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基础知识(DOC)

合集下载

纯水处理基础知识汇总

纯水处理基础知识汇总

纯水处理基础知识汇总1.沉淀:废水处理的技术方法之一。

可分为物理沉淀和化学沉淀两种作用。

通常所指的沉淀是物理沉淀,即重力分离的方法。

2.有机物污染:指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质等某些其它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机物质。

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3.纯水和超纯水除了对含盐量或电导率有严格要求外,对水中各种金属离子含量,有机物含量、微粒粒径及数量和微生物数量也有严格指标限制4.澄清水:去除了原水中的悬浮杂质的水。

5.总大肠杆菌: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总大肠菌群系指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总大肠菌群的数目。

6.浊度:就是指水的浑浊程度,它是因水中含有一定的悬浮物(包括胶体物质)所产生的光学效应。

单位用NTU表示。

浊度是在外观上判断水是否遭受污染的主要特征之一。

浊度的标准单位规定为1mgSi02所构成的浑浊度为1度。

7.离子交换树脂:是带有官能团(有交换离子的活性基团)、具有网状结构、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通常是球形颗粒物。

8.曝气:使空气中O2转移到混合液中而被微生物利用的过程。

目的是提供活性污泥等微生物所需的溶解氧,保障微生物代谢过程的需氧量。

9.酸度: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10.含盐量:水的含盐量也称矿化度,是表示水中所含盐类的数量。

由于水中各种盐类一般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含盐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阳离子的量和阴离子的量的和。

11.总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12.浓差极化:反渗透在运行状况下,膜表面盐类被浓缩,同进水中的盐类之间存在浓度差,若浓水流量小,流速低时,高含量盐类的水不能被及时带走,在膜表面会形成很高的浓度差,阻碍了盐分的扩散,这种现象叫浓差极化。

13.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氧量。

水处理基础知识培训

水处理基础知识培训

水处理基础知识培训第二、水处理剂包括哪些产品,都有什么作用和特点第三、水处理剂在销售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第一什么是水处理,水处理包括哪些工作等多种行业第二、水处理剂包括哪些产品,都有什么作用和特点水处理药剂从使用上分类为阻垢剂、缓蚀剂、螯合分散剂、杀菌灭藻剂等阻垢剂(caleinhibitor):是指具有能分散水中的难溶性无机盐、阻止或干扰难溶性无机盐在金属表面的沉淀、结垢功能,并维持金属设备有良好的传热效果的一类药剂。

冷换设备防腐阻垢剂以环氧树脂和特定氨基树脂为基料,加入适量的各种防锈、防腐等各种助剂配制而成,为单组分。

它具有优异的屏蔽、抗渗、防锈性能、良好的阻垢、导热性,优良的耐弱酸、强碱、有机溶剂等性能,它的附着力强,且膜层光亮、柔韧、致密、坚硬。

作用机理缓蚀阻垢剂的作用机理分为:络和增溶作用、晶格畸变作用、静电斥力作用。

络和增溶作用1.络和增溶作用是共聚物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生成带负电性的分子链,它与Ca2+形成可溶于水的络合物或螯合物,从而使无机盐溶解度增加,起到阻垢作用。

晶格畸变作用2.晶格畸变作用是由分子中的部分官能团在无机盐晶核或微晶上,占据了一定位置,阻碍和破坏了无机盐晶体的正常生长,减慢了晶体的增长速率,从而减少了盐垢的形成;静电斥力作用3.静电斥力作用是共聚物溶于水后吸附在无机盐的微晶上,使微粒间斥力增加,阻碍它们的聚结,使它们处于良好的分散状态,从而防止或减少垢物的形成。

编辑本段阻垢剂的分类有机膦系列阻垢剂、有机膦酸盐阻垢剂、聚羧酸类阻垢分散剂、复合阻垢剂、RO阻垢剂阻垢剂的作用:1、有机膦系列阻垢剂ATMP具有良好的螯合、低限抑制及晶格畸变作用。

