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进行病史采集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病史采集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病史采集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病史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病
史采集是指医生通过与患者交谈和观察,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包
括疾病的起病、发展、变化、治疗情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
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疾病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病史采集过程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详细而全面地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疾病的起因、发展过程、
症状表现、曾经的治疗经历等。
2. 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身体特征,这些都是中
医诊断的重要依据。
3. 善于倾听患者的述说,尊重患者的感受,有助于建立良好的
医患关系,也有利于患者真实、全面地反映病情。
4. 需要注意对病史信息的梳理和归纳,确保获取的信息准确无误,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此外,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在病史采集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患者隐私的尊重,确保病史采集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内容,因此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练习。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病史采集的方法(含5篇)

病史采集的方法(含5篇)第一篇:病史采集的方法一、病史采集1现病史首先要问诱因。
大多数考生对咳嗽、呕吐这些主诉问得比较全面,但是就忘记问诱因。
给分标准是只要提到诱因二字,就全给这1分。
然后问病情的发生发展,范围和要求不会超过诊断教材讲到每个症状后附的问诊要点。
接下来要问诊疗经过,一般是两分,几乎有一半的考生忘记,给分标准是只要提到经过两字就给05分。
只要问到做过哪些检查,用过何种药,就给全分。
2相关病史主要是指既往史、个人史、家族中和该疾病有关的一些内容,比如上消化道出血,就要问有没有肝炎、肝硬化,血吸虫(这点很容易忘),饮酒史等等。
每个疾病都要问药物过敏史,否则这1分就白扣了。
两部分一定要分条分项写,字迹务必清晰工整。
一天上百份卷批下来,再看到写成一团一团的,哪有心情给你慢慢找“诱因、发病、缓解、诊疗经过”,第一眼看不到就扣分了。
卷面不整洁,字写得难看的更吃亏。
还有两分是问诊条理和是否围绕主诉问。
完全是看评卷老师的心情给分。
温馨提示:如何在病例分析和病史采集中争取更多的时间病例分析和病史采集时间太短,大家一定要抓紧。
1、要争取先进考场;2、要争取坐在后面;3、拿到手册和答题纸要立即写下名字及考号及考试类别;4、把病史采集的公式先写上,我是指公式的标题及问诊的后几点!因为这几点的内容是固定的,无论什么病例都实用:发病诱因:发病相关症状:伴随症状:发病后一般状态:睡眠、饮食、二便、体重。
相关病史:发病后是否到医院检查及治疗过,经过及结果如何?药物或其它物品过敏史。
是否有手术史。
5、病例分析,最好确定是什么病,如果没把握,千万不要在这上面过多耽误时间,因为这只不过是几分而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写下面的!最后一定记得写健康及饮食治疗!6、还有一点就是监考老师说的话一定要听!二、病例分析1诊断第一诊断基本都对,但高血压要分级分危险组,糖尿病要分1型2型,心绞痛要分型。
次要诊断要写全,Hb低就要写贫血,钾低就要写低钾血症。
病史采集.ppt

*医生应穿着整洁,坐姿端正,面向病人,
和病人保持适当距离。距离太近,尤其对 女病人,不够礼貌;距离太远,又显得不 够亲切,一般以距离1米左右为宜。
2.问诊的开始
医生先作简要的自我介绍,说明谈话的目 的和了解病史对弄清疾病和确定治疗的意 义,表示愿为解除其病痛而尽力。
如病人要求其家属在场,医生应予同意。 如病史涉及个人隐私,不愿他人在场,医 生也应尊重病人意见。
5.问诊的语言
医生问诊时应用普通用语,使病人明白、易懂。 必要时可用当地方言与病人交谈,避免用医学术 语或书面语言。例如,“您有无里急后重?”
有的医学名词容易使病人恐惧或误解,也要尽量 避免。例如,“癌”,一般群众不愿提起,可笼 统地用“瘤子”代替。“心力衰竭”、“晕厥”、 “谵妄”,也容易误解为“心跳停了”、“昏 死”、“疯了”,在临床实践中有时因此发生误 解而闹纠纷。
在与病人交谈中,还应注意语言柔和、亲切,不 要大声、厉声说话,也要避免絮叨、重复,说话速 度不要太快,避免连珠炮式提问,让病人感到厌 烦。当病人回答提问需要考虑的时间,医生可等 待,或告诉病人:“不要着急”,更不要紧催病
病史采集-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课堂重点:询问呼吸困难持续时间、程度、节律及其影
响因素.
