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4)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化学2.生物大分子蛋白质一、名词解释1、等电点2、等离子点3、肽平面4、蛋白质一级结构5、蛋白质二级结构6、超二级结构7、结构域8、蛋白质三级结构9、蛋白质四级结构10、亚基11、寡聚蛋白12、蛋白质变性13、蛋白质沉淀14、蛋白质盐析15、蛋白质盐溶16、简单蛋白质17、结合蛋白质18、必需氨基酸19、同源蛋白质二、填空题1、某蛋白质样品中的氮含量为0.40g,那么此样品中约含蛋白g。
2、蛋白质水解会导致产物发生消旋。
3、蛋白质的基本化学单位是,其构象的基本单位是。
4、芳香族氨基酸包括、和。
5、常见的蛋白质氨基酸按极性可分为、、和。
6、氨基酸处在pH大于其pI的溶液时,分子带净电,在电场中向极游动。
7、蛋白质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
8、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除外,均含有手性α-碳原子。
9、天然蛋白质氨基酸的构型绝大多数为。
10、在近紫外区只有、、和具有吸收光的能力。
11、常用于测定蛋白质N末端的反应有、和。
12、α-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色化合物。
13、脯氨酸与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色化合物。
14、坂口反应可用于检测,指示现象为出现。
15、肽键中羰基氧和酰胺氢呈式排列。
16、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缩写是。
1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主要靠和维系;空间结构则主要依靠维系。
18、维持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次级键包括、、和等。
19、常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包括、、、和等。
20、β-折叠可分和。
21、常见的超二级结构形式有、、和等。
22、蛋白质具有其特异性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排列顺序。
23、蛋白质按分子轴比可分为和。
24、已知谷氨酸的pK1(α-COOH)为,pK2(γ-COOH)为,其pK3(α-NH3+)为,其pI为。
25、溶液pH等于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
三、简答题1、简述蛋白质α-螺旋的结构特点。
2、简述氨基酸差异对α-螺旋稳定的影响。
3、简述蛋白质β-折叠的结构特点。
4、简述引起蛋白质沉淀的因素。
生化试题第四套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试题(4)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A1、A2型题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离子交换层析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物质正确答案是:( )A.在两相的吸附不同B.在两相的溶解不同C.离子交换不同D.分子大小不同E.极性不同2.电渗作用是指正确答案是:( )A.在电场中液体对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B.是指每厘米.长支持物的电压降C.是指支持物的吸水性D.是指电泳槽两边水位不平衡E.以上均不对3.火焰光度法测定物质浓度是属于正确答案是:( )A.吸收光谱分析法B.发射光谱分析法C.散射光谱分析法D.分光光度分析法E.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4.可见波长范围是:正确答案是:( )A.340~600nmB.340~760nmC.400~760nmD.440~700nmE.500~720nm5..血清蛋白电泳时通常用PH8.6缓冲液,此时各种蛋白质带有的电荷为正确答案是:( )A.白蛋白带正电荷,其他蛋白带负电荷B.白蛋白带负电荷,其他蛋白带正电荷C.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均带负电荷D.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均带正电荷E.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均不带电荷6.人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图谱中泳动最快的是正确答案是:( )A.白蛋白B.α1球蛋白C.α2球蛋白D.β球蛋白E.r球蛋白7.急性时相反应时含量下降的是正确答案是:( )A.α1-抗胰蛋白酶B.C-反应蛋白C.前白蛋白D.铜蓝蛋白E.以上都不是8.引起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最重要的因素是正确答案是:( )A.血脂水平增加B.肠道蠕动增强C.血糖水平增加D.下丘脑受刺激E.肾上腺素的释放9..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多少时间前的血糖水平正确答案是:( )A.1-2dB.1-2周C.3-4周D.5-6周E.6-10周10.符合非糖尿病的是正确答案是:( )A.某患者空腹血糖升高,GHb增加B.某患者空腹血糖升高,GHb增加不明显C.某患者空腹血糖正常,GHb正常D.某患者空腹血糖正常,GHb升高E.某患者空腹血糖正常,GHb下降11.降糖激素为正确答案是:( )A.肾上腺素B.生长素C.胰岛素D.甲状腺素E.胰高血糖素12.血清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正确答案是:( )A.VLDL LDL CM HDLB.HDL VLDL LDL CMC.LDL HDL VLDL CMD.CM VLDL LDL HDLE.LDL VLDL HDL13.乳糜微粒中脂质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正确答案是:( )A.甘油三酯B.胆固醇C.载脂蛋白质D.磷脂E.糖脂14.进行预染脂蛋白琼脂糖电泳后,自阴极起脂蛋白区带依次为正确答案是:( )A.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CMB.α-脂蛋白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CMC.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α-脂蛋白CMD.CM α-脂蛋白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E.CM 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α-脂蛋白15.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正确答案是:( )A.CM升高B.VLDL升高C.LDL升高D.LDL及VLDL升高E.CM及VLDL升高16.已知某种酶的Km值为0.05mol/L,试问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底物浓度应是多少正确答案是:( )A.0.04mol/LB.0.8mol/LC.0.2mol/LD.0.05mol/LE.0.1mnol/L17.酶促反应初速度时正确答案是:( )A.V与[S]成正比B.V与[I]成正比C.V与Km成正比D.与ABC均无关E.以上均不对18.酶的活性是:正确答案是:( )A.酶的催化反应B.酶自身的变化C.酶元变成酶的过程D.酶的催化能力E.酶的重要性19.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正常值表明为正确答案是:( )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无酸碱平衡紊乱20.