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瓷器款识鉴别初探

合集下载

瓷器底部的款识大全,你都认识哪一款?

瓷器底部的款识大全,你都认识哪一款?

瓷器底部的款识大全,你都认识哪一款?“古今瓷器千千万,要说款识占一半”,说的不是款识的数量占一半,而是它的重要性。

熟悉瓷器的朋友都知道,款识长什么样儿,大概有哪几种,还有款识的这个“识”( zhì)应该怎么读。

那款识到底是什么东西,又是怎么来的呢?款识的由来款识其实由铭文演化而来,铭文乃器物、碑碣等上面铸成或刻成的文字,以记功德、留鉴戒等。

早在《礼记·祭统》中就有记载:“夫鼎有铭 ”,郑玄注:“铭,谓书之刻之,以识事者也”。

说的是铭文乃记录在容器上的文字。

河北武安午汲故城制陶作坊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带有铭文的陶器陶片,而宋代的定窑瓷器中也有许多“官”字铭文,也属于款识的一种。

什么是款识?款识就是在器物上刻、划、印、写名字、牌号、朝代、吉语等。

始于战国时期陶器上的姓氏铭文。

明清以来特别盛行。

有阴文、阳文,楷书、篆书,横书、直书,方圈、圆圈,以及符号、花纹等多种形式。

韦昭曰:“款,刻也”,师古曰:“识,记也”。

就是款识最早的说法。

款识有几大类?款识分为很多种,有纪年款、干支款、官款、堂名款、王府款、陶人款、吉语款、方款、双款、横款与竖款、写刻款、明暗款、阴阳款、楷书款、篆书款等等,太多太多。

以下列举一些常见款识,仅供参考。

纪年款用皇帝年号或天干地支记年代的款识。

六子两行,首二字为朝代名,中二字为年号名,末二字为年制。

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

还有四字款,如:‘成化年制’,‘雍正年制’等。

干支款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的纪念款。

天干与地支搭配,如甲子、乙丑、丙寅等有60中不同组合,所以又有60年一甲子。

款识如:‘大宋丁丑’,‘大明成化元年乙酉’,‘又辛丑年制’等。

官款顾名思义,一定与官家有关。

官款即官用瓷器或官窑瓷器的款识。

明代瓷器管款以永乐最早—永乐年制,还有:‘大明宣德年制’,‘康熙御制’,‘大清康熙年制’等都为管款。

瓷器款识赏析

瓷器款识赏析

瓷器款识赏析瓷器款识赏析古玩典故 05-26 17:16 大主要见于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耀州窑、定窑瓷器上。

既有彩书、墨书,也有刻划款。

多落于器底、肩、腹部等。

如“大德七年制”、“至元二十九年六月十四日”等。

英国伦敦大卫德基金会藏的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颈部书青花楷书“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可作为标准元代器物,同时也可对其他没有年款的元代器物进行断代排比。

明代纪年款贷款不求人,度小满最高可借20万,随借随用广告主要见于景德镇官、民窑瓷器上。

官窑瓷器书款始自明永乐朝,以后成为定制。

书款位置有器底、口沿、颈、肩、腹、流、柄等部分,书款方式有彩绘、暗刻、模印、青花料书写,尤以青花料书写为多见。

款识内外双圈、单圈、方框、花朵或无纹饰不等。

官窑书款工整,由专人负责款识的书写,民窑书款随意,且书写方式较多,干支款如“万历丁丑年造”、“道光丁酉年制”等。

还有只写朝代不写年号的如“大明年造”等,多出现于政局动荡不安的朝代。

明洪武纪年款洪武(1 368~1398),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

虽然史料记载早在洪武二年即已设御窑厂烧造,但目前并没有洪武官窑款识传世品,而且带有洪武纪年款的民窑仅见2件,如江西玉山发现一件青白釉瓷罐上刻有“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款字刻划不是很工整,显然是不经意写上的。