可阻止水中成垢盐类形成水垢,特别是碳酸钙垢的形成。

ATMP在水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水解。

在水中浓度较高时,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HEDP是一种有机膦酸类阻垢缓蚀剂,能与铁、铜、锌等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能溶解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水处理基本知识

水处理基本知识

水处理基本知识(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水处理基本知识1、水的分子式H20,相对分子量为,在水中分子中,氢占%,氧占肮2、水的含盐量:也成矿化度,是表示水中的含盐类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阴、阳离子量的和。

3、硬度:水中阳离子同阴离子结合形成水垢后的金属离子的总浓度。

4、电导与电阻: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率越大,电导度越小。

超纯水几乎不能导电。

电导的大小等于电阻值的倒数。

5、PH值与酸碱度: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也称氢离子指数。

可以知道水溶液是呈碱性、中性、酸性。

6、优质水:在市政供水的基础上(或达标水)采用粗滤、精滤、超滤、杀菌等工序。

进行深加工而得到的优质饮用水。

7、矿泉水:大自然中的宝贵水资源,经过杀菌过滤简单处理后,作为商品饮用水供应给广大消费者。

8、纯净水:采用脱盐率较高的水处理设备而得到的几乎无任何杂质的干净水,电导率一般为~uS/cm9、矿化水:在较为纯净的原水中采用特殊工艺,加入矿岩石以期得到的含有微量元素的纯净矿化水。

10、软化水:是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

水在软化过程中,仅硬度降低,而总含盐量不变。

Ils脱盐水:是指水中盐类(主要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

,电阻率(25C。

)含盐量为1 -5mg/L.12、纯水:是指水中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如SQ2、CO2等)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水。

其电导率一般为;电阻率。

含盐量<lmg/L o13、超纯水:是指水中的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同时将不分解的气体,胶体以及有机物质(包括细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

其电导率一般为yS/cm,电阻率(25C°) *106Q-cm o含盐量<L。

理想纯水(理论上)电导率口S/cm,电阻率(25C°) *106Qcm o14、地下水:是雨水经过土壤及地层的渗透流动而形成的水,在其漫长的流程和广泛的接触中,溶入较多的盐类,硬度极高,但同时地下水经过层层过滤,悬浮物很少,水质清,浊度低。

水处理基本知识

水处理基本知识

水处理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水处理就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有害物质的过程。

是为了适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

水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两种,有些地方还把污水处理再分为两种,即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两种。

经常用到的水处理药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活性炭及各种滤料等。

加工原水为生活或工业的用水时,称为给水处理;加工废水时,则称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的目的是为废水的排放(排入水体或土地)或再次使用(见废水处置、废水再用)。

水的处理方法可以概括为三种方式:①最常用的是通过去除原水中部分或全部杂质来获得所需要的水质;②通过在原水中添加新的成分,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后来获得所需要的水质;③对原水的加工不涉及去除杂质或添加新成分的问题。

废水处理中,去除粗大的杂质一般属于水的预处理部分。

悬浮物和胶体包括泥沙、藻类、细菌、病毒以及水中原有的和在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溶解物质等。

溶解物有无机盐类、有机化合物和气体。

水处理对水源水或不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水,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水质的过程。

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有生物化学法,如活化污泥法,生物结层法,混合生物法等;物理化学法,如粒质过滤法,活化炭吸附法,化学沉淀法,膜滤/析法等;自然处理法,如稳定塘法,氧化沟法,人工湿地法,化学色可赛思树脂处理法。

二、处理工艺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是它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铁离子、锰离子、油脂等。

二级处理是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

三级处理是污水的深度处理,它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

可能根据处理的目标和水质的不同,有的污水处理过程并不是包含上述所有过程。

1、机械处理机械(一级)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般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

水处理知识

水处理知识

水处理名词解释2008年09月21日星期日 07:51一、常用基本概念1. 电导:在两片面积各一平方厘米,相隔一厘米距离的极片间可移动的离子数目,称为电导度,单位:Mho。

