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检测记录表

合集下载

瓦斯检查记录表.xls.

瓦斯检查记录表.xls.

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检测记录表
工点名称:xxxxxxxxx工程有限公司施工X组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
瓦斯检测员:班组技术负责人:班组队负责人:
人工瓦斯检测频率:瓦检员对隧道进行巡回瓦斯检查的频率:高瓦斯及瓦斯突出工区每8小时瓦斯检查不少于3次,低瓦斯及无瓦斯工区每8小时瓦斯检查不少于2次, 对隧道施工放炮进行“一炮三检”。

对超前钻探时的瓦斯情况进行检查。

对可能出现局部瓦斯积聚的地方进行重点检查。

洞内用火时现场值守检查瓦斯。

人工瓦斯检测地点:1、开挖工作面进风流、回风流中,爆破地点附近20m的风流中及局部塌方处;2、坑道总回风流中;3、局扇及电气开关前后10m内的风流中;4、各种机械作业附近20m范围内的风流中;5、电动机及开关附近20m内的风流中;6、隧道硐室、开挖凹陷等易于瓦斯积聚处;7、煤层(线)及岩体破碎易于瓦斯溢出段。

8、放炮地点处附近20m。

由于瓦斯比空气轻,以上各处的检测点应尽量靠近拱顶,检测点离拱顶的距离不得大于20cm。

瓦斯监测记录表

瓦斯监测记录表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宜巴高速公路第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马家坡隧道
瓦斯检测记录
施工单位: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瓦斯检测记录表
宜巴高速公路马家坡隧道
(左洞)
施工单位: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马家坡隧道左洞瓦斯检测记录表
施工单位: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日期:年月日
技术主管: 现场监理工程师:
注:例行检测每隔2小时1次,开挖及初支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检测1次,并在爆破前及爆破后各检测1次,二衬施工前在模板台车往掌子面方向20米里程处检测。

瓦斯检测记录表
宜巴高速公路马家坡隧道
(右洞)
施工单位: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马家坡隧道右洞瓦斯检测记录表
施工单位: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日期:年月日
技术主管: 现场监理工程师:
注:例行检测每隔2小时1次,开挖及初支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检测1次,并在爆破前及爆破后各检测1次,二衬施工前在模板台车往掌子面方向20米里程处检测。

瓦斯等级鉴定及二氧化碳检测报告

瓦斯等级鉴定及二氧化碳检测报告

XXXXXXXX项目瓦斯等级鉴定及二氧化碳检测报告XXX单位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五日XXX隧道瓦斯等级鉴定及二氧化碳检测报告检测人员:报告编写:报告审查:XXX单位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五日声明1、本报告未加盖本中心公章无效。

2、报告内容不得自行涂改、增删,否则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与本中心无关。

3、未经本中心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测试报告。

4、送样委托检验,本中心不对样品来源负责,报告结果仅对所鉴定样品有效。

5、对试验报告若有异议,请在报告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中心提出。

《XXX隧道瓦斯等级鉴定及二氧化碳检测报告》内审意见2014年1月25日,XXX单位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XXX 隧道瓦斯等级鉴定及二氧化碳检测报告》进行了内部审查,经认真审查,形成初步审查意见如下:(1)本检测报告依据较充分,使用规范恰当,工作方法合理。

(2)隧道区地质条件分析较为详尽,对隧道区瓦斯等气体的形成原因以及涌出形式的分析基本符合实际。

(3)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的测定方法与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参数与计算结果基本准确。

(4)在瓦斯涌出量分析基础上,对隧道瓦斯等级的认定符合规定,由此提出的瓦斯等气体防治方案的建议基本可行。

同意上报相关部门审查后实施。

审查负责人:XXX单位二0一四年一月二十二日目录1 概况 (1)1.1 项目概况 (1)1.2 目的及任务 (1)1.3 执行的技术规范、规定及标准 (2)1.4 以往地质资料 (3)1.5 鉴定工作情况 (3)1.5.1工作组织情况 (3)1.5.2完成工作量 (3)2 隧道区地质条件简述 (5)2.1 自然地理 (5)2.1.1 地形地貌 (5)2.1.2 气象及水文 (5)2.2 地层岩性 (6)2.3 地质构造及地震 (7)2.4 水文地质 (8)3 隧道瓦斯地质分析 (10)3.1 瓦斯成因分析 (10)3.2 瓦斯涌出形式分析 (10)4 瓦斯(二氧化碳)测定与计算 (12)4.1 测定方法 (12)4.2 参数计算 (14)5 鉴定结果与分析 (15)5.1鉴定结果 (15)5.2鉴定结果分析、评价 (16)6 瓦斯(二氧化碳)防治方案建议 (16)附表附表一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测定原始记录表附表二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基础数据表附表三瓦斯等级鉴定和二氧化碳测定结果表附件1、资质文件2、华川巴西[2014]6号3、现场工作照片4、XXX隧道瓦斯检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1 概况1.1 项目概况XXX隧道(以下简称XXX隧道)是四川省301线XX村至XXX过境公路新建重点工程,隧道左右洞共计4091.2m,隧道设计速度为60km/h。

