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帆-浅谈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管理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的感染管理与监测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一)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1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有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损害,免疫功能紊乱,常同时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等情况。
2 、随着存活时间延长,透析次数不断增加,正常皮肤和粘膜屏障频繁损伤,部分患者还需依靠重复输血维持,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发生率高。
3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每个透析单位都有150~180升的水与其血液接触;在透析滤过的过程中患者还需接受15~30升左右的置换液。
4 、急诊透析时的深静脉置管较长时间在血管内保留;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反复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
5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均重复使用部分一次性透析产品,更增加了透析单位内血源性传染病传播的危险性,尤其是肝炎病毒的感染。
6 、透析单位内的医护工作者也面临着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威胁,因此,如何防止透析单位内的医院感染是十分重要且又非常艰巨的问题。
由于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因此,透析室内的感染监测与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常見与血透相关之感染通路感染(access site infection)菌血症(bacteremias)发热反应(Pyrogenic reaction) 源於血液內病原生物之传染(Infections with blood-borne pathogens)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透析单位内实施规范管理,制定较为完整的血液净化中心消毒管理细则,达到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落实到班,责任到人,每日检查,及时纠正不足。
感染控制措施-人物工作人员:防疫注射持续性知识与技能培训严格執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政策清晰工作指引及守则定期重新审顶常规程序及政策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定期进行监测及考核(感染质控中心)呈報可疑感染病例医、护、工的监测和防护:1、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肝炎病毒全套和肝功能,对乙肝易感者(表面抗原和抗体均呈阴性者)应注射乙肝疫苗。
健帆-浅谈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管理 ppt课件

ppt课件
3
主要内容
感染防控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责 工作人员与病人的管理 环境及医疗物品的感控管理 血液透析机的清洁与消毒
ppt课件
4
血液净化治疗特点与风险
血液净化治疗 通过建立体外循环完成的 一类有创性、高风险的操作
5.动态监督血液净化操作过程中、各种有创治疗操作(置管、伤 口换药、穿刺等)过程中的手卫生,以及医、护、技、保洁人员 对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转运环节,提供专业性指导。
ppt课件
8
二、工作人员与病人的管理
工作人员分类
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人员类型多,涉及专业复杂,包括医
学,护理、工程,后勤,康复,营养等均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相
ppt课件
15
(二)、病人管理
2、急诊透析病人 急诊透析病人的特点: (1).病情重,发病急 (2).就诊时机不定,往往在夜间、节假日等值班人员少的 时机发生,可控性差 (3).就诊时间短、就诊流程快、可能影响感染防控措施的 有效落实 (4).就诊场所及病人的来源、检测等环节难以实现有效措 施,因此难以及时快速得到病人血清学检测结果
浅谈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防控 护理管理
ppt课件
1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2017年1月19日,青岛城阳区人民医院发现9名血液透析患者感 染乙肝病毒,经国家、省、市专家组现场调查,认定是一起因 血液透析室少数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严重医院感染事件。 对给相关患者和家属造成的身心伤害,该院当即向患者及家属 真诚道歉,并在国家、省、市专家组的指导下,为9名患者制 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及时给予治疗。通过这次事件,该院深 刻认识到在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同时认真吸取此次教训, 举一反三,严格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医疗操作流程, 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血液净化中心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

血液净化中心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
方法:加强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调查前后中心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并将前后发生率进行对比,根据结果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应采取的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
结果:B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小于A组(9.60%<20.00%),而B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大于A组(98.00%>9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从制度、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血液净化室、废物处理等方面入手加强中心护理管理,加强环境微生物学检测、采取隔离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管理;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083-01【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strengthening nursing management in our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center hospital infection cases occur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before and after comparis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nalyzing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nursing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group B in group A (9.60% <20.00%), while group B patients to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in group A (98.00% > 90.00%); Is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from the system, staf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blood purification room, waste disposal and other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nursing management center,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detection, isol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happening of the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hospital infection.【Key words】nursing management;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Hospital infection近年来,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进步不但极大的维护了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而且也提高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1]。
