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氮的循环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3.2.1氮的循环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3.2.1氮的循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6.在标准状况下,将O2和NO2按1∶4的体积比充满干燥 烧瓶中,把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体逐渐上升,假 设瓶内溶液不扩散,最终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___。
【解析】根据4NO2+O2+2H2O====4HNO3,设烧瓶的容
积为VL,则NO2的体积为4/5VL,又因NO2与O2体积比
【解析】在中学阶段常见的红棕色气体有NO2和溴 (Br2)蒸气,能产生题干现象的是NO2,由于NO2的密 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因NO2是毒性 气体,应收集尾气,同时应在通风条件下进行,防止 意外发生。
答案:(1)NO2 (2)NO2与H2O反应生成无色NO,NO遇空气中的O2反应 生成红棕色的NO2 3NO2+H2O====2HNO3+NO、 2NO+O2====2NO2 (3)收集NO2应用向上排空气法。做该实验时要注意通 风及尾气吸收,因为NO和NO2都有毒。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典例】将10mL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 在水槽中,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2mL的无色气体,求 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各多少毫升。 【思路点拨】根据NO2和H2O反应,NO和O2反应的情况分 析,剩余气体可能是NO或O2。找出NO2、O2和H2O反应的 关系,判断哪种气体过量。分别讨论原混合气体的组 成。
4∶1,所以最终液体充满烧瓶,溶液的体积为VL,
NO2的物质的量为4/5V×m2o21l.,4 HNO3的物质的量为
4/5V×m2o21l.,4 所以所得HNO3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4 mol/1L=mol·L-1。1
5 22.4
28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氮的氧化物》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氮的氧化物》课件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氮气 氨 氮肥等含氮化合物。 (2)燃烧反应产生的氮氧化物参与氮的循环。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1.氮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毒气体。密度 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结构:两个氮原子之间共用三对电子,使 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性质稳定,可 做保护气
食品填充气轮胎充气Fra bibliotek学习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氮元素固定的意义,从中体会 化学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提高 环保意识。
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魔 鬼谷,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人畜 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 这是为什么呢?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自然循环
用图示表示含氮物质的转化关系
还原性
保护气
N N
NO
+2
+4
NO2
N2 氧化性
0
HNO3
NH3 化合态
-3
+5
游离态
氮的固定
你达标了吗
1.下列变化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D) A.工业合成氨 B.雷雨闪电时,大气中产生了一氧化氮 C.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 D.在一定条件下由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2.NO中有少量的NO2,除去的方法为( D ) A.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通过盛有无水CaCl2 的干燥管 C.先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再通过盛 有水的洗气瓶 D.先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 硫酸的洗气瓶
3.下列反应中氮元素被还原的是( B )
A. N2+O2=====2NO
放电
第2节 氮的循环 第1课时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氮气及其氧化物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自然界中的氮循环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自然界中的氮循环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

2.NO2与水的反应可表示为:3NO2+H2O====2HNO3+NO,
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B.NO2只是氧化剂 C.NO2只是还原剂 D.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3. NO有毒,会结合血红蛋白造成人体缺氧。不过,人 们发现它可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在 使血管扩张、免疫、增强记忆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
②过程:游离态
化合态
③分类:
自然固氮
人工固氮
高能固氮:闪电 10%
生物固氮:豆科植物 90% N2+3H2 高温、高压 2NH3
催化剂
仿生固氮(常温常压)
2、氮气
(1)物理性质
课本113页 目标二
颜色 气味 无色 无味
状态
溶解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密度
气体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稍小
(2)氮气的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
N2+O2 放电 N0
②与氢气反应
高温、高压
N2+3H2 催化剂
2NH3
目标二
可逆反应: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特征: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生成物同时存在
3.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目标二
(1)物理性质
课本113页
氮的 氧化物 颜色 气味 状态 毒性 溶解度
NO
无色 无味 气体 有毒 难溶于水
NO2 红棕色 刺激性 气体 有毒 易溶于水
氮的循环涉及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
交流·研讨
课本111页
自然界中的氮的循环涉及许多氮及其化合物。请指 出所列化合物的物质类别和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化学鲁科必修1 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 教案 Word含解析

