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申报和评审要求

中国环境报/2003年/11月/03日/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申报和评审要求 为奖励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调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设立开展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环保科技奖)。
环保科技奖设一、二、三等奖,每年评审一次。
一、环保科技奖的奖励范围(一)在环境保护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中,首次发现或者阐明的自然现象特性和规律的,具有一定科学价值并得到科学界公认的科学研究成果;(二)应用于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生态保护,具有创新性并取得显著效益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等科学技术成果;(三)对推动环境综合决策、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保护战略、规划、政策、制度、标准、监测、信息、档案等软科学研究成果;(四)在应用、推广、转化具有重大市场价值的环境保护应用技术成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且取得显著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五)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并取得明显效益的清洁生产技术;(六)对引进的国外先进环保仪器设备制造技术,已实现自产化,并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的技术成果。
二、环保科技奖推荐条件被推荐的环保科技奖项目必须是应用与实践一年以上,证明创新性突出、环境效益显著、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作用明显的科技成果,并已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进行成果登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属于环保装备或工艺性研究的项目,必须完成生产性试验;(二)能形成商品的项目,必须达到批量生产的水平;(三)软科学项目,必须被使用部门接受并应用于决策和管理实践;(四)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必须在国内二级(含二级)公开刊物(或国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或者出版专著,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重大项目(总项目)时,应包括参加该项目的子项目。
具有独立应用价值的子项目,经总项目主持者同意,可单独推荐,但推荐总项目时应剔除子项目的技术内容,并注明子项目推荐及获奖情况。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获奖等级项目编号项 目 名 称1清洁镀金—一水合柠檬酸一钾二(丙二腈合金(I))2中国典型脆弱区—生态交错带特征评估与保护规划研究3污水反硝化除磷与一体化处理新技术4大气痕量气体柱浓度及其廓线在线监测技术与应用5农业有机废弃物高效生物发酵资源化技术集成与装备1低能耗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集成技术及装备2燃煤烟气脱氮脱硫脱汞新技术研究与开发3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配套电除尘器4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管理政策与关键技术研究5铅锌矿山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的环保-资源综合利用集成新技术研究6全国机动车污染源排放系数研究与应用7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和控制技术及应用8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运行和管理技术研究9畜禽粪便无公害资源化自主创新技术系统集成研究及其利用10钢铁工业水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1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管理技术与应用研究12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研究13国家“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研究14上海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动态更新及其在AIRNow-I中的应用15烧结烟气密相干塔脱硫技术及应用16辐射安全联锁控制系统17太湖流域农业源产排污系数测算18大型化工企业遗留污染场地全过程环境风险控制及修复工程示范19SJA1550双辊置换压榨挤浆机1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处理新工艺2精对苯二甲酸(PTA)残渣资源综合利用与焚烧处理技术3难降解有机废水多相多元催化电解氧化处理技术与设备4高效同步脱臭及污水处理技术5危险废物熔渣回转窑焚烧成套设备技术(RZH 型)6典型海岸带河口生态系统生境重建技术与示范一等奖二等奖7石油石化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研究与示范8天然橡胶恶臭气体生物处理及工程应用研究9陇东油田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规律及治理技术研究三等奖10低阶煤制备环保型煤及锅炉燃烧系统的改造技术11典型工业有机废水处理成套技术与设备研制12电石渣湿法喷雾烟气脱硫技术13西安市输变电工程环境敏感区地理信息系统及降低敏感区电磁环境影响措施研究14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与应用15高效快速清洁制浆法16江苏省火电机组节能减排在线监测系统17基于环保监测网及数字表实现自动控制的干法脱硫工艺18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综合整治及控制对策19中国石油油气回收系统技术评价与推广应用20环保型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pu)树脂开发研究214×75t/h燃煤锅炉印染废水除尘与脱硫集成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22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研究23GEF天津市水质研究24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25东莞市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网络开发应用26“5.12”汶川大地震次生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及应急状态下环境监测研究27污染控制的信息手段设计和应用2011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完 成 单 位三门峡恒生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大连民族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三门峡龙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北京洁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环卫集团环境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海淀六五垃圾压缩卫生填埋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天瑞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苏州市循环经济推广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伟翔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海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中心北京农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航宇华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延庆县沈家营镇政府、北京市延庆县园林绿化局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日照钢铁有限公司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环境信息中心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北京科技大学、首钢总公司环保产业事业部德阳市同佳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伊世特科技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利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汶瑞机械(山东)有限公司北京惠博普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福昌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苏州工业园区凯翔国际水技术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天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西双版纳州环境科学学会、西双版纳梦德环保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山西大学、山西天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北京正实同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能合和电力(河源)有限公司、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山东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碧水蓝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丽水市优耐克水性树脂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绿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设计所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东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大学、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完 