明建文纪年款建文(1399~1402),为明惠帝朱允炆的年号,建文一朝历时4年,不会有太多的建文款瓷器,且因永乐夺嫡,即使有建文款瓷器也不会令其流传,故有建文款瓷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明永乐纪年款永乐(1403~1424),为明成祖朱棣的年号。

永乐带有纪年款的官窑不多,款识有青花或釉里红料书写、锥刻和模印三种。

年号款识为“永乐年制”篆刻不见六字款。

永乐官窑瓷器款识蓝本出自大书法家沈度,署款位置多在里心,也有书于底面,个别书于内壁。

款字笔划转折之处圆润,结构紧凑。

边饰有单圈、单圈加花边、双圈、龙凤、云纹、狮球、鸳鸯等。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1.观察器型:通过观察瓷器的整体形状、比例、曲线等特点来判断其年代和制作地区。

2.观察瓷器上的纹饰:纹饰的种类、形态、线条是否流畅、图案是否对称等都可以提供重要的鉴别线索。

3.分析器器身的胎质:通过观察和感受瓷器的质地、光泽、质感等来判断其是否为真品。

4.检查瓷器的釉面:真品的釉面光亮平滑,假冒品的釉面常常存在不均匀或者粗糙的现象。

5.鉴别器器身的质地:真品的质地往往均匀细腻,而假冒品可能会有粗糙或者细腻不均等现象。

6.分析瓷器的胎釉结合处:真品的胎釉结合处常常较为平滑自然,而假冒品可能会存在明显的过度处理痕迹。

7.检查器壁的薄厚:真品的器壁往往较薄,而假冒品可能会存在厚重或不匀的现象。

8.针对藏品进行放大观察: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器身纹饰、边缘处理等细节,以确定其真伪。

9.检查器底的釉渍:真品的器底通常会有明显的釉渍,而假冒品可能会因为处理不当而显得异常干净。

10.观察瓷器的胎釉颜色:真品的胎釉颜色往往较为柔和且稳定,而假冒品的胎釉颜色可能会有明显的不均等现象。

11.分析釉面的龟裂情况:真品的釉面龟裂通常呈放射状,而假冒品可能存在网状或者不规则的龟裂现象。

12.检查瓷器的口沿:真品的口沿往往平整光滑,而假冒品可能会存在不规则或者粗糙的情况。

13.判断瓷器的烧制技术:通过观察瓷器的胎质、釉面等来判断其烧制技术,进而判断其真伪。

14.根据瓷器标志进行鉴定:瓷器标志包括款识、题款、款章等,通过对标志的认真研究可以得出更准确的鉴定结果。

15.对比历史文献和相关记录: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相关记录,对瓷器进行背景调查,获得更多的鉴定信息。

