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罩标准

合集下载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是针对机械设备防护罩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一系列行为的安全性标准。

该标准的制定旨在防止操作人员接触危险的运动部分,避免发生夹压、割伤等事故,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正常生产。

本文将从标准的背景、目的、范围、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设计和制造要求、安装和使用要求、监督和检查八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标准的背景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设备运行过程中,运动部分可能会产生夹压、割伤等事故,给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

二、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机械设备防护罩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环节,确保防护罩能够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受到伤害。

同时,提高企业的生产安全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防护罩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机床、液压设备、传动设备等。

不适用于手提式或移动式机械设备的防护罩设计。

四、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1.机械设备: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运动的机械部件组成的机器,如机床、液压设备等。

2.防护罩:指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用于隔离危险运动部件的装置。

3.运动部件:指在机械设备中需要运动的部件,如转轴、滑块等。

4.安全距离:指防护罩与危险运动部件之间的最小距离。

五、一般要求1.防护罩的设计应符合安全标准,具备相应的安全性能,如耐压、耐冲击等。

2.防护罩的材料应选择无毒、无害、不易燃的材料,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3.防护罩的结构应简单、紧凑,方便安装和维护。

4.防护罩的颜色应醒目,便于操作人员识别和注意。

5.防护罩的重量应合理,避免过重导致操作困难或过轻导致无法有效隔离危险。

六、设计和制造要求1.防护罩的设计应遵循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要求,确保能够有效隔离危险运动部件。

GB8196-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8196-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8196-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自1988-5-1 起执行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为保护操作者人身安全而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的各种防护罩。

本标准为防护罩的设计、制造、安装提供主要技术依据。

1 名词1.1 危险区域(hazardous location)人体进入后,可能引起致伤危险的空间区域。

1.2 防护罩的安全距离(safety distance of guard)防护罩外缘与危险区域之间的直线距离。

2 技术要求2.1 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

2.2 防护罩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一般应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也可用其他材料制造。

2.3 防护罩应尽量采用封闭结构,当现场需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其安全距离和网眼的开口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2.3.1 为防止指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6.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35mm。

2.3.2 为防止手指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12.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92mm(见图1)。

图1a-网眼尺寸;b-安全距离2.3.3 为防止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20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35mm(见图2)。

图2a-网眼尺寸;b-安全距离2.3.4 为防止上肢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张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47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460mm(见图3)。

图3a-网眼尺寸;b-安全距离2.3.5 为防止足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防护罩底部与地面(或站立台面)的间隙应小于76mm,安全距离应小于150mm(见图4)。