化学鲁科必修1 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 教案 Word含解析

第2节氮的循环本节分析知识脉络氮及其化合物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教材通过闪电这一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含氮物质,通过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引出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氮气、NO、NO2、氨、铵盐、硝酸等,然后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探究认识这些重要物质的性质、用途。

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本节教材内容知识框架教材特点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出发,重点介绍重要代表物的性质与用途,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时分配:共2课时第1课时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整体构思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氢气的反应)(2)了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3)掌握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4)认识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②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2、NO、NO2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探究、观察、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介绍合成氨发展的艰辛历程,体会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生产的过程,渗透化学与技术关系的教育;②通过介绍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以氮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为背景,引发学生联想自然界中的“闪电”现象,让学生带着“闪电时,空气中的氮气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变化过程产生的物质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有什么意义?”等质疑进入自然界中氮循环的学习,并以氮循环中N2、NO、NO2、HNO3、NH3、铵盐等重要的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转化为核心知识,同时联系环境保护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教材采用了“从自然界→化学→社会→实验室→社会生活”教学脉络,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认识元素与物质的视野,为今后构建重要的元素及物质的知识网络奠定重要基础。

鲁科版必修一氮的循环ppt课件.pptx

鲁科版必修一氮的循环ppt课件.pptx
③对汽车尾气进行净化处理。
东京展出富士重 工电动汽车概念
车R1e
酸雨
酸雨的形成
酸雨的 危害
光化学烟雾
广 州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伦敦光化学烟雾
水体富营养化
被污染的河流
悲哀的海豚
【练一练】1、写出Ag与浓、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 2、写出Fe与足量的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
【小结】
①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
2、化学性质
⑴不稳定性:
加热或光照
4HNO3 2H2O 4NO2 O2
[思考]为什么浓硝酸常呈黄色?
硝酸分解放出的二氧化氮气体溶于硝酸而使浓硝酸呈黄色。
[思考]浓HNO3如何保存?
保存在棕色试剂瓶,置于冷暗处。
(2)具有酸的通性:
⑶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Cu片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 Cu片逐渐溶解,有红棕色气体 放出,反应较快,溶液变为绿色。
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B)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
(2)如果用图甲装置产生喷泉成败的关键原因是:

练课堂习
1. 打 开 盛 浓 硝 酸 的 试 剂 瓶 盖 ,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原因是
。用两只玻璃棒
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硝酸,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联想·质疑
闪电
闪电时空气中会发 生哪些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和生成的 物质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有什么影响?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
思考: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有哪些?
N2、氮的氧化物、氨气、氨盐、HNO3
N2O5 HNO3 NO2 N2O4 N2O3 HNO2 NO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3.2.2氮的循环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3.2.2氮的循环

答案:
1.(5分)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结构相似,又已知氢 化铵与水反应有氢气生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H2,转移2mol电子 B.NH4H溶于水后,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NH4H溶于水时,NH4H是氧化剂 D.NH4H溶于水时,有两种气体生成
【解析】选D。由题给信息,可写出NH4H与水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NH4H+H2O====NH3↑+H2O+H2↑。由NH4H与水 的反应知,其水溶液中有大量的NH3,故其水溶液显碱 性。在与水的反应中,NH4H作还原剂,其中的-1价氢 离子被氧化成H2,每生成1molH2转移1mol电子,故A、 B、C的说法漏斗和干燥管均有较 大的体积,可防止倒吸;B中NH3不溶于CCl4,也可防 止倒吸;C中NH3直接通入水中,由于NH3极易溶于水, 所以易引起倒吸。
知识点二:铵盐 4.试管中盛有白色晶体,检验它是否是铵盐的方法中 不可行的是()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试 管口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 在试管口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 在试管口
【自主解答】A受热产生的两种气体B、C,可与石蕊试 液产生蓝色、红色喷泉,知B、C均易溶于水,其水溶 液分别为碱性和酸性,且C的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生成 白色沉淀,可推知B为NH3,C为HCl。 答案:(1)NH4Cl (2)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 棒接触时产生白烟(3)产生大量白烟 (4)NH4++OH-N=H=△3=↑= +H2O (5)N2+3H22NH3
(4)为何不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 (5)如何检验氨气已收集满试管? 【解析】(1)是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然后 NH3·H2O受热分解。注意加热符号(△)。 (2)制取O2是加热固体,制取NH3也是加热固体,故 可采用制O2装置制取NH3。但收集方法不同,NH3易溶于 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由于NH3有毒,故还要 采取尾气处理装置——用湿棉团或蘸有稀硫酸的棉团 即可。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课件 3.3.1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氮的固定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课件 3.3.1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氮的固定

