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核医学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核医学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导言】核医学科是医院中的特殊科室之一,其中涉及的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性设备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危害。
为了保障核医学科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核医学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核医学科的岗位职责、辐射安全管理、放射性废物管理、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对核医学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核医学科的岗位职责】核医学科主要负责进行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包括放射性核素的诊断应用和治疗应用。
核医学师负责核医学科的放射性物质管理和操作,并对核医学科的管理和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指导。
核医学科的辅助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辐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
核医学科的患者和随访对象需要遵守核医学科的安全规范,配合核医学师的操作和管理。
【二、辐射安全管理】1. 放射性物质管理:核医学科必须建立放射性物质的记录档案和存放管理制度,包括核素种类、活性、存放位置、存活期限等信息。
核医学师需要定期检查放射性物质的存放条件、包装完好性和密封性,确保放射性物质不泄漏和污染环境。
所有进出核医学科的放射性物质必须经过严格的清点和登记手续。
2. 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核医学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配备和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眼镜、口罩等,有效降低接受辐射的剂量。
核医学师还需要接受定期的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从事核医学工作的要求。
3. 辐射监测:核医学科必须建立辐射监测系统,监测核医学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
辐射监测设备必须定期校准和维护,并设置报警系统。
当辐射剂量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工作方式或暂停工作,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放射性废物管理】1. 废物分类和封存:核医学科必须进行放射性废物的分类,根据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和放射性强度进行封存和储存。
废物容器必须标识清晰,包括废物类别、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活性、封存日期等信息。
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探究

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探究核医学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用于诊断、治疗和研究各种疾病。
在核医学科工作的护理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他们需要与放射性物质直接接触,因此存在一定的职业风险。
为了保护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探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主要来源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主要来源1. 辐射风险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与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接触,这使得他们接受到辐射的风险。
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能够释放出离子能,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2. 化学品风险在核医学科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各种射线显像检查、介入性手术等操作,这些操作需要使用多种化学试剂。
这些化学试剂长期接触可能会对护理人员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3. 生物风险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接触的患者种类繁多,其中可能有感染了各种传染病的患者。
在与这些患者接触时,护理人员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
1. 个人防护装备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减少辐射、化学品和生物物质对身体的侵害。
2. 定期体检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放射性物质的接触及生物风险的体内和体外检测,确保自身健康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3. 操作规范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和接触。
对于化学试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 应急处置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应的风险应急处置培训,如何在事故发生时快速逃生、报警和自救。
5. 健康教育医院应该加强对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职业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使其能够主动防范职业风险。
6. 团队合作核医学科护理团队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相互照顾,及时发现和帮助风险较大的同事。
7. 管理支持医院管理部门应提供必要的管理和技术支持,确保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安全工作环境。
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探究

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探究随着核医学技术的发展,核医学科的治疗和检查越来越广泛,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较高的职业风险。
因此,本文将探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并介绍相应的防范措施。
1.放射性污染:核医学科护理人员长期接触放射性药物和污染物,容易受到放射性污染。
如果防护不力,就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
2.电离辐射: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还会接受电离辐射的照射,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下容易患上癌症和其他疾病。
3.心理压力: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工作紧张,工作环境较特殊,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工作疲劳。
4.意外伤害: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各种放射性设备和药物,如果不注意安全防范,可能会形成意外伤害。
5.感染风险: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工作中存在感染风险。