图4a-网眼尺寸;b-安全距离2.4 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固定式防护罩,经常进行调节和维护的运动部件,应优先采用联锁式防护罩,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开启式或可调式防护罩。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为操作者人身安全而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的各种防护罩; 本标准为防护罩的设计、制造、安装提供主要技术依据;1 名词1.1危险区域hazardous location人体进入后,可能引起致伤危险的空间区域;1.2防护罩的安全距离safety distance of guard防护罩外缘与危险区域之间的直线距离;2 技术要求2.1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2.2防护罩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一般应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也可用其他材料制造;2.3防护罩应尽量采用封闭结构,当现场需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其安全距离和网眼和开口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2.3.1为防止指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6.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35mm;2.3.2为防止手指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12.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92mm见图1;图1a网眼尺寸 b安全距离Y7101图2a网眼尺寸 b安全距离Y71022.3.3为防止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的短轴尺寸应小于20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35mm见图2;国家标准局1987-09-21批准1988-05-01实施2.3.4为防止上肢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47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460mm见图3;图3 a网眼尺寸 b安全距离Y7201图4 a网眼尺寸 b安全距离Y72022.3.5为防止足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防护罩底部与地面或站立台面的间隙应小于76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50mm见图4;2.4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固定式防护罩,经常进行调节和维护的运动部件,应优先采用联锁式防护罩,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开启式或可调式防护罩;2.5防护罩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不应成为新的危险源;2.6防护罩不应影响视线和正常操作,应便于设备的检查和维修;2.7当防护罩需涂漆时,应按GB6527.2-86安全色使用导则执行;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局提出;本标准由吉林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徐世荣、唐石河;GB8196-87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安全要求编制说明一、制订本标准的意义在生产和维修过程中,由于生产设备设计缺陷,防护不当或没有防护而造成的各类伤亡事故是比较严重的,长期以来机械伤害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没从治“本”上入手,即从设计上采用安全防护措施以致使许多带有隐患的机构设备不断投入生产;据日本劳运劳灾协会调查在机械伤害事故中其中因防护缺陷没有防护、防护不良、保持不良等而造成的碰撞、冲击、刺伤、跌倒等各类事故约占机械伤害事故的71.56%,可见机械伤害事故中主要原因是由于防护不当而引起的;我国各种伤亡事故统计中,虽然事故原因分析不够详细,但在机械伤害事故中,多数事故皆因防护不当造成的;但是,目前我国各类生产设备的专用安全防护设计标准十分缺乏,大多数包括在产品标准之中,就是在三大规程中规定也不尽全面,在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第四章第三十二条中规定“传动带、明齿轮、砂轮、电锯、接近于地面的联轴节、转轴、皮带轮和飞轮等危险部分,都要安设防护装置”;建设安全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第64条规定“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裸露的带电导体应安装于碰不着的场所,或者设置安全遮栏和明显的警告标志”;第八十八条“安全、拆洗、试运和修理机器的时候,应该对各种转动部分采取临时性防护措施;一切和工作无关的人员都不许接近”;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技术要求因而出厂时设备存在的隐患,由使用厂家去配备安全防护罩,带来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下述五个方面:1.不带防护装置的机械与设备,出厂时就存在隐患,造成先天不良如使用单位不能及时采用措施,即成为事故根源;2.如使用单位予以治理,即需进行二次设计,重复劳动,即要考虑整体结构;又要考虑外观,周期长,浪费人力、物力、财力;3.如设计不当,即破坏设备强度,又影响设备外观质量;4.单个治理,不利于安全防护罩的标准化,系列化生产;5.