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作品鉴赏
幼儿园艺术鉴赏案例:印象派画家莫奈

幼儿园艺术鉴赏案例:印象派画家莫奈
莫奈是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作品中充满了灵动的自然景色、光影变换和色彩斑斓。
以下是一个关于莫奈艺术鉴赏的案例。
莫奈的代表作之一是《睡莲》,这幅画是他晚年时期的作品之一,画
面中充满了水面、荷花和小船,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令人陶醉。
同时,莫奈运用了大量的颜色变化和光影变幻来表现
荷花在水面上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令人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和美妙。
除了《睡莲》以外,莫奈的另一个代表作是《印象·日出》,这幅画是
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之一。
画中阳光灿烂,充满了明媚的色彩和变幻
的光影,展现了莫奈对于大自然独特的感性理解和表现能力。
同时,
莫奈的画风中也充满了气氛感和审美冲击力,使观众能够深切地感受
到他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莫奈的画中通常表现的是生动的、自然的环境场景,
不同于传统艺术作品中那种理性、非自然的场景表现方式。
这种自然
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得莫奈的作品更具有现代性的特点。
总的来说,莫奈是一位深受认可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得
到高度赞誉。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表现,传递了一种富于生命力和活力的情感,让人们重拾对自然美好的感悟和赞美。
日出印象艺术鉴赏2000字

日出印象艺术鉴赏2000字日出印象艺术是法国艺术家莫奈的一幅作品,创作于1872年,现藏于法国巴黎的奥塞美术馆。
这幅作品是莫奈在勃鲁舍尔画的一系列日出印象主题作品之一,以其柔和的色彩和对光线的精细描绘而闻名于世。
《日出印象》的画面中央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湖水和天空融为一体,使得整幅画呈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在湖水的前景中,可以看到几艘小船停在水面上,船上的人物轻松自在地享受着美丽的日出景色。
在画面的后方,可以看到一片淡蓝色的山脉和一座小教堂的轮廓,给整幅画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莫奈在这幅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和光线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的美。
他运用了许多不同的色调,从淡黄色到深蓝色,再到浅紫色,使得整幅画显得非常丰富多彩。
他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反差,使得画面中的光线更加明亮璀璨。
同时,莫奈还运用了不同的笔触和画法,使得画面的质感更加丰富,增加了观赏者的视觉享受。
《日出印象》是莫奈对光线和色彩的精确观察和描绘的产物。
莫奈通过对光线的变化和反射的描绘,使得整幅画呈现出一种朦胧而柔和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画面中。
他通过对色彩的运用,使得画面中的光线更加明亮和生动,给人一种温暖和愉悦的感觉。
莫奈通过对细节的精细描绘,使得整幅画的视觉效果更加真实和立体,给人一种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感觉。
《日出印象》的艺术鉴赏价值在于它展现了莫奈作为印象派画家的独特视角和技法。
莫奈运用了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来表达自然界的美,使观赏者能够感受到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所带来的美妙感觉。
他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质感的表现,使得整幅画的视觉效果更加真实和立体,给观赏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同时,莫奈通过对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使得整幅画呈现出一种朦胧而柔和的感觉,给观赏者一种温暖和愉悦的感觉。
《日出印象》是一幅描绘自然美景的杰作,它展现了莫奈作为印象派画家的独特视角和技法。
通过对光线和色彩的精确观察和描绘,莫奈使整幅画呈现出一种朦胧而柔和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画面中。
莫奈《干草垛》作品赏析

莫奈《干草垛》作品赏析
莫奈(Claude Monet)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有一幅作品叫做《干草垛》(Haystacks)。
该画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描绘出一片美丽的乡村景象,它向我们展示了莫奈如何用抽象的方式来描绘一个美丽的景象。
《干草垛》是莫奈在1890年创作的一幅作品,它是莫奈为了捕捉法国乡村的美而创作的。
在这幅画中,莫奈用了大量的色彩去描绘这片乡村,他把绿色、黄色、红色和蓝色等色彩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
在这幅画中,莫奈还用到了笔触的技巧,他用抽象的笔触来描绘出乡村的景象,这种技巧使得这幅画更加生动有趣。
《干草垛》是莫奈在印象派画派中最有名的一幅作品,它为印象派画派注入了新的活力。
