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合集下载

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学校⽹络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为了保护校园⽹络系统的安全、促进学校计算机⽹络的应⽤和发展,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

店铺今天为你整理了学校⽹络安全管理制度,希望对⼤家有帮助! 学校⽹络安全管理制度篇⼀ 1、校园⽹络使⽤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守《中华⼈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保密局《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互联⽹保密管理规定》。

2、校园⽹络的所有⽤户必须接受学校依法进⾏监督检查和采取的必要措施。

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爱护⽹络设备,正确使⽤⽹络设备,保证⽹络设备的正常运⾏。

3、⽹络管理中⼼机房要装置调温、调湿、稳压、接地、防雷、防⽕、防盗等设备,保证⽹络设备的安全运⾏,要建⽴完整、规范的校园⽹设备运⾏情况档案及⽹络设备账⽬,认真做好各项资料(软件)的记录、分类和妥善保存⼯作。

4、除信息处外,其他单位或个⼈不得以任何⽅式试图登陆校园⽹后台管理端,不得对服务器等设备进⾏修改、设置、删除等操作。

5、校园⽹对外发布信息的WEB服务器中的内容,必须经发布信息的学校部门负责⼈审核,交校办公室审核备案,由信息处从技术上开通其对外的信息服务。

6、⽹络使⽤者不得利⽤各种⽹络设备或软件技术从事⽤户账户及⼝令的侦听、盗⽤活动,该活动被认为是对校园⽹⽹络⽤户权益的侵犯。

7、为防范⿊客攻击,校园⽹出⼝处应设置硬件防⽕墙。

若遭到⿊客攻击,⽹络管理中⼼必须在⼆⼗四⼩时内向当地县以上公安机关报告。

8、严禁在校园⽹上使⽤来历不明及可能引发计算机病毒的软件。

外来软件应使⽤经公安部门颁发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产品销售许可证》的杀毒软件检查、杀毒。

9、不得在校园⽹及其联⽹计算机上传送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包括多媒体信息)、录阅传送淫秽、⾊情资料。

10、校园⽹的系统软件、应⽤软件及信息数据要实施保密措施。

信息资源分不同的保密等级对学校各部门开放。

学校⽹络安全管理制度篇⼆ 1、学校成⽴信息安全领导⼩组,组长由学校法⼈担任,负责校园内的⽹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作,定期对学校⽹络⽤户进⾏有关信息安全和⽹络安全教育并对上⽹信息进⾏审查和监控。

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第一条:总则1. 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和保障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护机密信息和用户隐私。

2. 所有使用本单位网络资源的员工、学生和访客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损害网络安全行为。

3. 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由网络安全部门负责,全体员工、学生和访客都应积极配合,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第二条:网络访问管理1. 所有网络用户必须使用单位分配的账号和密码登录网络,不得私自更改、借用他人账号。

2. 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尝试访问、修改网络系统的配置或数据,一经发现将追究责任。

3. 禁止使用未经许可的软件、工具,以及擅自连接未知网络设备,以保证网络安全。

第三条:信息安全管理1. 禁止在网络上传播、发布违法、淫秽、暴力、涉密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并报告网络安全部门。

2. 个人和单位涉密信息必须在内部加密后传输,接收信息的一方必须有相应权限才能解密查看。

3. 所有用户应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保证数据不丢失,同时备份数据也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第四条:防火墙及入侵检测1. 网络安全部门将设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监控网络流量和攻击威胁,保护网络系统安全。

2. 用户不得私自关闭或规避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必须遵守网络安全部门的指导和要求。

3. 如发现网络异常情况或可疑攻击行为,应立即报告网络安全部门,协助处理和追查。

第五条: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网络安全部门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处理,包括警告、禁用账号、降职等处罚。

2. 对于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网络安全部门将立即报警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严肃处理违法犯罪行为。

第六条:违规行为1. 侵犯用户隐私、泄露机密信息的行为。

2. 散布网络病毒、恶意软件、攻击他人网络系统的行为。

3. 盗取、篡改他人数据、网络资源的行为。

4. 违反著作权、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5. 在网络上传播欺诈、诈骗信息的行为。

