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及技术要求
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一、引言混凝土和砂浆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
它们的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混凝土和砂浆的性能,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各组成部分进行配合。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和砂浆的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材料选择混凝土的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细集料和掺合料。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骨料应选用坚硬、耐磨的石料或人造石料,细集料应选用天然河沙或人造砂,掺合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
在选用材料时,应考虑其成本、可获得性和应用性能等因素。
2.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常用的强度等级有C15、C20、C25、C30、C35、C40、C45、C50和C55等。
3.水胶比混凝土的水胶比是指水和水泥、掺合料的质量比。
水胶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情况下,水胶比应尽可能小,但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可塑性和工作性能。
根据不同的强度等级和工程要求,水胶比应在0.35 ~ 0.50之间。
4.骨料配合比骨料配合比是指水泥、掺合料和骨料的质量比。
骨料配合比的大小也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情况下,骨料配合比应根据骨料的粒径和强度等级确定,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确定骨料配合比时,应考虑骨料的吸水率、干缩率和变形性能等因素。
5.细集料配合比细集料配合比是指水泥、掺合料和细集料的质量比。
细集料配合比的大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等级都有影响。
一般情况下,细集料配合比应根据强度等级和工程要求确定,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确定细集料配合比时,应考虑细集料的吸水率、干缩率和变形性能等因素。
6.掺合料配合比掺合料配合比是指水泥和掺合料的质量比。
掺合料的种类和使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掺合料的使用量应控制在总水泥用量的20 ~ 30%之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砂浆配合比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
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C20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51:1:1.81:3.68C25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44:1:1.42:3.17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水泥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水泥砂石水7天28天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1 2.45 4.12 0.65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1 2.40 3.60 0.65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1 1.95 3.05 0.56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1 1.49 2.54 0.40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1 1.19 2.31 0.42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1 2.28 3.71 0.61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1 1.82 3.23 0.51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1 1.48 2.76 0.47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1 1.33 2.36 0.44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1 2.01 3.15 0.55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1 1.49 2.54 0.44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1 1.19 2.31 0.42P.O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1 1.92 3.41 0.54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1 1.67 3.09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1 1.22 2.61 0.45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 1 1.87 3.48 0.54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1 1.68 3.12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45 462 618 1147 203 4***2.7 59.11 1.34 2.48 0.44C50 480 633 1115 192 25 45.7 62.81 1.32 2.32 0.40P.O 52.5R C40 392 645 1197 196 53 40.2 55.8 1 1.64 3.05 0.50C45 456 622 1156 19***2 43.5 59.51 1.36 2.53 0.43C50 468 626 1162 192 30 45.2 61.61 1.33 2.47 0.41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4,碎石为5~31.5mm连续粒级。
重庆市水泥混凝土、砂浆应用技术及参考配合比

目录一、特细砂混凝土用水量及砂率 (1)二、机制砂、特细砂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4)1、特细砂低塑性、塑性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4)2、特细砂抗渗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22)3、预拌大体积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24)4、特细砂卵石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27)附录 (35)一、特细砂混凝土用水量及砂率碎石特细砂混凝土砂率(%)卵石特细砂混凝土砂率(%)卵石特细砂混凝土用水量(%)注:表列为物细砂细度模数0.70—0.90配制混凝土用水量,当细度模数小于0.70的特细砂时用水量取上限,当用细度模数大于0.70的特细砂时,用水量取下限。
碎石特细砂混凝土用水量(%)注:表列为物细砂细度模数0.70—0.90配制混凝土用水量,当细度模数小于0.70的特细砂时用水量取上限,当用细度模数大于0.70的特细砂时,用水量取下限。
二、机制砂、特细砂混凝土参考配合比1、特细砂低塑性、塑性混凝土参考配合比: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20mm 坍落度:55~7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31.5mm 坍落度:10~3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31.5mm 坍落度:35~5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31.5mm 坍落度:55~7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31.5mm 坍落度:55~70mm 温度: 15~2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40mm 坍落度:10~3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40mm 坍落度:35~5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40mm 坍落度:55~7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40mm 坍落度:55~70mm 温度: 25~35℃‘注:外加剂为高效减水剂(一等品)。
掺外加剂的C40~C50细骨料为混合砂,其中机制砂(u f=3.3~3.7)30%,特细砂70%。
