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种树郭橐驼传》课文练习答案
《种树郭槖驼传》答案

《种树郭橐驼传》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早缫而绪B. 隆然伏行C. 苟有能反是者D. 击木而召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而”通“尔”,你们。
2、下列各句,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 理,非吾业也B. 故不我若也C.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D. 吾又何能为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判断句;B项,宾语前置句;D项,宾语前置句。
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例:以子之道,移之官理A.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B. 具告以事C. 以致天下之士D. 木欣欣以向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例句与B项中的“以”均为介词,把。
A项,介词,因为;C项,连词,表目的;D项,连词,表修饰。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B.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C.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D. 名我固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蕃,使……多,使动用法;B 项,传,记载,名词做动词;D项,名,起名,名词做动词。
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A.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B. 故不我若也C. 理,非吾业也D.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
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
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
C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
A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种树郭橐驼传课后习题选择性必修下册

11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卖酒者传魏禧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
平生不欺人。
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量酌之,曰:“毋盗瓶中酒,受主翁笞也。
”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有事醵饮者,必会其肆.。
里人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多墨色。
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平事不得决,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②四百金。
”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代偿之,不责券③。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
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
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雪霁,客偿博所负行。
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④,卖酒者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舍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无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
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
”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折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
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
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
”嗟乎!卖酒者匪惟长者,抑亦智士哉!(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评议事情。
②子母:利息和本钱。
③责券:求取票据。
④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B.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C.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D.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婢,古代罪人的眷属没入宫为婢,后通称受役使的女子。
高考文言文阅读《种树郭橐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种树郭橐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型,很多考生在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时候总是手足无措,为此为大家带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种树郭橐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希望高考生能够通过练习积累做题经验。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病偻,隆然伏行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B.且硕茂,蚤实以蕃实:果实C.根拳而土易易:更换D.而木之性日以离矣离:背离,远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不如因而厚遇之B.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D.他植者则不然则请立太子为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意写起,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种树郭橐驼传课后练习答案

《种树郭橐传》课后练习一.基础检测(25分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病偻.(脊背弯曲)名我固.当(本来)B.遂.而鸡豚(成,养大)故病.且怠(穷困)C.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本)D.勖.尔植(勉励)字.而幼孩(养育)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见长.人者好烦其令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其培欲平,其上欲故.D.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传其事以为.官戒3.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名.我固当②旦.视而暮抚③早实.以蕃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硕茂..之也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⑧故木之性日.以离矣⑨见长人者好烦.其令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连词,虽然)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连词,即使)B.因.舍其名(连词,表示承接,于是)因.击沛公于坐(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乘机)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连词,而且)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D.既.然已,勿动勿虑(表时间,已经)既来之,则安之(表推论,既然)5.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
又因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B.柳宗元和韩愈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而柳宗元则注重反应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
C.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
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
文言文阅读训练:《种树郭橐驼传》与《伐树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种树郭橐驼传》与《伐树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种树郭橐驼传唐·柳宗元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节选自《柳宗元集》,有删改)(乙)伐树记.宋·欧阳修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
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
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
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
”因尽薪之。
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
”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①。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11.《种树郭橐驼传》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单元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习题练习一、选择题1.以下句子中,加线的“之”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B.其培之也C.虽曰爱之D.其实仇之2,以下句子中,加线词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名我固当②且视而暮抚③早实以蕃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硕茂之也⑥非有能星而番之也⑦瓜其肤以验其生枯⑧而木之性且以离矣⑨又何以聋吾生而安吾性耶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以下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A.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B.吾又何能为哉C.理,非吾业也D.故不我假设也3.以下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培,即培土,也叫壅土。
为保护植物,在其根基局部垒土,有防止植物倒伏,促进植物根部发育等作用。
原文标点: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
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12. C文中有“彼佐天子”之句,“佐”是“辅佐、辅助”之意,这里的“相”应为宰相,“相天下者”指宰相。
13. CA项是作者在不了解梓人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
B项于文无据。
D项“骇”字写出了梓人技艺的高明非凡。
14.①如果没有我,他们连一间房子也造不成。
②一会儿众工匠刀砍斧削地动起手来,一个个都看他的眼色。
③有些不能胜任的工匠,被他怒喝退在一旁,也不敢恼恨抱怨。
15.梓人是一个放弃具体手艺,集中所有智慧,掌握本行技术要领的人,是靠脑力劳动指挥别人,靠智慧出谋划策的人。
【参考译文】裴封叔的住宅,在京城光德里。
一天,有一个木匠敲门求见,想在裴家租一间空屋居住。
他所从事的职业工具只有量尺寸的寻引、画方圆的规矩和弹墨线的墨斗等,家中不备磨刀石和刀斧之类的用具。
问他会干什么活,他说:“我擅长测算材料,根据房子的规模、高深,选用各类圆方得体、长短合适的木料,指挥工匠们干活。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六单元 第24课种树郭橐驼传含答案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24课种树郭橐驼传晋朝陶渊明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朝大诗人李白爱酒,杜甫有诗云“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宋代大文豪苏轼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唐朝的柳宗元爱树,他不仅爱种树,更能从种树中得到做人的道理、做官的道理。
美字体吾问种树,得养人术,不亦善乎。
赏美文寻访柳宗元朱文科任何民族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山水这一基本载体。
山以它的坚固稳定性,表现出了民族文化的本质和历史的传统性,水以无穷的流动、莫测的变幻,表现出了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内涵性和进步性。
曾有专家这样评价永州:“如果说张家界是一幅画,那么永州就是一本意味隽永的书。
”元结、柳宗元、周敦颐这三位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做出了许多开源性贡献的杰出人物,正是因为以永州这本特质的书为载体,为人类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这当中,影响最深远的当数大散文家大诗人柳宗元了。
柳宗元在永州人的口语中尊称为柳子,柳宗元的塑像叫作柳子菩萨,永州现有柳子庙、柳子街,而这,无不折射出永州人民对柳宗元的敬仰奉崇。
柳子庙位于河西柳子街边,修建于唐元和九年,砖木结构,前后共三栋。
庙大门上方竖立“柳子庙”三字的石刻,左右侧门上各题有“清莹”、“透澈”行书二字。
进入庙中,我们来到前殿,楼上是戏台。
穿过戏台是看坪,踏上十三级石阶,就是中殿,里面共三间房子。
由殿内拾级而上为后殿,面积较大,端立着柳宗元的白色塑像。
我在柳像前,怀着十分的敬仰肃立良久。
他没有陶渊明的恬然,也不会像王维去皈依佛门,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
于是,他在游山玩水中求乐,借诗文抒发愤世嫉俗、怀才不遇之情。
站在柳子庙,我多么渴望世间存在时空隧道,让我从容地跑到柳子面前,哪怕是一分钟的亲密接触,我会满足终生。
当然,这只能是个无法实现的梦,我只能跑到庙前的愚溪边,双手浸润在清凉的流水中,有如触摸到柳子高贵而纯洁的灵魂,还有满溪的愁情别绪。
永州的山水再美,毕竟不是他的乡土,永州的人情再浓厚,也无法抚平他心灵的创伤。
《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含答案)

