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的测定

合集下载

人体皮肤衰老评价标准

人体皮肤衰老评价标准

人体皮肤衰老评价标准
皮肤衰老是不可逆转的自然现象,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营养及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现象,影响着人体皮肤的健康和外观。

为更好地辨别皮肤衰老程度,科学家们积极地研究制订了一系列的皮肤衰老评价标准。

一般来说,皮肤衰老的评价标准是从面部皮肤中获取的。

它能够准确反映出皮肤衰老的特征,但有时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一般而言,皮肤衰老的评估标准是分为三种:外部表对照、活动性检查和定量测量。

首先,外部表对照是基于表层皮肤状态和皮肤衰老损伤程度来评估皮肤衰老。

这种方法利用皮肤衰老的特征,如皱纹、斑点、老化和光老化,将所观察到的改变,与标准样本分类对照,从中确定状态阶段。

其次,皮肤衰老的动态检查也是对皮肤衰老程度的重要指标。

它将受试者的皮肤动态性能力及皮肤老化损伤程度联系起来,以辩认皮肤的衰老状态。

一般而言,皮肤活性性能的检查包括皮肤横向弹性测定、皮肤温度测定、皮肤病变检查等。

最后,定量测量的方法是将皮肤衰老的状况和改变通过机械设备对外表皮肤状态进行精确的测量,以确定皮肤衰老的阶段。

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现皮肤衰老度,而且准确率更高。

定量测量方法一般包括光度测定、落差/色相/平滑度检查、皮肤湿度检查等。

皮肤衰老的评价标准是形成有效的皮肤护理技术的基础,因此,
科学家们对其有着很强的兴趣。

由于各类不同的护理方法,可产生出不同类型的衰老症状,借助这些评价标准,可以更好地了解皮肤衰老的原因,并为抗衰老护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通过上述标准,可准确评估皮肤衰老的程度,改善皮肤日渐减退的元气,从而实现抗衰老的梦想。

化妆品中的抗衰老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化妆品中的抗衰老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化妆品中的抗衰老效果评价方法研究随着人们对美容和抗衰老的需求不断增加,化妆品市场中涌现出大量标榜抗衰老功效的产品。

然而,如何准确评价化妆品中的抗衰老效果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中抗衰老效果的评价方法,并提出一种基于细胞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模式。

一、细胞实验评价方法在化妆品研发过程中,细胞实验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

通过细胞实验,可以评估化妆品对皮肤细胞的影响,进而判断其抗衰老效果。

常用的细胞实验评价方法包括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凋亡实验和细胞酶活性实验。

1. 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增殖实验可以评估化妆品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从而判断其是否能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能力。

实验中,可以选择常用的细胞系,如人类皮肤成纤维细胞(HDFs)或人类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将其培养在含有不同浓度化妆品的培养基中,通过细胞计数或细胞活性试剂盒等方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从而判断化妆品的抗衰老效果。

2. 细胞凋亡实验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细胞自我调节机制,但过度的细胞凋亡会导致皮肤老化。

因此,通过细胞凋亡实验可以评价化妆品对凋亡的影响,判断其是否能有效减缓皮肤衰老进程。

实验中,可以利用流式细胞术或DNA断裂实验等方法,测定细胞凋亡率,进而评估化妆品的抗衰老效果。

3. 细胞酶活性实验细胞酶活性实验用于评估化妆品对细胞内重要酶活性的影响,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

这些酶在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测定酶活性,可以间接评估化妆品的抗衰老能力。

二、动物实验评价方法尽管细胞实验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但动物实验仍然是评估化妆品抗衰老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动物实验可以更接近真实情况,考虑到整个皮肤系统的复杂性。

常用的动物实验评价方法包括小鼠模型、豚鼠模型和猪模型等。

1. 小鼠模型小鼠是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可以通过给小鼠灌胃或者外用化妆品等方式,评估其对皮肤的影响,并通过检测皮肤厚度、弹性、含水量、皱纹深度等指标,来评估化妆品的抗衰老效果。

衰老机制研究实验步骤

衰老机制研究实验步骤

衰老机制研究实验步骤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衰老机制,通过观察和分析细胞衰老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为抗衰老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细胞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多种机制。

本实验将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生长速度、细胞周期等指标,分析细胞衰老过程中的变化。

三、实验步骤1. 细胞培养:选择适宜的细胞系,进行细胞培养。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生长。

2. 细胞形态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随着细胞的衰老,形态会逐渐变得扁平、不规则。

