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设计论文工程勘察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岩土工程论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逐渐升高。
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项目,岩石工程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
下文是关于基建项目中的岩土工程勘察探析论文,欢迎借鉴!摘要:当前,我国的基本建设事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为了确保建设质量,我们必须要做好对应的岩土工程勘察,因为在绝大多数的基本建设中,岩土工程勘察都是最为重要的技术性环节。
通过全面、准确的岩土工程勘察,才能为项目的决策、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保证工程的可行性和工程建设的质量。
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相关的研究、探讨与实践,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基本建设质量提供保障。
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主要对如何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切实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对基本建设项目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重要性;方法基本建设应当遵循的基本程序是先勘察,再设计,最后施工,可以看出勘察是一切建设工作的基础环节。
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才能为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这对于确保基本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质量、安全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强相关的研究、探讨与实践。
1初勘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当中,在初勘前还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经可行性研究勘察,可以从多个可选的建设工程场地中,通过地质评价以及方案对比等,筛选出可行性最高的场地,这对于后期施工建设过程的.进度、效益和质量等,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在可行性研究勘察过后,需要做的便是初步勘察,初步勘察需要在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基础上,初步摸底、了解场地复杂的地质条件,对场地的适宜性、稳定性等做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并就工程方案等进行论证。
这既可以为工程和施工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也可以为将要进行的详细勘察找准方向。
在工程工作当中,初步勘察多在结构设计的方案阶段后进行,并且要在初步设计之前,因为在结构初步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以初步勘察所获取到的资料为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论文

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论文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稳定与使用寿命。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大家梳理一下这些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问题1.勘察数据不准确勘察数据是岩土工程的基础,数据不准确会导致后续设计、施工等一系列问题。
造成数据不准确的原因有很多,如勘察设备不先进、勘察人员素质不高、勘察方法不科学等。
2.勘察周期过长勘察周期过长会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导致投资增加。
造成周期过长的原因有:勘察任务繁重、勘察人员不足、勘察设备不足等。
3.勘察报告不完善勘察报告是勘察成果的体现,不完善的报告会导致设计人员无法准确了解场地情况,进而影响工程设计质量。
二、地基设计的主要问题1.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方案不合理会导致地基处理效果不佳,甚至引发工程事故。
造成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有:设计人员素质不高、设计经验不足、设计方法不科学等。
2.地基处理方法选择不当地基处理方法选择不当会导致地基处理效果不佳,甚至加剧地基病害。
造成方法选择不当的原因有:设计人员对地基处理技术了解不深、对场地条件分析不充分等。
3.地基监测不到位地基监测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关键环节,监测不到位会导致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
三、解决方案1.岩土工程勘察的解决方案(1)提高勘察设备水平采用先进的勘察设备,提高勘察数据准确性。
如:多功能钻机、静力触探仪、高密度电法等。
(2)加强勘察人员培训提高勘察人员素质,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
加强勘察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3)优化勘察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勘察方法,提高勘察效率。
如:综合勘察、分阶段勘察等。
2.地基设计的解决方案(1)提高设计人员素质提高设计人员素质,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加强设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设计水平。
(2)充分分析场地条件在设计前,充分分析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思考论文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思考【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通过勘察结果,能分析出岩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岩土工程评价,对建筑施工企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波速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1 岩土工程勘察概述建筑施工前,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是非常有必要的,能有效保障施工安全及其控制表1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当然,不同类型的工程由于其设计阶段划分不同,其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和勘察要求也会有所区别。
例如:房屋建筑勘察一般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而管道工程的勘察一般分为选线勘察、初步勘查、详细勘察。
虽例如:在地震小区划的工作中,将土层中波的传播速度与土层密度的乘积可以测试出地震的刚度。
经过笔者的观察发现,场地的烈度调整依赖于该场地上层的地震刚度。
2、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是利用规定重量的穿心锤,从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判别土的性质。
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地层适用性较广最适用于n=2~50击的土层;缺点是试验数据离散性较大,精度较低,对于饱和软粘土,远不及十字板剪切试验及静力触探等方法精度高。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主要由贯入器、触探杆和穿心锤三部分组成。
