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认识的调查
垃圾分类调查问卷

垃圾分类调查问卷
为了更好地了解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态度,我们进行了以下问卷调查。
请您认真回答下列问题,您的个人信息将被保密,并仅用于统计分析。
1. 您是否了解垃圾分类?
2. 您认为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有何重要意义?
3. 您所居住的社区是否已经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4. 如果您所在的社区已经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您是否积极参与?
5. 如果您不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原因是什么?
6. 您对垃圾分类制度是否满意?
7. 您认为垃圾分类制度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了哪些便利?
8. 您认为垃圾分类制度的推行还存在哪些问题?
9. 您认为如何提高垃圾分类的普及率?
10. 您认为政府应该在垃圾分类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11. 您是否愿意为了垃圾分类付出一些额外的努力?
12. 您对垃圾分类的期望和建议是什么?
13. 您是否愿意参加相关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14. 您是否愿意向他人宣传和推广垃圾分类知识?
15. 您觉得自己在垃圾分类方面还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6. 您认为垃圾分类对改善城市环境是否有积极作用?
17. 您认为垃圾分类在未来会给社会和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18. 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会主动去学习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
19. 您在学校或社区是否接受过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
20. 您认为垃圾分类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教育吗?
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本次调查!您的回答将对我们的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居民对垃圾分类政策的理解调查报告

居民对垃圾分类政策的理解调查报告一、引言垃圾分类是近年来各国政府推行的一项重要环保政策,旨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为了了解居民对垃圾分类政策的理解程度和意见建议,我们对几个社区居民进行了调查,本报告将汇总调查结果并进行分析。
二、调查方法为了确保准确性和代表性,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向500名居民发放了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的目的、分类方法、分类垃圾的处理方式以及对政府相关政策的满意度等问题。
三、调查结果1.对垃圾分类政策的理解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垃圾分类政策,其中60%的受访者对分类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仍有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政策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和误解。
2.垃圾分类的方法与意见建议在垃圾分类方法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居民能正确区分可回收、有害、湿垃圾和干垃圾,但对于废纸类别和有机垃圾的界定仍存有一些混淆。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对垃圾分类方法的理解。
3.分类垃圾的处理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愿意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并将垃圾分类在家中进行初步处理,如分别放置不同的垃圾桶中。
然而,迄今为止,只有少数社区提供了适当的处理设施,如可回收物回收站和有害垃圾收集点。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提供更便捷的垃圾分类处理方式。
4.对政府相关政策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居民对政府推行垃圾分类政策表示满意,认为这是环保工作的重要举措。
然而,也有一部分居民对政府的宣传不够充分和对分类垃圾处理设施的不足表示不满意。
因此,政府在推行该政策的同时,应加强相关宣传工作,提高居民对政府政策的满意度。
四、调查结论通过此次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绝大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和混淆。
2.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方法的理解较为准确,但仍有一些细节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中国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产生的垃圾数量也不断增加。
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环保措施,被广泛认可并得到实践。
本文通过对中国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实践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垃圾分类的普及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包括对不同年龄、职业、地区的居民进行抽样。
问卷内容包括对垃圾分类标准的掌握程度、实践情况以及对垃圾分类政策的了解等。
三、调查结果1. 垃圾分类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居民对垃圾分类都有一定的认知。
其中,85%的受访者能正确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仅有15%的受访者存在一定的困惑。
2. 垃圾分类的实践情况对于垃圾分类的实践情况,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并且愿意积极参与。
这些居民主要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分别放置在相应的容器中,以便后续处理。
然而,依然有约30%的受访者表示垃圾分类实践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缺乏分类知识和相关设施。
3. 对垃圾分类政策的了解情况关于垃圾分类政策,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对垃圾分类政策的知晓度更高。
然而,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仍有一部分受访者对垃圾分类政策了解不深,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
四、调查分析1. 垃圾分类认知存在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部分受访者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的认知,但仍有一部分受访者存在对分类标准的困惑。
这表明垃圾分类宣传仍需进一步加强,提高居民的认知水平。
2. 垃圾分类实践受制约调查结果显示,垃圾分类实践存在困难的居民主要是由于缺乏分类知识和相关设施。
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并在社区、单位等场所设立垃圾分类设施,方便居民参与。
3. 需加强垃圾分类政策宣传尽管大部分受访者对垃圾分类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仍有一些人对政策缺乏了解。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调查与分析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调查与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数量的增长,社区垃圾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区居民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调查和分析进行探讨。
一、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一份垃圾分类调查问卷,包括垃圾分类程度、参与意愿、了解程度、障碍因素等问题,通过面对面或在线的方式进行调查。
在问卷设计时,应考虑到不同群体的特点,如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
2.访谈与观察:选择一定数量的社区居民进行访谈和观察,了解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行为以及参与的程度。
访谈时,可以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探讨社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观念和行动。