有些设备,因空间尺寸限制根本无法安装防护罩;上述这些原则规定既无定量的东西,又无具体标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监察人员都希望有一个通用的安全准则,以便在实践中有所遵循;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都做了具体规定,有些国家还以法规形式规定了产品设计的安全防护要求,如日本制订了“劳动安全法”,美国制订了“职业安全卫生法”,西德DIN31000,规定了安全形态的一般原则DIN31001符合安全的结构尺寸,英国标准协会BS5304机械防护装置的常规标准等等都比较具体规定了防护原则,防护要求、安全距离等内容,这无疑对防止机械伤害事故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为了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和适应国际上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需要,制订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标准是完全必要的;二、制定本标准的依据由于本标准适用范围广泛,加之各种使用场合的具体情况较为复杂,本标准提出了防护罩的设计原则及最低安全要求,但是过多的定量要求不仅给实际执行中带来困难有些也没有必要,此为我们本着人类工效学原则,能以人体有关数据为依据,该定量的给出定量尺寸,一般的要求只规定了定性要求,以便贯彻执行,且保证标准具有一定的约束力;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又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水平是制定本标准的原则之一,我们本着对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标准等效采用和参照采用的原则,在主要内容上与国际上协调一致,力争达到国外先进国家标准水平,结合我们实际数据及我国的现状,力求使本标准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要求;为了从根本上防止机械伤害的隐患,就要求从设计上入手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好在设备出厂时必须带有安全可靠的各种防护罩,以消防设备带来的隐患;以法规形式规定不带防护罩的机器不准出厂,这样有四条优点:1.由制造厂设计和安装的防护罩,更能符合机构设计的整体要求,便于标准化、系统化、安全可靠性高;2.由制造厂直接设计和安装的防护罩比用户厂自己改造成本低,经济耐用;3.提高机器的强度和整体性和外观质量;4.避免了因空间尺寸限制有些旧设备无法安装防护罩的弊病;标准中根据危险点的种类和使用场合不同,规定了最小尺寸和安全距离,这样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考虑了经济性;本标准在防护罩材质和结构方面没做了严格规定,但也不妨碍操作,保证足够的强度,能防止操作人员意外情况下受机构伤害为原则;为此,设计防护罩时必须充分考虑机构危险部位的实际情况及受力状况、对于可能产生的飞击物和自身松脱物件能起到防护作用,除防止正常运转时的绞碾、挤压、夹伤、碰撞、触及的危险外,还应保证意外情况下的伤害;这就要求在下列情况下能起到防护作用;a.由于静力或动力的荷载;b.由于液体气体的作用;c.由于热的影响;d.由于特殊气侯影响冰、雪产生的荷载;e.受到震动、撞击以及其它预料之外荷载,如由于原材料缺陷、磨损、或超载而飞出或脱落的零部件及工具等;综上所述,造成机械伤害的原因主要来自机械零部件的运动;基本上包括旋转运动、滑动或往复运动,或这些动词的复合运动,所以机构设备的主要危险可归纳为以下四类:1.旋转运动:主要指旋转零部件和单独运转的部件;a.主轴、联轴节、卡盘、丝杠、光杠等这些零部件即使在低速旋转时,也都构成危险源;b.突出部分和孔洞部分;有些旋转零部件,由于含有突出部分和孔洞部分而具有更大的危险;如风扇、叶片、带辐条的滑轮、链轮、齿轮和飞轮、搅拌机和拍打器杠杆、离心机框架,突出键、调整螺钉开口销等;c.砂轮和刀具:各种形状和砂轮和各式各样的刀具、圆锯、铣刀刨削和开榫机床等;d.零件之间以相外方向旋转,如在互相齿合的齿轮上旋转的铣刀上、混合辊轴和压延辊之间;e.在旋转方向和切线方向之间运行的零部件,如动力传送带及其滑轮、链条链轮间、齿条齿轮、滑轮和绳索间,绞盘、绞筒等;f.在旋转的和固定的零件之间,如带辐条的手轮、飞轮与床身,蜗轮与蜗杆之间、砂轮与外壳之间等;2.往复运动或滑动;3.旋转运动和滑动引起的复合运动,如用于凸轮传动机构的复合运动;连杆与滚轮之间;4.振动:有些机械零件在运动中可能产生类似于钟摆的运动,如蛙式打夯机、纺织机等;a.接触型:锻锤的锤头、冲床的滑座,压力机闭合罩、切纸机、剪板机等;b.超过型、如龙门刨床的工作台与床身牛头刨床的刀具和工件等;对存在断裂和崩裂危险的高速旋转的部件,安装和上罩时必须使碎片控制在罩内;总之,所有用于传递能量或运动的机器和设备的活动部件,都应从安全角度进行设计、制造、安装;在必须设防护罩时,应足以防止接触所能引起事故的任何危险,尤其是由于活动部件的相对运动、速度、所产生的能量,以及在这些部件所造成的碰撞、断裂、挤压而引起的各种事故;为保障安全可靠,在设计防护罩时尽可能采用固定式防护罩,它应能保证防止运动部件使用时产生的物理和化学方面的能量扩散,这种防护罩采用专门设施固定,使用专用工具方能拆卸;然而,为了调整和维修方便,也可采用活动式防护罩和开启式防护罩,应采用一定联锁机构,当防护罩闭合之前,活动部件不能作任何的运动,只有闭合后才能正常运转,防护罩一理开启,活动部件就停止运转;对于其它场合,可采用防护罩以防止人员靠近,如灼热、酸腐蚀及触电危险等危险场所,当然对严重重腐蚀,有操作危险、火灾及辐射等物质的防护均属特殊防护,不在本标准范围之例;防护罩是用来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预防在生产过程中活动部件可能造成的危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只要操作工可能触及到的活动部件,在防护罩没闭合前,活动部件就不可能运转;2.采用固定防护罩时,操作工触及不到运转中的活动部件;3.防护罩与活动部件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隙,避免防护罩和活动部件之间的任何接触;4.防护罩牢固的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拆卸、调节时必须使用工具;5.开启式防护罩打开时或某一部分失灵时,应使活动部件不能运转或在运转中的部件停止运动;6.使用所有的防护罩不允许给生产场所带来新的危险;7.不影响操作,在正常操作或维护保养时不需拆卸防护罩;8.防护罩必须坚固可靠,以避免与活动部件间接触造成的损坏和工作飞脱造成的伤害;9.一般防护罩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需作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1500牛顿力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机械设备防护罩检查标准一、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