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源性 哮喘
心悸:a发作诱因、时间、频率、病程.b有无心前区疼痛、 发热、头晕、头痛、晕厥、抽搐、呼吸困难、消瘦及多汗、 失眠、焦虑等相关症状.c有无心脏病、内分泌疾病、贫血性 疾病、神经症等病史.d有无嗜好浓茶、咖啡、烟酒情况,有无 精神刺激史.
患者全身一般情况。
2.诊疗经过 (1)是否到医院就诊过?做过何种检查? (2)治疗用药情况,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询问 1.有无药物过敏史。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既往有无耳鼻喉科疾病史. 询问病史,一定要努力做到逻辑性强,层次、条理清楚,切忌思
维混乱,东一句西一句乱问。
三、问诊的内容及方法:
2.诊疗经过
(1)发病以来是否到医院看过,曾做过那些检查? (2)曾做过那些治疗?疗效如何?(或问治疗用药情况,
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 1.有无药物过敏史?(可加问服用药物史) 内容简单,
基本成为套路。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要根据疾病的不同作
适当的调整/询问的内容)
病史采集举例
病所致咯血、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咯血均须结合上 述病史作出诊断.
课堂重点:询问咯血量、颜色和性状(有无凝血
块)及其与全身症状的关系, 有无黑便.须与呕血鉴别.
恶心与呕吐:a呕吐的起病,如有无确定的病因或诱因,急 起或缓起,过去腹部手术史,女性患者的月经史等;呕吐的 时间,晨起还是夜间,间歇或持续,与饮食、活动等等有无 关系;呕吐物的特征,呕吐物性状及气味等,由此可以推测 是否中毒、严重消化道器质性疾病或梗阻等;根据是否有 酸味可区别胃潴留与贲门失弛缓;是否有胆汁,可区分十 二指肠乳头平面上、下之梗阻等;根据呕吐物的量可确定 有无上消化道梗阻,并估计液体丢失量.b发作的诱因,如体 位、进食、咽部刺激等诱因.c症状的特点与变化:如症状 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d伴随症状e加重与缓解 因素.f诊治情况,如是否作X线钡餐、胃镜、腹部B型超声、 血糖、尿素氮等检查.
采集病史

(二)问诊语言要通俗易懂,避免暗示性问诊和逼问
2.诊疗经过
(1)是否曾到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
(2)服用过何种药物,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 ’
1.药物过敏史。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尿路手术、外伤史、结核病史、妇科病史、糖尿病或服用
免疫抑制剂病史。月经和婚育史及不洁性交史。
(5)有无咽痛、咳嗽等上感症状。
(6)发病诱因和季节。
(7)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小便和体重变化,以了解患儿全身一般情况。
2.诊疗经过
(1)是否曾到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
(2)治疗情况如何。
(二)相关病史
1.药物过敏史。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试表体温多少度,是否持续性发热,有无寒战。
(2)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发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是否伴意识变化。
(3)呕吐是否为喷射性,呕吐是偶发还是频发,呕吐物性质及是否伴恶心。
(4)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和紫癜。
(4)颅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及枕神经痛等。
3.全身性疾患
(1)感染:如流感、伤寒、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肺炎等。
(2)心血管疾患:如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
(3)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酗酒、应用扩血管药物(硝酸盐类或亚硝酸盐类)等。
(4)其他:如尿毒症、低血糖、贫血、肺性脑病、中暑、高原性头痛等。
医生如何进行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医生如何进行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步骤。
通过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医生可以获取大量的关键信息,从而帮助判断疾病的原因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医生在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时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一、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医生获取患者病情信息的首要步骤。
医生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述说,细致询问,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医生在病史采集中的注意事项:1. 主诉:医生应首先询问患者的主诉,即患者对自己的症状的主观描述。
医生要仔细聆听,并根据主诉给予恰当的关注和反馈。
2. 现病史: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当前的症状、疾病的发展过程、时间、频率、持续时间等。
还应注意询问患者在发病前是否有明显诱因,以及所采取的任何治疗措施和效果。
3. 既往史: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手术史、外伤史、过敏史等,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与当前问题可能相关的因素。
4. 家族史:医生应询问患者的家族成员是否有与当前问题相关的疾病,以了解患者可能的遗传风险和相关疾病的家族聚集情况。
5. 社会史: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婚育史、危险行为、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以及对患者身心健康可能有影响的社会因素。
6. 心理状况: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可能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方法对患者身体各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的过程。
