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1《秋天》(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如树叶变黄、风渐凉等。
2.理解“秋天”二字的含义。
3.熟练朗读相关秋天朗诵诗。
4.能够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1.秋天的特点。
2.理解“秋天”二字的含义。
3.相关秋天朗诵诗的朗读。
三、教学难点1.熟练朗读相关秋天朗诵诗。
2.能够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四、教学内容1. 导入(5分钟)【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什么?没错,就是“秋天”!那么,大家知道秋天是什么时候吗?【学生】是九月吧。
【教师】对,九月是秋季的开始。
在秋天,大自然的景色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 展示(10分钟)【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一幅图片,这是一棵树,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时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你们看,这棵树在秋天变成什么颜色了?【学生】变成黄色的。
【教师】对啊,秋天的时候,树叶会变黄,一直到秋末,树叶就会掉落了。
这是因为气温变冷,树叶里面的绿色素会消失,所以变成了黄色。
好了,你们知道为什么秋天叫做秋天吗?【学生】不知道。
【教师】“秋天”二字的意思是“收成的时候”,因为在秋天,我们收割庄稼,把丰收带回家。
大家是否也对丰收充满了期待呢?3. 朗诵诗歌(15分钟)【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要一起来朗诵一首诗,这首诗的名称就是《秋天》。
秋天,果子红了。
秋天,香菇出了。
秋天,铃铛响了。
秋天,老师来了。
秋天,山区喜气洋洋。
【教师】这首诗特别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气氛,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感受一下秋天的味道吧。
(带领学生一起朗诵,多读几遍直至熟练为止)4. 讲解词语(10分钟)【教师】这首诗中有一个词“铃铛”,你们知道“铃铛”是什么吗?【学生】是那种会发出“叮叮当当”声音的东西。
【教师】非常好,一般来说,“铃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学生】可以挂在动物身上,让主人可以听到动物的动静。
【教师】对,铃铛是挂在动物身上的,比如说牛或羊,这样主人就可以听到它们的动静。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教案名称:《秋天》教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材版本:部编版教学目标:1. 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能够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气氛。
3. 培养学生对于季节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 《秋天》课文分发给学生。
2. 图画、图片或幻灯片展示秋天的景色。
3.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引入:1. 让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是一片金黄的叶子?”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话题。
展示:1. 展示秋天的图片,或者使用幻灯片向学生呈现秋天的景色和气氛。
2. 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觉得秋天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导入课文:1. 请学生打开课本,找到《秋天》这篇文章。
2. 询问学生:“你们知道秋天是哪个季节吗?秋天有什么特点?”3. 让学生先默读一遍课文,然后找一个同学读出来。
讲解课文:1. 分段讲解课文,解释生字词和词语的意思。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活动一:感受秋天的气氛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2. 提供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
例如:“秋天的天空是蓝蓝的”、“秋天的风很凉爽”等。
活动二:描绘秋天的景色1. 让学生写一段话,描绘自己眼中的秋天景色。
2. 选择几名学生读出自己的作文,并与其它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小结:1. 针对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进行小结和复习。
2. 回顾学生对于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带来一些秋天的自然物品,进行观察和描述。
2. 在课堂上进行秋天的手工制作活动,制作秋叶等物品。
教学反思:通过观察、感受和描绘,让学生对秋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培养学生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同时,让学生动手参与,通过活动的方式加深对秋天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1《秋天》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1《秋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理解课文大意,体会到秋天的特点。
3.能够说出秋天的特点和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色。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理解课文大意。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四、教学准备1.课文《秋天》的教材。
2.图片或小道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3.班级环境营造,营造秋天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可以通过播放秋天的图片或播放秋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2. 导入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秋天的特点,让学生回想秋天是什么样的。
3. 学习课文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老师解释课文中生字生词的意思。
3.学生逐句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4. 情感培养老师可以启发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秋天的原因,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5. 启发思考老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思考秋天的不同景色代表的含义,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6. 课文操练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操练,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 课堂小结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
六、布置作业1.课后让学生自己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2.要求学生用画画的形式描绘自己心目中喜欢的秋天景色。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自己对秋天的感受,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情感培养,让学生更加喜爱秋天,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老师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优秀教案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优秀教案教案概述本节课以《秋天》为素材,通过朗读课文、情景讨论和故事演绎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拓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秋天》中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秋天特征的表达。
2.能够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和气候变化。
3.能够热爱大自然,关怀四季变化。
教学重点学会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和气候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秋天》中的抽象难词,如“金黄色”、“飘落”等。
