运健儿们在世界赛场上已经是常客了。
他们不仅在传统强项上继续保持优势,在一些新兴项目上也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的体育事业就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不断地开枝散叶。
咱的运动员们有来自城市的,也有来自农村的,不管是啥出身,只要有本事,就能在奥运赛场上发光发热。
冬奥历史上的中国足迹

冬奥历史上的中国足迹1979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召开会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
这是中国体育外交史上意义深远的一天,从这一天起,中国的竞技体育走向了国际舞台。
1924年,正式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形成。
法国的夏蒙尼市承办了当时被称为“冬季运动周”的运动会,两年后国际奥委会正式将其更名为第1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冬季奥运会最初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与夏季奥运会在同年和同一国家举行。
从1928年的第2届冬奥会开始,冬季奥运会与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点改在不同的国家。
1994年起,冬奥会与夏奥会以2年为间隔交叉举行。
为将冬奥会与夏奥会时间错开,故只有1992年冬奥会与1994年冬奥会相隔2年。
中国旋律首次亮相1980年2月13日,第13届冬奥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办,这也是中国参加的首届冬季奥运会。
我国共派出了28名运发动参加18个单项比赛,然而由于当时参赛选手远不及世界先进水平,成绩并不是很理想。
从1980年中国首次参加冬奥会至今,每一位運发动都用青春与热血传承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冬奥历史留下了中国印记。
触碰奖牌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第15届冬季奥运会,中国仅派出一行20人的代表团,参加速滑、把戏滑冰、越野滑雪3项竞赛。
中国运发动李琰在女子短道速滑表演赛中获1000米金牌和500米、1500米铜牌。
李琰12岁在少体校接受正规训练,1987年入选国家集训队。
同年世界锦标赛上获得全能第15名。
担任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后,还培养出王濛、周洋等多位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
北京分钟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奥会上,女子速滑选手叶乔波带伤上阵,分别夺得500米和1000米两枚银牌。
此后两届冬奥会中国队的成绩大幅提高。
第17届冬奥会时,中国代表团选派27名运发动参赛。
张艳梅获500米短道速滑银牌,叶乔波获1000米速滑铜牌,陈露获把戏滑冰女子单人铜牌。
中国队最终以一银两铜的成绩排在奖牌榜的第19位。
论述中国奥林匹克的发展史

论述中国奥林匹克的发展史中国奥林匹克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教育家、体育家张伯苓在天津青年会第五届学校运动会的演说中,建议中国加紧准备,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
然而,中国的奥林匹克之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952年,中国首次参加第15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新中国历史首次参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
然而,由于国际奥委会对于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事务中唯一合法地位存在“两个中国”的阴谋,从1956年第16届夏季奥运会开始,中国被迫中断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直至1979年10月的““名古屋决议”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在恢复合法席位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大国之一。
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式出现了重大的转移,体育改革进程也不断深入,对待奥林匹克的价值观念也在这一进程中产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
中国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不仅积极参与各项赛事,还在国际奥委会中担任重要职务。
总的来说,中国奥林匹克的发展史是一部历经曲折、不断进步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未来,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为推动全球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奥林匹克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并在不断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早期历史:•1910年,中国首次参加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当时只有一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项目。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了正式的夏季奥运会。
2.20世纪50-60年代:•由于一系列内外部原因,中国在20世纪50-60年代间暂停了参加国际奥运会。
3.1970年代至今:•1979年,中国恢复了与国际奥委会的联系,并于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上重返奥林匹克舞台。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队取得了首个奥运会金牌,这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迈向了新的阶段。
中国冬奥会历史故事