三级等保评审需要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大全汇编

三级等保评审需要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大全汇编

某某单位信息平安管理制度汇编2021年1月信息化管理处关于本文件分发控制[受控文件填写]目录第一章平安策略总纲 (1)、信息平安策略总纲 (2)、总那么 (2)、信息平安工作总体方针 (2)、信息平安总体策略 (3)、平安管理 (6)、制度的制定与发布 (14)、制度的评审和修订 (15)附件1-1-1 网络平安管理制度论证审定记录〔模板〕 (16)附件1-1-2 网络平安管理制度收发文记录〔模板〕 (18)第二章平安管理机构 (19)、信息平安组织及岗位职责管理规定 (20)、总那么 (20)、信息平安组织机构 (21)、信息平安组织职责 (22)、信息平安岗位职责 (24)、信息平安岗位要求 (28)、附那么 (29)附件2-1-1 网络平安工作授权审批单〔模板〕 (30)附件2-1-2 网络平安工作会议记录表〔模板〕 (31)附件2-1-3 外联单位工作联系表〔模板〕 (32)、信息平安检查与审计管理制度 (34)、总那么 (34)、平安检查 (34)、平安审计 (35)、附那么 (37)附件2-2-1 年度网络平安检查记录〔模板〕 (38)第三章人员平安管理 (43)、内部人员信息平安管理规定 (44)、总那么 (44)、人员录用 (44)、岗位人选 (45)、人员转岗和离岗 (45)、人员考核 (46)、人员惩戒 (47)、人员教育和培训 (47)、附那么 (48)附件3-1-1 人员录用审查考核结果记录〔模板〕 (49)附件3-1-2 信息系统关键岗位平安协议〔模板〕 (51)附件3-1-3 信息平安岗位培训方案制定要求〔模板〕 (53)附件3-1-4 人员离岗平安处理记录〔模板〕 (55)附件3-1-5 人员培训考核记录〔模板〕 (57)附件3-1-6 人员奖惩及违纪记录〔模板〕 (58)、外部人员访问信息平安管理规定 (59)、总那么 (59)、定义 (59)、外部人员访问信息平安管理 (60)、第三方平安要求 (62)、附那么 (62)第四章系统建设管理 (63)、定级备案管理规定 (64)、总那么 (64)、定义 (64)、岗位及职责 (66)、系统定级方法 (67)、系统定级备案管理 (68)附件4-1-1 系统定级结果评审及审批意见〔模板〕 (73)、信息平安方案设计管理规定 (75)、总那么 (75)、平安建设总体规划责任部门 (75)、平安方案的设计和评审 (75)、平安方案的调整和修订 (76)、附那么 (76)附件4-2-1 平安方案评审及审批意见〔模板〕 (77)、产品采购和使用信息平安管理规定 (79)、总那么 (79)、产品采购和使用 (79)、产品采购清单的维护 (81)、附那么 (81)附件4-3-1 平安产品采购记录〔模板〕 (82)附件4-3-2 候选产品清单〔模板〕 (84)、信息系统自行软件开发管理规定 (85)、总那么 (85)、自行软件开发管理 (85)、附那么 (89)、信息系统外包软件开发管理规定 (90)、总那么 (90)、外包软件开发管理 (90)、附那么 (92)、信息系统工程实施平安管理制度 (93)、总那么 (93)、工程实施管理 (93)、实施过程控制方法 (94)、实施人员行为准那么 (97)、附那么 (98)附件4-6-1 工程测试验收评审及审批意见〔模板〕 (99)、信息系统测试验收平安管理规定 (101)、总那么 (101)、测试验收管理 (101)、测试验收控制方法 (102)、测试人员行为准那么 (103)、附那么 (103)、信息系统交付平安管理规定 (104)、总那么 (104)、交付管理 (104)、系统交付的控制方法 (105)、参与人员行为准那么 (106)、附那么 (106)、信息系统等级测评管理规定 (107)、总那么 (107)、等级测评管理 (107)、附那么 (108)、信息系统平安效劳商选择管理方法 (109)、总那么 (109)、平安效劳商选择 (109)、附那么 (110)附件4-10-1 个人工作保密承诺书〔模板〕 (111)附件4-10-2 效劳工程保密协议书〔模板〕 (114)第五章系统运维管理 (116)、环境平安管理规定 (117)、总那么 (117)、机房平安管理 (117)、办公区信息平安管理 (119)、附那么 (121)附件5-1-1 机房来访人员登记表〔模板〕 (122)、资产平安管理制度 (124)、总那么 (124)、信息系统资产使用 (125)、信息系统资产传输 (125)、信息系统资产存储 (126)、信息系统资产维护 (126)、信息系统资产报废 (127)、附那么 (129)附件5-2-1 资产清单〔模板〕 (130)附件5-2-2 信息系统资产报废申请表〔模板〕 (132)、介质平安管理制度 (134)、总那么 (134)、介质管理标准 (134)、附那么 (137)附件5-3-1 存储介质操作记录表〔模板〕 (138)、设备平安管理制度 (140)、总那么 (140)、设备平安管理 (140)、配套设施、软硬件维护管理 (142)、设备使用管理 (145)、附那么 (147)附件5-4-1 设备出门条〔模板〕 (148)附件5-4-2 设备维修记录表〔模板〕 (149)附件5-4-3 网络运维巡检表〔模板〕 (150)附件5-4-4 主机运维巡检表〔模板〕 (151)附件5-4-5 数据库运维巡检表〔模板〕 (152)附件5-4-6 应用效劳运维巡检表〔模板〕 (153)附件5-4-7 机房相关设备运维巡检表〔模板〕 (154)、运行维护和监控管理规定 (155)、总那么 (155)、运行维护和监控工作 (155)、平安运行维护和监控作业方案 (157)、附那么 (158)附件5-5-1 监控记录分析评审表 (159)、网络平安管理制度 (160)、总那么 (160)、网络设备管理 (160)、用户和口令管理 (163)、配置文件管理 (163)、日志管理 (164)、设备软件管理 (165)、设备登录管理 (165)、附那么 (165)附件5-6-1 网络运维记录表〔模板〕 (166)附件5-6-2 违规外联及接入行为检查记录表〔模板〕 (168)、系统平安管理制度 (169)、总那么 (169)、系统平安策略 (169)、平安配置 (171)、日志管理 (171)、日常操作流程 (172)、附那么 (172)附件5-7-1 补丁测试记录〔模板〕 (173)附件5-7-2 日志审计分析记录〔模板〕 (174)、恶意代码防范管理规定 (175)、总那么 (175)、恶意代码防范工作原那么 (175)、职责 (176)、工作要求 (177)、附那么 (178)附件5-8-1 恶意代码检查结果分析记录〔模板〕 (179)、密码使用管理制度 (181)、总那么 (181)、密码使用管理 (181)、密码使用要求 (182)、附那么 (183)、变更管理制度 (185)、总那么 (185)、变更定义 (185)、变更过程 (186)、变更过程职责 (188)、附那么 (190)、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 (191)、总那么 (191)、备份恢复管理 (191)、附那么 (192)附件5-11-1 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文档〔模板〕 (194)附件5-11-2 备份介质去除或销毁申请单〔模板〕 (195)附件5-11-3 数据备份和恢复记录〔模板〕 (196)、平安事件报告和处置管理制度 (197)、总那么 (197)、平安事件定级 (197)、平安事件报告和处置管理 (200)、平安事件报告和处理程序 (201)、附那么 (204)附件5-12-1 网络平安行为告知书〔模板〕 (205)附件5-12-2 信息平安事件报告表〔模板〕 (207)附件5-12-3 系统异常事件处理记录〔模板〕 (208)、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209)、总那么 (209)、组织机构与职责 (209)、平安事件应急预案框架 (210)、应急响应程序 (211)、应急预案审查管理 (215)、应急预案培训 (216)、应急预案演练 (216)、附那么 (216)附件5-13-1 应急处置审批表〔模板〕 (217)附件5-13-2 应急预案评审及审批意见〔模板〕 (219)第六章其他管理制度 (220)、平安设备运行维护标准 (221)、总那么 (221)、适用产品范围 (221)、平安策略配置标准 (221)、平安运维标准 (223)、附那么 (227)附件6-1-1 平安设备配置变更申请表〔模板〕 (228)附件6-1-2 平安设备配置变更记录表〔模板〕 (229)第一章平安策略总纲1.1、信息平安策略总纲1.1.1、总那么第一条为贯彻国家对信息平安的规定和要求,指导和标准吉林省某某单位信息系统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系统平安防护的根本目的,提高信息系统的平安性,防范和控制系统故障和风险,确保信息系统平安、可靠、稳定运行,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国家平安,特制定?吉林省某某单位信息平安策略总纲?(以下简称?总纲?)。