目前我国采用的spt设备与国际标准一致,要求spt的设备应符合以下的规定。
例如:用质量为63.5kg的重锤,从76cm的高度自由落下,将标准贯入器击入被测定地基土中30cm时的锤击次数,即为该土层的标准贯入试验击数。
波勘探和电法勘探。
其中声波勘探是通过探测声波在岩土内的传播特征来研究岩土性质和完整性的一种物探方法,而重力勘探是利用组成地壳的各种岩体、矿体间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地表重力加速度值的变化而进行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
典型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论文

典型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摘要:格兰春天住宅小区项目采用多种勘探手段、试验方法,数据提供充分、可靠,勘探孔深至基岩,揭露宁波地区各个成因时代的第四纪地层,可作为鄞州区天童南路沿线其它项目勘察的地层依据。
关键词:格兰春天住宅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参数;基坑围护;桩基载荷试验;勘察成果验证abstract: grand spring residential projects using a variety of exploration means, test method, data providing sufficient, reliable, exploration hole depth to bedrock, to expose the various ningbo genesis era quaternary strata, as yinzhou district tiantong road along the other project reconnaissance formation basis.key words: grand spring residential area;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parameters; excavation; pile foundation static load test; survey and results of the validation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项目简介(一)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位于鄞州区陈婆渡村,总用地面积约8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5000平方米,建筑物类型包括联体别墅,多层,高层住宅,是鄞州区天童南路沿线第一个大型高档综合住宅区。
建筑物的主要数据和特点见下表:(二)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1、自然地理地貌上属于宁波滨海平原,为第四纪全新世中、晚期河、湖积滨海淤积平原。
某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论文

刍议某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剧,建筑场地开始往山地蔓延。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地基基础设施的要求在不断的提升,近年来,勘察技术进步有停滞不前的趋势。
笔者通过结合实际经验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问题;勘察技术1.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自己的工作中体会到岩土工程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1对岩土界面划分问题主要包括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1.2地质形态问题主要有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1.3岩土参数问题主要是那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其岩土设计参数难于确定。
1.4综合能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试验资料的甄别分析能力。
1.5技术素质问题主要是一线勘察作业人员知识更新问题。
2.岩土勘察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2.1近十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
可以利用工程物探可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
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带来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并可利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有效地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于解决的诸多岩土工程问题,如地下不明物体、洞穴、软弱结构面、滑动面、断层、破碎带等在地下的分布特征、形态、埋藏深度、位置。
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
为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
2.2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和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并达到解决那些采用传统勘探手段难于获取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等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论文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探讨摘要:本文从使用先进技术、人员培训和体制建设等方面为了提高岩土工程的勘察水平并保证工程的质量,则仅就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和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method and cont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from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ystem construction,etc.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探讨;建设key 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exploration technology;discussion;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078-020 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查明并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和环境特征、分析岩土工程条件。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是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并最终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现场检验和检测、勘探及采取土试样等几种或全部手段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
国家分别对港口码头、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等比一般工程重大且投资造价也高的工程勘察进行了专门分类,按其进行阶段和勘察对象的不同分别分为不同的阶段和工程:①前者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预可行性阶段、初步设计阶段、补充勘察和施工勘察等。
岩土工程技术论文(5篇)

