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光现象—2021届九年级中考大一轮复习检测

合集下载

2021年中考 物理复习:第4章 光现象附答案

2021年中考 物理复习:第4章 光现象附答案

2021(年)中考人教物理:第4章光现象附答案第4章光现象1、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 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 形的B、圆形的C、“△”形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水中倒影B. 放大镜把图案放大C. 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D. 小孔成像3、一女同学从近处远离一直立的穿衣镜(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无法确定4、如图,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

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5、加工黑白照片的暗室里的安全灯是红光灯,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而不是红色,关于这种温度计的液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白色的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黑色的C.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红色的D.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品红色的6、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水中的倒影B.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C. 水中的筷子D.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7、下图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从汽车“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B. 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折了C. 在小孔后的墙上看到烛焰的像D. 用“放大镜”看日历8、(双选)物体高1.8米,平面镜高0.6米,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米.关于物体、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可以成完整的像B. 像与平面镜的高相同,0.6米C. 像与物体的高相同,1.8米D. 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米9、在南美原始森林的河流里有一种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

关于这个情景,请你在图中找出正确的光路图表示猎物反射的光线是如何进入鱼的眼睛的()A.B.C.D.10、“浴霸”是家庭淋浴间的常用装置.关于“浴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B.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C.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D.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11、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⑤正在发光的萤火虫;⑥烛焰。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光现象 含答案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光现象  含答案

2021年中考物理人教第4章光现象(一轮)含答案第4章光现象一、选择题。

1、图甲,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图乙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A. B. C. D.2、(双选)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积水,为了不致踩在积水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有积水B.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有积水C. 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有积水D. 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有积水3、小华用火柴排了一个三位数,它通过平面镜看到的情况如图所示。

则小华所排的三位数应该是A.515 B.212 C.512 D.2154、如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荷花的倒影B.屏幕上的手影C.观后镜中汽车的像D.放大镜下树叶的像5、关于雨后的彩虹有以下说法:①由于地球是球形的,故彩虹是圆弧形的;②观察彩虹应该迎着阳光观察;③彩虹现象实质是光的色散现象;④彩虹常在雨过天晴时出现,是因为雨过天晴时空气可见度高。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6、如图所示,小红同学能够看到掉在地面上不发光的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人眼发出的光射到了书上B.书发出的光射到了小红的眼睛里C.书反射的光射到了小红的眼睛里D.以上原因都正确7、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将靠近玻璃板C.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D.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坐井观天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一叶障目9、(双选)下列应用属于应用红外线遥感技术的是()A.在飞机上利用红外线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测森林火灾B.在气象服务中应用红外线预测台风、寒潮C.银行柜台用的验钞机检验钞票的真伪D.医院的病房利用的杀菌灯杀菌10、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11、清明节,平静的镜湖水面上有数只白鹭,它们或俯冲嬉戏,或悠闲漂浮。

贵州省毕节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 第四讲 光现象

贵州省毕节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 第四讲 光现象

第四讲光现象1.(2020·鄂州)以下描述中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关的是( A )A.形影相随B.海市蜃楼C.对镜贴花黄D.水中捞月一场空2.(2020·武汉模拟)如图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C )3.周末阳光明媚,小红和妈妈一同来到梁子湖边散步,看到湖中柳影摇曳,鱼儿戏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看到的柳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4.(2020·仪征模拟)如图,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然后退到恰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

如果想再次看到硬币,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 )A.用手电筒照亮硬币B.向碗里缓缓注水C.人向碗走近一些D.借助一块平面镜第4题图第5题图5.(2019·金华)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

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6.(2020·绥化改编)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 m处,以1 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D.2 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 m7.(2020·聊城)2020年6月21日,在日食发生时,小明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如图甲所示的光斑,这些光斑是由光的__直线传播__形成的。

观看日食不能用眼睛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比较简易的做法是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如图乙所示),太阳在水中的像是由光的__反射__形成的。

8.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的大小是__60°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镜面反射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达标全攻略专题专题04光现象含解析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达标全攻略专题专题04光现象含解析

专题04 光现象单元课标要求1.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3.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为 3×108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等于真空中的速度。

4.用光的直线传播可解释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等。

【例题1】(2020黑龙江龙东农垦森工)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井底之蛙B.空中彩虹C.水中倒影D.古代女子照铜镜【答案】A【解析】A.井底之蛙,这是由于光是由直线传播的,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故A符合题意;B.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B不合题意;C.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合题意;D.铜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例题2】(2019山东省东营)1月6日,新年第一场天文奇观——“日偏食”如约而至,如图是东营市民拍摄的日偏食照片。

