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
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

时人口非常稀疏;且中心城区10:00时人口变得更为密集,因此推测甲地
带为住宅区,上午10:00绝大部分居民由住宅区转移到中心城区工作。 故选C。
4.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 B )
A.丘陵地区 C.山地地区 B.平原地区 D.沟谷地区
答案 B 由图读出该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是集中紧凑布局,路网密集,因 此推断该城市位于平原地区。故选B。
(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等级较高的城市 等级较低的城市
数目较③
少
相距较远 相距④ 较近
数目较多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⑤ 层层嵌套 的。
温馨提示
(1)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并非有明确的界线。
(2)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区域内人口稀疏的城镇 服务范围大。
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两大主导因素
第八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规 模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纲呈现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思维导图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区位因素和城市等级体系
考点一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等院校,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命题视角一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 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 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 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 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 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 完成下面三题。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描述了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和组织方式,包括城市中心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设施等不同区域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则指不同等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水平。
以下将分别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通常是城市的中心和象征,有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集中,同时也是商业和金融中心,拥有大型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
2.住宅区: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居住空间,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高档住宅区多为别墅、高层和豪华公寓,设施配套完善,环境宜居。
中档住宅区多为多层和小高层住宅,设施较为基础。
低档住宅区多为老旧小区和城中村,设施相对简陋。
3.工业区:工业区是城市的产业基地,主要分为重工业区和轻工业区。
重工业区多为传统重工业,如钢铁、化工和造船等。
轻工业区多为轻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汽车和生物医药等。
4.商业区:商业区是城市的商业中心,有大型购物中心、商场、百货公司和街头商店等。
商业区通常密集,交通便利,商业设施齐全,吸引大量消费者。
5.交通设施:交通设施包括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交通干道(如高速公路、快速路和主干道)和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
交通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程度。
1.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功能。
一线城市一般拥有大型医院、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教育和科研服务。
2.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是国家或省级的重要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功能。
二线城市的服务设施较为齐全,包括中型医院、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
3.三线城市:三线城市是地级市或县级市,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三线城市的医疗、教育和文化设施较为基础,常常需要依赖一线和二线城市来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讲义含解析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分区(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2)特点: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各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主要类型及其分布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1)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中,A表示同心圆模式,B表示扇形模式,C表示多核心模式。
(2)三类模式图中,均有的功能区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它们构成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3.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1)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经济、社会、历史、行政四方面,它们的影响如下图所示:(2)发展变化: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导因素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温馨提示] (1)城市功能的分区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原有的功能区也可能完全改变。
(2)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但环境质量、文化氛围也会影响地租的高低。
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地价较高。
◎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①②③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行政办公区、住宅区、商业区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2.影响N功能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优美,交通便利B.就近服务,人口较多C.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D.地势低平,地租低廉答案 1.D 2.A(2019·安徽蚌埠模拟)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右图中最能反映左图PQ沿线地租变化的曲线是( )A.ⅠB.ⅡC.ⅢD.Ⅳ4.对图中功能区及布局叙述正确的是( )A.化工园区的布局是合理的B.创业园区的布局是不合理的C.甲住宅区为高级住宅区D.该城市的空间结构为扇形模式答案 3.C 4.C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是江苏人的梦想。
第8章第1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3.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❼( )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析点练法 创新思维 考法体验 【解题范式】
答案:2.C 3.B
析点练法 创新思维 考法体验 [规律总结] 城市规划要注意“风”“水”“宝”“地” (1)“风”——注意风向条件,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 带或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或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2)“水”——应保证污水不流向居住地。 (3)“宝”——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依据产品生产过程中对要素的特殊要求, 综合考虑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接近市场,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接 近交通运输线或点,接近科研中心等。 (4)“地”——从地域空间联系和地形的角度分析。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析点练法 创新思维 考法体验 考法三 地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析点练法 创新思维
考法体验
5.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5题,住宅区是城市各功能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 功能区,一般占地面积达40%~60%;图示中唯 有①符合,故A项正确。
析点练法 创新思维 考法体验 考法二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2015·高考天津卷)图甲、图乙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题。
析点练法 创新思维
考法体验
4.结合图乙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
构发生的变化是( D )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出商业区的分布状况;与 15年前相比,现在工业区布局分散;从人口分布 分析,不能判断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据图分 析,路网密度中部、南部增大。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影响 因素
