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原理消息赋

合集下载

原理赋

原理赋

煞无刃不威,刃无煞不显。

煞刃双显均停,位至王侯。

刃煞轻重,无制身为胥吏。

注:言煞刃相停者,极贵。

不相停者,极贱。

刃煞停不停,而贵贱之相是如此。

生平富而且贵,煞重身柔。

中途忽死或危,运扶干旺。

(既不相停,不如从煞。

能从者,必煞重身柔,而后可从。

不然,不能从也。

既从煞,只以煞论,不可再遇身旺相敌,敌则反生祸矣。

)处身僧道之首,用煞反轻。

受职台谏之除,偏官得地。

(七煞为极星,又为孤星。

身煞两强,七煞有制,身弱从煞,皆贵。

煞多为台谏之官。

若身旺煞轻,更入清奇,必为增道之首矣。

)岂知大贵者,用财而不用官。

当权者,用煞而不用印。

印赖煞生,官因财旺。

(用财不用官,财生官也。

用煞不用印,煞生印也。

故云印赖煞生,官因财旺,非不用印用官,而专用财煞。

则官印在其中矣。

印赖二句,紧本上文四句,自发明之。

)五行消息,元理可知;四柱推明,用神可见。

食居先,煞居后,功名两全。

酉破卯,卯破午,财官双美。

(人之八字,全看用神。

如上用煞、用刃、用财,而不用官、用印,其理甚玄,在人消息之耳。

论煞当要刃,无刃要有制,煞强有制,皆为方论。

煞主名,食主利,故曰功名两全。

酉破卯,卯破午,亦食前煞后之意。

酉以卯为财,午为煞。

财煞兼有,故主财官两美。

煞所以相破者,以其相克也,必四正相破。

)享福,五行归禄;眉寿,八字相停。

(此举命中最要者言之。

要归禄,要相停,不可死绝偏党。

享福属归禄,眉寿属相停,义各有所取也。

)晦火无光于稼穑,盗木多困于丙丁。

(此以下,正言不归禄、不相停,故不得享福、眉寿。

土掩火光,土赖木疏,木本生火。

火多则反盗气,见不中和。

)火虑有焰。

(火怕晦,虚则有焰不晦。

)金实无声。

(金要火,无火炼则不成器。

实,何以发声?)水泛木浮者活木,土重金埋者阳金。

水盛则危,火明则灭。

(此又细分五行不相停,而有阴阳之别见。

五行不可太过,如水泛则木浮,在乙木则怕,甲木则否。

土重金埋,在庚金则畏,辛金则否。

以乙木死于亥,甲木生于亥。

庚金出土之金,所以生巳。

五行原理消息赋

五行原理消息赋

五行原理消息赋詳其往聖,鑒以前賢。

論生死全憑鬼谷,推消息端的徐公。

陽生陰死,陽死陰生。

循環逆順,變化見矣。

夫陽木生亥死午,雖存亡易見。

陽木跨馬逢豬,則吉凶可知。

艮生丙而遇雞死,兌生丁而逢虎傷。

戊藏寅而西方沒,己生酉而艮中亡。

庚逢蛇而崢嶸,運見鼠亦難當。

辛生子死在巽地,壬生申藏於震方。

兔生癸水衣祿足,運行猴地見災殃。

十干生死同斷,造化依此詳推。