岩土工程技术论文(5篇)岩土工程技术论文(5篇)岩土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岩石勘查技术是指对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行整体的勘察,在勘查的过程中运用比较先进的技术,对预备使用的土地进行勘察,主要包括施工现场具备的施工条件,地质如何,土地性能怎样以及今后形成项目之后会对四周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等,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重大的沉降变形事故。
2勘察工程施工前的预备工作2.1确定勘察的目标首先,要对现场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以及当地具备的地质条件进行考察,对施工现场环境湿度,年平均的降水量进行取样考察。
再者,对四周的岩层分布,不同岩层厚度进行分析讨论。
以及对现场植被分布的状况和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的考察,依据以上的查询状况来推断这块区域能否满意施工所必需的地理条件。
2.2对施工场地勘探当勘察的对象据定了之后,就要实行相关措施对确定了的现场地质进行勘察。
通过实行土方、愿为测量、现场测验等步骤,依据采集信息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分析。
将数据归纳整理,为后期工作供应参考。
3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3.1勘察过程没有根据科学的方法勘察勘察人员在进行勘察工作时,地质条件消失简单状况的时候,他们不能对勘察对象进行精确的分析和试验,最终造成勘探数据不是精确无误,不能避开的存在误差,对勘察的区域不能完全的把握相关信息,因此没有足够的地质信息保证施工平安。
3.2勘察技术人员整体素养较低在进行岩石勘探的详细过程中不仅需要靠科技的仪器,还需要综合素养过硬的技术人员。
技术工的专业技能对勘探数据的精确性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也打算了勘察的结果的精确性。
现在我国进行勘探的技术人员明显存在专业学问把握欠缺现象,给后期的资料分析以及整理带来不便。
4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运用4.1工程地质进行测绘对工程地质进行的测绘在勘察过程中属于最基础的一步,作用是确定场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地层中不良地质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
原理是采纳相关的理论学问,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场地进行勘测,对地质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然后推想现场的地质。
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及对策论文

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及对策探讨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和使用安全。
作者从事岩土工程工作多年,分析了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针对如何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措施和办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原因分析;质量;对策0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今后兴建的建筑将以大型建筑、高层建筑和智能建筑为主体,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岩土勘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总结出可能导致勘察失误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就如何提高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有效地解决了岩土勘察中的技术难题。
谈一点浅见,供同行参考。
1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通过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勘探与岩土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和岩土工程监测等工作,岩土工程勘察要完成的任务有:场地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场地地层和地下水分布的几何参数和岩土体工程性状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对基础方案、岩土加固与改良方案或其他人工地基没计方案进行论证和提出建议,根据设计意图监督地基施工质量;预测由于场地及邻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建筑场地造成的影响,以及工程本身对场地环境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为现有工程安全性的评定、拟建工程对现有工程的影响和事故工程的调查分析提供依据;指导岩土工程在运营和使用期间的长期观测,如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观测等工作。
2.岩土勘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审查、审定和使用均是基于施工与测试所收集的岩土资料是真实准确、连续、完整的,所以野外勘探与测试是保证勘察质量的关键,也是控制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难点,这一环节主要出现的质量问题简述如下:2.1 现场测量放样不规范。
很多勘察项目钻孔柱状图中没有坐标系统,现场放样不规范,放样采用的仪器不合格,甚至用地质罗盘加皮尺放样,或“勘探点平面位置图”中没有坐标系统,大部分钻孔坐标系统未经闭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设计论文工程勘察论文
刍议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不少勘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购置先进设备,低价中标使许多勘察单位不愿意采用先进手段和先进设备。
近年来,勘察技术进步有停滞不前的趋势。
许多与工程密切相关的课题得不到解决。
本文针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其它专业技术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岩土工程;设计;勘察技术
1 前言
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已实现了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发展,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了更新换代,岩土工程技术不管从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众多基础建设项目和现代化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兴建,基础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各种公共建筑物的建筑风格迴异,其平面和立面变化大,给结构和勘察专业带来诸多的新课题,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界面划分问题:主要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
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2)地质形态问题:主要有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3)岩土参数问题:主要是那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
其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4)综合能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5)技术素质问题:主要是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
