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复杂的气候的教学设计
认识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教案

平定二中活页教案A授课人岳旭峰学科地理班次39/38 时间2013.03.08/2013.03.08 课题第八章认识亚洲——8.1.3复杂多样的气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图,了解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2)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了解亚洲复杂多样气候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景观图片的欣赏,了解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2)通过读图分析和景观图片的欣赏,感受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从而掌握描述其它大洲的气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学生了解各洲复杂多样的气候表示;(3)培养学生关注地理、气候的良好情感。
教材分析与教学分析教学重点:1.亚洲的地理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2.学会分析各大洲自然地理复杂多样的气候方法;3.亚洲气候类型多,顺时记忆名称。
教学难点:1.亚洲气候类型多,分析时注意与国家位置联系;2.知识分散,记忆性知识多。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图分析、对比法教学用具PPT课时分配1课时平定二中活页教案 B 教师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活动1 (一)、组图欣赏,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回顾气候类型,展示各种气候类型图片,与亚洲气候类型图对比看设想在亚洲我们会看到类似哪些气候显现。
教学活动2(二)、读图获息,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引入新课)认识一个大洲的气候类型,首先要明确气候类型;知识点一:复杂多样的气候课件显示:“亚洲的气候图”。
教师启发谈话:怎样描述亚洲的气候类型呢?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读图,从回顾气候类型,对照亚洲气候图来描述亚洲的地形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表现:世界上绝大数的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季风气候的典型1.分布:亚洲东部与南部;2.特点:雨热同期;3.优点:对农作物生长有利;4.缺点:水旱灾害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1.分布:亚洲中部和西部;2.成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温温差大)亚洲主要气候类型:9种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分布最广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洲最典型气候: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第课时-复杂的气候

讲授新课
说一说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主要 包括有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地 中海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以 及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季风气候共10种气候类型。没 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2.在这些气候类型中, 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范 围覆盖了东亚、北亚、中亚以及西亚。
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 在大陆内部。
讲授新课
了解北美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2. 找出北纬40°纬线,说出它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气 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 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3. 找出西经80°经线,说出它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气候 类型。
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 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 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 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 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清楚。
自学指导(二)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 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湿润: 降水丰沛
讲授新课
冬冷夏凉 全年高温
纬度位置不同
降水多, 集中在夏 季
降水少, 海陆位置不同夏季稍多
讲授新课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
一月(冬季)
陆地降的快 陆温 <海温
陆地高压 海洋低压
风从陆地吹向海 洋(冬季风)
亚洲-复杂的气候2=教学设计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重难点: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是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1教学过程:教学提示与师生活动建议导入:(从今日的天气等话题导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提示:冬夏两季的气温差异和降水差别。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广东的气候有什么特点?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引导: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
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生: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师: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分析上述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特2点)学生分析讨论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RJ下册教案 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2节自然环境 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

第2课时 复杂的气候本课时深入学习认识大洲的气候要素。
教材以“复杂的气候”为题重点讲述了亚洲气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还设计了认识北美洲气候的分布活动,希望同学们掌握归纳某一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
七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气候的一些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读图能力和简单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区域地理,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图,总结、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其他区域气候特征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重点:亚洲的气候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亚洲的气候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关于气候,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世界气候,那么有谁能够说出世界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
提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教师过渡:世界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那么亚洲的气候类型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亚洲的气候。
二、探究新知(一)亚洲的气候类型及影响因素1.多媒体出示“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亚洲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些?(2)亚洲的气候类型与世界气候类型相比,有什么差异?这说明了什么?(3)亚洲的气候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大的是什么气候类型?除此之外,什么类型的气候分布最为典型?提示:(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2)与世界气候类型相比,亚洲的气候类型少了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这说明了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3)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最为典型。
教师总结: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2.学生仔细观察“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分组讨论后以表格形式归纳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并展示。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亚洲复杂的气候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杂的气候》教学设计大连市第二十一中学齐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结合已有的生活体验,了解亚洲的气候类型,并归纳出特点,总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领会归纳分布特征的一般过程,学会读图,析图,掌握总结特点的技能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掌握影响气候的三个要素2知道亚洲的气候特征教学难点:1掌握影响气候的三个要素2知道亚洲的气候特征导入新课:教师在大屏幕出示一组关于亚洲的配乐景观图片(沙漠雨林草原极地)师:老师课前搜集了一组亚洲的景观图片想跟大家分享.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你所看到的景观?为什么亚洲有这么多不同的景观而且差异还这么大?可能跟自然环境中的哪一个要素有关?的确就是气候.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自然环境有影响,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都很大,这节课我们就来考察亚洲的气候. 新授:此次考察共分为两条线路老师为大家介绍:第一条线路是一月份从印尼的首都雅加达出发一路北上途经泰国曼谷,广州,北京,最后到达俄罗斯的雅库茨克和卡扎齐耶.共游览6个城市.第二条线路是七月份从我国的杭州出发一路西行途经拉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科威特的首都科威特,最后到达地中海沿岸的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共游览5个各具特色的城市.线路都清楚了,下面我们就先沿着第一条线路进行考察.从雅加达出发终点是卡扎齐耶。
师:我们要考察的是亚洲的气候,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提供一幅地图作为参考?小组活动1:下面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十页参考亚洲的气候图回答学案上的前三个小问题.前后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合作来完成.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师生共同总结: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咱们一起还汇报一下.1此次游览共游览到的哪些气候类型区?能不能从南至北的顺序给大家介绍介绍.大屏幕一边汇报一边出示答案.师生共同总结:同学读图游览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时,观察这些气候类型的名称上有什么共同特征?既有热带的又有亚热带的还有温带的,种类齐全.并且分布上看占据了亚洲的东部和南部,面积也很大,这种情况在其他大洲是不多见的.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我们会在后面学习的印度这节课做详细的介绍。
【人教版】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2课时 复杂的气候学案