2. 电阻:电导的倒数,单位:Ω。

3. 硬度:指水源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通常用粒数/加仑(gpg)来表示。

4. pH值:溶液中酸和碱的相对含量。

pH值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og)的度量单位。

pH值分0~14档,pH值为7.0则水为中性;pH值小于7.0,则水为酸性的;pH值大于7.0,则水为碱性的。

5. 总固体量(TS):是指总溶解固体量(TDS)和总悬浮固体量(TSS)之和。

6. 碱度:是用来描述碳酸盐、碳酸氢盐和氢氧化物含量的通用术语。

7. 总有机碳(TOC):总有机碳(TOC)是以mg/l为单位的水中有机物污染的度量单位。

TOC 是可氧化的有机物的直接度量单位。

8. 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用于去除水中的异味、气味、氯气、氯胺及一些有机物。

9. NTU:散射浊度单位—用一束光通过样水,用散射浊度计测出低浑浊水的浑浊度。

10. 渗透:水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一侧向高浓度溶液一侧自然的流动,直到能量达到平衡。

11. SDI:含沙密度指数—用于测量反渗透系统所用原水中悬浮国体的数量。

12. 树脂:专门制造的聚合物小球,用在离子交换系统中,去除水溶液中的溶解盐。

13. LSI:langelier饱和指数—一种计算公式,采用该公式,在规定的条件、温度、pH值、TDS、硬度及碱性下进行碳酸钙沉淀的预测。

14. 内毒素:一种抗热的致热质,特别是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细菌的细胞壁中发现的脂肪多糖。

15. 臭氧:氧的一种不稳定的、高活性的形式,它是由自然雷电或高压电荷通过空气所产生的,是一种优良的氧化剂和消毒剂。

二、基本处理工艺1. 沉淀沉淀通常是一种多步工艺,用以减少水中浑浊物和悬浮物。

这一多步工艺包含加入化学凝结剂或pH值调节剂以反应生成絮状物,絮状物由于重力作用而在沉淀桶中沉淀下来,或当水通过高差滤池时滤掉。

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人类和所有生物来说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进程,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短缺问题。

因此,水处理成为了一项关键的技术,用于净化和保护水源。

水处理是指对污染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可接受的水质标准。

这样的处理过程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用于去除悬浮物、溶解物和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

在物理处理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过滤。

通过过滤器,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可以被捕获和去除。

这可以通过一系列材料来实现,例如沙子、碳、陶瓷等等。

物理处理还包括沉淀,其中重的颗粒物沉淀到底部,从而可以被轻易去除。

化学处理则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改变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使其变得容易去除。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加入混凝剂,它能将悬浮物凝结成较大的团块,以便于后续的沉淀或过滤操作。

另外,消毒也是化学处理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用于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以防止水中疾病的传播。

生物处理则利用各种微生物来降解和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最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是生物滤池和植物湿地。

在生物滤池中,水通过滤床,滤床上生长着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它们能够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而植物湿地则借助湿地植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吸收和分解来清洁水体。

除了上述的主要处理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水处理技术。

例如,反渗透利用半透膜将水中的溶解物质和微生物分离出去;活性炭过滤通过活性炭颗粒吸附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氯等;电离子交换技术则利用具有特殊离子交换特性的树脂,将水中的离子去除。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水源和不同的水质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因此,水处理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综上所述,水处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技术,用于保护和净化水资源。

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常用方法。

通过合理地处理和管理水资源,我们可以确保人类和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
一、提高过滤效率的途径有哪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滤层含污能力,便出现了“反粒度”过滤,即顺水流方向,滤料粒径由大到小,由于上向流及双向流滤池结构复杂,不便冲洗等原因。

二、按池内水流方向,沉淀池可分为哪几种?
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斜流式、辐流式、竖流式。

三、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水温,水的PH值和碱度,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以及水力条件。