二、调查结果1.垃圾分类程度:据调查显示,社区居民中有一定比例已经形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大多数人表示会根据垃圾分类要求进行分别投放,但有相当一部分仍存在困惑和不准确的情况。
2.参与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社区居民对于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持积极态度,表示愿意遵守分类规则并积极参与分类活动。
然而,也有一部分居民表达了对于垃圾分类的冷漠态度或不愿意参与的原因。
3.了解程度:根据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
有一些居民对于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掌握不够清晰,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而另一些居民则表达了对于分类的深入了解和熟练操作。
4.障碍因素:调查结果还显示,一些社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存在一些障碍因素,如分类设施不便利、宣传不到位、分类准则不明确等。
这些障碍因素限制了居民的积极参与和投入。
三、分析与建议1.提高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包括社区通知、户外宣传、网络推广等,提高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和积极性。
同时,应关注不同群体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宣传。
2.加强教育培训:组织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提高社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
教育培训中应注重实际操作教学,指导居民正确将垃圾分类投放。
社区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社区垃圾分类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对于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社区垃圾分类的情况,本次调查共向XX社区的居民发放了200份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为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内容1.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情况2.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程度3.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和意见4.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改善建议三、调查结果1.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70%的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知道应该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有30%的居民对垃圾分类并不了解或了解不深。
2.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60%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比较积极,每天按照规定将垃圾分类投放;另外20%的居民表示除了可回收垃圾外,其他种类的垃圾分类还需加强;剩下的20%的居民表示目前并没有参与垃圾分类。
3.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和意见大部分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持支持态度,认为垃圾分类是一种积极的环保行为。
他们认为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提高垃圾资源的再利用率。
然而,也有一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持消极态度,认为垃圾分类过于麻烦,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4.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改善建议针对当前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居民提出了以下改善建议:-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意识;-设立更多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方便居民分类投放;-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提供更多的垃圾分类回收渠道;-加强对垃圾分类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罚,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四、总结和建议通过对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的了解和参与度,但仍有一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不熟悉或不积极参与。
因此,建议社区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同时,应增加垃圾分类投放点,方便居民分类投放,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提供更多的垃圾分类回收渠道。
(8篇)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

(8篇)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认真的重视。
此次调查旨在解析社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对其实施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及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在社区内发放问卷,设计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垃圾分类常识问题。
以五个垃圾分类类别为例,掌握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常识的了解情况。
2、垃圾分类习惯问题。
了解社区居民目前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方式及其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3、推广宣传问题。
了解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宣传形式与效果的评价和需求,体现了调查者对于垃圾分类宣传策略的关注。
访谈:通过掌握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以及加强、组织、控制垃圾分类的意愿,进一步了解社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认同和意愿。
实地观察:观察小区内垃圾分类的情况,收集数据并进行记录。
三、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某社区200户居民,调查时间为2022年3月到5月。
四、调查结果1、垃圾分类常识问题在该社区的200户居民中,对于垃圾分类的五个类别(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有57%的居民能够甄别其中的5个属于哪一类,37%的居民能够甄别3-4个垃圾。
而仅有6%的居民能够甄别全部5个垃圾品类。
垃圾分类属于常识性问题,但是很多人对于垃圾的分类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而且很多居民对于垃圾的区分较为模糊,经常发生误判,导致分类陷入困境。
2、垃圾分类习惯问题在调查中,仅有24%的居民能够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其他居民在分类垃圾时仍存在很多的困难。
对于易腐垃圾和湿垃圾来说,32.5%的居民会采用分类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可回收物时,36%的居民依然会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对于有害垃圾的处理方式,有23%的居民采用了其他的方式,例如丢在普通垃圾桶中。
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与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垃圾问题日益突出。
垃圾分类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被广泛推广和实施。
然而,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程度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将通过调查和分析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探讨其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改进措施。