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一、学习目标: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及相关资料说明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亚洲气候的特点三、学习难点: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自主学习】1、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学校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夏季,冬季。
是气候。
2、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
亚洲作为世界第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
(读6.9“亚洲气候类型图”)1)、找出亚洲主要有气候类型、、、、、、、、。
2)、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你看亚洲就有种,说明亚洲气候具有特点。
3)、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气候,主要分布在。
4)、读图6.9“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气候两大要素:和读图 6.10,介绍了雅库茨克的、特点是,孟买的特点是。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大,冬夏,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两城市气温差异是受位置影响的。
5)、再观察(“亚洲气候类型图”)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主要的季风气候有: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和。
再观察图6.10哈尔滨的降水、乌兰巴托的降水,两地降水的多少与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6)、哪三种气候分布最广:、、。
3、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说明了什么?其原因是:亚洲地跨、、带,、、三面频临大洋,西面深入到大陆内部。
受和的影响。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合作探究】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④气候;⑤气候;⑥气候;⑦气候;⑧气候;(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气候;降水最多的是气候。
湘教七年级下册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教学设计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小学2.学科: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学期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复习上册书第四章有关其后的内容,并预习课本,温故知新。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西伯利亚的地理位置,以及与西伯利亚地区的相关的新闻。
二、教学课题本课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课的一个课时。
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区域地理的学习,在上册已经了解全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上,深入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进国家。
通过第一章《认识大洲》的学习,学生开始接触区域地理的地图、数据和图片资料,开始学习并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前面已经从地理位置、地形两个要素分析了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这节课将从亚洲的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并能举一反三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练习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能正确阅读亚欧气候类型图,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
2. 了解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联系家乡的实际思考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结合气候资料图,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亚洲和欧洲的气候,亚洲气候是一条“明线”,欧洲气候是一条“暗线”。
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描述总结出分析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地图分析出欧洲海洋性特征显著的气候特点。
本节教材的设置,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与资料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对比、归纳和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另外还有地理计算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利用亚洲各地独特的风貌,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造融洽愉悦的情景,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重点: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
难点:欧洲气候特征,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备课时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相关教案,结合教学参考书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形式。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6.2自然环境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 针对学生撰写的短文,及时批改并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如语言表达不清晰、逻辑不严密等,并给出改进建议。
在作业批改和反馈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对于亚洲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案例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如,通过对比亚洲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 针对气候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气候对水资源分布的影响
5. 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 亚洲气候的变化趋势
7. 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8. 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后作业
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一幅亚洲气候分布图,标注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区域。
2. 请结合生活实际,分析亚洲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水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在课堂上,我将以讲授法为主,系统地介绍亚洲气候的多样性、特点及其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和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掌握亚洲气候的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自然环境
复杂的气候的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洪春喜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2、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3、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重点】
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读“亚洲气候图”,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④气候;⑤气候;
⑥气候;⑦气候;
⑧气候。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气候;降水最多的是气候。
(3)亚洲最北面主要为气候。
(4)图中⑧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小),降水(多、少)
(5)图中孟买所处纬度位置较(高、低),属于(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6)读图8,各月的气温平均大约在()左右
A.-10℃
B.0℃
C.10℃
D.20℃
(7)图8中各月的降水分配是否均匀:。
结合降水量、气温变化特点,它最可能是上图7①~⑨中的哪一个气候类型:。