3. 生长速度测定:通过细胞计数的方法,测定细胞的生长速度。

随着细胞的衰老,生长速度会逐渐减慢。

4. 细胞周期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

随着细胞的衰老,细胞周期会逐渐延长。

5. 基因表达分析:采用基因表达谱等方法,分析细胞衰老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或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谱,可以发现与衰老相关的基因。

6.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与衰老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通过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数据,可以发现抗衰老药物的潜在靶点。

7. 结果呈现:将实验结果以图表和文字的形式进行呈现。

通过对比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数据,可以得出抗衰老药物对细胞衰老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细胞的衰老,形态会逐渐变得扁平、不规则。

2. 随着细胞的衰老,生长速度会逐渐减慢。

3. 随着细胞的衰老,细胞周期会逐渐延长。

4. 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与衰老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细胞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生物学过程。

5. 通过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数据,我们发现抗衰老药物可以延缓细胞衰老过程,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抗氧化能力。

这些结果为抗衰老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细胞衰老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揭示了衰老机制的一些方面。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与衰老相关的基因和抗衰老药物的潜在靶点。

植物衰老生理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浙江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课件

植物衰老生理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浙江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课件
待测样品经缓冲液提取后,可溶性蛋白溶于上清液中,蛋 白质提取液与考马斯亮蓝G-250反应呈蓝色。测定 595nm吸收值,并根据蛋白质的标准曲线,得到样品 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实验步骤 l 制备蛋白提取液
称叶龄差异明显的叶片各0.50g ,加入5.00ml 磷 酸缓冲液(50mmol,pH值为7.8),于冰浴中 研磨提取,匀浆液以10000g 离心力作用下 (4C)离心10min,其上清液即为蛋白提取液。 注意:
植物衰老生理1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测 定
实验原理
衰老是指细胞、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衰退,最 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Developmental signals
Environmental signals
Decrease in photosynthesis,
activation of senescence program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计算
可溶性蛋白含量 (μg/g.FW)=标准曲线上查得的 蛋白质量( μg ) × 提取液体积/(测定加样 量*鲜重)
植物衰老生理2
Hale Waihona Puke 植物组织中 丙二醛的测定MDA测定
MDA在高温、酸性条件下与硫代巴比妥酸(TBA) 反应,形成三甲基复合物,该复合物 – 最大吸收峰在532nm处;最小吸收峰 600nm处 – 消光系数为155 (mM)-1 cm-1
l (但是,在水性条件下NBT还原法得到的甲腙是蓝色混悬 液,做长时程分析时沉淀表现尤为突出,属分光光度法检 测的极端条件,使得该法实验数据重现性差;同时,在 560nm波长对此法产生的甲腙进行检测,即使加入过量的 SOD,也无法获得100%的对O2.-抑制率.为此,人们在增加 甲腙水溶性方面做了许多改良,如添加Met、SDS、BSA 助溶以及采用水溶性更好的四唑类替代物等。)

抗氧化测定和细胞衰老相关

抗氧化测定和细胞衰老相关

一、中药中的抗氧化成分1.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直接捕捉和清除氧自由基来实现,另外其抗氧化活性也与调节和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相关。

其抗氧化作用与3,7位羟基密切相关,其化学性质主要是具有还原性和捕获自由基的特性;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发生络合或静电作用;能与蛋白质结合;具有两亲结构和诸多衍生化反应活性。

其中淫羊霍、黄芬、桔皮、雪莲等提取物中分离的黄酮类物质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2.酚类植物多酚以大量的酚羟基作为氢供体,对多种活性氧具有清除作用,对于氧化酶存在的系统不但可以清除.OH和脂质自由基,还能抑制NO和O2.-反应形成过氧亚硝酸的氧化活性。

茶多酚与自由基反应形成比较稳定的半醌自由基,且部分可进一步演化成无毒的聚合物。

茶多酚还可激活SOD/CAT/GSH-Px的活性,起到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

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较弱的抗氧化能力。

Sgambato 等的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通过上调活性氧(ROS)清除剂和第二阶段酶的表达发挥抗氧化性能,其中第二阶段酶包含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硒磷酸合成酶2,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

Robb 等发现RES 长期作用可诱导线粒体MnSOD的表达和活性。

3.皂苷类皂苷类物质对氧自由基本身影响较少,大多能提高体内SOD CAT(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强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

皂苷类的抗氧化活性较弱。

人参皂苷可显著抑制由乙醇所引起的小鼠肝脏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脂褐素的形成和堆积。