下列光现象与日偏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筷子“折断” 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 D.水中倒影【答案】B【解析】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是由于来自筷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B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色散现象,实质上是光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故D不符合题意。

考点二:光的反射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第四章 光现象 (解析版)-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

第四章 光现象 (解析版)-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

2021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检测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B.钻石C.太阳D.玻璃【答案】C【解析】解:月亮、钻石、玻璃自身都不能发光,太阳能够发光,属于光源。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B.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C.光线是看不见的,人们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光线,用到理想模型法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答案】C【解析】A.光源是能发光的物体,故A错误;B.光线只是表示光传播方向的一条直线,并不是很细的光束,故B错误;CD.因为光的传播方向是确实存在,为了分析探究,于是用一条有方向的实际直线表示,即光线,所以光线是看不见的,人们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用到理想模型法。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答案】A【解析】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错误;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4.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能显示青蛙观察范围的光路图为( )A. B. C. D.【答案】A【解析】A.图中O点是青蛙的位置,将O点与井口左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将O点与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另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箭头,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由此可知,A图是正确的;B.图中光的传播方向标错了,所以B图不正确;C.图中光线发生了偏折,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C图也不正确;D.图中不仅光线发生了偏折,而且光的传播方向也标错了,所以D图也不正确。

2021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声现象,光现象 (知识点总结+试题+答案)

2021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声现象,光现象 (知识点总结+试题+答案)

声现象,光现象声现象一:知识框架图;二:详细知识要点讲解;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空气:340m/s<液体<固体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

声速大小与物质种类有关,一般地讲,在固体、液体中的声速比空气中的大。

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3)人耳的听音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神经,听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三:难点、易错点;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例1]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三次响声,为什么?解析:敲击铁管,使铁管发生了振动,发出声音.敲击声分别通过空气、水和铁进行传播,由于声音在这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听到三次声音.声音在铁中传播最快,水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所以第一次听到的是铁传来的敲击声,第二次听到的是水传来的敲击声,第三次传来的是空气传来的敲击声.说明:本题用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两个知识点来求解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2]在运动场上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精确,在计时时 A.听见枪声同时按下跑表,因为耳朵的听觉灵敏B.看见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因为眼睛很灵敏C.凭自己掌握,听见枪声和看见白烟都可以按跑表,因为响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D.应该以看见白烟为准,因为光的传播速度特快,而声音传播的速度要慢得多解析:响声和白烟的确同时发生,但是光和声传到计时员那里需传播100 m.由于光的速度太快,传播这100 m 所用时间极短,而声音传播速度则要慢得多,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那么声音传播这100 m 所用的时间为t =340100s=0.294 s 而短跑100 m 的成绩在10 s 左右.若不考虑这段时间,记录的成绩误差将达3%. 综上所述选择D.2.频率:[例3]蜜蜂和苍蝇在我们面前飞过时,发出嗡嗡声,而蝴蝶在空中飞行则悄无声息,这是什么原因?解析:蜜蜂和苍蝇的嗡嗡声是因为它们的翅膀振动引起了周围空气振动形成声波而被人耳所接受到.但是,蝴蝶的翅膀同样地在振动,为什么听不见声音呢?这是因为它们振动的频率不同.蜜蜂翅膀的振动频率在几千赫兹,蝴蝶翅膀只有几赫兹,而人的听觉范围在20 Hz 到20000 Hz 之间,所以听不见蝴蝶飞行的声音.四:考点举例(例题讲解)例1:节日里同学们玩的气球,不小心有的气球会突然破裂发出“啪”的响声,气球破裂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解答:气球中充满了压缩气体,当气球受到挤压时,气球里的压缩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引起周围空气的急剧振动,产生声音,传到耳朵,我们就听到了气球破裂的声音。

_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四 光现象(带答案)

_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四  光现象(带答案)

专题四光现象一、单选题1.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B.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C. 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2.光从空气进入圆球状小水滴,再从水滴射入空气,如图,其可能的光路是()A. ACDEB. ACDFC. BCDED. BCDF3.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B. 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 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D. 演员以0.5m/s 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 的速度运动4.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A. 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 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 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 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5.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A. 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 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 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 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6.如图所示,我们从水面上斜着看插入水中的筷子,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