1.规范操作: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必须遵守相关操作规范,严格管理放射性药物和污染物,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2.加强自我防护: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应戴好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工具,规范操作和处置放射性药物和污染物。
3.定期检查: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应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防范可能存在的放射性污染和其他职业病风险。
4.心理调节: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应经常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调节,及时减轻工作压力和疲劳。
5.安全培训: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加强风险意识,掌握防范技能和相关救援知识。
6.科学评估: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处理放射性药物和污染物时,必须按照放射性特征和相关危险评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防范措施。
综上所述,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面对较多的职业风险,防范职业风险是保障健康的有效措施。
希望本文对广大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探究

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核医学科是一门复杂而重要的医学领域,其在诊断和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核医学科护理人员作为核医学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承担着监测放射性药物治疗的责任,协助医生完成核医学检查及治疗工作。
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也面临着一定的职业风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风险日益凸显。
放射性药物的使用增加了工作环境中的辐射暴露风险,同时医疗废物的处理和暴露于感染性病人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职业危险。
为了确保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必须重视职业风险的防范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本文旨在探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来源、种类、影响,以及防范措施和培训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保障和安全保障,保障其职业健康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来源、种类、影响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旨在为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提供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保障其职业健康与安全。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根源,归纳总结主要的风险来源;2. 探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种类,深入了解不同风险类型的特点与表现;3. 推断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对个人与工作环境的影响,评估风险事件可能导致的后果;4. 分析已有的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评估其有效性与可行性,探讨改进空间与优化方向;5. 探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培训和教育方式,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防范知识与技能;6. 总结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重要性,强调职业健康与安全保障的重要性;7.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提出进一步深入探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可能发展方向与潜在挑战。
2. 正文2.1 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来源首先是放射性物质的接触。
核医学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一、总则1.1 目的为了确保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免受放射性污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核医学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放射性物质管理、设备维护、应急预案及安全管理等方面。
二、辐射防护2.1 辐射防护原则核医学科应遵循合理、有效、经济的辐射防护原则,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辐射剂量,确保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的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2.2 辐射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铅衣、铅手套、防护眼镜等。
(2)环境防护:核医学科应设置合理的工作区,将高剂量区与低剂量区分开,设置防护门、防护窗等设施,降低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设备防护:定期检查放射性设备,确保设备性能稳定,辐射防护装置完好,防止设备故障导致辐射泄漏。
(4)培训与宣传:加强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和能力,向患者及公众宣传辐射防护知识。
三、放射性物质管理3.1 放射性物质采购放射性物质采购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确保放射性物质的质量和安全性。
3.2 放射性物质储存放射性物质应储存于专用的储存柜或储存室,确保储存环境安全、干燥、通风,并定期检查储存设施,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
3.3 放射性物质使用放射性物质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的安全。
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剂量,确保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3.4 放射性废物处理放射性废物应分类收集、储存,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放射性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四、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4.1 设备维护定期对放射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性能稳定、辐射防护装置完好,防止设备故障导致辐射泄漏。
4.2 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职责。