莫奈用抽象的方式描绘出了一片美丽的乡村景象,这种抽象的方式使得这幅画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莫奈在这幅画中使用了大量的色彩,这些色彩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莫奈还用笔触的技巧把整个画面拉近,使它更加贴近乡村的景象。
《干草垛》是莫奈不可多得的杰作,它向我们展示了莫奈如何用抽象的方式来描绘一个美丽的景象。
这幅画不仅启发了许多艺术家,还使莫奈得到了国际上的赞誉和尊重。
莫奈的《干草垛》是一幅值得珍藏的作品,它展示了莫奈如何用抽象的方式来描绘一个美丽的景象。
莫奈的《干草垛》也被认为是印象派画派的一个里程碑,它为印象派画派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使莫奈得到了国际上的赞誉和尊重。
总之,莫奈的《干草垛》是一幅非常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去赏析和珍藏。
迎六一,赏名画,十九世纪法国画家莫奈三十九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

迎六一,赏名画,十九世纪法国画家莫奈三十九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迎六一,赏名画,我的绘画,我的梦,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三十九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艺术就是个“悟到”的过程。
一个人将自己喜爱的东西,用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与电影等形式述说出一个故事,表述出对于美的感动,同时获得大众的喜爱。
在真正的艺术领域里,没有预备学校,但是有一个最好的预备方法,就是对艺术大家的作品抱一种最虚心的学徒的兴趣。
这样碾颜料的人常常会成为优秀的画家。
梦想成真的前提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点步,高人点步不如一朝顿悟。
”——题记十九世纪欧洲印象派绘画,始于19世纪60年代,到七八十年代达于鼎盛时期,绘画作品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
为了生动再现亲眼目睹的日常生活景象和自然风光,印象派画家大胆抛弃了长久受到公认的创作观念和程式,推倒了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不少法则。
他们纷纷离开空气沉闷的画室,在街头,在海滩,在原野和乡村,凭自己的心,用自己的眼睛,感受丰富多彩的事物,以直接写生的方式捕捉种种生动的印象,描绘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光线和色彩。
内容和主题不再重要,关注点转到纯粹的视觉感受上,转到光和色上。
风景之美不在于名山大川,而在于阳光照射下普通场景的色彩变幻。
法国印象派画家最著名的是莫奈和马奈。
那幅色彩美妙的《圣拉札尔车站》是马奈的代表作。
画家们对印象主义的探索,使绘画靠近了它的本体,从这种意义上看,尽管印象派画家并没有抛弃再现的传统,却使现代绘画距我们更近了。
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
克劳德·莫奈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密切相连。
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贡献都多。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莫奈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走火入魔的境地。
《夏日风光》美术作品鉴赏

《夏日风光》美术作品鉴赏
美术作品鉴赏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活动,需要对艺术史、绘画技巧、艺术流派等进行深入了解。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观感和知识,对一幅我所欣赏的油画作品进行鉴赏。
这幅油画作品名为《夏日风光》,作者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
整幅画布上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画面中央一道小溪流过,反射出树木和天空的色彩。
画面色调清新明亮,绿色和蓝色是主要色调,给人一种和谐、温馨的感觉。
从构图上看,画面整齐有序,大面积的绿色填满了画面,但每一块颜色的分布却极为平衡。
莫奈将树林、天空和水面都处理得如此细腻,每一处都充满生机,画面中的一草一木都呈现了其真实的状态。
特别是树林中闪烁的阳光,透过树叶向下洒落,照在水面上形成了一道道亮线,给画面增添了光和影的对比,使整幅画显得更加生动。
在技法上,莫奈采用了印象派画家喜欢使用的色点手法,以点构成面,用许多细小的色点代替几个大面积的颜色块,这样会使色彩更加细腻、多变。
色点手法的运用,使画面上的草、树叶、水面浪花、空气中的色彩晕染等表现得自由明快,有着极强的笔触节奏和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这幅油画作品既是一幅描绘自然风景的画作,也是一幅表现画家对自然的感性理解和艺术追求的作品。
莫奈运用的色
彩、构图和技法,表现出了法国印象派的艺术特点,鲜明地表达出了画家对大自然的深情与美感,令人陶醉和感叹。
文化艺术: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经典作品

文化艺术: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经典作品引言印象派是19世纪末期出现的一种画派,它以强调观者主观感受和光线变化为特点,通过捕捉瞬间的印象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莫奈是印象派中最知名、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其鲜明而生动的色彩、轻快而流畅的笔触以及对自然景物的准确描绘而闻名于世。
