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规范化治疗
鼻咽癌 GP方案

鼻咽癌 GP方案1. 引言鼻咽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由于该癌种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和隐匿性生长,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为了提高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案——鼻咽癌GP方案。
2. 鼻咽癌 GP方案2.1 方案介绍鼻咽癌GP方案是一种结合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常用于鼻咽癌的治疗。
以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和放疗为核心,通过联合应用,将化疗和放疗的疗效相互叠加,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2 方案流程鼻咽癌 GP方案的治疗流程如下:1.评估病情: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2.化疗: 使用顺铂等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化疗。
3.放疗: 采用放疗技术,将高能射线聚焦在肿瘤区域进行放射治疗。
4.术后治疗: 在手术切除后,根据病理结果和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化疗或放疗。
2.3 方案优势鼻咽癌 GP方案相比于单纯的放疗或化疗方案,具有以下优势:•综合治疗: 鼻咽癌GP方案将化疗和放疗相结合,通过双重杀伤效应,提高了治疗效果。
•协同作用: 化疗药物顺铂和放疗具有协同作用,可以相互增强疗效,提高肿瘤细胞的死亡率。
•病灶缩小: 鼻咽癌 GP方案可以在手术前缩小肿瘤的体积,有助于手术的精确切除。
3. 方案的不良反应与风险鼻咽癌 GP方案在治疗鼻咽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风险,如下所示:•毒副作用: 化疗药物顺铂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放射性损伤: 放疗可能会引起放射性口腔炎、食管炎、皮肤损伤等放射性损伤,需要及时处理和预防。
•耳聋: 鼻咽癌 GP方案中的放疗可能会导致耳聋,需要做好听力保护和康复工作。
以上不良反应和风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评估和管理,以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4. 结论鼻咽癌 GP方案是一种常用的鼻咽癌综合治疗方案,通过化疗和放疗的结合应用,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
鼻咽癌健康教育

鼻咽癌健康教育
一、概述
是指发生于鼻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之一。
二、治疗原则
1.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基本方法。
2.化学治疗:对于复发或转移鼻咽癌,化学治疗是重要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
三、疾病指导
1.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坚持护齿,用含氟牙膏刷牙。
2.皮肤护理: 在照射区皮肤色素沉着未退清前,继续避免理化因素的刺激。
3.饮食护理: 以半流质饮食为宜,适当调整饮食生活习惯以适应治疗后的身体状况。
4.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 做好预防后遗症指导,终生坚持功能锻炼及鼻咽冲洗,三年内禁止拔牙。
5.定期复查:观察有无复发、转移和放疗后遗症,复查时间为:放疗后一年内应1至3月复查一次,一年后3至6月复查一次,5年以上者每年复查一次,有情况随诊。
四、出院指导
1.定期来院复查,如有复发或怀疑复发,及时来院检查治疗。
2.放疗后3年内禁止拔牙,放疗后由于放射线对唾液腺的损伤,使唾液分泌减少而粘稠,酸度增加,细菌便于繁殖,易形成放射性龋齿、牙龈红肿,齿槽溢脓。
3.出院后多进行张口锻炼,防止疤痕性张口受限,有条件的患者可用中药巩固疗效。
1
参考文献:《青年护士在职培训实践指引》
拟定:许**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放疗治疗中,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相关问题。
一、鼻咽癌的放疗剂量放疗剂量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对于鼻咽癌的放疗剂量,通常采用总剂量和每次剂量两个参数来描述。
1. 总剂量:总剂量是指在整个放疗周期内给予患者的放疗总量。
鼻咽癌的总剂量一般在70-80Gy之间,根据鼻咽癌的分期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总剂量的确定既要保证肿瘤的控制,又要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2. 每次剂量:每次剂量是指每次放疗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鼻咽癌的每次剂量一般在1.8-2.2Gy之间,每周给予5次。
每次剂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肿瘤的敏感性、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二、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放疗治疗时间是指完成放疗所需的天数。
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一般较长,治疗周期在6-8周左右。
放疗治疗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