教学准备1.课文《秋天》2.教学图片:秋天的树叶、果实等3.课件:包含《秋天》的图片和汉字拼音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老师播放一段描绘秋天的音频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秋天的认知和感受,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看法。
2. 朗读课文老师朗读《秋天》,学生跟读,重点表达相关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景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特征和变化,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气候等。
4. 故事演绎老师讲述一个与秋天有关的小故事,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帮助学生理解秋天的意义和价值。
5. 创作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绘制秋天的图画或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眼中的秋天。
6. 总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巩固对《秋天》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表对秋天的独特见解。
教学延伸1.走进自然:组织学生到校园或户外感受秋天的变化,收集秋天的物品。
2.推理有奖:设置有趣的问题和谜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推理来了解秋天的奥秘。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秋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培养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季节变化的关注,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爱自然,热爱生活。
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通用

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秋天》。
具体内容包括:秋天来了,大自然的变化、树叶的颜色、收获的果实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好。
2. 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难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挂图等。
学生: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们觉得秋天是怎样的?”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秋天有哪些变化?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3. 生字学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教师讲解生字的笔画、结构,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根据课文内容,连线搭配:金黄的树叶、红红的苹果、蓝蓝的天空等。
(2)仿写句子:秋天来了,_________。
5. 实践活动(5分钟)学生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六、板书设计1. 《秋天》2. 内容:秋天的变化:树叶金黄、果实成熟、天空高远等。
秋天的美好:收获、色彩、喜悦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签字确认。
(2)抄写生字,每个字写5遍。
(3)仿写句子:秋天来了,_________。
(4)画一幅秋天的画。
2. 答案:(1)略。
(2)略。
(3)示例:秋天来了,树叶变黄了。
(4)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学习课文、生字学习、随堂练习、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秋天的特点,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课文中的字词和句子。
2.理解秋天的特点与变化,并能用几个简单的词语表达出来。
3.了解秋天的景象和对人们的影响,学习秋天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1.《秋天》课文的朗读和解读。
简单的秋天汉字、秋天的特点和变化等的知识介绍。
2.小组合作推理秋天的特点,归纳出秋天的影响,互相存在选取适合自己的挑战并尝试解决。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取,既要考虑自己的学习情况,也要鼓励同学之间的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1.《秋天》课文的朗读和解读表达的意思。
2.通过小组合作,推理秋天的特点并归纳出秋天的影响,尝试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四、教学方法1.教师通过朗读、解读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秋天》课文。
2.学生小组讨论,推理秋天的特点,归纳出秋天的影响并尝试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特点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并了解季节的变化和季节的名字。
2. 课文引入•读首句,让学生自由发言出秋天的感觉。
•以图画为背景,出现小动物的图片,询问学生对于这张图片的看法和感受。
•再以图画为背景,出现种树的图片,询问学生对于这张图片的看法和感受。
•阅读课文并解释一二句话的意思。
3. 课文朗读•老师模仿后一句再让学生一起跟读,然后让学生跟读整篇课文。
•在朗读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了解每个片段的含义。
4. 学习秋天的知识•安排学生到小组讨论课文,探究秋天的特点,归纳出秋天的影响并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在旁边指导,辅助学生解决一些难题。
5. 总结•各个小组共享这节课的学习成果,相互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七、教学评估通过小组活动,学生能够表述秋天的特点与影响,实现合作学习,也有合作发现困难和解决方案的成效。
八、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同学之间的合作和帮助这种互动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了解秋天的气候、景色和食物•掌握秋天相关的基本词汇2. 能力目标•观察、感知和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气候变化•培养学生用语言描写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体验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秋天的情感二、教学重点•掌握秋天的相关词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气候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语言描绘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体验四、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老师播放描绘秋天的视频、播放秋天的音乐,然后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出秋天的话题。
2. 学习秋天相关词汇让学生认识并学习秋天相关的词汇,如树叶、葡萄、稻谷等,通过图片、视频等进行教学。
3.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读《秋天》这篇课文,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并讲解课文中的语言表达。
4.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到操场或校园中观察秋天的变化,让学生用五官去感知秋天的味道、风景等,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情感。
5.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绘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或写作练习。
五、课堂延伸1. 秋天手工制作让学生利用纸张、颜料等材料,制作秋天的手工作品,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秋天故事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在秋天的故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课堂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对秋天的学习进行反思。
七、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体验。
