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工艺美术史
中外工艺美术史

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
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早期人类创造出了各种精美的工艺品,这些作品既具有实用价值,又表现出人类对美的追求。
在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商代青铜器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它们不仅具有实用性,也融入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价值。
此后,中国的工艺美术不断发展,包括陶瓷、篆刻、字画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而在西方,工艺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雕塑艺术以其精致而逼真的作品而闻名,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则展示了该文明的力量和雄伟。
此后,欧洲的工艺美术不断发展,各个时期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巴洛克时期的雕塑等。
中外工艺美术史的交流和影响也非常显著。
例如,在唐朝时期,中国的陶瓷和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对当地的工艺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也传到了西方,推动了欧洲的出版业和印刷艺术的发展。
近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外工艺美术的交流和融合更加密切。
各国艺术家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丰富各自的创作。
例如,中国的传统绘画技巧对西方现代艺术家的启发很大,而西方的艺术装置和摄影艺术也对中国的当代艺术产生了广泛影响。
总的来说,中外工艺美术史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各个文明的工艺美术都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价值,而且它们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使得工艺美术更加丰富多样,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学习和欣赏中外工艺美术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共通之处。
近代以来,中外工艺美术史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技的进步,为工艺美术提供了新的创作材料和技术手段,同时也给了艺术家更多的创作自由。
在中国,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史上,传统的手工艺开始受到机器生产的冲击。
一些传统的手工技艺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生产的产品。
然而,许多艺术家和学者开始反思这种进程,认为传统工艺的价值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
中外工艺美术史

一:中国历史朝代:1、三皇五帝 2 、夏朝 3、商 4、西周 5、春秋战国6、秦 7、汉{西汉,东汉} 8、魏{三国魏蜀吴} 9、西晋 10、东晋 11、南北朝 12、隋 13、唐 14、五代十国 15宋{北宋、南宋、辽、金} 16、元 17、明 18、清 19、民国 20、共和国二、新石器时期彩陶半坡型:钵盆瓶,造型朴实。
鱼纹人面纹庙底沟:大口鼓腹小平底钵,大瓮,图案在陶器外表面,鸟纹、弧纹。
马家窑:壶、罐、盆为主,大口鼓腹,陶器彩绘以黑色为主.纹饰有点螺旋纹,内彩半山类型:短颈,广肩,鼓腹。
造型圆浑厚重,彩绘以黑色为主,也兼用红色。
纹饰常见的有旋涡纹,锯齿纹马厂类型:基本是沿袭半山类型的器物,形制上稍微有些变化、比如弧形器的壶颈加长、腹部往上提高。
马厂彩陶纹饰略显粗狂简率,最具特色的纹饰是大圆圈纹,回纹,蛙形纹三:玉礼器有璧、琮、圭、璋等四:夏商周青铜器:常分为饪食器、水器、酒器、兵器、乐器、工具、杂器等七大门类。
中国青铜器的特点:中国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多。
质量上乘。
器物铭文以容器为主六:汉服(概念和特征)汉服就是指汉族传统民族服装,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这近四千年中,以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
特点:交领右衽、宽袖系带七:汉代漆器:在战国时期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主要是以饮食器皿为主的容器。
刻有“大官”、“汤官”等字样,系主管皇家膳食的官署所藏之器;书写“上林”字样的,则是上林苑宫观所用之物。
八:四大石窟:四大石窟指的是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
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九: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
唐三彩在古代是冥器,用于殉葬。
造型丰富多样,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器具和人物三大类,其中以动物最多十:现存唐代建筑南禅寺:有我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佛光寺:位于五台县的佛光新村,唐代建筑,雕塑,壁画题记被称为四绝天台庵:位于山西平顺县,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没有繁杂装饰之感。
中外工艺美术史(PPT 86页)