较短的治疗时间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增长,但可能会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
较长的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但容易造成肿瘤的抵抗性增加。
因此,治疗时间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分期和位置等因素。
三、放疗剂量与治疗时间的关系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在合理控制剂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长的治疗时间可能增加肿瘤的抵抗性,减少治疗效果。
因此,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对于早期鼻咽癌,适当控制总剂量,缩短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而对于晚期鼻咽癌,较高的剂量和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增加治疗效果。
总之,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特点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鼻咽癌治疗方案及疗程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咽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详细介绍鼻咽癌的治疗方案及疗程。
一、鼻咽癌的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适用于早期鼻咽癌患者。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鼻咽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于鼻咽部,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2)鼻咽-鼻窦联合切除术:适用于肿瘤侵犯鼻窦、眼眶等邻近器官的患者。
(3)颈部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适用于大多数鼻咽癌患者。
放射治疗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外照射:采用直线加速器或钴-60等放射源对肿瘤进行照射。
(2)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性源直接放置在肿瘤部位或邻近部位,以达到高剂量照射。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对肿瘤进行精确照射。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晚期鼻咽癌或复发、转移的患者。
化疗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顺铂: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首选化疗药物。
(2)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3)紫杉醇、多西他赛等:近年来被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
目前,针对鼻咽癌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2)肿瘤疫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
二、鼻咽癌的疗程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疗程取决于肿瘤的大小、部位、患者全身状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手术治疗的疗程为1-2周。
术后还需进行随访和观察,包括复查、放疗等。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疗程一般为6-8周,分为两个阶段:(1)诱导放疗:照射剂量为40-50Gy,治疗时间为4-5周。
(2)巩固放疗:照射剂量为30-40Gy,治疗时间为3-4周。
3. 化学治疗化疗的疗程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患者全身状况等因素。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剂量分割模式及优化策略
剂量分割模式
根据肿瘤的特点和患者的耐受性,可采用不同的剂量分割模式,如常规分割、超 分割、加速超分割等。合理的剂量分割模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的不 良反应。
优化策略
针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优化,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 疗(IMRT)等先进技术,实现更精确的靶区勾画和剂量分布。同时,结合图像 引导放疗(IGRT)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指南首次将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纳入放射治疗流程,强调了对患者 的全面关怀和支持。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鼻咽癌放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 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包括基因测序、生物标志物检测等 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放射治疗
人工智能技术在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剂量优化和质量控制 等方面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精准度和效 率。