中国冬奥会历史故事中国冬奥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
当时,中国的冬季运动并不发达,很少有人了解滑雪、冰壶等项目。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运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夏季奥运会,这次盛大的体育盛会让中国人对举办冬奥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中国的冬季运动项目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因此,许多人开始期待中国有朝一日能够承办冬季奥运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决定申办2022年冬奥会。
这一决定引起了全国范围的热烈讨论。
很多人认为,举办冬奥会能够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促进冬季运动的发展,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然而,申办冬奥会并非易事。
中国必须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中国缺乏冬季运动的传统和基础。
虽然冰雪项目在中国逐渐兴起,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
因此,中国决定以冬季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推广为主要目标,提高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意识和兴趣。
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建设了许多冬季运动场馆和设施。
此外,他们还组织了各种冰雪活动,如冬季体育节、滑雪节等,以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冬季运动。
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国的冬季运动项目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在申办过程中,中国还面临着严峻的竞争。
挪威、加拿大等传统冬季运动大国也都有意申办冬奥会,他们的实力和经验都是中国无法忽视的。
为了增加申办成功的几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与国际奥委会进行广泛合作。
他们积极推广中国独特的文化、美食和景点,吸引国际奥委会委员对中国的关注。
最终,中国成功申办了2022年冬奥会。
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冬季运动发展的里程碑。
中国将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第三个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国家,这标志着中国在全球体育舞台上的崛起和实力的提升。
举办冬奥会将为中国带来许多机遇。
首先,它将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观赏比赛和体验中国的冰雪文化。
回顾中国的百年奥运历史,说说你的感想论述

回顾中国的百年奥运历史,说说你的感想论述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是中国在各方面飞速发展的一年;也是中国向全世界人民证明自己实力的一年;更是中国稳固在世界民族之林地位的一年。
因为2008年第29届奥运将在中国举行。
而我们作为中国的公民一定要学习中国奥运的精神。
中国奥运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
支撑更快、更高、更强的是“自信、自强、自尊”。
而中国的奥运旅程就是这种精神最生动、最形象的诠释。
1932年在爱国将领张学良的资助下,刘长春只身漂泊海上21尺,到达洛杉矶。
在男子一百米预赛中,一路,然而疲惫不堪的刘长春还是被淘汰。
1936年柏林奥运会,进入撑杆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竟买不起比赛用杆。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是参赛团中住不起宾馆的。
这是不堪回首的一页,已被我们翻过。
过了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的一声枪响实现了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人民的爱国之情强国之梦与体育密不分。
爱国铸就伟大成果。
终于在2008年奥林匹克盛会选择了中国北京。
这也是对深爱着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奖赏。
中国奥运精神也是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
不能忘记,上个世纪80年代女排精神带给人们的巨大鼓舞,怎能忘记2004年奥运金牌榜上,中国代表团挤身前三甲。
五星红旗一次有一次升起,国歌一遍有一遍响。
我们的奥运健儿为了这一可刻不知流了多少汗。
而他们的背后有多少人在支撑着。
奖牌和鲜花,属于为国争光的体坛强者,更属于更多的无名英雄。
人的能力有大有小,社会分工不同,只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彼此帮助。
万众一心,那就无愧于过家。
而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奥运精神、学习文化知识。
长大后,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建设祖国、发展祖国、强盛祖国!。
中国与奥运的百年历程