抗氧化性皂苷包括五科皂苷:人参、西洋参、党参、竹节参、三七等此外,Vc是活细胞氧化还原的催化剂,参与体内多种代谢,具有促进体内多种激素合成的作用。

V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捕获自由基的能力极高。

富含生物碱类、蛋白质和酶类以及微量元素的一些中草药也有抗氧化作用.石斛的抗氧化作用于其富含微量元素硒有关,硒作为抗氧化酶GSH-Px的活性结构组成部分,通过该酶催化过氧化氢或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及破坏作用,保护细胞膜和DNA。

如何自测心理衰老

如何自测心理衰老

龙源期刊网
如何自测心理衰老
作者:沈书杰
来源:《现代养生》2006年第07期
不管当今世人的平均寿命如何延长,延长多少,按国际标准,一个人年满60岁,就可算进入老年了。

有一种说法:人到老年之后,生理年龄与日俱增,愈来愈老,这无可抗拒;但心理年龄却不能衰老,应随时保持年轻化,将有利于延年益寿。

这自然是极有道理的。

试想,一个老人如果总是伤感哀叹“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整日担心着死神忽然前来叩门,惶惶不可终日,那样活着还有什么滋味?
心理衰老的现象,并不是每个老年人同时都具有的心理状态,其衰老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

怎样测定人的心理衰老程度呢?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统一标准。

下边介绍一些心理学家归纳、总结的心理衰老测定的方法供参考。

第一种方法包括这样一些心理现象:
1.记不住最近的事情。

2.如有急事在身,总感到心情焦急。

3.事事总好以我为主,以关心自己为重。

4.总好扯过去的事。

5.对过去的生活总是后悔。

6.对眼前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感到无所谓。

7.愿意自己一个人单独生活,不想麻烦别人。

8.很难接受新事物。

9.对噪音十分烦恼。

10.不喜欢接触陌生人。

11.对社会的变化恐慌不安。

小鼠衰老检测

小鼠衰老检测

小鼠衰老检测小鼠全体实验记录在衰老治疗组和正常组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记录:1.全身拍照我们拍摄了小鼠全身照片,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2.全身称重我们测量了小鼠的体重,并记录了其寿命。

1.对平均寿命/最大寿命的影响我们分析了衰老治疗对小鼠平均寿命和最大寿命的影响。

二、衰老性心脏肥大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来评估小鼠的心脏肥大情况:1.心室中部横截面染色我们使用染色技术观察了小鼠心室中部的截面大小情况。

结果显示,老年小鼠的心室较年轻小鼠更大。

2.心脏重量/胫骨长度我们测量了小鼠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以表征其肥大程度。

数值越大,说明衰老程度越高。

我们选择胫骨长度作为量化对比标准,因为在小鼠发育成熟后,其长度不再发生变化。

3.左心室PAS染色我们使用PAS染色技术观察了小鼠左心室细胞横截面积大小。

这有助于确定心脏肥大是由细胞个体变大还是细胞数量变多所致。

4.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测定我们对雌性和雄性小鼠进行了分组,并选取每个动物的5个独立切片进行测量。

结果根据平均值计算。

我们选择了心肌细胞横截面积作为指标,通过选取一定面积区域并计算区域内细胞数量来进行测量。

5.RT-PCR测量心房利尿钠肽、脑钠素、肌浆网钙ATP酶的表达量我们对小鼠心脏部位进行取材,并使用RT-PCR技术测量心房利尿钠肽、脑钠素和肌浆网钙ATP酶的表达量。

6.Western测生长分化因子11在血浆的水平我们使用___技术测量了小鼠血浆中生长分化因子11的水平。

结果显示,老年小鼠的水平较年轻小鼠低。

三、认知功能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来评估小鼠的认知功能:1.Morris水迷宫实验我们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来评估小鼠的研究和记忆能力。