进尺台账·瓦斯抽放效果测定记录·瓦斯抽采系统检查记录

进尺台账·瓦斯抽放效果测定记录·瓦斯抽采系统检查记录
孔 号 有无异常
检测时间: H 1 压差 H 2 负压
记录人: H 3 浓度 H 4 温度
矿领导:
分管领导:
单位负责人:
瓦斯抽采系统检测记录
地 点 时 间 管路吊挂的高度(m) 干 管 支 管 型号(mm) 有无破损、泄露、积水 干 管 支 管 采 取 措 施 检 查 人
分管领导:
单位负责人:
煤矿现场作业进尺台账
煤矿名称:
巷 名 道 称
黔西县ΧΧ煤矿
循 孔号及孔深 允许进 当日进 累计进 剩余进 驻矿汇 汇报日期 及 时 间 环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尺 (米) 尺 (米) 尺 (米) 尺 (米) 报人员
煤监站 值 班 调 度 人 员
备 注
瓦斯抽放效果测定记Hale Waihona Puke 表检测地点:检测人:

隧道施工阶段瓦斯检测作业指导书

隧道施工阶段瓦斯检测作业指导书

隧道施工阶段瓦斯浓度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环境中瓦斯浓度检测。

2 检测时标准(1)《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GBZT206-2007;(布点方式)(2)《公路瓦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74-2020(2020-05-01实施);(频率、布点方式、判定)优选(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检测方法)(4)《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 10120-2019。

(频率、布点方式、判定)(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判定依据)3仪器设备4检测目的(1)检测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瓦斯浓度,评价隧道环境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为隧道的施工安全提供技术准则和决策依据。

(3)明确隧道施工环境瓦斯浓度检测参数方法,为现场检测提供依据。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应该根据业主委托的检测工作要求,了解隧道基本概况,隧道现场作业性质、作业时间、工况及车辆运行情况相关信息;2收集隧道相关资料,包括隧道施工设计图纸,通风设计说明。

6现场检测6.1检测方法6.1.1按GBZT206-2007检测时6.1.1.1检测点的确定(GBZT206-2007(9.1)P3)根据密闭空间的实际情况确定检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8m。

圆柱形密闭空间水平直径在8m以内、纵向高度在8m以内,检测点距离密闭空间顶部和底部均不超过1m,设上、下组两个检测点;水平直径在8m以内,纵向高度在8m以上的密闭空间,上下两点距顶部和底部不超过1m,设上、中、下一组三个检测点。

水平直径在8m以、增设一组或多组检测点。

两个相邻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8m。

非圆柱形的密闭空间,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上述规定确定检测点。

检测点的设定应考虑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密度。

比空气重的气体,应在密闭空间的底部适当增加检测点,比空气轻的气体,应在密闭间的上部适当增加检测点。

矿井瓦斯检查记录表

矿井瓦斯检查记录表

案编号: HK-YTSF-TZ-01 神府经济开发区海湾煤矿有限公司Shenfu T 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wan Mining Co.,Ltd瓦斯检查记录本二〇一四年地点时间瓦检员CH4(﹪)CO2(%)CO(ppm)主平硐副平硐回风煤门主运输暗斜井4-3煤辅助运输暗斜井主副水仓4-2煤辅助运输大巷4-2煤带式输送机大巷4-2煤回风大巷4-2盘区带式输送机巷4-2盘区辅助运输巷4-2盘区回风巷42101工作面切眼42101回撤通道42101辅助回撤通道42104工作面回风巷42102工作面辅运巷42102工作面皮带巷42102工作面回风巷4—3煤回风斜井案编号: HK-YTSF-TZ-01 神府经济开发区海湾煤矿有限公司Shenfu T 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wan Mining Co.,Ltd瓦斯检查记录本二〇一四年地点时间瓦检员CH4(﹪)CO2(%)CO(ppm)主平硐副平硐回风煤门主运输暗斜井4-3煤辅助运输暗斜井主副水仓4-2煤辅助运输大巷4-2煤带式输送机大巷4-2煤回风大巷4-2盘区带式输送机巷4-2盘区辅助运输巷4-2盘区回风巷42101工作面切眼42101回撤通道42101辅助回撤通道42104工作面回风巷42102工作面辅运巷42102工作面皮带巷42102工作面回风巷4—3煤回风斜井。

风电、瓦斯电闭锁运行记录表

风电、瓦斯电闭锁运行记录表

风电闭锁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瓦斯电闭锁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故障原因
处理结果 试验人 陈刚 陈刚 陈刚 陈刚 陈刚 陈刚 陈刚 陈刚 陈刚 陈刚
110401 回 顺槽