正常人血浆钠的含量为正确答案是:( )A.2.12-2.75mmo1/LB.135~145mmol/LC.3.5-5.5mmol/LD.96-11Ommol/LE.0.96-1.62mmol/L21.实际碳酸氢盐(AB)等于标准碳酸氢盐(SB),二者小于正常值,表明为正确答案是:( )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无酸碱平衡紊乱22.氧含量是指正确答案是:( )A.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B.物理溶解的氧量C.血液与大气接触后,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量D.循环过程中,血液释放到组织的氧量E.隔绝空气条件下,血液中实际的含氧量23.正常人血浆磷的含量为正确答案是:( )A.2.12-2.75mmo1/LB.135~145mmol/LC.3.5-5.5mmol/LD.96-11Ommol/LE.0.96-1.62mmol/L24.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可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出现手足抽搐正确答案是:( )A.血浆[H↑<+>]↑B.血浆[Ca2+]↑C.血浆[K↑<+>]↑D.血浆[Ca2+]↓E.血浆[K↑<+>]↓25.影响肠道钙吸收的最主要因素是正确答案是:( )A.肠腔内pHB.食物含钙量C.食物性质D.肠道草酸盐含量E.体内1,25-(OH)2D3含量26..PTH的作用为抑制正确答案是:( )A.溶骨B.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C.肠钙吸收D.1,25-(OH)2D3形成E.腺苷酸环化酶活性27.以下哪些生化检测结果可见于缺铁性贫血A. 血清铁增多B. 血清铁降低C. 血清铁正常D. 血清铁结合力降低E.叶酸缺乏28..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不升高常见于正确答案是:( )A.急性黄疸性肝炎B.慢性活动性肝炎C.肝硬化D.胆结石症E.溶血性贫血29.何种酶检查对肝病早期诊断有较大价值正确答案是:( )A.γ-GTB.ASTC.ALTD.ALPE.AKP30.当肝细胞有轻度损伤时,首先影响胆红素代谢的是胆红素的正确答案是:( )A.结合B.摄取C.排泄-----正确答案D.肠肝循环E.合成31.合成胆汁酸的原料是正确答案是:( )A.甘油三醋B.胆固醇C.胆红素D.磷脂E. 胆素原32.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些蛋白结合,以复合物形式存在、运输:正确答案是:( )A.白蛋白B.α球蛋白C.β球蛋白D.γ球蛋白E.纤维蛋白原33.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最好指标是正确答案是:( )A.血浆总T<3>,T<4>浓度B.甲状腺I<131>摄取率C.血浆游离甲状腺素浓度-----正确答案D.血浆甲状腺素结合能力E.以上都不对34.Addison病患者不会出现正确答案是:( )A.血浆皮质醇水平增高B.ACTH增加C.皮肤黑色素增多D.低血糖E.蛋白质代谢异常35.肾脏要排出体内代谢废物,尿量至少应大于正确答案是:( )A.500ml-B.1000mlC.1500mlD.300m1E.100ml36.何种分子量的蛋白质完全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正确答案是:( )A.1万~2万B.2万~3万D.4万~5万E.>7万37.肾小球滤过率用下述哪种单位表示正确答案是:( )A.%B.mg/100mlC.mmol/LD.ml/minE.L/24h38.肾小管性蛋白尿和肾小球性蛋白尿区别在于正确答案是:( )A.前者尿中β2-M增高B.后者尿中仅β2-M增高C.前者尿中以白蛋白增高为主D.后者尿β2-M及白蛋白均增高E.以上都不对39.诊断心肌梗死最特异敏感的指标是正确答案是:( )A.CK-MBB.CJ-MMC.CK-BBD.CDHE.LDH140.急性心肌梗塞患者LD活力往往升高,阳性率达90-95%其中以下列哪一组为主正确答案是:( )A.LD1和LD2B.LD2和LD3C.LD3和LD4D.LD4和LD1E.LD5和LD441.某试验测定中发现下列情况而引起误差,哪项适于偶然误差正确答案是:( )A.天平的两臂不等长B.整个分析中存在干扰物C.血清量加错D.吸管未经校正E.砝码未经校正42..Westgard质控处理规则可以检查实验室的正确答案是:(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E.恒定误差43.Levy-Jenning质控图中用来确定值限的是正确答案是:( )A.标准差B.标准误C.变异系数D.平均值和标准差E.变异指数44.目前测K+、Na+、Cl-的所有方法中最为常用和准确的方法是正确答案是:( )A. 火焰光度法B. 化学测定法C. 离子选择电极法D. 原子分光光度法E. 络合滴定法45.某实验室在室间质评中测定Alb的结果为45.6g/L,Alb的靶值为47.5,CCV为7.5,则该项目的VIS为正确答案是:( )A. 56B. 53C. 35D. 65E. 6O46.以下几项正常人参考值,哪一项显然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A.钙2.25~2.75mmol/LB.钾3.8~5.6mmol/LC.尿素氮1.80~6.78mmol/LD.葡萄糖3.92~6.16mmol/LE.总蛋白6.O~8.0g/L47.下列关于铜蓝蛋白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A.含铜的氧化酶B.分子中的铜可与肠道吸收的铜交换C.使血浆中Fe↑<2+>转变成F e↑<3+>D.在分子氧存在时呈蓝色E.和体内铁的运输和运动有关48.在VLDL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正确答案是:( )A.其中含有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胆固醇酶B.是血液中第二种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C.在肝脏合成D.其中的ApoCⅡ激活LPL促进VLDL的代谢E.负责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49.对结合胆红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正确答案是:( )A.主要是葡萄糖醛酸胆红素B.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C.水溶性大D.随正常人尿液排出E.阻塞性黄疸时增高50.降钙素(CT)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中应除外正确答案是:( )A.肝B.骨C.肠道D.肾E心肌2、B1型题答题说明:A、B、C、D、E是备选答案,下面是两道考题。
山东大学生物化学期末试题4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4)一、名词解释(20)1、差向异构体:两个单糖仅仅在一个手性碳原子上构型不同的,互称为差向异构体。
2、限制性内切酶:一种在特殊核甘酸序列处水解双链DNA的内切酶。
Ⅰ型限制性内切酶既能催化宿主DNA 的甲基化,又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而Ⅱ型限制性内切酶只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
3、等电聚焦电泳:等电聚焦电泳是一种自由界面电泳,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各种蛋白质将移向并聚焦(停留)在等于其等电点的PH处,形成一个很窄的区带的一种电泳技术。
3、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增色效应:当双螺旋DNA熔解(解链)时,260nm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减色效应:随着核酸复性,紫外吸收降低的现象。