影响
表现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 质(如粮食、副食品)条件, 资源 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 条件 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 资源条件 的城市用地等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 交通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 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 条件 城市、港口城市等 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 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 人口 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 条件 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 人口 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一般有哪些类型? 答案: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
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 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而形成。
(2)主要类型: ① 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交通干线 两侧或街角路口。 ②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 ③工业区:靠近 河流 、铁路、 公路 等交通比较便捷的 地带。 (3)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 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温馨提示] 注意区别城市的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 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区别,回 答时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D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 图”,读图完成1~2题。
2.2010年,c处最可能是
A.文化区 B.商业区
(
C
)
C.住宅区
D.工业区
一、选择题 (2012·济南调研)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 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B
路呈网格状分布,城市地
域呈同心圆状向外延展,
可判断为平原地区的城市,
故选B项。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形成
1 考题印证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考向一 考向二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形成
考向一 考向二
1 考题印证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功能区 形态
住宅区
集聚成团 状,占地 面积大, 工业化后 出现分化
特征
建筑质量上中高 级住宅区与低级 住宅区分化;位 置上中高级住宅 区与低级住宅区
背向发展
位置
中高级 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 高坡、文化区
联系
内城、工业区 低级住 附近,与低地、
宅区 工业区相联系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点二
城市的等级及服务范围
1 考题印证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点二
城市的等级及服务范围
1 考题印证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 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 地广阔,服务范围 大,发展条件优
工业区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分布和组合 扇形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交通便捷程度
收入 土地利用
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PPT课件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 ) A . a > b> c B.a<b<c C . a = b> c D . a > b= c (2)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 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住宅用地 、休憩及绿化用地、 交通用地 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区
①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
②主要类型及特点
【解析】 第(1)题,从城市规划图及交通布局上看,甲处位于市中 心位置,最适宜布局的为商业区。第(2)题,从图中显示的工业区与住 宅区的布局来看,④处为工业集中分布的区域,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环 境问题,最有可能成为低级住宅区。第(3)题,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地 区,属于季风气候,该城市的工业区都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垂直的郊 外,避免了对城区空气的污染。 【答案】 (1)A (2)④ 靠近工业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3)空气污染 工业区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垂直的郊外。
【解析】 第(1)题,距市区越近往往地租越高,而由a至b再至c是 距离市区越来越远,所以地租高低关系是a>b>c。第(2)题,地租分
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的指示意义是外凸处的地租高于附近地区,而
图中的外凸处是沿公路或河流的地方,说明沿公路或河流处的地租相 对高些,即交通条件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第七章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市的服务功能

影响 因素
影响
表现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 资源 质(如粮食、副食品)条件, 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 条件 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 发展的资源条件 的城市用地等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 交通 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
条件 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 城市、港口城市等
城市地域小, 功能混杂 原因 市中心工业 意义 市场交通优势 城市 早期
城 市 内 部 空 间 结 构 的 变 化
市中心用地紧张、 地价高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 原因
变化 趋势 原工业地改 为商业或其 它用地 意义 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的划分: (1)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 城市人口规模 (2)一般城市的等级划分: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 (3)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厂位于上游)。
返回
(3)污染大气的企业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及与季风风 向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4)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用防护带隔离,防护带主要指 城市绿地,也可以是水面、河流。
返回
[应用闯一关] 1.(2012· 北京朝阳区统考)图甲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
力示意图,乙图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模型图(假设在
返回
考纲下载
1.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识记:城市主要功能区及其特点,不
考纲解读
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3.应用: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返回
第 七 章 城 市 与 城 市 化
第一 讲 城市 内部 空间 结构 和不 同等 级城 市的 服务 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索引
2.(2016课标Ⅰ,5,4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
业活动的 ( B )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答案 B 由于各核心城市分工明确,所以该地区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 促进了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故B项正确。分工明确对技术 创新、市场拓展、产品升级影响很小,故A、C、D项错误。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③ 收入
(2)社会因素 知名度
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种族或宗教
(3)历史因素:早期的④ 土地利用 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考点二
栏目索引
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1)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 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 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 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 体分析如下:
考点一
栏目索引