16.考察瓷器的流传渠道:通过研究瓷器的流传渠道,如名人、藏家、博物馆等,获取更准确的鉴定依据。

17.进行化学测试:使用科学分析方法,如碳14测年、元素分析等,对瓷器进行化学测试以确定其年代和制作工艺。

18.针对器物的瓷质进行测试:使用专业设备对瓷质进行测试,如硬度测试、X射线检测等,以确定其真伪和制作工艺。

瓷器的款识

瓷器的款识
瓷器的款识
一、款识的定义: “款识”又称“铭文”,指刻、划、印、写在 器物身上,能表明器物制作的年代、产地、 用途、工匠,或收藏者姓名的文字或符号
本指古代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后 来使用范围扩大,泛指在各类器物上如漆器、 玻璃器物和陶瓷制品上特意留下的文字
二、瓷器款识的种类——主要有9类
1 、唐代以前:陶瓷器的的款识多为各类纪年款, 主要是干支纪年款,年号款罕见 2、唐宋元时期:各种赞颂款和人名款大量出现 3、明清:瓷器上的款识在种类、工艺、字体等 方面也随之更趋完善 a 官窑瓷器上开始流行在瓷器上题写年号款 明代有帝王年号17个,年号款10个 清代有皇帝10个,均有年号款的瓷器传世
清康熙款霁红釉盘 口径16.5cm
清雍正款荷塘鸳鸯纹盘 口径17.4cm
b 民窑款较为多样 有仿官窑的年号款
民窑款
官窑款
更多的是标明产地的斋堂款 以及各式花押款、伪托款
玉堂佳器
Hale Waihona Puke 彩秀堂制2、干支纪年款有此类年款的古陶瓷器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 和科学价值,在中国陶瓷史研究的诸多方面, 如在瓷器的鉴定上,可作为标型器
清顺治“乙未年制”款识
3、斋堂款 清怀德堂制款
清锡庆堂制款
署有斋堂款的瓷器,均为贵族官僚定烧之家族 专用瓷器,亦有作为馈赠,赏赐之用的 斋堂款在明代天启时兴盛起来,清代尤其流行, 斋堂名称亦丰富多彩 清 宝 善 斋 制 款 清 一 善 堂 制 款
年号款 干支纪年款 吉祥款 供养款
斋堂款
赞颂款 人名款
花押款
图记款
1、年号款 使用帝王年号款的年代相当早,三国时即有 “赤乌十四年”款青瓷器 但是,元代及元代以前陶瓷器上署帝王年号款 是偶然的,极其少见,更未形成定制 瓷器上正式署帝王年号款从明代永乐朝开始, 并从此形成定制,每朝每代相继署用,从未 间断,直到清末最后一代皇帝宣统

史上最全567瓷底款款识

史上最全567瓷底款款识

1969年作 艺术瓷厂 粉彩“忠心图”瓷板国人自古以来就喜好收藏古董,盛世乱世亦然。

瓷器是拍卖场上的“招牌门类”,动辄天价,举国上下争相收藏。

重利之下,必生邪念,造假之人如猥结蚁聚,充斥古董天下,连绵不绝已千年,辩假识真因此成为所有藏家必须学会的本领之一。

艺术瓷厂美研室 粉彩“雪景人物”圆盘底款是分辨古董瓷器真假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567瓷是建国后由国家兴办的十大瓷厂在50年代到90年代生产的瓷器,是那个年代中国乃至全球的最高制瓷水准,成为时代绝响。

近年来567瓷红色官窑瓷器拍卖价格不断攀升,很多古董商手上的567瓷出手价格接连翻倍,强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近两年的567瓷收藏热潮。

景德镇艺术瓷厂 重工粉彩十二金钗人物故事纹象鼻玉兰尊为了让广大藏家在收藏567瓷能多一些参考,今天玉斋君就专门以567瓷底款为主题,借用景德镇陶瓷专家李超先生所撰写之文章,为大家详细介绍建国后景德镇瓷款变迁,以供各位收藏之用。

