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共32页
第三章环境法基本原则

第三章环境法基本原则含义:指环境保护法中规定或者体现的、对环境保护实行法律调整的、适用于环境保护法一切领域的基本指导方针或者基本准则。
它贯穿于整个环境保护法中,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基本内容: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一:保护优先原则(一)概念:狭义:指在环境保护管理活动中应当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的位置加以考虑广义:在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时,要把生态和环境保护放在优先的位置。
(二)内容和实施:1.首先体现在观念的确立上。
体现在环保法总则规定的立法目的、基本国策、环境义务、政府环境责任上。
2.其次体现在环境管理上:环保统一监督管理、纳入规划、制定环境标准3.最后体现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制度上,如: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公益诉讼等。
*第二十九条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
*第三十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二:预防为主原则一)概念(32页)(二)意义1、现代环境保护的灵魂。
由污染后的消极治理变为事前的积极防治。
2、最大限度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与效率(三)实施建立以预防为主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四)预防为主原则确立的必要性是由环境问题的特点决定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一旦出现就难以消除与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性。
治理成本高昂,往往要投入巨额资金环境污染和破坏所造成的危害具有缓释性,具有难以预见性和不确定性,加之科学技术的局限,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后果难以及时发现。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2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28页)第1页:地理学简介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地理学的分支和学科领域第2页: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和组成第3页: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定义和作用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地图的符号和注记第4页:地球的气候气候的定义和分类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第5页: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中国的邻国和海域中国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第6页: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山脉和高原主要平原和盆地第7页: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8页:中国的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河流的源头和流向河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9页:中国的湖泊中国的主要湖泊湖泊的形成和特点湖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0页: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1页: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农业特点主要农作物和种植区域农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2页:中国的工业中国的工业特点主要工业部门和分布工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3页:中国的交通运输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交通枢纽和线路交通运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4页: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城市的特点和发展城市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5页:中国的环境保护中国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挑战环境保护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6页:中国的旅游中国的旅游资源主要旅游目的地和景点旅游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7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特点主要文化传统和习俗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8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概述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9页:中国的民族中国的民族构成主要民族的特点和分布民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0页:中国的国际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角色主要国际组织和关系国际关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1页: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经济特点主要经济部门和产业经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2页: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体系主要教育阶段和学校类型教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3页:中国的科技中国的科技发展主要科技领域和成就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4页:中国的体育中国的体育发展主要体育项目和成就体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5页:中国的艺术中国的艺术特点主要艺术形式和作品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6页:中国的宗教中国的宗教信仰主要宗教和教派宗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7页:中国的社会中国的社会结构主要社会问题和挑战社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8页: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主要挑战和机遇未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页: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第2页:气候与天气气候的定义和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第3页:中国的地理概况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的气候特征第4页: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保护第5页:中国的农业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的发展第6页:中国的工业中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工业的重要性工业的发展第7页:中国的交通运输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的发展第8页: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分布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第9页:中国的环境问题中国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原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10页:中国的旅游资源中国的主要旅游资源旅游业的重要性旅游业的发展第11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主要文化特点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发展第12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主要历史事件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的发展第13页:中国的民族中国的主要民族民族的重要性民族的发展第14页:中国的国际关系中国的主要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国际关系的发展第15页:中国的经济中国的主要经济部门经济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第16页:中国的教育中国的主要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发展第17页:中国的科技中国的主要科技领域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的发展第18页:中国的体育中国的主要体育项目体育的重要性体育的发展第19页:中国的艺术中国的主要艺术形式艺术的重要性艺术的发展第20页:中国的宗教中国的主要宗教宗教的重要性宗教的发展第21页:中国的社会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第22页: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第23页:中国的自然资源管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管理策略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第24页: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特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未来展望第25页:中国的环境保护措施中国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挑战第26页: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旅游业发展的挑战第27页: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文化创新的挑战第28页: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应用中国的科技发展现状科技应用的重要性科技应用的挑战中心主题: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主要分支: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 气候与天气气候的定义和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3. 中国的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保护5. 农业主要农作物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的发展6. 工业主要工业部门工业的重要性工业的发展7. 交通运输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的发展8. 城市与乡村城市与乡村分布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城市化与逆城市化9. 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原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要旅游资源旅游业的重要性旅游业的发展11. 文化主要文化特点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发展12. 历史主要历史事件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的发展13. 民族主要民族民族的重要性民族的发展14. 国际关系主要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国际关系的发展15. 经济主要经济部门经济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16. 教育主要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发展17. 科技主要科技领域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的发展18. 体育主要体育项目体育的重要性体育的发展19. 艺术主要艺术形式艺术的重要性艺术的发展20. 宗教主要宗教宗教的重要性宗教的发展21. 社会主要社会问题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22. 未来展望发展前景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每个主要分支下,您可以继续添加子分支,以涵盖更多的细节和相关信息。
资源能源及其利用课件.ppt