4、变性和复性:(蛋白质)变性: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济以及一些变性济的作用时,次级键受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
复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变性的生物大分子恢复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构象的现象。
5、蛋白质结构域:在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内的独立折叠单元。
结构域通常都是几个超二级结构单元的组合。
6、酶转换数:是一个动力学常数,是在底物处于饱和状态下一个酶(或一个酶活性部位)催化一个反应有多快的测量。
催化常数等于最大反应速度除以总的酶浓度(υmax/[E]total)。
或是每摩酶活性部位每秒钟转化为产物的底物的量(摩[尔])。
7、Edman降解:Edman化学降解法是Edman P1950年提出的,最初用于N-末端分析,称之为PITC法。
8、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特别是球状蛋白质中经常可以看到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元件(主要是alpha螺旋和beta 折叠)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种类不多的,有规则的二级结构组合或者二级结构串,在多种蛋白质中充当三级结构的构建,称之为超二级结构。
9、酸败:天然油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这种现象为酸败。
生物化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肝脏的化学组成,正确的是A、肝内的蛋白质完全参与酶的组成B、酮体不仅在肝中生成,也可在肝中分解利用C、糖异生的葡萄糖-6-磷酸酶只在肝中存在D、肝细胞内主要成分是糖原E、氨基甲酰合成酶只存在于肝内正确答案:C2、下列中,次级胆酸是A、甘氨鹅脱氧胆酸B、牛磺鹅脱氧胆酸C、牛磺胆酸D、甘氨胆酸E、甘氨脱氧胆酸正确答案:E3、关于酶的共价磷酸化错误的是A、磷酸化和去磷酸部是酶促反应B、磷酸化部位是在活性中心,所以改变了酶的活性C、磷酸化时消耗ATPD、磷酸化发生在特定部位E、磷酸化或去磷酸时还可伴有亚基的聚合和解聚正确答案:B4、关于基因表达的概念描述,最确切的是A、DNA复制的过程B、RNA转录的过程C、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的过程D、蛋白质翻译的过程E、DNA复制和RNA转录的过程正确答案:C5、使蛋白质分子在280nm具有光吸收的最主要成分是A、色氨酸的吲哚环B、丝氨酸的羟基C、组氨酸的咪唑环D、半胱氨酸的巯基E、苯丙氨酸的苯环正确答案:A6、抑癌基因A、携带有转导基因病毒癌基因B、体外引起细胞转化的基因C、突变的P53基因D、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和增殖的基因E、存在于正常细胞基因组中的癌基因正确答案:D7、下列关于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Vmax)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特征性常数B、只有利用纯酶才能测定VmaxC、根据酶的Km值可计算某一底物浓度下反应速度相当Vmax的百分数D、随底物浓度改变而改变E、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各种抑制剂都能使Vmax降低正确答案:C8、某些毒蛇的毒液中含有一类酶,其可分别水解甘油磷脂第1,2位酯键,生成相应的溶血磷脂,后者是很强的去垢剂,对细胞膜危害极大,当细胞膜受损后即可产生溶血。
毒蛇毒液中所含的这类酶是A、磷脂酶CB、脂酰基转移酶C、溶血磷脂酶D、磷脂酶AE、酯酶正确答案:D9、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以下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酶的识别序列长度一般为4-6bpB、只能切割含有识别序列的双链DNA分子C、大多数酶的识别序列具有回文结构D、切割位点不一定是交错的E、只能识别和切割原核生物的DNA分子正确答案:E10、胰岛素对物质代谢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它不能引起下列哪一种作用增强?A、糖异生B、脂肪合成C、葡萄糖透过细胞膜D、ATP.DNA及RNA合成E、葡萄糖氧化正确答案:A1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具体步骤包括:①氨基酸的活化;②活化氨基酸的搬运③活化氨基酸在核蛋白体上的缩合。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卷四)一、A11、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B1缺乏症的临床表现A、神经炎B、心脏扩大C、皮肤粗糙、脱屑D、肝大E、出血倾向2、维生素A缺乏症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皮肤干燥B、暗适应差C、角膜干燥D、角膜软化E、毛囊角化3、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A、烟酸B、叶酸C、维生素CD、维生素EE、维生素B4、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A、紫外线照射皮肤产生维生素D3B、猪肝提供维生素D3C、蛋类提供维生素D3D、植物类提供维生素D3E、以上都不是二、B1、A .维生素B1B .维生素B6C. 维生素PPD. 叶酸E. 泛酸<1> 、参与氧化脱氨的维生素是维生素A B C D E<2> 、参与转氨基的维生素是A B C D E<3> 、参与辅酶A组成的维生素是A B C D E<4>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维生素B1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消化系统常有厌食、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体重减轻等。
神经系统: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为主;心血管系统症状,可导致心力衰竭因素;皮肤方面可以导致粗糙、脱屑及脚气病。
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一个人从亮光下进入暗处,开始看不清物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被称为暗适应,如果暗适应时间过长,主要是体内维生素A不足,视紫红质的恢复受影响,视觉恢复慢,暗适应的时间就长。
机体维生素A缺乏达到一定程度,夜晚光线暗淡时视物一片模糊,甚至看不清,即发展成为夜盲症。
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脂溶性维生素常见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常见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泛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C。
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内源性维生素D是人体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糖苷:单糖半缩醛结构羟基可与其他含羟基的化合物(如醇、酚等)这类糖苷大多都有苦味或特殊香气,不少还是剧毒物质,但微量时可作药用。