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和患者之间相互理解是 防范 医疗 纠纷 的基础 , 要采取换位思 考的方法 , 这样 才能最好的 体谅患者心情 , 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 第二 :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如果能够 有耐性并 且细心 , 态 度也热情 周到 , 病人 就会倍 感温 暖。多多沟通 和交流 , 并对患者 的病痛表示 同情 和体谅 , 使 患者们能够 充分感受护 理人员 的关心 的爱 护, 这样患者们也会 以更好 的态度配合 医生 的治疗工作 。 第三 : 护患人员之间 的沟通会使患者与护理人员之 间相 互信任 , 信任也是 防范 纠纷 的关键 , 病人会寻求护理人员的帮助 , 肯定是建立在对护理人员 的信任之上 的。这就要 求护理人员在工作 中态度要和善 , 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沟通 和交流 , 在这个过程 中获得 相互之间的信任 , 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纠纷 。 第四 : 护理人 员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尊重 , 尊重 患者的权益 , 尊重患者 的人格 , 不让 患者在身体病痛 的同时增加心理上 的难过 , 这样的护患关系才 会融洽 , 对护理人 员的顺 利工作以及患者早 日痊愈都是 十分有利 的。 第五 : 护理人 员和患者之间要进行密切的协作 , 这样也 能够有效 的防范护理 人员和 患者之间产生医疗纠纷 。 ・ 比如说在进行护理工作之前 , 要加强 和患者之 间的沟通 , 并就 护理的内容 、 目的以及 其中需要 注意的有关 事项 和患者交 代详细 , 这样 打好 提前量 , 获 得病人的理解 , 在实施 工作中也会得 到病人更好的配合 , 也 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避 免护理 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纠纷。 第六 : 患者和护理人 员之间的沟通能使这双方相互体谅 , 这样可 以有效 的控 制纠纷
的服务质量 , 也会 同时使 患者在就看病过程中减少一些 不必要 的麻 烦和痛苦 , 这样 势必 会减少很 多医疗 纠纷 , 在一 定程度上这也维护 了社会 的稳定 , 对社会 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 也可 以起 到一 种促进作用 。 护 理 人 员 与 患 者 之 间 产 生 医疗 纠纷 的 原 因 第 一: 护患之 间产 生医疗纠纷主要是 指患者 们 以及 他们 的家属 和医疗 机构之 间就 护理产生 的不 好的后果以及发生原 因的认识 没有 达成一 致 , 从而就 会 向医疗机构 或者 卫生部 门甚至是司法机关进行控告 这样 引起 的纠纷。 第二 : 护患之间产生 的医疗纠纷主要 分为两 类 , 一类是 因为过 失产生 的纠 纷, 主要 是护理人员在护理 时出现过失造成 , 比如 给患者 服用 的药 出错 了、 打错 了针 、 或者 在操 作时没有按照规定 的程序。还有一种就 是非 过失性 的纠纷 , 主要是 由于护理 人员 的服 务态度不好 , 丧失医德 , 没有责任心 , 玩忽职守等 , 这种 类型的 纠纷 在医患 之间的 医疗 纠 纷中 占很大 的比重 。 第三 : 非过失性的纠纷 主要产 生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 面进行分 析, 一个 就是护 理人 员在服务时态度 比较生硬 , 或者在说 话时 比较不得体 , 这种情况是 比较 常见的。有 少数 的护理人员缺乏 医德 、 医风不正 , 对患者 以及家 属提 出的一些 问题 爱理不 理 . 对所 以的 患者也不能做到一 视同仁 , 甚 至出口伤人。还有一部分 的护 理人员利 用职务之 便 , 收受 礼品 , 使神 圣的护理工作沾满 了铜臭 味。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 旦 出现 医疗事故 , 纠纷 就 是在所难免的 了。另一个就是对疾病 的治疗 以及护理 工作 的过程解 释 , 两方存 在着 矛 盾, 这样会 造成纠纷 , 所以护理人员在病 人住进 医院之 中开始 , 一直到痊 愈 出院这整 个 过程之 中, 就要对其的身体状况加 以密切 的关 注 , 积极 配合 医生对 患者进 行解释 , 这 样 才能最大程度上 的避 免因为解释引起的医疗矛盾 。 = 护 患 沟 通 对 防 范 医 疗 纠 纷 的 作 用 首先要 了解护 患沟通的概念 , 护 患沟通 主要是 指护理 人员 和患者 以及其家 属们 要 在想法 、 感情 以及行为上进行及时 的沟通 和交流 。而护患 沟通 的主要形 式和种 类主 要 是以下方面 , 沟通分为直接沟通和 间接 的沟通。直接沟通包括 很多方 面, 比如角色上 的 换 位思考 、 语 言上的沟通 、 姿态和行为上 的沟通 等 ; 间接沟 通则包 括护理 人员 和患者 亲 属 们之间的沟通 、 和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 、 甚至是和患者 的同事以及 领导进行很 好的 沟 通 和交流。 护理人 员是 护患沟通 的 主体 , 他们 的态度应该 是真 诚 , 时刻铭 记和 患者之 间的平 等 。在进行沟通时也要有一种 主动的态度 , 掌握一定 的技巧性 , 这样才 能和患者 建立 比 较融 洽的关系。护患沟通 的重要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护 患之 间的沟通能使护理人员 和患者之 间相 互理解 和相互体谅 , 而护 理人员
浅谈核医学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浅谈核医学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关键词】核医学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核医学是利用核技术及其标记物进行临床诊断、治疗疾病以及生物医学研究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我院核医学科主要检查的项目有PET/CT、SPECT、碘131治疗、90Sr血管瘤及瘢痕疙瘩敷贴治疗、89Sr骨转移治疗及碘12粒子植入治疗。
因核医学科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工作在核医学科的护士相比其它科室存在更多的职业风险及危害,如何降低职业危害,减轻心理负担,制定相关的防护措施极其重要。
现总结如下:1.职业危害1.1放射性药物:核医学护士最长接触放射性药物有TC,18-FDG(氟代脱氧葡萄糖),Sr,131碘等。
这些核素可以诊疗疾病,但对护理人员也造成一定的危害。
1.2辐射源:如果医务人员对接受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患者解释不到位,患者极易离开隔离区,护士也会受到额外的照射,接触越多压力越大。
1.3环境因素:因核医学科的特殊性,工作环境基本设置在一楼或地下一层,所以室内通风受到限制,屋内阴暗潮湿,极易引起微生物的繁殖。
1.4其他:患者排泄物、呕吐物、用过的注射器等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危险。
1.防护措施2.2.1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根据医院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放射管理制度以及防护制度,对于突发事件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使用放射性药品时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放射性污染,应采取相关的处理流程及上报制度,保证人员安全。
2.2.加强医护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严格按照国家放射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放射知识的培训,经过相关部门考核合格者才能持证上岗。
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行为规范,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技术与防护,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社会公众防护几环境防护意识,确保放射工作的安全实施。
【2】2.3.加强护士自身防护严格执行辐射安全规程,护士操作时应佩戴剂量仪,穿防护服、戴口罩、铅脖套、手套、帽子、防护眼镜等相关防护用品,避免放射性物质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
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探究

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探究【摘要】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职业风险,如受放射线辐射、接触放射性药物等。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服、戴手套等,而医院管理措施则包括规范操作流程、提供培训等。
加强职业防护意识,持续改进防护措施,保障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职业风险的来源和常见因素进行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职业风险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制定防范措施,保障护士的健康与安全。