一、建国初期(194 9—195 2)新中国建立后,景德镇的制瓷业很快得到恢复,这一时期瓷器底款特点是新旧并存。

部分瓷器沿用民国时期底款如“江西徐生记出品”、“江西吉昌社出品”等等。

还有部分瓷器使用公司(瓷厂)款。

如1948年8月,景德镇第一家公营瓷厂--建国瓷业公司成立,初期使用“江西建国瓷业公司”底款,1950年改为建国瓷厂,随后使用“景市建国瓷厂出品”底款。

1956年以后使用“建国瓷厂江西出品”底款。

建国后不久,有些瓷器底款出现“景德镇制”篆书方款。

至于由谁设计,由谁最先使用,目前尚无法确定。

一般而言,“景德镇制”篆书方款的使用应该不早于1954年,不晚于1955年底。

而且应该不是个体或者私营企业所设计。

资料显示,青花海棠纹瓷器是建国后首次设计、生产的国家专用瓷之一,其中既有无款的也有“景德镇制” 篆书方款的。

其后,这个篆书方款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常有使用。

仔细观察前后的篆书方款大体一致,但是也有细微差别。

鉴别西洋瓷器仿造品的方法

鉴别西洋瓷器仿造品的方法

3) 如果标记中有文字,请仔细阅读. 新仿瓷器的标志经常拼错词语. 如用"SEVRE"代替"SEVRES",或者"STAFORDSHIRE"代替"STAFFORDHIRE"等等. 一定要比较名称的不同,可以到网上搜一下.
4) 观察标记的大小. 新瓷器标记通常要比真品大. 很有可能你会看见一个于真品一模一样的标记,但是可能直径是2-3英寸. 而真品的标记很少超过1-1.5英寸.
鉴别西洋瓷器仿造品的方法
瓷器, 西洋, 仿造, 鉴别
一些简单识别现代瓷器标志或仿造瓷器标志的方法:
1) 用放大镜观察标记的边缘: 如果标记非常完美,那么可能是机械印上去的,因此很有可能是现代品. 这种标记通常是印上去的,有略微的突起. 大多数1905前的瓷器标志是手工画上去的,因此这些标记的线条很不稳定,因为不同工人不同的时间不可能画出完全一样的标记. 老一些的瓷器标记的不是非常清晰,棱角不是很分明.
4. 老瓷器的颜色比较柔和,不是非常鲜明.
5. 老瓷器的洁白程度甚至要强于新瓷器.大多数新瓷器都略微发灰发蓝.
5) 注意"CHINA"字样.因为"china"同样代表整套餐具,相当于"chinaware"这个词. 很多新瓷器标志有"CHINA"字样,例如大写的"IRONSTONE CHINA"符合原产国的法律,但是这会让很多收藏者认为这是原产国公司的名字.
6) 观察版权标志. 全球通用的版权标志通常是圆圈里加个字母"C". 这清楚的说明这是现代品,在19世纪及以前是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标志. 如果一个瓷器有这和老瓷器几乎一样的标志,并且有版权标志,那么这个瓷器一定是新仿造品.

瓷器品相十品鉴定标准

瓷器品相十品鉴定标准

瓷器品相十品鉴定标准瓷器品相十品鉴定标准是对瓷器材质、工艺、装饰、保存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品相好坏的一套标准。

以下是一份通用的瓷器品相十品鉴定标准,供参考:一、材质1. 瓷器材质应为白色,釉面洁净光滑,无气泡、裂纹或其他明显瑕疵。

2. 胎体坚硬,质地均匀细腻。

二、釉面1. 釉面应为均匀透明,并呈现出光滑一致的质感。

2. 釉色纯净,无杂色或斑驳。

三、工艺1. 造型规整,线条流畅,各部位比例协调。

2. 釉面应色调正常,不应有明显的质地变化或崩釉现象。

3. 绘画精细,线条流畅,内容传神,色彩鲜明。

四、装饰1. 如果有装饰图案,图案应清晰,细节精细,不应有模糊、断裂、脱落等现象。

2. 纹饰应规整,线条流畅,纹饰间距和对称性良好。

五、胎底1. 胎底均匀光洁,无明显的烧结痕迹。

2. 底款印刻清晰可辨。

六、保存状况1. 没有明显的破损、修补痕迹或粘补现象。

2. 色泽无明显褪色,釉质无明显剥落或剥蚀。

七、款识1. 如果有款识,应清晰可辨,无模糊、断裂、脱落等现象。

2. 款识内容和字迹规整,符合当时瓷器制作的时代特征。

八、年代1. 瓷器的年代可以通过款识、装饰风格、制作技法等方面加以判断。

2. 需要有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鉴定。

九、市场价值1. 市场价值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瓷器的稀有度、保存状况、时代背景等。