首先,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数据。
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年龄、职业、教育水平等不同背景的居民,以获取全面的数据样本。
调查内容涵盖对垃圾分类政策的了解程度、垃圾分类意识的形成因素、垃圾分类行为的实施情况等。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政策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在实际行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
其中,年轻人和高学历群体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更深入,而老年人和低学历群体对垃圾分类了解较少。
这一现象可能与教育水平、信息传播方式等因素有关。
进一步分析发现,垃圾分类意识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个人的价值观和环境意识对垃圾分类意识起着重要作用。
具有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更容易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其次,社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政策的了解程度也会对其意识产生重要影响。
在社区宣传教育工作不完善的情况下,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可能相对较低。
最后,环保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参与也是提高垃圾分类意识的关键。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首先,在垃圾分类政策中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形式和媒体,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巧。
其次,建立垃圾分类示范点,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和示范,帮助居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再次,加大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
此外,政府可以在居民实施垃圾分类行为中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激励,以提高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总结而言,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与分析是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环节。
社区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社区垃圾分类调查报告社区垃圾分类调查报告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增加,垃圾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垃圾问题,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各地纷纷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本文主要调查了某社区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社区垃圾分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某社区,我们以对4家居民家庭的垃圾来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时间为10天。
我们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垃圾生成量、垃圾分类的意识、分类准确度、收运情况等四个方面。
三、调查结果1.各类垃圾生成量在调查期间,我们对4家居民家庭每天产生的垃圾进行记录,下面是垃圾的产生量和占比情况表格:| 垃圾类别| 每天产生量(千克)| 占比(%)|| :--------------: | ------------------ | --------- || 餐厨垃圾| 6 | 57% || 可回收垃圾| 2 | 19%|| 有害垃圾| 1 | 10% || 其它垃圾| 1.5 | 14% |我们可以看到,餐厨垃圾是该社区每天垃圾产生量最多的垃圾类别,其占比超过了一半。
2.垃圾分类的意识在调查中,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来了解该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
经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86%的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但只有有67%的居民会根据垃圾分类投放要求分类投放,其中只有51%的居民会将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分类投放。
这说明垃圾分类意识在该社区尚不太普及。
3.分类准确度我们还对该社区已实施的垃圾分类进行了现场抽样检查。
经检查,餐厨垃圾中有4%的垃圾是含有可回收垃圾或有害垃圾的物品,有害垃圾中却有10%的垃圾是被错误地扔到了其它垃圾中。
4.收运情况据社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显示,该社区垃圾收运率高达100%,垃圾分拣储存到达率也达到了95%以上。
但收储垃圾的人员没有对居民投放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和整理,这也导致了垃圾分类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的家属废 分垃电、弃 干 类圾家织的 垃 回。具物纸 圾 收绝、等张 ( 后大装,、 无 加多修还塑 机 以数废包料 垃 利的弃括、 圾 用干物报玻 ) 。垃等废璃 圾大车、 均型辆金既 、 3.
皮主在 、要自 湿 剩是然 垃 饭厨条 圾 菜房件 ( 食垃下 有 物圾易 机 等。分 垃 。如解 圾 果的) 皮垃 、圾 菜,既 2.
刘天硕
• 这次我们研究的是研究性学习,本小组一开始就制定了完 整的计划,各种活动有条不紊地施行,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而经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我又学会了如何去安排,组织, 对我的将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吧。 • 活动时,我们在大街上发调查问卷,来来往往的都是陌生 人,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平时自尊好强的我在那时却放 下了我的傲气,硬着头皮向他们寻求帮助,当然也有很多 路人人不乐意配合的,当时我真的很愤懑。不过我还是忍 受下了,毕竟这得是自愿的。通过研究性学习,让我学会 了“谦卑”,也让我学会了包容他人。 • 通过研究此次的课题,我们小组了解到垃圾分类状况并不 好,不过我还是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国民素质会越来越 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关注垃圾分类这个问题。
•
•
谢谢!
意见建议
1.垃圾分类的形势---严峻 生活垃圾总量难以负担 政府相关的文件与公布的数据 2.缺少数据资料---调查的、分析的…… 3.没有资料显示是社区内的调查--图片或 是调查
校本研究型课程学习回报 社区垃圾分类小组
组长:宋婧羽 组员:陈硕、李萌、肖梓杰、刘天硕、 王猛、高俊宇
P S: 不 喜 毋 喷,谢谢!
选 题 背 景
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一些关于垃 圾分类的资料中已经大致了解了垃 圾分类的过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 响。 据资料显示,大多数大多数发 达国家对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及其重 视,例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 德国等。他们对分类垃圾的工作极 其细致、科学。能够充分地将处于 源头的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 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从而使得资源可多次再生。 位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我们 的政府对于垃圾分类的教育传播可 以说是十分滴广泛,但百姓对其工 作的支持程度以及践行又是如何哪?
走 着 , 今 天 你 垃 圾 分 类 了 吗 ?
(1)进行文献法,上网查阅大量 相关资料,获取数据。 (2)制作调查问卷。 (3)实际观察法 (4)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并 回收进行数据统计。 (5)组内讨论研究,分析各项数 据。 (6)整理数据,得出研究结论。
分 工
查找文献;陈硕、宋婧羽、肖梓杰 联系社区:高俊宇、王猛、李萌 宣传工作:刘天硕、王猛 发放并统计调查问卷:李萌、宋婧羽 课题结题报告:刘天硕、宋婧羽、肖梓杰 后期制作:肖梓杰
废院废电 弃垃油池 有 物圾漆、 害 等、桶荧 垃 。过、光 圾 期腐灯 药蚀管 品性、主 、洗水要 含涤银是 辐剂温指 射、度废 性医计旧 、 1.