具体包括短期研究记忆能力、长期记忆能力、识别记忆和对新伙伴的认知能力。

2.海马裂解物中免疫印迹定量突触蛋白I、突触素、突触后密度蛋白我们使用免疫印迹技术在海马裂解物中定量突触蛋白I、突触素和突触后密度蛋白,以评估小鼠的突触功能。

衰老生物学

衰老生物学
推想动物在未达到成熟以前,修饰基因可以抑制对染色体 的任何有害作用。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修饰基 因的抑 制作用逐渐丧失,因而机体也就日渐衰老。 • 1969年,古特瑞补充了这种修饰基因理论,认为不同年龄 的动物对生殖所需要的能量不一样,机体越老需要的能量 越大。因而到了一定的年龄,能量不足的矛盾就出现了, 机体从此失去了生殖能力,逐渐衰老。
整理课件
(一)衰老基因假说
• 这种假说认为衰老是既定的遗传程序以时间为函数展开到 最后的必然结果。这种假说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带有一 份“自我摧毁”计划,在性成熟后的一定时期内就主动的 进行自我摧毁。
整理课件
(二)修饰基因假说
• 梅达沃在1952年提出了修饰基因(modified genes)假说,
整理课件
(三)密码限制学说
• 1971年斯特雷勒提出,机体在发育的不同阶段,调控蛋白质合成的一 个重要途径是各种基因编码同样的氨基酸所用的密码不同。如果在早 期发育的不同阶段,密码的使用发生了改变或其数目有限,那某些必 需基因产物的减少会导致衰老的发生。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三、衰老的标志
• 日历年龄:一个人从出生后按日历计算其年龄。 • 生理年龄:是指一定时期的生理发展水平所达到的年龄。
通常按日历年龄的大小来衡量一个人是处于儿童期、青少年期、 中年期或老年期,日常生活中诸如入学、参军、婚姻、离退休等也是 按照日历年龄依法办事。但个体差异大,如果仅用日历年龄作为衰老 的标志,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不难发现一个60岁的人可以像40岁的 那么充满活力,一个40岁的人却可能像70岁那样暮气沉沉,未老先衰 。
整理课件
三、衰老的标志
❖ 衰老的生物学标志就是在衰老过程中某种群内一定日历年 龄的个体普遍表现出的与年龄相关的形态、生理、生化等 方面的特征,亦即该年龄所特有的衰老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白发指数 民间还以白发的数量及白发的快慢作为老化度指标, 但白发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头发变白与衰老快慢并非一致关系, 白发虽是衰老的象征,但不一定代表衰老的程度。
5. 体表皱纹 皮肤皱纹随增龄而增加,民间常作为老化度指标。但 皱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体质肥胖者皱纹少,消瘦者皱纹多; 油性皮肤皱纹少,干性皮肤皱纹多;长期体力劳动、日光暴晒,面 颈部皱纹多,城市居民相对皱纹浅而少。
(1)比握力 比握力=握力(千克)/体重(千克)。测定数据分析:男 性50~59岁为0.5~1.0;60~69岁为0.4~0.7;70~79岁为0.3~0.5; 80岁以上为0.2左右。女性较男性,按同年龄段低0.1计算。 (2)曲髋肌肉力量 仰卧,双手抱头,双腿伸直,提高双下肢距床 面水平30厘米。如果保持10秒者得10分,每减少1秒扣除1分。 4.肺功能测定 以测定肺活量为主 5.布兰奇心功能指数 坐位测1分钟心率,然后测血压。布兰奇心功 能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100。正常范围110-160。 6.哈佛台阶试验 30次/分的频率上下台阶1-5分钟(台阶高度:男性 50厘米,女性42厘米),符合后测恢复期第2、3、5分钟前30秒脉搏。 心功能指数=登台阶持续时间(秒)×100/3个脉搏之和(次/分)。评 价:<55劣、55-64中、65-79良、80-89佳、>90优
3. 手掌生命线 相书说“生命线沟深而明显,不紊乱,向外包绕大 鱼际,是长寿相;线沟浅而短,走向紊乱,是短命相”。经生命线 实测,发现长寿组属长寿相的占68.8%,但60~69岁对照组属长寿相 的也占63.8%,两者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且60~69岁组中不可 能有63.8%的人将来会活到90岁以上,而现在90岁以上的有31.2%属 短命相。
早老基因