《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节选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乙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①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②、规矩、绳墨,家不居砻③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
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
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
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其安业。
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树郭橐驼传》课文理解练习答案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习题。
种树郭橐驼传
①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②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③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雠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④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勗尔植,督尔获,蚤缲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安吾性耶?故病且殆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⑤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从体裁上看,本文既是一篇人物传记,也是一篇寓言体的政论性散文。
2、文中点明作者写作目的的一句话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从这句话中可看出,
作者借郭橐驼的种树之道来谈论为官治民这一问题;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是运用类比的手法,揭示当时吏治的弊端。
3、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具体是从哪两方面来完成的?(用文
中原句回答)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4、划线句A在文中的作用是?
概括了郭橐驼种树的经验,为下文阐述为官治民之理作铺垫。
5、文中郭橐驼用“他植者”的种树方法与自己的进行对比,其作用是?
表明自己树种得好并非有特殊本领,强调了顺天致性对于种树的重要性。
6、根据文章第4段,概括中唐时期官吏治民的特征,并简述作者对此所作的劝
谏内容。
繁政扰民,或“好烦其令”;劝谏为官者应革除繁政扰民的弊政,以顺民之道养民,从而让百姓安居乐业。
7、如果把郭橐驼种树的道理运用到教育孩子,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育人也和种树一样,不可过多地束缚人才的成长,顺应天性,不过分干涉。
《种树郭橐驼传》整理
一、文学文化常识(10分)
1、柳宗元,字子厚。
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与韩愈齐名,是古文运动的积极支持者。
2、“唐宋八大家”中除了上述唐代的两位外,宋代的有: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二、通假字(2分)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同“尔”,你们
三、词类活用(24分)
1、名.我固当名作动称呼
2、早实.以蕃名作动结果实
3、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名作动掐
4、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名作状一天天
5、旦暮
..吏来而呼名作状早早晚晚
6、驼业.种树意动以……为业
7、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形作动保全
8、非有能硕茂
..之使动使……高大茂盛
9、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使动使……早使……多
10、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使动使……繁衍使……安顿
四、古今异义(2分)
不抑耗其实
..而已它结果实
五、重要实、虚词(30分)
1、名我固.当确实
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即使没有人比得上
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繁殖,滋生
4、勿动勿虑.担忧
5、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妨碍罢了
6、苟.有能反是.者如果这样
7、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最终
8、字.而幼孩养育
9、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停止空闲
10、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传
六、一字多义(6分)
1、故:(1)其土欲故.旧
(2)故.吾不害其长而已所以
2、病:(1)病.瘘生……病,患病
(2)故病.且怠困苦
3、顾:(1)去不复顾.回头看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
七、虚词(10分)
1、然:(1)他植者则不然.这样
(2)然.吾居乡可是,然而
2、以:(1)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来
(2)以.子之道,移之官理把
(3)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凭
八、指出特殊句式并翻译
1、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3分)定后凡是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长安豪富。
2、非有能硕茂之也。
(3分)判断
不是有能让它高大茂盛的本领。
3、官理,非吾业也。
(3分)判断
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4、故不我若。
(3分)宾前
所以比不上我。
(不如我)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4分)宾前
又凭什么使我们自身繁衍生息,让我们身家性命安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