又詳權刃雙顯停均,位至侯王。

中途或喪或危,運扶官旺。

平生為富為貴,身殺兩停。

大貴者用財而不用官,當權者用殺而不用印。

印賴殺生,官因財旺。

食居先,殺居後,功名兩全。

酉破卯,卯破午,財名雙美。

享福五行歸祿,壽彌八字相停。

晦火無光於稼穡,陰木絕氣於丙丁。

火虛有焰,金實無聲。

水泛木浮者活木,土重金埋者陽金。

水盛則危,火明則滅。

陽金得煉太過,變格奔波。

陰木歸垣失令,終為身弱。

土重掩火無光,逢木反為有用。

水盛則木無定,若行土運方榮。

五行不可太甚,八字須得中和。

土止水流全福壽,土虛木盛必傷殘。

運會元辰月.干重會,須當夭折。

木盛多仁,土薄寡信。

水旺居垣須有智,金堅主義郤能為。

金水聰明而好色,水土混雜必多愚。

遐齡得於中和,夭折喪於偏枯。

辰戍剋制併衝,必犯刑名。

子卯相刑門戶,全無禮德。

葉印就財明偏正,葉財就殺論剛柔。

傷官無財可恃,雖巧必貧。

食神制殺逢梟,不貧則夭。

男多羊刃必重婚,女犯傷官須再嫁。

貧賤者皆囚旺處遭刑,孤寡者只為財神被劫。

去殺留官方論福,去官留殺有威權。

逢傷官反得夫星,乃財命有氣。

遇梟神而喪子息,福薄無後而孤。

三戍衝辰禍不淺,兩干不雜利名齊。

丙子辛卯相逢,荒淫滾浪。

子午卯酉全備,酒色昏迷。

天干殺顯,無制者賤。

地支財伏,暗生者奇。

因財致富,羊刃與歲運併臨。

貪食乖疑,命用梟神因有病。

姪男為嗣,義女為妻。

日時相逢卯酉,始生必主遷移。

平生敬信神祗,造化因逢戍亥。

陰剋陰,陽剋陽,財神有用。

官多無官,大旺傾危。

殺多無殺,反為不害。

財多無財,運逢化殺生災。

八字得局失垣,平生不遇。

十神与六亲关系表

十神与六亲关系表

精心整理十神六亲《男阳命★劫财:弟、妹。

阴命★比肩:弟、妹。

阴命★劫财:兄、姊。

《女命》★伤官:女。

祖母(乃父亲之母亲,即偏财之正印)。

外祖父(乃母亲之父亲,即正印之偏财)。

★食神:子。

★正财:孙女(乃我子之女儿,即食神之伤官)。

★偏财:父亲。

婆婆(乃我夫之母亲,即正官之正印)。

孙(乃我子之儿子,即食神。

《六★取年为根,为上祖财产,知世运之盛衰。

〔看命入式〕★取月为苗,为父母,则知亲荫之有无。

〔看命入式〕★日干为己身,日支为妻妾,则知妻妾之贤淑。

〔看命入式〕★时为花实,为子息,方知嗣续之所归。

〔看命入式〕★六亲者:父、母、兄弟、妻财、子、孙。

〔六亲总篇〕★年为祖上,月为父母伯叔兄弟门户,日为妻妾己身。

〔六亲总篇〕★月干兄兮支弟。

〔络绎赋〕★日为己身。

〔详解定真论〕★日干为主:正印正母;偏印偏母及祖父也;偏财是父,乃母之夫星也,亦为偏妻;正财为妻;偏财为妾,为父是也;比肩为兄弟姐妹也;七杀是男;正官是女;食神《论★偏官归禄,父必峥嵘。