二、防护网罩应有足够的强度、钢度,一般应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条件下,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制造。

三、防护网罩应尽量采用封闭结构,当现场需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其安全距离和网眼的开口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为防止手指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6.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35mm。

2.为防止指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12.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92mm。

3.为防止手掌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20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35mm。

4.为防止上肢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47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460mm。

5.为防止足误通过造成伤害时,防护罩底部与地面(或站立台面)的间隙应小于76mm,安全距离应小于150mm。

6.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固定式防护罩,经常进行调节和维护的运动部件,应优先采用连锁式防护罩,条件不允许时,应采用开启式或调节式防护罩。

7.防护罩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

8.防护罩不应影响视线和正常操作,且便于设备的检查和维修。

四、主机传动部位的防护罩需齐全。

五、有液力传动的高速旋转配件部位,防护罩需使用1—1.5mm钢板制作,严禁用其他材料替代;十字滑块、蛇形簧联轴器等低速转动的部位,需使用30×30mm扁钢制作拉筋,并使用网孔不得大于10mm的钢板网焊接制作,两侧距传动轴部加装的护板与护罩成一体,护罩与传动件间距应大于35mm。

六、防护装置焊接部位应打磨光滑,无毛刺棱角,避免伤人。

防护罩安全标准

防护罩安全标准

防护罩安全标准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防护罩安全标准(1)对各种机械的传动带、明齿轮、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人体的部位都必须有完好的防护设施。

①?皮带轮:安装皮带轮要注意松紧程度,装得太紧,致使皮带拉断,装得太松会影响机器正常转动。

对于皮带传动的防护有两种方法:一是用防护罩将皮带安全遮盖,二是使用栅档防护,使皮带在转动中避免人体与皮带轮的危险部位接触。

②?齿轮:在齿轮传动中最危险处是齿轮啮合部位,以及齿轮的轮辐间的空隙处,为了避免齿轮传动所发生的危险必须装有防护罩,并要将齿轮全部遮盖封闭对齿轮传动、摩擦轮传动的防护都应根据其特点分别在啮合区域安装防护装置,有可能的应将齿轮装入全封闭的机座内。

而摩擦轮表面光滑,因此可不用整体式防护,而仅局部防护其接触部位即可。

③链传动:链传动的危险部位是在链条进入链轮之处,在距离地面2 m以内并露在机座以外的链条传动系统,均应装设防护罩。

④?轴:所有凸出于轴面或是不平滑的附体,如:键、固定螺钉等,露头固定螺钉尤其有害,在生产中,有可能将人的衣服卷住,而发生伤害,因此必须安装防护轴套。

对于转动轴在离开地面高度2 m以内,除置于机器内部者外,其余露出部分必须全部加以遮盖,防护。

⑤?联轴器:转动轴的联轴器所发生的危险基本与轴相类似,但其严重程度比轴更大,因表面光洁度比轴差。

安全的联轴器必须无凸出的不平整部分,螺栓头及螺母均应埋头在联轴器内,或者设计时将联轴器外径边缘大于螺栓紧固尺寸。

总之联轴器在转动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部位,都必须有档板罩盖等防护措施。

(2)防护罩标准:①防护罩应尽量采用封闭结构,当现场需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其安全距离和网眼和开口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②为防止指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6.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35mm。