目标人群
本指南的目标人群为鼻咽癌患者及其家属、放射治疗医师、护士等医疗团队成员。
指导意义
通过本指南的解读和实施,有助于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规范化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
02
鼻咽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鼻咽癌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地区分布
鼻咽癌主要分布在南方地 区,如广东、广西、福建 等省份,与地理位置、气 候环境等因素有关。
挑战与应对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挑战包括治疗抵抗、复发和转移等。未 来需要深入研究鼻咽癌的生物学特性和放射敏感性,探索 新的治疗策略和技术,以应对这些挑战。
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水平建议
01
加强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
通过定期举办专业培训班、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放疗医师的
鼻咽癌诊疗规范

鼻咽癌诊疗指南一、诊断1. 治疗前常规检查与处理:(1)鼻咽间接镜/内镜检查、头颈部检查, 鼻咽活检。
(2)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
(3)生化常规、肝炎十项、USR和HIV抗体。
(4)EB病毒血清学检查:VCA/IgA、EA/IgA和EBV-DNA拷贝数检测等。
(5)鼻咽+颈部MRI(平扫+增强)扫描,特殊情况才选择CT扫描。
(6)B超检查:包括肝、脾、双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检查。
(7)胸正侧位片。
(8)心电图。
(9)全身骨扫描。
(10)放疗前口腔处理。
(11)KPS评分。
2.选择性检查项目:(1)颈部淋巴结穿刺或切取(除)活检:适用于鼻咽多次活检未能获病理确诊者。
多次未获得病理诊断而临床可疑鼻咽癌的病例,应组织有关专家会诊。
(2)可疑远处转移的患者,建议行其它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PET-CT等。
(3)大便常规。
(4)N3患者做纵隔CT扫描。
二、临床分期所有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包括初治或复发)均需在门诊/住院病历的诊断中同时注明我国的2008鼻咽癌临床分期和UICC分期。
(一)2008鼻咽癌临床分期T分期:T1:局限于鼻咽T2: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T3:侵犯颅底、翼内肌T4: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N 分期:N0: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N1a:咽后淋巴结转移N1b: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N2: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N3: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M分期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临床分期:Ⅰ期:T1N0M0Ⅱ期:T1N1a-1b M0,T2N0-1b M0Ⅲ期:T1-2N2M0,T3N0-2M0Ⅳa期:T1-3N3M0,T4N0-3M0Ⅳb期:任何T、N期和M1附:国际抗癌联盟(UICC)推荐的临床分期(第7版,2009)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侵犯口咽、鼻腔。
T2 有咽旁侵犯T3 肿瘤累及骨质和(或)副鼻窦T4 颅内受侵和(或)累及颅神经、颞下窝、下咽、眼眶或咀嚼肌间隙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单侧颈部淋巴结、单侧或双侧咽后淋巴结、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N2 双侧锁骨上窝以上颈部淋巴结,最大径≤6CMN3 (a) 淋巴结>6CM(b) 锁骨上窝淋巴结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分期ⅠT1N0M0ⅡT1N1M0T2 N0-1M0ⅢT1-2N2M0T3N0-2M0ⅣA T4N0-2M0ⅣB T1-4N3M0ⅣC M1三、病理分类常规鼻咽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必要时行免疫组化检测)。
鼻咽癌综合治疗的风险评估

鼻咽癌综合治疗的风险评估鼻咽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但其危害性极大。
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医学界有多种综合治疗方案,而不同的治疗方案存在不同的风险,需要在严密的风险评估下选择最适合的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鼻咽癌是一种来源于鼻咽黏膜的肿瘤,发病率很低,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
临床上大多数鼻咽癌属于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样囊性癌或未分化癌,症状包括颈部肿物、颈淋巴结肿大、若干个月不愈合或反复发作的急性扁桃体炎以及伴有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治疗鼻咽癌一般采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方案。