3.功能区分布是否合理的评价 判断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从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如距城市 的远近、常年盛行风向、河流流向等方面来判断。 (1)根据材料信息,如图中的经纬度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图中的指向标 等判断风向。 (2)根据等高线、河流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河流的流向。 (3)注意高级住宅区和行政区、文教区相连;高新技术产业区应接近高 等院校,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考点二
栏目索引
(2)立体图的判读
考点二
栏目索引
考点二
栏目索引
(3)等值线图的判读
考点二
栏目索引
考点二
栏目索引
考点二
栏目索引
命题视角一 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 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 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考点二
栏目索引
命题视角二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与特点
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 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考点二
栏目索引
3.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 C )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答案 C 由两幅图对比可以读出甲地带在0:00时人口较密集,而10:00 时人口非常稀疏;且中心城区10:00时人口变得更为密集,因此推测甲地 带为住宅区,上午10:00绝大部分居民由住宅区转移到中心城区工作。 故选C。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点一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① 商业 用地、② 工业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③ 住 宅 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 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④ 集聚 。 (2)主要类型及分布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合理协调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 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图):
考点一
栏目索引
(1)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原则: ①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居民 区。 ②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 区。 ③严重污染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远离城市,并考虑盛行风向和水源 地。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者垂直方向上,远离水源地并布局在河流的下 游。 (3)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集聚成团状,是城市
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 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
的主要功能区,工业
上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 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
化后出现分化
区背向发展
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考点一
栏目索引
方法技巧 1.“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 (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 住宅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 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 度最小。 (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 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 升幅度较大。
考点一
栏目索引
1.(2016课标Ⅰ,4,4分)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
城市的 ( A )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答案 A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由此可知该地
区的城市职能清晰明确,这限制了各核心城市服务种类的随意变动,故A
项正确。
考点一
功能区
形态
区位特征
位置
商业区
中心商务区:经济活动繁忙;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
人口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 或条状
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 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 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
占地面积最大;建筑质量上中 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与
统连接各城市,加强了区内各城市的协调,而不是竞争,并由此提高了整
体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城市群,故C项错误。该地区城市在外围,中心
有面积较大的“绿心”,且各城市之间有不可侵占的绿地,这种规划有
利于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故D项正确。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命题视角二 城市功能区特点
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 耗。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读图, 回答下题。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命题视角一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 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 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 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 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 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 完成下面三题。
考点二
栏目索引
2.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 A )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答案 A 图中甲地的地租等值线向郊区凸出,表示其地租与距市中心 等距离的其他区域相比更高,表示甲地环境质量较好,交通通达度较高, 符合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对环境和交通的高要求,故A项正确。钢铁、航 空航天、汽车工业产业园区通常规模较大,占地较多,应布局在地租相 对较低的区域。
考点一
栏目索引
3.(2016课标Ⅰ,6,4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D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 D 提高乡村人口比重与城市化水平有关,和经济发展有关,与城
市空间规划无关,故A项错误。地区人口密度变化与人口增长有关,与城
市空间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该地区空间规划的实施,通过快速交通系
考点二
栏目索引
6.结合图乙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 D )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出 商业区的分布状况;与15年前相比,现在工业区布局分散;从人口分布来 分析,也不能判断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据图分析,路网密度中部、南 部增大,D项正确。
考点二
栏目索引
(2)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考点二
栏目索引
(3)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 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考点二
栏目索引
2.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考点二
栏目索引
考点二
考点二
栏目索引
4.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 B )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答案 B 由图读出该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是集中紧凑布局,路网密集,因 此推断该城市位于平原地区。故选B。
考点二
栏目索引Βιβλιοθήκη 命题视角三 城市功能区的变化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 下面两题。
考点二
栏目索引
某市中心城区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考点二
栏目索引
1.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C )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答案 C 本题考查对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规律的分析。等值线越密, 梯度越大,故该城市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小于南部地区,A项错误; 地租相同的区位,正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故B项错误;地租等值线稀疏 的区域与距市中心相同距离的其他区域相比,地租更高,是基础设施和 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其交通设施较好, 故C项正确;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其环境质量较差,故D项错 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