〔幽微赋〕★兄弟身旺,父命有亏。

〔金玉赋〕★柱再见比肩、或比肩劫财全、或临死绝冲刑之地,主克父也;不然,主离异不睦、或疾病残伤。

若得食伤救,庶无大害。

〔论父〕★比肩旺偏财衰,亦主有疾少靠。

〔论父〕《论母》★正印者,乃生我之身也。

〔论母〕★财帛旺多,母年早克;若见官鬼出见,母反长年。

〔金玉赋〕★印绶逢生,母当贤贵。

〔幽微赋〕《论《论★刑害嗣宫,男女罕得。

〔金玉赋〕★前杀克後,子息必亏。

〔络绎赋〕★男命,七杀者子也。

〔论子息〕★男命,时带伤官,子息无传。

〔论伤官〕★男命,时上伤官及空亡,难为子息。

〔论子息〕★男命,时遇官星生旺位,子孙成行序。

〔心镜歌〕★男命,推寻子位,先看妻宫;死绝者嫡庶难存,太旺者别门求觅。

〔金玉赋〕★男命,八字若无子星,时上又不生旺,运行官杀旺乡,主有子;运过却无。

〔论子息〕★男命,伤官太盛,子亦难留。

〔幽微赋〕〔论★女命,伤官是子,食神是女;若见印绶枭神,难得子也。

消息赋梁相润注释

消息赋梁相润注释

消息赋"一名"三命消息赋"。

此赋作者是名为珞琭子。

论其实瞭,约略是在东汉至唐代初期之作品,以及宋代以后,也多少略有予增删。

以消息赋中之五行术,大抵均着重在汉、唐两代。

"消息赋"之赋文是取材于赋文之中曰:息一气以凝神,消五行而信道。

而曰消息赋,引用五行之语,仍兼两汉京房易之气息甚重,兹举几则赋文以作例式。

一、凶多吉少,类大过之,初爻。

福浅祸深,喻同人之九五。

这是京房易之"五鬼变体法"。

二、求月中而问日,向三避五。

这是两汉选则五行之理则,一月之中间何日为吉,向"三"即是"满"日,避"五"即是不宜在"破"日。

(详阅拙作"神煞丛辰法")三、嫁娶修营路登黄黑。

这是指婚姻,修造营缮之黄道日与黑道日。

四、先计二气、次课延生。

二气是指八卦各分为大游年四卦、小游年四卦。

其次才区别为"延年"或"生气"……等等,这是指两汉之游年变卦。

从上面这四个引例,自然是可以看得出"消息赋"之五行使用年代之立场,都是两汉之立论。

然而其中亦有不少是唐、宋时代之理论,如:一、重犯奇仪、蕴藉抱出群之器。

"奇仪"即是三奇六仪,"财、官、印、禄、马、贵人",此说盛行于初唐。

(见吕才禄命书)二、小盈大亏,恐是劫财之地。

有"劫财"之一说已是唐、宋之间的立场矣。

三、凶会、吉会、伏吟反吟。

"凶会、吉会"是指三合、三会之意,已是十二生库十分确定以后之事,按十二生旺库在隋代之时尚未十分确定。

(见隋代萧吉五行大义)四、背禄逐马、守穷途而凄徨。

"背禄逐马" 一说乃宋代以后所盛行之术语也。

以"消息赋"列为"子平赋集解"之中,在年代上而论只属于笼统而言之。

三命消息赋释注(1)

三命消息赋释注(1)