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案都有其自身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风险较小,但在手术后会存在较多并发症如失血、感染等;放疗治疗风险较大,但是相较于化疗而言,它的生物学等效剂量更大;而化疗治疗在治疗鼻咽癌中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常常会导致疗效不佳或复发。
因此,在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之前,最好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适当且有效。
鼻咽癌的风险评估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肿瘤特征、治疗剂量、治疗方案等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这些因素进行治疗风险预测。
对于患者的身体情况,评估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家族病史等因素。
对于肿瘤特征,评估主要包括肿瘤大小、位置、浸润情况、恶性程度等因素。
对于治疗剂量和治疗方案,评估主要包括放疗剂量、化疗剂量、手术方式、术后康复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与分析,可以更为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治疗风险。
鼻咽癌的治疗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和治疗风险,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来进行综合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最后,在治疗鼻咽癌时需要特别注意综合治疗方案的同时,也要加强治疗后的护理和康复,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和反复发作。
比如,在放疗和化疗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增强患者的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治疗的毒副作用等。
鼻咽癌放疗的方案

鼻咽癌放疗的方案放疗是肿瘤治疗的常规疗法之一,鼻咽癌在手术治疗后通常会配合放疗、化疗。
那么鼻咽癌放疗方案是怎样的?以往常规分割放疗采用每周连续5次照射,每次照射2Gy,放疗总剂量为70~8OGy的方法,单纯放疗的5年总生存率可达到40%一70%。
但是对于Ⅲ、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低,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何降低转移及复发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及放射生物学的发展,伴随放疗技术的进步,许多学者试图通过非常规分割照射如超分割放疗或加速超分割放疗,或通过一些放疗新技术如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及调强(IMRT)的应用,以期提高生存率的同时,减少正常组织的受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鼻咽癌非常规分割治疗鼻咽癌超分割及加速超分割放疗是近年来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放疗研究,以缩短总治疗时间,提高局部剂量。
通过研究表明,鼻咽癌癌细胞的加速冉增殖与放疗疗程的长短有关,疗程越长,再增殖的细胞数越多,放疗疗程每延长l 天,需要额外增加0.6Gy的剂量才能杀死新增殖的肿瘤细胞,可见要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就要在相同的疗程时间内增加放疗剂量。
我内学者应用每次照射1.1Gy,每天2次,总剂量为72Gy的超分割治疗28例鼻咽癌患者,其3年局部控制率达86.7%,明显高于常规分割的64.6%<0.05)。
2、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使照射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肿瘤病灶)形状相似,在有效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将高剂量集中于鼻咽癌组织,提高治疗增量的物理措施。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治疗与重要器官邻近的恶性肿瘤。
鼻咽癌浸润性生长、向四周侵犯的生物学特性和规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指征应严格把握,对初治鼻咽癌不宜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作为常规放疗手段。
目前3DCRT使用于鼻咽癌治疗过程中的局部推量治疗,如初治鼻咽癌后程的缩野推量,或者根治性放疗的局部残存病灶追加剂量,或复发病例的全程放疗或后程再放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疗或根据临床指征 放化疗
临床评估
治疗有效
随访
复发或持续性疾病
第 12 页
同步放化疗之后加入辅助化疗无法改善局晚期NPC患者的生存
一项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上的中国开放、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纳入508例局晚期NP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同步化放 疗+辅助化疗(CCRT+AC)(n=251);另一组仅接受CCRT治疗(n=239),4周一个周期,共3个周期。 主要研究终点是无失败生存(FFS),次要研究终点是OS、远处转移FFS、局部FFS、RR、毒性反应
DNA阳性率超过50%
种族遗传
环境因素
职业暴露
生活习惯
EB病毒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 12(1): 40
鼻咽癌发病可能危险因素
第7页
UICC/AJCC分期第八版关于鼻咽癌的分期
T分期
T1 侵犯鼻咽、口咽、鼻腔 T2 侵犯咽旁间隙,临近软组织侵犯(翼内