成 人张群刚、张磊、胡文成、张勇强、张荣光、叶家亮、王晓伟、张倩、马默磊、刘文、阴淑艳、罗建国、李俐敏、李鑫、王新茹高吉喜、吕世海、刘军会、乔青、王艳萍、田美荣、冯朝阳、鲍雅静、陈艳梅、郑志荣、王铁梅、李政海、陈雅琳、沈渭寿、李岱青周少奇、余建恒、何康生、张晓洁、夏耿东、王伟峰刘文清、司福祺、谢品华、刘建国、王亚萍、窦科、詹锴、周海金、刘宇、李昂、方武、徐晋、陈军席北斗、李自刚、赵跃进、王泽斌、李翔、魏自民、夏训峰、易卿、张荷丽、姜永海、李鸣晓、许其功、张列宇、杨天学、苏婧赵凤秋、王琦、何亮、聂永丰、高亮、徐文龙、张聪慧、安建彬、王刚张凡、王凡、盛克苏、都基峻、王洪昌、田刚、谭永清、朱金伟、邓双王剑波、刘建海、赵永水、刘志波、汪建慧、刘忠起、张辅纯、何红儿、赵辉李金惠、王永刚、徐盛明、郭玉文、谢亨华、段华波、黄伟、鱼军、任玉森魏明安、王方汉、贺政、缪建成、罗科华、曹维勤、马斌、赵志强、汤成龙汤大钢、丁焰、尹航、王燕军、葛蕴珊、贺克斌、王歧东、刘欣、陈大为徐海根、胡白石、陈集双、丁晖、孟磊、韩正敏、薛国新、黄成、吴军邵春岩、陈扬、陈刚、陈辉、陈曦、祁国恕、孙俊、黄相国、张广鑫刘克锋、王红利、王顺利、孙向阳、石爱平、王亮、张绍芬、王淑琴、刘永光钱雷、秦华、赵锐锐、刘水洋、王元葵、王海东、石宇、孟令学、邹元龙郑丙辉、易雯、吕小明、岑世柏、付青、刘乙敏、陈小文、李彤、梁谦滕静、燕中凯、易斌、刘媛、张华、李雄浩、吴忠标、徐长香、闫骏王金南、吴舜泽、杨金田、王东、王夏晖、徐毅、陈罕立、吴悦颖、孙宁伏晴艳、吴迓名、陆涛、王茜、王汉峥、林陈渊、刘娟、包权、刘启贞邢奕、宋存义、汪莉、钱大益、常冠钦、童震松、刘征建、陈月芳、杨天钧潘强、彭元敏、郭季成、刘艳芳张永春、石利利、席运官、张毅敏、吴文铸、胡孟春、刘庄、江希流、高月香李发生、郭观林、龚宇阳、廖世国、田军、李东明、曹云者、罗健、颜增光曹钦、陈永林、王涛、王永金、于佃梅、陈全兵、张立勋、李春梅、胡学松齐美荣、张维、匡丽、张宏奇、孙晓雷沈福昌、沈建东、王政伟、陆进方、吴卫忠周集体、张爱丽、金若菲、张玉、王竞张剑鸣、江栋、刘永、李开明、贾燕黄爱军、郭玉伟、王世增、王和荣、孙立鹏孙贻超、包景岭、邵晓龙、孙静、徐大勇邓皓、刘光全、王蓉沙、许毓、白天宁平、杨馗、刀洪生、徐晓军、邓志华毛怀新、曾亚勤、朱国君、周立辉、张海玲程芳琴、杨凤玲、高靖宇、郭彦霞、宁慧青李海芳、韩树新、卢学强、伉沛崧、隋峰朱廷钰、刘永杰、荆鹏飞、徐文青、叶猛吴健、孙自安、白晓春、张平康、郭安祥吴来贵、兰建伟、朱春福、范红照、高自民张承绍、张学军、周俊、张学民、王欢张斌、孙栓柱、郑海雁、范海虹、鲁松林朱学智、蒋和团、郭英强、张彪元、郭效森许其功、席北斗、霍守亮、叶宏、方自力李巨峰、杜卫东、陈义龙、李秀珍、李斌莲谢镇铭、王峰、黄怀清、白秋玉、吴卫飞徐万君、尤政辉、王方杰、张心良、周伯明宋沿东、田贵全、曹惠明、孟祥亮、李晶孙韧、房玉梅、张震、张赞、郑涛张波、谢刚、史会剑、武雪芳、谢锋吴对林、袁绍东、李美敏、胡荣光、方洪波崔永峰、常毅、连兵、康颖琦、罗仲梅毕军、王金南、曹东、王远、周国梅。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100号--关于发布201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100号--关于发布201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0.12.27
•【文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100号
•【施行日期】2010.12.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0年第100号)
关于发布201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根据《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各地、各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并通过《中国环境报》及环境保护部门户网站公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40个项目获201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0项。
现予以公布。
附件:201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附件:
201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曾凡棠、汪中洋邦、赵远宏。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技术奖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技术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技术奖是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的奖项,旨在表彰在环境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技术成就的个人和团队。
本文将从该奖项的背景和意义、评选标准和流程、获奖者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共分为49个要点。
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技术奖的背景和意义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技术奖是中国环境科学领域最高荣誉之一,旨在激励和促进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2.该奖项的设立有助于弘扬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推动我国环境治理技术的创新和提高。
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技术奖的评选标准3.评选标准包括技术创新程度、应用价值、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
4.获奖者需具备科学家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创新的技术手段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技术奖的评选流程5.评选工作由专门的评审委员会组成,对提名材料进行初评。
6.经初选后,评审委员会将进行面谈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四、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技术奖的意义7.获奖者代表当年环境科技领域的最高水平,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8.这一荣誉将为获奖者带来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影响力。
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技术奖的影响和贡献9.该奖项的设立增强了环境科技研究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10.通过获奖者的技术成果分享和推广,促进了我国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技术奖的历届获奖者11.历届获奖者涵盖了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领域,展现了我国环境科技的多元发展。
12.他们的技术成果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技术奖的未来展望13.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发展的要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技术奖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14.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奖项范围,以适应环境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
八、总结15.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技术奖是中国环境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6.通过评选、颁奖等活动,不断激励和推动我国环境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提高。
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介绍

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介绍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环保领域最高级别的荣誉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环保科技创新、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该奖项的介绍。
第一步:引言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中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步: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立背景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立目的,以及背后推动该奖项设立的理念和价值观。