十、专业鉴定1. 如需确切鉴定瓷器的品相,建议寻求专业鉴定师的帮助。

以上是一份瓷器品相十品鉴定标准的参考,用于对瓷器的品相进行评估和判断。

具体的鉴定结果仍需借助专业知识和经验。

陶瓷纹章与款识的对比研究_陈航宇

陶瓷纹章与款识的对比研究_陈航宇

大众文艺纹章,最早出现于欧洲。

于17、18世纪中欧陶瓷贸易兴起之际应用于陶瓷装饰中,形成了独特的纹章瓷。

款识,即书写或刻划在工艺品器身和器底的文字或图案,伴随着工艺品的产生而产生。

陶瓷款识与陶瓷一起起源于中国,陶瓷款识的历史几乎与陶瓷本身一样悠久,陶瓷纹章与陶瓷款识有着不同的发源和形式,功能也不尽相同,却拥有同样的辨识作用。

两者到底有哪些异同?本文试从二者的起源流变、装饰特点、功能等角度作一些简要的对比研究。

一、陶瓷装饰中的纹章纹章是一种按照特定规则构成的彩色标志,专属于某个人、家庭或团体的识别物、这些规则使欧洲中古纹章体系区别于其他任何标识体系。

纹章瓷的技法以欧洲写实的素描手法为主,讲究光线的明暗对比,尤其是描金的釉彩更是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纹章瓷中揉进了讲究光线明暗和透视的西洋画法,用墨线描绘和勾画轮廓的技法也被采用。

纹章图案构成有一定的标准,可以划分出若干图形。

中轴线的恰当运用,水平、倾斜、旋转、错位的变化都保持着重心的稳定,这种构成方式会给人一种稳定舒服的心理感觉。

纹章作为一种象征符号,通过众多的视觉语言去承载“象征潜力”的内在本质。

在纹章的意象表现中,能将其承担或体现某种习俗的意义“母体”称为“意象”。

意象本身便是一种解释或是一种暗喻,它能把两种意象巧妙交织在一起,直接作为某种概念或含义的具体体现物出现。

每种图案都可以用图像学或符号学的原理进行解读。

到13世纪,血统的观念深深地根植于欧洲各国的贵族社会中,17、18世纪,中国陶瓷风靡欧洲,一开始稀缺的中国陶瓷只供欧洲皇室及上层贵族使用,本身就是炫耀身份的象征,纹章与陶瓷可谓一拍即合,迅速产生了纹章瓷。

作为一种奢侈品的装饰,陶瓷纹章的尊贵辨识性功能毫无异议。

纹章按照一定的色彩和图案规则制作的纹章被绘制于瓷器上,装饰的作用不言而喻。

既蕴藏着深厚的中国陶瓷文化底蕴,又显示着西欧纹章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后来随着中国陶瓷在欧洲的逐渐普及和逐渐生活化,前来订制纹章瓷的人群也逐渐扩大至平民阶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瓷款鉴别初探掌握有关瓷款知识,是鉴赏欧洲瓷器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欧洲,辨识旧瓷器,主要依据款记,因为瓷款带有字母、文字、图标、号码或数字等,能反映出瓷器出处、年份或时代、质量等比较准确的信息。

收藏者总是先看款记,再决定是否购买瓷器。

对品质优良的瓷器而言,款记象征着名窑或名厂对其技艺的自信,是向购买者传递质量保证的信息,给藏家一种有形的承诺。

1、欧洲瓷款及其作用欧洲瓷器史上最早的款记,是迈森瓷厂1720年开始使用的花押字母“AR”标记(见图一),由迈森厂创建者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瑞克斯(AugustusRex)(又称奥古斯特大帝,后成为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的姓名首字母组成。