肌,翼外肌,椎前肌) T3 侵犯颅底骨质、鼻旁窦 T4 侵犯颅内神经,颅神经,下咽,眼眶,
I期
鼻咽癌
II、III、IVA期
IVB期
2018 V2 NCCN 头颈部肿瘤指南
初治鼻咽癌的治疗流程图
广泛软组织侵犯(超过翼外肌外侧缘)
N分期
N0 颈部淋巴结阴性 N1 咽后淋巴结转移颈部:单侧,≤6cm,
环状软骨尾侧缘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咽后淋巴结转移颈部:双侧,≤6cm,
环状软骨尾侧缘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N3 >6cm和(或)环状软骨尾侧缘以下
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论侧数)
M分期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
• WHO鼻咽癌组织学分类分为三种: 1
➢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鼻咽癌分为三种类型:
• 基底样鳞状细胞癌 • 角化鳞状细胞癌(高分化) • 非角化型癌(分化、未分化)
➢ 国内临床中将鼻咽癌分为两大类:原位癌、浸润癌,其中浸润癌又分 为5种亚型:微小浸润癌、鳞状细胞癌(高、中、低分化)、腺癌 (高、中、低分化)、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2
第 10 页 10
I期
鼻咽癌
II、III、IVA期
IVB期
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 V2 NCCN 头颈部肿瘤指南
初治鼻咽癌的治疗流程图
根治性放疗和颈部选 择性放疗
临床试验(首选)
同步化放疗后序贯 辅助化疗
诱导化疗后序贯放 化疗
同步化放疗后不序 贯辅助化疗
临床试验(首选)
以铂类为基础的联 合化疗
同步化放疗
放疗或根据临床指征 放化疗
鼻咽癌的规范化治疗
第1页
C目录 ONTENTS 01 鼻咽癌概述 02 鼻咽癌的规范化诊疗路径 03 鼻咽癌的最新研究进展
第2页
C目录 ONTENTS 01 鼻咽癌概述 02 鼻咽癌的规范化诊疗路径 03 鼻咽癌的最新研究进展
第3页
鼻咽癌定义
• NPC(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一种发生于鼻咽腔或上 咽喉部的恶性肿瘤1
第8页
C目录 ONTENTS 01 鼻咽癌概述 02 鼻咽癌的规范化诊疗路径 03 鼻咽癌的最新研究进展
第9页
60年代
鼻咽癌的治疗历程
70年代
90年代 近20年来
近年来
近距离放射治疗
➢ 连续放射
不同分割放射治疗
➢ 外照射+局部近距离 ➢ 分段放疗
放化疗结合
补充照射
➢ (超)分割放疗
➢ 新辅助化疗
➢ 辅助化疗
➢ 同步放化疗
精准放射治疗
➢ 结合影像技术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靶向治疗
➢ EGFR(西妥昔单抗) ➢ VEGF、PD-1抗体
➢ 三维适形与适形调强 放射治疗
Ma J. J. Sun Yat-sen Univ.(Medical Sciences), 2010, 31(2): 179-185. 卢泰祥. 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 2007. NCCN头颈部肿瘤指南.2018 v2.
2年FFSR:CCRT+AC 86% vs CCRT 84% (p=0.13)
时间(月)
两组患者的无失败生存和总生存均无显著差异,同步化放疗后辅助化疗无法改善局晚期NPC生存
Chen L, et al. The lancet oncology, 2012, 13(2): 163-171.
第 13 页 13
3
中国头颈部肿 瘤年发病人数 近10万,死亡
人数4.5万4
1. 实用肿瘤学杂志,2015, 29(2): 149-53. 2.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01; 63(9): 1776
3. Data source: GLOBOCAN 2018 4. Chin J Cancer Res 2018;30(1):1-12
临床评估
治疗有效
随访
复发或持续性疾病
第 11 页
同步放化疗后是否序贯辅助化疗
I期
鼻咽癌
II、III、IVA期
IVB期
2018 V2 NCCN 头颈部肿瘤指南
根治性放疗和颈部选 择性放疗
临床试验(首选)
同步化放疗后序贯 辅助化疗
诱导化疗后序贯放 化疗
同步化放疗后不序 贯辅助化疗
临床试验(首选)
以铂类为基础的联 合化疗
转移)
➢ 鼻咽癌分期较为复杂,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咽癌分期也随之进行科学优化,第八版分期基于IMRT(调强放射治疗) ➢ 第八版分期系统已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在全球应用
T/M
N0
N1
N2
N3
T1
Ⅰ期
Ⅱ期
Ⅲ期
T2
ⅣA期
T3
Ⅲ期
T4
ⅣA期
M1
ⅣB期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English Edition, p107-108
第5页
鼻咽癌严重威胁患者自身健康
颈部活动受限
治疗性损伤
中枢神经受损
张口困难
鼻咽癌的危害
头痛、耳鸣、鼻塞 ……
Xiangyun C, et al.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2008, 25: 034.
第 6 页6
EB病毒携带是鼻咽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鼻咽癌患者血清EB-
1.郭灵, 林焕然. 鼻咽癌诊断治疗[M].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2012 2.中国抗癌协会. 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鼻咽癌分册[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
第 4 页4
鼻咽癌是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恶性肿瘤
鼻咽癌具有独特的地域分布,其高发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香港及东南亚地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