对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来说,关注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防范措施、个人防护、医院管理、职业安全、职业防护意识、改进措施、职业风险因素、职业防护措施、职业安全保障。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是医院中承担核医学检查和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在工作中接触到放射性药物和放射性物质,面临着较高的职业风险。
随着核医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数量和工作强度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专业人员需要面对放射性物质可能产生的辐射、化学和生物危害,而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多种潜在的职业风险因素,如辐射暴露、放射性物质泄漏、化学品暴露以及工作环境不安全等。
为了保障他们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制定科学有效的职业风险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个人防护和医院管理措施的完善也是保障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职业风险来源的细致分析和有效的防范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职业风险,保障他们的职业安全和健康。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来源、常见的职业风险因素以及提出相应的职业风险防范措施建议。
通过对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以及职业特点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风险,为他们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保障自身的职业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核医学科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但是,对于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来讲,其面临严重的辐射风险,如果不能够积极的应对,必然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危害。
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职业风险的防范,这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标签:核医;辐射;防范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the role of nuclear medicine in people’s lives become increasingly si gnificant,however,for nuclear medicine staff is concerned,it faces serious radiation risk,if not a positive response,inevitably causing serious harm.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al risks of nuclear medicine staff,which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nuclear medicine;radiation;prevention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1-0711-01
在现代社会中,核医学科已经成为疾病诊治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对于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来讲,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使得其面临着严重的职业危害,如果不能够加强对职业危害的防治,必然会对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核医学科工作人员职业危害来源分析
对于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来讲,电离辐射是其面临的最重要的职业危害因素,这不但会导致身体细胞的裂伤,甚至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后发效应,这包括基因的不稳定性以及癌变的可能。
在世界范围内,辐射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致癌因素。
而且,放射性的核素体主要是在一些非密封性的工作地点,核素治疗就是一个重要的地点。
二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职业危险防范的措施
(一)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
1.加强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必须建立一个严谨的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体检。
对于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来讲,放射性工作是一个有害的工种,因此,这些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健康管理,同时,在进行核设施操作时,应当佩戴个人的计量计,并每个月
对剂量计进行检查一次,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两次的体检。
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培训
对于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来讲,之所以会发生核医事故,就是受到自身职业素质的影响,因此,对于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来讲,必须通过培训的方式,提升这些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充分的掌握辐射保护的知识,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核辐射防护意识,严格的执行放射防护制度,规范化自身的行为,这样才能够降低核医事故的发生率。
(二)加强放射性核素的操作管理
1.严格的执行辐射防护原则
对于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来讲,必须做好内外的防辐射防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内招辐射的防护重点就是通过一切的手段,防止放射性元素进入体内;外辐射防护的工作重点是利用时间、空间以及屏蔽三个重要原则进行核元素进入体内。
在进行放射性核素的操作过程中,应当在屏蔽的空间内进行,如分装放射性核素时在高活室通风柜内衬有一次性吸水垫的治疗盘内进行,严禁用手直接接触放射源,养成用长柄镊从铅罐中取药的习惯,距离放射源越远,受到的辐射剂量就越小,并从厂家直接订购合适剂量的核素及采用隔室给药的力一法,以减少医护人员分装药物而接触较大剂量。
2.放射性剂量的监测
在放射性治疗结束后,应当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医疗场所的清扫,并由剂量检测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全身以及工作场所的剂量检测,当发现核元素污染的时候,应当按照尽快去污的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核元素的去污工作,同时,还要坚持避免皮肤损伤的原则,尽可能的降低皮肤的照射量,以方式污染的扩散。
放射性核素沾染皮肤后去污时问的早晚直接影响去污效率,沾染早期放射性核素与皮肤结合疏松,容易去污;随着沾染时问延长,放射性核素在皮肤内积聚,去污效率逐渐降低。
因此,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才能提高去污率,减少放射性核素的吸收,預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秀丽,王盛华,李文涓.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14)
[2]李亚洁,任素桃,陈伶俐,冯建宇,廖晓艳.依法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J]. 南方护理学报. 2005(09)
[3]吴伟娟.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