1. 莫奈简介莫奈(Claude Monet)是法国画家,生于1840年,逝于1926年。
他早年接受传统绘画教育,但在接触到当时新兴的印象派时彻底改变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理解。
莫奈致力于在戏剧性效果之外捕捉光线、色彩和氛围,成为印象派运动中的关键人物。
2. 莫奈作品欣赏2.1《睡莲》(Water Lilies)这是莫奈晚年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以其对自然中水面、荷花和倒影的独特描绘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
透过色块和笔触的运用,莫奈将水的流动和荷叶的轻盈表达得淋漓尽致。
2.2《印日初生》(Impression, Sunrise)这幅作品被认为是印象派运动的创始之作。
它展示了在日出时分海湾中岛屿和水面上闪耀的光线。
通过模糊而急促的笔触,莫奈创造出一种神秘和朦胧感,让观者更多地依赖自己的感官来体验这幅画。
2.3《画家花园》(The Artist's Garden)这幅作品展示了莫奈在自家花园里所见所闻。
画家巧妙地运用不同颜料来表现不同季节下植物和光线的变化,为观者带来色彩缤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
3. 莫奈对后世艺术的影响莫奈在艺术界具有深远影响力。
他以独特的绘画技巧和创新的观念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为后来的艺术家们铺平了道路。
他使色彩成为表达情感和氛围的工具,并强调艺术家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结论莫奈的作品展示了印象派的核心理念:追求捕捉瞬间、表达个人感受和记录自然之美。
他对于画家使用颜色、光线和笔触等元素的革新方法,开拓了艺术界的新局面。
通过欣赏莫奈的经典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体验印象派所传递给我们的视觉美妙与情感丰富。
艺术鉴赏: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赏析

艺术鉴赏: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赏析1. 引言•莫奈(Claude Monet)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重要的印象派画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对光线、色彩和自然景象的感知而闻名。
2. 莫奈背景•出生于1840年,法国巴黎郊区。
•幼年时期展示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并在1859年进入巴黎美术学院学习绘画。
•在1874年创办并参与第一次印象派展览,此后成为该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3. 印象派艺术风格概述•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前卫艺术运动。
•印象派画家追求捕捉瞬间感受,通过快速笔触、明亮色彩和光线效果来表现主题。
•这种风格突破常规绘画形式,注重观察自然和主观体验。
4. 莫奈的绘画技法和主题•莫奈擅长利用快速的、松散的笔触捕捉瞬间感受。
•他注重描绘光线效果和色彩变化,通过色块的运用来创造出亮丽而活泼的画面。
•莫奈主要以自然风景、田园场景和水景为题材。
5. 著名作品赏析5.1 《睡莲》(Water Lilies)•这是莫奈晚年时期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描绘了倒映在池塘里的睡莲,呈现出柔和而模糊的效果。
•利用色彩变化和流动的笔触,表达出水面上不断变幻的光线与颜色。
5.2 《日落》(Sunset)•这幅画展示了莫奈对日落光线与阴影效果的精准把握。
•渐变的红、黄、橙色调让整个画面散发出温暖宜人的氛围。
•快速笔触形成了逼真而生动的天空和地面。
5.3 《海上的阿尔贝兹庄园》(Cliff Walk at Pourville)•这幅作品展现了莫奈对大海景色的独特观察和描绘。
•快速而微妙的笔触创造出波涛汹涌和远景渐变的效果。
•蓝色与绿色的互动揭示了自然界中不断变化的色彩和光影。
6. 结论•莫奈的作品以其卓越的绘画技法、对光线和色彩效果的敏锐观察,以及对自然景象独特诠释而著称。
•他对印象派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后来艺术家们开启了新的艺术道路。
•通过赏析莫奈的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印象派艺术风格,体验到他带给我们的美感享受与思考。
日出印象__赏析

日出印象的賞析克劳德·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他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其代表作有《印象·日出》,以下简要分析一下这张画。
莫奈创作了扬名于世的“印象·日出”。
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
由于它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有位批评家就借用词画的标题,嘲讽以莫奈位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创造的青年画家位“印象主义”,这一画派以此得名19世纪下半叶,光学原理改变了画家对固有色的观念,由此他们开始在艺术上对外光表面的新探索.《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
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
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
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