例:苦杏仁苷HCN2. 糖脎:单糖游离羰基与3分子苯肼作用生成糖脎,各种糖脎的结晶形状与熔点都不相同,常用糖脎的生成判断糖的类型3. 糖胺聚糖:同下4.蛋白聚糖:是一种长而不分枝的多糖链,既糖胺聚糖,其一定部位上与若干肽链相连,多糖呈双糖的系列的重复结构,其总体性质与多糖更相近。
(特点:含糖量一般比糖蛋白高,糖链长而不分支作用:由于蛋白聚糖中的糖胺聚糖密集的负电荷,在组织中可吸收大量的水而具有粘性和弹性,具有稳定、支持、保护细胞的作用,并在保持水盐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5. 酸败:油脂是在空气中暴露过久即产生难闻的臭味这种现象称为酸败。
(酸值(价)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mg数。
水解性酸败:由于光、热或微生物的作用,使油脂水解生成脂酸,低级脂酸有臭味,称水解性酸败。
氧化性酸败:由于空气中的氧使不饱和脂酸氧化,产生醛和酮等,称氧化性酸败。
)6. 碘价:指100克油脂与碘作用所需碘的克数。
7. 鞘磷脂:即鞘氨醇磷脂,由一个鞘氨醇、一个脂肪酸、一个磷酸、一个胆碱或乙醇胺组成。
8. 卵磷脂:磷脂酰胆碱也称卵磷脂,卵磷脂的结构中极性部分是胆碱,胆碱成分是是一种季铵离子。
卵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胆固醇:胆固醇又称胆甾醇。
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甾核C3有一个羟基,C17有8个碳的侧链,C5 ~ C6有一双键。
(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及维生D3的前体,过多引起胆结石、动脉硬化等)9. 凯氏定氮法:100克有机物中蛋白质的含量=1克样品中含氮的克数×6.25×100.10.茚三酮反应: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与氨基酸共热引起氨基酸氧化脱氨、脱羧反应,最后茚三酮与反应产物发生作用,生成蓝紫色物质。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库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B. 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C. 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D. 酶的催化作用不具有专一性答案:D2.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A.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C. 蛋白质的亚基结构D.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答案:B3.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复制是半保留的B. DNA复制是全保留的C. DNA复制是半不连续的D. DNA复制是连续的答案:A4.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质基质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B5.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需要光能B.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C. 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D. 光合作用不需要水答案:D6.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脂肪酸D. 单糖答案:B7.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死亡B. 细胞凋亡由基因控制C. 细胞凋亡是无序的D. 细胞凋亡对机体有益答案:C8.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表达只发生在细胞分裂期B. 基因表达只发生在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中C. 基因表达是基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D. 基因表达是基因信息复制的过程答案:C9. 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 RNA是单链结构B. RNA是遗传物质C. RNA参与蛋白质合成D. RNA具有催化功能答案:B10.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B. 细胞周期只包括分裂期C. 细胞周期只包括间期D. 细胞周期是细胞生长的过程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酶的活性中心是由酶分子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答案:氨基酸残基;辅因子2.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空间排布。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A. 有机物B. 无机物C. 生物大分子D. 化学反应答案:C2. 下列哪个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有机物质?A. 脂肪B. 糖类C. 蛋白质D. 维生素答案:C3. 生物大分子中,起着遗传信息传递作用的是:A. 蛋白质B. 糖类C. 脂肪D. 核酸答案:D4. 下列哪种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核酸答案:B5. 酶是一类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其催化作用会受到以下哪一个因素的影响?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答: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DNA和RNA。
其结构由糖类、磷酸和碱基组成。
核酸的功能包括存储、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等。
其中,DNA负责存储生物体的遗传信息,而RNA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合成过程。
2. 请解释酶的作用原理及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答: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可以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垒,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酶的作用原理基于“锁与钥”模型,即酶与底物的结合是高度特异性的,类似于钥匙与锁的配对。
生物体内有数千种不同的酶,在代谢、合成、降解等众多生物化学反应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三、论述题生物化学的研究对理解生命的本质、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生物体内的分子机制和代谢途径,可以揭示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联,为新药开发和疾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1. 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肪等,它们的结构决定了它们的功能。