生 活 垃 圾 分 为 三 大 类 :
——
——
——
对于封闭式高层住宅,在每个楼层分层投放(既每个楼 层设置一个回收桶,专收一种分类后的垃圾);一般的低 层住宅或平房住宅地区,则在小区内、街道边设置分类垃 圾箱,各家的垃圾按要求投放。市容环卫部门会根据垃圾 的不同实行填埋、焚烧等方法处理。有时,市政部门为方 便行人,在街道旁边设有分为“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 物”(或者称“废弃物”)的两面垃圾箱,怎么判别哪些 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是废弃物,然后粗略地做到垃圾分 类呢? 溶纸 类 性盒 包 废 刷装 太等 装 纸 等玻 、物 塑 强等 纸 : 。璃 玻 杯、 料 不, 、 包 片璃 子一 : 可但 办 括 、: 、次 包 回是 公 报 镜包 矿性 括 收纸 用 纸 子括 泉塑 各 。巾 纸 、 、各 水料 种 和、期 灯种 瓶餐 塑 厕广刊 泡玻 等盒 料 所告、 、璃 。和 袋 纸纸图 暖瓶 餐、 由、书 瓶、 具塑 于包、 胆碎 、料 水装各 牙包
安
PS:课分类认识 的现状 提高组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锻炼动手,分析,观察的能力 倡导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排
关于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认识的调查 尊敬的朋友: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回答我们的问题。现在环境问题已经成 为大家密切关注的问题,而居民对环境做出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垃圾分类上面,因此 我们将调查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 下面请您回答以下问题: 您的年龄是: A. 15——20岁 B.21——30岁 C. 31-----40岁 D. 41-----50岁 E. 51岁以上 2.请问您平常注重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吗? A.很注重,坚持垃圾分类回收 B.有时会分类,视乎情况而定 C.不太注重 D.平常很少接触这个家务事 3. 您认为安排到我们的环境中的垃圾分类收集箱足够吗? A.很足够,有需要的地方都设置了 B.一般,有些地方缺乏 C.不足够,很多有需要的地方都没设置到 4. .您认为进行垃圾分类最能为我们带来的好处是? [多选题] A.实现有利用价值的废品再回收 B.减少垃圾的数量 C.减少垃圾堆填所 占的土地 D.减少空气污染 E.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 F.为 我们的后代灌输保护环境的意识 5. 您认为目前难以推广和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的问题是: [多选题] A.宣传力度不够大 B.市民的自觉性不够 C.当前社会环境还不适 合实行这种方法 D.政府没起到推动作用 非常感谢您参与此调查!
经过这次活动,我们充分地体会到了小组 合作的快乐,也从这次活动中学到了不 少知识性的东西,在告知别的居民的过 程中,我们也体会到授人知识的快乐。 教会了居民也让我们感到心情愉悦。研 究性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让我们体验到真 正的小组外出活动,更让锻炼了我们的 社交能力。
李萌:经过一学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活动,
我对这门课有了新的认识。在其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 西。比如,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怎样确立课题,怎样 设立课题背景,研究课题的方法等等。在研究的过程 中,自己和组长以及其他组员互相配合,在网上查找 相关资料,出题目,分发调查问卷,回收调查问卷, 进行答案整理和分类。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 种困难和挫折.但是凭借大家的通力合作, 互相帮助, 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让我丰富了人生阅历, 而且还增强了合作意识。虽然最后的总结工作还没有 完成的很好,但我们会更加努力,在年级的成果展示 报告会上有好的发挥!
1. 2. 3..
5.织物:包括废弃衣 服、桌布、洗脸巾、 布书包、布鞋等。
在仅有两个投入口的分类垃圾箱前,可回收以外的垃圾基本 上都被算做“不可回收物”(既废弃物)。比如:烟头、鸡毛、 煤渣、油漆、颜料、废电池、食品残留物、建筑垃圾等等。由 于废旧电池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建议大家最好将它们投 放到专门的回收装置内。“不可回收物”不等于绝对不能回收, 而是因为技术处理、人工、环保等多种条件所限暂时无法被有 效利用。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将垃 圾逐一细分。有害垃圾的一般回收做法是——垃圾装袋后投放 到 红色 收集容器内,或根据回收要求和条件细分。湿垃圾 (有机垃圾)的一般回收做法是——垃圾装袋后投放到 黑色 收集容器内,或根据回收要求和条件细分。干垃圾(无机垃圾) 的一般回收做法是——垃圾装袋后投放到 绿色 收集容器内, 或根据回收要求和条件细分。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分类 回收垃圾可以节约新资源的开采,从根本上减少垃圾。垃圾的 正确分类与投放,既关系着我们的健康,也是举手之劳的环保 行动,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园环境就 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