血液净化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血液净化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I目的
加强血液净化室感染预防与控制,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11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血液净化室。
m制度
一、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要求进行管理,设置在清洁、安静的区域,布局合理,分设患者及医务人员通道。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二、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操作时应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三、患者接受血液净化前常规进行HBsAg、TPHA›HCV和HIV等检测。
四、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液净化按病种在隔离净化区内进行。
五、透析过程中出现发热的患者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六、肝素现配现用,浓缩透析液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
七、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的规章制度,用后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并做好交接登记。
八、按照要求进行监测。
IV参考依据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卫通(2009)10号)。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管理

建立考核机制
对护理人员的感染防控工 作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 工作质量和效果。
严格执行消毒与隔离措施
规范使用消毒剂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 照说明书正确使用,确保 消毒效果。
严格执行手卫生
要求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 、操作前后均进行手卫生 ,防止交叉感染。
实施隔离措施
对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实 施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 染的风险。
培训效果评估
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 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 保培训质量。
护理操作规范与流程优化
规范操作
监督与检查
制定详细的护理操作规范,包括透析 机使用、透析器复用、穿刺部位消毒 等,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标准。
加强对护理操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 各项操作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流程优化
对透析治疗的流程进行优化,减少交 叉感染的风险,如采用一次性使用的 透析器、减少患者等待时间等。
时整改,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04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防控护 理管理策略
制定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和流程
制定血液净化中心护理操作规程
01
明确各项护理操作的流程和规范,确保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
范化。
制定感染防控护理管理制度
02
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医疗废物处理制度等,确保
感染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
制定应急预案
对疑似感染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对隔离区 域进行严格管理,确保隔离效果。
监测与报告
定期对血液净化中心的空气、物体表面等进行微生物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感染源 。同时,建立感染报告制度,及时上报感染病例和异常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
浅谈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医院防控措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40期191·感染管理·浅谈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医院防控措施刘艳霞,付平(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中心医院,吉林 长白山 133613)0 引言目前我国血液透析治疗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无论病人数量还是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均大幅增长,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透析统计的数据显示42万,但是,透析治疗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医院感染控制、透析质量、病人长期生存质量、社会回归等问题的挑战,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治疗模式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透析中心的管理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1 感染防控管理1.1 建立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防控管理团队。
设感染防控联络护士:是保证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工作质量、措施有效落实的核心,他不仅具有对血液净化中心感控的全面管理责任,同时还应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专业人才,具有专业职责。
1.2 血液净化中心的标准预防与措施。
①标准预防核心是实现医院所有预防措施与人体内隔离的目的。
②措施:a.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b.防护措施;实施双向防护,防治疾病传播;c.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1.3 手卫生管理。
①掌握洗手、戴手套等措施的应用时机和原则。
②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③掌握血液净化护理操作手卫生时机:a.在安装管路、滤器、配药等操作前需要清洁洗手;b.在进行穿刺、上机、下机、静脉给药操作前先洗手后,佩戴手套;c.佩戴手套进行各种治疗操作结束后、立即脱掉后洗手;d.测量血压、脉搏、查体、治疗护理前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e.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
2 血液透析机的清洁与消毒2.1 机器表面清洁消毒操作流程。
用清洁抹布带有0.05%有效氯消毒液,不同的面擦拭机器不同的部位,呈M字型同方向擦拭。