8.2 织绣工艺
妆花是明代新创的一种多彩丝织物,用许多不同色线织成,花纹— 般较大,色彩异常丰富,故有“走马看妆花”的比喻。
其织法是:将一般通梭织彩改作分段换色,用各色丝线的纬管,以 通经断纬之法作局部控花妆彩,使—件织物⊥可织出十多色以至二 三十色,绒纬突起,精美富丽。故宫博物院藏有明代的“绿地花卉 樗薄纹妆花缎”一件,以牡丹、莲花、茶花、菊花组成樗蒲纹,花 纹横向排列,纵向交错,整幅作品构图匀称,色彩丰富,织工精细, 采用金线绞边方法,更使其辉煌悦目,这是一件明代妆花丝织物的 优秀作品。
中外工艺美术史
ZHONGWAIGONGYIMEISHUSHI 授课教师:
第六章 明代的工艺美术
(公元1368-1644年)
8.1 陶瓷工艺 8.2 织绣工艺 8.3 宣德炉和景泰蓝 8.4 漆器工艺 8.5 明式家具
8.1 陶瓷工艺
8.1.1瓷器工艺
明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分界线。明之前,我国陶瓷的 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之后,则主要是白瓷。白瓷的发展,为陶 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因而,明代以来,原有的以 刻花、划花、印花为主的陶瓷装饰方法逐渐退居其次,代之而起的 是青花、五彩等画花的方法。这是中国陶瓷装饰进入成熟阶段的的 关键时期。明代以来,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的中心,有“瓷都” 之美誉。明代陶瓷工艺在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并有新的 创造,但总体而言,以景德镇为代表的明代瓷器:主要在青花、斗 彩、五彩和单色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何朝宗”款白瓷达摩立像
8.1 陶瓷工艺
明龙泉窑壶
8.1 陶瓷工艺
8.1.2陶器工艺
明代的陶器则以宜兴窑生产的紫砂陶器最为出名,尤其是驰名中外 的紫砂茶壶。宜兴窑在江苏宜兴县的丁山和蜀山镇,早在北宋时期 就已生产紫砂陶,宋代诗人梅尧臣诗中所说的“小石冷泉留早味, 紫泥新品泛春华”即是对宜兴烧制紫砂陶的反映。紫砂陶所用原料 为紫砂泥,在宜兴陶原料的开采中,大约采1000吨泥料,才能得到 1吨的紫砂泥,可见紫砂泥的难得和紫砂陶的珍贵。
中外工艺美术史心得体会

中外工艺美术史心得体会工艺美术是人类文明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观察和研究中外工艺美术史,我对其发展和演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工艺美术的发展是历史的记录和生活的反映,它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呈现,更是文化、社会和经济的综合表现。
中外的工艺美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工艺美术是记录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重要载体。
中外工艺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
从埃及金字塔中发现的精美壁画到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再到欧洲中世纪的彩绘玻璃,都展现了古代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技艺的精湛。
这些作品无论在形式、材质还是工艺上,都充满了创造力和韵味。
在中外的工艺美术史上,我发现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工艺美术的形式和技术也在不断演变。
从简单的手工艺到复杂的机械制造,工艺美术经历了一个技术革命的过程。
其次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的碰撞和融合,使得工艺美术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
再次是工艺美术艺术家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表达。
他们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描绘,将生活中的美转化为艺术的形式。
中外工艺美术史还告诉我,工艺美术是一门需要长期耐心和细致的学科。
每一个工艺品背后都蕴含着艺术家的心血和智慧。
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工艺流程,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最后的制作和完工,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仔细琢磨和处理。
这使得我深刻意识到,工艺美术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艺术家的热情和执着。
通过对中外工艺美术史的学习,我对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观念也有了更准确的认知。
工艺美术的创作需要充分了解和把握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审美需求,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和创新进行独特的设计。
作为一名工艺美术家,我应该注重对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熟悉和掌握,同时也要开拓思路,不断寻找新的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
中外工艺美术史的学习给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和思维空间。
中外工艺美术史知识点汇总