2012.3.25
110402 工 面

2012.3.25
110401 运 顺槽
时间
110401 运 顺槽

2012.3.30
110401 回 顺槽

2012.3.30
110402 工 面

2012.3.30
110401 运 顺槽

2012.3.31
110401 回 顺槽

2012.3.31
110402 工 面

2012.3.31
风电闭锁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瓦斯电闭锁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风电、瓦斯电闭锁运行记录
地点
时间
110401 运 顺槽

2012.3.8
110401 回 顺槽

2012.3.8
110402 工 面

2012.3.8
110401 运 顺槽

2012.3.9
110401 回 顺槽

2012.3.9
110402 工 面

2012.3.9
110401 运 顺槽

2012.3.10
110401 运 顺槽

2012.3.6
110401 回 顺槽

2012.3.6
110402 工 面

瓦斯参数测定规范

瓦斯参数测定规范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及钻屑量测定操作规范一、测定原理02612186725581772686利用WTC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和钻屑量指标S max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

在工作面用手持式气动钻机配8~10m的麻花钻杆向煤层打Φ42mm的钻孔,根据钻孔过程中每米排出钻屑量的多少以及排出钻屑的瓦斯解吸指标的大小预测工作面前方钻孔范围内的突出危险性。

二、准备工作1、在测定前施工队组要提前准备好钻头为Ф42mm的手持式风动钻机一台、配套麻花钻杆10~12m,以及测量角度所用的罗盘、坡度规等器具。

2、测定人员要提前将仪器充好电,保证测定时仪器电量充足。

3、入井前要认真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开启后可进入测定页面表明仪器可正常使用),然后将煤样瓶盖拧紧后将煤样瓶浸入水中,检查煤样瓶及连接胶管是否漏气,确保仪器及各部件能正常使用。

4、测定前要通知相关掘进队组安排人员配合打钻作业。

三、钻孔施工要求1、所有预测(检验)钻孔都应布置在工作面最软分层煤中,并尽量保证预测(检验)钻孔始终在该软分层中钻进,一个钻孔位于掘进巷道断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他钻孔的终孔点应位于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2~4m处,预测(检验)孔的深度为8~10m。

2、工作面布置有措施孔时,检验钻孔应位于距措施孔尽可能远的位置,用于检验措施效果。

1三、操作方法1、测定前要再次检查仪器显示是否正常,是否有漏气现象,否则应及时更换仪器。

2、对煤层平巷、煤层上山、煤层下山、回采工作面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或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各钻孔从孔深3m 段起,每隔1m 或2m 取一个煤样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或△h2;要求各钻孔取样深度错开,也即:若第一个钻孔取样孔深为3m、4m、6m、8m、10m,第二个钻孔应为3m、5m、7m、9m、10m,第三个钻孔取样孔深同第一个钻孔。

3、向工作面前方煤层打钻孔时,用塑料桶或编织袋收集每钻进1m钻孔排出的钻屑,并用测力计测量其重量;钻进至指定位置时,用Ф1~3mm的筛子在孔口接煤粉,接煤粉的同时启动秒表计时;煤样筛分后迅速装入煤样瓶中,并用筛子刮平,使装入煤样体积和煤样瓶体积一致,然后拧紧罐盖,松开盖上阀门;当秒表计时时间到达预2定值t0时(t0一般应取1min、1.5min、2min,不应超过2min,不足1min应等满1min、同理不足1.5min等到1.5min、不足2min等到2min),拧紧盖上阀门的同时执行仪器采样功能,便开始该煤样的瓦斯解吸指标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携式瓦斯检测记录表
(JK40-CH4-D)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滇中引水工程
大理II段施工4标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年月日
隧洞内人工瓦斯检测安全注意事项
一、采用仪器为便携式多功能气体检测仪,型号为JK40-CH4-D,瓦检人员要加强仪器维护及保养,使用过程中防止碰撞、落水,确保电量充足。

二、人工瓦斯检测地点:1、开挖工作面进风流、回风流中,爆破地点附近20m的风流中及局部塌方处;2、坑道总回风流中;3、局扇及电气开关前后10m内的风流中;4、各种机械作业附近20m范围内的风流中;5、电动机及开关附近20m内的风流中;6、隧道硐室、开挖凹陷等易于瓦斯积聚处;7、煤层(线)及岩体破碎易于瓦斯溢出段。

8、掌子面顶部等瓦斯易聚集部位。

由于瓦斯比空气轻,以上各处的检测点应尽量靠近拱顶,检测点离拱顶的距离不得大于20cm。

三、人工瓦斯检测频次:对正常工序工作地段各检测点每班不少于三次,对电焊作业、防水板焊接、塌方处理等特殊工序和重点部位,必须保证作业全过程检测;对各种通风死角每班进洞检测一次,对瓦斯浓度超过0.3%的地段,必须加强检测,瓦斯浓度的测定应在隧道风流的上部。

瓦检员必须保证“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四、隧道内瓦斯浓度限值及处理措施应符合下表规定,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应符合《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五、对瓦斯浓度超过0.3%的地段,必须加强检测;在瓦斯浓度>0.5%时,按下表措施进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