混凝土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混凝土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一、引言混凝土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设计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的技术规程。
二、配合比设计原则1. 按照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和耐久性要求。
2.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形式和工程条件,确定混凝土的骨料种类、规格和用量。
3. 根据骨料的特性、粒度分布和含量等因素,确定砂浆的配合比。
4. 通过试验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最终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三、配合比设计步骤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和耐久性要求等。
2. 确定骨料种类、规格和用量根据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形式和工程条件,确定混凝土的骨料种类、规格和用量。
常用的骨料有碎石、河砂、山砂、人造砂等。
骨料的规格应符合GB/T 14684《建筑用砂石规格》、GB/T 14685《混凝土用骨料规格》等标准要求。
3. 确定砂浆的配合比根据骨料的特性、粒度分布和含量等因素,确定砂浆的配合比。
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骨料的含量、孔隙率和强度等特性进行综合考虑。
4. 试验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通过混凝土试块的制备、养护和试验,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试验应符合GB/T 50081《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和GB/T 501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标准要求。
根据试验结果和工程实际情况,最终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应符合GB 50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 50204《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标准要求。
四、配合比设计注意事项1. 骨料应符合规格要求,不得混杂有害杂质。
2. 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骨料的特性和含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得过于依赖试验数据。
3. 砂浆的配合比应考虑施工工艺和养护条件等实际情况,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混凝土试块的制备、养护和试验应符合标准要求,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混凝土砂浆配比技术规程

混凝土砂浆配比技术规程技术规程:混凝土砂浆配比一、概述混凝土砂浆配比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经过科学的计算和实验确定砂浆或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等材料的种类、用量和配合比例,以保证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本技术规程主要介绍混凝土配比的方法和步骤。
二、原材料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水等。
水泥应符合GB 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石应符合GB/T 14684-2011《砂、石用于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水应符合GB/T 50082-2009《混凝土用水质量》。
三、混凝土配比1、确定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综合考虑,一般应按实验法确定。
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水等材料的种类、用量和配合比例。
2、确定材料用量(1) 按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水泥用量计算其他材料的用量。
(2) 按原材料的实际用量计算混凝土的配合比。
3、计算配合比按材料用量计算配合比,一般可采用配合比计算表格,表格中应包括水泥、砂、石、水等的用量比例。
4、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按GB 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5、试配混凝土按配合比进行试配,调整水泥、砂、石、水等材料的用量,直至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等级。
四、混凝土配比的注意事项1、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用量应符合标准规定。
2、砂、石应清洗干净,水应清洁无杂质。
3、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避免潮湿。
4、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五、砂浆配比1、确定砂浆配合比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综合考虑,一般应按实验法确定。
2、计算材料用量(1) 按每立方米砂浆所需水泥用量计算其他材料的用量。
(2) 按原材料的实际用量计算砂浆的配合比。
3、计算配合比按材料用量计算配合比,一般可采用配合比计算表格,表格中应包括水泥、砂、水等的用量比例。
4、试配砂浆按配合比进行试配,调整水泥、砂、水等材料的用量,直至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等级。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配合比
在建筑工程中,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是经常使用的两种建筑材料。
水泥
砂浆是由水泥、砂子和适量的水混合而成,用于砌筑墙体、地面和填充等。
而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子、骨料和适量的水经过搅拌、浇筑成型、养
护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建筑材料,用于制作楼板、柱子、梁等。
在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配合比中,水泥是主要的胶凝材料,起到胶结
作用;砂子和骨料是填充材料,用来增加材料的体积和提高强度。
对于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1:3或1:4的比例。
即1份水泥搭配3或4份砂子。
这个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但
一般不超过1:6
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常用的配合比是1:2:4、即1份水泥搭配2
份砂子和4份骨料。
这个比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在需要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可以适量增加水泥的用量,但也不能超过材料
的极限值。
在实际的施工中,为了保证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需要严
格控制配合比。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试验和实践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首先确定所需的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然后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实际情况选
择合理的配合比。
此外,对于不同用途的水泥砂浆和混凝土,配合比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用于砌筑墙体的水泥砂浆一般要求强度较低,所以可以适当增加砂子
的用量;而用于制作楼板的混凝土要求强度较高,所以可以适当增加水泥
和骨料的用量。
总之,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根据实际需要和施工要求来确定的,可以通过试验和实践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以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强度。
混凝土中的砂浆配合比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的砂浆配合比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制作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和水。
其中,砂浆配合比是混凝土制作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的砂浆配合比技术规程,以提供参考。