例如,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决定了其特定的功能,如酶的催化活性和抗体的识别能力。
另外,核酸的碱基序列决定了遗传信息的编码和传递,而糖类和脂肪则在细胞膜的构建和维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4) 第四章糖代谢【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糖酵解( glycolysis ) 2.糖的有氧氧化3.磷酸戊糖途径4.糖异生( glyconoegenesis) 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6.三羧酸循环( krebs 循环) 7.巴斯德效应(Pastuer 效应) 8.丙酮酸羧化支路9.乳酸循环( coris 循环) 10.三碳途径二、填空题21.葡萄糖在体内主要分解代谢途径有22.糖酵解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在23.糖酵解途径中仅有的脱氢反应是在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11.糖原累积症12.糖酵解途径13.血糖(bloodsugar)14.高血糖(hyperglycemin)15.低血糖(hypoglycemin)16.肾糖阈17.糖尿病18.低血糖休克19.活性葡萄糖20.底物循环、和,最终产物为。
酶催化下完成的,受氢体是酶和酶催化。
24.肝糖原酵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丙酮酸激酶。
25.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是由6—磷酸果糖激酶— 2 催化生成,该酶是一双功能酶同时具有和两种活性。
26.1 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分子ATP,净生成分子ATP,其主要生理意义在于。
27.由于成熟红细胞没有,完全依赖供给能量。
28.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含有维生素、、、和。
29.三羧酸循环是由与缩合成柠檬酸开始,每循环一次有次脱氢、- 次脱羧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分子ATP。
30.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分别是和。
31.糖有氧氧化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和。
1 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O2和H2O 净生成或分子ATP。
32.6—磷酸果糖激酶—1有两个ATP结合位点,一是ATP 作为底物结合,另一是与ATP亲和能力较低,需较高浓度ATP才能与之结合。
33.人体主要通过途径,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
34.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
在糖原分解代谢时肝主要受的调控,而肌肉主要受的调控。
35.因肝脏含有酶,故能使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而肌肉中缺乏此酶,故肌糖原分解增强时,生成增多。
36.糖异生主要器官是,其次是。
37.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和。
38.糖异生过程中的关键酶分别是、、和。
39.调节血糖最主要的激素分别是和。
40.在饥饿状态下,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主要代谢途径是53.三、选择题A 型题 41.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 A. 提供能量 B. 细胞膜组分 息传递作用 E. 免疫作用 42.关于糖类消化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 在口腔 C. 软骨的基质 D. 信 B. 消化的部位主要是小肠 D. 胰淀粉酶将淀粉全部水解成葡萄糖 C. 部分消化的部位可 E.异麦芽糖可水解α -1 、6- 糖苷键 43.在胰液的α - 淀粉酶作用下,淀粉的主要水解产物是: A. 麦芽糖及异麦芽糖 B. 葡萄糖及临界糊精 葡萄糖 D. 葡萄糖及麦芽糖 E. 异麦芽糖及临界糊精 44.关于糖酵解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主要途径B. 全过程在胞液中进行C. 该途径中有 ATP 生成步C. 骤D. 是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E.只有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氧化才有此过程 45.人体内糖酵解途径的终产物: A.CO 2和H 2O B. 丙酮酸 C.丙酮 46.关于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正确的是: A. 磷酸果糖激酶 -1 B. 果糖双磷酸酶 -1 D. 乳酸 E. 草酰乙酸 C. 磷酸甘油酸激 酶 D. 丙酮酸羧化酶47.糖酵解过程中哪种直接参与 ATP 的生成反应: E. 果糖双磷酸酶 -2 A. 磷酸果糖激酶 -1 丙酮酸羧化酶 B. 果糖双磷酸酶 -1 E. 果糖双磷酸酶 -2 C. 磷酸甘油酸激酶 D.48.糖酵解过程中哪种物资提供~ P 使 ADP 生成 A.1 、6- 双磷酸果糖 酸 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TP: E.2-B.3- 磷酸甘油醛 磷酸甘油酸C.2 、3- 双磷酸甘油 49.调节糖酵解途径流量最重要的酶是: A.己糖激酶 酶 50.关于 6- 磷酸果糖激酶 -1 D. B.6- 磷酸果糖激酶 -1 E. 葡萄糖激酶 C. 磷酸甘油酸激 A.1 、6- 双磷酸果糖 糖 C.AMP 丙酮酸激酶 的变构激活剂,下列哪种是错误的? B.2 、6- 双磷酸果 D.ADP E. 柠檬酸 51.关于 6- 磷酸果糖激酶 -2 A.是一种双功能酶 的叙述错误的是: B. 催化 6- 磷酸果糖磷酸化 D. 该酶磷酸化修饰后活性增 E. 柠檬酸是其变构抑制剂 1 分子葡萄糖经酵解生成乳酸时净生成 ATP 的分子数为: C.AMP 是其变构激活剂 强 52. A.1B.2C.3D.4E.5 A.1糖原分子的一个葡萄糖残基酵解成乳酸时净生成 ATP 的分子数为: B.2 C.3 D.4 E.554. 1 分子葡萄糖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经酵解途径氧化产生 ATP 分子数之比为: A.2B.4C.6D.19E.36 55. 1 分子葡萄糖通过有氧氧化和糖酵解净产生 ATP 分子数之比为: A.2 B.4 C.6D.19E.3656.成熟红细胞仅靠糖酵解供给能量是因为:A.无氧B. 无 TPPC. 无 CoA57.下述哪个化合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 A.1 、6- 双磷酸果糖B.6- 磷酸葡萄糖C.1 、3- 双磷酸甘油酸D.3- 磷酸甘油酸D.6- 磷酸果糖58.糖酵解是:A.其终产物是丙酮酸B. 其酶系在胞液中C. 不消耗ATP D. 所有反应均可逆 E. 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 ATP59.下列哪种酶与糖酵解途径有关?A. 己糖激酶B. 醛缩酶C. 烯醇化酶D. 磷酸甘油酸激酶 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60.关于己糖激酶与葡萄糖激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能促进 6- 磷酸葡萄糖的生成B.己糖激酶对葡萄糖亲和力高C. 葡萄糖激酶 Km 值高 D. 葡萄糖激酶受 6- 磷酸葡萄糖反馈抑制E.葡萄糖激酶存在肝细胞中 61.