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
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
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
这种具有叛逆性的绘画,引起了官方的反对。
这幅名画是莫奈于1873年在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
他在同一地点还画了一张《日落》, 在送往首届印象派画展时, 两幅画都没有标题。
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 只能给人一种印象”。
莫奈于是就给这幅画起了个题目——《日出•印象》。
它作为一幅海景写生画, 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 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 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
日出时, 海上雾气迷朦, 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看不清, 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
克劳德·莫奈 (1840-1926) 印象画派代表人物莫奈(1840~1926),是印象派的领袖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奈经典作品鉴赏》院系:艺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任课老师:王琦班级:2011070602学号:**********姓名:***莫奈经典作品鉴赏摘要: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始人非马奈莫属,但真正完全实现印象主义理念和技法、并且一以贯之的当推莫奈。
是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对西方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印象主义,是以他为首的一批艺术家的不懈努力,突破了此前学院派的保守思想,极大地冲击了19世纪后半叶占据西方画坛统治地位的官方艺术,从而为掀开西方现代绘画史新的一页,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应该说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先获得成功的人,尽管后来的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并未遵循印象派创立的一些原则,但创立这些流派的艺术家,都从印象派那里汲取过营养。
关键词:印象画派艺术色彩个性正文:克劳德·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莫奈出生于巴黎,在他五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诺曼底的勒阿弗尔。
他的父亲希望他继承家里的杂货店,但莫奈则想成为一个艺术家。
他最初小有名气是因为他的木炭漫画,这些画开价十至十二个法郎。
在诺曼底的海滩上,他遇到了艺术家欧仁·布丹,他后来成了莫奈的良师益友并教授他学会画油画。
《日出·印象》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早晨的景象:海水被晨曦染成淡紫色,天空被各种色块晕染成微红,水的波浪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绘就,三只摇曳的小船在薄涂的色点中显得朦胧模糊,船上人影依稀可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隐若现。
画家把从一个窗口上看到的这一印象收入画布上,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是史无前例的,这幅作品震撼了画坛。
19世纪下半叶,光学原理改变了画家对固有色的观念,由此他们开始在艺术上对外光表面的新探索。
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
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
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
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
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
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
这种具有叛逆性的绘画,引起了官方的反对。
这幅名画是莫奈于1873年在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
他在同一地点还画了一张《日落》, 在送往首届印象派画展时, 两幅画都没有标题。
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 只能给人一种印象”。
莫奈于是就给这幅画起了个题目——《日出•印象》。
它作为一幅海景写生画, 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 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 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
日出时, 海上雾气迷朦, 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看不清, 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