1722年,迈森厂开始使用交叉双剑标志,该标记成为欧洲陶瓷史上最著名的瓷器标记。

18世纪前半期,迈森厂两种款记并用,但花押“AR”属特殊标记,专用于选帝侯奥古斯特大帝及其继承人奥古斯特三世的宫廷用瓷。

该款为釉下钴蓝,手工书写。

带有“AR”标记的瓷器,为迈森厂早期产品,装饰纹样效仿东方题材,具有鲜明的中国和日本风格。

现在,这类存世器多藏于博物馆或皇家收藏室,但并不意味市价奇贵或踪影难觅。

国际市场时有“AR”款瓷器出售,多为19世纪后半期仿制品,大多是彩绘装饰,与18世纪的早期迈森瓷迥然不同。

欧洲其他建得较早的瓷厂,纷纷效仿迈森开始采用瓷款。

早期瓷款图案主要来自工厂所在地区、庇护人或厂主的徽章纹饰。

如迈森著名的双剑标志源于萨克森选帝侯徽章,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手绘标志影响着几乎所有欧洲瓷厂,直到19世纪初贴花转印和刻印标记流行起来。

但像德比、斯波德、迈森等瓷厂仍采用传统手绘方式制款。

18世纪末开始,欧洲瓷器市场需求极强,虽然价格仍很高,买者却越来越多。

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瓷厂无力开发自己的产品,只能仿造名窑瓷器。

19世纪下半叶,一些名厂开始设法保护款记的原创性。

1875年,德国厂家申请瓷款专利,皇家柏林瓷厂(K.P.M.)第一个获得专利。

迈森厂也不甘落后,于19世纪80年代采取法律行动阻止仿造,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款记。

对名厂而言,款记具有特殊广告价值,在英国像明顿、韦奇伍德、皇家王冠德比和皇家沃切斯特等著名厂家款记,向顾客表明器物来自历史悠久、声誉良好的瓷厂。

对收藏者而言,瓷款具有更重要的含意,不仅可借此探究每件有款瓷器的生产厂家,而且可弄清大致生产年代,有时甚至是比较精确的年代,尤其是那些来自19、20世纪领军企业的器物,因为厂家拥有独特的产品年代体系。

随着19世纪瓷款广泛使用,大多英国陶瓷可被准确辨识,并推出年代。

有关专家总结出依款断年代应掌握的几条规则:带有皇家徽章的印款一般始于19、20世纪;带有图案名称的印款始自1810年;所有在公司名称或词首字母后带有“Ltd.”(有限公司)的英文款记必定晚于1855年;带有“商标”一词则表明器物制造日期在1862年商标法颁布之后;在公司名称或商标中含有“Royal”皇家一词,意味着属19世纪后半叶或20世纪产品;1891年美国开始实行麦肯利关税法,要求所有进口陶瓷标明原产国,后为避免混淆又加上了“……制造”字样;带有“BoneChina”(骨瓷)和“EnglishBoneChina”(英国骨瓷)等字样的瓷器表示为20世纪产品。

2、瓷款种类欧洲瓷款种类多样,从制款方式看,大致有以下几种:1、用锐器将款记刻在未烧瓷胎上,19世纪前多为手工雕刻,一种呈细线,另一种为一侧带坡度的明显刻槽,呈现犁田般的自然效果。

这类款记一般用于小型陶瓷工作室。

2、像“Wedgwood”(韦奇伍德)等著名瓷款,则用金属印或木戳盖款于未烧瓷胎上,显出机械盖印的匀称;3、名字或姓名首字母组成的文字款记多为手绘,分釉上和釉下。

所绘款记多为钴蓝,因这种氧化物最耐高温;4、19世纪很多款记从雕刻铜板转印到瓷器上,用颜料覆于铜板将图案印到薄纸上,再贴花转印到瓷器表面,可为釉下也可为釉上,若器物主体图纹为釉下蓝,款记一般也为釉下蓝。

款记除有釉下、釉上之分,还有同一器物釉下和釉上款记并用的情形。

欧洲名窑出产的古瓷,款记多为釉下施彩,如迈森的釉下蓝剑款记。

在欧洲发明硬质瓷后的一百年或一百多年里(18世纪初到19世纪初),瓷胎上仅有铁红和钴蓝两种颜料经得起高温焙烧,而后者更为流行,所以大多数欧洲瓷器的款记为釉下钴蓝。