第8页,共44页。
➢基本特征:
o 具有生产能力 o 数量有限 o 具有时间性(季节性) o 有固定的空间和地域 ➢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o 土地类型多样 o 可利用土地相对数量少 o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第9页,共44页。
2、水资源
➢ 基本特征: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反映出它做功的本领 EK = 1/2 mv02 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势能(重力势能):物体因为相对于地球的位置而具有的能 EP = GH = mgh 等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跟它的高度的乘积
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
第22页,共44页。
• 内能
❖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 温度影响分子动能、体积影响分子势能 ❖ 内能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 改变内能的方法:
➢ 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工业活动的不断加强, 变得越来越少
第6页,共44页。
2、造成原因
是资源供需方面的两种“不平衡”造成的
第一种:是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总需求和 地球能够提供的自然资源总量之间 第二种:是资源供需上的地区不平衡
第7页,共44页。
❖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以特征和现状为主
1、土地资源 ➢具有双重属性的独特资源
做功:钻头钻孔、活塞压缩空气、电流通过电阻丝 热传递:灼热的火炉、 ❖ 内能的表示: 做功的大小、热量的交换 对系统做功或对系统传递热量,系统内能增加; 系统对外做功或向外界传递热量,系统内能减少
第23页,共44页。
• 热力学第一定律 定义: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内容:系统由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使系统
合成氨最适条件的分析: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32页幻灯片)-PPT优秀课件

全球气候变暖
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淹没沿海低地
沿海国家心系木材公司
把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填入上图中并加以说明。
◆淹没沿海低地
◆两极冰川融化
◆森林面积减少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案例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
(一)热带雨林简介
纬度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__赤__道__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
亚马孙雨林 属于第全二人章类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我们要发展
“三保二设一结合”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32页幻灯片)-PPT 优秀课 件(完美 )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32页幻灯片)-PPT 优秀课 件(完美 )
过度的迁移农业 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 商业性木材采伐 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雨林被毁 的原因
亚马孙 开发计划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32页幻灯片)-PPT 优秀课 件(完美 )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32页幻灯片)-PPT 优秀课 件(完美 )
二、综合题 读世界森林面积正在逐渐消失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最快的是 亚 洲, 最慢的是 北美 洲。 (2)使森林面积锐减的原因主要是 农牧业的发展 和 工业的发展 。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32页幻灯片)-PPT 优秀课 件(完美 )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32页幻灯片)-PPT 优秀课 件(完美 )
1. 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 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 C. 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B. 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D. 开辟大型农牧场
2. 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 A. 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B. 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 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 D. 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国土空间规划认识ppt课件[文字可编辑](32页)
](https://img.taocdn.com/s3/m/88d1c38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2.png)
区域规划
统筹保护与发展主题
专项规划
资源调控指标 重点地区、项 目管控的规则
市县城市总体规划
保护和管理市县空间资源,是城乡空间发展的战略纲领和
法定蓝图
全域管控 用途管理
规划 督查
规划 评估
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
? 国家国土空间规划:推进中 ?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试点( 9 个):海南、 宁夏、吉林、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广 西、贵州 ?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试点( 28 个) :大 连市旅顺区等 (四川省绵竹市、四川省 宜宾市南溪区)
? 数平方公里的工业建成区长期“飘”在总规外
2015 年批复总规
2015 年现状
2019 年1月23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 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 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 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 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 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
-
德清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州都市区北部门户,总面积936 平方公里,现辖4街道8镇,户籍人口43 万。2015 年实现 GDP396.9 亿元。
近年来,德清多次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获得了中国全面 小康十大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2014 年成为住建部指导的28 个 国家级多规合一试点县之一。
案例一:德清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2 )建立了统筹发展与保护的控制线体系,体现了底 线思维,优化了空间格局
?划定:多规合一控制线体系
案例一:德清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无缝对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
案例一:德清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优化三类空间格局:划定19% 的城镇空间、63% 的农业空间和18 % 的生态空间,落实了主体功能 区划,增强了空间管控能力。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课件.ppt