三命消息赋释注(1)元一气兮先天,禀清浊兮自然。

著三才以成象,播四气以为年。

释义:以原造化之始,三命之所由生也。

三命以干为禄,谓之天元;以支为命,谓之人元;以纳音为身,谓之地元。

此古人窥见造化,所以法天地而体阴阳,配四柱而成八字。

此珞琭首言之义也。

注:此言造化之始。

以干为禄,向背定其贫富;以支为命,详逆顺以循环。

释义:干犹木之干,支犹木之枝。

统言之,干阳而支阴也;分言之,干支各有阴阳也。

十干之禄,寄十二支中,阳道顺行,阴道逆转,皆自长生而数,通本音临官以寓焉。

此阳生阴死、阴生阳死、自然之理也。

以干为禄而推之,则有向背。

如甲禄在寅,遇丑则谓之向,见卯则谓之背。

故禄前一辰日羊刃,禄后一展曰禄库。

《经》云:向禄则生,背禄则死。

此所谓向背定其贫富者欤!以支为命而详之,则有逆顺。

如阳男阴女,从生月顺行;阴男阳女,从生月逆行。

人禀受阴阳逆顺之气,在乎干支之中,周而复始,往来循环,如寒暑之运四时而无穷者也。

故曰,以支为命,详逆顺以循环。

昙莹曰:干禄推之有向背,吉凶究之有浅深。

背而逆者,可定其贫;向而顺者,以知其富。

然而不在一途取轨,亦有逢背禄而不贫。

于是支作人元,运商徒而得失,男迎女送,否泰交居,会吉会凶,作用定矣。

)注:干为禄,为阳,主乾道,支为命,为阴,主坤道,干主名禄、权贵、地位,支主金珠积玉、财富,阴阳配合方成其道。

运行则一辰十岁;折除乃三日为年。

精休旺以为妙,穷通变以为玄。

释义:先言干支,则八字定矣。

行运,乃三命之最要者。

故首举其法,以示人焉。

运行,则一辰十载;折除,乃三日为年。

此古人立运之法也。

折除要明实历之数,命有节气浅深不同,运有就生就节互异,中间或休或旺,要与八字符协。

有喜生旺而恶休败,有宜休败而嫌生旺,千变万化,非达元通幽消息,以尽造化之妙,其孰能与于斯?故曰:化而裁之之谓变,推而行之之谓通。

通变之理得矣,吉凶之义存焉,故能为妙为元,尽善尽美。

注:大运以一支辰而表十年,折除三日为年可得行运之法。

星平会海注解

星平会海注解

神峰通考•五行元理消息赋》注解命例考证缘起《五行元理消息赋》一文,据传为南宋徐大升手著,唯不见收录于《子平三命通变渊源》一书。

明李钦《刻京台增补渊海子平大全六卷》(明万历二十八年闽书林刘龙田乔山堂刊)卷四《五行消息赋又赋》,与后世《五行元理消息赋》内容同,无注解。

《新刊合并音义评注渊海子平》(光绪癸未年京都大成堂版)卷三《五行元理消息赋》,内容同,有眉批,无注解。

明万民英《三命通会》卷十二《元理赋》,云“徐大升著、万育吾解”,开篇文字略有不同,有注解。

明张楠《神峰通考》卷六《五行元理消息赋》,内容同,有注解。

明水中龙《增补星平会海命学全书》卷八《五行元理消息赋》,内容同,有眉批,无注解。

清初《御定子平》卷三《元理赋》,与《三命通会》卷十二《元理赋》同,有注解。

六部命学古籍收录的《五行元理消息赋》,以《神峰通考》之注解最为详细,且加入大量实例,读来尤为亲切。

《神峰通考》之《五行元理消息赋》“享福五行归禄”条的注释里引用福建建宁府建安县林寿官八字,“即今年万历十七年算起”,侧面揭示了《五行元理消息赋》注解成文的时间,对于判断六卷本《神峰通考》的成书时间也不无裨益。

万历十七年己丑,即公元1589年。

2011年8月,三命学苑禄命兄发布了四卷本《神峰通考》的电子版,其中并无《五行元理消息赋》注解一章。

四卷本《神峰通考》成书早于六卷本,据此推测《五行元理消息赋》注解当出自张楠之子张希文之手。

今就《五行元理消息赋》注解中收录的命例进行一一考证。

例一:中途或丧或危、运扶官旺。

平生为富为贵,身杀两停。

注释:凡命身煞两停者,富贵双全,若偏则贱。

乙酉、乙酉、乙酉、甲申[1],此造乙木生于八月,酉金七煞,与申酉类成金局,乙与时支庚合,从煞为贵也。

金方主义,故为人禀性刚毅,为国良臣,乃尚书命也。

[1]《三命通会》六乙日甲申时断:乙酉乙酉乙酉甲申,蒲尚书,考命书,或云赵尚书、李侍郎俱同。

例二:大贵者用财而不用官。

注释:凡用官者,多受人之制。

五行的起源与发展

五行的起源与发展

五行的起源与发展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它包括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这些元素之间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表述世界万物的变化与发展。

五行学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不同学派的演进与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五行学说的起源五行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易经》中的“阴阳五行”理论。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以“易”卜辞为基础的经典著作,其中关于阴阳五行的思想奠定了五行学说的基础。

《易经》将宇宙万物的变化称为“道”,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

根据《易经》的理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和五个元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其中阴阳代表事物的两种对立面,而五行元素则代表着五个不同的能量状态,即金、木、水、火、土。

二、五行学说的演进与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对五行学说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孔子认为五行代表了人类社会的不同层面和关系,他将五行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社会关系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伦理体系。

同时,道家学派也对五行学说进行了独特的发展。

道家认为五行是万物的本质属性,通过五行之间的相互转化与调和来实现事物的和谐与平衡。

他们将五行视为自然规律,并提倡人们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三、五行学说的应用五行学说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概念,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易学、风水、文化艺术等领域。

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被用来分析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中医师通过观察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辨析人体疾病的根源和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易学中,五行学说被用来解读命理和风水。

根据五行的运行规律,推算出个人的命运和运势,并根据五行属性来规划住宅和办公环境。

在文化艺术中,五行学说也深深渗透。

例如,在绘画中,艺术家通过运用五行的元素来表达作品的气氛和情感。

总结起来,五行学说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易经》是其重要的源流之一。

在经过不同学派的演进与发展后,五行学说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广泛应用于中医、易学、风水和文化艺术等领域。