③为防止手指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12.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92mm④为防止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的短轴尺寸应小于20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35mm⑤为防止上肢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47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460mm⑥为防止足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防护罩底部与地面(或站立台面)的间隙应小于76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50mm。

防护罩安全标准

防护罩安全标准

防护罩安全标准(1)对各种机械的传动带、明齿轮、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人体的部位都必须有完好的防护设施。

①皮带轮:安装皮带轮要注意松紧程度,装得太紧,致使皮带拉断,装得太松会影响机器正常转动。

对于皮带传动的防护有两种方法:一是用防护罩将皮带安全遮盖,二是使用栅档防护,使皮带在转动中避免人体与皮带轮的危险部位接触。

②齿轮:在齿轮传动中最危险处是齿轮啮合部位,以及齿轮的轮辐间的空隙处,为了避免齿轮传动所发生的危险必须装有防护罩,并要将齿轮全部遮盖封闭对齿轮传动、摩擦轮传动的防护都应根据其特点分别在啮合区域安装防护装置,有可能的应将齿轮装入全封闭的机座内。

而摩擦轮表面光滑,因此可不用整体式防护,而仅局部防护其接触部位即可。

③链传动:链传动的危险部位是在链条进入链轮之处,在距离地面2 m以内并露在机座以外的链条传动系统,均应装设防护罩。

④轴:所有凸出于轴面或是不平滑的附体,如:键、固定螺钉等,露头固定螺钉尤其有害,在生产中,有可能将人的衣服卷住,而发生伤害,因此必须安装防护轴套。

对于转动轴在离开地面高度2 m以内,除置于机器内部者外,其余露出部分必须全部加以遮盖,防护。

⑤联轴器:转动轴的联轴器所发生的危险基本与轴相类似,但其严重程度比轴更大,因表面光洁度比轴差。

安全的联轴器必须无凸出的不平整部分,螺栓头及螺母均应埋头在联轴器内,或者设计时将联轴器外径边缘大于螺栓紧固尺寸。

总之联轴器在转动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部位,都必须有档板罩盖等防护措施。

(2)防护罩标准:①防护罩应尽量采用封闭结构,当现场需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其安全距离和网眼和开口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②为防止指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6.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35mm。

③为防止手指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12.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92mm④为防止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的短轴尺寸应小于20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35mm⑤为防止上肢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47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460mm⑥为防止足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防护罩底部与地面(或站立台面)的间隙应小于76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50mm。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1、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

2、防护罩应尽量采用封闭机构,当需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防止手指尖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6.5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35mm。

2)防止手指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12.5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92mm。

3)防止上肢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47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460mm。

4)防止足尖误通过造成伤害时,防护罩底部与地面(或站立平台)的间隙应小于76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50mm。

3、制作后的防护罩应双面刷涂黄色漆,于防护罩的顶部中间部位刷涂旋转方向(白色)箭头,箭头大小视防护罩的大小而定,箭头的长度小于0.5倍防护罩长度,箭头的宽度小于0.2倍防护罩宽度。

4、机械设备防护罩,应采用固定式防护罩,经常进行调节和维护的运动部件,应优先采用联锁式防护罩,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开启式或可调节式防护罩。

5、防护罩表面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严禁产生新的危险源。

组装前从每个零部件内部清除全部加工垃圾,如金属切削、填充物等,应从内外表面清除所有轧屑。

6、防护罩设计不影响视线和正常操作,便于设备的检查和维修,便于运行人员的巡视检查。

7、当防护罩需涂漆时,应按GB 6527.2-86《安全色使用导则》执行。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装要求1、所有的轴端安装防护装置,转动机械的防护罩包括转动机械的全部外露转动部分的防护罩,含转动机械的联轴器、传动皮带、机械密封等处(或盘根)等所有转动部分;2、所有做旋转或振荡运动的杠杆、凸轮、传动装置或轴安装防护装置;3、所有的传送带安装防护栏(尤其要注意传送带下面)、头尾部滚筒的封闭装置;4、所有的皮带传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安装防护装置;5、所有正常情况下能够伸手摸到运动部件安装防护装置或封闭;6、如果无法给这些设备安装有效的防护装置,应将它们封闭起来。