八、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对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对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的详细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秋天这个主题,并培养他们对秋天的热爱与体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秋天这个季节,了解秋天的特征和变化;2.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热爱,鼓励他们观察秋天的景象;3.认识《秋天》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学习异形字认读;4.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
二、教学重点1.运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形象,直观展示秋天的特征和变化;2.教学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异形字;3.通过分组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秋天》、黑板、彩色粉笔、生字生词卡片、小组活动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特征和变化,比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孩子们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和劲爆。
2. 学习课文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秋天》。
2.教师讲解生字生词,让学生认读。
3.教师分组,让学生小组内一起表演课文。
–根据学生的表现,可掌握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程度和口头表述能力。
3. 学生输出老师让学生分组,小组内完成以下活动:1.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组织小组内让学生口头表述任务。
–活动任务可以是:两分钟内,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最喜欢的秋天景象。
2.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口头表述。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表述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更加了解了秋天的特征和变化。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还掌握了生字生词的认读和口头表述能力。
在学生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还增强了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评价学生的表现,可以知道学生在表述能力、认读字词方面的掌握情况。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考虑到学生能力差异的差异性,更好的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秋天
1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会写“了、子”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2学情分析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本学期我在教研中把新课标学习放在首位,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书写、思考等学习习惯,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把识字、写字作为本册教学重点,始终把拼音、生字,词语的掌握放在训练的首位,加大训练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平时的积累,当天学的内容当天巩固,并且采取多种方式检测学生掌握的知识,引导激励学生多认字,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阅读教学中,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不同的味道;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多识字,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积累习惯。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交际的情境,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体验,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秋天》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
老师板书“秋天”,学生齐读'秋天“两遍。
活动2【讲授】说秋天
师:请学生说一说”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可以用你所积累的的词语,也可
以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生:秋天是金黄色的。
秋天有好多水果。
等等。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我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秋天。
今天呀,秋天这个调皮的小
精灵跑进了咱们的课本里,大家想知道课本里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想!
师:现在我们来“听秋天”。
出示ppt,边听边用小手指指着,注意听老师的停顿
和语气。
活动3【讲授】读秋天
师读完后问生:同学们,课本里的秋天美吗?
生:美!
师:你想照着老师的样子来读一读这美丽的秋天吗?
生:想。
师:好,现在请你来大声朗读,看老师的读书要求。
出示ppt读书要求。
师:首先我们来划分自然段。
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自然段的划分,你还记得
吗?
生回答。
师出示ppt,请大家和老师对照自然段的划分。
师:谁来争做第一位小勇士,给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好,请你来!不错,字正腔圆。
请你来读第二段,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我们一起来读第三段。
师:你们读的真棒!可是秋天这个小精灵却说:"要想走进秋天,还要通过生字这一
关。
”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出示ppt,读生字,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
读完之后,请学生用识字方法来认记这些生字。
师: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活动4【讲授】赏秋天
秋天这个调皮的小精灵说:欢迎大家走进秋天。
(接下来进行分段学习)
师: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第一自然段。
请位学生来读一读。
让大家说一说对“凉”
字的理解。
生:凉爽,凉快等等。
师举例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对比一下凉和冷的区别。
师出示ppt,让学生观察图片,看一看“一片片”叶子从树上慢慢飘落的样子。
根据这些字词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细细品味。
师再问:这个季节的天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师讲解“那么”在这里的运用,表示在秋天这个季节的天空比任何时候的天空
都要高,都要蓝。
读的时候可以重读,突出一下感情。
生再读这一句话。
活动5【练习】赏秋天
1、出示带有苹果图片的ppt,练习用那么。
那么。
说话。
2、本段中“一”有三次变脸,请你找出来。
并根据不同的读音组不同的词语。
这一段让学生反复的读,反复的练。
活动6【讲授】赏秋天
师:同学们,根据前两段的学习,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来秋天来了,我们周围发生了
哪些变化吗?
生: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大雁南飞。
(生边说,师边把这些关键字词板书在黑板上)
师:秋天来了,我们周围发生了这么多变化,我们不禁要说........
生:啊!秋天来了!
师:你发现最后一段有哪些不一样吗?
生:有两个感叹号。
师:你的小眼睛真会观察。
感叹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在这里表示作者对秋天到来的一种欣喜之情。
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高兴。
请学生再读。
师:同学们,秋天来了,还有哪些变化呢?请打开课本,认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告诉老师你还发现了什么变化?
生:瓜果飘香,五谷丰登等等。
师:秋天为我们奉献了这么,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要为秋天做些贡献呢?现在我们要把我们最漂亮的字体送给秋天。
学写“了、子、大、天”四个生字。
活动7【测试】诵秋天
让学生根据课本上关键字词的提示背诵课文。
活动8【作业】画秋天
请同学们在周末回家时,和爸爸妈妈在生活中找秋天,并把你找到的秋天画下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