市局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市局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市局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市局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市局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市局内部所有网络设备及相关人员,包括管理、维护和使用市局网络资源的各部门及人员。

第三条市局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保护市局网络安全,确保市局网络资源得到有效且安全的管理和使用。

第四条市局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由市局网络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由市局网络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人应加强对本单位网络安全管理的领导,确保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六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于市局网络安全管理委员会。

第二章网络安全管理基本要求第七条市局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全员参与网络安全管理工作;2.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划定网络资源的使用范围和管理权限;3.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安全隐患;4. 做好网络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置工作,及时应对各类网络安全威胁;5.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工作。

第八条市局各部门负责人应根据本部门具体情况,制定并落实相关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本单位网络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章网络资源管理第九条市局网络资源包括网络设备、网络数据、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软件及其他相关设备和资源。

第十条对市局网络资源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明确网络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限;2. 确保网络资源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3. 确保网络资源的合法合规使用。

第十一条市局网络资源管理工作应做到以下方面:1. 建立网络资源管理清单,对市局所有网络资源进行登记和分类管理;2. 制定网络资源使用规范,明确网络资源的使用范围和管理权限;3. 定期对网络资源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资源的安全隐患;4. 做好网络资源的备份和存储工作,保障关键性网络资源的安全可用。

第四章网络安全保护第十二条市局网络安全保护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防范各类网络安全威胁;2. 加强网络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干预网络安全事件;3. 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法规汇编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法规汇编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法规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依法保护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第三条网络安全管理应当坚持科学防范、法治保障、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推动网络安全技术、产品、服务的创新和应用,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第五条国家推动网络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国际网络安全秩序。

第六条国家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第七条全社会应当形成网络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第八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第九条国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网络安全基本原则第十条依法合规原则。

网络安全管理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从事任何损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第十一条防御优先原则。

网站、网络服务和应用系统应当具备防范网络攻击的能力,保障系统的承载能力和信息安全。

第十二条整体推进原则。

促进网络和信息系统发展与网络安全保障的兼容性、一体化。

第十三条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公共利益应当置于个人自由和商业利益之上,确保网络安全不受任何个人或组织的侵害。

第十四条国际合作原则。

国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网络安全秩序。

第十五条充分保护原则。

确保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不侵犯个人权益和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防范安全风险原则。

应当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安全风险,遏制风险扩散和危害蔓延。

第十七条大数据原则。

在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网络安全分析与预警,提高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及时性。

第十八条安全教育原则。

加强对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三章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第十九条国务院设立网络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网络安全相关工作的统筹管理和综合协调。

第二十条中央、地方国家机关应当设立网络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本级网络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网络及数据安全管理制度1.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⑴任何人不得传播、发布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等的信息;⑵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入和使用局计算机信息网络;内部系统工作站严禁私自利用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或与其他网络直接连接。

⑶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更改本局计算机信息网络运行环境、设备设施配置参数;⑷任何人不得窃取、盗用、篡改、破坏他人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与资源;不得泄露和盗用他人用户账号,用户对自己的账号安全及使用负责。

⑸任何人不得下载、制作、传播、使用计算机病毒、木马、恶意软件等破坏性程序。

⑹任何人不得故意阻塞、阻碍、中断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信息传输,恶意占用网络资源;⑺任何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发送垃圾邮件、信息等,干扰他人正常工作、生活和网络秩序;⑻任何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违背他人意愿、冒用他人名义发布信息;⑼任何人不得擅自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收集、使用、提供、买卖他人专有信息;⑽任何有不得有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和秩序的行为。

2. 信息中心管理与维护制度⑴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使用科室和个人,都必须遵守计算机安全使用规则,以及有关的操作规程和规定制度。

⑵信息中心负责计算机病毒和危害网络系统安全的其他有害数据信息的防范工作,定期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

⑶网络系统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各种管理制度和日常工作制度,以确保工作有序进行,网络运行安全稳定;⑷信息中心负责用户注册与权限分配,对网络和系统进行监控,协调实施系统软件,同时负责对系统设备进行常规检测和维护,保证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⑸信息中心负责保管好各设备的用户名及口令,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和盗用其他用户账号。