3 解决方法
要解决上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10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
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
可以利用工程物探可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
(2)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如多功能静力触探头、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静载荷试验等)和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
(3)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
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
4 工程实例
巫山圣泉小区统建房建设占地面积大,原始地貌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
总体上北西高南东低,呈沟梁相间的斜坡地形,斜坡上发育有四条冲沟,自南向北依次为万元沟、万元支沟、技校沟及烟厂沟,冲沟发育,基岩埋藏大,并且跨越的地层单元多,即有山前的冲洪积物(巫山黄土)、坡积物、淤积物,现状地形通过人工填土后场址4条冲沟已经全部回填整平,形成了两级平台,第一级高程185~188m;第二级高程190~193m。
基岩顶部覆盖层的物质成因有冲洪积物、崩坡积物、淤积物、人
工堆积物,地层岩性及厚度差异极大,见图1:
其中素填土含有直径可达1~2m的巨大块状石头,巫山黄土大部分位于填土层以下,地表在山脊处出露,北侧冲沟内局部缺失,一般6-10m局部15m,崩坡积粘土夹碎块石厚度一般0-9m,褐黄色,稍湿,一般呈硬塑状,粘性强,该层在场地内分布在"巫山黄土"层之下,不连续,碎块石夹土:稍密~中密状,碎块石含量30~60%,分布不均,块径不一,原岩成分主要为灰岩、泥灰岩,土以硬塑状为主。
基岩主要为泥灰岩或灰岩,冲沟位置埋深达50余米,岩石的裂隙较发育,局部存在溶蚀裂隙,小型溶洞,宽度达1m左右,巫山黄土中还存在墓穴。
各种岩石风化程度不一,泥岩、泥灰岩风化后,其土质松软,形成了复杂的岩土组合。
其勘察的难度大,为了查明场地的岩土层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合理地制定勘察方案和选择合理的勘察手段,首先在收集当地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
然后根据地质测绘成果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编制勘察纲要。
再针对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条件及工程特点,选用以钻探、物探为主结合坑探、槽探、静力触探等多种勘探方法进行勘察工作。
具体的勘察工作是:
(1)根据地层钻探取芯难易程度、土层性质,将物探、井探、槽探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手段应用于难于进行钻探的冲沟位置,并考虑到井探和槽探的勘探深度有限,因此将物探、井探、槽探、触探等结在、合起来使用,既达到了勘察目的又节约了勘察成本。
(2)各种勘察手段相互进行对比验证,如通过大量物探与钻探、坑探、井探等的对比试验,取得场地各岩土层的对比参数,提高了物探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把室内岩土试验和野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与静载荷板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与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指标之间的关系等。
(3)根据初步勘察成果判定,本工程有大量的拟建物基础将选择人工填土或巫山黄土作为其持力层,由于场地内黄土下部有大量不同特性的崩坡积层。
根据经验,采用常规土工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成果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设计参数往往偏低,为了能准确地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设计参数,本次勘察共进行了 6 个载荷板试验及静力触探以获取不同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模量。
其所获得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比采用常规方法提供的提高了约 1.5倍(70kPa提高到120kPa),变形模量提高了2倍(3MPa提高到9MPa)。
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4)通过高密度电法勘探,查明了该场地的地下溶洞或墓穴的分布位置,物探剖面与地质剖面结合查明了各土层的空间分布,对场地内土层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帮助,对土层涉水后的稳定性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通过计算分析了稳定性条件,提供了各种基础方案,施工所需的有关岩土参数,对施工、检测、监测工作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对地基与基础方案,地基与基础设
计参数进行了细致和深入的分析、探讨。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结合上部结构荷载分布特征和成桩可能性及基础持力层的工程性质、埋藏深度等,对基础方案进行了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和对比。
针对不同分区、不同的建筑物,建议选用不同的基础形式和不同的基础持力层。
如填方区和软土区建议采用人工挖孔桩,而填土厚度不大及缺失区域(挖方区)则建议采用天然浅基。
并对各种基础的承载力进行了估算,对地基变形和建筑物沉降进行了计算。
勘察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变化大,有的填方厚度可达10几米,削坡厚度可达50多米,形成了许多人工高边坡,虽然对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以及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但是增加的附加荷载和卸载使岩土体的应力历史条件变化很大,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强调了检测和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该意见被业主和设计人员所采纳,经过施工检测和施工监测,证明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各种岩土设计参数和各种方案经济合理、目的性和针对性强。
5 结束语
5.1 工程实践证明;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的勘探技术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技术问题的最佳途径。
但是,任何的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性,要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必须采用多种勘察手段联合使用,互相补充、互相验证。
5.2 各种间接勘察手段所获取的资料应与传统的勘察方法(如钻
探、原位测试、岩土试验等)、施工检测、施工监测成果进行对比、验证,建立相对应的经验关系,从而建立定量分析、判定标准,确保工程勘察质量。
5.3 提高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关键是:①培养勘察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②拓宽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③积极参与工程实践。
参考文献
[1]潘广灿,张金来.对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若干问题的认识[M].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5,9:20-24
[2]孔宪立,石振明.工程地质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