《睡莲》“只有在吉维尔尼见到克劳德·莫奈,你才能了解他,了解他的个性,他的生活情趣,他的内心世界”, 他的朋友和传记作家古斯塔夫·热弗鲁瓦这样写道。
1883年莫奈全家搬到吉维尔尼,这是一个位于巴黎和鲁昂之间的村庄。
之后,莫奈便着手建设一个花园。
对于这个花园,他自己评价道:“这是我最美的作品。
”这里是他最后的栖身地,他在此共生活了43年。
1907年夏,莫奈在画中对光线的处理做各种尝试。
所有的竖画都被“一条条长长的光束从上到下垂直穿过”,经过画面的两处阴暗部分,洒满画的下端。
《睡莲》一画,在鲜黄、橘黄和朱砂色彩的烘托下,像是一团燃烧着的火。
旋风般强劲的笔触增加了火焰在睡莲云间扭曲上升的感觉,呈现出一片视觉的梦幻世界。
这里,没有睡莲,只有一个个暗暗的大圆盘,其中,时有明亮的笔触将它们凸显出来。
再也没有空间的标志,只有被画笔捕捉到的光和色彩。
《睡莲》莫奈在晚年的一件最伟大的作品。
他搬到吉维尼村后不久,就引溪水筑池,建造了水上花园,在池塘上架设一座日式小桥,池塘的周围种植垂柳和各种花卉;在池塘里种了黄、红、蓝、白和攻瑰色的睡莲。
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
此后近30年年里,他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主题。
莫奈有古典画家的执着,在池里他对这些睡莲花的爱好,与日俱增,屡画不厌,并且越画越大越抽象。
睡莲让人感到印象派的家底就是丰厚,那么单一的东西竟然画得如此色彩丰盈,反映出他一贯以来对光感和气氛变化的的高超运用。
在《睡莲》中,莫奈采用了自己独到的多种色彩混合的技巧来达到这种意料之外的效果,恬淡的薄雾在近水处闪烁着蓝、红和绿三种色泽不断变幻的光芒。
绘画中的对象没有长宽高,没有水面延伸的空间感觉,一切都被拉成了一个平面。
画面的结构开始变得越来越单纯,没有太多的细节,有的只是一个大色块的对比和无数的笔触,颜色越来越厚。
人们无法用栩栩如生和生动逼真来评价这些画面;在颜色的不断覆盖、色彩的微妙变化、各种形体的对比中,体现了艺术的价值。
《打阳伞的女人》是莫奈早期的印象技法画作。
画面正中偏右站着一位撑阳伞的女仕,而画面偏左较远处的就是她的儿子。
这是一个晴天的早上,两母子在草地上漫步。
整幅画只用了简单的蓝、绿、棕等自然的色彩,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画中的女仕占了画面大部份的空间,成为画的趣味中心。
但左侧的小儿子与阳伞和女仕也构成一个三角形,得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虽然此画是莫奈早期的作品,但也可见他已很好地捕捉光影和画中的瞬间印象感觉。
画中女仕面部和上半身都用上较暗的色彩,表明是处于阳伞的阴影之下。
而整个阳伞、面部、衣裙和草地上的阴影区,与女仕衣裙上向光一面的光影形成对比(小儿子方面也一样),就如现实中看到的一样。
另外,女仕摆动的头巾和长裙上的绉褶也加强了画面的动感。
《干草垛》是莫奈的主题绘画系列之一,它记录了干草垛在一天不同时间光照下的色彩变化。
----印象派画家强调瞬间的视觉印象,其绘画表现的是一瞥的印象,一反以往那种追求精确逼真的绘画观念.----倘若想在印象派绘画中寻找逼真的一面,那么就要远看。
---但印象派绘画吸引人的正是它的朦胧和色彩变化的微妙。
干草垛,它的光影效果做的非常漂亮,你注意过干草垛那么细微的色彩反映么?很奇妙的样子.实际上它是一个色彩印象。
《干草垛》这一主题早在1888年时就已被想到。
这种景物只有秋季才有。
于是他从秋天一直画到翌年初春,不断观察其光的变化。
前后一共画了24幅。
既有单幅的,也有成组的。
角度也都不同,表现在不同时辰和不同光线的变化下的草垛形象。
画面看似单调,面对几堆干草垛,画家却产生了深厚的色彩感情。
开始他以为用两块画布去画这堆干草垛就可以了,一块阴天用,一块晴天用。
可是,由于光线在草垛上不断变化,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回家取新的画布。
他之所以如此热中于这个物体上的光的变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要记录"某一特定自然景色的真实印象,而不是出去描绘一幅笼统性的风景画。
"从莫奈画《干草垛》,看出了印象派画家的整个作画灵感的源泉,即光色的变幻激发了他的艺术热情。
他曾对友人写信说:"太阳落下得那么快,我追不上它。
”《鲁昂大教堂》1894年的20幅同题材的组画《鲁昂大教堂》画了两年时间。
在莫奈笔下,可以看出鲁昂大教堂外部气候季节的变化、朝夕的变化,和画家心境的变化。
壮观的建筑形象,完全被强烈的反射光冲淡了,看了令人目眩。
建筑物本身的结构似乎被一层厚厚的光所包裹。
看上去笔触狂放不羁,实际上是画家在长时间观察后才落笔的。
当莫奈画完鲁昂大教堂的组画之后,精疲力竭,视力几乎不能恢复。
对太阳光谱如此迷恋,正是莫奈特殊的个性表现。
他为了观察研究光、色的变化规律,往往面对同一景色,作不同时间的描绘。
实践证明,不同时间里的同一景色,由于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和氛围。
在画鲁昂大教堂时,莫奈有时把画架放在鲁昂时钟大街一角的一幢房子里,有时就干脆在大桥的马路上,面向教堂的西大门。
从黎明的薄雾画到昏昏日落,不断在好几幅画布上记录建筑物在阳光下的反射光变化。
庄严的哥特式教堂在他的眼里,成了一簇充满着色彩旋律的光的结晶,人们已经看不到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只有一层眩目的复杂的反射光。
他自己说:"我曾画了一辈子塞纳河,在一天每一个时辰,在每一个季节……我从未对它感到厌倦,在我看来它总是变化着的。
"法国作家莫泊桑在一封信中曾记述了他所目睹的莫奈在绘制组画时的情景:"我常常跟随莫奈寻找他的印象……说实在,他不再象是画家,倒象是一个猎人。
孩子们跟在他后面,携带五、六幅取材相同,但表现着一天中不同时间和不同效果的油画。
他根据天色的变化,把这些画布接过来轮流地画着。
画家就这样坐在对象前,等待着阳光和阴影……。
”当这幅画展出时,竟然在伦敦引起一场风波。
参观者对莫奈把雾画成紫红色,惊讶得很,因为在伦敦人的眼里,雾当然是灰白色的,这是天经地义的。
参观者争论者不休,可是当他们走在大街上抬头看雾时,都惊呆了,突然发现伦敦的雾确实是紫红色的。
这是因为伦敦不断建造了不少红砖房,从而改变了颜色。
从此,伦敦的雾是紫红色的,才被人们所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