四、吸附架桥的作用是什么?
指高分子物质与胶粒的吸附与桥连。

五、什么是动电位?
胶体滑动面上的电位即ζ电位。

六、什么是胶体的稳定性?
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七、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发生在淡水中,由于水体中氮、磷、钾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突然过度增殖的一种自然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主要是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八、什么情况采用生化法处理?
一般认为BOD/COD值大于0.3的污水才适于采用生化法处理。

九、现在污水处理技术有哪些?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水处理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水处理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水处理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姓名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___小题,每小题___分,共___分)1、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常用方法有:控制溶液的____;利用____和解蔽的方法。

正确答案:pH值、掩蔽。

2、精密过滤器原理及作用,答案:原理是利用滤芯的物理吸附和机械阻截作用去除凝结水中的油和铁及其它杂质。

主要作用是:在复合膜过滤器的运行出现问题时,截留出水中的______。

正确答案:滤料和杂质3、占地面积小、易于______、氧利用率高。

正确答案:挂膜4、设备停止运行时,交换树脂内____可以断水正确答案:不可以5、离子交换树脂根据交换基团性质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

正确答案: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6、在5%盐酸溶液中,大部分可溶解,同时会产生大量气泡的垢样是____。

正确答案:碳酸盐垢。

7、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再生操作时,加碱浓度是____正确答案:3~5%8、用AgNO3法测定Cl时,必须在______条件下进行。

正确答案:中性或弱碱性9、一级脱盐水站的设计出力为_____,送出界区压力为_____,出水水质标准为_____,pH值范围:_____。

正确答案:1200m3/h、1.2MPa、DD≤10µs/cm、5-7。

10、①滤速和滤池面积。

②______及工作周期。

③杂质穿透深度和滤层含污能力。

正确答案:水头损失11、影响除碳器除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有:水的____、温度、设备结构、____和____等。

正确答案:pH 值、风压、风量。

12、阳树脂用____清洗再生正确答案:酸13、进水浓度过高或曝气不均导致滤池发生了______。

正确答案:厌氧代谢14、循环冷却水的主要控制指标有什么,答案:有机磷: ______浊度三______,______油含量≤______正确答案:57mgL、20NTU、PH:6~9、5mg/LR15、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天然水中常见阳离子的选择性顺序为:Fe3+>A13+>Ca2+>____>K+=NH4+>____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处理基础知识1、原水:是指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或城市的自来水等也叫生水2、澄清水:去除了原水中的悬浮杂质的水。

3、除盐水:是指水中的阳、阴离子基本上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称为除盐水。

除盐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等。

4、浊度:就是指水的浑浊程度,它是因水中含有一定的悬浮物(包括胶体物质)所产生的光学效应。

单位用NTU表示。

浊度是在外观上判断水是否遭受污染的主要特征之一。

浊度的标准单位规定为1mgSi02所构成的浑浊度为1度。

5、絮凝剂:能引起胶粒产生凝结架桥而发生絮凝作用的药剂。

6、总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7、酸度: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8、硬度:是指水中某些易于形成沉淀物的金属离子,通常指钙、镁离子含量。

9、电导率:是在一定温度下,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相距为1厘米的两平行电极之间溶液的电导。

可以间接表示水中溶解盐的含量。

10、什么是水的含盐量:水的含盐量也称矿化度,是表示水中所含盐类的数量。

由于水中各种盐类一般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含盐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阳离子的量和阴离子的量的和。

11、沉淀:废水处理的技术方法之一。

可分为物理沉淀和化学沉淀两种作用。

通常所指的沉淀是物理沉淀,即重力分离的方法。

它是利用废水中悬浮物与水的比重不同,借重力沉降或上浮的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

化学沉淀是在废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之与废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化合物而析出沉淀。

12、“中水”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在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回用水”,一般以水质作为区分的标志。

其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再生水水质介于上水(饮用水)和下水(生活污水之间),这也是中水得名的由来,人们又将供应中水的系统称为中水系统。