⑹信息中心负责用户的应用程序管理、数据库维护及日常数据备份,数据和文档及时归档,备份光盘由专人负责登记、保管;⑺所有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操作规程,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在服务器上安装和删除软件,不得随意更改服务器及网络设备各项系统设置。

网络规范管理制度汇编

网络规范管理制度汇编

网络规范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网络使用,维护网络安全,保障单位信息资源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制定本规范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本单位网络及其使用人员,不适用于外部网络。

第三条本规范的意义在于规范网络使用行为,保护单位信息资源。

第四条本规范由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执行。

第二章网络使用管理第五条网络使用人员应当按照部门规定的工作时间使用网络,不得长时间挂机。

第六条在使用网络时,网络使用人员不得私自下载、安装、传播非法软件、病毒等恶意程序。

第七条网络使用人员不得私自修改网络设置,不得擅自设置共享权限。

第八条网络使用人员在访问网站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访问淫秽色情、暴力恐怖等违法内容。

第九条网络使用人员不得利用网络进行非法活动,不得传播谣言,不得散布不实信息。

第十条网络使用人员在进行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通讯方式时,不得发送不符合工作内容的信息,不得泄露公司机密。

第三章网络安全管理第十一条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网络设备和软件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及时更新网络安全补丁,及时处理安全漏洞,防止网络遭受黑客攻击。

第十三条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备份关键数据和系统文件,确保数据安全。

第十四条网络管理人员应当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限制不同用户的操作权限,避免数据泄漏。

第十五条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网络用户的培训,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社会工程攻击。

第十六条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制定网络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

第四章监督和考核第十七条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网络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处理。

第十八条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网络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漏洞及时补救。

第十九条网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网络安全制度进行评估,完善改进。

第二十条对于违反网络规范的行为,网络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二条本规范解释权归网络管理部门所有。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大全一、电脑设备管理 (2)二、软件管理 (4)三、数据安全管理 (6)四、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6)五、病毒防护管理 (7)六、下载管理 (8)七、机房管理 (8)八、备份及恢复 (10)一、电脑设备管理1、计算机基础设备管理2、各部门对该部门的每台计算机应指定保管人,共享计算机则由部门指定人员保管,保管人对计算机软、硬件有使用、保管责任。

3、公司计算机只有网络管理员进行维护时有权拆封,其它员工不得私自拆开封。

4、计算机设备不使用时,应关掉设备的电源。

人员暂离岗时,应锁定计算机。

5、计算机为公司生产设备,不得私用,转让借出;除笔记本电脑外,其它设备严禁无故带出办公生产工作场所。

6、按正确方法清洁和保养设备上的污垢,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7、计算机设备老化、性能落后或故障严重,不能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应报信息技术部处理。

8、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包括气味、冒烟与过热)时,应当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拔掉电源插头,并及时通知计算机管理人员检查或维修。

9、公司计算机及周边设备,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所装软件均为公司财产,计算机使用者不得随意损坏或卸载。

10、公司电脑的IP地址由网络管理员统一规划分配,员工不得擅自更改其IP地址,更不得恶意占用他人的地址。

计算机保管人对计算机软硬负保管之责,使用者如有使用不当,造成毁损或遗失,应负赔偿责任。

11、保管人和使用人应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所安装软件口令严格保密,并至少每180天更改一次密码,密码应满足复杂性原则,长度应不低于8位,并由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中至少3类混合组成;对于因为软件自身原因无法达到要求的,应按照软件允3许的最高密码安全策略处理。

12、重要资料、电子文档、重要数据等不得放在桌面、我的文档和系统盘(一般为C盘)以免系统崩溃导致数据丢失。

与工作相关的重要文件及数据保存两份以上的备份,以防丢失。

公司设立文件服务器,重要文件应及时上传备份,各部门专用软件和数据由计算机保管人定期备份上传,需要信息技术部负责备份的应填写《数据备份申请表》,数据中心信息系统数据应按《备份管理》备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前言
网络安全是保障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生态所)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