但也有例外,19世纪晚期萨克森首都德累斯顿的一些瓷艺工坊制作的瓷器,款记比较特别。

很多工坊主为著名艺术家,他们从其他瓷厂购得瓷器坯料,进行绘画或浮雕创作。

这些坯料大多带有瓷厂标记,他们先用金色釉料罩上,再在釉上标示自己的款记,通常为蓝色王冠。

当然,有些厂家的做法与德累斯顿瓷艺家不同,对制胎和装饰在不同地方完成的器物,一般用两个款记进行标注:一为釉下彩,标明制胎厂家,另一为釉上彩,表明装饰者。

例如,著名的法国哈维兰瓷器同时拥有绿色釉下款记“HavilandFrance”和红色装饰者标记“Haviland&Co.Limoges”(见图二)。

这种情况表明,双款瓷器是在同一工厂的不同生产车间完成制作的。

与厂家款记标在一起的,还常有刻上或印上的纹饰号码(patternnumber),以及成套器物的分序号等。

纹饰号码代表不同的装饰风格和器物在瓷厂纹饰目录中的位置。

19世纪30、40年代,纹饰名称开始出现在批量生产的转印花器物上,在没有工厂款记的情况下,同样能帮助识辨器物。

有时也会有绘画师个人记号出现,这种记号与器物上出现的画家签名作用不同,主要便于厂家计算画师工作量支付报酬。

在英国,这种标记则特别用于带有纹饰号码的餐桌用具。

另外,还有些瓷器款记既不代表制造厂家或瓷器工坊,也不代表装饰者,而是代表零售商或批发商。

有时,一些大进口商会向瓷厂提出特殊要求,将订购的瓷器标上本国销售商名款,以便创立良好的销售信誉。

这类情形可从法国销往美国的哈维兰瓷器上看到,有些器物带有美国本地零售商的标记,如达拉斯市的“山格兄弟”标记,奥克拉霍玛市的“TX”标记或“W.J.Petee&Co”标记等。

从瓷款图纹看,造型各异,丰富多彩。

有单个字母款记,如带有特体字母“A”(中间短横向下呈尖形)的瓷器,为英国伦敦斯塔福德郡博瓷器工厂1747-1776年所产,器型仿造中国、日本和迈森瓷器,洛可可装饰风格;有普通的姓名首字母款记,也有花押首字母款记,如上面提到的迈森厂花押“AR”款记;有手写体姓名和个性化签名款记,也有字母配特定图纹款记。