黑文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中原和西北区的彩工艺衰落之后,黄河中下游和渤海湾地区兴起比较多的以黑色器为特征器物,所以称为黑文化,而又因为最早发现是在省历山县龙山镇,所以也称为龙山文化。黑与彩相比主要以造型为突出的艺术特点,由于广泛采用轮制技术,加工的技术日臻成熟,为复杂精致的造型提供技术保障。其主要特点:黑如漆,薄入纸,亮如镜,硬如瓷。在黑中,有些器物制作精良,显然用来设,礼器只用。这反映了当时候的生活水平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为阶级社会提供了一种佐证。
2,北方由相对繁荣的文化,被连年的战争所困扰,使得富庶的北方发展步伐相对南方较为缓慢,但北方独特条件,北方的制造业得以发展,比如在北方的窑中,由于掌握控制铁元素的方法,烧出了瓷器中重要品种——白瓷。白瓷与青瓷成为南北朝时期交相辉映的品种,为唐代“南青北白”的局面奠定了初步基础,北方的瓷器出现与技术落后没有南方发展快。
中国工艺瓷
原始社会的
1,彩
距今六千---四千年前的新石器中期,在黄河流域最为密集,最早的彩在仰韶村发现,仰韶文化的彩最为丰富。一些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红色的器,用手捏制而成。彩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彩是原始人类生活的主要日常生活工具,也是新石器时代杰出的美术制造。
2,彩文化
新石器时期晚期彩盛行,该时期的文化称彩文化,又因为彩最早在绳池仰韶村发现,而且仰韶文化的彩最为丰富,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一,青瓷
最早的瓷器是青瓷。瓷的呈色,一方面是由于釉的成分,一方面是由于烧制温度影响,使釉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在氧化焰中烧成黄色,在还原焰中烧成青色,主要产地是越窑。越窑烧制的器,胎质细腻成青灰色,其釉晶莹,色泽以淡青色为主,胎和釉结合很牢固。
二,黑瓷
黑瓷,六朝时,德清窑的黑瓷,黑釉没有达到完全黑的程度。
中外工艺美术史原始ppt课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伍 马厂型(简练刚劲)
分 青海地区,由半山型发展而来,但分布 布 更向西发展,直达河西走廊西端。
较之半山彩陶器,马厂彩陶罐的器体加
造 型
装 饰
弧线、曲线等几何纹、鸟纹。
表 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 现 黑白双关是它的特色。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黑白双关:指黑白两色都可以构成纹样,黑色是一种花 纹,白色也是一种花纹。从黑色花纹看,是白色为底色; 从白色花纹看,是以黑色为底色。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壹 半坡型(刚健质朴)
分 渭河流域,以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 布 发展,西到甘肃天水、平凉。
造 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增多。以 型 卷唇圜底盆为经典。
玉器
玉器是由石器逐渐发展而来;
古代玉器具有多种形式,圭、镇圭、壁、环、瑗等;
玉代表着封建制度初形成时期的各种人生理想和美 德。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3 陶器
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我国陶器的起源很早,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 洞出土了距今8000多年的陶器,是我国目前发现 的最早的陶器资料。
中外工艺美术史

青铜文化:按生产工具演变划分:夏商、西周、春秋正值石器时代与铁器时代之间,被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工艺发展的显著特征:青铜器的发明利用是为了铸造供发展生产用的工具和为了制作保护自己攻击猛兽和敌人的兵器。
突出成就表明: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青铜器:以艺术的方式记录下中国的奴隶社会。
首先说,青铜器是国家政权、统治的象征,相传夏禹时铸九鼎,象征天下九州。
夏、商、周奉为国宝,视为重器。
青铜器可以用来区分统治者的身份和权力。
仰韶文化:距今约6000年。
他是1921年首先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
出土器物中,包括玉器、骨器、石器和陶器,尤以彩陶最为突出,因此,仰韶文化一般也成为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这一系统的文化层在我国西北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及河北等地均有发现。
6000年前,当世界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蒙昧状态时,我国中原地区正处在母系民族制的繁荣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精彩的彩陶。
仰韶文化的造型(包括雕塑人像),都是着重塑造大的体面,注意造型的整体感,这种将小的体面概括在大的体面之中的简练的艺术手法在后代不断的得到继承和发展。
仰韶文化彩陶可分成三个类型,它们分别代表了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期:1.半坡型:以陕西西安半坡的彩陶为代表,纹饰单纯,几何形常用直线、播线和折线等几种基本线条组成,具有一种纯朴和稚拙的情趣。
2.庙底沟型:以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彩陶上主要绘几何图案,纹饰的组合富有弧线的美,装饰在器皿那膨胀的腹部上,既显得整体造型丰满,又给人一种圆转流畅的感觉。
3.马家窑型:以甘肃临洮县马家窑出土彩陶为代表,属于晚期仰韶文化,后来被单独称为马家窑文化。
这些彩陶图案中多用旋纹,流利生动,结构巧妙,富有强烈的律动感。
装饰面积较大,往往遍布器物内外,既丰满、匀称同时给人以多变化的感觉,与半坡和庙底沟型相比,显得更为精致美观。
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
《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标准