关于有氧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糖有氧氧化是细胞获能的主要方式B. 有氧氧化可抑制糖酵解C. 糖有氧氧化的终产物是 CO 2和H 2OD. 有氧氧化只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 ATPE.有氧氧化在胞浆和线粒体进行 62.下列哪一种不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酶: A.TPP B.FADC.NAD +D. 硫辛酸E. 生物素63.关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3个酶5个辅酶组成B.产物乙酰 CoA 对酶有反馈抑制作用C. 该酶磷酸化后活性增强 . 可通过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两种方式调节E.ATP 是酶的变构抑制剂 64.1分子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成 CO 2和 H 2O 时生成多少分子 ATP ? A.2 B.4 C.8 D12 E.1565.1 分子乙酰 CoA 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后的产物是:71.三羧酸循环中产生 ATP 最多的反应是:D. 无线粒体E. 无微粒体A.柠檬酸B. 草酰乙酸C.2CO 2+4 分子还原当量 D.CO 2+H 2O 66.三羧酸循环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 E. 草酰乙酸 +CO 2A.柠檬酸→异柠檬酸 琥珀酸 D. 琥珀酸→ 延胡索酸B. 异柠檬酸→α - 酮戊二酸延胡索酸→草酰乙酸 C. α - 酮戊二酸→67.α-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含哪种辅酶:A. 硫辛酸B.CoA-SHC.NAD +D.FMNE.TPP68.调节三羧酸循环运转速率最主要的酶是: A. 柠檬酸合成酶B. 异柠檬酸脱氢C. 琥珀酰 CoA 合成酶 D. 琥珀酸脱氢酶69.三羧酸循环中草酰乙酸的补充主要来自于: E. 苹果酸脱氢酶 A.丙酮酸羧化后产生B.C 、 O 直接化合产生C. 乙酰D.苹果酸加氢产生E. 脂肪酸转氨基后产生70.三羧酸循环中哪种酶存在于线立体内膜上?A.柠檬酸合成酶B. 异柠檬酸脱氢酶 C. 琥珀酸 CoA合成酶 D.琥珀酸脱氢酶 E. 苹果酸脱氢酶B.异柠檬酸→ α- 酮戊二酸C. α-D. 琥珀酸 → 延胡索酸 B. 三羧酸循环可逆向合成乙酰 CoA C. 乙酰 CoAE. 乙酰 CoA 含有高能硫脂键 A.AMP B.ADP C.ATP D.GTP 74.三羧酸循环中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的高能化合物是: A.GTP B.ATP C.TTP D.UTP 75.三羧酸循环中催化β - 氧化脱羧反应的酶是:A. 柠檬酸合成酶B. 苹果酸脱氢酶76.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存在于细胞的: A. 胞液B. 线粒体C. 微粒体D. 核蛋白体E. 溶酶体77.1分子葡萄糖经过有氧氧化彻底分解成 CO 2和 H 2O 的同时净生成: A.2~3 分子 ATP B.6 ~8 分子 ATPC.12 ~15分子ATPD.36 ~38分子 ATPE.38 ~40分子 ATP78.巴斯德效应是:B. 糖酵解抑制有氧氧化D. 有氧氧化与糖酵解无关E.有氧氧化与耗氧量成正比 79.三羧酸循环又称:80.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每次循环消耗一个乙酰基 B. 每次循环有 4次脱氢、 2次脱羧C. 每次循环有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D. 每次循环生成 12 分子 ATPE.提供生物合成的前体 81.丙二酸是下列哪种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A. 丙酮酸脱氢酶B. 琥珀酸脱氢酶C. 异柠檬酸脱氢82.三羧酸循环主要在细胞的哪个部位进行? A. 胞液B. 细胞核C. 微粒体83.磷酸戊糖途径主要是:A. 生成 NADPH 供合成代谢需要 B . 葡萄糖氧化供能的途径强 D. 体内 CO 2 生成的主要来源E. 生成的 NADPH 可直接进电子传递链生成 ATP 84.磷酸戊糖途径是在哪个亚细胞部位进行? A. 胞液中 B. 线粒体 C. 微粒体8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磷酸戊糖途径第一阶段的产物?A.5- 磷酸核酮糖B.5- 磷酸核 糖C.NADPHD.CO 2E.H 2O86. 5-磷酸核酮糖与 5- 磷酸木酮糖互为转化的酶是:D.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E. 柠檬酸脱氢酶A. 柠檬酸 → 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 琥珀酸E. 苹果酸→ 草酰乙酸72.关于乙酰 CoA 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丙酮酸生成乙酰 CoA 的过程不可逆 是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中间产物D.乙酰 CoA 不能进入线立体73.异柠檬酸脱氢酶的变构激活剂是: E.GDPE.CTP C. 异柠檬酸D.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E. 琥珀酸脱氢酶A.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 生C. 糖酵解抑制糖异A.Pasteur 循环B.Cori 循环C.Krebs 循D.Warburg 循环E.Krabbe 循环D. 线粒体E. 高尔基体C. 饥饿时此途径增D. 高尔基体E. 溶酶体94.肝糖原分解能直接补充血糖是因为肝脏含有: A.磷酸化酶 99.下列哪种酶不是糖异生的关键酶? A.丙酮酸羧化酶甘油酸激酶 D. 果糖双磷酸酶 100.2 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需消耗几个~ P ?A.磷酸核糖异构酶 醇酶 D. 差向异构酶B. 转醛醇酶C. 转酮E. 磷酸戊糖变位酶87.磷酸戊糖途径主要的生理功用: A.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B. 为机体提供大量 NADPH++H 糖 D.生成 3-磷酸甘油醛 E.生成 6-磷酸葡萄糖酸 88.由于红细胞中的还原型谷胱苷肽不足,而易引起贫血是缺乏: A.葡萄糖激酶 氢酶 D.磷酸果糖激酶 89.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的反应中直接受氢体是: A.NAD + B.NADP + C.FAD C. 生成 6- 磷酸葡萄 B. 葡萄糖 6—磷酸酶 E. 果糖双磷酸酶 C.6- 磷酸葡萄糖脱D.FMNE.CoA.SH90.葡萄糖合成糖原时的活性形式是: A.1- 磷酸葡萄糖 糖 B.6- 磷酸葡萄 C.UDPGD.CDPGE.GDPG 91.糖原合成是耗能过程,每增加一个葡萄糖残基需消耗 ATP 的分子数为:A.1B.2C.3D.4E.92.关于糖原磷酸化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变构调节改变酶的活性 B. 通过共价修饰改变酶的活性 两种状态 D. 葡萄糖浓度高时可使磷酸化酶变构激活 C. 存在有活性和无活性E.14 位上丝氨酸磷酸化后使活性增强 93.关于糖原合成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受磷蛋白磷酸酶— 1 作用而失活 A.糖原合成酶无共价修饰调节 酶 A 的催化下活性降低 C. 在蛋白激D.肾上腺素促糖原的合成E. 蛋白激酶 A 使磷蛋白磷酸酶抑制剂失去作用B.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C. 葡萄糖激 酶95.肌肉内糖原磷酸化酶的变构激活D.葡萄糖 6- 磷酸酶E. 果糖双磷酸酶A.ATPB.ADPC.AMPD.GTPE.UTP96.