为保障沈阳生态所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本制度由信息中心提出。

本制度由信息中心归口。

本制度起草部门:信息中心。

本制度主要起草人:岳倩
本制度起草日期:2015/12/05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1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沈阳生态所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及职责
●系统管理员职责
➢恪守职业道德,严守企业秘密,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以及有关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规程;
➢负责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策略部署、配置及变更管理、内网运行情况、更新和维护等日常工作;
➢对数据网络实行分级授权管理,按照岗位职责授予不同的管理级别和权限;
➢密切注意最新网络攻击行为的发生、发展情况,关注和追踪业界公布的攻击事件;
➢密切关注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及时变更信息安全策略或升级安全设备。

●信息安全管理员职责
➢恪守职业道德,严守企业秘密,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以及有关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规程;
➢每周对系统管理员的登录和操作记录进行审计;
➢对系统管理员部署的安全策略、配置和变更内容进行审计;
➢密切注意最新漏洞的发生、发展情况,关注和追踪业界公布的漏洞疫情。

3管理员账号和权限管理
3.1管理员账号
系统管理员和信息安全管理员的用户账号应分开设置,其他人员不得设置账户。

在安全设备上建立用户账号,需要经过本级信息部门安全主管的审批并保留审批记录。

3.2系统管理员权限
系统管理员具有设置、修改安全设备策略配置,以及读取和分析检测数据的权限。

3.3信息安全管理员权限
信息安全管理员具有读取安全设备日志信息,以及检查安全设备策略配置内容的权限。

3.4管理员身份鉴别
管理员身份鉴别可以采用口令方式。

应为用户级和特权级模式设置口令,不能使用缺省口令,确保用户级和特权级模式口令不同。

安全设备口令长度应采用8位以上,由非纯数字或字母组成,并保证每季度至少更换一次。

安全设备的身份鉴别,必要时可以采用数字证书方式。

4策略和部署管理
4.1制定安全策略
系统管理员应依据沈阳生态所管理系统信息安全规划,结合实际需求,制定、配置具体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策略,并且进行规范化和文档化;安全设备的策略文档应妥善保存。

对关键的安全设备要采用双机热备或冷备的方式进行部署以减小系统运行的风险。

4.2安全设备统一部署
安全设备部署应依据沈阳生态所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规划统一部署,保证安全设备的可用性。

安全设备部署的具体实施须经信息管理部门的审批并保留审批记录。

4.3安全网关类设备部署
安全网关类设备部署应根据网络安全域的划分情况进行正确部署,满足不同网络安全域之间访问控制的要求。

5配置和变更管理
5.1配置和变更授权
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变更应满足信息系统变更管理的要求,配置和变更前应充分评估对信息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报信息管理部门审批、授权后执行,保留审批记录。

5.2防火墙设备配置
防火墙设备配置操作规程要点如下:
1)记录网络环境,定义防火墙网络接口;
2)定义防火墙的网络对象和应用端口;
3)定义安全策略;
4)定义系统管理员和信息安全管理员权限;
5)测试防火墙性能;
6)编写和整理防火墙设备配置文档和技术资料。

5.3VPN设备配置
VPN设备配置操作规程要点如下:
1)环境配置,指网络环境的设置,VPN网关的控制台的设置;
2)设置VPN网关的各种网络参数特性,包括网络接口、透明网络、静态路由等;
3)VPN设置,将证书导入VPN网关系统;进行SMC设置,对SMC 进行身份认证并下载策略,加载加密算法;添加静态隧道,从SMC
中下载与本机有信任关系的主机信息;设置与信任设备之间的隧道
各项参数,定义虚拟路由,并进行客户端配置;
4)防火墙设置,包括进行包过滤规则设置和NAT规则设置;
5)服务器设置,包括VPN安全网关提供的DHCP服务器、拨号服务
器、L2tp服务器、设置拨号用户、DNS代理和SNMP代理等功能
的话设置;
6)带宽管理,对流经网络接口的网络流量预先进行分配管理,保证用户对网络连接带宽的要求。

带宽管理针对所有网络接口进行管理;
7)定义系统管理员和信息安全管理员权限;
8)测试VPN安全网关性能;
9)编写和整理VPN安全网关设备配置文档和技术资料。

5.4代理服务器设备配置
代理服务器设备配置操作规程要点如下:
1)环境配置,指网络环境的设置,包括代理服务器对网络参数的设置;
2)代理服务器安全策略设置;
3)客户端的相关设置;
4)定义系统管理员和信息安全管理员权限;
5)性能参数测试,估测网络代理服务器吞吐量、延迟、并发连接数等;
6)编写和整理代理服务器设备配置文档和技术资料。