一人一机一巾,不重叠使用。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第一篇: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2、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具备相应的工作区,包括普通血液透析治疗区、隔离血液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治疗室、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和医务人员办公区等基本功能区域。
3、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4、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
5、设有隔离透析治疗区,配备专门治疗用品和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对需要隔离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标准预防措施。
7、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
、监测结果阳性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不同病种的血液透析机不能混用。
9、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所使用物品应达到以下要求,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10、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采用一次性耗材。
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有医院统一采购。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11、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即可进行清洁消毒。
12、血液透析中心应当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每次清洗消毒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保安全。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1、从事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
2、透析治疗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应<500cfu/m3。
3、为防止交叉感染,透析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4.物品表面细菌数<10cfu/cm²。
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5.血液净化中心应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
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
工作区域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室、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设置复用间。
6.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7.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
无菌操作前,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8.血液净化中心、治疗室、复用透析器存放室应安装空气消毒机并定时通风换气,每日2次常规消毒,当日透析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擦洗地面,床头桌用浸泡消毒液的抹布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并定期消毒。
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区域可应用低浓度消毒剂;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1500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
9.透析患者及家属进入血液净化中心内应换鞋或穿鞋套,普通透析患者与经血源感染的透析患者应分区进行透析治疗,每次透析结束应换下被服,沾有污物随时更换,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
限制家属在透析治疗室随意进出血液净化中心。
10.有易感染手术透析患者,安置单独病房,专人看管。
11. 透析前透析患者应查肝炎全项及艾滋病毒,无阳性者透析,若肝炎阳性,HIV阴性,继续透析的危重透析患者给予做CRRT,HIV阳性者通知传染病院转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卫生管理
(三)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1.掌握正确的洗手指征、手消毒指征和方法,保证手卫生效 果。 2.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3.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或直接为感染性病人进行 检查、治疗、护理、处理感染性病人污染物后,须使用清洁 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后,再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二)、病人管理
把握好病人的入门关,严格筛查血清病毒标志物阳性的病 人,是从源头阻断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透析中心接受来自 四面八方的得透析病人,病人的就医方式和就医经历各不相 同,体内血清病毒微生物传染状态复杂,按照血清病毒标志 物检测结果分类可将血液净化中心的病人分为以下四类: (1)新导入透析病人 (2)急诊透析 (3)规律透析病人 (4)暂离中心后重返的透析病人
(二)、病人管理
4、暂离中心后重返的透析病人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相对固定在一个血液净化中心治疗,随 着透析病人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透析病人到异地旅游 或走亲访友,需要到其他中心治疗,这个环节应该纳入医院 感染防控管理的范畴。如果病人长时间离开血液净化中心, 且外出活动丰富,接触人员复杂,在返回时,要第一时间及 时全面进行血清学检查。
三种隔离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医院内 已知和未知感染源之致病菌的散布
血液净化中心—感控管理流程
血液净化中心
洗手
手套
床单位
标准预防
口罩
环境
Company Logo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最经济、简便、有效的措施
血液净化中心的标准预防概念与措施
(一)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医院感染防控的根本性原则,也是血液净化中心实 施感染防控措施的基本准则。 首先视来自于病人体内的所有物质均具有传染性,体内物质包 括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 通常医院感染主要通过非完整性皮肤与黏膜接触到病人的血 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发生,标准预防强调不论是否有明 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性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 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1.隔离对象 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 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防护措施 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传播。 3.隔离措施 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血液净化中心—感控管理理念
欧洲最佳指南《血液透析临床诊疗指引----血液透析感控管理》明确指出 所有血液透析病人应实行:标准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指血液、各种体液、分泌物、不完整的皮肤及粘膜
一视同仁: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视为有传染性
强调双向预防:手套、防护面具及护目镜
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每次治疗后终末清洁消毒 根据疾病主要传播途径,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二)、病人管理