13、什么是有机物污染:是指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质等某些其它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机物质。

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14、什么是浓差极化:反渗透在运行状况下,膜表面盐类被浓缩,同进水中的盐类之间存在浓度差,若浓水流量小,流速低时,高含量盐类的水不能被及时带走,在膜表面会形成很高的浓度差,阻碍了盐分的扩散,这种现象叫浓差极化。

15、悬浮物(SS):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粘土、微生物等。

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它是水样过滤后在103-105度温度下把滤纸上截留物烘干所得的固体量。

单位mg/l。

16、曝气:使空气中O2转移到混合液中而被微生物利用的过程。

目的是提供活性污泥等微生物所需的溶解氧,保障微生物代谢过程的需氧量。

17、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规定时间、规定温度、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在分解、氧化水中有机物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通常所用时间为5天,温度20℃,简记BOD5,单位mg/L。

18、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氧量。

废水检验标准一般采用重铬酸钾作氧化剂,单位mg/L。

19、什么是生物处理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的方法。

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20、气浮法:是以微小气泡作为载体,粘附水中的杂质颗粒。

使其视密度小于水,然后颗粒被气泡挟带浮生至水面与水分离去除的方法。

21、什么是吸附:是指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某种或几种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某些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以净化的方法。

22、什么是酶:是生物细胞中自己制成的一种催化剂(生物催化剂)。

其基本成分是蛋白质,是促进生物化学反应速度的物质。

23、什么是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题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24、什么是污水:污水是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要使用大量的水,这些水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被污染的水称为污水。

25、什么是污水处理:就是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

26、什么是污水回用:将污水或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系统或生活杂用被称为污水回用。

当处理出水满足特定回用要求,并以回用时,也可称为再生水。

2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如何规定第一类污染物:《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排放方式分为两类。

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中或动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

第一类污染物共有13项,不分建设年限,不分行业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低于标准规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28、第二类污染物:是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质的污染物(共56项)29、列为国家考核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第三条规定:CODcr、氰化物、酚、油、汞、铬(以六价铬计)等六种。

30、什么是水力停留时间HRT:水力停留时间HRT是水流在处理构筑物内的平均驻留时间,从直观上看可以用处理构筑物的容积与处理进水量的比值来表示,HRT的单位一般用H表示。

31、什么是固体停留时间SRT:是生物体(污泥)在处理构筑物内的平均驻留时间,即污泥龄。

从直观上看,可以用处理构筑物内的污泥总量与剩余污泥排放量的比值来表示,SRT的单位一般用d表示。

32、溶解物:是水样过滤后滤过液蒸干的残余固体量。

溶解物含量与悬浮物含量两者之和即为总固体量。

33、总需氧量(TOD):是在900度高温下使有机物燃烧所耗去的氧量。

34、指示剂:是滴定分析中,通过改变颜色指示化学计量点的试剂。

35、何谓水垢?何谓水渣?其区别是什么?水垢:即由于锅炉水水质不良,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在受热面与水接触的管壁上生成的固态附着物。

水渣:是指在炉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和沉积在汽包、下联箱底部等水流缓慢处的沉渣。

区别:水渣比较松散,呈悬浮或沉渣状态,且有一部分易随锅炉排污排掉;而水垢能牢固地粘结在管壁上,不易排掉。

36、总有机碳(TOC):是在触媒参与下用燃烧法测定水样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从而求出水样的总有机碳量,用以间接表示有机物含量。

37、PH值:用以表示水的酸碱性,当pH=7时,水呈中性,PH<7时,水呈酸性,pH>7时,水呈碱性。

38、反渗透:在浓溶液侧外加一定压力,此压力超过渗透压,浓溶液中的水就会向稀溶液侧流,使得浓溶液更浓,这一过程叫反渗透。

39、什么是RO的回收率:RO回收率就是RO的产水与RO的给水的百分数。

40、什么是RO的脱盐率:通过反渗透膜从系统进水中除去总可溶性的杂质浓度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进水电导-产水电导)÷进水电导41、什么是污染密度指数SDI:SDI测定的是标准压力和标准时间间隔内,一定体积水样通过特定微孔膜滤器的阻塞滤,它表明了水中胶体物和悬浮物含量的多少。