图中的光路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A. B.C. D.7.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雨后彩虹--光的色散B. 海市蜃楼--光的反射C. 小孔成像--光的折射D. 镜花水月--光的直线传播8.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平面镜的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图所示是确定入射点O及像点S位置时所作的光路图,图中的数字序号表示的是作图过程中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次序正确且图线使用规范的是()A. B.C. D.9.在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花朵在水珠中成像B. 霞光中跑步者的“剪影”C. 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D. 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10.如图所示的事例,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海市蜃楼B. 水中“倒影”C. 用放大镜看字D.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11.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分别看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成的是实像,图乙中成的是虚像B. 图甲中成的是虚像,图乙中成的是实像C. 甲、乙两图成的均是虚像D. 甲、乙两图的成像原理均与放大镜相同12.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中()A. 成实像的是①②③B. 成虚像的是②③④C.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D.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⑤二、填空题13.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镜中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___m;小红发现衣领上有一点儿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_(选填“衣领”或“衣冠镜”)。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4 光现象【讲解】(教师版含解析)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4  光现象【讲解】(教师版含解析)

第四章 光现象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1.了解: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的规律;光的反射现象例子;光的折射现象的例子;光的色散现象的例子;复色光及三原色。

2.会:判断光现象的类型;分析常见的光现象。

3.理解:光的直线传播以及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现象;光的色散现象。

4.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规律。

5.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有关光现象。

6.认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球面镜应用;实像和虚像。

★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s m C /1038⨯=,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认为是s m C /1038⨯=,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s m C /1025.24/38⨯=,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s m C /1023/28⨯=为。

3.光年是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1光年9.46×1015m 。

4.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证。

如图,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小孔投射到后面的屏上,形成左右相反、上下倒置的实像。

这就是小孔成像。

5.小孔成像的规律是: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放大的(放大、缩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放大、缩小)★知识点二:光的反射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或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同一个平面内(共面);(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分居);(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角)3.光反射时,若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反射面上,则反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照射出去。

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4.反射面是光滑平面,光线平行反射的叫镜面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照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漫反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光现象
【基础过关练】
1.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2.(2020湖州中考)如图是游客在公园观赏金鱼的场景。

游客能看到水中的金鱼是因为眼睛接收到了金鱼反射出来的光。

金鱼反射出来的光进入人眼的路径是 ........................... ( )
A B C D
3. (2020兰州期末)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0°,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50°,界面左侧是玻璃
4.(2020凉山州中考)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部分地区能观察到日环食。

如图所示是发生日环食的景观,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规律的是 ......................................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5.(2020滨州中考)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
A.凿壁偷光
B.杯弓蛇影
C.海市蜃楼
D.长虹饮涧
6.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7.(2019绵阳中考)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

则... ( )
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
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8.(2019德州中考)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9.(2019南京中考)图甲是小明春游时看到的美景,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

A B
C D

10.(多选)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 )
A.人体热谱图
B.医用杀菌灯
C.验钞机
D.倒车雷达
11.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12.如图,叉鱼时,要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它,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
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其实是鱼变(选填“深”或“浅”)了的(选填“实”或“虚”)像。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诗句。

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

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而形成的。

14.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高2 m,宽1 m,小明身高1.6 m,站立于镜子正前方1 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人距离为m,像高m;当他沿着与镜面平行方向水平移动1 m后,他在镜中的像会
(选填“消失”或“依然存在”),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2020南充中考)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和离开玻璃砖的折射光线。

16.(预测题)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画出一条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思维拓展练】
17.(2020天水中考)“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硬纸板ABDC,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甲乙
(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于平面镜上。

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

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

(3)如图乙中,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18.(2020丹东中考)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图乙是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甲乙
(1)实验时为了便于在桌面上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必须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当将蜡烛放在A1点时,可在A1'位置放置光屏来验证平面镜成像是像。

(3)当把蜡烛放在A2点时,在A2'位置观察到了它的像。

若在A2'和玻璃板之间放上一个与玻璃板等大的黑色不透明纸板,从玻璃板前方(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形成的。

(4)将蜡烛放在A3点完成实验后,将玻璃板前的蜡烛沿A3'A3直线向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2 cm,此时像与蜡烛之间的距离为cm,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D
2.A
3.D
4.A
5.A
6.B
7.C 解析: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甲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乙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故A错误;乙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丙到平面镜的距离,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等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故B错误;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长度,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度,所以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故C正确,D错误。

8.D 9.B 10.BC
11.折射乙12.浅虚13.静止光的反射
14.2 1.6 依然存在不变
15.答案:如图所示16.答案:如图所示
17.(1)竖直(或垂直) 顺
(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C
18.(1)竖直(或垂直) (2)虚(3)仍能反射(4)10 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