6运行维护管理
6.1安全设备的检测和维护
安全网关及入侵检测类设备定期检测和维护要求如下:
1)每月安装、更新厂家发布的设备补丁程序,及时修补设备操作系统
的漏洞;
2)每周审计一次日志报表;
3)一个月内至少重新启动一次安全网关及入侵检测类设备。

6.2安全设备的监视和记录
安全网关及入侵检测类设备运行状况的监视和记录要求如下:
1)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查看日志,
对异常情况的发生,及时上报,并保存记录;
2)对安全设备CPU和内存利用率、数据流量、地址翻译数量、报警次数等进行均时的监测、跟踪工作,每周形成报表。

6.3安全设备配置备份和恢复
安全设备配置备份和恢复要求如下:
1)定期备份安全设备配置;
2)修改安全设备配置前应对现有配置进行备份,以便修改失败后可快速恢复;
3)跟踪软件及事件库的变更,确保使用当前有效的软件及事件库。

6.4安全设备的审计
信息安全管理员定期对网络安全设备的操作记录和内容本身进行审计,保证内容的完全性,保留记录。

6.5安全事件处理和报告
防火墙设备发生宕机或入侵检测设备出现告警或工作不正常引起网络拥塞或网络瘫痪等安全事件时,系统管理员应立即启动紧急响应程序,保留相应记录。

对网络进行紧急处理,堵塞攻击入口,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并追查攻击来源,及时上报,必要的情况下提交公安机关处理。

6.6安全设备的维修
1)安全设备的维修应防止安全设备配置信息的泄漏,送出外修应注意清除安全设备内部存储的安全配置;
2)不允许厂商或服务商通过因特网或其它方式远程登录进行安全设备的维护;
3)厂商或服务商进入现场维护安全设备,须指定专人全程陪同,维修完成后应进行安全检查。

7安全数据管理
7.1安全设备的数据
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数据主要包括安全设备对网络和系统检测得到的安全数据,对系统管理员操作的数据,对安全设备进行设置安全策略的配置数据,还有安全设备部署的网络逻辑图、安全策略等文档,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7.1检测获得数据的管理
对于安全设备对网络和系统检测得到的安全数据,对系统管理员操作的数据,系统管理员和信息安全管理员应分别进行备份和保管;任何人不得进行修改,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删除。

系统管理员定期分析安全设备对网络和系统检测得到的安全数据,发现漏洞或隐患应及时报告,并形成分析报告。

7.2获得数据的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员应定期分析安全设备对系统管理员操作的数据,发现违规问题或隐患应及时报告,并形成分析报告。

7.3配置数据管理
系统管理员应及时对安全设备进行设置安全策略(规则)的配置数据进行备份和保存,对安全设备部署的网络逻辑图、安全策略等文档也应进行妥善保管。

7.4存储空间管理
系统管理员应经常检查安全设备的存储空间,注意防止安全设备中对网络和系统检测得到的安全数据,以及对系统管理员操作的数据的丢失。

8设备选型管理
网络安全设备(产品)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尽量采用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的信息安全产品,且具有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认证的信息安全产品。

密码设备选型应符合国家密码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加密算法应得到国家密码主管部门的批准。

9沈阳生态所计算机上国际互联网的规定
1)管理系统与互联网实行严格的物理隔离,严禁用处理管理系统秘密信息
的计算机上互联网,违者严肃查处。

2)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计算机的使用管理,上互联网的计算机必须与处
理管理系统秘密信息的计算机严格区分,做到专机专用,不得既用于上
互联网又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3)使用物理隔离计算机一机两用的,物理隔离计算机必须采用经国家保密
局批准的产品,使用中应严格规范操作,严防由于误操作造成泄密。


目前尚不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禁止任何单位将网络安全隔离与交换设
备(又称网闸)用于涉密信息网络和互联网之间。

4)加强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知识教育,加强保密形势教育,使涉密人员
懂得用涉密计算机上互联网的严重危害性,提高信息安全保密意识,自
觉遵守保密纪律和有关保密规定。

5)切实加强对计算机及网络的保密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加强保密技术检查,及时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堵塞泄密漏洞。

6)凡计算机使用人要按照《沈阳生态所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的规定操作计算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