关于糖原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 UDPG 键B. 从 1—磷酸葡萄糖合成糖原不消耗高能磷酸新加上的葡萄糖基连于糖原引物非还原端 D.新加上的葡萄糖基以α -1、4 糖苷键连于糖原引物上 于糖原引物 C 4 上E. 新加上的葡萄糖基连97 .在糖原合成与分解代谢中都起作用的酶是:A. 异构酶B. 变位酶 酶 E. 葡萄糖 6- 磷酸酶C. 脱枝酶D. 磷酸化A.磷酸化酶 酶 B. α -1 、 6-糖苷酶C. 丙酮酸激酶D. 变位B.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葡萄糖 磷酸酶C. 磷酸113.A.2B.3C.4D.5E.6101.下列哪种物质是丙酮酸羧化酶的变构激活剂? B. 柠檬酸 102.在下列促进糖异生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 乙酰 CoA 增多 A.AMP C. 乙酰 CoA D.NADH E. 异柠檬酸 B. 胰高血糖素增多 C.AMP 减 少103.下列哪种酶在糖异生和糖酵解中都起作用: D. 胰岛素减少 E.2 .6- 双磷酸果糖增多 A. 丙酮酸激酶B. 丙酮酸羧化酶 酸酶 D.3-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104.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分解各代谢途径交汇点的化合物是: A.1- 磷酸葡萄糖 B.6- 磷酸葡萄糖 糖 D.6- 磷酸果糖 E.3- 磷酸甘油醛 105.关于 NADPH 生理功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为供氢体参与脂肪酸、胆固醇的合成B.NADPH 参与体内羟化反应 用 D. 溶血性贫血是 NADPH 产生过少造成C. 果糖双磷 E. 己糖激酶 C.1 、6- 双磷酸果 C. 有利于肝脏的生物转化作 E.使谷胱苷肽保持还原状态 106.某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在服用蚕豆或抗疟疾药后,诱发溶血性贫血其原因是: A.抗疟疾药破坏红细胞 减少 D. 体内 GSH 量增多 107.关于糖酵解和有氧氧化在糖酵解途径中 A .NADH++H 能自由进入线粒体 B. 磷酸戊糖途径障碍 E.NADH+H +生成增多 NADH++H 去向的叙正确的是:B . NADH++H 不能进入线粒体 C. 红细胞过氧化氢 C .NADH++H 重新氧化使 糖酵解继续进行 C .NADH++H 作为供氢体参与真分数合成 E .NADH++H 促进胆汁酸生成 108.在糖代谢过程中能催化双磷酸化合物形成的酶是: A.烯醇化酶 异构酶 D. 磷酸己糖异构酶 B. 丙酮酸激酶 E.3-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 磷酸丙糖 109.肝糖原与肌糖原在代谢中的不同点是: A. 通过 UDPG 途径合成糖原 糖原合成 E.合成糖原需消耗能量 B. 可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原 D. 分解时可直接调节血糖 C. 糖原合成酶促110.肌糖原的合成不存在三碳途径是因为: A. 肌肉经 UDPG 合成糖原 B. 肌糖原酵解成乳酸 C. 肌细胞中不能进行糖异生 E.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 D. 肌细胞己糖激酶 Km 较高 111. A.0 1 分子葡萄糖先合成糖原再酵解成乳酸,净生成 A TP 的分子数为: B.1 C.2 D.3E.4 112. 1 分子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该反应途径中有几次脱氢反应? A.10 B.12 C.14 D.16E.18关于肌肉磷酸化酶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 和 6- 磷酸葡萄糖对磷酸化酶有抑制作用 可被磷酸化酶激酶激活 D.主要受肾上腺素的调节 B. AMP 是磷酸化酶变构抑制剂E. 磷酸化酶 a 的活性与 AMP有关 C. 磷酸化酶b114.关于磷酸化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肝脏B. 肾脏C. 脂肪D. 大脑E. 胰腺E.b 有活性 a 无活性 115.关于糖原累积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病 缺乏脱支酶121.三羧酸循环中不提供氢和电子对的步骤是:A. 柠檬酸 → 异柠檬酸 酮戊二酸 → 琥珀酸 E. 苹果酸 → 草酰乙酸A. 磷酸化酶具有 a .b 两型 分解的关键酶B.a 和 b 在一定条件下互变D. 其活性受激素的调节C. 是糖原E.受累器官是肝、肾 116.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存在于生物合成较旺盛的组织细胞 B. 有氧化反应发生 反应过程中有 CO 2 生成 E. 产生的 NADPH 能进行氧化磷酸化 117.磷酸戊糖途径不包括下列哪种酶? A.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酸甘油酸变位酶 D. 转酮醇酶 118.关于 2、6- 双磷酸果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C. 在胞液中进行 B.6- 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E. 转醛醇酶 A.由6-磷酸果糖激酶 -2 催化生成 B. 其浓度在微摩尔水平即有作用消 ATP 对 6- 磷酸果糖激酶 -1 的抑制作用 D.是 6- 磷酸果糖激酶 -1 最强的变构抑制剂 激酶 -1 的抑制 119.关于三碳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生理条件下是合成肝糖原的主要途径 能力低但仍能合成糖原 C.三碳化合物主要是乳酸和丙酮酸 肉 E. 是糖原合成的简接途径 120.关于丙酮酸羧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辅酶为生物素 反应需消耗 ATP E. 已酰 CoA 是该酶变构抑制剂 D.C.磷C. 能单独取E. 与 AMP 一起取消柠檬酸对 6- 磷酸果糖B 此途径可解释肝摄取葡萄糖D. 产生三碳化合物部位是肝、B. 在线粒体和胞液均存在 D. 产物是草酰乙酸小肠和肌C.122.乙酰 CoA 不能: A.进入三羧酸循环 B. 激活丙酮酸羧化酶 C. 用于合成脂肪酸 E.诱导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基因表达 D. 反馈抑制丙酮酸脱氢酶123.下列哪种产能过程不在线粒体进行? A.三羧酸循环 化 124.空腹血糖的正常浓度是: B. 糖酵解D. 酮体的氧化C. 脂肪酸氧E. 氧化磷酸化 A.3.31 ~ 5.61 / L B.3.89 ~ 6.11/ L C.4.446,67 /L D.5.56 ~ 7.61 / LE.6.66 ~8.88/ L 125.调节血糖最主要的器官是: A. 脑 B. 肾胰 E. 肾上腺 C. 肝D.126.正常静息状态下,血糖是下列哪种组织器官的主要能源?B. 可分为 8 型 D.Ⅰ型糖原累积症缺乏葡萄糖 6-C. Ⅲ型糖原累积症B. 异柠檬酸→ α - 酮戊二酸琥珀酸→ 延胡索酸C.127.长期饥饿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D. 抑制激素敏感脂肪酶E.使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合成增多 129.胰高血糖素对糖代谢调节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激活糖原合成酶B. 抑制肝糖原分解6- 双磷酸果糖的合成D.可抑制激素敏感脂肪酶E.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 130.下列哪种激素能同时促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合成?131.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132.