1996年报道了在“早老综合症”患者体内有一种 使人早老的基因,巳经被克隆。它是一种编码 DNA螺旋蛋白酶的基因,导致DNA复制和修复障 碍能加速端粒缩短。1904年发现第一例伟氏综合 症患者,即早老症。患者在20岁开始脱发,出现 多种老年病,活不到成年。至今世界上发现了200 多例。
二、生理功能测验
1.前屈试验 2.单腿闭目试验 人的平衡功能随着衰老而减退,受测者双手下垂,
闭上双眼,一腿直立,另一侧抬一脚离地面20厘米,根据不跌倒时 间的长短来判断。男性:30~39岁为9.9秒;40~49岁为8.4秒;50~ 59岁为7.4秒;60~69岁为5.8秒;70~79岁为3.3秒。女性比男性推迟 10岁,如40~49岁为9.9秒。 3.力量测定
长寿基因
近年来在醉毋、线虫、昆虫及喃乳动物中寻找长 寿基因有所发现。从醉母中已分离出与长寿和衰 老有关的许多基因。
在哺乳动物中也有长寿相关基因。例如人类白细 胞抗原HLA基因的某些位点与长寿有关。我国上 海地区报道了HLA-A9与长寿高度相关的资料。美 国科学家对长寿老人血样分析发现在第四号染色 体上存在一段与常人不同的区域约有100-500个基 因,其中可能含有人的长寿基因。
凋亡基因
P53 能开启不同的基因序列.当DNA不正常时, P53使凋亡基因开放,命令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 它除了命令细胞凋亡外还有抑癌的作用。细胞 中如果没有,人就会发生癌症早死;太多又会 使大量细胞凋亡而促进衰老。
生物学年龄测定或称老化度测定,是指通
过若干敏感指标的检测,来评价一个人目
前衰老的程度,并用以预测寿命及评价抗 衰老措施(药物的和非药物的)的效果。它是 伴随社会老龄化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
“手相和面相决定一生命运”的说法
1. 眉毫 古代文献,认为“血气盛则美眉,眉有长毫”,民间遂以 老年人有眉毫为长寿的象征。经对344例90~109岁长寿老人实际检 测,有眉毫者只占27.3%,而72.7%的长寿老人无寿眉或眉毫,并且 有眉毫的主要是男性。
2. 耳毫 耳毫是指从外耳道长出的长毛。相书上说:“眉毫不如耳 毫”,经对上述长寿老人实测结果,有耳毫的仅占9.3%,90.7%的 寿星没有耳毫,15例百岁老人仅1例有耳毫。
国内外学者们从形态学、生物学、心理学
等方面提出了上百个检测指标,但其可靠 程度均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国内有关老化度的测定指标
一、形态学指标
1.鼻毛白化率 双侧鼻孔内的鼻毛,较头发、眉毛预测衰老更为可 靠。一般分为V度:鼻腔内有1~2根白毛为Ⅰ度;1/3的鼻毛白化 为Ⅱ度;1/2的鼻毛白化为Ⅲ度;2/3鼻毛白化为Ⅳ度;90%以上 鼻毛白化为Ⅴ度衰老。人在30岁左右鼻毛开始变白,国内老人观 察数据分析:50~59岁为0~Ⅰ度;60~69岁为Ⅰ~Ⅱ度;70~79 岁为Ⅱ~Ⅲ度;80岁以上Ⅳ可使寿命延长。 有人认为SOD是抗衰老的酶,受第21对染色体上
的基因调节。但21好染色体SOD基因突变所致的 不是早衰,而是 “卢伽雷氏病”(肌萎缩性脊髓 侧索硬化症) 我国童君坦教授指出近年来从多个物种中找到了 与衰老相关的范因,他认为所谓“衰老基因”或 与衰老相关基因大多是执行日常功能的基因。 有的学者认为抑癌基因与癌基因在诱导衰老方面 起重要作用。
2.眉毛白化率 3.身高下降度 60岁后随增龄而下降,每年平均下降幅度:60~69
岁为0.17厘米;70~79岁为0.25厘米;80~89岁为0.35厘米;≥90岁 为0.46厘米。例如连续5年维持不变,说明5年内代谢基本维持平 衡,没有明显衰老。 4.老年斑 主要指老年疣。是一种良性表皮肿瘤,以分布在头、面、 手背部最多见。经实地观察发现:老年疣好发于油性皮肤(皮脂腺 分泌旺盛)的人,最早起自40多岁,到高龄时常满面黑斑;而干性 皮肤的长者,年逾百岁仍可无老年斑。老年斑虽属老化征象,但 不一定代表衰老的程度。 5. 角膜老年环 指双眼球瞳孔周围出现的乳白色环状圈,与脂质 沉积有关,该环出现表明脑动脉已有不同程度硬化。观察数据: 50岁前不出现角膜老年环,60~69岁从隐约可见到双眼1/3环; 70~79岁可见1/2环~2/3环;80岁以上出现2/3环到全环。
衰老的测定
年龄
(1)历法年龄:日历年龄,以时间表示出生后经 历期间的年龄;
(2)生物学年龄:根据人体生理学或解剖学上发 育与衰老的状况推算的年龄
主要衰老学说
遗传学说是最重要的衰老学说,以遗传控制程 序论为代表。这个控制机制随着年龄增长而减 弱最终导致衰老。近代分子生物学巳肯定遗传 基因是主宰生物衰老及自热寿限的决定因素。 己经研究了与衰老有关的增殖基因、衰老基因、 长寿基因和凋亡基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