催化剂
氧化性: 4NH3+6NO=加热=5N2+6H2O
总结:有利有弊
(1)NO结合血红蛋白能力比CO还强,造成人体缺氧 (2)作为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 (3)在扩张血管、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三、氮的氧化物
3.NO2
①物理性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1918年
博施
发明了N2和H2 直接合成氨的方法
1931年 改进了反应条件,实现
氨的规模化工业生产
埃特尔 2007年
发现了合成氨 的反应机理
二、氮的固定、氮气的性质
1.氮气的物理性质 液化空气得到
颜色 气味 无色 无味
状态 溶解性
密度
气态 难溶于水 比空气略小
液氮作制冷剂是利用 N2汽化吸热
2.氮气的化学性质
8mL 6mL
D.试管内液面上升
余2mL
例2.将10 mL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反应停 止后试管内剩余2 mL的无色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各多少毫升?
(2) 若 剩 余 的 是 O2 , 则 有 10 mL - 2 mL = 8 mL NO2 和 O2 的 混 合 气 体 按 反 应 4NO2+O2+2H2O 4HNO3进行。所以NO2的体积为8 mL×4/5=6.4 mL,O2的体积为10 mL-6.4 mL=3.6 mL。 答案:若剩余的气体是NO,则NO2和O2的体积分别为9.2 mL和0.8 mL;若剩余的气体是O2,则NO2 和O2的体积分别为6.4 mL和3.6 mL。
联想·质疑
俗语说“雷雨发庄稼” “一场雷雨一场肥”, 这隐含着什么原理?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第二节 氮的循环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第二节 氮的循环教案

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2)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2、、2的性质;(3)通过观察思考活动,认识3、铵盐的性质及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4)通过观察思考活动,认识3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2)初步体会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反应产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实验中变量控制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介绍合成氨发展的艰辛历程,体会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生产的过程,渗透化学与技术关系的教育;(2)通过介绍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氮气、氮的氧化物(、2)、氨、铵盐和硝酸的性质。

难点:硝酸的氧化性及氮元素化合价的转变。

三、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法、探究法、归纳法四、教学媒介及教学素材1、教学媒体、课件;2、相关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集气瓶若干、带铁夹及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园底烧瓶、带玻璃管和胶头滴管的双孔橡皮塞,试管若干、试管夹、烧杯、玻璃棒、空矿泉水塑料瓶、感应圈、单孔橡皮塞、镊子、胶头滴管等;药品:酚酞试液、浓氨水、浓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铵固体、碳酸氢铵固体、红色石蕊试纸、浓硝酸、稀硝酸、铜丝、铁片、锌片、铝片等。

第1课时【提问】上次课后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查找氮循环的资料,小组合作画出氮循环图示,写出短文。

重点说明氮循环中涉及到哪些含氮元素的物质,它们是如何转化的?下面,请各小组准备交流。

【小组交流】选取二个小组作为代表在课堂上交流,其他小组的成果课后以科技小报的形式展示或收录到成长档案袋中。

【点评评价】教师点评并做好表现性评价【过渡】在氮循环中涉及到了较多重要的含氮元素的物质及其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物质的性质及转化。