《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湘绣简史课程类别:职业素质工学模块中基本素质模块课程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开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性质《中外工艺美术史》是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湘绣设计与营销专业职业素质工学模块中基本素质模块中的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中外工艺美术的发展脉络,了解经典的设计作品与设计风格。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同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背景下,设计作品在造型、纹样以及艺术风格上的不同面貌;掌握每个历史时期经典的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美术种类以及经典造型、纹样;能正确鉴赏、分析各种工艺美术种类的审美特点和工艺特点;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只是用于设计实践。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专业基础课和公共文化课,后续课程是设计基础、专业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职业规划等。
因此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统领指导的作用,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专业学习。
根据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本课程定位于“三个立足、三个服务”,即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行业发展需要;立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学生职业岗位需要;立足学生长远发展,服务学生潜能开发需要。
二、课程目标《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中外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引导学生建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程学习的具体目标主要表现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中外工艺美术史涉及到的基本概念;2.了解中外美术的发展历程;3.了解经典的工艺美术作品;4.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工艺美术呈现出来的不同的风格特征。
(二)能力目标1.学会欣赏经典的工艺美术作品;2.能灵活运用传统工艺美术的元素及理念于设计实践中;3.能设计出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区风格工艺美术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
• 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主体图 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传达和代表了中 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印章早在四、 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 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 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 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另外,红色历 来被认为是中国的代表性颜色,具有代 表国家以时尚元素结 合中国传统图案的巧妙 融合,时尚与传统结合 更突出了真个设计
果 水 现 的 中 文 香 已 和 在 笔 之始 景 例 , 墨 着 理 国 化 港 经 小 传 之 后布 起 如 现 画 这 念 传 招 著 在 的 统 运 ,局 处 , 代 技 种 中 统 贴 名 我 争 构 用 又之 直 清 又 法 思 去 文 , 平 国 让 图 亦 要后 平 代 不 , 想 。 化 具 面 招 , 法 然 有, 淡 郑 失 融 , 他 的 有 设 贴 都 布 , 分必 , 绩 传 合 在 的 精 很 计 艺 是 局 他 有须 至 在 统 了 其 许 髓 强 大 术 先 中 所 合注 中 《 。 现 招 多 , 的 师 的 辈 , 指 ,意 幅 论 代 贴 作 融 民 靳 设 留 须 的 一展 乃 景 技 设 品 合 族 埭 计 给 避 是 幅开 开 》 术 计 都 到 特 强 中 我 免 大 之局 局 一 的 运 无 西 色 , 得 们 这 的 布面 面 则 特 用 一 方 。 创 到 的 种 开 局, , 中 殊 了 例 现 他 作 充 宝 小 合 固既 这 提 机 中 外 代 主 了 份 贵 的 和 然经 是 出 理 国 地 设 张 大 体 财 开 争 ,展 指 凡 效 的 体 计 把 量 现 富 合 让 一开 开 布 。, 。 “ ” ”
传统吉祥符号的运用
如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由 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传统吉 祥图案“盘长”(即中国结 )演变而来的,取其“源远 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迂 回反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 信网络,寓意信息社会中联 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 ,信达畅通。
国现龙该 传该纹标 统企和志 武业功运 术的夫用 特人中 点物国 ,剪传 弘影统 扬来图 中表案
• “
传统图案在字体中的运用
• 富贵花富贵吉祥字体设 计中秋节传统卡通画福 字红丝带传统图案花纹 古典图案传统
• 运用民族艺术表现方式. 将传统图形艺术结合到 现代标志的设计中。
• 月饼盒设计,传统图案,古典 图案,装饰图案,牡丹花,中 秋月饼,圆形边框,字体设计
• 字体设计,古典边框,传统边 框,古典图案,传统图案,古 典花边,传统花边,金框装饰 ,
一 款 中 国 风 新 年 贺 卡
图 案 的 表 现
感想
• 在做完这个PPT时,我通个找各种资料,了解了传统吉祥图案的内 涵与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期积淀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 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所在,因此,中国的现代图形设计要得以发 展,就必须继承发扬。现代平面设计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的大 众传媒形式,它以多元化的形式尤以图形来表达一定的含义,并 借助人们的视觉知别、联想等思维能力传达特征的信息。现代平 面设计集中了多元文化的特征,浓缩了中外图形的精华。我们只 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 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切合 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 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设计。只有这样, 我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在国际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现代平 面设计的个性特色才会以新的姿态、新的文化意义在国际设计舞 台上展现中国的时代风采。
•
现代的包装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包装视 觉上的美感,更多地侧重于是否将商品的 内涵完美地展现出来。我国有着历史悠久 的文化传统,如何准确运用这些优秀的文 化传统于现代包装设计中,做出具有中国 特色的现代包装作品,是大家一直关注的 问题。包装专业人员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 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并掌握其精华,才
能在设计中做到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 在民族化包装中,传统图案纹样是包装装 潢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在显示民 族风格上起着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像用 做底纹和边框的方胜盘长、回纹、龟背纹、 吉星锦、拐子龙、云纹、饕餮纹,以及作 为象征形象应用的彩陶纹、汉画砖图、铜 器纹、藻井图等,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典 型图案纹样。
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 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并能准确地把握这些元素的深刻 内涵,赋予它新的时代感和生命力,不仅能让古老的艺术延续下 去,更能提升商品文化及商业价值。包装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具有艺术和商品相结合的双重性。时至今日,包装设计已经成为 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形态。且越来越注重发掘和弘扬传统的艺术 形式,中国传统图案也因此被广泛的运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