中国与奥运的百年历程一、前言奥林匹克是世界性的体育盛会,也是公认的最高荣誉和最高理想的实现。
奥林匹克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因为它超越了国籍、肤色和政治制度等任何界限,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在百年的奥林匹克历程中,中国不仅取得了丰硕的体育成就,而且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回顾中国与奥林匹克的百年历程,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早期参与、奥运夺金、奥运策划与承办和奥林匹克文化。
二、早期参与中国早在19世纪末期就开始了体育活动,当时西方的体育运动文化在中国开始逐渐传播。
1896年,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当时中国没有参加。
但是,1910年,北京体育协会成立,开始了中国体育的组织和发展。
1913年,中国选手应邀参加在美国加州举行的波多黎各田径赛,这是中国参加国际体育赛事的第一次。
1919年,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参加了在远东亚洲举办的运动会(即后来的东亚运动会),获得了不少荣誉。
1924年,第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举办,当时已经有八个亚洲国家参加,其中就包括中国。
中国代表团由洛阳体育协会赞助,派出的仅有的五名运动员均是在英国留学的华人学生。
虽然中国选手没有获得任何奖牌,但是这标志着中国第一次正式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三、奥运夺金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体育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此时,中国获得的国际大赛奖牌数始终位于亚洲各国之首,并在世界范围内居领先地位。
1979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将中国奥委会重新承认,并将其成员身份在1981年回来。
从那时起,中国代表团开始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不断增长的奖牌数。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获得九枚金牌,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四,被誉为“东方巨龙崛起”。
此后,中国代表团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获得五枚金牌,排名亚洲第二、世界第八。
但是到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再次夺得16枚金牌,位居亚洲及世界奖牌榜的第一位,威震奥运赛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奥运风雨历程回顾
从接到奥运会邀请书到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中国人花了整整九十年时间。
在这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奥运历程既充满着曲折,又饱含了辛酸和屈辱。
中国参加奥运会,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
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中国人曾三次参加奥运会,留下的是耻辱的记录,三只“鸭蛋”背回家,旧中国参赛好辛酸。
当时,中国人在奥运会上的惨境,正是国弱政腐的写照。
1952年7月9日,赫尔辛基奥运会开幕,中国组成的40人代表团29日抵达芬兰,当时比赛已开始多日,仅吴传玉一人参加百米仰泳预赛,虽然未能出线,但是,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运赛场飘扬。
改革开放后,重返国际奥运大家庭的中国,首次全面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夏季奥运会。
1984年7月29日,这是一个足以记入中国体育史乃至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一天。
当天上午,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被在奥运史上从未夺得金牌的中国选手夺得了,27岁的许海峰依靠一手好枪法将旧中国的“鸭蛋”屈辱击得粉碎,他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手
枪慢射金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运动员的实力和风采。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将金牌戴在许海峰胸前,并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外国通讯社也发出惊呼,“这是中国五千年体育史上伟大的壮举!”随后几天的比赛,国手夺金势头强猛,在赛场内外刮起一股强烈的“中国旋风”。
在本次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以15金、8银、9铜的成绩排列第四位,一扫往日的颓势。
国外报刊纷纷发表:“奥林匹克舞台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体育大国——中国。
”
1988年24届汉城奥运会的失利,促使中国体育决策层开始调整“奥运战略布局”,开始运用科学理论来指导训练,并制定了一系列体育政策和法规,这一努力在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取得了成效。
1992年7月26日,巴塞罗那奥运会战幕拉开的第一天,20岁的庄泳在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率先触壁,以54秒64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目的奥运会纪录,为中国奥运代表团实现了“开门红”,更大意义是这是中国游泳史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一举夺得了16金、22银和16铜的成绩,在参加奥运会的170个代表团中,名列第四位,这是中国体育从未有过的辉煌,成为中华体育史上的光辉一页。
1996年是现代奥运的百年诞辰,7月19日至8月4日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实现了奥运家庭大团圆。
中国代表团面对种种不利的因素,团结拼搏,获得了16金、22银和12铜的可喜成绩,牢牢坐在金牌榜第四把交椅上。
中国代表团整体实力的渐长,为下届的超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9月15日,27届悉尼奥运会拉开战幕,经过四年的艰苦磨练,中国体育的竞争力有了进一步的增长,加上女子举重、女子跆拳道等中国优势项目进入奥运大家庭,中国奥运军团冲金牌的实力达到了空前高度。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陶璐娜,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中国队夺得本届奥运首枚金牌。
中国代表团最终以28金、16银、15铜位列金牌榜第三位。
首次跻身于三强之列,创下了参加历届奥运会以来,金牌和奖牌数的最高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从悉尼奥运会开幕后第7天一直到第14个比赛日,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总数始终居第二位,直到离闭幕式的最后两天才被俄罗斯代表团超出。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更是以32金的成绩超过了俄罗斯,仅次于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体育大国、强国。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更是以51块金牌总数居于金牌榜榜首,名列第一。
这也是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单届获得金牌总数最多的一次。
(摘自中国奥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