例如,该奖项旨在鼓励环保科技创新,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环境事业取得更大突破等。
第三步:奖项设置在这一部分,可以详细介绍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置。
例如,该奖项分为几个类别,每个类别都有不同的奖项,如创新奖、突出贡献奖等。
可以介绍获奖者的资格条件,评选程序以及奖项设立的理念或原则等。
第四步:历届获奖者和代表作简介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几位历届获奖者和他们的代表作,以展示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对环保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获奖项目进行简要介绍,如研发出新型环保材料、开发出高效节能环保技术等。
第五步:对获奖者影响的评述在这一部分,可以进一步探讨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对获奖者的影响。
这包括对获奖者个人事业发展的影响、对团队合作的推动以及对整个环境保护行业的引领作用等方面。
例如,获得该奖项可以提升获奖者个人声誉,增加合作机会与合作伙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第六步:未来发展展望在这一部分,可以对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可以从奖项设置、评选标准、奖金金额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讨论,以进一步提高该奖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七步:结论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的内容,强调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对环保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推动作用。
可以强调该奖项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辐射效应,并呼吁更多的个人和团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中来。
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级别

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级别《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级别》1. 引言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旨在表彰在环境保护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组织。
该奖项分为不同级别,评选标准严格,评审程序严谨,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
本文将从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级别角度展开讨论,以期为读者深入解读该奖项的含义和价值。
2. 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级别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根据获奖者的贡献和成就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级别。
特等奖是最高级别,一般对于在环境科学领域有开创性、颠覆性贡献的科学家或科技工作者颁发。
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依次是对在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工程实践和管理创新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颁发的。
每个级别的评选都十分严格,评审委员会会根据提名材料、现场考察等环节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定,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3. 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价值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作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对于激励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推动环保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特等奖的获得者往往代表了当代环保科技水平的最高成就,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理念对于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而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获得者则代表了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群体,他们的经验和成果对于全行业的进步和提升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立和颁发,不仅对于奖项获得者个人的荣誉和激励,更能够为整个环保科技领域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4. 个人观点作为一个环保科技工作者,我对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个奖项不仅是对科技工作者的肯定和激励,更是对于整个环境保护事业的推动和引领。
我深信,通过不断鼓励和表彰在环保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个人和团队,我们能够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71号――关于发布201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71号――关于发布201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2.12.21
•【文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71号
•【施行日期】2012.12.2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2年第71号)
关于发布201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根据《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各地、各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并通过《中国环境报》及环境保护部门户网站公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66个项目获201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4项。
现予以公布。
附件:201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环境保护部
2012年12月21日附件:201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68号――关于公布2007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68号――关于公布2007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7.10.29
•【文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68号
•【施行日期】2007.10.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7年第68号)
关于公布2007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根据我局《关于印发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环办〔2007〕39号)规定,经各地、各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中国环境报》及环保总局政府网站公示,现批准41个项目获2007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2项。
现予公布。
附件:2007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二○○七年十月二十九日附件:
2007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布2008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根据《关于印发〈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环办〔2007〕39号)的规定,经各地、各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并通过在《中国环境报》及环境保护部门户网站公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48个项目获2008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6项。
现予以公布。
附件:2008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二○○九年二月十一日
主题词:环保科技奖项目公告
附件:
2008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