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仪容仪表:医生应该保持整洁、严肃、亲切的形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 观察检查:医生应通过观察来判断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意识状态,包括面色、精神状态、行走姿势、立位姿势等。
3. 体征检查:医生需要通过触诊、听诊、叩诊等方法来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脏器状态等。
其中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等常规生命体征,以及对心脏、肺、腹部、神经系统等进行具体检查。
病例采集实施方案

病例采集实施方案病例采集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信息。
病例采集实施方案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如何准确、完整地收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病例采集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病史采集1.1 主诉:患者主诉是病史采集的第一步,医生应该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内容,并记录在案。
1.2 现病史:医生应该详细了解患者当前的症状表现、持续时间、发病原因等信息。
1.3 既往史:包括患者的既往疾病史、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等。
1.4 个人史:包括患者的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情况。
1.5 家族史:包括患者的家族遗传病史、家族成员是否有类似疾病等。
二、体格检查2.1 一般状况:医生应该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观察,包括面色、精神状态、营养状况等。
2.2 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测量。
2.3 皮肤黏膜:医生应该对患者的皮肤黏膜进行仔细观察,包括皮肤颜色、湿润度、有无皮疹等。
2.4 头颅颈部:包括头颅形态、头发情况、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检查。
2.5 心肺听诊:医生应该对患者的心脏和肺部进行仔细的听诊。
2.6 腹部触诊:医生应该对患者的腹部进行仔细的触诊,包括腹部肿块、压痛等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3.1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等检查项目。
3.2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生化等检查项目。
3.3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项目。
3.4 病原学检查:包括病原体培养、病毒学检查等项目。
以上就是病例采集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医生在实施病例采集时应该严格按照这些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采集到准确、完整的病例信息。
希望本文对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有所帮助。
病史采集知识点总结

病史采集知识点总结一、病史采集的目的1. 确认诊断:病史采集是诊断过程的第一步,对于许多疾病来说,病史采集是确诊的关键步骤。
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症状表现、发病时间、病程特点、病因、家族史等信息,从而初步确定可能的诊断。
2. 制定治疗方案:病史采集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当前症状、既往治疗情况、不良反应、过敏史等信息,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评估预后:通过病史采集,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进展速度、并发症风险等信息,从而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医疗建议。
二、病史采集的流程1. 主诉:患者自觉症状,通常由患者或陪护亲属提供,是病史采集的第一步。
医生应主动询问患者的主诉,了解其症状的发生时间、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信息。
2. 现病史:现病史是对患者当前患病情况的详细描述,包括病因、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就诊情况、用药治疗情况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主诉逐一了解患者的现病史,注意询问患者的症状特点、变化规律、诱因、诊断过程、治疗效果等信息。
3. 既往史:既往史包括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过敏史、家族史等,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既往史,尤其是现患疾病以外的其他疾病情况,以帮助诊断和治疗。
4. 个人史:个人史包括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睡眠、职业、精神状态等信息,其中一些因素与特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人史,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饮食结构等对疾病的影响。
5. 体格检查:病史采集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体征和病情变化,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的信息。
体格检查的内容包括一般状况、生命体征、面色、体形、皮肤、淋巴结、心肺腹四大系统等方面。
三、病史采集的技巧1. 主动询问:在病史采集过程中,医生应主动与患者和家属交流,引导他们逐一描述患者的症状、病史及相关信息,避免遗漏关键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如何进行病史采集
问诊病史包括5个部份
一。
问诊内容
一)现病史
1。
病因,诱因
2。
主要症状的特点
3。
伴随症状
4。
全身症,即发病后一般情况(睡眠,大小便,饮食,体重)
5。
诊疗过程
二既往xx
1。
相关病史
2。
药物xxxx,手术xx(一定要写)
3。
问诊中条理性强想好了再写,不要过乱加。
因此失分。
4。
围绕主诉来询问,单靠一个主诉是不能做出诊断的。
那些监考老题是按这些来打分的。
在此也祝大家都能考个好成绩!!