【板书】1、氮气与氮的固定。

【讲述】氮气是由氮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两个氮原子间共用三对电子,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将12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 中,充分反应后余气2ml(气体均在相同状态 下测定)求原各气体的体积。
NO2 8ml、O2 4ml或NO2 10.8ml、O2 1.2ml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六、硝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 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的液体。
• 硝酸能以任意比溶解于水。 • 质量分数为69%的硝酸为浓硝酸;
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三、氨与成红色喷泉 喷泉实验
结论 氨气极易溶于水
NH3与HCl 的反应
产生大量白烟
生成NH4Cl固体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小结:氨的化学性质】
(1)氨跟水反应——显弱碱性
▲浓硝酸为什么常呈黄色?
硝酸分解发出的二氧化氮气体溶于硝酸 而使硝酸呈黄色
▲如何保存硝酸?
阴凉、避光(棕色试剂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返回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3)氧化性(H+N5 O3)
⑴硝酸与大部分的金属能反应
五、氨的实验室制法
1. 原理

2NH4Cl+Ca(OH)2==
2C.a装Cl置2+2NH3与↑+制2HO2O2相同 3.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4.检验方法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 具有酸的通性 2 )不稳定性 3)具有强氧化性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go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1) 具有酸的通性
• 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起反应
2HNO3+CuO=Cu(NO3)2+H2O • 与某些盐起反应
2HNO3 +CaCO3=Ca(NO3)2 +CO2↑+ H2O • 与碱起反应
HNO3+NaOH=NaNO3+H2O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返回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2 )硝酸的不稳定性
受热或见光
4 HNO3 ==== 2H2O+4NO2 ↑ +O2 ↑ 思考:
3Cu +8HNO3(稀)=3Cu(NO3)2+2NO ↑ +4H2O Cu +4HNO3(浓)=Cu(NO3)2+2NO2 ↑ +2H2O 3Mg+8HNO3(稀)=3Mg(NO3)2+2NO ↑ +4H2O
物理 性质
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加热

产生氨气 NH4Cl === △NH3↑ + HCl↑
NH4HCO3 === NH3↑+CO2 ↑
+ H2O
与碱 产生使湿润

反应 的红色石蕊 NH4+ +OH-=== NH3↑ + H2O
试纸变蓝的 气体
检验NH4+的方法!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NH 3+H2O
NH 3·H 2O
NH 3·H 2O
NH4 ++OH-
一水合氨很不稳定
NH 3·H 2O =NH3↑ +H2O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2)氨跟酸的反应


NH3+HCl=NH4Cl (白烟)
发 性

NH3+HNO3=NH4NO3 (白烟)
酸 反


2NH3+H2SO4=(NH4)2SO4
白 烟
-3
(3)NH3具有还原性
-3
催化剂 +2
4NH3+5O2=高=温=4NO+6H2O
这个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 它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
氮肥
种类 化学式 含氮量
性状
NH4HCO3


NH4Cl

NH4NO3

(NH4)2SO4
有机 氮肥 CO(NH2)2
17.7%
26.2% 35% 21.2% 46.7%
白色结晶,吸湿性很 强,易潮解,溶于水,弱碱 性
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有吸湿 性,溶于水,酸性.
白色结晶,易潮解,结硬块, 溶于水,微酸性,
白色粒状结晶,吸湿性不大, 不易结块
白色或浅黄色针状结晶或小 颗粒,溶于水,中性
四、铵盐的性质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4NO2+O2+2H2O= 4HNO3
2、你的设计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
充分利用原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3、NO2和O2混合溶于水
1)在一烧瓶中将NO2和O2以4:1的体积比(标 准状况)混合,倒置于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所得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36 mol/L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第三章
第二节 氮的循环
联想·质疑
闪电
闪电时空气中会发 生哪些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和生成的 物质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有什么影响?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二、氮循环中重要物质及其变化
1、氮气与氮的固定

N2
分子中两个 氮原子共用 三对电子,

常温下性质稳定
化 高温高压催化剂,放电 合
化学 性质
2NO+O2=2NO2
3NO2+H2O= 2HNO3+NO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思考·讨论
1、现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其它药品和 仪器自选,根据上述反应,请你设计实验, 要求尽可能多的使二氧化氮被水吸收。
结构特别稳定

概括·整合
氮的固定
游离态
化合态
如:N2+O2 放电 2NO
N2+3H2
2NH3
自然固氮
氮的固定
人工固氮
高能固氮 生物固氮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 氮的循环 (1)(共24张PPT)
NO与NO2的比较
NO
NO2
物理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
性质 难溶于水,剧毒!
气体,能溶于水,剧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