十神与六亲关系表

十神与六亲关系表

十神六亲《男命》★伤官:祖母(乃父亲之母亲,即偏财之正印)。

外祖父(乃母亲之父亲,即正印之偏财)。

★食神:岳母(正财之正印)。

孙(乃我子之儿子,即七杀之七杀)。

★正财:妻。

★偏财:父亲。

★正官:女。

★七杀:子。

外祖母(乃母亲之母亲,即正印之正印)。

★正印:母亲。

岳父(乃我妻之父亲,即正财之偏财)。

★偏印:祖父(乃父亲之父亲,即偏财之偏财)。

★劫财:媳(乃我子之妻,即七杀之正财)。

阳命★比肩:兄、姊。

阳命★劫财:弟、妹。

阴命★比肩:弟、妹。

阴命★劫财:兄、姊。

《女命》★伤官:女。

祖母(乃父亲之母亲,即偏财之正印)。

外祖父(乃母亲之父亲,即正印之偏财)。

★食神:子。

★正财:孙女(乃我子之女儿,即食神之伤官)。

★偏财:父亲。

婆婆(乃我夫之母亲,即正官之正印)。

孙(乃我子之儿子,即食神之食神)。

★正官:夫。

媳(乃我子之妻,即食神之正财)。

★七杀:外祖母(乃母亲之母亲,即正印之正印)。

★正印:母亲。

★偏印:祖父(乃父亲之父亲,即偏财之偏财)。

婿(乃我女之夫,即伤官之正官)。

★劫财:公公(乃我夫之父亲,即正官之偏财)。

阳命★比肩:兄、姊。

阳命★劫财:弟、妹。

阴命★比肩:弟、妹。

阴命★劫财:兄、姊。

《六亲总论》★论命当以日为己身,搜用八字干支五行循理,为内外生克取舍之源。

★取年为根,为上祖财产,知世运之盛衰。

〔看命入式〕★取月为苗,为父母,则知亲荫之有无。

〔看命入式〕★日干为己身,日支为妻妾,则知妻妾之贤淑。

〔看命入式〕★时为花实,为子息,方知嗣续之所归。

〔看命入式〕★六亲者:父、母、兄弟、妻财、子、孙。

〔六亲总篇〕★年为祖上,月为父母伯叔兄弟门户,日为妻妾己身。

〔六亲总篇〕★月干兄兮支弟。

〔络绎赋〕★日为己身。

〔详解定真论〕★日干为主:正印正母;偏印偏母及祖父也;偏财是父,乃母之夫星也,亦为偏妻;正财为妻;偏财为妾,为父是也;比肩为兄弟姐妹也;七杀是男;正官是女;食神是男孙;伤官是女孙及祖母也。

〔六亲总篇〕★六亲受克何如印绶见财,克母及祖母也;见比劫阳刃,克妻妾及父也;官杀多者,难为兄弟;伤官食神多,难为子息;枭印伤孙,克祖母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行原理消息赋
详其往圣,鉴以前贤,论生死全凭鬼谷,推消息端的徐公,阳生阴死,阳死阴生,循环逆顺,变化见也。

夫阳木生亥死午,须存亡易见,阴木跨马若逢猪,则吉凶可推。

艮生丙而遇鸡死,兑生丁而逢虎伤;戊藏寅而西方没,己生酉而艮中亡;庚逢蛇而曾嵘,运见鼠亦难当。

辛生子死在巺地,壬生申臧于震方。

兔生癸水衣禄足,运行猴地见遭殃。

十干生死同断,造化依此推详。

又详,权刃双显停云,位至侯王。

中途或丧或危,运扶干旺;平生为富为贵,身杀两停。

大贵者用财而不用官,当权者用杀而不用印。

印耐杀生,官印财旺。

食居先杀居后,功名两全;酉破卯,卯破午,财名双美。

享福五行归禄,寿弥八字相停。

晦火无光于稼穑,阴木绝气于丙丁。

火虚有炎,金实无声。

水泛木浮者活木,土重金埋者伤金。

水胜则危,火明则灭。

阳金得炼太过,变格奔波;阳水归垣失令,终为身弱。

土重而掩火无光,逢木反为有用;水胜则漂木无定,弱行土运方荣。

五行不可太盛,八字须得中和。

土止水流全福寿,土虚木盛必伤残。

运会原神,须当夭折。

木盛多仁,土薄寡信。

水旺居垣须有智,金坚主义却能为。

金水聪明儿好色,水土混杂必多愚。

遐龄得于中和,夭折丧于偏枯。

辰戌克制并冲,必犯刑门;子午相克门户,全无礼德。

弃印就财明偏正,弃财就杀论刚柔。

伤官无财可持,虽巧必贫;食神制杀逢梟,不贫则夭。

男多阳刃必重婚,女犯伤官须再嫁。

贫贱者皆因旺处遭刑,孤寡者只为财神被劫。

去杀留官方论福,去官留杀有权威。

逢伤官反得夫星,乃财命有气。

遇枭神而伤子息,福薄无后而孤。

三戌冲辰祸不浅,两干不杂利名齐。

丙子辛卯相逢,荒淫滚滚浪。

子午卯酉全备,酒色昏迷。

天干杀显,无制者贱;地支财伏,暗生者奇。

因财至祸,阳刃与岁运并临,贪食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