二、砂浆配合比的定义砂浆是混凝土中的一种材料,主要用于填充混凝土中石料之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程度。
砂浆的配合比是指砂、水泥和水的配合比例,一般用水泥重量与砂重量的比值表示。
三、砂浆配合比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砂浆配合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普通砂浆配合比:适用于一般建筑工程中的墙体、地面、楼板等,其水泥重量与砂重量的比值为1:3。
2.强度砂浆配合比:适用于要求混凝土强度较高的工程中,如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其水泥重量与砂重量的比值为1:2。
3.特殊砂浆配合比: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中,如耐酸、耐碱、耐高温、防水等,其配合比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四、砂浆配合比的计算方法确定砂浆配合比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按照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标准配合比表计算出水泥、砂和水的重量比例。
2.按照实际材料性能计算:根据实际使用的水泥和砂的性能参数,结合工程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五、砂浆配合比的调整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砂的质量、含水率和水泥的品种、强度等因素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砂浆配合比的偏差。
此时,需要对砂浆配合比进行调整,方法有以下几种:1.增加水泥用量: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但会增加成本。
2.调整砂的含水率:砂的含水率过高会导致砂浆黏稠度过大,影响施工。
调整砂的含水率可以通过晾晒或加水的方式进行。
3.增加水的用量:可提高砂浆的流动性和易施工性,但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4.增加添加剂的用量:添加剂可改善砂浆的性能,如增加抗裂性、减少收缩等,但会增加成本。
六、砂浆配合比的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施工中,砂浆配合比的施工要求与其他施工要求同样重要,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砂浆的搅拌时间应控制在2-3分钟之间,搅拌后应立即使用。
混凝土水泥砂浆配合比标准

混凝土水泥砂浆配合比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水泥砂浆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水泥砂浆的配合比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标准,以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正确地配制混凝土水泥砂浆。
二、水泥种类水泥按生产工艺和材料分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石膏水泥、石灰水泥和复合水泥等五种。
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是最常用的一种。
三、砂子种类砂子一般分为细砂、中砂和粗砂三种类型。
细砂的粒径一般在0.15mm以下,中砂的粒径在0.15mm-2.5mm之间,粗砂的粒径在2.5mm以上。
不同类型的砂子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选用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技术要求进行选择。
四、水泥砂浆配合比水泥砂浆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和水的比例。
不同的混凝土工程需要不同的配合比,一般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材料的品种和特性、施工工艺、环境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1. 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配合比(1)C15水泥砂浆配合比:水泥:砂子=1:2.5;水灰比=0.55。
(2)C20水泥砂浆配合比:水泥:砂子=1:2.3;水灰比=0.50。
(3)C25水泥砂浆配合比:水泥:砂子=1:2.2;水灰比=0.45。
(4)C30水泥砂浆配合比:水泥:砂子=1:2.0;水灰比=0.42。
(5)C35水泥砂浆配合比:水泥:砂子=1:1.8;水灰比=0.40。
(6)C40水泥砂浆配合比:水泥:砂子=1:1.6;水灰比=0.38。
2. 矿渣水泥砂浆配合比矿渣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一般比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略微高一些,具体配合比根据矿渣水泥的强度等级和特性来确定。
3. 石灰水泥砂浆配合比石灰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一般为水泥:石灰:砂子=1:0.5:3,水灰比=0.50。
4. 复合水泥砂浆配合比复合水泥砂浆的配合比根据不同的复合水泥种类和强度等级来确定,通常比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略微高一些。
五、水泥砂浆配合比的注意事项1. 砂子的品种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坚实度和细度模数等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沿空筑巷混凝土及砂浆设计
(1)混凝土技术要求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柔模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如下:
①混凝土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
②在复杂高程条件下远距离水平泵注混凝土的高可泵性;
③在柔性模板内的良好自密实性;
④混凝土强度增长路径与顶板压力发展相匹配;
⑤混凝土满足经济性。
(2)原材料技术要求
①水泥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②柔模泵注混凝土采用II区中砂,且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小于15%。
当采用I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胶凝材料(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用量,满足柔模混凝土的可泵性;当采用III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
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当采用人工砂时,石粉含量不大于3%。
③柔模泵注混凝土石子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6mm。
一般柔模泵注混凝土石子粒径选用5~10mm或5~16mm连续级配卵石。
石子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否则容易造成堵管。
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当采用碎石时,非粘土质石粉含量不大于 1.5%,防止对柔模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和易性产生不利影响。
④粉煤灰应采用一级磨细粉煤灰。
⑤外加剂采用柔性模板专用复合型外加剂。
(3)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
鉴于此,柔模混凝土配合比的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砂率在40%~50%之间为宜,具体参数要根据当地建筑材料和工程要求来定;
(2)石子的最大粒径要与输送管的直径、泵送距离和柔性模板厚度相适应,限于井下的复杂条件,通常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一般采用5~16mm连续级配卵石或碎石;
(3)混凝土拌合物的水胶比取0.45~0.55为宜,水胶比太大,混凝土容易离析堵管;水胶比太小,混凝土的泵送压力大,影响混凝土的泵送距离;
(4)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为200~240mm,扩展度应在600mm以上;
(5)采用“双掺”技术,即同时掺加优质磨细粉煤灰和高效复合型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综合性能。
根据在实验室的多次试验结果和峰峰矿区工程实践经验,初步确定如下这个配合比,见表2.4,最终配合比是在这个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配确定。
润管砂浆配合比见表2.5。
表2.4 C25泵注混凝土初步配合比
材料水泥中砂卵石水粉煤灰外加剂质量(kg/m3)450 850 950 240 80 胶体材料质量的0.2%
表2.5 1:1润管砂浆配合比
砂浆组分水泥中砂粉煤灰外加剂质量(kg/m3)900 900 90 胶体材料质量的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