{ 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不足
{ 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蓄水
3、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1)水资源与人口分布不均 (2)人对水体的污染和浪费 (3)人口增长使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用水量增加
上述资源哪一种资源与其它的资源不同, 有什么不同?
(2)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如果 不被合理利用和 保护,就可能失 去其“永续利用” 的特性,成为非 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的属性
①稀缺性 ②区域性 ③多用性 ④整体性 ⑤两用性
2. 世界自然资源现状及特点
(1)水资源短缺 (2)土地荒漠化 (3)森林资源破坏 (4)矿产资源匮乏 (5)物种资源加速灭绝
马鞍山
石碌
海南
我国有色金属的分布
我国有色金属 中的钨、锑、 钛、钒、稀土 等储量居世界 首位。
稀土
镍 内蒙古
山东
白云鄂博
金
金昌
甘肃
锑
四川 钒钛
贵州 汞 湖南
锡矿山
招远 铅锌
铜
德兴
攀枝花
铜仁水口山 大余 江西
个旧
云南 锡
平果
铝土
广西 钨
我国三大伴生矿的分布
铁矿中伴生稀土 内蒙古
金昌
镍矿中伴生多种金属
{大河流经的地区:尼罗河、印
(1)耕地 度的两河流域等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
为什么大河流经地区经常成为世界主要耕地 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且深厚 气候——温和、湿润
水源——灌溉水源充足
{热带草原:非洲、南美洲、大
资源环境经济学第三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问题2009

三、解决资源稀缺性办法
1、勘查和发现新的资源
2、依靠科技进步 3、资源间的低成本性替代
结论:市场能够对资源稀缺性、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 自动进行反应。
5
第5页,共41页。
第二节 外部性
一、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
1.内部成本:直接计入某一经济资源市场价格成 本和费用。
2.外部成本:生产和使用某种经济资源又不包括在
资源环境经济学第三章资源与 环境经济学基本问题2009
第1页,共41页。
第一节 稀缺性
第二节 外部性 第三节 产权
第四节 公共产品 第五节 资源配置
2
第2页,共41页。
第一节 稀缺性
一、稀缺概念
与人们的需求相比,所有资源、劳务和产品 所存在的数量不足和有限性。 1、稀缺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土地即自然资 源、资本、技术和管理
5.不同产权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差异对资源配置产生重 大影响。
6.产权的界定需要付出成本,可以划分为排他性成本
(Exclusive cost)与内部管理成本(Internal
governance cost) 排他性成本包括:界定成本和维护成本。
22
第22页,共41页。
二、资源产权的概念、特点和结构
:资源的产权是资源所有者对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
27
第27页,共41页。
3、“公地悲剧”的经济分析 1968年《科学》杂志发表了加里特·哈丁的文章“
公地悲剧”,
假设:有一块牧地,归村民共有、村民可自由 并免费放牧;则养牛的最大利润为生产牛奶的收入 减去奶牛的成本,可知奶牛牛奶的平均收入为养牛 的最大利润/奶牛头数。因此,养牛的最优放牧量 必须是奶牛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整个牧地的 放牧决策原则是:如果一头奶牛的边际收益大于边 际成本,在公地上增加放牧头数是有利可图的;反 之,则减少在公地上的奶牛头数是有利可图的。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第1页/共42页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
(1) 组成:包括
等。
气候
植被
(2)特殊功土能壤: 代表
是主导大气性、因水、素岩石;、生物、土壤是、 最具
地形
性(3要)地素理;要素间相为互各作要用素产的生中新心功环能节。
生产功能:具有合成
的能力有。机主物要依赖于光
合作用。
平衡功能:通过 的性质保持稳定的功能。
2)温度越高(阳坡),积雪的消融量越大, 雪线的位置就越高。
如:赤道非洲雪线高度(乞力马扎罗山)为 4570~5425m,阿尔卑斯山为2400~3200m,
北极地区只有100~300m。
第20页/共42页
三、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 4、雪线
3)山地的缓坡容易积雪,雪线位置低;陡坡 积雪易下滑,雪线位置较高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 伸、沿纬 度更替
从沿海向内 水分 陆的地域分 异
海陆分布 沿经线延 伸、沿经 度更替
山地的垂直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沿山地水
地域分异
平延伸、
垂直更替
典型地区 低纬、高纬 地区及中纬 度一定范围 内 中纬度地区
海拔较高的 低纬山地
第12页/共42页
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判读
1、基带与所在地的自 然带一致,从山麓到 山顶呈现出与纬度地 带性相似的规律。
二、非地带性(地方性)规律 7、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南半球同纬度大部分地区为海洋)
第33页/共42页
二、非地带性(地方性)规律
8、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两岸 (洋流)
第34页/共42页
引申: 1.海拔高,纬度低,自然带多 2.基带与山体所在纬度自然带一致 3.纬度高,雪线低;阴坡雪线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