3、规律透析病人 规律透析病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由于长期频繁体外循 环治疗,自身免疫力低下,透析间期出行及日常生活中与外 界环境接触,均有潜在感染风险,对此类病人应加强健康教 育,设立专门工作人员定期指导病人。 (1).教会病人能够敏感地辨别日常生活中的感染风险,能 够自觉进行个人防护。 (2).在人员聚集的地方不仅要加强自我防护,同时还要避 免将自身病原微生物传播他人,自觉采用咳嗽礼仪、手卫生, 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养宠物等良好、健康卫生 习惯。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2016年2月24日下午,陕西商洛市镇安县医院血液透析室发 生血透感染事件,导致多人因血透感染丙肝。 事件发生后,陕西省卫计委派出了专家指导组,市县迅速成 立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展开处置工作,在专家组指导下,立 即对镇安县医院相关科室进行整改,严格透析室诊疗制度和操作 规范,紧急调配增加透析设备,实行分区诊治,对感染患者与非 感染患者分离透析,确保透析安全,对已确诊的丙肝病毒感染者 ,制定诊疗方案,实行免费治疗,积极普及丙肝医学知识,流行 病学调查同步展开。 经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此次感染是由于少数医务人员违反 操作规程,而导致的一起院内感染事件。
(二)、病人管理
1、新导入透析病人 新导入的透析病人一般是相对可控的群体,在开始进入规律 透析治疗之前,完成全面的身体检查,必须进行血清病毒微 生物检测,交代相关注意事项,透析病人要从就诊、抽血、 化验结果全程进行监控,避免出现替代抽血现象。建议抽血、 血标本送检、化验结果阅读、存档在血液净化中心场所完成, 由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全程监控。
2、感染防控专(兼)职人员职责 (一)管理职责 1.在科室领导和护士长的领导下,在医院感染管理机构的指导下,负 责本中心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监测、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 2.根据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管理规章制度和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特 点,参与制定本中心的医院感染与传染监控管理措施。 3.根据国家、行业的相关规范,对本中心的感染 病例及感染环节进 行监测,采取消毒、隔离、防护等有效措施,杜绝或降低本中心的 感染现患率,发现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病例的流行、暴发趋势, 及时上报,并积极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处理 4.积极参加国家、行业、医院等组织的医院感染管理业务培训和 学术活动,及时了解感染理规范的动态变化,制定本科室的感染控 制工作计划。 5.在血液净化中心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的健康教育,负责对中心 的各类工作人员、病人、陪护人员、探访者等有计划、有组织的 进行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和监督
2、感染防控专(兼)职人员职责 (二)专业职责 1.掌握血液净化中心标准预防的原则和方法,指导监督本中心各 类人员做好标准预防工作。 2.监督本中心各类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环节,保证严格执行标准预 防、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3.定期组织人员实施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水质、透析液等的监测, 及时准确发现异常,及时预防,早期干预,避免发生问题。 4.掌握血液净化中心各类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各种消毒方法的 使用范围和操作流程,并对相关人员(医护、技、保洁)进行培训 和考核。 5.动态监督血液净化操作过程中、各种有创治疗操作(置管、伤 口换药、穿刺等)过程中的手卫生,以及医、护、技、保洁人员 对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转运环节,提供专业性指导。
血液净化中心的标准预防概念与措施
(二)血液净化中心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标准预防是建立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防控规范的一项基本原则。 1.标准预防是指在为所有透析病人治疗时,贯穿于操作的全过 程的指导原则,如血管穿刺、体外循环管路的断开与连接、静 脉给药、垃圾分类及转运等环节,尤其是在易造成血液滴洒、 垃圾泄漏等环节,是标准预防措施实施的重点环节。 2.不论血液透析病人是否确诊感染了传染病或有无传染病标 志物阳性,均应该采取隔离措施,实施标准预防,对来自病人体 内的物质进行有效隔离。 3.标准预防隔离措施强调双向防护,人与人之间的防护,尤其注 重对病人的防护,避免通过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导致的交叉感 染。 。
主要内容
感染防控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责
工作人员与病人的管理 环境及医疗物品的感控管理
血液透析机的清洁与消毒
血液净化治疗 通过建立体外循环完成的
内瘘血管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使用 体外循环管路连接 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
一类有创性、高风险的操作
管口暴露,血液迸溅、滴洒,针刺伤等
环境、物品污染,人员交叉感染
(二)、病人管理
2、急诊透析病人 急诊透析病人的特点: (1).病情重,发病急 (2).就诊时机不定,往往在夜间、节假日等值班人员少的 时机发生,可控性差 (3).就诊时间短、就诊流程快、可能影响感染防控措施的 有效落实 (4).就诊场所及病人的来源、检测等环节难以实现有效措 施,因此难以及时快速得到病人血清学检测结果 鉴于上诉特点,对于急诊病人的感染防控,均按照标准预防 原则,采取消毒隔离措施,严格遵循密闭式安全护理操作原 则。
手卫生管理
手卫生是指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加强 手卫生管理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和医务人员防护的最简单、 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也是血液净化中心确保医疗质量和医 疗安全的最有效感染防控措施。血液净化中心所有人员应该 依据国家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有关要求,自觉不折不 扣执行手卫生管理规定。
用时机和原则 血液净化中心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途径是医护人员的双手 (如查体、穿刺、导管维护、采血、伤口换药等)。 1.凡是进行可能接触病人体液、血液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 作完毕后应在现场脱去手套,严禁戴着污染的手套进行下一 个病人操作或戴着污染的手套到远距离地方接触物品、污染 环境,脱去手套后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 2.操作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污染身体时,如 内瘘穿刺时血液迸溅,建议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 围裙,佩戴护目镜。
(一)、工作人员
※护理人员
(1)护理人员是有效实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核心力量 (2)在进行无菌操作前(配药、安装管路、预冲等)必须进行手卫生,应在流 动水下用皂液洗手或者通过速干手部消毒液进行手部清洁。此操作环节无 需戴手套。 (3)在进行穿刺、止血、导管的连接和创口处理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的操 作之前,应在流动水下用皂液洗手或者通过速干型手部消毒液进行手部清 洁,并佩戴全新的一次性手套。在上述操作完成后,应立即现场丢弃手套,并 进行手部清洁。 (4)在进行穿刺、压迫止血、导管的使用、创口换药等操作,可能会出现血 液迸溅时,建议穿着一次性的防水衣或塑料围裙、医用口罩、护目镜或者 防护面罩。 (5)当操作者手指上存在外伤创口时,应特别注意对创口部位进行防护,防止 自身不被感染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成为感染他人的媒介,可通过戴双层手 套进行防护。有可能会因飞溅物而导致感染时,需要拒水性材料对伤口进 行遮盖。 (6)医用口罩建议每4小时更换一次。
手卫生管理
(二)手卫生设施要求 1.血液净化中心要合理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施,洗手应使用 非接触感应式流动水设施,提倡用洗手液洗手用干手纸巾或 消毒毛巾擦干双手。 2洗手设施保持清洁干净,无死角,洗手池管道与地面连接处 无污渍,水渍,无真菌生长。 3.洗手池附近地面保持干燥,不得有水渍、皂液等滴扫地面, 防止人员滑倒。 4.如果重复使用的皂液容器,应每周进行清洁和消毒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