这些特定图纹有王冠、盾、锚、漩涡饰、几何形、星形、十字形、鸟类、动物、鱼类、植物、树木、花草、建筑、罐陶、舟船、人物、旗帜、钟铃、地球仪、翅膀以及其他混合物等。

王冠标记如英国王冠德比瓷厂的款记;动物标记如德国阿尔特瓦沙瓷厂的鹰纹款记;帝王徽章标记如德国霍切斯特瓷厂的选帝侯车轮标志。

也有以制瓷工具作为款记图形的,像匈牙利海林德瓷厂的交叉画笔标志。

还有被称为英国斯塔福德郡风格的款记,主要融合了英国皇家纹章图案,这在19、20世纪的英国瓷厂中比较常见。

不同厂家,款记自然不同,但同一瓷厂,因不同时期,不同管理者,瓷款也会有所变化。

拿迈森瓷器来说,从1720年到现在已经历了十几种瓷款的变化。

近年,瓷厂曾烧制一套盘面为不同年代瓷款标志的白釉小碟,深受收藏者欢迎。

3、瓷款仿造及瓷款识别一般而言,厂家名气越大,其产品款记越有可能被仿造。

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即使欧洲最声名显赫的瓷厂,一度也曾靠仿造他人瓷器起家。

例如,18世纪迈森瓷厂制作的带有东方人物图案的瓷器,干脆就仿造中国或日本瓷器的款记。

19世纪德累斯顿很有名气的艺术家赫勒纳·沃尔夫松(HelenaWolfsohn)等人,也是仿效迈森瓷器进行装饰,甚至因擅用迈森皇家瓷厂款记而遭起诉。

当然,在今天由赫勒纳·沃尔夫松仿制的带有花押“AR”款文的瓷器仍有很高收藏价值。

有意思的是,当年德累斯顿热衷于仿造迈森,而在过去的100年里,德累斯顿的作品又被其他地方仿得不亦乐乎。

可以说,18世纪前半期的迈森瓷器值得信赖,因为早在1720年迈森瓷厂就通过特殊标记,向顾客作出产品信誉保证。

仿造款记的瓷厂大多建于19世纪,因为当时新富们发现了瓷器的收藏价值,这与18世纪极其昂贵的瓷器只属贵族阶层特有截然不同。

随着瓷厂越建越多,瓷器款记显得更为重要。

较之手工描绘的款记,刻印或盖印的款记模仿得要少一些,因为手工绘制的款记本身具有不确定因素。

目前,在国内鉴定欧洲瓷器价值,除观其胎质、釉色和装饰外,主要依据瓷款辨别厂家和年代。

由于国人历来轻洋瓷,所以市场上除发现有仿制粗糙的荷兰代尔夫特瓷和丹麦皇家哥本哈根瓷外,尚未发现有专门仿造欧洲古瓷的。

因此,一般根据款记而识别欧洲古瓷的年代和厂家的方法比较可靠。

要想掌握辨别欧洲瓷厂标志的技巧,首先要全面了解瓷款,可以借助这方面的专门出版物,也可利用现代发达的网络技术。

几百年来,欧洲大小瓷厂数以千计,各种瓷器款记数量颇为可观,专门介绍和研究瓷款的书籍也不少,笔者所知年代较早的有1930年洛杉矶波登出版社出版的威廉姆·切弗斯《欧洲和东方陶瓷上的标记和花押文字》。

近年的有1997年美国阿特格兰出版社出版的罗伯特·朗特金《1710年以来的德国、波希米亚和奥地利瓷器款记》,收集了3300个瓷器款记和1300家瓷厂和装饰者,并收录650个容易与德国、波希米亚和奥地利瓷厂混淆的美国及欧陆瓷厂的款记。

2003年伦敦拜瑞和简金斯出版社出版的乔弗瑞·戈登《英国陶瓷款记百科全书》,则收集了4516条从1650年至今的陶瓷厂家款记和详细资料。

笔者曾用过一本英国出版的瓷器款记手册,虽所录款记并非最多,但按类区分排列的编撰方法,查找方便实用。

4、依款识器实例二则曾有国内藏者来信或来电咨询英国瓷器款记,据其描述,我查找了有关瓷款资料,认为像位于英国斯塔福德郡汉雷镇的JOHNSONBROS有限公司的产品。

该公司建于1883年,现已归入英国著名的韦奇伍德公司。

这家瓷器公司的款记有几种:“JOHNSONBROS”字样上有王冠图案,下有“ENGLAND”字样的款记,自1913年以来使用;王冠上有“ROYALIRONSTONECHINA”字样,下有卵形盾徽,左右各立狮子和独角兽相守盾徽,并有“JOHNSONBROSENGLAND”字样的款记,为1883-1913年使用。

而藏者询问的王冠上有“ROYALSEMIPORCELAIN”字样,下方有“JOHNSONBROS”字样的横幅旗标,旗标下有“ENGLAND″字样的款记,则自1900年起使用。

所以可以认定,询问者所藏瓷盘为英国JOHNSONBROS有限公司1900年以后的产品。

笔者曾见过一套颇有意思的德国阿尔特瓦沙公司的欧洲桌用瓷器,约60多件,包括餐具和咖啡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