无氧时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乳酸途径是: 133.为体内多种物质合成提供 NADPH 的是: 134.需将葡萄糖活化成 UDPG 才能进行的是: 135.将乳酸、甘油、氨基酸转变为糖的途径是: 酶 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E. 丙酮酸脱氢酶 136.TPP 是其辅酶的是:137.生物素是其辅酶的是:138.催化反应中将~ P 转移给 ADP 的是: 139.催化生成的产物含有高能硫脂键的是:140.反应中需 GTP 提供~ P 的是:(141~145)A.2 分子B.4 分子C.6 分子D.12 分子 141.1 分子乙酰 CoA 彻底氧化可生成 ATP : 142.1 分子葡萄糖无氧时分解可生成 ATP : 143.1 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可生成 ATP :144.1 分子葡萄糖转化成 1、6- 双磷酸果糖消耗 ATP : 145.乳酸异生为一分子葡萄糖消耗 ATP : (146~150)A. 维生素 PPB. 维生素 B 2C. 维生素 B 1D. 维生素 B 6E. 生物素146.丙酮酸转变成草酰乙酸时需要: 147.琥珀酸转变成延胡索酸时需要:148.3- 磷酸甘油醛转变成 1、3-双磷酸甘油酸需要: 149.丙酮酸氧化成乙酰 CoA 时需要:A.食物的消化吸收 的分解 E.肌肉蛋白质的降解 128.关于胰岛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增强糖原合成酶活性B. 肝糖原的分解D. 甘油的异生B. 降低磷酸化酶活性 C. 肌糖原C. 激活丙酮酸脱氢C. 可抑制 2、A.胰高血糖素B. 胰岛素素 D. 肾上腺皮质激素E. 糖皮质激素C. 肾上腺(131~135) A.糖酵解途径径D. 糖异生途径B.糖有氧氧化途径E. 糖原合成途C. 磷酸戊糖途(136~140) A.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B. 丙酮酸羧化酶 C. 丙酮酸激E.15 分子B 型A. 肝脏B. 肾脏C. 脂肪D. 大脑E. 胰腺150.谷氨酸转变成α - 酮戊二酸需要:(151~155)A.6- 磷酸葡萄糖B.1 、6- 双磷酸果糖D.柠檬酸E. 乙酰 CoA151.6- 磷酸果糖激酶 -1 最强的变构激活剂: 152.丙酮酸激酶的变构激活剂: 153.己糖激酶的抑制剂:154.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抑制剂: 155.6- 磷酸果糖激酶 -2 的变构抑制剂:175.在有氧时仍需靠糖酵解供能的组织或细胞是:(156~160)A.硫辛酸156.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 157.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辅酶: 158.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化酶的辅酶: B.NAD + C.NADP +D.NADPHE.FAD159.苹果酸脱氢酶的辅酶: 160.谷胱苷肽还原酶的辅酶: (161~165) A.6- 磷酸葡萄糖 D.草酰乙酸 161.位于糖酵解与甘油异生为糖交叉点的化合物: B. 乙酰 CoA E.1- 磷酸葡萄糖 C. 磷酸二羟丙酮162.位于糖原合成与分解交叉点的化合物: 163.三羧酸循环与丙酮酸异生为糖交叉点的化合物: 164.糖氧化分解、糖异生和糖原合成交叉点的化合物: 165.糖、脂肪、氨基酸分解代谢共同交叉点的化合物: (166~170) A.柠檬酸 D.延胡索酸 B. 琥珀酸 E. 草酰乙酸 C.1 、3- 双磷酸甘油酸166.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的是: 167.磷酸果糖激酶的抑制剂是: 168.分子中含有~ P 的是: 169.参与三羧酸循环的起始物是: 170.丙二酸与其共同竞争同一酶的活性中心的物质是: X 型题 171.关于糖酵解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整个过程在胞液中进行 B. 糖原的 1 个葡萄糖单位经酵解净生成 2 分子 ATP C. 己糖激酶是关键酶之一 D. 是一个可逆过程 E.使 1分子葡萄糖生成 2 分子乳酸 172.糖酵解的关键酶: A. 葡萄糖 -6- 磷酸酶 B. 丙酮酸激酶 C.3- 磷酸甘油醛脱氢 酶 D. 磷酸果糖激酶 -1 173.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助因子是: E. 己糖激酶A.硫辛酸174 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酶: A.己糖激酶 酶 B.TPP C.CoA D.FAD+E.NAD +D. 丙酮酸激酶 B. 磷酸果糖激酶 -1C. 磷酸甘油酸激E. 琥珀酸 CoA 合成酶C.2 、 6-双磷酸果糖A. 成熟红细胞B. 白细胞 经C. 骨髓 176.糖原中的葡萄糖基酵解时需要的关键酶是:A.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B. 糖原磷酸化酶酶 D. 磷酸甘油酸激酶 177.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的反应包括:A. 辅酶 A 硫脂键的形成B. 硫辛酸硫脂键的形成原 FAD E. 丙酮酸氧化脱羧 178.三羧酸循环中不可逆的反应有:C. 神E. 皮肤C.UDPG 焦磷酸化E. 丙酮酸激酶C.FAD 氧化硫辛酸D.NADH 还A.柠檬酸 → 异柠檬酸 B. 异柠檬酸 →α -酮戊二酸C. α-酮戊二酸 → 琥珀酰 CoAD. 琥珀酸 → 延胡索酸E. 苹果酸 → 草酰乙酸 179.糖有氧氧化途径中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有: A.ATP B.GTP C.UTP D.CTP E.TTP 180.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每次循环有 4 次脱氢 2 次脱羧B. 含有合成氨基酸的中间产物 氧途径 D. 其中有的不需氧脱氢酶辅酶是 NADP + E.产生的 CO 2 供机体生物合成需要181.6- 磷酸果糖激酶 -1 的变构效应剂有: A.AMP B.ADP C.ATPD.1 、6- 双磷酸果糖E.2 、6-双磷酸果糖: 182.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 6- 磷酸葡萄糖为底物此途径消耗 ATP 成磷酸核糖C.6- 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核糖的过程中同时生成 1 分子 NADPH 、1 分子 CO 2胆固醇、类固醇等的生物合成提供供氢体 E. 产生的 NADPH 直接进入电子传递链氧化供能 183.乳酸异生为糖亚细胞定位: A. 胞浆 B. 微粒体 C. 线粒体 186.1 分子葡萄糖进行酵解净得的 ATP 分子数与有氧氧化时净得分指数之比为: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189.乳酸循环的意义是:C. 是葡萄糖分解主要不需 B.6- 磷酸葡萄糖可通过此途径转变D. 为脂肪酸、 D. 溶酶体E. 高尔基体 184.下列哪些反应属于异构化?A.6- 磷酸葡萄糖 → 6- 磷酸果糖C.3- 磷酸甘油醛 → 磷酸二羟丙酮E.6- 磷酸葡萄糖 → 1- 磷酸葡萄糖 185.糖酵解与糖异生共同B.3- 磷酸甘油酸 → 2- 磷酸甘油酸 B. 磷酸丙糖异构酶D. 果糖二磷酸酶E. 烯醇化C.3- 磷酸甘A.2B.4 187.如摄入葡萄糖过多,在体内的去向: A.补充血糖 脂肪 D. 转变为唾液酸C.18D.19 B. 合成糖原储存E. 转变为非必需脂肪酸E.12 C. 转变188.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是:促进肌肉、脂肪等组织摄取 B. 激活糖原合成酶促糖原的合成C.加速糖的氧化分解D. 促进脂肪动员E.四、问答题191.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