病史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和着手诊断的第一步。
对神经系统疾病而言,还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其一,有些疾病的诊断几乎是完全依据病史得出的,如常见的癫痫大发作,就诊时多数发作已经过去,诊断主要是依据病人或旁观者对当时症状的描述做出的。
又如偏头痛等某些发作性疾病即使是在发作时来诊,阳性体征也不太多,且仅凭可能看到的某些体征如不结合病史,也是无法诊断的。
其二,病史可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性质即“定性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如血管病多系突然发病,炎症常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肿瘤或变性疾病多缓慢发生而进行性加重。
其三,病史同时还可能提示病变的部位,如一侧
肢体的发作性抽搐,表明是对侧大脑中央前回的病变;一侧上肢持续性的麻木无力,常提示该侧颈胸神经根损害等。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病史采取。
病史采取的方法和一般内科疾病相同。
主要是耐心听取病人的叙述,必要时可向第三者了解、补充和核实,以求尽快弄清就诊的主要病状及其发生的原因和诱因,了解其发生的时间和病程、起病表现、进展情况、治疗经过以及疗效等。
对有关的既往史如心血管疾病、颅脑外伤、寄生虫病、感染发热或类似发作史等,也应加以了解。
有的疾病如癫痫、偏头痛、肌病等,还需了解其家族史。
小儿病人尚应了解围产期情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病人所带其他单位的医疗材料,如病因、诊断证明和检验报告等均应仔细参考。
病人的叙述往往由于记忆不清、主次不分、对某些症状的认识不足以及过于紧张等原因,对一些重要情节常有遗漏,有时因痛苦较大或病情危重,难以长进间的叙述,因些采取病史时还必须抓住重点,主要地方辅以必要的但又不带暗示性的询问,以便如实地弄清对诊断最重要的情节要作好这一点,一方面决定于医生对各个疾病了解的深度,一方面也决定于问诊的技巧。
现就有关问诊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叙述如下:
5 G$ \:
g$ q* T5S( A:
e' |
j( {% S; _' h# L1 w6 V
' G* h5 Q8 i$ C0 {7\6 A* \
+ A) r% ?0 R% i3 h5|2 {
7 U' ^+ ?2 a. }$ q
6 r3 E; z- [3 b5 {& f
一、对主诉的主要症状必需明确无误
如病人叙述的“头晕”,要弄清究竟是有旋转感或视物幌动感的“眩晕”,还是仅是头脑昏沉的“头昏”?又如对所谓的“昏迷”,要弄清究系意识丧失,还是意识
朦胧,或仅系无力不语卧床不起?对“肢体瘫痪”,要弄清是因肢体疼痛或关节强直致使肢体活动受限,还是确系肢体无力引起的瘫痪…等等。
否则从主诉一开始就可能使诊断陷入歧途。
二、要弄清主诉或主要症状的起病及进展情况
此点将有助于明确疾病的性质亦即“定性诊断”。
例如急聚发病的脑部病变多系费颅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瘤卒中、急性炎症及颅脑外伤等,反之缓慢起病逐渐进展应考虑到颅内占位性病变和变性疾病等。
对症状的进展情况特别是缓慢起病者,应着重了解病情是持续进展,还是有完全或不完全的缓解?如有缓解复发,诱因是什么?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蛛网膜炎、早期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常有不同程度的复发缓解表现。
些外,还应注意,在某些急聚起病的病例中,病前一段时间可能已有一些未引起病人注意的症状,了解这些对协助判断病情也有很大帮助。
例如,瘤卒中之前,往往已有一段时期的头痛。
脑血栓形成之前已有多次短暂性缺血发作所致的眩晕或肢体麻木无力,脊髓肿瘤突发截瘫前已有长期的腰背痛等等。
三、对主要症状的确切表现不能含混
例如对“抽风”必须要进一步时确肢体抽搐的形式,确切的抽搐时间,意识是否确实丧失,发作时有无自伤、小便失禁或哭泣、呼号等。
这些资料的遗漏或欠确实,常易造成误诊。
例如,将癫痫大发作以后的昏睡时间和抽摔时间混为一谈,或将清醒过程中的躁动表现误为功能性表现,势必将癫痫误诊为癔病。
四、对与主诉或主要症状相伴随的某些症状应加了解
这将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如头痛伴有发热者多提示为脑膜炎或全身性感染或癌肿等病变引起,伴有呕吐者应考虑脑膜脑炎、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性脑病、偏头痛、低颅压综合症、青光眼等。
又如对肢体瘫痪,也应了解是否伴有发热、疼痛、麻木、抽搐和意识丧失等。
最后还应指出,对采集病史的可靠性必须慎重衡量。
在问诊中,有时由于医生提问用语的暗示性,或陪伴者的代述代答,可使一些不存在的平状予以肯定,有的病人因病重不适,或因意识或智力障碍而随口回答,也有的病人对某些病情不愿如实作答(如癔病病人常否认精神因素);有时病史系因素陪伴人员代述,可能夹杂有一定的猜测或主观成分,个别情况更有伪造病史者。
凡此种种,都应在问诊时或查体后,根据可疑或矛盾之处,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关于病史的记录,应在充分掌握病史和进行查体后,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已有一定的考虑或甚至已较明确之后,立即加以整理,并系统而有重点,简明而又精确地加以记录。
内容及词句发布简练和重点突出。
一方面不能将与诊断无关的病人的繁琐赘述,原样地加以记录,另一方面对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关的阴性资料也应加以记载。
总之,衡量一份病史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病史完成后能不能对病变的部位及其可能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或近似的诊断。
如果病史完成后仍心中无数,要明确诊断几乎是不大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