安全防护罩标准

安全防护罩标准

安全防护罩标准按照GB8196-2003《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要求,制定本标准:一、机械设备防护罩安装要求1、所有的轴端安装防护装置,转动机械的防护罩包括转动机械的全部外露转动部分的防护罩,含转动机械的联轴器、传动皮带、机械密封等处(或盘根)等所有转动部分;2、所有做旋转或振荡运动的杠杆、凸轮、传动装置或轴安装防护装置;3、所有的传送带安装防护栏(尤其要注意传送带下面)、头尾部滚筒的封闭装置;4、所有的皮带传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安装防护装置;5、所有正常情况下能够伸手摸到运动部件安装防护装置或封闭;6、如果无法给这些设备安装有效的防护装置,应将它们封闭起来二、机械设备防护罩的安全要求1、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

2、防护罩应尽量采用封闭机构,当需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防止手指尖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6.5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35mm。

2)防止手指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12.5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92mm。

3)防止上肢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47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460mm。

4)防止足尖误通过造成伤害时,防护罩底部与地面(或站立平台)的间隙应小于76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50mm。

3、制作后的防护罩应双面刷涂黄色漆,于防护罩的顶部中间部位刷涂旋转方向(白色)箭头,箭头大小视防护罩的大小而定,箭头的长度小于0.5倍防护罩长度,箭头的宽度小于0.2倍防护罩宽度。

4、械设备防护罩,应采用固定式防护罩,经常进行调节和维护的运动部件,应优先采用联锁式防护罩,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开启式或可调节式防护罩。

5、防护罩表面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严禁产生新的危险源。

组装前从每个零部件内部清除全部加工垃圾,如金属切削、填充物等,应从内外表面清除所有轧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防护罩标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安全防护罩标准
按照罩安全标准》要求,制定本标准:
一、机械设备防护罩安装要求
1、所有的轴端安装防护装置,转动机械的防护罩包括转动机械的全部外露转动部分的防护罩,含转动机械的联轴器、传动皮带、机械密封等处(或盘根)等所有转动部分;
2、所有做旋转或振荡运动的杠杆、凸轮、传动装置或轴安装防护装置;
3、所有的传送带安装防护栏(尤其要注意传送带下面)、头尾部滚筒的封闭装置;
4、所有的皮带传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安装防护装置;
5、所有正常情况下能够伸手摸到运动部件安装防护装置或封闭;
6、如果无法给这些设备安装有效的防护装置,应将它们封闭起来
二、机械设备防护罩的安全要求
1、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

2、防护罩应尽量采用封闭机构,当需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防止手指尖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安全距离不应小于35mm。

2)防止手指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安全距离不应小于92mm。

3)防止上肢误通过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47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460mm。

4)防止足尖误通过造成伤害时,防护罩底部与地面(或站立平台)的间隙应小于
76mm,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50mm。

3、制作后的防护罩应双面刷涂黄色漆,于防护罩的顶部中间部位刷涂旋转方向(白色)箭头,箭头大小视防护罩的大小而定,箭头的长度小于倍防护罩长度,箭头的宽度小于倍防护罩宽度。

4、械设备防护罩,应采用固定式防护罩,经常进行调节和维护的运动部件,应优先采用联锁式防护罩,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开启式或可调节式防护罩。

5、防护罩表面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严禁产生新的危险源。

组装前从每个零部件内部清除全部加工垃圾,如金属切削、填充物等,应从内外表面清除所有轧屑。

6、防护罩设计不影响视线和正常操作,便于设备的检查和维修,便于运行人员的巡视检查。

三、整改要求:
各分厂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整改,5天后将进行检查,对整改不力或不符合标准的分厂严厉问责,并每项处罚50元。

生产安环处
2015年5月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