SDI亦称污染指数。

42、超滤:超滤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透过法分离技术。

借助于压差,利用孔径小于21mm微孔滤膜过滤,从水中分离大分子物质或分散极细的悬浮物。

43、污泥浓度(MLSS):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所含悬浮固体(MLSS)的质量,常用g/L或mg/L表示。

相应地挥发性悬浮固体的浓度称MLVSS。

44、污泥容积指数(SVI):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后1g干污泥所占的污泥容积(以mL计)。

亦称污泥指数。

45、污泥沉降比(SV30):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后,沉淀污泥所占混合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46、污泥龄(θC):污泥龄指将曝气池内的全部污泥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单位为d。

47、什么是污泥负荷:是指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

单位是KgBOD5/(KgMLSS·d),一般记为F/M,常用Ns表示。

48、什么是容积负荷:是指单位有效曝气体积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单位是KgBOD5/(M3·d),一般记为F/V,常用N V表示。

49、过滤是指液体通过适当的多孔物质层,将液体中的浮游物及其他物质去除的方法。

给水预处理所使用的过滤法有:砂滤、多介质过滤、叠片式过滤、高效纤维过滤、微滤、超率及活性碳过滤等。

问答部分:1、降低酸碱耗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保证进水水质;(2)保证再生质量,延长制水量的周期;(3)保证再生液的质量、纯度,严格控制再生操作规程;(4)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正常。

2、胶体能存在于水中的稳定性原因有哪些?(1)胶体表面带电;(2)胶体表面有水位层;(3)胶体表面吸附某些促使胶体稳定的物质。

3、使用助凝剂有何目的?1)改善絮粒结构,使其颗粒长大,强韧和沉重;2)调整被处理水的PH值和碱度,使其达到最佳混凝条件,提高混凝效果;助凝剂本身不起混凝作用,但能促进水中杂质的混凝过程。

4、混凝的基本概念?由于水中存在的胶体颗粒是带负电荷,他们间同性相斥,同时又在水中不断做“布朗运动”极为稳定,不易下沉,当加入适量混凝剂后,水中的微小胶体颗粒就能脱稳,产生吸附架桥作用,絮凝成絮状物迅速下沉,这一过程称之为混凝。

5、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水的PH:如加PAC水解产生Al(OH)3胶体,当PH在6.5-7.5时溶解最小,混凝效果也好;2)水的碱度:当碱度不足时,混凝剂在水解过程中不断产生H+,使PH值下降,混凝效果也下降;3)水的温度:当温度低时水的粘度大,水解速度慢,絮粒形成缓慢,且结构松散,颗粒细小不易沉淀;4)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对混凝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6、碳酸化合物在水中存在的形式与PH值有何关系?1)当PH值≤4.3时,水中只有CO2(游离);2)当PH值=8.3-3.4时,98%以上的都是HCO3- ;3)当PH值>8.4时,水中没有CO27、炉内水处理的目的?1)防止锅炉本体及附属系统水、汽在运行中积聚沉积物和腐蚀。

提高锅炉的传热传导效益。

2)确保蒸汽质量,防止汽轮机部件结垢和腐蚀,在保证水质条件下,减少锅炉的排污损失,提高经济效益8、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使水产生离心力来工作的,水泵在启动前,必须把泵壳和吸水管都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作高速旋转运动,水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向叶轮外缘,并汇集到泵壳内,经涡形泵壳的流道而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

与此同时水泵叶轮中心处由于水被甩出而形成真空,吸水池中的水便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吸水管吸进叶轮。

叶轮不停地旋转,水就不停地被甩出,又不断地被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